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26640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6279.6

申请日:

2013.01.24

公开号:

CN103044120A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5G 1/00申请公布日:201304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1/00申请日:20130124|||公开

IPC分类号:

C05G1/00

主分类号:

C05G1/00

申请人:

新疆丰田农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峰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北站路5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把氨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作为载体,添加用富含腐植酸的风化煤或褐煤或泥炭所制成的活性腐植酸,同水溶性氮肥、水溶性磷肥、水溶性钾肥、及硫酸铜、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等大量和微量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喷雾干燥,分离收集,制成粉状物料,形成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肥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投资省,能耗小,占地少,节能环保无污染,实现了氨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褐煤、泥炭的深加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废物,变废为宝,水溶性好,无残留,营养充足,活性有机质含量高,安全性高,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的效果,增效显著,用途广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10‑30份、硝酸 5‑10份、氨水10‑15 份、氨基酸发酵废液 45‑65份、水溶性氮肥5‑15份、水溶性磷肥5‑10份、水溶性钾肥5‑10份、中微量元素1‑5份;
其中,所述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硫酸钾、氯化钾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将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粉碎至100‑200目,加入硝酸混合氧化,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15%的氨水混合搅拌,抽提分离,制得活性腐植酸; 
(2)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与步骤(1)得到的活性腐植酸,以及尿素,水溶性磷肥,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按照上述比例添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把步骤(2)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输入到喷雾干燥塔顶部,经高速离心雾化器喷出,然后同180‑200℃热空气并流下降,料液经雾化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热风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9%的水分,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形成干粉,废气由抽风机排出,粉末由收集筒收集,然后包装,即为成品。

说明书

说明书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肥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其调味剂、动物饲料、化妆品睁制造。传统提取法、酶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前体物的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现在工艺主要是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成本低,产量高。氨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废液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这些氨基酸废液经常被当做废物排放,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另外,风化煤、褐煤或泥炭等含有大量的腐植酸,可以成为植物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利用,还能改良土壤,中和盐碱,增强化肥利用率,然而目前将风化煤、褐煤或泥炭用作水溶性植物肥料推广应用的还不多,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腐植酸、黄腐植酸及氨基酸等肥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在加工生产的烘干过程中,由于温度高,烘干时间长,造成了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等在高温烘干过程中会剧烈分解或缩聚成不溶物,破坏了有效成分,影响品质和水溶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充分利用氨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富含腐植酸的风化煤、褐煤或泥炭,采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完成瞬间干燥,形成粉状成品,不破坏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有效成分,水溶性好,成本低,投资省,能耗小,占地少,节能环保无污染,营养充足,活性有机质含量高,安全性高,而且实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的效果,增效显著,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10‑30份、硝酸 5‑10份、氨水10‑15 份、氨基酸发酵废液 45‑65份、水溶性氮肥5‑15份、水溶性磷肥5‑10份、水溶性钾肥5‑10份、微量元素1‑5份。
其中,所述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5%、有机质20%、蛋白18%、氮磷钾14%、硫12%,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硫酸钾、氯化钾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优选为1‑5︰5‑25︰3‑17︰2‑6。 
一种上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将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粉碎至100‑200目,加入硝酸混合氧化,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15%的氨水混合搅拌,抽提分离,制得活性腐植酸; 
(2)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与步骤(1)得到的活性腐植酸,以及尿素,水溶性磷肥,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按照上述比例添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把步骤(2)混合后的液体通过供料泵输入到干燥塔顶部的高速离心雾化器,功率37kW、转速15500/分,使料液喷成雾状液滴,同180‑200℃热空气并流接触,料液经雾化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热风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9%的水分,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水分迅速蒸发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干燥,形成干粉,尾气由抽风机排出,粉末由收集筒收集,然后包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水溶肥料能够根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和土壤养分丰缺情况调整比例,处理氨基酸分离废液和煤矿废弃的风化煤、褐煤、泥炭,实现了氨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褐煤、泥炭的深加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水溶性好,无残留,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蛋白、糖等有机物质,不破坏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有效成分,还含有植物必须的大量和中微量元素,能被作物迅速吸收利用,是高养分、高利用率、高活性有机质、高安全性的水溶性肥料。 
本发明水溶肥料可以用作滴灌、冲施、底施,能够改良土壤、解除板结、增加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有机质、改变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调理土壤盐碱等,用途广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投资省,能耗小,占地少,节能环保无污染,实现了氨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褐煤、泥炭的深加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废物,变废为宝,水溶性好,无残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蛋白、糖等有机物质,不破坏腐植酸、黄腐植酸、氨基酸有效成分,还含有植物必须的大量和中微量元素,能被作物迅速吸收利用,营养充足,活性有机质含量高,安全性高,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的效果,增效显著,用途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风化煤20份、硝酸 8份、氨水12份、氨基酸发酵废液 55份、水溶性氮肥10份、水溶性磷肥8份、水溶性钾肥8份、微量元素3份。
其中,所述风化煤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5%、有机质20%、蛋白18%、氮磷钾14%、硫12%,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硫酸钾;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8︰4︰2。 
一种上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将风化煤、褐煤、草炭或泥炭粉碎至100‑200目,加入硝酸混合氧化,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15%的氨水混合搅拌,抽提分离,制得活性腐植酸; 
(2)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与步骤(1)得到的活性腐植酸,以及尿素,水溶性磷肥,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按照上述比例添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把步骤(2)混合后的液体通过隔膜泵高压输入到喷雾干燥塔顶部,经高速离心雾化器(功率37kW、转速15500/分)喷出,然后同180‑200℃热空气并流下降,料液经雾化后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热风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9%的水分,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瞬间形成干粉,废气由抽风机排出,粉末由收集筒收集,然后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褐煤10份、硝酸 5份、氨水10份、氨基酸发酵废液 45份、水溶性氮肥5份、水溶性磷肥5份、水溶性钾肥5份、微量元素1份。
其中,所述褐煤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5%、有机质20%、蛋白18%、氮磷钾14%、硫12%,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氯化钾;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5︰3︰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草炭30份、硝酸10份、氨水15 份、氨基酸发酵废液65份、水溶性氮肥15份、水溶性磷肥10份、水溶性钾肥10份、微量元素5份。
其中,所述草炭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5%、有机质20%、蛋白18%、氮磷钾14%、硫12%,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硝酸钾;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5︰25︰15︰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泥炭20份、硝酸7份、氨水12份、氨基酸发酵废液 50份、水溶性氮肥10份、水溶性磷肥7份、水溶性钾肥7份、微量元素2份。
其中,所述泥炭的粒度为100‑200目,且腐植酸含量≥50%;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5%、有机质20%、蛋白18%、氮磷钾14%、硫12%,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硫酸钾;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硼砂、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5︰10︰3︰2。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4得到的水溶性肥料应用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改良土壤抗盐碱以及增产方面效果显著。具体见下表1、表2 :
表1 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在改良盐碱土壤性状方面的效果

