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和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和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49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4969A21申请号201410175570422申请日20140428102013207883820130430DEH02H7/12200601H02J7/00200601H02J17/0020060171申请人西门子公司地址德国慕尼黑72发明人格伦米勒斯特凡鲁普夫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余刚李慧54发明名称具有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和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57摘要电路布置28包括向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馈入能量的谐振变换器12,以及设置用于驱控该谐振变换器的驱控电路34,。
2、它包括多个模块29,30,31,也就是具有能够利用可变频率控制的频率发生器29、设计用于保护谐振变换器的组件的短路监测单元30以及空载识别单元31,其中,空载识别单元31设计用于在与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6共同作用的次级侧3空载时切断谐振变换器12,同时不必由次级侧3提供信息。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4969ACN104134969A1/2页21一种用于优选是电动车辆的特别是无线电池充电系统1的电路布置28,包括使能量馈入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的谐振变换器。
3、12,以及设计用于驱控所述谐振变换器的驱控电路34,所述驱控电路包括多个模块29,30,31,即能够利用可变频率控制的频率发生器29,设计用于保护谐振变换器的组件的短路监测单元30,空载识别单元31,其中,所述空载识别单元31设计用于在与所述变压器5的所述初级侧绕组6共同作用的次级侧3空载时在没有来自所述次级侧3的反馈的情况下切断所述谐振变换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识别单元31包括级联的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在输出侧与设计用于驱控所述谐振变换器12的控制器13的输入端连接。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识别单元31具有连接在所述采样和保持电路下游的比较器42以及触发器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43构造成RS触发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43的输出端直接与设计用于使功率馈入所述变压器的所述初级侧6绕组的门驱动器35,36的输入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43的另一个输出端直接与设计用于驱控所述谐振变换器12的所述控制器1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的输入端与设计用于驱控所述。
5、谐振变换器12的所述控制器13的端口48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识别单元31包括多个在所述空载识别单元的周期节奏上相互区别的作用链。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布置28,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监测单元30包括多个以不同的速度对电流变化作出反应的模块32,33。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20在无线电池充电系统1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系统中的应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变压器5的所述初级侧绕组6布置在位置固定的充电站内,并且相应的次级侧绕组7布置在具有要充电的电池4的车辆内。13一种用于运行谐振变。
6、换器12的方法,所述谐振变换器使能量馈入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其具有以下特征所述谐振变换器12在超谐振的范围内运行,借助控制器13实现对所述谐振变换器12的驱控,在初级侧异步于所述控制器13地监测所述变压器5的次级侧的空载,其中,在探测空载时实现不取决于控制器的所述谐振变换器12的切断。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控制器13的情况下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4134969A2/2页3额外的空载探测。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控制器13的所述空载探测比所述不取决于控制器的所述空载探测进行得更迟缓。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7、在于,利用至少一个能够设置的开关阈完成所述空载探测。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探测空载,在初级侧电流信号I_BRIDGE的每个完整周期期间多次检测电流测量值,并且从中生成信号SH1,SH2,所述信号至少在直到检测下一个所述电流测量值的部分时间段内保持稳定。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级侧电流信号I_BRIDGE的每个完整的周期期间,特别是在90和270时,两次检测电流测量值,并且从中生成中间信号SH1以及输出信号SH2。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检测下一个所述电流测量值I_BRIDGE之前,将从所述电流测量值I。
