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46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4648 A *CN103044648A* (21)申请号 201110307048.3 (22)申请日 2011.10.11 C08G 18/66(2006.01) C08G 18/30(2006.01) C08G 18/34(2006.01) C08G 18/10(2006.01) C08L 75/04(2006.01) C08L 75/06(2006.01) C08G 101/00(2006.01) (71)申请人 拜耳材料科技 ( 中国 ) 有限公司 地址 201507 上海市漕。
2、泾上海化学工业区目 华路 82 号 (72)发明人 周志平 张跃冬 石金贵 (54) 发明名称 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 途。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为包括下列反应成分 的反应产物 : 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 酯封端预聚物、 多元醇、 碳酸酯、 羧酸酯、 任选的催 化剂、 任选的扩链剂、 任选的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 性剂, 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 羧酸酯基官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用本发 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氨酯, 具有良好的物 理机械性能, 尤其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 (51)Int.Cl. 权利要。
3、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2 页 2 1. 一种聚氨酯, 为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的反应产物,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端预 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C) 一种或多种碳酸酯 ;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电离常数为 0.5-4 ;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F)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G) 任选的一种或。
4、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其中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氨酯, 所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氨酯, 其中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羧酸酯 基官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氨酯, 其中所述碳酸酯为环状碳酸酯和 / 或线性碳酸酯。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聚氨酯, 其中所述碳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环状碳酸酯 : 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1, 2- 碳酸丁烯酯、 2, 3- 碳酸丁烯酯、 1, 2- 。
5、环己烯碳酸酯和苯乙烯 碳酸酯。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氨酯, 其中所述羧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 : 二甲基草酸 酯、 二乙基草酸酯、 二丁基草酸酯、 - 丁内酯、 - 戊内酯、 - 己内酯、 , - 二甲基丁内 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和 - 乙基 - 甲基丁内酯。 7. 如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 其中所述聚氨酯的两周耐水解性能为拉伸 强度保留值 40-100, 根据 SATRA TM344 标准测定。 8. 一种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包括步骤 : 使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反应,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
6、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端预 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C) 一种或多种碳酸酯 ;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 ;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F)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G)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
7、法, 其中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 酸酯的羧酸酯基官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其中所述碳酸酯为环状碳酸酯和/或线性 碳酸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4648 A 2 2/2 页 3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其中所述碳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 的环状碳酸酯 : 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1, 2- 碳酸丁烯酯、 2, 3- 碳酸丁烯酯、 1, 2- 环己烯 碳酸酯和苯乙烯碳酸酯。 13.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其中所述羧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 种 : 二甲基草酸酯、 二乙。
