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487910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70987.2

申请日:

2012.05.29

公开号:

CN102671138A

公开日:

2012.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06; A61P29/00; A61K31/045(2006.01)N; A61K35/22(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佘延英

发明人:

佘延英

地址:

541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胜利路西二里4栋2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周兆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消肿止痛膏药的原料为:刘寄奴、苏木、大黄、栀子、土茯苓、乳香、没药、土元、人中白、透骨草、徐长卿、独活、五加皮、白芷、甘松、川芎、冰片和姜黄。该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为:1)按配方称取原料,碎成细粉,与米酒混合成糊状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3~1.5,置于密封的容器内7~14天,得糊状药;2)取凡士林于50~80℃下加热至融化,停止加热,取糊状药加入凡士林中,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3,混合均匀,冷却,即得。该制备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制备方法由于长时间熬炼而使有效成分消失的缺点,制得的膏药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消肿止痛膏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刘寄奴25~35份、苏木25~35份、大黄15~25份、栀子15~25份、
土茯苓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土元15~25份、人
中白15~25份、透骨草10~20份、徐长卿10~20份、独活10~20份、
五加皮10~20份、白芷5~15份、甘松5~15份、川芎5~15份、冰片5~
15份、姜黄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
如下:
刘寄奴28~32份、苏木28~32份、大黄18~22份、栀子18~22份、
土茯苓18~22份、乳香18~22份、没药18~22份、土元18~22份、人
中白18~22份、透骨草13~17份、徐长卿13~17份、独活13~17份、
五加皮13~17份、白芷9~11份、甘松9~11份、川芎9~11份、冰片9~
11份、姜黄9~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
如下:
刘寄奴30份、苏木30份、大黄20份、栀子20份、土茯苓20份、
乳香20份、没药20份、土元20份、人中白20份、透骨草15份、徐长
卿15份、独活15份、五加皮15份、白芷10份、甘松10份、川芎10份、
冰片10份、姜黄10份。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按原料重量份称取刘寄奴、苏木、大黄、栀子、土茯苓、乳香、
没药、土元、人中白、透骨草、徐长卿、独活、五加皮、白芷、甘松、川
芎、冰片和姜黄,碎成细粉,然后将细粉与米酒混合成糊状物,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1:1.3~1.5,置于密封的容器内7~14天,制得糊状药;
2)取凡士林于50~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
药和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3,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
止痛膏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粉的粒度为100~1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米酒的度数为40~60度。

说明书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伤筋范畴,常由运动不当、跌打损伤、工作劳伤及
风湿伤筋等引起,其病理中医认为是外力伤及经络,经络受阻,气血运行
失调,气伤则痛,行伤则肿,故以肿痛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凡扭伤、
挫伤后,可致筋肉损伤,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如损伤日久,
治疗失当,瘀伤不愈,加上起居失宜、寒温不适,又会加重,使肿痛不消。
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时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中医在活络化瘀、消肿止痛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常见的消肿止
痛中药,一般分内服和外用两种,而外用消肿止痛中药则多为膏药和外用
药水两种剂型。现有的中成药正骨水、消伤止痛搽剂等外用药水存在容易
挥发、疗效并不显著的缺点,而且刺激性大、易引发皮肤刺激和皮肤过敏,
而膏药没有这些缺点,所以深受患者的喜爱。一般的膏药,都是选用一定
配比的中草药,用容器加热熬炼而成,外形为粘稠的糊状物,抹在布上或
其它织物上制得;这种膏药的缺点在于,在熬制过程中,中草药的很多含
挥发油成分,被加热蒸发掉了,失去了膏药的重要有效成分,降低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膏药及其
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膏药制备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熬炼而使原
料药中有效成分消失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刘寄奴25~35份、苏木25~35份、大黄15~25份、栀子15~25份、
土茯苓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土元15~25份、人
中白15~25份、透骨草10~20份、徐长卿10~20份、独活10~20份、
五加皮10~20份、白芷5~15份、甘松5~15份、川芎5~15份、冰片5~
15份、姜黄5~15份。

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

刘寄奴28~32份、苏木28~32份、大黄18~22份、栀子18~22份、
土茯苓18~22份、乳香18~22份、没药18~22份、土元18~22份、人
中白18~22份、透骨草13~17份、徐长卿13~17份、独活13~17份、
五加皮13~17份、白芷9~11份、甘松9~11份、川芎9~11份、冰片9~
11份、姜黄9~11份。

