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2954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21400.9

申请日:

2008.10.09

公开号:

CN102349943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52申请公布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52申请日:200810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52; A61P35/00; 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6/52

申请人:

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秀君

地址:

118002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健康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代理人:

王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核桃楸皮提取物,主要药用活性成份有:8-羟基-9,10-蒽醌-1-羧酸、REGIOLONE、4,5,8-三羟基-α-萘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4,5,8-三羟基-α-萘酮-3-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酸-4-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醛、香草酸、没食子酸、丁香酸、山萘酚、槲皮素、杨梅普和槲皮苷。上述核桃楸皮提取物对于治疗肝病和抑制肿瘤生长上具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于肝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核桃楸皮提取物制备 方法如下 : 取核桃楸皮 100kg 磨成粗粉或破碎成小块, 加入 6-8 倍量溶剂, 溶剂为乙醇或水, 溶剂采用乙醇时, 乙醇质量浓度为 70-95%, 加热回流三次, 加热温度为 80-90℃, 每次 1 小 时, 溶剂采用水时, 加热提取三次, 加热温度为 100℃, 每次水提 2-3 小时, 将乙醇提取或水 提取所得药液过滤, 50-60℃减压浓缩至每 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 纯化后, 得棕黄色油状物 200-300g。

说明书


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具体是涉及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 - 楸皮素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核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 是东北阔叶红 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 也是东北著名的三大硬阔之一,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核桃楸是 我国珍惜保护植物。
     近年来, 肝病发病率占各种传染病法定报告第一位。全球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数超 过 2.8 亿。我国是肝病高发区, 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 0.93 亿, 患者人数超过 1000 万, 其中 25-40%以上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世界卫生组织把肝炎、 癌症、 爱滋病列为威胁人类生存 的三大 “杀手” 。
     目前, 西医治疗肝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使用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 如干 扰素、 拉米夫定等, 这些物药对症性强, 治疗效果明显, 但停药后易复发, 甚至有时会转为不 可逆的严重后果。另一种方法就是手术, 这主要是针对癌症患者。术后化疗, 对患者伤害更 大。由于西医西药在这方面没有更理想的方法, 人们把目光投向中医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病, 特别是肝癌的核桃楸皮提取物 - 楸皮 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是提供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是 :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中药用活性成分主要有 : 8- 羟 基 -9, 10- 蒽 醌 -1- 羧 酸、 regiolone、 4, 5, 8- 三 羟 基 -α- 萘 酮 -3-O-β-D- 吡 喃 葡 萄 糖 苷、 4, 5, 8- 三 羟 基 -α- 萘 酮 -3-O-(6 ′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1-(4’ - 羟基苯基 )-7-(3” - 甲氧 基 -4” - 羟 基 苯 基 ) 庚 烷 -3- 醇、 4- 羟 基 -2, 6- 二 甲 氧 基 苯 酚 -1-O-β-D- 吡 喃 葡 萄 糖 苷、 4- 羟基 -2, 6- 二甲氧基苯酚 -1-O-(6 ′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香草 酸 -4-O-(6′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香草醛、 香草酸、 没食子酸、 丁香酸、 山 萘酚、 槲皮素、 杨梅普和槲皮苷。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用途 :
     民间常用核桃楸皮煮水喝, 用以治疗胸胁涨满, 口苦咽干等症状。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对核桃楸皮的提取物进行研究, 确定化学成份和药理实验。
     对核桃楸皮提取物进行动物实验表明 :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参试药物 (15mg·kg-1) 对小鼠 S180 肉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达到 40%以上, 给药组瘤量均有减轻, 与 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 0.05 或 P < 0.01)。经过长时间反复多次实验, 不仅具有 肿瘤的抑制作用, 提示与化疗药物希罗达比较, CLI 在整体动物抑瘤试验中, 未发现发挥抑 瘤作用的剂量对外周白细胞数有显著影响。通过药理实验重点研究核桃楸皮提取物时, 肝癌 H22 荷瘤小鼠的瘤体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 该药对肝癌细胞有直接杀伤 作用, 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损伤。
     核桃楸皮提取物可制成胶囊剂、 片剂、 丸剂、 针剂及其粉针剂, 使用方便, 治疗肝病 及其癌症, 疗效确切。
     服用方法 :
     口服, 每日两次, 每次 2 片 / 粒 / 丸 ( 针剂每次 1 针 / 瓶 ), 含楸皮素 7-15mg。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是取核桃楸皮 100kg 粉成粗粉 ( 或破碎成小块 ), 加 入 6-8 倍量溶剂 : 乙醇 ( 或水 ), 乙醇质量浓度为 70-95 % ( 水为饮用水 ), 加热回流三次 ( 水提为加热提取 ), 加热温度为 80-90℃ ( 水提 100℃ ), 每次 1 小时 ( 水提 3 小时 ), 过滤, 50-60℃减压浓缩至每 1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 得棕黄色油 状物 200-300mg, 收率为 2‰ -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是取核桃楸皮 100kg 磨成 50-60 目粗粉 ( 或破碎成 小块 ), 加入 6-8 倍饮用水, 加热提取三次, 温度为 100℃, 每次 3 小时, 过滤, 50-60℃减压浓 缩至每 1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 得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 油状物 200mg, 收率为 2‰。 实施例二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是取核桃楸皮 100kg 磨成 40-50 目粗粉 ( 或破碎成 小块 ), 加入 6 倍量乙醇, 乙醇浓度为 70%, 加热回流三次, 加热温度为 80-90℃, 每次 1 小 时, 过滤, 50-60℃减压浓缩至每 1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 得 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 200mg, 收率为 2‰。
