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装焙茶饮料.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2700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3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9363.1

申请日:

2010.02.25

公开号:

CN102333450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16申请日:20100225|||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6

主分类号:

A23F3/1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伊藤园

发明人:

沼田惠祐; 水流和信; 藤原冬树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2.27 JP 2009-04742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庞立志;高旭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容器装焙茶饮料。本发明容器装焙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60ppm~220ppm,二糖与单糖的浓度比(二糖/单糖)为5.0~15.0,前述糖类与没食子酸的浓度比(糖类/没食子酸)为2.0~5.0。进而,电子定域儿茶素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比(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的值优选为5.0~9.0。进而,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之比优选为0.8~1.8。

权利要求书

1: 容器装焙茶饮料, 其中, 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 60ppm ~ 220ppm, 二糖的 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为 5.0 ~ 15.0, 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 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为
2: 0 ~ 5.0。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其中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 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 分 ×100)) 为 5.0 ~ 9.0。
3: 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其中前述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糖 类的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糖类 ) 为 0.8 ~ 1.8。
4: 容器装焙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 类的浓度调节为 60ppm ~ 220ppm, 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调节为 5.0 ~ 15.0, 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 酸 ) 调节为 2.0 ~ 5.0。 5. 容器装焙茶饮料的香味改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 的糖类的浓度调节为 60ppm ~ 220ppm, 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 糖 ) 调节为 5.0 ~ 15.0, 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 食子酸 ) 调节为 2.0 ~ 5.0。
5: 0 ~ 15.0, 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 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为 2.0 ~ 5.0。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其中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 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 分 ×100)) 为 5.0 ~ 9.0。 3. 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其中前述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糖 类的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糖类 ) 为 0.8 ~ 1.8。 4. 容器装焙茶饮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 类的浓度调节为 60ppm ~ 220ppm, 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调节为 5.0 ~ 15.0, 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 酸 ) 调节为 2.0 ~ 5.0。 5. 容器装焙茶饮料的香味改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 的糖类的浓度调节为 60ppm ~ 220ppm, 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 糖 ) 调节为 5.0 ~ 15.0, 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 食子酸 ) 调节为 2.0 ~ 5.0。

