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定装置、 血压测定程序产品及血压测定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测定装置、 血压测定程序产品及血压测定控制方法, 特别地涉及 分多次执行对血压的测定控制且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血压测定程序产 品及血压测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 开发出了便携式的 ABPM(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动态 血压监测 ) 装置 ( 也称为 “24 小时血压计” )。在这样的装置中, 通过定期地执行血压测定 ( 进行所谓间隔 (interval) 测定 ), 来进行血压变动的监视、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的评价 等。
以往, 具有在血液中的氧饱和度异常时自动地测定血压的装置 ( 日本特开昭 62-155829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1))。另外, 具有根据生理信息的变化来测定血压的装置 ( 日 本特开 2005-237472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2))。
另一方面, 具有基于在低于平均血压的压力范围内的包络线的面积来判断异常的 血压下降的技术 ( 日本特开平 7-303614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3))。另外, 具有通过对在低于 最高血压的压力范围内的脉搏波振幅和已记录的脉搏波振幅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发生过 血压值的变化的技术 ( 日本特开平 8-56911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昭 62-155829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5-237472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平 7-303614 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 日本特开平 8-5691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日本特开昭 62-155829 号公报及日本特开 2005-237472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1 及 2) 那样的技术中, 即使能够捕捉血压值的变化 ( 血压变动 ), 该判断也是与通常的测定控 制相独立而进行的判断, 因此效率并不高。
另外, 在如日本特开平 7-303614 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 8-56911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3 及 4) 那样的技术中, 由于是在逐渐压迫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 ( 例如上臂 ) 过程中或者在 压迫之后逐渐减压的过程中测定脉搏波的装置, 因而在测定过程中若移动身体等, 则发生 测定误差。因此, 在每当进行测定控制时, 被测定者在减压过程中必须尽量保持安静, 从而 对于被测定者构成了负担。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分多次自动执 行对血压的测定控制时能够减轻被测定者的负担的血压测定装置、 血压测定程序产品及血
压测定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血压测定装置, 用于分多次自动执行对血压的测定控制, 该 血压测定装置具有 : 袖带, 其用于卷绕在规定的测定部位上 ; 控制部, 其用于在测定模式下 以第一期间为单位进行测定控制。控制部包括 : 时刻判定部, 其用于判定第一时刻是否已 到, 该第一时刻相当于第一期间开始的时刻 ; 加压控制部, 其在判定为第一时刻已到的情况 下, 以第一速度对袖带进行加压控制 ; 测定处理部, 其在加压控制之后执行对血压的正式测 定处理。 测定处理部具有 : 减压控制部, 其用于以低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对袖带进行减压 控制 ; 决定部, 其基于在减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决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值。控制部 还包括 : 推定处理部, 其基于在加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推定用于表示最高血压或 最低血压的血压特征值, 变动判定部, 其基于当前推定出的第一血压特征值和到前一次为 止的第二血压特征值, 判定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 ; 测定处理部在变动判定部判定为发生过 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执行正式测定处理。