     实施例三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是取核桃楸皮 100kg 磨成粗粉 ( 或破碎成小块 ), 加 入 7 倍量乙醇, 乙醇浓度为 80%, 加热回流三次, 加热温度为 80-90℃, 每次 1 小时, 过滤, 50-60℃减压浓缩至每 1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 得棕黄色核 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 250mg, 收率为 2.5‰。
     实施例四
     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是取核桃楸皮 100kg 粉成粗粉 ( 或破碎成小块 ), 加 入 8 倍量乙醇, 乙醇浓度为 95%, 加热回流三次, 加热温度为 80-90℃, 每次 1 小时, 过滤, 50-60℃减压浓缩至每 1ml 含药材 0.5-1g 的母液,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 得棕黄色核 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 300mg, 收率为 3‰。
     核桃楸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组成
     经溶剂分步萃取, 反复硅胶柱色谱, 聚酰胺柱色谱, ODS, Sephadex LH-20, 制备 薄层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得到 18 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等手段鉴 定其中的 16 个化合物的结构, 分别为 : (1)8- 羟基 -9, 10- 蒽醒 -1- 羧酸、 (2)regiolone、 (3)4, 5, 8- 三 羟 基 -α- 萘 酮 -3-O-β-D- 吡 喃 葡 萄 糖 苷、 (4)4, 5, 8- 三 羟 基 -α- 萘 酮 -3-O-(6′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5)1-(4’ - 羟基苯基 )-7-(3” - 甲氧
     基 -4” - 羟基苯基 ) 庚烷 -3- 醇、 (6)4- 羟基 -2, 6- 二甲氧基苯酚 -1-O-β-D- 吡喃葡萄糖 苷、 (7)4- 羟基 -2, 6- 二甲氧基苯酚 -1-O-(6′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8) 香草酸 -4-O-(6′ -O- 没食子酰基 )-β-D- 吡喃葡萄糖苷、 (9) 香草醛、 (10) 香草酸、 (11) 没食子酸、 (12) 丁香酸、 (13) 山萘酚、 (14) 槲皮素、 (15) 杨梅普和 (16) 槲皮苷。其中化合 物 1 为一新天然产物, 其中化合物 6, 7 和 8 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2, 9, 12, 13 和 14 为本植物 内首次分离得到。鉴别情况如下 :
     化合物 1, 8-hydroxy-9, 10-anthraquinone-1-carboxylic acid 1
     黄色针晶 (EtOH-H2O), H-NMR 和 13C-NMR。
     化合物 2, regiolone
     白色结晶, 10 %硫酸 - 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 ( 薄层硅胶 ), 365nm 下为明显的绿 色荧光。UVλmax(MeOH, nm) : 222, 260, 340。UVλmax(MeCN, nm) : 222, 260, 340。CD, Δε(λ 0.1mg/ml, MeCN) : Δε = +1600(219nm), Δε = +400(260nm), Δε = +50(340nm)。 max, 1 H-NMR(300MHz, DMSO-d6), δ: 12.42(1H, s, OH-8), 7.55(1H, t, H-6), 7.08(1H, d, J = 7.5Hz, H-5), 6.85(1H, d, J = 8.2Hz, H-7), 5.64(1H, d, J = 5.8Hz, OH-4), 4.76(1H, m, H-4), 2.76 13 (2H, m, CH2-2), 2.2(1H, dddd, H-3β), 2.0(1H, dddd, H-3α)。 C-NMR, δ205.4(C-1), 161.6(C-8) , 148.8(C-4a) , 136.9(C-6) , 117.5(C-5) , 115.9(C-7) , 115.1(C-8a) , 66.1(C-4), 35.4(C-2), 31.6(C-3)。
     化合物 3, 4, 5, 8-trihydroxy-α-tetralone-5-O-β-D-glucopyranoside
     无定形粉末, 365nm 下呈亮黄色荧光, 10 %硫酸 - 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 ( 薄层硅 胶 )。
     ESI-MS : 354.9[M-H]-, 391.0[M+Cl]-, 379.1[M+Na]+。UVλmax(MeOH, nm) : 230, 263, 356。CD, Δε(λmax, 0.01mg/ml, MeOH) : Δε = -25(225nm), Δε = -5(260nm), Δε 1 13 = -3(355nm)。 H-NMR 和 C-NMR。
     化 合 物 4, 4, 5, 8-trihydroxy-α-tetralone-5-O-β-D-(6’ -O-galloyl) glucopyranoside
     无定形粉末, 365nm 下呈亮黄色荧光, 10 %硫酸 - 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 ( 薄层硅 胶 )。
     ESI-MS : 507.0[M-H]-, 542.9[M+Cl]-, 531.1[M+Na]+。1H-NMR 和 13C-NMR。
     化 合 物 5, 1-(4’ -hydroxyphenyl)-7-(3” -methoxy-4” -hydroxyphenyl) hepta-3-ol
     黄 色 油 状 固 体, ESI-MS : 329.0[M-H]-, 353.2[M+Na]+, 354.2[M+Na+H]+ ; 329.0[M-H]- 的二级负离子 : 313.9, 286.9, 220.8, 206.8, 192.9, 134.8 ; 353.2[M+Na]+ 的二 级正离子 : 337.2, 313.2, 219.1, 189.1, 137.0, 121.0。1H-NMR 和 13C-NMR。 。
     化合物 6, 4-hydroxy-2, 6-d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 1
     无色结晶 (MeOH-H2O), ESI-MS : 330.9[M-H]-, 366.9[M+Cl]-, 355.1[M+Na]+ ; H-NMR 13 和 C-NMR。
     化 合 物 7, 4-hydroxy-2 , 6-dimethoxyphenol-1- β -D-(6’ -O-galloyl) glucopyranoside
     无 色 针 晶 (MeOH-H2O), ESI-MS : 483.0[M-H]-, 518.9[M+Cl]-, 485.1[M+H]+,507.1[M+Na]+。 1H-NMR 和 13C-NMR。
     化合物 8, Vanillic acid-4-O-β-D-(6’ -O-galloyl)glucopyranoside
     无色结晶 (MeOH), ESI-MS : 481.0[M-H] , 505.1[M+Na]+。1H-NMR 和 13C-NMR。
     化合物 9, Vanillin
     白色针晶 (MeOH),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1H-NMR, δ10.23(1H, br.s, OH-4), 9.77(1H, s, CHO), 7.43(1H, dd, J = 8.0, 1.8Hz, H-6), 7.38(1H, d, J = 1.8Hz, H-5), 13 6.95(1H, d, J = 8.0Hz, H-2), 3.83(3H, s, OCH3). C-NMR, δ191.1(CHO), 153.1(C-4), 148.2(C-3), 128.7(C-1), 126.2(C-2), 115.5(C-6), 110.7(C-5), 55.7(OCH3)。
     化合物 10, Vanillic acid
     白 色 针 晶 (MeOH)。 三 氯 化 铁 - 铁 氰 化 钾 反 应 阳 性, 溴 酚 蓝 反 应 阳 性。 1 H-NMR(DMSO-d6)δ : 12.50(1H, brs, COOH), 9.85(1H, brs, OH-4), 7.44(1H, dd, J = 8.7Hz, 1.8Hz, H-6), 7.43(1H, d, J = 1.8Hz, H-2), 6.84(1H, d, J = 8.7Hz, H-5), 3.81(3H, s, OCH3-3)。