各原料最佳的重量份为:

刘寄奴30份、苏木30份、大黄20份、栀子20份、土茯苓20份、
乳香20份、没药20份、土元20份、人中白20份、透骨草15份、徐长
卿15份、独活15份、五加皮15份、白芷10份、甘松10份、川芎10份、
冰片10份、姜黄10份。

本发明消肿止痛膏药的各原料中:

刘寄奴,归心、肝、脾经;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
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苏木,归心、肝、胃、
大肠经;行血通络,祛瘀止痛,散风和血;主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
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大黄,归胃、大肠、
肝、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热结胸痞、
水肿腹满、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产后瘀
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栀子,归心、肝、
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
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
毒、扭伤肿痛。土茯苓,归肝、胃、脾经;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
节;主治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
及汞中毒。乳香,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
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
敛。没药,归肝、脾、心、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胸腹瘀痛、
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土元,归肝
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人中白,归
肺、心、膀胱经;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主治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
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透骨草,归肺、肝经;祛风除
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
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徐长卿,归肝、胃经;
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去痛止痒,消肿;主治胃病、牙痛、风
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小便水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
毒蛇咬伤。独活,归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
腰膝疼痛、头痛齿痛。五加皮,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
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白芷,归肺、脾、胃经;祛风除湿,通窃止
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
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甘松,归脾、胃经;理气止痛,醒脾健
胃;主治脘腹胀痛、牙痛、脚气。川芎,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
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
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冰片,归心、
肺经;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
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姜黄,
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血瘀气滞诸证、胞腹胁痛、妇女
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用以上各种中
药,组合在一起,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的作用,所以能够
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所述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重量份称取刘寄奴、苏木、大黄、栀子、土茯苓、乳香、
没药、土元、人中白、透骨草、徐长卿、独活、五加皮、白芷、甘松、川
芎、冰片和姜黄,碎成细粉,然后将细粉与米酒混合成糊状物,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1∶1.3~1.5,置于密封的容器内7~14天,制得糊状药;

2)取凡士林于50~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
药和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3,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
止痛膏药。

上述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米酒的度数宜为40~60度;

所述细粉的粒度宜为100~120目;

步骤2)中的操作宜选择在密闭的容器内能进行,以减少药物有效成
分的挥发。

本发明消肿止痛膏药在使用时,根据受药部位大小不同,选择适当大
小的棉布,于棉布上均匀涂上一层膏药,敷于患处,一天换药一次。

所述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膏药制备过程中,由于
长时间熬炼而使原料药中有效成分消失的缺点,制得的膏药使用方便,能
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30份、苏木30份、大黄20份、
栀子20份、土茯苓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土元20份、人中白
20份、透骨草15份、徐长卿15份、独活15份、五加皮15份、白芷10
份、甘松10份、川芎10份、冰片10份、姜黄10份;

2)将原料碎成11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5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4,置于密封的容器内10天,制得糊状药;

3)取凡士林于7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5,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
膏药。

实施例2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25份、苏木25份、大黄15份、
栀子20份、土茯苓20份、乳香20份、没药25份、土元25份、人中白
25份、透骨草10份、徐长卿10份、独活10份、五加皮10份、白芷10
份、甘松10份、川芎10份、冰片15份、姜黄15份;

2)将原料碎成12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4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3,置于密封的容器内7天,制得糊状药;

3)取凡士林于6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2,混合均匀够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
膏药。

实施例3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35份、苏木35份、大黄25份、
栀子15份、土茯苓15份、乳香15份、没药20份、土元20份、人中白
20份、透骨草20份、徐长卿20份、独活20份、五加皮10份、白芷5
份、甘松5份、川芎5份、冰片10份、姜黄10份;

2)将原料碎成11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6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5,置于密封的容器内14天,制得糊状
药;

3)取凡士林于5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膏
药。

实施例4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30份、苏木30份、大黄20份、
栀子25份、土茯苓25份、乳香25份、没药15份、土元15份、人中白
15份、透骨草15份、徐长卿15份、独活15份、五加皮20份、白芷15
份、甘松15份、川芎5份、冰片5份、姜黄5份;

2)将原料碎成11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5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4,置于密封的容器内14天,制得糊状药;

3)取凡士林于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3,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膏
药。