说明书


容器装焙茶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从经焙烤茶叶中提取得到的焙茶提取液作为主成分的焙茶饮料, 进 而涉及将该焙茶饮料填充入塑料瓶或罐等中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背景技术
     从经焙烤茶叶中提取的焙茶饮料具有特有的芳香, 因而从婴儿到老人都喜爱饮用。 作为与这种从焙茶或焙烤茶叶中提取的茶饮料有关的发明, 例如有通过用经电解 还原处理的水对茶叶进行提取等而防止了沉淀、 浑浊、 凝集等的焙茶 ( 参照下述专利文献 1)。
     另外, 还有含有多酚、 从焙烤茶叶等中提取的茶叶提取成分、 以及 α- 环糊精, 并 且抑制了多酚的苦味、 涩味的茶饮料 ( 参照下述专利文献 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1 - 275569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8 - 13636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焙茶饮料特别是容器装焙茶饮料的普及, 无论消费者的嗜好还是饮用情况都变得 多样化, 因而需要具备特有的味道和香味的有个性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为了增加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 可以增加茶叶的焙烤强度, 但这样做会产生苦味、 杂味和令人不快的味道, 且抑制舒畅感。 特别是, 焙茶饮料在冷的状态下难以感受到焙茶所 特有的香味。
     本发明解决了这种问题, 提供焙烤香味强、 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 即使在 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饮用的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的特征在于 : 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 60ppm ~ 220ppm, 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为 5.0 ~ 15.0, 前述糖类的浓 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为 2.0 ~ 5.0。
     对于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通过调整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 二糖 可以获得焙烤香味强、 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 与单糖的浓度比、 或糖类与没食子酸的浓度比, 畅的余味、 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饮用的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对本发明容器装焙茶饮料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但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是对经焙烤的绿茶叶进行提取、 将以所得提取液或提取 物为主成分的液体填充入容器中而成的饮料, 是呈红褐色并且具有特有的芳香香味的茶饮 料; 例如可列举 : 仅包含对经焙烤的绿茶叶进行提取所得的提取液的液体、 或者将该提取 液稀释得到的液体、 或者将提取液彼此混合的液体、 或者向这些前述任何液体中加入添加 物得到的液体、 或者使这些前述任何液体的干燥产物分散而成的液体等。
     所谓 “主成分” 包含允许在不影响该主成分的功能的范围内含有其它成分的意 思。 此时, 对该主成分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规定, 作为提取绿茶所获得的提取液或提取物中 的固体成分浓度占饮料中的 50 质量%以上、 特别是 70 质量%以上, 其中特别优选占 80 质 量%以上 ( 包含 100% )。
     另外, 对于绿茶的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 广泛地包含蒸茶、 煎茶、 玉露、 抹茶、 番茶、 玉绿茶、 釜炒茶、 中国绿茶等分类为不发酵茶的茶。也包含将它们 2 种以上共混而成 的茶。另外, 也可添加糙米等谷物、 茉莉等香料等。
     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的一实施方式 ( 称为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 ) 的特征在 于: 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 60ppm ~ 220ppm, 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 比率 ( 二糖 / 单糖 ) 为 5.0 ~ 15.0, 前述糖类的浓度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 食子酸 ) 为 2.0 ~ 5.0。 单糖是以通式 C6(H2O)6 表示的碳水化合物, 它不会因水解而形成比其更简单的糖, 本发明中所谓的单糖表示葡萄糖 (glucose) 和果糖 (fructose)。
     二糖是以通式 C12(H2O)11 表示的碳水化合物, 其会因水解而产生单糖, 本发明中所 谓的二糖表示蔗糖 (sucrose)、 纤维二糖 (cellobiose)、 麦芽糖 (maltose)。
     通过使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 ( 以下, 称为糖类浓度 ) 为 60ppm ~ 220ppm, 而成为即使在常温下长期保存状态下或凉了的状态下饮用也可保持味道与香味的 平衡、 具有甜味、 醇厚味、 在余味中苦涩味或杂味等少的茶饮料。
     从这种观点来看, 糖类浓度优选为 100ppm ~ 200ppm、 更优选为 155ppm ~ 180ppm。
     为了将糖类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将茶叶的焙烤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当条 件。 例如, 如果增强茶叶的焙烤加工则糖类会被分解而减少, 另外如果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 提取则糖类会被分解而减少。 然而, 可以通过茶叶的焙烤条件和提取条件来调整糖类浓度。
     此时, 也可以通过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 但添加糖类有可能破坏焙茶饮料本来的 香味平衡, 因此除了不添加糖类而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外, 优选通过将茶提取液 彼此混合、 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另外, 如果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为 5.0 ~ 15.0, 则 成为具有强烈焙烤香味并且在口中蔓延且擅长持续香味的饮料。
     从这种观点来看, 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更优选为 7.0 ~ 13.0、 进一步优选为 10.0 ~ 11.0。
     为了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将茶叶的焙烤 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当条件。例如, 如果对茶叶施加焙烤加工, 则首先单糖会减少、 其次二 糖也会减少, 因此通过对茶叶施加强焙烤、 在高温下进行短时间提取等, 可以降低二糖 / 单 糖的比率。
     此时, 也可以通过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 但添加糖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 衡, 因此除了不添加糖类而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提取液彼 此混合、 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没食子酸浓度优选为 30ppm ~ 75ppm。
     没 食 子 酸 浓 度 特 别 地 更 优 选 为 32ppm ~ 58ppm, 其 中, 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32ppm ~ 53ppm。
     另外, “没食子酸” 是 3,4,5 -三羟基苯甲酸的惯用名。
     为了将没食子酸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将茶叶的焙烤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宜 条件。例如, 通过在高温下进行焙烤或在高温下进行碱提取, 可以提高没食子酸的浓度。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糖类浓度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优选 为 2.0 ~ 5.0。如果在此范围内, 则成为可保持甜味与涩味的平衡、 余味优良的饮料。
     从这种观点来看, 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优选 为 2.3 ~ 4.7、 更优选为 2.8 ~ 3.1。
     为了将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考虑到增强焙 烤条件会使糖发生分解并使没食子酸浓度增加、 或进行高温提取会使糖发生分解等情况而 设定适当的条件。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总儿茶素类浓度优选为 90ppm ~ 300ppm。
     对于总儿茶素类浓度, 特别地更优选为 100ppm ~ 250ppm、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 为 100ppm ~ 200ppm。
     此时, 所谓总儿茶素类是指儿茶素 (C)、 没食子儿茶素 (GC)、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Cg)、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GCg)、 表儿茶素 (EC)、 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 表儿茶素没 食子酸酯 (ECg) 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 的合计 8 种的含义 ; 所谓总儿茶素类 浓度, 意指 8 种儿茶素浓度的合计值。
     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由提取条件进行调整。 此时, 也可以添 加儿茶素类来进行调整, 但添加儿茶素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 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 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优选为 80ppm ~ 240ppm。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特别更优选为 85ppm ~ 210ppm、 特别进一步优选为 85ppm ~ 170ppm。
     应予说明, 本发明中的所谓 “电子定域儿茶素” 是指具有三元醇结构 ( 苯环上 3 个 羟基相邻接的结构 )、 且认为在离子化时易引起电荷的定域的儿茶素, 具体有表没食子儿茶 素没食子酸酯 (EGCg)、 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 没食子儿茶素 没食子酸酯 (GCg)、 没食子儿茶素 (GC)、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Cg) 等。
     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通过提取条件进行调整, 但从容 易因提取时间或温度而发生变化, 保持饮料香气的方面出发, 并不优选使温度过高或者提 取时间过长。 此时, 也可以通过添加电子定域儿茶素来进行调整, 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 的平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 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 茶素 / 糖类 ) 优选为 0.8 ~ 1.8。如果在此范围内, 则成为在放冷饮用时也可获得涩味与甜 味的平衡, 也可获得与在口中蔓延的焙烤香味间的平衡的可口饮料。
     从这种观点来看,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糖类 ) 特别优选为 1.1 ~ 1.7、 其中, 进一步优选为 1.2 ~ 1.4。
     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通过提 取条件进行调整, 儿茶素在高温下的提取率增加, 但糖类易发生分解, 因此提取时间越短越 优选。 此时, 也可以添加电子定域儿茶素和糖类来进行调整, 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 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 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咖啡因浓度优选为 90ppm ~ 190ppm。
     咖 啡 因 浓 度 特 别 地 更 优 选 为 100ppm ~ 180ppm、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120ppm ~ 160ppm。
     为了将咖啡因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通过茶叶量和提取温度来进行调整。此 时, 也可以添加咖啡因来进行调整, 但添加咖啡因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除了 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 等来进行调整。 另外,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 ( 总儿茶 素 / 咖啡因 ) 优选为 0.5 ~ 4.5。
     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 ( 总儿茶素 / 咖啡因 ) 更优选为 1.0 ~ 4.0、 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1.0 ~ 2.5。