8、基草酸酯、 二丁基草酸酯、 - 丁内酯、 - 戊内酯、 - 己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和 - 乙基 - 甲基丁内 酯。 14. 如权利要求 8-13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氨酯的两周耐水 解性能为拉伸强度保留值 40-100, 根据 SATRA TM344 标准测定。 15. 如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在制备聚氨酯泡沫、 微孔弹性体和弹性体 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4648 A 3 1/8 页 4 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聚氨。
9、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一直是其应用中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 在使用过程 中, 由于接触水汽或与水直接接触, 酯键会因发生水解反应而断裂, 从而导致高分子链断 裂, 它们的物理性能也因此逐渐降低, 以致最后彻底丧失。因此, 如何提高它们的抗水解性 能, 一直是材料领域的研究课题。 0003 通过向聚氨酯反应组分中加入一定含量的助剂可提高抗水解性能。这种添加 助剂的方法因为简单易行和操作方便, 被广泛应用。GB 1205257A 公开了碳酸亚烷基 酯 (alkylene carbonates) 作为添加剂, 可改善聚酯型聚氨酯材料的水解稳定性。US 6。
10、737471B2 公开了一元羧酸的酯或多元羧酸的酯 ( 其 ( 第一 ) 电离常数 (pKa) 为 0.5-4) 可 以提高聚氨酯的水解稳定性, 并且当添加一定比例的羧酸酯时, 所得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 体具有最好的水解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耐水解性的聚氨酯。根据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 所述聚氨酯, 为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的反应产物 : 0005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 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0006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0007 C) 一。
11、种或多种碳酸酯 ; 0008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 ; 0009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0010 F)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0011 G)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0012 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优选地, 所述聚酯多元 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001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羧酸酯基官能 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001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12、 所述碳酸酯为环状碳酸酯和 / 或线性碳酸酯。 0015 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碳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环状碳酸酯 : 碳酸 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1, 2- 碳酸丁烯酯、 2, 3- 碳酸丁烯酯、 1, 2- 环己烯碳酸酯和苯乙烯碳酸 酯。 0016 在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羧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 : 二甲基草酸酯、 二 乙基草酸酯、 二丁基草酸酯, - 丁内酯、 - 戊内酯、 - 己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4 2/8 页 5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和 - 乙基 - 甲基丁内酯。 0017 在还一个。
13、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聚氨酯的两周耐水解性能为拉伸强度保留值 40-100, 根据 SATRA TM344 标准测定。 0018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 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包括步骤 : 使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反应 : 0019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 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0020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0021 C) 一种或多种碳酸酯 ; 0022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 ; 00。
14、23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0024 F)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0025 G)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0026 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优选地, 所述聚酯多元 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002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羧酸酯基官 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0028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碳酸酯为环状碳酸酯和 / 或线性碳酸酯。 0029 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碳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