8、_BRIDGE中生成的所述输出信号SH2保持恒定。权利要求书CN104134969A1/7页4具有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和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特别是用于为电动车辆无线充电,以及一种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谐振变换器是直流电压转换器,它利用振荡回路工作并且将直流电压转换成单相的或者多相的交流电压。只要在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端上没有完成整流,它就也被称为换流器。0003例如由US2,783,384A中公知简单构造形式的换流器,它们分别利用一对晶体管作为换流元件SCHALTELEMENT工作。0004由DE10200802712。
9、6A1中公知一种用于运行具有至少两个电子开关的振荡回路的方法。当断开期间或者在断开其中一个开关之后通过这个开关的电流达到或者超过预设的阈值,就应该断开这个构造在谐振变换器内的振荡回路。谐振转换器用来借助变压器在功率部件和与之电气隔离的耗电部件之间传输功率,其中,功率部件和耗电部件可能是家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在DE102008027126A1中举咖啡机为例。0005由EP0820653B1中公知一种具有电感耦合接头的牵引车电池充电系统。其中,充电能由充电站以10KHZ至200KHZ范围内的交流电的形式传输给电动车辆,并且在电动车辆中整流。电动车辆电池充电系统特别适合于装配有电池能量管理系统BEMS。
10、的车辆。存在于电动车辆内的、车载的、电池专用的充电控制模块做出判定,并且将关于充电电流的大小和充电电流的时间点的信号发送给充电站。在EP0820653B1中描述的充电站具有普遍的意义,即,它应该能够连接许多不同的电动车辆。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将适合用在尤其是电动车辆的无线电池充电系统中的谐振变换器构造成振荡在充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是特别稳健的。0007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包含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布置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特征的、用于运行谐振变换器的方法得以解决。下面结合电路布置所阐述的构造方案和优点在本质上也适用于所述方法,并且反之亦然。0。
11、008所述电路布置包括向变压器的初级侧绕组馈入能量的谐振变换器,以及设计用于驱控该谐振变换器的驱控电路,它包括多个模块,也就是0009能够利用可变频率控制的频率发生器,0010设计用于保护谐振变换器的组件的短路监测单元,其中优选地还集成了特别是用于识别欠谐振UNTERRESONANZ的谐振故障监测单元,以及0011空载识别单元,其设计用于在与变压器的初级侧绕组共同作用的次级侧空载时在没有来自次级侧的反馈的情况下切断谐振变换器。在优选的构造方案中,次级侧在机械上与初级侧绕组不连接。说明书CN104134969A2/7页50012本发明从以下考虑出发,能够以非预设的方式在为蓄电池无线充电期间改变与。
12、充电过程有关的参数。这例如适用于在需要充电的蓄电池相对于充电站的位置迅速变化时,或者在向充电站和需要充电的蓄电池所处的对象之间的间隙内放入物质时。0013因此,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为电动机充电时,只能利用特殊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充电站理想地运行,此时,需要充电的蓄电池以及布置在同一个物体内的次级侧绕组与初级侧的、也就是充电站一侧的绕组处于几何形状上精确规定的关系。这种安全预防措施例如能够以固定机构的形式提供,它们将在充电过程中使用的变压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保持在不可改变的相对位置上。0014另一种能够避免偏离符合规定的充电过程或者至少及时进行探测,从而能够导入用于避免不可靠的运行状态的措施的方法在于。
13、持续地监测次级侧的运行参数。在无线充电时,可能为了这个目的在整个包括变压器以及为其供应能量的谐振变换器的布置的次级侧和初级侧之间构建起无线电连接。这种无线电连接能够利用在移动无线电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构件以合理的方式制造而成。0015特别是在空载时,另一种提供过载保护的可能性,对于使用变压器传输能量的、也就是电感式的充电装置来说基本上是除了需要充电的电池以外再附加一个永久性的、次级侧的负载。因此,即使在这种可以考虑的安全措施中也可能在利用同样位于次级侧的安全装置充电期间遇到可能出现的次级侧的运行干扰。0016相反地,本发明设计在初级侧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测,这不仅涉及到短路监测还涉及到空载监测。001。