实施例5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35份、苏木35份、大黄25份、
栀子20份、土茯苓20份、乳香20份、没药15份、土元15份、人中白
15份、透骨草20份、徐长卿20份、独活20份、五加皮15份、白芷10
份、甘松10份、川芎5份、冰片5份、姜黄5份;

2)将原料碎成12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6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5,置于密封的容器内11天,制得糊状
药;

3)取凡士林于7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5,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
膏药。

实施例6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刘寄奴25份、苏木25份、大黄15份、
栀子25份、土茯苓25份、乳香25份、没药20份、土元20份、人中白
20份、透骨草10份、徐长卿10份、独活10份、五加皮20份、白芷15
份、甘松15份、川芎10份、冰片10份、姜黄10份;

2)将原料碎成100目的细粉,然后将细粉与40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
物,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3,置于密封的容器内14天,制得糊状药;

3)取凡士林于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然后加入糊状药,糊状药和
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2,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制得消肿止痛膏
药。

实验例1

刘某,女性,50岁,桂林市人,某工厂职工,2010年6月10日,患
者被自行车撞伤大腿,未见骨折,但腿部有肿胀,且感到剧烈疼痛,需要
家人扶持才能行走。取实验例1制得的消肿止痛敷于肿胀处5天后,肿胀
消失,疼痛减轻,可以自己行走,继续敷药5天后痊愈。

实验例2

郭某,男性,32岁,桂林市永福县人,农民,2011年1月6日初诊,
因与人口角,背部被对方连打数拳,左背部有红肿,且有疼痛感,咳嗽时
疼痛感加剧,X光检测未发现骨折等异常。外敷实验例3制得的消肿止痛
7天后,红肿消失,手压背部仍有疼痛感,继续敷药3天后疼痛消失,患
者痊愈。

实验例3

张某,男性,48岁,桂林市临桂县人,患者腰部骨质增生,长有骨刺,
造成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但敷用实验例5制得的消
肿止痛膏药之后,两周即明显见效,疼痛感大为减少,无需动手术,减轻
了患者的痛苦。

实验例4

王某某,男性,65岁,桂林市人,某企业退休职工,因跌伤颈部而出
现肿痛,影响了该患者的饮食,而且难以就寝,非常痛苦。但敷用实施例
2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6天之后,病情大有好转,继续敷3天后痊愈,无
需动手术,也无需服用药物。

实验例5

黄某,女性,40岁,广州市人,患者来桂林旅游时坐游船旅行,下船
时不小心扭伤脚踝关节,感到相当疼痛,需要有人搀扶才能行走。后来,
敷用实施例4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1天后,疼痛减少,可缓慢自由行动,
回广州后继续敷用5天,该患者痊愈。

实验例6

李某某,男性,45岁,桂林市全州县人,个体工商户,因外出时骑电
动自行车摔倒,右小腿外侧处出现大面积淤青,且有强烈的疼痛感。敷用
实施例6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一星期后,淤青和疼痛感消失,该患者痊愈。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11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71138 A *CN102671138A* (21)申请号 201210170987.2 (22)申请日 2012.05.29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A61K 35/22(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佘延英 地址 541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 胜利路西二里 4 栋 2 单元 102 室 (7。

2、2)发明人 佘延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周兆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 法。该消肿止痛膏药的原料为 : 刘寄奴、 苏木、 大 黄、 栀子、 土茯苓、 乳香、 没药、 土元、 人中白、 透骨 草、 徐长卿、 独活、 五加皮、 白芷、 甘松、 川芎、 冰片 和姜黄。该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为 : 1) 按配 方称取原料, 碎成细粉, 与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 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 1 1.3 1.5, 置于密封的 容器内 7 14 天, 得糊状药 ; 2) 取凡。

3、士林于 50 80下加热至融化, 停止加热, 取糊状药加入凡 士林中,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比为 1 2 3, 混合均匀, 冷却, 即得。该制备方法能够克服传统 制备方法由于长时间熬炼而使有效成分消失的缺 点, 制得的膏药使用方便, 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功 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 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刘寄奴 25 35 份、 苏木 25 35 份、 大黄 15 25 份、 栀子 15 25 份、 土茯苓 15。