优选地, 在变动判定部判定为未发生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控制部中止正式测定处 理。
优选地, 该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存储部, 该存储部用于存储推定处理部推定出的 至少一种血压特征值, 第二血压特征值表示前一次推定出的血压特征值或过去推定出的规 定次数的血压特征值的平均值。
优选地, 在第一血压特征值和第二血压特征值之差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 变动 判定部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动。
优选地, 设定值表示用户所设定的值。
优选地, 时刻判定部还判定第二时刻是否已到, 该第二时刻相当于第二期间开始 的时刻, 第二期间相当于第一期间的数倍, 在判定为第二时刻已到的情况下, 无论变动判定 部的判定结果如何, 测定处理部都执行正式测定处理。
优选地, 该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计时部, 该计时部用于对分别与第一期间及第二 期间相对应的时间进行计时。
优选地, 该血压测定装置还具有压力检测部, 该压力检测部用于对表示袖带内的 压力的袖带压信号进行检测 ; 血压特性信息表示从袖带压信号提取的脈搏波振幅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血压测定程序产品, 用于分多次自动执行对血压的测定控 制, 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 判定第一时刻是否已到的步骤, 该第一时刻相当于第一期间开 始的时刻 ; 在判定为第一时刻已到的情况下, 以第一速度对袖带进行加压控制的步骤 ; 基 于在加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推定用于表示最高血压或最低血压的血压特征值的 步骤 ; 基于当前推定出的第一血压特征值和到前一次为止的第二血压特征值, 判定是否发 生过血压变动的步骤 ; 在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以高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对 袖带进行减压控制的步骤 ; 基于在减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决定被测定者的血压 值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的血压测定控制方法, 用于分多次自动执行对血压的测定控 制, 该血压测定控制方法包括 : 判定第一时刻是否已到的步骤, 该第一时刻相当于第一期间 开始的时刻 ; 在判定为第一时刻已到的情况下, 以第一速度对袖带进行加压控制的步骤 ;基于在加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推定用于表示最高血压或最低血压的血压特征值 的步骤 ; 基于当前推定出的第一血压特征值和到前一次为止的第二血压特征值, 判定是否 发生过血压变动的步骤 ; 在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以低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 对袖带进行减压控制的步骤 ; 基于在减压控制中得到的血压特性信息, 决定被测定者的血 压值的步骤。
发明效果
若采用本发明, 则在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动的情况下执行对血压的正式测定处 理, 因此能够降低被测定者的在每次进行测定控制时必须保持安静的负担。
另外, 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中, 基于在进行加压控制时得出的 血压特性信息来推定血压特征值 ( 最高血压或平均血压 ), 并基于其推定结果来判断是否 发生过血压变动。因此, 能够高效地判定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 2 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 3 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 4 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在测定模式下执行的处理 ( 连续测 定处理 ) 的流程图。
