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2823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809605.8

申请日:

2000.05.02

公开号:

CN1358149A

公开日:

2002.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B63B59/06

主分类号:

B63B59/06

申请人:

丹尼斯·马森;

发明人:

丹尼斯·马森

地址:

挪威米约尔卡拉恩

优先权:

1999.05.07 US 60/133,03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景刚;李瑞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将海洋污垢从船体(10)之类的水下基体上去除掉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以如下步骤为特征:首先将茗荷介之类的海洋生物置于充分强度的电磁场,以降低生物对基体的附着性能,然后,借助于旋转刷(16)或类似的磨蚀性工具将所述生物进行物理性去除。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遥控潜水装置(12)或其他合适的运送工具,如备有磁化履带牵引的运送工具,有一个向前安装的电极(14)用来将电流传送到生物上,以及一个装在电极后面的磨蚀性去除工具(16)。供有电源(18),一极(20)与基体(10)连接,第二极与电极(14)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从水下基体上去除海洋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使所述 生物承受足够强度的电流以降低所述生物的附着性能,然后用摩擦性去除装 置机械去除所述生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通过下述步骤承受所述电 流:将电源的第一极连接到所述基体上,将所述电源的第二极连接到电极上, 之后使所述电极充分接近所述基体以便产生流经所述生物的电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极配装在水下运送装置上,其 中所述摩擦性去除工具于电极后面安装在所述水下运送装置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下运送装置是遥控潜水装置, 而所述摩擦性去除工具是旋转的刷子。
5: 一种从水下基体上去除海洋生物的装置,包括: a)一个水下运送装置; b)一个安装在所述水下运送装置上的电极; c)于所述电极后面安装在所述水下运送装置上的摩擦性去除装置; d)第一极与所述基体连接而第二极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具 有足够的强度,以在所述电极充分接近所述基体时产生流经所述生物的足够 强度的电流,以降低所述生物的附着性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水下运送装置是遥控潜水装置, 而所述摩擦性去除工具是旋转的刷子。

说明书


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 去除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暴露于海洋环境中的结构,特别是船体上的海洋污垢的去除。

    背景技术

    由海洋生物形成的水下设备的污垢是一个人们熟知的问题。无论是石油平台这样的静止设备,还是船舶这样的移动设备,都受到了影响。在船舶的情况下,海洋生长物的积累会大大地降低船只的航速,并增加燃料消耗。结果,船舶必须定期保养,以去除这些生长物。然而,船舶的保养是非常昂贵的,不仅在直接成本方面,还在于船舶闲置时的收入损失。因此,加快此项工作运行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在组成海洋污垢的各种生物中,最难处理地种类之一就是茗荷介。这种生物外表上类似软体动物,实际上是高级触毛脚的甲壳类动物。在其幼体阶段,茗荷介将自己头向前地贴附在船体之类的基体上,此后形成了由六个含碳酸钙的板片组成的贝壳,动物以实际上最强大的附着力将这些板片贴附在基体上,使得贝壳的去除非常困难。茗荷介之所以特别难以处理,是因为这些贝壳在动物死后仍然附贴着。

    杀死海洋生长物的许多方法已经研制出来,但这些方法都忽视了生物在杀死后被去除掉的问题。美国专利5,327,848;5,204,674;和5,593,636公布了利用热量杀死斑马蚝。这些专利表明利用摄低35~45度之间的温度就足以达到充分的死亡率。美国专利5,804,065公布了利用低电磁场杀死海洋生长物。该专利说明,将斑马蚝置于释能密度约为3,500至50,000微瓦/立方厘米的磁场达24至72小时的间隔就足以达到充分的死亡率。然而,这些专利没有说明茗荷介贝壳的附着力性质对基体的任何影响,也没有提供去除这种贝壳的方法。特别是,美国5,804,065公布的时间间隔证明了,其中公布的技术是针对终止有机物的繁殖和传播的,因此不适用于船体或其他装置的有效的清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基体上海洋污垢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是象茗荷介(bamacle)这样的海洋生物,它借助于自然的附着力贴附在基体上。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海洋污垢去除速度和效率的装置和方法。从接下来的描述和附图考虑,更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旨在一种改进的方法与装置,它采用新的方式去除船体之类的水下设备上的海洋污垢。该方法以几个步骤为特征:首先,将茗荷介之类的生物置于充分强度的电场中以降低生物对基体的附着性能,然后,借助于旋转刷或类似的磨蚀性去除装置对所述生物进行物理性去除。此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遥控的潜水艇或其他适当的传送装置,如一个带有磁化履带的运送工具,具有一个对生物产生电场的安装在前面的电极,同时备有磨蚀性去除工具,装在电极的后边,用来去除生物。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结合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一个遥控潜水装置的侧视立面视图,备有与船协同操作的装配在前面的电极和刷子装置。

    图2是图1中遥控潜水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装配在遥控潜水装置上的电极的放大立面视图,表明冲击海洋生物的电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表明了从具有船体10的船上去除海洋污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遥控潜水装置12,一个安装在前面的电极14与它连接。旋转的刷子16紧靠电极14的后边安装在潜水装置12上。该装置与电源18连接,第一极20接于船体10,第二极接于电极14。如图3所示,当电极14置于船体10近旁时,产生的电流即流经海洋生物22。

    实验结果业已证明,足够强的电流将大大减少茗荷介之类的海洋生物对船体10之类的基体的附着。结果,刷子16就能够比已知方法的情形更容易地将生物去除掉。

    影响茗荷介附着力的机理未被确切地认知。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茗荷介与基体之间的接触处的电阻产生了局部加温,继而降低了茗荷介借以贴附自身的自然附着的固持特性。以下表为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施热产生了与使用电流所观察到的结果类似的结果。该实验包括测量从金属基体上机械地去除随机选择的茗荷介所需的力。

             表1                   未应用热

           试验茗荷介              测得力

               1                   1.0kg

               2                   1.5kg

               3                   2.5kg

               4                   2.5kg

               5                   1.0kg

               6                   1.5kg

             平均                  1.66kg

                            表2     250℃

    试验茗荷介                 时间(秒)                         力

        1                         3                           0.1kg

        2                         3                           0.0kg

        3                         3                           0.5kg

        4                         3                           0.5kg

        5                         3                           0.1kg

        6                         3                           0.0kg

      平均                                                    0.2kg

                          表3          100℃

    试验茗荷介                时间(秒)                      力

        1                        2                          1.5kg

        2                        10                         0.1kg

        3                        10                         0.5kg所得现象的另一种解释-它可能实际上与热共同作用产生所得的结果-就是:由电解产生的高速离子或水泡(bubble)破坏了附着的完整性。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应用了交流电源,相对的两极分别与船体10和电极14连接。但明确的是,可以应用直流电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极14可以由一对或多对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电荷相反的电极所替代,以便产生一个所需强度的电场,该电场可置于生物近旁,以取得所需效果。还需理解,虽然优选实施例设想使用遥控潜水装置沿船体10运送电极14和刷子16,其他运送装置同样可以使用。

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海洋生物从水下基体上去除的方法与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将海洋污垢从船体(10)之类的水下基体上去除掉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以如下步骤为特征:首先将茗荷介之类的海洋生物置于充分强度的电磁场,以降低生物对基体的附着性能,然后,借助于旋转刷(16)或类似的磨蚀性工具将所述生物进行物理性去除。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遥控潜水装置(12)或其他合适的运送工具,如备有磁化履带牵引的运送工具,有一个向前安装的电极(14)用来将电流传送到生物上,以及一个装在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