     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通过茶叶 量和提取温度来进行调整。 此时, 也可以添加总儿茶素类和咖啡因来进行调整, 但有可能会 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 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优选为 0.18 %~ 0.45%。应予说明, 所谓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是指将从绿茶中提取所得的可溶性 固体成分进行蔗糖换算时的值。
     从这种观点来看,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更优 选为 0.22%~ 0.40%、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0.22%~ 0.30%。
     为了将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 可以通过茶叶量和 提取条件来进行适当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 ×100)) 优选为 2.0 ~ 10.0。
     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更优选为 2.5 ~ 8.0、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3.0 ~ 7.0。
     为了将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 围, 可以通过增加茶叶量来提高固体成分浓度, 可以通过与原料茶焙烤条件的组合来调整 比率。此时, 也可以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 但添加糖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
     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 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 的比率 ( 总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 ×100)) 优选为 3.0 ~ 10.0。
     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更优选为 4.0 ~ 9.0、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5.0 ~ 8.0。
     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调整为 上述范围, 可以通过焙烤条件或提取条件来进行调整。 此时, 也可以添加儿茶素类来进行调 整, 但由于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 优 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 电子定域儿茶素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 的比率 ( 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 ×100)) 优选为 5.0 ~ 9.0。如 果所述比例在此范围内, 则成为在放冷饮用时也可获得焙烤香味与涩味的平衡、 也可品味 到香味余韵的可口饮料。
     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更优 选为 5.2 ~ 8.9、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5.8 ~ 7.5。 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 率调整为上述范围, 对于茶叶的焙烤条件, 优选在高温下进行焙烤。另外, 不同儿茶素的溶 出性会因提取温度而不同, 因此可通过提取条件等来进行调整。 此时, 也可以添加电子定域 儿茶素来进行调整, 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 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 条件外, 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对于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 pH, 在 20℃下优选为 6.0 ~ 6.5。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 pH 更优选为 6.0 ~ 6.4、 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 6.1 ~ 6.3。
     上述单糖、 二糖、 没食子酸、 电子定域儿茶素、 总儿茶素、 咖啡因的浓度可以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等, 利用标准曲线法等进行测定。
     ( 容器 ) 对于填充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容器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以使用塑料制的瓶 ( 所谓 PET 瓶 ), 钢、 铝等金属罐, 瓶, 纸容器等, 优选使用 PET 瓶等透明容器等。
     ( 制造方法 ) 上述容器装焙茶饮料例如可以通过选择茶叶原料, 同时适当调整茶叶的干燥 ( 炒制 ( 火入 )) 加工或提取条件, 将饮料中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调整为 60ppm ~ 220ppm, 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调整为 5.0 ~ 15.0, 并且将 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调整为 2.0 ~ 5.0 来制 造。
     例如, 准备将茶叶在 330℃~ 375℃下进行焙烤再对该茶叶进行高温短时间提取 的提取液、 和目前普通的焙茶提取液即在 180℃~ 310℃下对茶叶进行焙烤加工再对该茶 叶进行高温短时间提取的提取液, 按适当比例将它们混合, 由此可以制造本容器装焙茶饮 料。但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制造方法。
     应予说明, 由于如上所述对茶叶施行焙烤加工, 因而首先使单糖减少, 其次使二糖
     减少。因此, 也可以通过调整焙烤加工的条件来调整糖类浓度或二糖 / 单糖的值。
     ( 术语的说明 ) 本发明中, 所谓 “焙茶饮料” 表示以对茶进行提取所得的茶提取液或茶提取物为主成分 的饮料的含义。
     另外, 所谓 “容器装焙茶饮料” 表示装入容器中的焙茶饮料的含义, 但同时也表示 不稀释而直接饮用的焙茶饮料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 在表示为 “X ~ Y” (X、 Y 为任意数字 ) 的情况下, 只要未予特别解释, 则包含 “X 以上且 Y 以下” 的含义, 同时包含 “优选的是大于 X” 以及 “优选的是小于 Y” 的含 义。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
     应 予 说 明, 实施例中的所谓 “单 糖 的 浓 度”表 示 葡 萄 糖 (glucose) 与 果 糖 (fructose) 的 合 计 浓 度 的 含 义, 所谓 “二 糖 的 浓 度”是 指 蔗 糖 (sucrose)、 纤维二糖 (cellobiose) 和麦芽糖 (maltose) 的合计浓度的含义。
     《评价试验 1》 制作以下的提取液 A ~ E, 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 1 ~ 4 和比较例 1 ~ 4 的焙茶饮 料, 并进行感官评价。
     ( 提取液 A)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 设定温度 200℃、 焙烤时间为 30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8g 茶叶、 1L 的 50℃热水、 提 取时间 5.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 并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进 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A。
     ( 提取液 B)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 设定温度 300℃、 焙烤时间 10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7g 茶叶、 1L 的 65℃热水、 提取 时间 7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 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 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进 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B。
     ( 提取液 C)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 在设定温度 350℃、 焙烤时间 1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2g 茶叶、 1L 的 90℃热水、 提 取时间 3.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 并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C。
     ( 提取液 D)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 设定温度 370℃、 焙烤时间 1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1g 茶叶、 1L 的 90℃热水、 提取 时间 3.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 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D。
     ( 提取液 E)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用转鼓型焙烤机在设 定温度 310℃、 焙烤时间 10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8g 茶叶、 1L 的 90℃热水、 提取时 间为 10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 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E。
     ( 提取液的分析 ) 量取上述各提取液的 1/10 量,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ml, 将该溶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器 ( 瓶 ) 中 再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并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为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即冷却至 20℃, 对所得溶液进行测定, 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 1 中。应予说明, 测定方法与下述所示方法相同。
     [ 表 1]( 配合 ) 按以下表 2 中所示比例配合各提取液 A ~ E,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 钠调整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0ml, 将该溶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 器 ( 瓶 ) 中再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再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 即冷却至 20℃, 制作实施例 1 ~ 4 和比较例 1 ~ 4 的焙茶饮料。
     [ 表 2][ 表 3]( 分析 ) 按照以下所示方式对实施例 1 ~ 4 和比较例 1 ~ 4 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及 pH 进行测定。 将其结果示于上述表 3 中。
     单糖浓度和二糖浓度是在以下的条件下操作 HPLC 糖分析装置 (Dionex 公司制 造 )、 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而进行测定的。
     柱: Dionex 公司制 Carbopack PA1 φ4.6×250mm 柱温 : 30℃ 流动相 : A 相 200mM NaOH     : B 相 1000mM 醋酸钠     : C 相 超纯水 流速 : 1.0mL/min 注入量 : 25μL 检测 : Dionex 公司制 ED50 金电极 没食子酸浓度、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 总儿茶素浓度、 咖啡因浓度是在以下的条件下操 作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而进行测定的。柱: waters 公司制 Xbridge shield RP18 φ3.5×150mm 柱温 : 40℃ 流动相 : A相 水     : B 相 乙腈     : C 相 1%磷酸 流速 : 0.5mL/min 注入量 : 5μL 检测 : waters 公司制紫外线检测器 UV 230nm pH 根据常法使用堀场公司制 pH 计 F-24 来测定。
     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 (Brix) 用 ATAGO 公司制 DD-7 进行测定。
     ( 评价项目 ) 使用实施例 1 ~ 4 和比较例 1 ~ 4 的焙茶饮料, 对于焙烤香味的强度、 焙烤香味的蔓延、 变质气味 ( 油味 ) 进行评价。
     ( 评价试验 ) 对于焙烤香味的强度和焙烤香味的蔓延, 在制作焙茶饮料后立即让 5 名熟练的评审员 试饮实施例 1 ~ 4 和比较例 1 ~ 4 的焙茶饮料 ( 温度 25℃ ) ; 对于变质气味, 将制作的焙茶 饮料在 55℃下保存 1 个月后让评审员试饮, 根据以下的评价打分, 将 5 人的平均分为 3.5 以上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上且小于 3.5 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2 以上且小于 3 评 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1 以上且小于 2 评价为 “×” 。将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 3 中。