     化合物 11, Gallic acid
     无色针晶,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溴甲酚绿反应阳性。1H-NMR(DMSO-d6) δ: 12.30(1H, br.s, COOH), 9.20(3H, br.s, OH-3, 4, 5), 6.91(2H, s, H-2, 6)。 化 合 物 12, Syringic acid
     无色针晶,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溴酚蓝反应阳性。1H-NMR(DMSO-d6)δ : 12.40(1H, br.s, COOH), 9.12(1H, br.s, OH-4), 7.20(2H, s, H-2, 6), 3.80(6H, s, OCH3-3, 13 5)。 C-NMR, δ168.0(COOH), 122.6(C-1), 106.8(C-2, 6), 147.3(C-3, 5), 139.5(C-4), 55.9(OCH3-3, 5)。
     化合物 13, Kaempferol
     淡 黄 色 粉 末, 三 氯 化 铁 - 铁 氰 化 钾 反 应 阳 性, 盐 酸 镁 粉 反 应 阳 性。1H-NMR, δ12.49(1H, br.s, OH-5), 10.70(1H, br.s, OH-7), 10.11(1H, br.s, OH-4’ ), 9.42(1H, br.s, OH-3), 8.05(2H, d, J = 8.7Hz, H-2’ , 6’ ), 6.92(2H, d, J = 8.7Hz, H-3’ , 5’ ), 6.44(1H, s, H-8), 6.19(1H, s, H-6)。
     化合物 14, Quercetin
     黄绿色粉末,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盐酸镁粉反应阳性。1H-NMR(DMSO-d 12.51(1H, brs, OH-5), 10.09(1H, brs, OH-7), 9.37(3H, brs, OH-3, 3′, 4′ ), 7.68(1H, 6)δ : d, J = 1.9Hz, H-2′ ), 7.55(1H, dd, J = 8.5Hz, 1.9Hz, H-6′ ), 6.92(1H, d, J = 8.5Hz, H-5′ ), 6.41(1H, d, J = 1.7Hz, H-8), 6.19(1H, d, J = 1.7Hz, H-6)。
     化合物 15, Myricitrin
     淡黄色粉末,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三氯化铝反应在紫外下荧光加强。 1 H-NMR, δ12.67(1H, s, OH-5), 8-10(several protons, p-OH), 6.96(2H, s, H-2’ , 6’ ), 6.36(1H, d, J = 1.9Hz, H-8), 6.20(1H, d, J = 1.9Hz, H-6), 5.19(1H, s, H-1” ), 3-5(several 3 13 protons, H-2” -4” ), 0.84(3H, d, J = 6Hz, CH -5” )。 C-NMR, δ157.5(C-2), 134.3(C-3), 177.8(C-4), 161.4(C-5), 98.7(C-6), 164.3(C-7), 93.5(C-8), 156.5(C-9), 104.0(C-10), 119.6(C-1’ ), 107.9(C-2’ ), 145.8(C-3’ ), 136.5(C-4’ ), 145.8(C-5’ ), 107.9(C-6’ ), 102.0(C-1” ), 70.5(C-2” ), 70.6(C-3” ), 71.3(C-4” ), 70.1(C-5” ), 17.6(C-6” )。化合物 16, Quercitrin
     淡黄色粉末,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三氯化铝反应在紫外下荧光加强。 1 H-NMR, δ12.65(1H, s, OH-5), 7.26(1H, br.s, H-2′ ), 7.22(1H, br.d, J = 8.0Hz, H-6′ ), 6.82(1H, br.d, J = 8.0Hz), 6.41(1H, br.d, H-8), 6.19(1H, br.d, H-6), 5.25(1H, s, H-1” ), 13 3-5(several protons, H-2” -4” ), 0.81(3H, d, J = 5.7Hz, CH3-5” )。 C-NMR, δ156.5(C-2), 133.8(C-3), 177.0(C-4), 161.1(C-5), 99.3(C-6), 164.0(C-7), 93.8(C-8), 156.6(C-9), 104.0(C-10), 120.9(C-1’ ), 115.2(C-2’ ), 146.0(C-3’ ), 115.2(C-4’ ), 149.0(C-5’ ), 120.9(C-6’ ), 101.7(C-1” ), 70.3(C-2” ), 70.4(C-3” ), 71.2(C-4” ), 70.0(C-5” ), 17.4(C-6” )。
     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药效学
     通过制备小鼠肉瘤 S180、 肝癌 H22、 肝癌 Hca-F 瘤株荷瘤小鼠模型, 分别考察楸皮素 -1 不同剂量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结果表明 : 楸皮素 7.5、 15mg·kg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 小鼠肉瘤 S180、 小鼠肝癌 Hca-F 荷瘤小鼠均有显著抑瘤作用 ; 且抑瘤作用呈现量效关系。楸 -1 皮素 15mg·kg 对小鼠肝癌 H22 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3.75、 7.5mg·kg-1 对其有一定 的抑瘤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发现, 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 -1 较, 楸皮素 3.75、 7.5、 15mg· kg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与 CTX 联合应用时, 对肉瘤 S180 模型小鼠 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 且 15mg· kg-1 与 CTX 联合应用时, 抑瘤呈现相加作用。通过体外 制备 Hela 细胞 ( 人宫颈癌细胞 )、 7402BEL( 人肝癌细胞 ) 和 Hca-F 细胞 ( 小鼠腹水型肝癌 细胞 ), 应用 MTT 检测方法分别对待测药物组、 阳性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1640 培养液 ) 进行抑制肿瘤细胞能力的观察。试验结果显示 : 在所选择的剂量范围内, 楸皮素对 Hela 细 胞、 7402BEL 细胞及 Hca-F 细胞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 楸皮素 15mg·kg-1 连续 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升高作用, 3.75、 7.5mg·kg-1 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楸皮素在所选剂量范围内连续用药未发现 对荷瘤小鼠骨髓有抑制作用。楸皮素 15mg· 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 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脏器系数和碳粒廓清指数, 由此可见, 楸皮素在体内抗肿瘤的同时, 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影响较小, 不损伤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一、 抗肿瘤作用
     ( 一 ) 整体动物试验
     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联合化疗药物用药是 否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试验方法与结果
     1. 对小鼠肉瘤 S180 的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
     体外复苏小鼠肉瘤 S180 瘤株细胞, 复苏三代, 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选取 健康小 鼠, 每只用上述细胞悬液 0.2ml 腹腔注射, 约一周后接种小鼠腹部明显涨大, 抽取腹水, 在 7 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瘤细胞数浓度为 2×10 个 /ml。用上述腹水稀释液对购进 昆明种小鼠进行接种, 于腋窝处消毒皮肤后每只皮下接种 0.2ml, 建立小鼠肉瘤 S180 荷瘤模 [1][2][3] 型 。