图 5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推定处理 ( 图 4 的步骤 S9) 的一例的图。
图 6 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执行血压的正式测定处理 ( 图 4 的步骤 S18) 的 流程图。
图 7 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执行了正式测定处理时的结果显示例的图。
图 8 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未执行正式测定处理时的结果显示例的图。
图 9 是示出了在执行图 4 示出的处理 ( 测定模式 ) 期间暂时记录到存储部中的血 压信息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 10 的 (A)、 (B) 部分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结果数据的数据结构例的 图。
图 11 是示出了一般的血压测定装置的间隔测定的概念的图。
图 12 的 (A)、 (B) 部分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血压测定装置的间隔测定的概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 对图中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标上相同附图标记, 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 ( 以下称 “血压计” ) 分多次自动执行对血压的测 定控制。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例如可以是 ABPM( 动态血压监测 ) 装置或者血压监视器 (monitor)。
< 外观及结构 >
首先,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外观及结构进行说明。
( 关于外观 )参照图 1, 血压计 1 具有 : 本体部 10 ; 袖带 20, 其能够卷绕在被测定者的规定的测 定部位 ( 例如上臂 ) 上 ; 空气管 31, 其连接本体部 10 及袖带 20。
本体部 10 的表面上配置有 : 显示部 40, 其例如由液晶等构成 ; 操作部 41, 其用于 接受来自用户 ( 医师等的医疗从业人员或者被测定者 ) 的指示。
操作部 41 例如具有 : 电源开关 41A, 其接收用于接通 (ON) 或断开 (OFF) 电源的指 示的输入 ; 开始开关 41B, 其用于接受测定开始的指示 ; 停止开关 41C, 其用于接受测定停止 的指示 ; 设定开关 41D, 其用于接受各种设定处理以及读出存储值的指示。
( 关于硬件结构 )
参照图 2, 血压计 1 的袖带 20 包括空气袋 21。空气袋 21 经由空气管 31 与空气系 统 30 相连接。
本体部 10 除了具有上述的显示部 40 及操作部 41 之外, 还包括 : 空气系统 30 ;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中央处理单元 )100, 其用于集中控制各部, 并进行各种运 算处理 ; 存储部 42, 其用于存储各种的程序、 数据 ; 非易失性存储器 ( 例如闪速存储器 )43, 其用于存储测定出的血压 ; 电源 44, 其用于对 CPU100 等供电 ; 时钟部 45, 其用于计测当前 的日期和时间等 ; 数据输入输出部 46, 其用于从外部接收数据的输入 ; 计时器 47, 其用于进 行计时动作。 空气系统 30 包括 : 压力传感器 32, 其用于检测空气袋 21 内的压力 ( 袖带压 ) ; 泵 51, 其为了对袖带压进行加压而向空气袋 21 供给空气 ; 阀 52, 其为了将空气袋 21 的空气排 出或者封入而进行开闭。
与上述空气系统 30 相关联地, 本体部 10 还包括振荡电路 33、 泵驱动电路 53 及阀 驱动电路 54。
压力传感器 32 例如是静电电容型的压力传感器, 容量值随着袖带压而变化。振荡 电路 33 将与压力传感器 32 的容量值相对应的振荡频率的信号输出到 CPU100。CPU100 将 从振荡电路 33 得到的信号转换成压力, 并检测压力。泵驱动电路 53 基于从 CPU100 接收的 控制信号来控制泵 51 的驱动。阀驱动电路 54 基于从 CPU100 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对阀 52 进 行开闭控制。
泵 51、 阀 52、 泵驱动电路 53 及阀驱动电路 54 构成用于调整袖带压的调整单元 50。 此外, 只要能够调整袖带压, 调整单元 50 的结构就并不限定于此。