15、或多种环状碳酸酯 : 碳酸 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1, 2- 碳酸丁烯酯、 2, 3- 碳酸丁烯酯、 1, 2- 环己烯碳酸酯和苯乙烯碳酸 酯。 0030 在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羧酸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 : 二甲基草酸酯、 二 乙基草酸酯、 二丁基草酸酯, - 丁内酯、 - 戊内酯、 - 己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 , - 二甲基丁内酯和 - 乙基 - 甲基丁内酯。 0031 在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聚氨酯的两周耐水解性能为拉伸强度保留值 40-100, 根据 SATRA TM344 标准测定。 0032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 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本发。
16、明所制备的聚氨酯在制备聚氨酯泡 沫、 微孔弹性体和弹性体的应用。 0033 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氨酯, 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尤其具有良 好的耐水解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 特别适合于制备聚氨酯泡沫、 微孔弹性体和弹性 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申请人意外地发现通过在制备聚氨酯的过程中同时加入碳酸酯和羧酸酯, 与单独 加入碳酸酯或羧酸酯相比, 能够显著提高所得的聚氨酯耐水解能力, 特别是在优选的碳酸 酯和羧酸酯的摩尔比例范围内, 该技术效果尤其显著。 0035 聚氨酯 0036 本发明在制备聚氨酯的过程中加入了碳酸酯和羧酸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 显著提 高了所制得的聚氨。
17、酯的耐水解性能。优选地, 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羧酸酯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5 3/8 页 6 基官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尤其显著提高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 0037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 为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的反应产物 : 0038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 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0039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0040 C) 一种或多种碳酸酯 ; 0041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 ; 004。
18、2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0043 F)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0044 G)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0045 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优选地, 所述聚酯多元 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羟值的测量方法, 例如在 Houben 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Chemie, vol.XIV/2Makromolekulare Stoffe, p.17, Georg Thieme Verlag ; Stuttg。
19、art 1963 中所公开的。将该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 方式合并入本文中。 0046 所述 A) 包括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和 / 或多异氰酸酯, 所述二异氰酸酯和 / 或多 异氰酸酯可以是一种二异氰酸酯和/或多异氰酸酯也可以是多种二异氰酸酯和/或多异氰 酸酯的混合物。所述二异氰酸酯和 / 或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 R(NCO)n表示, 其中, R 表示含 2-18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 含 6-15 个碳原子的芳烃基、 或含 8-15 个碳原子的芳脂族烃 基, n 2-4。 0047 所述二异氰酸酯和 / 或多异氰酸酯, 优选但不限于乙烯基二异氰酸酯、 四亚甲 基-1, 4-二异氰酸酯、 己二。
20、异氰酸酯(HDI)、 十二烷基-1, 2-二异氰酸酯、 环丁烷-1, 3-二异 氰酸酯、 环己烷 -1, 3- 二异氰酸酯、 环己烷 -1, 4- 二异氰酸酯、 1- 异氰酸酯基 -3, 3, 5- 三甲 基 -5- 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 六氢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六氢甲苯 -2, 6- 二异氰酸酯、 六氢苯基 -1, 3- 二异氰酸酯、 六氢苯基 -1, 4- 二异氰酸酯、 全氢化 - 二苯基甲烷 -2, 4- 二 异氰酸酯、 全氢化 - 二苯基甲烷 -4, 4- 二异氰酸酯、 亚苯基 -1, 3- 二异氰酸酯、 亚苯基 -1, 4- 二异氰酸酯、 杜烯 -1, 4- 二异氰酸。
21、酯、 均二苯乙烯 -1, 4- 二异氰酸酯、 3, 3- 二甲基 -4, 4- 二苯基二异氰酸酯、 甲苯 -2, 4- 二异氰酸酯 (TDI)、 甲苯 -2, 6- 二异氰酸酯 (TDI)、 二苯 基甲烷 -2, 4 - 二异氰酸酯 (MDI)、 二苯基甲烷 -, 2, 2 - 二异氰酸酯 (MDI)、 二苯基甲烷 4, 4 - 二异氰酸酯 (MDI)、 亚奈基 -1, 5- 二异氰酸酯 (NDI)、 它们的异构体、 它们与它们的异构 体之间的混合物。 0048 所述二异氰酸酯和 / 或多异氰酸酯, 还可以是用碳化亚胺、 脲基甲酸酯、 或异氰酸 酯改性所得的异氰酸酯, 优选但不限于二苯甲烷二异。
22、氰酸酯、 碳化亚胺改性的二苯甲烷二 异氰酸酯、 它们的异构体、 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之间的混合物。 0049 本发明所述的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其中异 氰酸酯可以是任意上述的异氰酸酯单体。 0050 所述第一多元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聚碳酸酯二醇、 或它 们的混合物。 0051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 由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酐与多元醇反应制得。所述的二元羧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6 4/8 页 7 酸, 优选但不限于含 2-1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 所述含 2-12 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 优 选但不限于丁二酸、 丙二酸、。