     将荷瘤小鼠随机分组, 每组 10 只, 分别为模型对照组, 楸皮素低、 中、 高给药组(3.75、 7.5、 15mg·kg-1), 参一胶囊组 (10mg·kg-1), 复方木鸡合剂组 (10ml·kg-1), 希罗达 -1 组 (1000mg·kg )。自造模 24 小时后连续灌胃给药 7 天, 每日 1 次, 给药容积 20ml·kg-1[4] [5] 。
     本次给药 24h 后, 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 解剖剥离瘤块, 电子天平称瘤重。根据下 面公式计算抑瘤率 :
     抑瘤率= (1- 给药组平均瘤重 / 对照组平均瘤重 )×100%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试验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楸皮素 7.5、 15mg·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肉瘤 S180 荷 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 楸皮素 3.75mg·kg-1 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共做 3 次, 高剂量组抑制率均达到 30%以上。结果见表 1。
     表 1 楸皮素对小鼠肉瘤 S180 的抑制作用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2. 对小鼠肝癌 Hca-F 的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
     体外常规复苏小鼠肝癌 Hca-F 瘤株细胞, 其它同上。
     试验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楸皮素 7.5、 15mg·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肝癌 Hca-F 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 楸皮素 3.75mg·kg-1 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 义。实验共做 3 次, 高剂量组抑瘤率均达 30%以上。结果见表 2
     表 2 楸皮素对小鼠肝癌 Hca-F 的抑制作用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3. 对小鼠肝癌 H22 的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 体外常规复苏小鼠肝癌 H22 瘤株细胞, 其它同上。试验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楸皮素 7.5、 15mg· 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肝癌 H22 荷瘤 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 3.75mg·kg-1 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共做 3 次, 高剂量组抑瘤率均达 30%以上。结果见表 3。
     表 3 楸皮素对小鼠肝癌 H22 的抑制作用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4. 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 (CTX) 联合应用对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试验方法
     将接种 24h 后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8 组, 每组 10 只。即模型对 照组、 -1 CTX(10mg·kg )、 楸皮素低、 中、 高剂量组 (3.75、 7.5、 15mg·kg-1)、 楸皮素低 +CTX、 中 +CTX、 -1 高 +CTX 剂量组, 剂量分别为 (3.75+10、 7.5+10、 15+10mg·kg )。其中, CTX 组于接种后 24 小时后起第 1、 3、 5、 7 天腹腔注射给药, 给药容积为 0.1ml/10g, 每天给药 1 次, 共给药 4 次。 楸皮素于瘤株接种后 24 小时起开始灌胃给药, 每天给药 1 次, 连续给药 7 天。楸皮素各剂量合并 CTX 组于接种后 24 小时起按上述给药方法灌胃给各剂量楸皮素和腹腔注射 CTX。 第 8 天处死动物, 剥取瘤块称重, 根据公式 (1)、 (2) 分别计算抑瘤率、 Q 值。根据 Q 值来判断联 合用药疗效, Q < 0.85 为拮抗, Q 介于 0.85 ~ 1.5 之间为相加, Q > 1.15 为协同 [6][7]。
     (1) 抑瘤率= (1 一给药组平均瘤重 / 对照组平均瘤重 )×100%
     (2)Q 值= E(A+B)/[EA+EB(1-EA)], ( 其中 EA、 EB、 E(A+B) 分别表示受试药物组、 CTX 组及 [7] 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 ) 。
     试验结果
     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较, 楸皮素各剂量与 CTX 联合应用时, 联合应用对肉瘤 S180 荷瘤小鼠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 且高剂量与 CTX 联合用药时, Q = 0.86, 抑瘤呈相加作 用。结果见表 4
     表 4 楸皮素与环磷酰胺 (CTX) 联合用药对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P < 0.01
     Q 低= 0.65, Q 中= 0.76, Q 高= 0.86
     ( 二 ) 体外试验
     试验目的考察受试物在体外对 Hela 细胞、 7402BEL 细胞和 Hca-F 细胞增殖的影响。
     试验方法和结果 :
     1. 分组及细胞制备 :
     1.1 分组
     楸 皮 素 ( 剂 量: 100μg/ml、 50μg/ml、 25μg/ml、 12.5μg/ml、 6.25μg/ml、 3.125μg/ml、 1.56μg/ml) 阳 性 药 组 ( 甘 迪 克 )( 剂 量 : 100μg/ml、 50μg/ml、 25μg/ml、 12.5μg/ml、 6.25μg/ml、
     3.125μg/ml、 1.56μg/ml)
     二甲基亚砜组 (50%、 25%、 12.5%、 6.25%、 3.125%、 1.56% )
     1.2 细胞株制备 :
     1.2.1Hela 细胞及 7402BEL 细胞 ( 人肝癌细胞 ) 的制备
     1) 取对数生长期的 Hela 细胞及 7402BEL 细胞, 0.125%胰蛋白酶消化。用培养液 5 调整细胞浓度至 2×10 /ml。
     2) 取 96 孔培养板, 每孔加入 100μl 细胞悬液, 置 37℃, 5% CO2 孵育 24h。
     1.2.2Hca-F 细胞 (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 ) 的制备
     1) 无菌抽取小鼠腹水, 生理盐水洗涤离心。 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 1×106/ml。
     2) 取 96 孔培养板, 每孔加入 100μl 细胞悬液, 置 37℃, 5% CO2 孵育 24h。
     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
     2.1MTT 法
     1) 倍比稀释待测样品及阳性药。吸去细胞培养上清, 每孔分别加入 100μl 待测 样品及阳性药, 各设 3 个复孔, 对照孔加 1640 生长液, 并设空白对照组, 37℃, 5% CO2 孵育 24h, 见表 5
     表5
     楸皮素 μg/ml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 1640 对照
     阳性药 μg/ml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 二甲基亚砜% 50 25 12.5 6.25 3.125 1.56 0.78 空白对照注: 每个浓度设 3 个复孔。
     培养 20h 后, 每孔加入 MYY10μl(MTT 浓度, 5mg/ml, 用 PBS 配制 ), 继续培养 4h。 1000r/min 离心 10min, 弃上清, 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 10μl, 在微量震荡器上缓慢振荡 10min, 用酶标仪测定波长 570mm 处的 OD 值。
     2.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抑瘤率= ( 对照孔 OD 值 - 实验孔 OD 值 )/ 对照孔 OD 值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抑制敏 感度见表 6-8( 为三次相同试验结果之一 )。
     表 6 待测药物对 Hela 细胞的抑制作用
     注: 细胞数为 2×105/ml, 每个浓度设 3 个复孔。 表 7 待测药物对 Hca-F 细胞的抑制作用