结论:有上述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后,与CK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的土壤盐分、酸碱度、容重下降,有机质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表2 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效果 

结论:有上述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后,与CK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能够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41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4120 A *CN103044120A* (21)申请号 201310026279.6 (22)申请日 2013.01.24 C05G 1/00(2006.01) (71)申请人 新疆丰田农资有限公司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新市区北站路 534 号 (72)发明人 龚峰 (54) 发明名称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 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把氨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废液作为载体, 添加用富含腐植。

2、酸的风化煤 或褐煤或泥炭所制成的活性腐植酸, 同水溶性氮 肥、 水溶性磷肥、 水溶性钾肥、 及硫酸铜、 硼砂、 硫 酸锌、 硫酸亚铁等大量和微量元素, 按照一定比例 充分混合后, 喷雾干燥, 分离收集, 制成粉状物料, 形成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肥料 ; 本发明的优点在 于 : 成本低, 投资省, 能耗小, 占地少, 节能环保无 污染, 实现了氨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 褐煤、 泥炭的深加工,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充分利用废 物, 变废为宝, 水溶性好, 无残留, 营养充足, 活性 有机质含量高, 安全性高, 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 的效果, 增效显著, 用途广泛。 (51)Int.Cl. 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而成 : 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 10-30 份、 硝酸 5-10 份、 氨水 10-15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 45-65 份、 水溶性氮肥 5-15 份、 水溶性磷肥 5-10 份、 水溶性钾肥 5-10 份、 中微量元素 1-5 份 ; 其中, 所述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粮。

4、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过 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硫酸钾、 氯化钾或硝酸钾中的一种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砂、 硫酸 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2.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 (1) 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 将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粉碎至 100-200 目, 加入硝酸 混合氧化, 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 15% 的氨水混合搅拌, 抽提分离, 制得活性腐植酸 ; (2) 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 与步骤 (1) 。

5、得到的活性腐植酸, 以及尿素, 水溶性磷肥, 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 按照上述比例添加, 充分搅拌, 混合均匀 ; (3) 把步骤 (2) 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输送泵输入到喷雾干燥塔顶部, 经高速离心雾化器 喷出, 然后同 180-200热空气并流下降, 料液经雾化后表面积大大增加 , 在热风气流中 , 瞬间就可蒸发 95%-99% 的水分 , 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 , 形成干粉, 废气由抽风机排出, 粉 末由收集筒收集, 然后包装, 即为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4120 A 2 1/5 页 3 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