23、 戊二酸、 己二酸、 辛二酸、 壬二酸、 癸二酸、 十二烷基羧酸、 顺丁 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 邻苯二甲酸、 异酞酸、 对苯二酸、 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二元羧酸酐, 优选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酐、 四氯苯酐、 马来酸酐、 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多元醇, 优选 但不限于乙二醇、 二甘醇、 1, 2-丙二醇、 1, 3-丙二醇、 二丙二醇、 1, 3-甲基丙二醇、 1, 4-丁二 醇、 1, 5- 戊二醇、 1, 6- 己二醇、 新戊二醇、 1, 10- 癸二醇、 丙三醇、 三羟甲基丙烷、 或它们的混 合物。所述的聚酯多元醇, 还包括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 醇, 优选但。
24、不限于, - 己内酯。 0052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 可以通过已知的工艺过程制备, 例如, 在催化剂存在下, 由烯 烃氧化物与起始剂反应制得。所述的催化剂, 优选但不限于碱性氢氧化物、 碱性醇盐、 五氯 化锑、 氟化硼合乙醚、 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烯烃氧化物, 优选但不限于四氢呋喃、 环氧乙 烷、 1, 2-环氧丙烷、 1, 2-环氧丁烷、 2, 3-环氧丁烷、 氧化苯乙烯、 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起 始剂, 优选但不限于多羟基化合物, 所述多羟基化合物, 优选但不限于水、 乙二醇、 1, 2- 丙二 醇、 1, 3- 丙二醇、 二甘醇、 三羟甲基丙烷、 或它们的混合物。 0053 所述。
25、的聚碳酸酯二醇, 可以由二醇与二烃基碳酸酯或二芳基碳酸酯或光气反应制 得。所述的二醇, 优选但不限于 1, 2- 丙二醇、 1, 3- 丙二醇、 1, 4- 丁二醇、 1, 5- 戊二醇、 1, 6-己二醇、 二甘醇、 三聚甲醛二醇、 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二烃基碳酸酯或二芳基碳酸酯, 优选但不限于二苯基碳酸酯。 0054 所述 B) 包括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该第二多元醇如上述第一多元醇所定义, 其 可以与第一多元醇相同或不同, 并且其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 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0055 所述 C) 包括一种或多种碳酸酯。所述碳。
26、酸酯可以为环状碳酸酯或线性碳酸酯, 优 选为环状碳酸酯。所述碳酸酯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环状碳酸酯 : 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 酯、 1, 2- 碳酸丁烯酯、 2, 3- 碳酸丁烯酯、 1, 2- 环己烯碳酸酯和苯乙烯碳酸酯。 0056 所述碳酸酯, 特别优选为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最优选碳酸乙烯酯。 0057 所述碳酸酯的用量为 0.5-15, 以聚氨酯的重量按 100wt.计。 0058 所述 D) 包括一种或多种羧酸酯。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当羧 酸酯为二元或多元羧酸酯时, 其羧酸的电离常数是指其第一电离常数。 0059 所述 E) 包括一种或多种催化剂。所述催。
27、化剂, 优选但不限于胺类催化剂、 有机金 属催化剂、 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胺类催化剂, 优选但不限于三乙基胺、 三丁基胺、 三亚乙基 二胺、 N- 乙基吗啉、 N, N, N , N - 四甲基 - 乙二胺、 五甲基二亚乙基 - 三胺、 N, N- 甲基苯胺、 N, N- 二甲基苯胺、 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 优选但不限于有机锡类化合物, 例如 : 乙酸锡 (II)、 辛酸锡 (II)、 乙基己酸锡、 月桂酸锡、 二丁基氧化锡、 二丁基二氯化锡、 二丁基二乙酸锡、 二丁基马来酸锡、 二辛基二乙酸锡、 它们的混合物。 0060 所述 E) 的用量为 0.001-10wt., 以聚。
28、氨酯的重量按 100wt.计。 0061 所述F)包括一种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为分子量小于等于800的含活泼氢原 子化合物, 优选分子量为 18-400 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 优选 但不限于烷基二醇、 二亚烃基二元醇、 聚烷基多元醇、 它们的混合物, 例如 : 乙二醇、 1, 4- 丁 二醇、 二乙二醇、 1, 6- 己二醇、 1, 7- 庚二醇、 1, 8- 辛二醇、 1, 9- 壬二醇、 1, 10- 癸二醇、 二甘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7 5/8 页 8 醇、 二丙二醇、 聚亚氧烷基乙二醇、 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 。
29、也可以包括其 它接枝或不饱和的烷基二醇、 它们的混合物, 例如 : 1, 2- 丙二醇、 2- 甲基 -1, 3- 丙二醇、 2, 2- 二甲基 -1, 3- 丙二醇、 2- 丁基 -2- 乙基 -1, 3- 丙二醇、 2- 丁烯 -1, 4- 二醇、 2- 丁炔 -1, 4- 二醇、 链烷醇胺、 N- 烷基二链烷醇胺如乙醇胺、 2- 丙醇胺、 3- 氨基 -2, 2- 二甲基丙醇、 N- 甲基二乙醇胺、 N- 乙基二乙醇胺、 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 还可以包括 脂肪族胺、 芳香族胺、 它们的混合物, 例如 : 1, 2- 乙二胺、 1, 3- 丙二胺、 1, 4- 丁二胺、 。
30、1, 6- 己 二胺, 异佛尔酮二胺、 1, 4- 环己二胺、 N, N - 二乙基 - 苯基二胺、 2, 4- 二氨基甲苯、 2, 6- 二 氨基甲苯、 它们的混合物。 0062 所述 G) 包括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0063 所述发泡剂, 优选但不限于水、 卤代烃、 烃类化合物、 气体。所述卤代烃, 优选但不 限于一氯二氟代甲烷、 二氯一氟代甲烷、 二氯氟代甲烷、 三氯氟代甲烷、 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 烃类化合物, 优选但不限于丁烷、 戊烷、 环戊烷、 己烷、 环己烷、 庚烷、 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气 体, 优选但不限于空气, 二氧化碳、 氮气、 它们的混合物。 0064 。