     < 焙烤香味的强度 > 特别强= 4 强= 3 有= 2 弱= 1 < 焙烤香味的蔓延 > 特别强= 4 强= 3 有= 2 弱= 1 < 变质气味 > 无= 4 稍微有= 3 可感觉到= 2 强= 1 ( 综合评价 ) 计算出上述 3 个评价试验的平均分, 将平均分为 3.5 以上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上且小于 3.5 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2 以上且小于 3 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 为 1 以上且小于 2 综合评价为 “×” 。
     实施例 1 ~ 4 的任一例的综合评价均为 “○” 以上的评价, 获得了适宜的结果。另一方面, 比较例 1、 4 的评价为 “△” 、 比较例 2、 3 的评价为 “×” , 为不优选的结果。
     根据比较例 2 的结果, 如果二糖 / 单糖的值变低, 则产生苦味或涩口味, 进而可感 觉到经时性劣化所导致的俗称为油味的不适气味, 根据比较例 1、 4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二 糖 / 单糖的值变高, 则焙烤香味弱且在口中不蔓延。
     另外, 根据比较例 2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糖类 / 没食子酸的值变低, 则香味不蔓延 ; 根据比较例 1、 3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糖类 / 没食子酸的值变高, 则焙烤香味弱且在口中不蔓 延。
     根据这些结果, 可推定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 ( 二糖 / 单糖 ) 在 5.0 ~ 15 的范围, 且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 ( 糖类 / 没食子酸 ) 在 2.0 ~ 5.0 的范围是使焙烤香味的强度、 焙烤香味的蔓延、 变质气味的评价变得良好的范围, 发现它们 在该范围内的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强、 味道清淡, 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 即使在放冷状态下 也可以可口地饮用。
     《评价试验 2》 制作以下的提取液 F、 G, 使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 5 ~ 9 的焙茶饮料, 进行经时后的 感官评价。 ( 提取液 F)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 在设定温度 355℃、 焙烤时间 1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1g 茶叶、 1L 的 90℃热水、 提 取时间 3.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 并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F。
     ( 提取液 G)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 在设定温度 320℃、 焙烤时间 1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0g 茶叶、 1L 的 90℃热水、 提 取时间 3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 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G。
     ( 提取液的分析 ) 量取上述各提取液 F、 G 的 1/10 量,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ml, 将该溶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 ( 瓶 ) 中再 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为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即冷却至 20℃, 对该溶液进行测定, 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 4 中。此外, 测定方法与上述所示方法相同。
     [ 表 4]
     ( 配合 ) 按以下表 5 中所示比例配合提取液 F、 G,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钠 调整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0ml, 将该溶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 ( 瓶 ) 中再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再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为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 即冷却至 20℃, 制作实施例 5 ~ 9 的焙茶饮料。将对实施例 5 ~ 9 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和 pH 进行测定的结果示于下述表 6 中。糖类浓度、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 咖啡因浓度、 总儿茶素 浓度、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 pH 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测定。
     [ 表 5][ 表 6]( 评价项目 ) 将实施例 5 ~ 9 的焙茶饮料在 55℃下保存 1 个月, 对于沉淀·凝集物、 焙烤香味的强 度、 焙烤香味的蔓延、 变质气味 ( 油味 )、 香味的平衡进行评价。
     ( 评价试验 ) 首先让 5 名熟练的评审员目视观察实施例 5 ~ 9 的焙茶饮料 ( 温度 25℃ ) 中有无沉 淀· 凝集物, 再进行以下的评价。其次, 让评审员试饮, 根据以下的评价打分, 将 5 人的平均 分为 3.5 以上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上且小于 3.5 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2 以上 且小于 3 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1 以上且小于 2 评价为 “×” 。将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 6 中。
     < 沉淀·凝集物 > +: 有沉淀物, 即使轻轻搅拌也不消失 ±: 可见少量沉淀物, 但轻微搅拌则沉淀物消失 -: 无沉淀物 < 焙烤香味的强度 > 特别强= 4 强= 3有= 2 弱= 1 < 焙烤香味的蔓延 > 特别强= 4 强= 3 有= 2 弱= 1 < 变质气味 > 无= 4 稍微有= 3 可感觉到= 2 强= 1 < 香味的平衡 > 特别好= 4 好= 3 稍微破坏= 2 破坏= 1 ( 综合评价 ) 计算出焙烤香味的强度、 焙烤香味的蔓延、 变质气味、 沉淀· 凝集物、 香味的平衡的 5 个 评价试验的平均分, 将平均分为 3.5 以上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上且小于 3.5 综 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为 2 以上且小于 3 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1 以上且小于 2 综合评价为 “×” 。
     实施例 5 ~ 7 的任一例的综合评价均为 “○” 以上的评价, 获得了适宜的结果。 另一方面, 实施例 8、 9 的评价为 “△” , 与实施例 5 ~ 7 的结果相比较则是稍差的结果。 根据实施例 8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 分 ×100) 的值变低, 则焙烤香味的蔓延变得稍弱, 感觉淡 ; 另外, 根据实施例 9 的结果可确 认, 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 ×100) 的值变高, 则焙烤香的平 衡被破坏, 进而也产生沉淀物。
     根据这些结果, 可推定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 /(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 分 ×100) 是 5.0 ~ 9.0 的范围, 则即使经时后也不会产生沉淀·凝集物, 是使焙烤香味的 强度、 焙烤香味的蔓延、 变质气味、 香味的平衡变良好的范围, 发现它们在该范围内的焙茶 饮料的焙烤香味强、 味道清淡, 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 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 用。
     《评价试验 3》 制作以下的提取液 H、 I, 使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 10 ~ 14 的焙茶饮料, 利用感官评 价进行香味平衡的评价。
     ( 提取液 H)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
     在设定温度 355℃、 焙烤时间 1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1g 茶叶、 1L 的 60℃热水、 提 取时间 3.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 并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H。
     ( 提取液 I) 对采摘后的茶叶 ( やぶきた种, 静冈县产 1 番茶 ) 进行毛茶加工, 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 在设定温度 300℃、 焙烤时间 10 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 在 11g 茶叶、 1L 的 93℃热水、 提取时间 5 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将该提取液用不锈钢筛网 (20 目 ) 进行过滤 并除去茶叶渣后, 进而用不锈钢筛网 (80 目 ) 进行过滤, 用 SA1 连续离心分离机 (Westfalia 公司制造 ) 将该滤液在流速 300L/h、 转数 10000rpm、 离心沉降液面积 (Σ)1000m2 的条件下 进行离心分离, 获得提取液 I。
     ( 提取液的分析 ) 量取上述各提取液 H、 I 的 1/10 量,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 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ml, 将该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 ( 瓶 ) 中 再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再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为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即冷却至 20℃, 对该溶液进行测定, 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 7 中。此外, 测定方法与上述所示方法相同。
     [ 表 7]( 配合 ) 按以下的表 8 中所示比率配合提取液 H、 I, 添加 400ppm 的抗坏血酸, 然后添加碳酸氢 钠调整为 pH6.2, 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 1000ml, 将该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器 ( 瓶 ) 中再加盖, 进行 30 秒倒置杀菌, 再进行蒸煮杀菌 F0 值为 9 以上 (121℃, 9 分钟 ), 立即 冷却至 20℃, 制作实施例 10 ~ 14 的焙茶饮料。将对实施例 10 ~ 14 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和 pH 进行测定的结果示于下述表 9 中。糖类浓度、 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 咖啡因浓度、 总儿茶 素浓度、 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 pH 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测定。
     [ 表 8][ 表 9]( 评价项目 ) 在余味的涩口味·涩味、 香味的平衡方面, 对实施例 10 ~ 14 的焙茶饮料进行评价。
     ( 评价试验 ) 将实施例 10 ~ 14 的焙茶饮料 ( 温度 25℃ ) 给 5 名熟练的评审员进行试饮, 根据以下 的评价打分, 将 5 人的平均分为 3.5 以上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上且小于 3.5 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2 以上且小于 3 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1 以上且小于 2 评价为 “×” 。将 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 9 中。
     < 余味中的涩口味·涩味 > 无= 4 稍微有= 3 可感觉到= 2 强= 1 < 香味的平衡 > 特别好= 4 好= 3 稍微破坏= 2 破坏= 1 ( 综合评价 ) 计算出 2 个评价试验的平均分, 将平均分为 3.5 以上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3 以 上且小于 3.5 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为 2 以上且小于 3.5 综合评价为 “△” 、 将平均分 为 1 以上且小于 2 综合评价为 “×” 。
     实施例 10 ~ 12 的任一例的综合评价均为 “○” 以上的评价, 获得了适宜的结果。
     另一方面, 实施例 13、 14 的评价结果为 “△” , 与实施例 10 ~ 12 的结果相比较则是稍差的结果。
     根据实施例 13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 / 糖类的值变低, 则甜味稍强 地残留在余味中, 特别是会感觉到涩口味, 另外根据实施例 14 的结果可确认, 如果电子定 域儿茶素 / 糖类的值变高, 则稍微感觉到涩味, 焙烤香的平衡破坏。
     根据这些结果可推定, 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 / 糖类在 0.8 ~ 1.8 的范围, 则余味的 涩口味·涩味、 香味的平衡在良好的范围, 发现它们在该范围内的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强、 味道清淡, 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 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18