数据输入输出部 46 用于与例如可装拆的记录介质 132 进行程序或数据的读出或 写入。并且 / 或者, 数据输入输出部 46 也可以经由通信线路而与未图示的外部的计算机进 行程序或数据的收发。
此外, 采用了袖带 20 上包括空气袋 21 的方式, 但供给到袖带 20 中的流体并不限 定于空气, 也可以是例如液体或凝胶体。或者, 并不限定于流体, 也可以是微珠等的均匀的 微粒。
( 关于功能结构 )
参照图 3, CPU100 在测定模式下以第一期间 ( 以下称 “第一间隔期间” ) 为单位进 行对血压的测定控制 ( 以下称 “个别测定控制” )。作为 CPU100 用于发挥这样的功能, 具有 时刻判定部 102、 加压控制部 104、 推定部 106、 变动判定部 108、 测定处理部 110 及排气处理 部 116。
此外, 在图 3 中, 为了说明简单, 仅示出了在 CPU100 的各功能部之间直接收发信号 的周围的硬件。
时刻判定部 102 利用计时器 47 判定第一时刻是否已到, 该第一时刻相当于第一间 隔期间的开始时刻。进而, 判定第二时刻是否已到, 该第二时刻相当于第二期间 ( 以下称 “第二间隔期间” ) 的开始时刻。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间隔期间” 表示以往存在的在进行所谓间隔测定的装置的 测定间隔。即, 表示两个连续的个别测定控制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 “第二间隔期间” 相 当于第一间隔期间的数倍 ( 例如五倍 )。 即, 例如表示从第一次个别测定控制的开始时刻到 第五次个别测定控制的开始时刻为止的间隔。
另外, 以第一间隔期间为单位执行的个别测定控制必须包括加压控制, 但在后述 的正式测定处理 ( 实际的血压值的测定处理 ) 中也有不包括加压控制的情况。
在判定为当前是第一时刻时, 时刻判定部 102 向加压控制部 104 输出加压指令。 另 外, 在判定为当前是第二时刻时, 向测定处理部 110 输出测定指令。
加压控制部 104 与调整单元 50 相连接, 并进行袖带的加压控制。在判定为第一时 刻 ( 第二时刻也同样 ) 已到的情况下, 执行加压控制。如后面的详细叙述那样, 在本实施方 式的血压计 1 中, 为了在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 加压的速度是大于 ( 充分地 ) 减压的速度的 速度。 推定部 106 基于在加压控制过程中从振荡电路 33 得出的脉搏波振幅的信息来推 定最高血压。将推定最高血压 ( 推定出的最高血压 ) 的数据输出至变动判定部 108。此外, 推定的血压特征值并不限定于最高血压, 例如也可以是平均血压。例如将推定最高血压的 数据存储至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区域。
变动判定部 108 基于当前的推定最高血压和存储在存储部 42 中的前一次的推定 最高血压, 来判定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 更具体而言, 在当前的推定最高血压和前一次的推 定最高血压之差是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 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动。在判定为发生过血压变 动时, 向测定处理部 110 通知该信息。在判定为未发生血压变动时, 向排气处理部 116 通知 该信息。
此外, 上述设定值可以利用由用户设定的值。 由此, 能够将血压变动的判定基准值 设定为与被测定者的血压变化的特性相对应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判定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 与前一次的推定最高血压进行 比较, 但只要是在当前的测定模式下推定出的值就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 也可以将最近的规 定次数 ( 例如三次 ) 的平均值利用在与当前的推定最高血压的比较处理。
或者, 在前一次的个别测定控制中由后述的测定处理部 110 正式测定出了血压的 情况下, 也可以将前一次的个别测定控制中的实测的最高血压作为比较对象。
测定处理部 110 执行对血压的正式测定处理。在由变动判定部 108 判定为发生过 血压变动的情况或者由时刻判定部 102 判定为当前的个别测定控制的开始时刻是第二时 刻 ( 与第二间隔期间相对应的个别测定控制的开始时刻 ) 的情况下, 执行正式测定处理。
作为测定处理部 110 用于执行正式测定处理的功能, 包括减压控制部 112 和决定 部 114。 减压控制部 112 与调整单元 50 相连接, 并进行对袖带 20 的减压控制。 决定部 114 基 于在减压控制过程中从振荡电路 33 得出的脉搏波振幅的信息来决定被测定者的血压值。