31、所述表面活性剂, 优选但不限于硅氧烷的氧化乙烯衍生物。 0065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 0.01-5wt., 以聚氨酯的重量按 100wt.计。 0066 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0067 制备这些聚氨酯过程中, 混合各原料反应组份所使用的混合设备可以是高压混 合设备或低压混合设备, 优选低压混合设备。该混合过程可以是双组份混合, 也可以通 过多组份混合。具体的细节可参阅 Kunststoff Handbuch, Volume VII, 聚氨酯, 1994, Dr.G.Oertel, Carl-Hanser-Verlag, Munich。 相关聚氨酯成型技术以及设备是众所周知的, 可参见 Saun。
32、ders 和 Fish 所著 聚氨酯化学与工艺 ( 第二部分 ) 以及 Oertel 所著 聚氨 酯手册 等学术文献。 0068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聚氨酯的方法, 包括步骤 : 使包括下列成分 A)-G) 的反应成 分反应 : 0069 A) 一种或多种二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所述异氰酸酯封 端预聚物为异氰酸酯与第一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 0070 B) 一种或多种第二多元醇 ; 0071 C) 一种或多种碳酸酯 ; 0072 D) 一种或多种羧酸酯, 所述羧酸酯的羧酸的第一电离常数为 0.5-4 ; 0073 E)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 ; 0074 F) 任选的一种。
33、或多种扩链剂, 所述扩链剂的分子量小于等于 800 ; 和 0075 G) 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和 / 或表面活性剂 ; 0076 所述第一多元醇和第二多元醇可相同或不同, 并且其中至少一种为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 所述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 20-280mgKOH/g, 官能度为 1-3。 0077 优选的, 所述碳酸酯的碳酸酯基官能团和羧酸酯的羧酸酯基官能团的摩尔比为 0.85-3.40。 0078 所述碳酸酯官能团和羧酸酯官能团的摩尔比如下所定义 : 0079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8 6/8 页 9 0080 可以使所述包括成分 A)-G) 的反应成分在模具中反应得到。
34、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 酯, 也可以通过喷涂、 滚涂或刷涂等方法涂布所述 A)-G) 的反应成分的混合物, 进而反应得 到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 所述模具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制备聚氨酯的常用模具或因应产品 要求而设计的模具。 0081 所述 NCO 指数 X 如下所定义 : 0082 0083 所述反应的NCO指数, 优选但不限于50-160, 特别优选80-120, 并且可以通过现有 技术中所熟知的方法最优化。 0084 实施例 0085 本发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和方法, 其描述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上下文中提 及的原料说明如下 0086 0087 聚氨酯的制备 0088 将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 De。
35、smodur 0926 列为组分 I。 0089 将与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反应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其他成分 ( 如多元醇、 扩链 剂、 发泡剂、 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 列为组分 II。 0090 将草酸二乙酯和碳酸乙烯酯列为组分 III。 0091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 采用购自德士马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 DESMA 注射成型机 制备鞋底样品。 0092 测试方法及标准 0093 通过测试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样品在水解前后拉伸强度的保 留值来评价样品的抗水解性能。拉伸强度按照 DIN53504 测试。水解条件按照 SATRA TM344 标准确定, 具体为 : 70, 95相对湿度。
36、, 在设定时间(1周和2周)后取出, 并在室温下平衡 24 小时。 0094 实施例 E1-E5、 对比实施例 C1-C3 0095 表 1 是实施例 E1-E5 和 C1-C3 制备聚氨酯样品所使用的各组分的量以及所制得的 各样品的抗水解性能对比。将表 1 所列组分 II 的各成分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混合后加入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9 7/8 页 10 鞋底注射成型机的料罐 1 中, 料罐 1 温度设定 45。 0096 然后, 将组分 I 和 III 加入料罐 2 中, 料罐 2 温度设定 45。 0097 将所有组分通过鞋底注射成型机的混合头混合, 然后, 将混合后的。
37、反应物料注入 一个铝制模具。模具温度设定 50。所述反应的 NCO 指数通过现有技术中所熟知的方法最 优化。 0098 合模, 待 4 分钟后脱模, 得到聚氨酯样品。 0099 所制得的聚氨酯样品的抗水解性以拉伸强度的相对保留值列于表 1。 0100 表 1 聚氨酯的制备与抗水解性能对比 0101 0102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10 8/8 页 11 0103 由对比实施例 C1, C3 中可以看出, 在制备的聚氨酯样品 ( 密度 550kg/m3) 的一周 和两周水解测试中, C3 相比 C1 没有特别明显的抗水解性能提高, 碳酸乙烯酯对抗水解性能 影响不大。但 E1-。
38、E5 显示出较 C2 好的抗水解性能, 说明碳酸乙烯酯与草酸二乙酯共同使用 时能显著提高水解性能。特别是在适当的碳酸乙烯酯与草酸二乙酯比例下 E5 在两周水解 后显示出尤其好的抗水解性能。并且在 E1-E5 的草酸二乙酯和碳酸乙烯酯组合中, 碳酸乙 烯酯的加入改变了草酸二乙酯对所得聚氨酯样品的耐水解性的趋势, 特别是在 E5 中, 表现 出最佳的耐水解性质。 0104 虽然本发明已将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习此技 艺者,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 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 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10304464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