6、水溶肥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 方法, 属于肥料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广泛应用于医药、 食品及其调味剂、 动物饲料、 化妆品睁制造。传统提取法、 酶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前体物的成本高, 工艺复杂, 难以达到 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现在工艺主要是用微生物直接发酵, 成本低, 产量高。氨基酸发酵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废液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 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但是这些氨基酸废 液经常被当做废物排放, 不但浪费了资源, 而且污染了环境。 另外, 风化煤、 褐煤或泥炭等含 有大量的腐植酸, 可以成为植物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利用, 还能改良。

7、土壤, 中和盐碱, 增强化 肥利用率, 然而目前将风化煤、 褐煤或泥炭用作水溶性植物肥料推广应用的还不多, 导致了 资源的浪费。同时, 现有的腐植酸、 黄腐植酸及氨基酸等肥料的生产工艺简单 , 在加工生产 的烘干过程中, 由于温度高, 烘干时间长, 造成了腐植酸、 黄腐植酸、 氨基酸等在高温烘干过 程中会剧烈分解或缩聚成不溶物, 破坏了有效成分 , 影响品质和水溶性。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 法, 充分利用氨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及富含腐植酸的风化煤、 褐煤或泥炭, 采 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技术, 完成瞬间干燥, 形成。

8、粉状成品 , 不破坏腐植酸、 黄腐植酸、 氨基 酸有效成分, 水溶性好, 成本低 , 投资省, 能耗小, 占地少, 节能环保无污染, 营养充足, 活性 有机质含量高, 安全性高, 而且实现了废物利用, 变废为宝, 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的效果, 增效显著, 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10% 以上。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 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 10-30 份、 硝酸 5-10 份、 氨水 10-15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 45-65 份、 水溶性氮肥 5-15 份、 水溶性磷肥 5-10 份、 水溶性钾肥 5-10。

9、 份、 微量元素 1-5 份。 0006 其中, 所述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 5%、 有机质 20%、 蛋白 18%、 氮 磷钾 14%、 硫 12%, 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0007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为 硫酸钾、 氯化钾或硝酸钾中的一种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砂、 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 合物, 混合重量比优选为 1-5 5-25 3-1。

10、7 2-6。 0008 一种上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3044120 A 3 2/5 页 4 (1) 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 将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粉碎至 100-200 目, 加入硝酸 混合氧化, 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 15% 的氨水混合搅拌, 抽提分离, 制得活性腐植酸 ; (2) 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 与步骤 (1) 得到的活性腐植酸, 以及尿素, 水溶性磷肥, 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 按照上述比例添加, 充分搅拌, 混合均匀 ; (3) 把步骤 (2) 混合后的液体通过供料泵输入到干燥塔顶部的高速离心雾化器, 功率 。

11、37kW、 转速 15500/ 分, 使料液喷成雾状液滴, 同 180-200热空气并流接触, 料液经雾化后 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热风气流中,瞬间就可蒸发95%-99%的水分,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 水分迅速蒸发后, 在极短的时间内干燥, 形成干粉, 尾气由抽风机排出, 粉末由收集筒收集, 然后包装, 即为成品。 0009 本发明水溶肥料能够根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和土壤养分丰缺情况调整比例, 处 理氨基酸分离废液和煤矿废弃的风化煤、 褐煤、 泥炭, 实现了氨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 褐煤、 泥炭的深加工,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水溶性好, 无残留, 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腐植 酸、 黄腐植酸、 氨基。

12、酸、 蛋白、 糖等有机物质, 不破坏腐植酸、 黄腐植酸、 氨基酸有效成分, 还 含有植物必须的大量和中微量元素, 能被作物迅速吸收利用, 是高养分、 高利用率、 高活性 有机质、 高安全性的水溶性肥料。 0010 本发明水溶肥料可以用作滴灌、 冲施、 底施, 能够改良土壤、 解除板结、 增加肥效、 提高化肥利用率 10% 以上、 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有机质、 改变土壤通透性、 促进土壤微 生物的活性、 调理土壤盐碱等, 用途广泛。 001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成本低, 投资省, 能耗小, 占地少, 节能环保无污染, 实现了氨 基酸废液零排放和风化煤、 褐煤、 泥炭的深加工, 减少了对环。