排气处理部 116 迅速排出空气袋 21 内的空气。由变动判定部 108 判定为未发生 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中止测定处理部 110 的正式测定处理, 并进行排气处理。
此外, 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 42 中的软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动作, 也可以 通过硬件来实现至少一个功能块的动作。
< 关于动作 >
参照图 4 的流程图,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血压计 1 在测定模式下执行的处理 ( 以 下称 “连续测定处理” ) 进行说明。此外, 在图 4 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预先作为程序存储 在存储部 42 中, 并由 CPU100 读出该程序并执行, 由此实现连续测定处理的功能。
参照图 4, 若按下电源开关 41A, 则 CPU100 进行初始化处理 ( 步骤 S2)。具体而 言, 对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区域进行初始化, 排出空气袋 21 的空气, 并进行压力传感器 32 的 0mmHg 校正。另外, 使计时器 47 复位。
若按下开始开关 41B( 步骤 S4 : “是” ), 则血压计 1 过渡到测定模式。在本实施方 式中, 在刚刚过渡到测定模式之后, 即, 在第一次个别测定控制中, 必须执行正式测定处理。
若过渡到测定模式, 则首先由时刻判定部 102 开始计时器 47 的计时 ( 步骤 S5)。 同时, 暂时存储当前的计时器 47 的计时值 ( 步骤 S6)。 在第一次个别测定控制中, 暂时存储 “0” 作为计时值。在该处理中存储的计时值表示从过渡到测定模式到当前的个别测定控制 的开始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此外, 也可以将计时值覆盖存储到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区域。
接着, 加压控制部 104 对袖带 20 进行加压 ( 步骤 S8)。具体而言, 进行关闭阀 52, 并利用泵 51 对袖带 20 以高速 ( 例如以 30mmHg/s) 进行加压的控制。
在加压过程中, 推定部 106 推定最高血压 ( 步骤 S9)。到最高血压的推定结束为 止, 持续进行加压 ( 步骤 S10 : “否” )。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实现最高血压的推定。
参照图 5, 示出了最高血压的推定方法的一例。
图 5 的 (A) 部分示出了沿着时间轴的逐渐加压的袖带压 ( 单位 : mmHg), 图 5 的 (B) 部分示出了沿着同一时间轴的与袖带压相重叠的脉搏波振幅 ( 单位 : mmHg) 的一部分。
推定部 106 基于来自振荡电路 33 的输出信号来提取与袖带压相重叠的脉搏波振 幅, 并检测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 E_AMAX。 确定与脉搏波振幅的最大值 E_AMAX 相对应的袖带 压, 以作为推定平均血压 E_MAP。
推定部 106 计算最大值 E_AMAX 乘以规定的常数 ( 例如 0.5) 的值作为阈值 ETH_ SBP。并且, 在将袖带压增加至高于推定平均血压 (E_MAP) 的过程中, 若能够提取脉搏波振 幅的包络线 610 和阈值 ETH_SBP 相交点, 则将与该点相对应的袖带压决定为推定最高血压 E_SBP。
此外, 提取最大点 E_AMAX 乘以规定的常数 ( 例如 0.7) 的值 ETH_DBP 和脉搏波振 幅的包络线 610 相交点, 并将与该点相对应的袖带压 ( 低于推定平均血压 E_MAP 的一侧 ) 决定为推定最低血压 E_DBP。
再次参照图 4, 若由推定部 106 推定出最高血压 ( 步骤 S10 : “是” ), 则停止泵 51 的 驱动, 并结束加压 ( 步骤 S12)。推定部 106 将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存储至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 区域。对于在连续测定处理中存储至存储部 42 的血压信息的数据结构例, 在后文中进行描 述。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若推定出最高血压则结束加压, 但也可以在结束加压之后( 基于在加压过程中得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 ) 推定最高血压。
接着, 时刻判定部 102 判定当前是否是第二间隔期间 ( 步骤 S14)。 此外, 也可以将 刚刚开始之后 ( 计时器 47 的计时值= 0) 的时刻判定为一定相当于第二间隔期间。
在判定为相当于第二间隔期间的情况下 ( 步骤 S14 : “是” ), 进入步骤 S18。另一 方面, 在判定为不相当于第二间隔期间的情况下 ( 步骤 S14 : “否” ), 进入步骤 S16。