     注: 细胞数为 1×106/ml, 每个浓度设 3 个复孔。 表 8 待测药物对 7402BEL 细胞的抑制作用注: 细胞数为 2×105/ml, 每个浓度设 3 个复孔。
     试验结论 :
     楸皮素在 100μg/ml、 50μg/ml 剂量时对 Hela 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中度敏 感); 在 1.56μg/ml 剂量时对 7402BEL 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中度敏感 ) ;在 50μg/ ml、 25μg/ml、 12.5μg/ml、 6.25μg/ml、 3.125μg/ml、 1.56μg/ml 剂量时对 Hca-F 细胞具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敏感 )。
     二、 升白作用
     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在发挥治疗作用同时, 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白 细胞数的影响。
     试验方法
     小鼠肉瘤 S180 复苏、 接种同前, 将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随机分 8 组, 每组 10 只。 -1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楸皮素低、 中、 高剂量组 (3.75、 7.5、 15mg·kg ), 参一胶囊 -1 -1 -1 组 (10mg·kg ), 复方木鸡合剂组 (10ml·kg ), 希罗达组 (1000mg·kg )。其中, 希罗达组 自造模 24h 后起第 1、 3、 5、 7 天给药, 其余自造模 24h 后连续给药 7 天, 每日一次。给药途径 均为灌胃给药。 于末次给药 24h 后各组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 20μl, 在 OLYMPLS-BH2 显微 [8][9] 镜下用常规血白细胞计数法进行计数 。
     试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 楸皮素 15mg· 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 对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外 -1 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提高作用 ; 3.75、 7.5mg·kg 对外周血白细胞数有一定升高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9。
     表 9 楸皮素对小鼠肉瘤 S180 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
     ## ### 与正常组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 **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三、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试验方法
     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 70 只, 随机分为 7 组, 每组 10 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模型 -1 对照组, 楸皮素低、 中、 高剂量给药组 (3.75、 7.5、 15mg·kg ), 参一 胶囊组 (10mg·kg-1), 复方木鸡合剂组 (10m1·kg-1)。接种第二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7 天。
     于给药第 5 天开始, 其余各组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CTX50mg·kg-1), 每日一次, 连续 给药 3 天。末次给药后 1h, 每只鼠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 (1 ∶ 4 生理盐水稀释 )0.1ml/10g, 分别于注射墨汁后 2min、 12min 后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 20μl, 立刻吹入 0.1% Na2CO3 溶液 2ml 中, 摇匀, 680nm 测吸光度。 脱臼处死动物, 取胸腺、 肝脏和脾脏称重, 计算脏器指数 (mg/ g), 按下式计算廓清指数 K 和吞噬指数 α :
     K = (logA1-logA2)/(T2-T1)
     α = 3 √ K× 体重 /( 肝重 + 脾重 )
     ( 其中 A1 为第 1 次采血的吸光度, A2 为第 2 次采血的吸光度, T1 为第 1 次采血的 时间, T2 为第 2 次采血的时间 )
     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廊清指数 K 和吞噬指数 α 显著下降, 胸 腺、 脾脏系数显著减小, 表明造模后细胞非特异免疫水平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楸皮素 -1 7.5、 15mg·kg 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升高, 胸腺系数呈现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提示与化 疗药物比较, 楸皮素在体内抗肿瘤的同时, 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影响较小, 不损伤小 鼠的细胞非特异免疫功能。结果见表 10。
     表 10 楸皮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碳粒廓清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与正常组比较△ P < 0.05, P < 0.001 *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试验结论
     1 与模型组比较, 楸皮素 7.5、 15mg·kg-1 连续灌胃给 7 天对小鼠肉瘤 S180、 小鼠肝 -1 癌 Hca-F 荷瘤小鼠均有显著抑瘤作用 ; 且抑瘤作用呈现量效关系。3.75·kg 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2. 与模型组比较, 15mg· 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肝癌 H22 荷瘤小鼠有显著抑 瘤作用 ; 3.75、 7.5mg·kg-1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3. 与 溶 剂 对 照 组 比 较, 楸皮素 ( 剂量均为 : 100μg/ml、 50μg/ml、 25μg/ml、 12.5μg/ml、 6.25μg/ml、 3.125μg/ml、 1.56μg/ml) 在体外对 Hela 细胞、 7402BEL 细胞及 Hca-F 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4. 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较, 楸皮素 3.75、 7.5、 15mg·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与 CTX 联合应用时, 对肉瘤 S180 模型小鼠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 且高剂量组抑瘤呈现相加 作用。
     5. 与模型组比较, 楸皮素 15mg·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对小鼠肉瘤 Sl80 荷瘤小鼠 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升高作用, 提示楸皮素在所选剂量范围内连续用药未发现对荷瘤小 鼠骨髓有抑制作用。
     6. 楸皮素 7.5、 15mg·kg-1 连续灌胃给药 7 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 下小鼠脾脏系数, 并显著提高碳廓清指数 ; 对胸腺系数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 但无统计学 意义。
     药效学比较研究显示 : 对荷瘤动物模型, 多种细胞瘤株模型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效 研究, 抑瘤率在 30% -42.7 之间, 抗癌效果比复方木鸡合剂和目前市场上抗癌新药参一胶 囊均高, 与抗癌化药希罗达效果相当。
     ※ 粗粉 :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 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 40%的粉末 ( 二号筛 24 目, 四号筛 65 目 )。
     14