13、境的污染, 充分利用废物, 变废 为宝, 水溶性好, 无残留,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腐植酸、 黄腐植酸、 氨基酸、 蛋白、 糖等有机物 质, 不破坏腐植酸、 黄腐植酸、 氨基酸有效成分, 还含有植物必须的大量和中微量元素, 能被 作物迅速吸收利用, 营养充足, 活性有机质含量高, 安全性高, 达到了改良土壤抗盐碱的效 果, 增效显著, 用途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为,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 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 实施例 1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 风化煤 20 。

14、份、 硝酸 8 份、 氨水 12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 55 份、 水溶性氮肥 10 份、 水溶性 磷肥 8 份、 水溶性钾肥 8 份、 微量元素 3 份。 0014 其中, 所述风化煤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 5%、 有机质 20%、 蛋白 18%、 氮 磷钾 14%、 硫 12%, 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0015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为 硫酸钾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

15、砂、 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混合重量比为18 4 2。 说 明 书 CN 103044120 A 4 3/5 页 5 0016 一种上述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备料, 将风化煤、 褐煤、 草炭或泥炭粉碎至 100-200 目, 加入硝酸 混合氧化, 然后再加入重量分数 15% 的氨水混合搅拌, 抽提分离, 制得活性腐植酸 ; (2) 以氨基酸发酵废液为载体, 与步骤 (1) 得到的活性腐植酸, 以及尿素, 水溶性磷肥, 水溶性钾肥和微量元素, 按照上述比例添加, 充分搅拌, 混合均匀 ; (3) 把步骤 (2) 混合后的液体通过。

16、隔膜泵高压输入到喷雾干燥塔顶部, 经高速离心雾 化器 (功率 37kW、 转速 15500/ 分) 喷出, 然后同 180-200热空气并流下降, 料液经雾化后表 面积大大增加 , 在热风气流中 , 瞬间就可蒸发 95%-99% 的水分 , 完成干燥时间仅几秒钟 , 瞬间形成干粉, 废气由抽风机排出, 粉末由收集筒收集, 然后包装, 即为成品。 0017 实施例 2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 褐煤 10 份、 硝酸 5 份、 氨水 10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 45 份、 水溶性氮肥 5 份、 水溶性磷 肥 5 份、 水溶性钾肥 5 份、 微量元素 。

17、1 份。 0018 其中, 所述褐煤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 5%、 有机质 20%、 蛋白 18%、 氮 磷钾 14%、 硫 12%, 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0019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为 氯化钾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砂、 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混合重量比为15 3 2。 002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21 实施例 3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

18、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 草炭30份、 硝酸10份、 氨水15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65份、 水溶性氮肥15份、 水溶性磷 肥 10 份、 水溶性钾肥 10 份、 微量元素 5 份。 0022 其中, 所述草炭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 5%、 有机质 20%、 蛋白 18%、 氮 磷钾 14%、 硫 12%, 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0023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 为。

19、硝酸钾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砂、 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混合重量比为 5 25 15 6。 002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25 实施例 4 一种改土增效抗盐碱水溶性肥料, 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 泥炭 20 份、 硝酸 7 份、 氨水 12 份、 氨基酸发酵废液 50 份、 水溶性氮肥 10 份、 水溶性磷 肥 7 份、 水溶性钾肥 7 份、 微量元素 2 份。 0026 其中, 所述泥炭的粒度为 100-200 目, 且腐植酸含量 50% ; 所述氨基酸发酵废液为以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氨基酸的 说 明 书 CN 103044120。

20、 A 5 4/5 页 6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发酵废液, 主要含有各种氨基酸 5%、 有机质 20%、 蛋白 18%、 氮 磷钾 14%、 硫 12%, 还有糖和微量元素。 0027 所述水溶性氮肥为尿素 ; 所述水溶性磷肥为工业级磷酸一铵 ; 所述水溶性钾肥 为硫酸钾 ;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铜、 硼砂、 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 混合重量比为 5 10 3 2。 0028 实施例 5 将实施例 1-4 得到的水溶性肥料应用于大田试验, 结果表明在改良土壤抗盐碱以及增 产方面效果显著。具体见下表 1、 表 2 : 表 1 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在改良盐碱土壤性状方面的效果 结论 : 有上述表。

21、 1 可以看出, 使用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后, 与 CK 对照组相比较, 处理组的 土壤盐分、 酸碱度、 容重下降, 有机质增加, 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0029 表 2 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效果 结论 : 有上述表 1 可以看出, 使用本发明水溶性肥料后, 与 CK 对照组相比较, 处理组能 够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 0030 除非另有说明,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说 明 书 CN 103044120 A 6 5/5 页 7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044120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