在步骤 S16 中, 变动判定部 108 判定在步骤 S9 中推定出的当前的最高血压与前一 次的推定最高血压是否发生了设定值以上的偏移, 即, 判定是否发生了血压变动。
在判断为发生了血压变动的情况下 ( 步骤 S16 : “是” ), 进入步骤 S18。若判断为 未发生血压变动 ( 步骤 S16 : “否” ), 则跳过步骤 S18 进入步骤 S20。
在步骤 S18 中, 测定处理部 110 执行对血压的正式测定处理。在图 6 的流程图中 示出了详细的正式测定处理。
参照图 6, 测定处理部 110 的减压控制部 112 通过控制阀 52 的开放量, 来进行以规 定的速度 ( 例如 4mmHg/s) 对袖带 20 逐渐减压的控制 ( 步骤 S102)。为了得到准确的血压 值, 减压速度是充分低于加压速度的速度。
在减压过程中, 测定处理部 110 的决定部 114 执行血压的计算处理 ( 步骤 S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 例如基于示波测量法来 ( 根据与上述的血压推定处理相同的理论 ) 计算 最高血压及最低血压。 到计算血压结束为止, 持续进行减压 ( 步骤 S106 : “否” )。
若计算 ( 决定 ) 出最高血压及最低血压 ( 步骤 S106 : “是” ), 则将这些高血压及最 低血压以时系序列存储至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区域。另外, 处理过渡到主程序的步骤 S20。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若决定了最高血压及最低血压则结束减压, 但也可以在结 束减压之后 ( 基于在减压过程中得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 ) 计算最高血压及最低血压。
在步骤 S20 中, 排气处理部 116 通过控制阀驱动电路 54 来使阀 52 完全开放, 由此 迅速地排出空气 ( 步骤 S20)。
接着, 显示并记录当前的个别测定控制的结果 ( 步骤 S22), 并结束当前的个别测 定控制。
在执行了正式测定处理的情况下, 例如显示如图 7 那样的画面 4001。 另一方面, 在 未执行正式测定处理的情况下, 例如显示如图 8 那样的画面 4002。
参照图 7, 在画面 4001 的区域 401 显示测定日期和时间, 在区域 402 及 403 分别显 示在图 6 的步骤 S104 中计算出的最高血压值及最低血压值。另外, 也可以在区域 404 显示 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计算出的脈拍数。
参照图 8, 在画面 4002 显示例如 “不实施测定” 的信息 405。由此, 向用户通知在 当前的个别测定控制中未执行正式测定处理的信息。
图 9 是示出了在连续测定处理 ( 测定模式 ) 期间记录到存储部 42 的规定的区域 的血压信息 420 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参照图 9, 血压信息 420 具有用于存储 “个别测定编号” 的区域 421、 用于存储 “推 定血压数据” 的区域 422 以及用于存储 “测定血压数据” 的区域 423。
个别测定编号是用于识别各个别测定的识别编号, 例如在开始加压时 ( 步骤 S6 和 S8 之间 ), 通过每次增加 (increment)1 的方式来赋予该个别测定编号。
将推定血压 ( 推定出的最高血压 ) 及测定血压 ( 测定出的最高血压及最低血压 ) 与各个别测定编号建立对应关系来进行记录。针对每一个个别测定编号一定记录推定血 压, 但仅在执行了正式测定处理的情况下记录测定血压。
此外, 在图 9 中第二间隔期间是第一间隔期间的五倍, 示出了每五次一定执行一 次正式测定处理的例子。
在测定模式下存储的血压信息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如图 9 那样的例子。例如, 在本 实施方式中, 由于在判定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时利用前一次的推定血压, 因而只要仅存储 前一次的推定血压数据即可。
再次参照图 4, 若一次的个别测定控制结束, 则 CPU100 成为待机状态 ( 步骤 S24)。 在待机过程中, CPU100 判断是否按下了停止开关 41C( 步骤 S26)。在判断为未按下停止开 关 41C 的情况下 ( 步骤 S26 : “否” ), 进入步骤 S28。
在步骤 S28 中, 时刻判定部 102 执行以下处理 : i) 判定从之前的个别测定控制的 开始时刻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与第一间隔期间的时间相等。另外, ii) 从判定为前一次第 二间隔期间的开始时刻 ( 第二时刻 ) 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与第二间隔期间的时间相等。