14、7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短路监测系统在狭义上仅仅设计用于在短路时阻隔谐振变换器。在较复杂的、优选的构造方案中,短路监测单元包括多个以不同的速度对电流干扰做出反应的、优选地相互独立地作为安全装置起作用的模块。特别是除了反应非常迅速的短路监测单元以外还存在相对迟缓的、然而在电流变化较小时就已经能够做出反应的谐振故障监测单元,它探测谐振变换器的故障状态并且在必要时切断它。因此,监测单元特别是构造成短路及谐振故障监测单元,以下简称为短路监测单元。0018作为在广义上也属于短路监测单元的第三个模块,选择性地设置了谐振趋势识别单元RESONANZTRENDERKENNUNGSEINHEIT,它相比谐振故障监测。
15、单元具有更慢的反应速度,然而监测范围甚至包括运行参数的长期的、非常缓慢的偏移,并且必要时触发谐振变换器的切断。0019在优选的构造方案中,在任何情况下除了由一个或者多个模块构建的短路监测单元以外还额外地设计的、布置在初级侧的空载识别单元包括级联的采样和保持电路。0020采样和保持电路在输出侧优选地与设计用于驱控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同一个控制器也驱控频率发生器,该频率发生器配属于驱控电路并且将谐振变换器在充电期间保持在超谐振BERRESONANT运行状态。在探测到在次级侧上出现空载的情况下,仅在初级侧并且因此与那些与空载直接相关的组件电气隔离地进行探测。此时,控制。
16、器从采样和保持电路获得模拟的输入信号,并且进而获得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衡量值。控制器通过频率发生器或者说H电桥驱控信号负责谐振变换器的切断。控制器为此具有固有的内部开关阈,这些开关阈例如是定义为软件的形式。以这种方式实现空载监测的第一个、取决于控制器的作用链。说明书CN104134969A3/7页60021在采样和保持电路的下游可选的连接比较器以及触发器,特别是RS触发器,其中,比较器的参考输入端通过连接在PWM单元脉宽调制单元下游的过滤器与控制器连接,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级联的采样和保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触发器的输入端在这里一方面连接在比较器的输出端上,并且另一方面连接在设计。
17、用于驱控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器的重置端口上。0022触发器的输出端优选地直接与设计用于使功率馈入变压器的初级侧6绕组的、作为谐振变换器的组件的门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以这种方式能够借助触发器不取决于控制器地触发谐振变换器的切断。为了与前述的取决于控制器的作用链加以区别,在这样通过触发器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称为不取决于控制器的作用链。其中,包括触发器在内的空载识别单元在借助控制器一次性参数化以后自动地监测空载点,并且同时异步于控制器工作。换句话说不同的空载识别作用链在周期节奏上相互区别。异步在上下文中涉及到谐振变换器的功率电子的电桥电路的工作频率与控制器的工作频率的关系。此外,在控制器可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18、也可能通过触发器异步地触发空载探测。0023在有利的构造方案中,触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直接与设计用于驱控谐振变换器的控制器链接。利用触发器向控制器的反馈能够对空载识别单元的组件进行功能控制。0024即使增加了额外的功能,整个电路布置还有具有构造简单的特征,特别是省去了昂贵的、用于识别空载运行的传感机构。0025以有利的方式,用于运行向特别是用于为电力驱动的车辆无线地充电的充电站的变压器的初级侧绕组馈入能量的谐振变换器的方法包括以及特征0026谐振变换器在超谐振运行状态下运行,并且优选地为了避免欠谐振运行而在谐振点以及电流方面对其进行监测,0027借助控制器实现对谐振变换器的驱控,0028在初级侧。
19、异步于控制器地监测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空载,其中,在探测空载时实现不取决于控制器的谐振变换器的切断。0029根据该方法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在引入控制器的情况下完成额外的空载监测。其中,利用控制器进行的空载监测优选地比不取决于控制器的空载监测进行得更加迟缓。通过控制器相对反应迟缓地进行空载识别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在电池充电系统中的负载缓慢并且持续变化时,只要它可能导致组件,特别是功率电子元件过载,就切断谐振变换器或者说改变其运行方式。0030优选地利用至少一个能够设置的开关阈完成空载探测。在有利的构造方式中,只要存在多个切断机制,它们在空载或者其他的不被允许的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干涉,就可以相互。
20、独立地设置空载探测的不同的参数,其中,要广义的理解空载探测,并且也将缓慢的负载变化包括在内。0031为了反应迅速地进行空载探测,在初级侧电流信号的每个完整周期内优选地多次检测电流测量值,并且至少在直到检测下一个电流测量值的部分时间段内保持稳定。例如在初级侧电流信号的每个完整的周期内,特别是在90和270时,两次检测电流测量值。在90和270时检测具有以下优点,即,在这些循环时间点,所有的初级侧的电流包括磁化电流在内在符合规定的充电运行状态下最大,或者至少接近最大值,而在同样的循环时间点在空载的情况下,磁化电流分别正在过零状态并且没有额外的电流,因此总体上能够说明书CN104134969A4/7。
21、页7很好地探测空载情况。0032每一个电流测量值,即特别是在90还有270时检测的电流测量值,被转换为优选为模拟的输出信号,该信号以特别优选的方式至少一直保持恒定,直到检测下一个电流测量值。因此,每个这类输出信号优选地至少在180的范围上保持不变。附图说明0033下面借助附图更详尽地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部分以粗略的简化图示出0034图1示出具有谐振变换器的、为电池无线充电的电池充电系统的方框图,0035图2利用示出的调节回路示出根据图1的充电系统的简化的示图,0036图3是根据图1的电池充电系统的另一个简化示图,其中,在这里示出了要探测的空载情况,0037图4是设计在根据图1的电池充电系统。