4、 25 份、 乳香 15 25 份、 没药 15 25 份、 土元 15 25 份、 人中白 15 25 份、 透骨草 10 20 份、 徐长卿 10 20 份、 独活 10 20 份、 五加皮 10 20 份、 白芷 5 15 份、 甘松 5 15 份、 川芎 5 15 份、 冰片 5 15 份、 姜黄 5 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如下 : 刘寄奴 28 32 份、 苏木 28 32 份、 大黄 18 22 份、 栀子 18 22 份、 土茯苓 18 22 份、 乳香 18 22 份、 没药 18 22 份、 土元 18 22 份、 人。

5、中白 18 22 份、 透骨草 13 17 份、 徐长卿 13 17 份、 独活 13 17 份、 五加皮 13 17 份、 白芷 9 11 份、 甘松 9 11 份、 川芎 9 11 份、 冰片 9 11 份、 姜黄 9 11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如下 : 刘寄奴 30 份、 苏木 30 份、 大黄 20 份、 栀子 20 份、 土茯苓 20 份、 乳香 20 份、 没药 20 份、 土元 20 份、 人中白 20 份、 透骨草 15 份、 徐长卿 15 份、 独活 15 份、 五加皮 15 份、 白芷 10 份、 甘松 10 份、 川芎。

6、 10 份、 冰片 10 份、 姜黄 10 份。 4. 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按原料重量份称取刘寄奴、 苏木、 大黄、 栀子、 土茯苓、 乳香、 没药、 土元、 人中白、 透骨 草、 徐长卿、 独活、 五加皮、 白芷、 甘松、 川芎、 冰片和姜黄, 碎成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米酒混合 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1:1.31.5,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714天, 制得糊状药 ; 2) 取凡士林于 50 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2 3,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7、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细粉的粒度 为 100 120 目。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米酒的度数 为 40 60 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71138 A 2 1/5 页 3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消肿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伤筋范畴, 常由运动不当、 跌打损伤、 工作劳伤及风湿伤筋等引 起, 其病理中医认为是外力伤及经络, 经络受阻, 气血运行失调, 气伤则痛, 行伤则肿。

8、, 故以 肿痛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 凡扭伤、 挫伤后, 可致筋肉损伤, 局部肿痛、 青紫, 关节屈伸不 利。如损伤日久, 治疗失当, 瘀伤不愈, 加上起居失宜、 寒温不适, 又会加重, 使肿痛不消。因 此, 需要及时治疗。根据中医理论, 治疗时需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0003 中医在活络化瘀、 消肿止痛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消肿止痛中药, 一般 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而外用消肿止痛中药则多为膏药和外用药水两种剂型。现有的中成药 正骨水、 消伤止痛搽剂等外用药水存在容易挥发、 疗效并不显著的缺点, 而且刺激性大、 易 引发皮肤刺激和皮肤过敏, 而膏药没有这些缺点, 所以深受患者的喜爱。

9、。一般的膏药, 都是 选用一定配比的中草药, 用容器加热熬炼而成, 外形为粘稠的糊状物, 抹在布上或其它织物 上制得 ; 这种膏药的缺点在于, 在熬制过程中, 中草药的很多含挥发油成分, 被加热蒸发掉 了, 失去了膏药的重要有效成分, 降低了疗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该 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膏药制备过程中, 由于长时间熬炼而使原料药中有效成分消失的缺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消肿止痛膏药, 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0007 刘寄奴 25 35 份、 苏木 25 35 。

10、份、 大黄 15 25 份、 栀子 15 25 份、 土茯苓 15 25 份、 乳香 15 25 份、 没药 15 25 份、 土元 15 25 份、 人中白 15 25 份、 透骨草 10 20 份、 徐长卿 10 20 份、 独活 10 20 份、 五加皮 10 20 份、 白芷 5 15 份、 甘松 5 15 份、 川芎 5 15 份、 冰片 5 15 份、 姜黄 5 15 份。 0008 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 : 0009 刘寄奴 28 32 份、 苏木 28 32 份、 大黄 18 22 份、 栀子 18 22 份、 土茯苓 18 22 份、 乳香 18 22 份、 没药 18 22。

11、 份、 土元 18 22 份、 人中白 18 22 份、 透骨草 13 17 份、 徐长卿 13 17 份、 独活 13 17 份、 五加皮 13 17 份、 白芷 9 11 份、 甘松 9 11 份、 川芎 9 11 份、 冰片 9 11 份、 姜黄 9 11 份。 0010 各原料最佳的重量份为 : 0011 刘寄奴 30 份、 苏木 30 份、 大黄 20 份、 栀子 20 份、 土茯苓 20 份、 乳香 20 份、 没药 20 份、 土元 20 份、 人中白 20 份、 透骨草 15 份、 徐长卿 15 份、 独活 15 份、 五加皮 15 份、 白芷 10 份、 甘松 10 份、 川。