判断根据计时器 47 的当前的计时值和在步骤 S6 中存储起来的计时值之差来求出 的时间是否与第一间隔期间的时间相一致, 由此能够执行上述 i) 的判定。 判断计时器 47 的当前的计时值是否与第二间隔期间的倍数相一致, 由此能够执 行上述 ii) 的判定。例如, 若假定第二间隔期间是 5 分钟, 则只要判定计时器 47 的计时值 是否是 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即可。
此外, 第一间隔期间及第二间隔期间的判定方法并不限定于如上述的方法。 例如, 也可以进而再设置一个计时器 ( 未图示 ), 由此将计时器 47 作为第一间隔期间的判定专用 计时器, 将另一个计时器作为第二间隔期间的判定专用计时器。此时, 也可以在步骤 S28 中 进行如下处理 : 若判定为第一间隔期间, 则使计时器 47 复位, 若判定为第二间隔期间, 则使 另一个计时器复位。
或者, 也可以进行如下处理 : 不设置计时器 47 等, 而是根据时钟部 45 输出的时间 信息 ( 日期、 小时、 分、 秒 ), 来将连续测定处理的开始时间及个别测定处理的开始时间记录 到内部存储器中, 并基于这样的特定时刻的时间和当前时间来判定各间隔期间。
或者, 也可以进行如下处理 : 利用针对每一个个别测定控制赋予的个别测定编号, 来当例如个别测定编号是 1、 6、 11 时 ( 隔 “5” ) 判定为第二间隔期间。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说明为第二间隔期间的开始时刻 ( 第二时刻 ) 与第一时刻 ( 第一间隔期间的开始时刻 ) 重叠, 但不限定于此。
在步骤 S28 中, 在判断为当前的时刻不相当于第一间隔期间或第二间隔期间情况 下 ( 步骤 S28 : “否” ), 返回步骤 S24 而进行待机。
在判断为当前的时刻相当于第一间隔期间或第二间隔期间的情况下 ( 步骤 S28 : “是” ), 返回步骤 S6, 并反复上述的个别测定控制。
在步骤 S26 中, 若判断为按下了停止开关 41C( 步骤 S26 : “是” ), 则 CPU100 将一连 串的连续测定处理的结果作为测常数据存储至闪速存储器 43, 并结束本处理。
< 关于测定结果数据的数据结构例 >
在图 10 的 (A)、 (B) 部分示出了以如上述的一连串的连续测定处理为单位存储至
闪速存储器 43 的测定结果数据的结构例。
参照图 10 的 (A) 部分, 每一个存储在闪速存储器 43 中的测定结果数据 80 为一例, 包括 “ID 信息” 、 “记录日期和时间” 、 “血压信息” 的三个字段 81 ~ 83。简要说明各字段的 内容的话, “ID 信息” 字段 81 存储用于确定各测定结果数据的识别编号等, “记录日期和时 间” 字段 82 存储由时钟部 45 计时的各测定结果数据的测定开始日期和时间或测定期间等 的信息。另外, “血压信息” 字段 83 用于存储以个别测定处理为单位的血压数据。
图 10 的 (B) 部分是示出了包含在测定结果数据中的血压信息字段 83 的数据结构 例的图。
参照图 10 的 (B) 部分, 血压信息字段 83 具有用于存储 “个别测定编号” 的区域 831 以及用于存储 “血压数据” 的区域 832。区域 831 及区域 832 分别与在图 9 示出的血压信息 420 的区域 421 及区域 423 相对应。即, 在图 9 示出的血压信息 420 的三个项目中, 推定血 压数据仅在上述的连续测定处理中利用, 因而也可以将该推定血压数据包含在存储至闪速 存储器 43 的信息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 存储如图 10 的 (B) 部分那样的血压信息, 但也可以在血压信息 字段 83 中包含在图 9 示出的与血压信息 420 相同的信息。此时, 即使在未执行正式测定处 理的情况下, 也一定记录有推定最高血压, 因而能够掌握大概的血压值。 另外, 也可以以个别测定编号为单位, 进而记录测定日期和时间的数据 ( 例如测 定控制开始时的日期、 小时、 分钟 )。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若在各个别测定控制中测定出血压, 则暂时存储至存储部 42, 并在一连串的连续测定处理结束时, 将必要的数据复制到闪速存储器 43 中。然而, 在各 个别测定控制中, 也可以针对每一次测定出血压时, 直接将结果存储至闪速存储器 43。
<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
下面, 对通过进行如以上的动作而发挥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 11 示出一般的血压计的间隔测定的概念。参照图 11, 在这样的一般的血压计 中, 以规定的间隔期间 ( 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间隔期间 ) 为单位, 执行血压的测定 ( 本 实施方式的正式测定处理 )。
图 12 的 (A)、 (B) 部分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 1 的间隔测定的概念。