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994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49943ACN102349943A21申请号201110321400922申请日20081009200810013595920081009A61K36/52200601A61P35/00200601A61P1/1620060171申请人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118002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健康路10号72发明人张秀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11130代理人王为54发明名称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核桃楸皮提取物,主要药用活性成份有8羟基9,10蒽醌1羧酸、REGIOLONE、4,5,8三羟基。

2、萘酮3OD吡喃葡萄糖苷、4,5,8三羟基萘酮3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D吡喃葡萄糖苷、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酸4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醛、香草酸、没食子酸、丁香酸、山萘酚、槲皮素、杨梅普和槲皮苷。上述核桃楸皮提取物对于治疗肝病和抑制肿瘤生长上具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于肝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CN102349946A1/1页21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在制备抗肝癌。

3、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核桃楸皮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取核桃楸皮100KG磨成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68倍量溶剂,溶剂为乙醇或水,溶剂采用乙醇时,乙醇质量浓度为7095,加热回流三次,加热温度为8090,每次1小时,溶剂采用水时,加热提取三次,加热温度为100,每次水提23小时,将乙醇提取或水提取所得药液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油状物200300G。权利要求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1/12页3核桃楸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涉及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

4、002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为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是东北阔叶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也是东北著名的三大硬阔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核桃楸是我国珍惜保护植物。0003近年来,肝病发病率占各种传染病法定报告第一位。全球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数超过28亿。我国是肝病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093亿,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2540以上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把肝炎、癌症、爱滋病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杀手”。0004目前,西医治疗肝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这些物药对症性强,治疗效果明显,但停药后易复发,甚至有。

5、时会转为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另一种方法就是手术,这主要是针对癌症患者。术后化疗,对患者伤害更大。由于西医西药在这方面没有更理想的方法,人们把目光投向中医中药。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病,特别是肝癌的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的生产方法。0007技术方案是0008核桃楸皮提取物的中药用活性成分主要有8羟基9,10蒽醌1羧酸、REGIOLONE、4,5,8三羟基萘酮3OD吡喃葡萄糖苷、4,5,8三羟基萘酮3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D吡喃葡萄糖。

6、苷、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酸4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香草醛、香草酸、没食子酸、丁香酸、山萘酚、槲皮素、杨梅普和槲皮苷。0009核桃楸皮提取物的用途0010民间常用核桃楸皮煮水喝,用以治疗胸胁涨满,口苦咽干等症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核桃楸皮的提取物进行研究,确定化学成份和药理实验。0011对核桃楸皮提取物进行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参试药物15MGKG1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40以上,给药组瘤量均有减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经过长时间反复多次实验,不仅具有肿瘤的抑制作用,提示与化疗药。

7、物希罗达比较,CLI在整体动物抑瘤试验中,未发现发挥抑瘤作用的剂量对外周白细胞数有显著影响。通过药理实验重点研究核桃楸皮提取物时,肝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2/12页4癌H22荷瘤小鼠的瘤体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该药对肝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损伤。0012核桃楸皮提取物可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针剂及其粉针剂,使用方便,治疗肝病及其癌症,疗效确切。0013服用方法0014口服,每日两次,每次2片/粒/丸针剂每次1针/瓶,含楸皮素715MG。0015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取核桃楸皮100KG粉成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68倍量溶剂乙。

8、醇或水,乙醇质量浓度为7095水为饮用水,加热回流三次水提为加热提取,加热温度为8090水提100,每次1小时水提3小时,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油状物200300MG,收率为23。具体实施方式0016实施例一0017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取核桃楸皮100KG磨成5060目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68倍饮用水,加热提取三次,温度为100,每次3小时,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200MG,收率为2。0018实施例二0019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9、是取核桃楸皮100KG磨成4050目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6倍量乙醇,乙醇浓度为70,加热回流三次,加热温度为8090,每次1小时,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200MG,收率为2。0020实施例三0021核桃楸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取核桃楸皮100KG磨成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7倍量乙醇,乙醇浓度为80,加热回流三次,加热温度为8090,每次1小时,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250MG,收率为25。0022实施例四0023核桃楸皮提。

10、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取核桃楸皮100KG粉成粗粉或破碎成小块,加入8倍量乙醇,乙醇浓度为95,加热回流三次,加热温度为8090,每次1小时,过滤,5060减压浓缩至每1ML含药材051G的母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得棕黄色核桃楸皮提取物油状物300MG,收率为3。0024核桃楸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组成0025经溶剂分步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SEPHADEXLH20,制备薄层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等手段鉴定其中的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8羟基9,10蒽醒1羧酸、2REGIOLONE、34,5,8三羟基萘酮3OD吡喃葡萄糖苷、4。

11、4,5,8三羟基萘酮3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514羟基苯基73”甲氧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3/12页5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6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D吡喃葡萄糖苷、7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8香草酸4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9香草醛、10香草酸、11没食子酸、12丁香酸、13山萘酚、14槲皮素、15杨梅普和16槲皮苷。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其中化合物6,7和8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2,9,12,13和14为本植物内首次分离得到。鉴别情况如下0026化合物1,8HYDROXY9,10ANTHRAQUI。

12、NONE1CARBOXYLICACID0027黄色针晶ETOHH2O,1HNMR和13CNMR。0028化合物2,REGIOLONE0029白色结晶,10硫酸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薄层硅胶,365NM下为明显的绿色荧光。UVMAXMEOH,NM222,260,340。UVMAXMECN,NM222,260,340。CD,MAX,01MG/ML,MECN1600219NM,400260NM,50340NM。1HNMR300MHZ,DMSOD6,12421H,S,OH8,7551H,T,H6,7081H,D,J75HZ,H5,6851H,D,J82HZ,H7,5641H,D,J58HZ,OH4,476。

13、1H,M,H4,2762H,M,CH22,221H,DDDD,H3,201H,DDDD,H3。13CNMR,2054C1,1616C8,1488C4A,1369C6,1175C5,1159C7,1151C8A,661C4,354C2,316C3。0030化合物3,4,5,8TRIHYDROXYTETRALONE5ODGLUCOPYRANOSIDE0031无定形粉末,365NM下呈亮黄色荧光,10硫酸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薄层硅胶。0032ESIMS3549MH,3910MCL,3791MNA。UVMAXMEOH,NM230,263,356。CD,MAX,001MG/ML,MEOH25225NM,5。

14、260NM,3355NM。1HNMR和13CNMR。0033化合物4,4,5,8TRIHYDROXYTETRALONE5O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0034无定形粉末,365NM下呈亮黄色荧光,10硫酸乙醇显色为绿色斑点薄层硅胶。0035ESIMS5070MH,5429MCL,5311MNA。1HNMR和13CNMR。0036化合物5,14HYDROXYPHENYL73”METHOXY4”HYDROXYPHENYLHEPTA3OL0037黄色油状固体,ESIMS3290MH,3532MNA,3542MNAH;3290MH的二级负离子3139,2869,2208,2068。

15、,1929,1348;3532MNA的二级正离子3372,3132,2191,1891,1370,1210。1HNMR和13CNMR。0038化合物6,4HYDROXY2,6DIMETHOXYPHENOL1ODGLUCOPYRANOSIDE0039无色结晶MEOHH2O,ESIMS3309MH,3669MCL,3551MNA;1HNMR和13CNMR。0040化合物7,4HYDROXY2,6DIMETHOXYPHENOL1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0041无色针晶MEOHH2O,ESIMS4830MH,5189MCL,4851MH,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

16、2349946A4/12页65071MNA。1HNMR和13CNMR。0042化合物8,VANILLICACID4O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0043无色结晶MEOH,ESIMS4810MH,5051MNA。1HNMR和13CNMR。0044化合物9,VANILLIN0045白色针晶MEOH,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1HNMR,10231H,BRS,OH4,9771H,S,CHO,7431H,DD,J80,18HZ,H6,7381H,D,J18HZ,H5,6951H,D,J80HZ,H2,3833H,S,OCH313CNMR,1911CHO,1531C4,1482C3。