22、内的电路布置,包括谐振变换器以及用来驱控谐振变换器的驱控电路,包括保护及监测机制在内,0038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具有相比图4更详尽地示出了模块即空载识别单元的电路布置,0039图6用图表的形式示出在根据图1所示的电池充电系统按规定运行时的电压、电流以及信号的变化曲线,0040图7用类似于图6的示图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电池充电系统的空载运行状态。具体实施方式0041相互对应的部件或者参数在所有的附图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0042总体上利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在图1中用方块图的形式示出的电池充电系统1由位置固定的初级侧2和具有需要充电的电池4的、未进一步示出的电动车辆的车载的次级侧3组成。00。
23、43初级侧2和次级侧3之间的端口由具有初级侧绕组6也就是初级线圈和次级侧绕组7的变压器5构成。0044电池充电系统1的初级侧2还包括整流器8、功率因数校正过滤器9PFCPOWERFACTORCORRECTION、中间回路10DCLINK、以及向谐振变换器12输送电功率的放大器11,该谐振变换器利用振荡回路工作,该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除此之外还与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6的电感和补偿电容有关。0045谐振变换器12利用高于50KHZ的频率工作,并且借助控制器13受驱控,该控制器同样位于电池充电系统1的初级侧2上。控制器13在识别空载情况,也就是电池4突然意外地脱落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下面还会更详尽地。
24、阐述的细节的那样。在初级侧2上还存在初级侧的电流传感器14以及初级侧的电压传感器15。通信单元16设计用于例如与上级的控制器交换数据。为了特别是在与次级侧3上的相应的通信单元25合作的情况下进行校准和控制的目的,可以使用一个附加的通信元件17。通信是无线地实现的,例如通过WLAN。初级侧2的其他组件有电压供给系统18和通风控制系统19。0046在次级侧3上有接在次级侧绕组7下游的电容20以及整流器21。与初级侧2类似地,次级侧3也具有控制器22、电流传感器23以及电压传感器24。与初级侧的通信元件说明书CN104134969A5/7页817类似地,在次级侧3上设计了已经提及的、特别是用于校准和。
25、控制目的的通信元件25。作为通信单元16的代替,在次级侧3上存在装入车内的车载通信元件26。作为提供交流电压的、如在初级侧2上设计的那样的电压供应系统18的代替,次级侧3仅具有辅助电压供应系统27。0047在图2中示出了调节电池充电系统1的基本流程,图2以简化的示图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布置方案。可以看出初级侧的功率调节回路RL。在次级侧3上未设计电流调节系统。从次级侧3到初级侧2的数据反馈系统DR涉及到在用于对电池充电系统1进行功率校准的次级侧3上检测的校准数据。基于比较恒定的电池电压,能够并且优选地也确实实现由此间接地进行电池电流调节。0048在图3中更加简化地示出了电池充电系统1,涉及与图。
26、1和图2的特别是在次级侧3方面的比较,其中,电容20和次级侧的整流器21在这种情况下可视化为一个唯一的组件。在图3中通过整流器21和电池4之间的中断线简要描绘了一种可能的空载情况。0049图4更加细节化地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布置方案的一个截取部分,也就是电路布置28,它包括初级侧的控制器13和谐振变换器12。控制器13连同三个下面还会更深入的说明的模块29,30,31一起构成用于驱控谐振变换器12的驱控电路34。谐振变换器12包括许多功率电子组件,也就是门驱动器35,36、H电桥的门37和电流转换器38。0050与控制器13共共同作用的各个模块29,30,31是频率发生器29、短路及谐振故障监。
27、测单元30、以及空载识别单元31。短路及谐振故障监测单元30在下面简化地称为短路监测单元30。0051频率发生器29双向频率发生器对于谐振变换器12的运行是必要的,并且包括由控制器13控制的、数码地或者模拟地构建的、能够控制频率的发生器,它构造成能够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OLTAGECONTROLLEDOSCILLATOR或者构造成数字分频器。频率发生器29的频率能够在足够精细的区间内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谐振变换器12在频率变化时在欠谐振的情况下运行。0052短路监测单元30用于监测短路后流过谐振变换器12的组件的电流。短路监测单元30构造成能够对短路迅速做出反应的模块,并且包括。
28、两个其他的、相对迟缓的模块,也就是谐振故障监测单元32和谐振趋势识别单元33,从而总体上来说能够三倍地预防短路或者中期或长期的、可能损坏电池充电系统1的组件的电流变化。0053下面借助图5更详尽地阐述空载识别单元31。包括时钟发生器在内的频率发生器29连接在控制器13的时脉接头39上在图5中相比图4缩小绘出,而在图5中未示出电路监测单元30及其各个模块32,33。0054作为空载识别单元31的细节,在图5中能够看出连接在控制器13的PWM接头41上的过滤器40、比较器42、RS触发器43、以及另一个与电流转换器38电连接的过滤器44。此外,正如从图5中看出的那样,空载识别单元31具有级联的采样。