12、芎 10 份、 冰片 10 份、 姜黄 10 份。 0012 本发明消肿止痛膏药的各原料中 : 说 明 书 CN 102671138 A 3 2/5 页 4 0013 刘寄奴, 归心、 肝、 脾经 ; 破血通经, 敛疮消肿 ; 治经闭症瘕、 胸腹胀痛、 产后血瘀、 跌打损伤、 金疮出血、 痈毒焮肿。 苏木, 归心、 肝、 胃、 大肠经 ; 行血通络, 祛瘀止痛, 散风和血 ; 主治妇人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瘀阻心腹痛、 产后血晕、 痈肿、 跌打损伤、 破伤风。 大黄, 归胃、 大肠、 肝、 脾经 ; 攻积滞, 清湿热, 泻火, 凉血, 祛瘀, 解毒 ; 主治热结胸痞、 水肿腹满、 目赤、 咽。

13、 喉肿痛、 口舌生疮、 胃热呕吐、 吐血、 咯血、 产后瘀滞腹痛、 症瘕积聚、 跌打损伤、 热毒痈疡、 丹 毒、 烫伤。栀子, 归心、 肝、 肺、 胃、 三焦经 ;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 主治热病心烦、 肝 火目赤、 头痛、 湿热黄疳、 淋证、 叶血衄血、 血痢尿血、 口舌生疮、 疮疡肿毒、 扭伤肿痛。土茯 苓, 归肝、 胃、 脾经 ; 清热除湿, 泄浊解毒, 通利关节 ; 主治梅毒、 淋浊、 泄泻、 筋骨挛痛、 脚气、 痈肿、 疮癣、 瘰疬、 瘿瘤及汞中毒。乳香, 归心、 肝、 脾经 ; 活血行气, 通经止痛, 消肿生肌 ; 主 治心腹疼痛、 风湿痹痛、 经闭痛经、 跌打瘀痛。

14、、 痈疽肿毒、 肠痈、 疮溃不敛。 没药, 归肝、 脾、 心、 肾经 ;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 主治胸腹瘀痛、 痛经、 经闭、 癥瘕、 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 肠痈、 目 赤肿痛。 土元, 归肝经 ; 破瘀血, 续筋骨 ; 用于筋骨折伤, 瘀血经闭, 症瘕痞块。 人中白, 归肺、 心、 膀胱经 ; 清热降火, 止血化瘀 ; 主治肺痿劳热、 吐血、 衄血、 喉痹、 牙疳、 口舌生疮、 诸湿溃 烂、 烫火伤。透骨草, 归肺、 肝经 ; 祛风除湿, 舒筋活血, 散瘀消肿, 解毒目痛 ; 主治风湿痹痛、 筋骨挛缩、 寒湿脚气、 腰部扭伤、 瘫痪、 闭经、 阴囊湿疹、 疮疖肿毒。徐长卿, 归肝、 胃。

15、经 ; 祛风 止痛, 祛风止痒, 活血解毒, 去痛止痒, 消肿 ; 主治胃病、 牙痛、 风湿痹痛、 腰痛、 脘腹疼痛、 牙 痛、 小便水利、 泄泻、 痢疾、 湿疹、 荨麻疹、 毒蛇咬伤。独活, 归肾、 膀胱经 ; 祛风胜湿, 散寒止 痛 ; 主治风寒湿痹、 腰膝疼痛、 头痛齿痛。五加皮, 归肝、 肾经 ;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活血 脉 ; 主治风寒湿痹, 腰膝疼痛, 筋骨痿软, 体虚赢弱, 跌打损伤, 骨折, 水肿, 脚气, 阴下湿痒。 白芷, 归肺、 脾、 胃经 ; 祛风除湿, 通窃止痛, 消肿排脓 ; 主治感冒头痛、 眉棱骨痛、 牙痛、 鼻 塞、 鼻渊、 湿胜久泻、 妇女白带、 。