容器装焙茶饮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容器装焙茶饮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容器装焙茶饮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器装焙茶饮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装焙茶饮料.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345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33450ACN102333450A21申请号201080009363122申请日20100225200904742020090227JPA23F3/16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伊藤园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沼田惠祐水流和信藤原冬树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庞立志高旭轶54发明名称容器装焙茶饮料57摘要本发明提供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容器装焙茶饮料。本发明容器装焙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60PPM220PP。

2、M,二糖与单糖的浓度比二糖/单糖为50150,前述糖类与没食子酸的浓度比糖类/没食子酸为2050。进而,电子定域儿茶素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比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的值优选为5090。进而,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之比优选为0818。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2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5298220100225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98391JA2010090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6页CN102333464A1/1页21容器装。

3、焙茶饮料,其中,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60PPM220PPM,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为50150,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为2050。2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其中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为5090。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其中前述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糖类的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为0818。4容器装焙茶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调节为60PPM220PPM,将二糖的浓度相。

4、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调节为50150,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调节为2050。5容器装焙茶饮料的香味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焙茶饮料中的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调节为60PPM220PPM,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调节为50150,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调节为2050。权利要求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16页3容器装焙茶饮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以从经焙烤茶叶中提取得到的焙茶提取液作为主成分的焙茶饮料,进而涉及将该焙茶饮料填充入塑料瓶或罐等中的容器装焙茶饮。

5、料。背景技术0002从经焙烤茶叶中提取的焙茶饮料具有特有的芳香,因而从婴儿到老人都喜爱饮用。0003作为与这种从焙茶或焙烤茶叶中提取的茶饮料有关的发明,例如有通过用经电解还原处理的水对茶叶进行提取等而防止了沉淀、浑浊、凝集等的焙茶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0004另外,还有含有多酚、从焙烤茶叶等中提取的茶叶提取成分、以及环糊精,并且抑制了多酚的苦味、涩味的茶饮料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000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55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6367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焙茶饮料特别是容器装焙茶饮料的普及,无论消费者的嗜好还是饮用情况都变。

6、得多样化,因而需要具备特有的味道和香味的有个性的容器装焙茶饮料。0007为了增加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可以增加茶叶的焙烤强度,但这样做会产生苦味、杂味和令人不快的味道,且抑制舒畅感。特别是,焙茶饮料在冷的状态下难以感受到焙茶所特有的香味。0008本发明解决了这种问题,提供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饮用的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0009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60PPM220PPM,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为50150,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为2050。001。

7、0对于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通过调整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二糖与单糖的浓度比、或糖类与没食子酸的浓度比,可以获得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饮用的新的容器装焙茶饮料。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对本发明容器装焙茶饮料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2/16页4该实施方式。0012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是对经焙烤的绿茶叶进行提取、将以所得提取液或提取物为主成分的液体填充入容器中而成的饮料,是呈红褐色并且具有特有的芳香香味的茶饮料;例如可列举仅包含对经焙烤的绿茶叶进行提取所得的提取液的。