17、,1287C1,1262C2,1155C6,1107C5,557OCH3。0046化合物10,VANILLICACID0047白色针晶MEOH。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溴酚蓝反应阳性。1HNMRDMSOD612501H,BRS,COOH,9851H,BRS,OH4,7441H,DD,J87HZ,18HZ,H6,7431H,D,J18HZ,H2,6841H,D,J87HZ,H5,3813H,S,OCH33。0048化合物11,GALLICACID0049无色针晶,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溴甲酚绿反应阳性。1HNMRDMSOD612301H,BRS,COOH,9203H,BRS,OH3,4,5。

18、,6912H,S,H2,6。化合物12,SYRINGICACID0050无色针晶,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溴酚蓝反应阳性。1HNMRDMSOD612401H,BRS,COOH,9121H,BRS,OH4,7202H,S,H2,6,3806H,S,OCH33,5。13CNMR,1680COOH,1226C1,1068C2,6,1473C3,5,1395C4,559OCH33,5。0051化合物13,KAEMPFEROL0052淡黄色粉末,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盐酸镁粉反应阳性。1HNMR,12491H,BRS,OH5,10701H,BRS,OH7,10111H,BRS,OH4,9421H,。

19、BRS,OH3,8052H,D,J87HZ,H2,6,6922H,D,J87HZ,H3,5,6441H,S,H8,6191H,S,H6。0053化合物14,QUERCETIN0054黄绿色粉末,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盐酸镁粉反应阳性。1HNMRDMSOD612511H,BRS,OH5,10091H,BRS,OH7,9373H,BRS,OH3,3,4,7681H,D,J19HZ,H2,7551H,DD,J85HZ,19HZ,H6,6921H,D,J85HZ,H5,6411H,D,J17HZ,H8,6191H,D,J17HZ,H6。0055化合物15,MYRICITRIN0056淡黄色粉末,三。

20、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三氯化铝反应在紫外下荧光加强。1HNMR,12671H,S,OH5,810SEVERALPROTONS,POH,6962H,S,H2,6,6361H,D,J19HZ,H8,6201H,D,J19HZ,H6,5191H,S,H1”,35SEVERALPROTONS,H2”4”,0843H,D,J6HZ,CH35”。13CNMR,1575C2,1343C3,1778C4,1614C5,987C6,1643C7,935C8,1565C9,1040C10,1196C1,1079C2,1458C3,1365C4,1458C5,1079C6,1020C1”,705C2”,706C3。

21、”,713C4”,701C5”,176C6”。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5/12页70057化合物16,QUERCITRIN0058淡黄色粉末,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阳性,三氯化铝反应在紫外下荧光加强。1HNMR,12651H,S,OH5,7261H,BRS,H2,7221H,BRD,J80HZ,H6,6821H,BRD,J80HZ,6411H,BRD,H8,6191H,BRD,H6,5251H,S,H1”,35SEVERALPROTONS,H2”4”,0813H,D,J57HZ,CH35”。13CNMR,1565C2,1338C3,1770C4,1611C5,993。

22、C6,1640C7,938C8,1566C9,1040C10,1209C1,1152C2,1460C3,1152C4,1490C5,1209C6,1017C1”,703C2”,704C3”,712C4”,700C5”,174C6”。0059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药效学0060通过制备小鼠肉瘤S180、肝癌H22、肝癌HCAF瘤株荷瘤小鼠模型,分别考察楸皮素不同剂量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CAF荷瘤小鼠均有显著抑瘤作用;且抑瘤作用呈现量效关系。楸皮素15MGKG1对小鼠肝癌H22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375、75MG。

23、KG1对其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发现,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较,楸皮素375、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与CTX联合应用时,对肉瘤S180模型小鼠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且15MGKG1与CTX联合应用时,抑瘤呈现相加作用。通过体外制备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7402BEL人肝癌细胞和HCAF细胞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应用MTT检测方法分别对待测药物组、阳性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1640培养液进行抑制肿瘤细胞能力的观察。试验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剂量范围内,楸皮素对HELA细胞、7402BEL细胞及HCAF细胞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楸皮素15M。

24、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升高作用,375、75MGKG1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楸皮素在所选剂量范围内连续用药未发现对荷瘤小鼠骨髓有抑制作用。楸皮素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脏器系数和碳粒廓清指数,由此可见,楸皮素在体内抗肿瘤的同时,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影响较小,不损伤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0061一、抗肿瘤作用0062一整体动物试验0063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联合化疗药物用药是否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0064试验方法与结果00651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

25、制作用0066试验方法0067体外复苏小鼠肉瘤S180瘤株细胞,复苏三代,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选取健康小鼠,每只用上述细胞悬液02ML腹腔注射,约一周后接种小鼠腹部明显涨大,抽取腹水,在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瘤细胞数浓度为2107个/ML。用上述腹水稀释液对购进昆明种小鼠进行接种,于腋窝处消毒皮肤后每只皮下接种02ML,建立小鼠肉瘤S180荷瘤模型123。0068将荷瘤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楸皮素低、中、高给药组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6/12页8375、75、15MGKG1,参一胶囊组10MGKG1,复方木鸡合剂组10MLKG1,希罗。

26、达组1000MGKG1。自造模24小时后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日1次,给药容积20MLKG145。0069本次给药24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解剖剥离瘤块,电子天平称瘤重。根据下面公式计算抑瘤率0070抑瘤率1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0071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0072试验结果007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楸皮素375MGKG1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共做3次,高剂量组抑制率均达到30以上。结果见表1。0074表1楸皮素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00750076与模型组比较P。

27、005,P00100772对小鼠肝癌HCAF的抑制作用0078试验方法0079体外常规复苏小鼠肝癌HCAF瘤株细胞,其它同上。0080试验结果008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肝癌HCAF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楸皮素375MGKG1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共做3次,高剂量组抑瘤率均达30以上。结果见表20082表2楸皮素对小鼠肝癌HCAF的抑制作用0083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7/12页90084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00853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0086试验方法0087体外常规复苏小鼠。

28、肝癌H22瘤株细胞,其它同上。0088试验结果0089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肝癌H22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375MGKG1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共做3次,高剂量组抑瘤率均达30以上。结果见表3。0090表3楸皮素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00910092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00934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试验方法0094将接种24H后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CTX10MGKG1、楸皮素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MGKG1、。