29、和保持电路45,46。0055在输入侧,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与过滤器44以及与频率发生器29连接。在级联的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的输出端上提供了信号SH2,它接在控制器13的模数转换器ADC47的输入端上。借助通过数模转换器47数字化的信号,控制器13进行评估,用于识别电池充电系统1的可能的空载情况,正如借助图6和7还会更详尽地说明的那样。在探测到空载时,控制器13通过相应的发送到频率发生器29或者说H电桥37的门上的信号停说明书CN104134969A6/7页9止向变压器5的初级侧绕组6馈入能量。这个信号流就是取决于控制器的第一空载识别作用链。0056通过以下方式构建在空载时切断电池充。
30、电系统1的另一个不取决于控制器的作用链,即,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的输出信号SH2通过比较器42输送给RS触发器43。其中,在比较器42的参考输入端上接通了脉宽调制的过滤后的参考信号SETPOINT_COMP_FLT,它是借助过滤器40从由控制器13提供的未过滤的参考信号SETPOINT_COMP中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是通过直接由RS触发器43导向谐振变换器12的信号引起谐振变换器在空载时的切断,并且特别是在引入控制器13的第一作用链不起作用或者起作用速度不够快的情况下起主要作用。0057此外,RS触发器43的输出端还额外地与控制器13的端口48GPIOGENERALPURPOSEINPUT。
31、/OUTPUT连接。利用RS触发器43向控制器13的反馈实现了一种补充的控制功能。端口48此外也还可以用于重置RS触发器43,并且因此称为重置端口。0058在时钟周期期间的定义的时间点测定接在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的输出端上的信号SH2。为了能够尽可能好地将变压器5的空载此时只出现磁化电流与负载情况此时额外地存在负载电流区别开,在90和270时进行电流测量,它提供信号SH2。相反地,在频率发生器29的时钟周期结束时也就是在360时进行测量就不能为区别负载情况和空载情况提供可用的信号。0059为了进一步阐明在空载探测的框架内执行的测量,下面说明图6和7。0060图6涉及谐振变换器12的常规运行。
32、,也就是负载运行。在谐振变换器12中流过的整体电流I_BRIDGE包括磁化电流I_MAGNET在内,磁化电流无法单独测量并且在图6所示的最上面的图表中用虚线简要描绘。在图6中画在电流变化曲线下方的变化曲线CGS1、CGS2、CSH1和CSH2涉及频率发生器29的输出信号。此外还在图6中示出了在采样和保持电路45,46内传输的中间信号SH1的变化曲线以及已经提及的输出信号SH2的变化曲线。0061整体电流I_BRIDGE在循环时间点90和270分别非常明显地不等于零,也就是接近其绝对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测定中间信号SH1。其中,SH1的变化曲线在90之前都跟随着整体电流I_BRIDGE的变化曲线。
33、,并且在这个时间点冻住EINGEFROREN。在循环时间点270,直至这个时间点保持恒定的中间信号SH1被实时的、I_BRIDGE的负值所取代,这个负值又被保持恒定。因此,中间信号SH1不断地在每半个周期长度以后就在正值和负值之间转变,这是由受时钟控制的测量触发的,正如在图6中用图表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弧形的虚线所表示的那样。正如当前情况,只要中间信号SH1不等于零,输出信号SH2就保持在正的区域,正如能够从图6的最下方的区域中看出的那样。0062输出信号SH2的正值不断地提供给比较器42,正如已经借助图5阐明的那样。在图5中所示的电路例如可以集成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控制设备中。其中,空载识别。
34、单元31的至少一个开关阈是可以参数化的,从而能够触发谐振变换器12的切断。0063与图6相对地,在图7中示出了空载情况,其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没有超出磁化电流I_MAGNET以外的整体电流I_BRIDGE,并且能够看出由此造成的对中间信号SH1以及输出信号SH2的影响。在中间信号SH1从来没有达到正值范围期间,输出信号SH2一直保持为零。因此,能够通过空载识别单元31探测出来的、与常规负载运行图6的区别极其显著。在谐振变换器1起动期间,输出信号SH2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之前还不被控制器13评估,说明书CN104134969A7/7页10或者说前提是为了依据提供给控制器13的输入信号确定开关标准设置。
35、控制器13的比较器的开关阈。0064总的来说,谐振变换器12针对不允许的运行状态提供了稳定的、多样化运作的安全机制,这些运行状态不仅涉及过高的电流,特别是短路电流,而且还涉及变压器5的次级侧上的空载,同时不必为此在次级侧上测量测量信号或者说用到这些测量信号。说明书CN104134969A101/6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12/6页12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23/6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34/6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45/6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56/6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34969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