8、液体、或者将该提取液稀释得到的液体、或者将提取液彼此混合的液体、或者向这些前述任何液体中加入添加物得到的液体、或者使这些前述任何液体的干燥产物分散而成的液体等。0013所谓“主成分”包含允许在不影响该主成分的功能的范围内含有其它成分的意思。此时,对该主成分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规定,作为提取绿茶所获得的提取液或提取物中的固体成分浓度占饮料中的50质量以上、特别是70质量以上,其中特别优选占80质量以上包含100。0014另外,对于绿茶的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广泛地包含蒸茶、煎茶、玉露、抹茶、番茶、玉绿茶、釜炒茶、中国绿茶等分类为不发酵茶的茶。也包含将它们2种以上共混而成的茶。另外,也可添加糙米。

9、等谷物、茉莉等香料等。0015本发明的容器装焙茶饮料的一实施方式称为“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为60PPM220PPM,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为50150,前述糖类的浓度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为2050。0016单糖是以通式C6H2O6表示的碳水化合物,它不会因水解而形成比其更简单的糖,本发明中所谓的单糖表示葡萄糖GLUCOSE和果糖FRUCTOSE。0017二糖是以通式C12H2O11表示的碳水化合物,其会因水解而产生单糖,本发明中所谓的二糖表示蔗糖SUCROSE、纤维二糖CELLOBIOSE、麦芽糖MALTOSE。0018通。

10、过使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以下,称为糖类浓度为60PPM220PPM,而成为即使在常温下长期保存状态下或凉了的状态下饮用也可保持味道与香味的平衡、具有甜味、醇厚味、在余味中苦涩味或杂味等少的茶饮料。0019从这种观点来看,糖类浓度优选为100PPM200PPM、更优选为155PPM180PPM。0020为了将糖类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将茶叶的焙烤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当条件。例如,如果增强茶叶的焙烤加工则糖类会被分解而减少,另外如果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提取则糖类会被分解而减少。然而,可以通过茶叶的焙烤条件和提取条件来调整糖类浓度。0021此时,也可以通过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但添加糖类有可能破。

11、坏焙茶饮料本来的香味平衡,因此除了不添加糖类而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外,优选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22另外,如果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为50150,则成为具有强烈焙烤香味并且在口中蔓延且擅长持续香味的饮料。0023从这种观点来看,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更优选为70130、进一步优选为100110。0024为了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将茶叶的焙烤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当条件。例如,如果对茶叶施加焙烤加工,则首先单糖会减少、其次二糖也会减少,因此通过对茶叶施加强焙烤、在高温下进行短时间提取等,。

12、可以降低二糖/单糖的比率。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3/16页50025此时,也可以通过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但添加糖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不添加糖类而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26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没食子酸浓度优选为30PPM75PPM。0027没食子酸浓度特别地更优选为32PPM58PPM,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32PPM53PPM。0028另外,“没食子酸”是3,4,5三羟基苯甲酸的惯用名。0029为了将没食子酸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将茶叶的焙烤加工或提取调整为适宜条件。。

13、例如,通过在高温下进行焙烤或在高温下进行碱提取,可以提高没食子酸的浓度。0030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糖类浓度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优选为2050。如果在此范围内,则成为可保持甜味与涩味的平衡、余味优良的饮料。0031从这种观点来看,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优选为2347、更优选为2831。0032为了将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考虑到增强焙烤条件会使糖发生分解并使没食子酸浓度增加、或进行高温提取会使糖发生分解等情况而设定适当的条件。0033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总儿茶素类浓度优选为90PPM300PPM。0034对于总儿茶素类浓度,特别。

14、地更优选为100PPM250PPM、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100PPM200PPM。0035此时,所谓总儿茶素类是指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合计8种的含义;所谓总儿茶素类浓度,意指8种儿茶素浓度的合计值。0036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由提取条件进行调整。此时,也可以添加儿茶素类来进行调整,但添加儿茶素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

15、0037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的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优选为80PPM240PPM。0038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特别更优选为85PPM210PPM、特别进一步优选为85PPM170PPM。0039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的所谓“电子定域儿茶素”是指具有三元醇结构苯环上3个羟基相邻接的结构、且认为在离子化时易引起电荷的定域的儿茶素,具体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0040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通过提取条件进行调整,但从容易因提取时间或温度而发生变化,保持饮料香气的方。

16、面出发,并不优选使温度过高或者提取时间过长。此时,也可以通过添加电子定域儿茶素来进行调整,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4/16页60041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优选为0818。如果在此范围内,则成为在放冷饮用时也可获得涩味与甜味的平衡,也可获得与在口中蔓延的焙烤香味间的平衡的可口饮料。0042从这种观点来看,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特别优选为1117、其。

17、中,进一步优选为1214。0043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提取条件进行调整,儿茶素在高温下的提取率增加,但糖类易发生分解,因此提取时间越短越优选。此时,也可以添加电子定域儿茶素和糖类来进行调整,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44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咖啡因浓度优选为90PPM190PPM。0045咖啡因浓度特别地更优选为100PPM180PPM、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120PPM160PPM。0046为了将咖啡因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茶叶量和提。

18、取温度来进行调整。此时,也可以添加咖啡因来进行调整,但添加咖啡因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47另外,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总儿茶素/咖啡因优选为0545。0048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总儿茶素/咖啡因更优选为1040、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1025。0049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咖啡因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茶叶量和提取温度来进行调整。此时,也可以添加总儿茶素类和咖啡因来进行调整,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

19、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50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优选为018045。应予说明,所谓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是指将从绿茶中提取所得的可溶性固体成分进行蔗糖换算时的值。0051从这种观点来看,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更优选为022040、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022030。0052为了将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茶叶量和提取条件来进行适当调整。0053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糖类/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

20、100优选为20100。0054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更优选为2580、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3070。0055为了将糖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增加茶叶量来提高固体成分浓度,可以通过与原料茶焙烤条件的组合来调整比率。此时,也可以添加糖类来进行调整,但添加糖类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5/16页7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56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

21、分浓度的比率总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优选为30100。0057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更优选为4090、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5080。0058为了将总儿茶素类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可以通过焙烤条件或提取条件来进行调整。此时,也可以添加儿茶素类来进行调整,但由于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以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59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中,电子定域儿茶素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的比率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