16、痈疽疮疡、 毒蛇咬伤。 甘松, 归脾、 胃经 ; 理气止痛, 醒脾健胃 ; 主治脘腹胀痛、 牙痛、 脚气。川芎, 归肝、 胆、 心包经 ; 活血祛瘀, 行气开郁, 祛风止痛 ; 主治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产后瘀滞腥痛、 癥瘕肿块、 胸胁疼痛、 头痛眩晕、 风寒湿痹、 跌打损伤、 痈疽疮疡。冰片, 归心、 肺经 ; 开窍醒神, 散热止痛, 明目去翳 ; 主治中风口噤、 热病神昏、 惊 痫痰迷、 气闭耳聋、 目赤翳膜、 喉痹、 口疮、 痈肿、 痔疮、 蛲虫病。姜黄, 归脾、 肝经 ;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 主治血瘀气滞诸证、 胞腹胁痛、 妇女痛经、 闭经、 产后瘀滞腹痛、 风湿痹痛、 跌打。

17、损 伤、 痈肿。 用以上各种中药, 组合在一起, 起到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行气止痛的作用, 所以能 够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0014 所述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5 1) 按原料重量份称取刘寄奴、 苏木、 大黄、 栀子、 土茯苓、 乳香、 没药、 土元、 人中白、 透骨草、 徐长卿、 独活、 五加皮、 白芷、 甘松、 川芎、 冰片和姜黄, 碎成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米酒 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酒的重量比为 1 1.3 1.5,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7 14 天, 制得 糊状药 ; 0016 2) 取凡士林于 50 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

18、士林的 重量比为 1 2 3,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17 上述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中 : 0018 所述米酒的度数宜为 40 60 度 ; 0019 所述细粉的粒度宜为 100 120 目 ; 0020 步骤 2) 中的操作宜选择在密闭的容器内能进行, 以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 说 明 书 CN 102671138 A 4 3/5 页 5 0021 本发明消肿止痛膏药在使用时, 根据受药部位大小不同, 选择适当大小的棉布, 于 棉布上均匀涂上一层膏药, 敷于患处, 一天换药一次。 0022 所述消肿止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能够克服传统膏药制备过程中, 由于长。

19、时间熬炼 而使原料药中有效成分消失的缺点, 制得的膏药使用方便, 能够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行气 止痛, 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实施例 1 0025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30 份、 苏木 30 份、 大黄 20 份、 栀子 20 份、 土茯 苓 20 份、 乳香 20 份、 没药 20 份、 土元 20 份、 人中白 20 份、 透骨草 15 份、 徐长卿 15 份、 独活 15 份、 五加皮 15 份、 白芷 10 份、 甘松 10 份、 川芎 10 份、 冰片 10 份、。

20、 姜黄 10 份 ; 0026 2) 将原料碎成 11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5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4,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10 天, 制得糊状药 ; 0027 3) 取凡士林于 7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 2.5,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28 实施例 2 0029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25 份、 苏木 25 份、 大黄 15 份、 栀子 20 份、 土茯 苓 20 份、 乳香 20 份、 没药 25 份、 土元 25 份、 人中白 25 份、 透骨。

21、草 10 份、 徐长卿 10 份、 独活 10 份、 五加皮 10 份、 白芷 10 份、 甘松 10 份、 川芎 10 份、 冰片 15 份、 姜黄 15 份 ; 0030 2) 将原料碎成 12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4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3,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7 天, 制得糊状药 ; 0031 3) 取凡士林于 6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 2.2, 混合均匀够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32 实施例 3 0033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35 份、 苏木 35 。

22、份、 大黄 25 份、 栀子 15 份、 土茯 苓 15 份、 乳香 15 份、 没药 20 份、 土元 20 份、 人中白 20 份、 透骨草 20 份、 徐长卿 20 份、 独活 20 份、 五加皮 10 份、 白芷 5 份、 甘松 5 份、 川芎 5 份、 冰片 10 份、 姜黄 10 份 ; 0034 2) 将原料碎成 11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6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5,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14 天, 制得糊状药 ; 0035 3) 取凡士林于 5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 2, 混合均匀后停止。

23、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36 实施例 4 0037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30 份、 苏木 30 份、 大黄 20 份、 栀子 25 份、 土茯 苓 25 份、 乳香 25 份、 没药 15 份、 土元 15 份、 人中白 15 份、 透骨草 15 份、 徐长卿 15 份、 独活 15 份、 五加皮 20 份、 白芷 15 份、 甘松 15 份、 川芎 5 份、 冰片 5 份、 姜黄 5 份 ; 0038 2) 将原料碎成 11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5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4,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14 天, 制得。