在本实施方式中, 也以第一间隔期间为单位执行加压控制。 但是, 若判断为加压时 推定出的最高血压未发生变动 ( 小于设定值 ), 则如图 12 的 (A) 部分所示, 不进行正式测定 处理而迅速地排气。另一方面, 若判断为加压时推定出的最高血压发生了变动, 则如图 12 的 (B) 部分所示, 执行正式测定处理。
因此,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 则以第一间隔期间为单位, 能够降低被测定者的必须要 保持安静的身体上或精神上的负担。
另外, 利用执行正式测定处理所必须的加压控制时的脉搏波振幅信息, 来判定血 压的变动。 因此, 与在个别测定控制之前另行执行血压变动判定的处理的情况相比, 能够高 效地判定血压变动。
另外, 在例如血压监视器等进行间隔测定的血压计中, 与每次的血压值是多少的 信息相比, 血压值在如何变化的信息更为重要。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 1, 则发生过血 压变动则一定进行血压值的实测 ( 正式测定处理 ), 因而不会出现这样的装置破坏本来的
功能的情况。
另外, 在对血压变动的判定中利用在血压管理中重要的最高血压 ( 推定值 ), 因而 能够可靠地捕捉血压的变化。
另外,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 则无论是否发生过血压变动, 都能以第二间隔期间为单 位一定执行正式测定处理。因此, 能够消除长期间不能执行正式测定处理的不良情况。其 结果,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 则在不破坏作为 ABPM 装置或血压监视器的功能的基础上, 能够 减轻被测定者的负担。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按照示波测量法进行血压的推定及测定, 但只要能够基于 加压时得出的血压特性信息来推定血压并基于减压时得出的血压特性信息来测定血压, 就 不限定于示波测量法。例如, 也可以按照柯氏音法来进行血压的推定及测定。
此外, 也可以由个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 CPU 所 进行的血压测定方法 ( 在图 4 示出的连续血压测定处理 ) 的功能。另外, 也能够将这样的 功能作为程序来提供。还能够利用 CD-ROM(Compact Disc-ROM : 只读光盘 ) 等的光学介质、 存储卡等可由计算机读取的非暂时的 (non-transitory) 记录介质来记录这样的程序, 以 此作为程序产品来提供。另外, 还能够通过利用互联网下载来提供程序。
此外, 本发明的程序也可以是这样的程序 : 以规定的排列而在规定的时刻从程序 模块中调出需要的模块来执行处理, 所述程序模块是作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OS) 的一部 分而提供的程序模块。此时, 程序本身不包括上述模块, 而是与 OS 协同执行处理。此种不 包括模块的程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程序中。
另外, 本发明的程序也可以嵌入在其他程序的一部分中来提供。 此时, 程序本身也 不包括上述其他程序所含的模块, 而是与其他程序协同执行处理。此种嵌入在其他程序中 的程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程序中。
将提供的程序产品安装到硬盘等的程序存储部来执行。另外, 程序产品包括程序 本身和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应当认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全部点的例示而非限制。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上 述的说明来表示, 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 意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 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血压测定装置 ( 血压计 )
10 本体部
20 袖带
21 空气袋
30 空气系统
31 空气管
32 压力传感器
33 振荡电路
40 显示部
41 操作部
41A 电源开关41B 开始开关 41C 停止开关 41D 设定开关 42 存储部 43 闪速存储器 44 电源 45 时钟部 46 数据输入输出部 47 计时器 50 调整单元 51 泵 52 阀 53 泵驱动电路 54 阀驱动电路 80 测定结果数据 100 CPU 102 时刻判定部 104 加压控制部 106 推定部 108 变动判定部 110 测定处理部 112 减压控制部 114 决定部 116 排气处理部 132 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