22、体成分100优选为5090。如果所述比例在此范围内,则成为在放冷饮用时也可获得焙烤香味与涩味的平衡、也可品味到香味余韵的可口饮料。0060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更优选为5289、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5875。0061为了将电子定域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的浓度的比率调整为上述范围,对于茶叶的焙烤条件,优选在高温下进行焙烤。另外,不同儿茶素的溶出性会因提取温度而不同,因此可通过提取条件等来进行调整。此时,也可以添加电子定域儿茶素来进行调整,但有可能会破坏焙茶饮料的平衡,因此除了调整用于获得茶提取液的条件外,优选的是通过将茶提取液彼此。

23、混合或者添加茶提取物等来进行调整。0062对于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PH,在20下优选为6065。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PH更优选为6064、其中特别地进一步优选为6163。0063上述单糖、二糖、没食子酸、电子定域儿茶素、总儿茶素、咖啡因的浓度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利用标准曲线法等进行测定。0064容器对于填充本容器装焙茶饮料的容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塑料制的瓶所谓PET瓶,钢、铝等金属罐,瓶,纸容器等,优选使用PET瓶等透明容器等。0065制造方法上述容器装焙茶饮料例如可以通过选择茶叶原料,同时适当调整茶叶的干燥炒制火入加工或提取条件,将饮料中合并了单糖与二糖的糖类的浓度调整为6。

24、0PPM220PPM,将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调整为50150,并且将前述糖类的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的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调整为2050来制造。0066例如,准备将茶叶在330375下进行焙烤再对该茶叶进行高温短时间提取的提取液、和目前普通的焙茶提取液即在180310下对茶叶进行焙烤加工再对该茶叶进行高温短时间提取的提取液,按适当比例将它们混合,由此可以制造本容器装焙茶饮料。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制造方法。0067应予说明,由于如上所述对茶叶施行焙烤加工,因而首先使单糖减少,其次使二糖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6/16页8减少。因此,也可以。

25、通过调整焙烤加工的条件来调整糖类浓度或二糖/单糖的值。0068术语的说明本发明中,所谓“焙茶饮料”表示以对茶进行提取所得的茶提取液或茶提取物为主成分的饮料的含义。0069另外,所谓“容器装焙茶饮料”表示装入容器中的焙茶饮料的含义,但同时也表示不稀释而直接饮用的焙茶饮料的含义。0070本说明书中,在表示为“XY”X、Y为任意数字的情况下,只要未予特别解释,则包含“X以上且Y以下”的含义,同时包含“优选的是大于X”以及“优选的是小于Y”的含义。实施例0071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0072应予说明,实施例中的所谓“单糖的浓度”表示葡萄糖GLUCOSE与果糖FRU。

26、CTOSE的合计浓度的含义,所谓“二糖的浓度”是指蔗糖SUCROSE、纤维二糖CELLOBIOSE和麦芽糖MALTOSE的合计浓度的含义。0073评价试验1制作以下的提取液AE,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的焙茶饮料,并进行感官评价。0074提取液A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200、焙烤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8G茶叶、1L的50热水、提取时间5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滤液在流速300。

27、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A。0075提取液B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00、焙烤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7G茶叶、1L的65热水、提取时间7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B。0076提取液C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

28、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50、焙烤时间1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2G茶叶、1L的90热水、提取时间3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C。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7/16页90077提取液D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70、焙烤时间1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1G茶叶、。

29、1L的90热水、提取时间3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D。0078提取液E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用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10、焙烤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8G茶叶、1L的90热水、提取时间为10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

30、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E。0079提取液的分析量取上述各提取液的1/10量,添加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ML,将该溶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并进行蒸煮杀菌F0值为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对所得溶液进行测定,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0080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1中。应予说明,测定方法与下述所示方法相同。0081表1配合按以下表2中所示比例配合各提取液AE,添加。

31、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0ML,将该溶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再进行蒸煮杀菌F0值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制作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的焙茶饮料。0082表2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8/16页10表3分析按照以下所示方式对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及PH进行测定。将其结果示于上述表3中。0083单糖浓度和二糖浓度是在以下的条件下操作HPLC糖分析装置DIONEX公司制造、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而进行测定的。0084柱DIONEX公司制CARBOPAC。

32、KPA146250MM柱温30流动相A相200MMNAOHB相1000MM醋酸钠C相超纯水流速10ML/MIN注入量25L检测DIONEX公司制ED50金电极没食子酸浓度、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咖啡因浓度是在以下的条件下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而进行测定的。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9/16页110085柱WATERS公司制XBRIDGESHIELDRP1835150MM柱温40流动相A相水B相乙腈C相1磷酸流速05ML/MIN注入量5L检测WATERS公司制紫外线检测器UV230NMPH根据常法使用堀场公司制PH计F24来测定。0。

33、086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BRIX用ATAGO公司制DD7进行测定。0087评价项目使用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的焙茶饮料,对于焙烤香味的强度、焙烤香味的蔓延、变质气味油味进行评价。0088评价试验对于焙烤香味的强度和焙烤香味的蔓延,在制作焙茶饮料后立即让5名熟练的评审员试饮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的焙茶饮料温度25;对于变质气味,将制作的焙茶饮料在55下保存1个月后让评审员试饮,根据以下的评价打分,将5人的平均分为35以上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评价为“”、将平均分为2以上且小于3评价为“”、将平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评价为“”。将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3中。0089特别强4强3有2弱1特。

34、别强4强3有2弱1无4稍微有3可感觉到2强1综合评价计算出上述3个评价试验的平均分,将平均分为35以上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2以上且小于3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综合评价为“”。0090实施例14的任一例的综合评价均为“”以上的评价,获得了适宜的结果。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0/16页120091另一方面,比较例1、4的评价为“”、比较例2、3的评价为“”,为不优选的结果。0092根据比较例2的结果,如果二糖/单糖的值变低,则产生苦味或涩口味,进而可感觉到经时性劣化所导致的俗称为油味的不适气味,根据比。