29、楸皮素低CTX、中CTX、高CTX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7510、7510、1510MGKG1。其中,CTX组于接种后24小时后起第1、3、5、7天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容积为01ML/10G,每天给药1次,共给药4次。楸皮素于瘤株接种后24小时起开始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楸皮素各剂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8/12页10量合并CTX组于接种后24小时起按上述给药方法灌胃给各剂量楸皮素和腹腔注射CTX。第8天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根据公式1、2分别计算抑瘤率、Q值。根据Q值来判断联合用药疗效,Q085为拮抗,Q介于08515之间为相加,Q115为协同67。

30、。00951抑瘤率1一给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00962Q值EAB/EAEB1EA,其中EA、EB、EAB分别表示受试药物组、CTX组及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7。0097试验结果0098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较,楸皮素各剂量与CTX联合应用时,联合应用对肉瘤S180荷瘤小鼠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且高剂量与CTX联合用药时,Q086,抑瘤呈相加作用。结果见表40099表4楸皮素与环磷酰胺CTX联合用药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010001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0102Q低065,Q中076,Q高0860103二体外试验0104试验目的考察受试物在体外对HELA细胞、7。

31、402BEL细胞和HCAF细胞增殖的影响。0105试验方法和结果01061分组及细胞制备010711分组0108楸皮素剂量100G/ML、50G/ML、25G/ML、125G/ML、625G/ML、3125G/ML、156G/ML阳性药组甘迪克剂量100G/ML、50G/ML、25G/ML、125G/ML、625G/ML、01093125G/ML、156G/ML0110二甲基亚砜组50、25、125、625、3125、156011112细胞株制备0112121HELA细胞及7402BEL细胞人肝癌细胞的制备01131取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及7402BEL细胞,0125胰蛋白酶消化。用培养液。

32、调整细胞浓度至2105/ML。01142取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00L细胞悬液,置37,5CO2孵育24H。0115122HCAF细胞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的制备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9/12页1101161无菌抽取小鼠腹水,生理盐水洗涤离心。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ML。01172取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00L细胞悬液,置37,5CO2孵育24H。01182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011921MTT法01201倍比稀释待测样品及阳性药。吸去细胞培养上清,每孔分别加入100L待测样品及阳性药,各设3个复孔,对照孔加1640生长液,并设空白对照组,37,5CO2。

33、孵育24H,见表50121表50122楸皮素G/ML阳性药G/ML二甲基亚砜1001005050502525251251251256256256253125312531251561561560781640对照空白对照0123注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0124培养20H后,每孔加入MYY10LMTT浓度,5MG/ML,用PBS配制,继续培养4H。1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10L,在微量震荡器上缓慢振荡10MIN,用酶标仪测定波长570MM处的OD值。01252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0126抑瘤率对照孔OD值实验孔OD值/对照孔OD值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抑制敏感度见表68为。

34、三次相同试验结果之一。0127表6待测药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01280129注细胞数为2105/M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0130表7待测药物对HCAF细胞的抑制作用0131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10/12页120132注细胞数为1106/M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0133表8待测药物对7402BEL细胞的抑制作用01340135注细胞数为2105/M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0136试验结论0137楸皮素在100G/ML、50G/ML剂量时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度敏感;在156G/ML剂量时对7402BEL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度敏感;在50。

35、G/ML、25G/ML、125G/ML、625G/ML、3125G/ML、156G/ML剂量时对HCAF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敏感。0138二、升白作用0139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在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0140试验方法0141小鼠肉瘤S180复苏、接种同前,将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随机分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楸皮素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MGKG1,参一胶囊组10MGKG1,复方木鸡合剂组10MLKG1,希罗达组1000MGKG1。其中,希罗达组自造模24H后起第1、3、5、7天给药,其余自造模24H后连续给药7天。

36、,每日一次。给药途径均为灌胃给药。于末次给药24H后各组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20L,在OLYMPLSBH2显微镜下用常规血白细胞计数法进行计数89。0142试验结果0143与模型组比较楸皮素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提高作用;375、75MGKG1对外周血白细胞数有一定升高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9。0144表9楸皮素对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0145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11/12页130146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P00010147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

37、010148三、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0149试验目的考察核桃楸皮提取物楸皮素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0150试验方法0151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楸皮素低、中、高剂量给药组375、75、15MGKG1,参一胶囊组10MGKG1,复方木鸡合剂组10M1KG1。接种第二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给药第5天开始,其余各组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50MGKG1,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H,每只鼠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14生理盐水稀释01ML/10G,分别于注射墨汁后2MIN、12MIN后于眼眶后。

38、静脉丛采血20L,立刻吹入01NA2CO3溶液2ML中,摇匀,680NM测吸光度。脱臼处死动物,取胸腺、肝脏和脾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MG/G,按下式计算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0152KLOGA1LOGA2/T2T101533K体重/肝重脾重0154其中A1为第1次采血的吸光度,A2为第2次采血的吸光度,T1为第1次采血的时间,T2为第2次采血的时间0155试验结果0156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廊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显著下降,胸腺、脾脏系数显著减小,表明造模后细胞非特异免疫水平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楸皮素75、15MGKG1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升高,胸腺系数呈现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提。

39、示与化疗药物比较,楸皮素在体内抗肿瘤的同时,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影响较小,不损伤小鼠的细胞非特异免疫功能。结果见表10。0157表10楸皮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碳粒廓清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0158说明书CN102349943ACN102349946A12/12页140159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010160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0161试验结论01621与模型组比较,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7天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CAF荷瘤小鼠均有显著抑瘤作用;且抑瘤作用呈现量效关系。375KG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01632与模型组比较,15MGKG1。

40、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肝癌H22荷瘤小鼠有显著抑瘤作用;375、75MGKG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01643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楸皮素剂量均为100G/ML、50G/ML、25G/ML、125G/ML、625G/ML、3125G/ML、156G/ML在体外对HELA细胞、7402BEL细胞及HCAF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01654与楸皮素单独用药时比较,楸皮素375、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与CTX联合应用时,对肉瘤S180模型小鼠抑瘤率均有一定提高作用,且高剂量组抑瘤呈现相加作用。01665与模型组比较,楸皮素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小鼠肉瘤SL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显著升高作用,提示楸皮素在所选剂量范围内连续用药未发现对荷瘤小鼠骨髓有抑制作用。01676楸皮素75、15MGKG1连续灌胃给药7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系数,并显著提高碳廓清指数;对胸腺系数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0168药效学比较研究显示对荷瘤动物模型,多种细胞瘤株模型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效研究,抑瘤率在30427之间,抗癌效果比复方木鸡合剂和目前市场上抗癌新药参一胶囊均高,与抗癌化药希罗达效果相当。0169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二号筛24目,四号筛65目。说明书CN10234994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