24、糊状药 ; 0039 3) 取凡士林于 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说 明 书 CN 102671138 A 5 4/5 页 6 比为 1 3,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40 实施例 5 0041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35 份、 苏木 35 份、 大黄 25 份、 栀子 20 份、 土茯 苓 20 份、 乳香 20 份、 没药 15 份、 土元 15 份、 人中白 15 份、 透骨草 20 份、 徐长卿 20 份、 独活 20 份、 五加皮 15 份、 白芷 10 份、 甘松 10 份、 川芎 5 份、 冰。

25、片 5 份、 姜黄 5 份 ; 0042 2) 将原料碎成 12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6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5,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11 天, 制得糊状药 ; 0043 3) 取凡士林于 7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 2.5,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44 实施例 6 0045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刘寄奴 25 份、 苏木 25 份、 大黄 15 份、 栀子 25 份、 土茯 苓 25 份、 乳香 25 份、 没药 20 份、 土元 20 份、 人中白 20 。

26、份、 透骨草 10 份、 徐长卿 10 份、 独活 10 份、 五加皮 20 份、 白芷 15 份、 甘松 15 份、 川芎 10 份、 冰片 10 份、 姜黄 10 份 ; 0046 2) 将原料碎成 100 目的细粉, 然后将细粉与 40 度的米酒混合成糊状物, 细粉和米 酒的重量比为 1 1.3, 置于密封的容器内 14 天, 制得糊状药 ; 0047 3) 取凡士林于 80条件下加热至融化, 然后加入糊状药, 糊状药和凡士林的重量 比为 1 2, 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冷却, 即制得消肿止痛膏药。 0048 实验例 1 0049 刘某, 女性, 50 岁, 桂林市人, 某工厂职工, 2。

27、010 年 6 月 10 日, 患者被自行车撞伤大 腿, 未见骨折, 但腿部有肿胀, 且感到剧烈疼痛, 需要家人扶持才能行走。取实验例 1 制得的 消肿止痛敷于肿胀处 5 天后, 肿胀消失, 疼痛减轻, 可以自己行走, 继续敷药 5 天后痊愈。 0050 实验例 2 0051 郭某, 男性, 32 岁, 桂林市永福县人, 农民, 2011 年 1 月 6 日初诊, 因与人口角, 背部 被对方连打数拳, 左背部有红肿, 且有疼痛感, 咳嗽时疼痛感加剧, X 光检测未发现骨折等异 常。外敷实验例 3 制得的消肿止痛 7 天后, 红肿消失, 手压背部仍有疼痛感, 继续敷药 3 天 后疼痛消失, 患者。

28、痊愈。 0052 实验例 3 0053 张某, 男性, 48 岁, 桂林市临桂县人, 患者腰部骨质增生, 长有骨刺, 造成疼痛难忍,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但敷用实验例 5 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之后, 两周即明显见 效, 疼痛感大为减少, 无需动手术,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0054 实验例 4 0055 王某某, 男性, 65 岁, 桂林市人, 某企业退休职工, 因跌伤颈部而出现肿痛, 影响了 该患者的饮食, 而且难以就寝, 非常痛苦。但敷用实施例 2 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 6 天之后, 病情大有好转, 继续敷 3 天后痊愈, 无需动手术, 也无需服用药物。 0056 实验例 5 0057 。

29、黄某, 女性, 40 岁, 广州市人, 患者来桂林旅游时坐游船旅行, 下船时不小心扭伤脚 踝关节, 感到相当疼痛, 需要有人搀扶才能行走。后来, 敷用实施例 4 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 1 天后, 疼痛减少, 可缓慢自由行动, 回广州后继续敷用 5 天, 该患者痊愈。 0058 实验例 6 说 明 书 CN 102671138 A 6 5/5 页 7 0059 李某某, 男性, 45 岁, 桂林市全州县人, 个体工商户, 因外出时骑电动自行车摔倒, 右小腿外侧处出现大面积淤青, 且有强烈的疼痛感。敷用实施例 6 制得的消肿止痛膏药一 星期后, 淤青和疼痛感消失, 该患者痊愈。 说 明 书 CN 10267113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