35、较例1、4的结果可确认,如果二糖/单糖的值变高,则焙烤香味弱且在口中不蔓延。0093另外,根据比较例2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糖类/没食子酸的值变低,则香味不蔓延;根据比较例1、3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糖类/没食子酸的值变高,则焙烤香味弱且在口中不蔓延。0094根据这些结果,可推定二糖的浓度相对于单糖的浓度的比率二糖/单糖在5015的范围,且糖类浓度相对于没食子酸浓度的比率糖类/没食子酸在2050的范围是使焙烤香味的强度、焙烤香味的蔓延、变质气味的评价变得良好的范围,发现它们在该范围内的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放冷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0095评价试验2制作以下的提取。

36、液F、G,使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59的焙茶饮料,进行经时后的感官评价。0096提取液F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55、焙烤时间1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1G茶叶、1L的90热水、提取时间3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F。0097提取液G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旋转鼓型焙烤。

37、机在设定温度320、焙烤时间1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0G茶叶、1L的90热水、提取时间3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G。0098提取液的分析量取上述各提取液F、G的1/10量,添加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ML,将该溶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进行蒸煮杀菌F。

38、0值为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对该溶液进行测定,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0099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4中。此外,测定方法与上述所示方法相同。0100表4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1/16页13配合按以下表5中所示比例配合提取液F、G,添加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0ML,将该溶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再进行蒸煮杀菌F0值为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制作实施例59的焙茶饮料。将对实施例59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和PH进行测定的结果示于下述表6中。糖。

39、类浓度、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咖啡因浓度、总儿茶素浓度、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PH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测定。0101表5表6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2/16页14评价项目将实施例59的焙茶饮料在55下保存1个月,对于沉淀凝集物、焙烤香味的强度、焙烤香味的蔓延、变质气味油味、香味的平衡进行评价。0102评价试验首先让5名熟练的评审员目视观察实施例59的焙茶饮料温度25中有无沉淀凝集物,再进行以下的评价。其次,让评审员试饮,根据以下的评价打分,将5人的平均分为35以上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评价为“”、将平均分为2以上且小于3评价为“”、将平。

40、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评价为“”。将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6中。0103有沉淀物,即使轻轻搅拌也不消失可见少量沉淀物,但轻微搅拌则沉淀物消失无沉淀物特别强4强3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3/16页15有2弱1特别强4强3有2弱1无4稍微有3可感觉到2强1特别好4好3稍微破坏2破坏1综合评价计算出焙烤香味的强度、焙烤香味的蔓延、变质气味、沉淀凝集物、香味的平衡的5个评价试验的平均分,将平均分为35以上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为2以上且小于3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综合评价为“”。0104实施例57的任一例的综合评。

41、价均为“”以上的评价,获得了适宜的结果。0105另一方面,实施例8、9的评价为“”,与实施例57的结果相比较则是稍差的结果。0106根据实施例8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的值变低,则焙烤香味的蔓延变得稍弱,感觉淡;另外,根据实施例9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的值变高,则焙烤香的平衡被破坏,进而也产生沉淀物。0107根据这些结果,可推定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100是5090的范围,则即使经时后也不会产生沉淀凝集物,是使焙烤香味的强度、焙烤香味的蔓延、变质气味、香味的平衡变良好的范围,发现它们在。

42、该范围内的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0108评价试验3制作以下的提取液H、I,使用这些提取液制作实施例1014的焙茶饮料,利用感官评价进行香味平衡的评价。0109提取液H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4/16页16在设定温度355、焙烤时间1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1G茶叶、1L的60热水、提取时间3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用不锈钢筛网20目对该提取液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

43、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H。0110提取液I对采摘后的茶叶种,静冈县产1番茶进行毛茶加工,利用旋转鼓型焙烤机在设定温度300、焙烤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施行焙烤加工,在11G茶叶、1L的93热水、提取时间5分钟的条件下对该茶叶进行提取。将该提取液用不锈钢筛网20目进行过滤并除去茶叶渣后,进而用不锈钢筛网80目进行过滤,用SA1连续离心分离机WESTFALIA公司制造将该滤液在流速300L/H、转数10000RPM、离心沉降液面积1000M2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提取液I。0111提取液。

44、的分析量取上述各提取液H、I的1/10量,添加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ML,将该液填充于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再进行蒸煮杀菌F0值为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对该溶液进行测定,并对各提取液的成分进行分析。0112将其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7中。此外,测定方法与上述所示方法相同。0113表7配合按以下的表8中所示比率配合提取液H、I,添加400PPM的抗坏血酸,然后添加碳酸氢钠调整为PH62,加入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整为1000ML,将该液填充入耐热性的透明容器瓶中再加盖,进行30秒倒置杀菌,再进行蒸。

45、煮杀菌F0值为9以上121,9分钟,立即冷却至20,制作实施例1014的焙茶饮料。将对实施例1014的焙茶饮料的成分和PH进行测定的结果示于下述表9中。糖类浓度、电子定域儿茶素浓度、咖啡因浓度、总儿茶素浓度、来源于茶叶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PH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测定。0114表8表9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5/16页17评价项目在余味的涩口味涩味、香味的平衡方面,对实施例1014的焙茶饮料进行评价。0115评价试验将实施例1014的焙茶饮料温度25给5名熟练的评审员进行试饮,根据以下的评价打分,将5人的平均分为35以上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评。

46、价为“”、将平均分为2以上且小于3评价为“”、将平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评价为“”。将这些结果示于上述表9中。0116无4稍微有3可感觉到2强1特别好4好3稍微破坏2破坏1综合评价计算出2个评价试验的平均分,将平均分为35以上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3以上且小于35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2以上且小于35综合评价为“”、将平均分为1以上且小于2综合评价为“”。0117实施例1012的任一例的综合评价均为“”以上的评价,获得了适宜的结果。0118另一方面,实施例13、14的评价结果为“”,与实施例1012的结果相比较则是说明书CN102333450ACN102333464A16/16页18稍差的结果。0119根据实施例13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的值变低,则甜味稍强地残留在余味中,特别是会感觉到涩口味,另外根据实施例14的结果可确认,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的值变高,则稍微感觉到涩味,焙烤香的平衡破坏。0120根据这些结果可推定,如果电子定域儿茶素/糖类在0818的范围,则余味的涩口味涩味、香味的平衡在良好的范围,发现它们在该范围内的焙茶饮料的焙烤香味强、味道清淡,而且具备舒畅的余味,即使在凉了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说明书CN10233345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