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通讯模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262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2627A21申请号201310142149922申请日20130423G02B6/42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洪毅54发明名称光通讯模组57摘要一种光通讯模组,包括电子元件、电路板、耦合透镜和光纤,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耦合透镜用来使光信号在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光纤之间进行耦合,所述光通讯模组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支撑单元具有台阶孔,所述台。
2、阶孔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和通孔的结合处具有第一定位件,所述耦合透镜具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使所述耦合透镜定位在所述支撑单元上,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通孔的区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2627ACN104122627A1/1页21一种光通讯模组,包括电子元件、电路板、耦合透镜和光纤,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耦合透镜用来使光信号在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光纤之间进行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讯模组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
3、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支撑单元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和通孔的结合处具有第一定位件,所述耦合透镜具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使所述耦合透镜定位在所述支撑单元上,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通孔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处进一步具有胶道,所述胶道围绕所述通孔用来容纳粘性介质以使所述耦合透镜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透镜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与所述第三表面具有45度的夹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讯模组。
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用来反射进入所述耦合透镜中的光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若干第一透镜和若干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光轴平行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轴,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若干第三透镜和若干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光轴平行所述第四透镜的光轴,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一一对应且光轴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一一对应且光轴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三表面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电检测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级管或激光二极管,所述光电检测器为光电二极。
5、管。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硬质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陶瓷电路板。权利要求书CN104122627A1/4页3光通讯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光通讯模组。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光通讯模组(包括光发射端、光耦合透镜和光接收端)在制程上皆采用被动式封装,由于被动式封装无法直接透过显微镜观察光耦合透镜与光发射端或光接收端对位之情况,使得点胶固化后之光发射端、光耦合透镜和光接收端之间只相对位置存在偏差,此对位偏差会使光通讯模组的耦合效率降低。发明内容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信号耦合率高的光通讯模组。。
6、0004一种光通讯模组,包括电子元件、电路板、耦合透镜和光纤,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耦合透镜用来使光信号在所述光电子元件与所述光纤之间进行耦合,所述光通讯模组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支撑单元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和通孔的结合处具有第一定位件,所述耦合透镜具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使所述耦合透镜定位在所述支撑单元上,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通孔的区域。000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耦合透镜具有第二定位件,支撑单元具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配合使得耦合透镜精确在定位在支撑单元上,进而使。
7、光电单元、支撑单元和耦合透镜无对位误差,光信号的传输可达理想之耦合效率。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光通讯模组的组合示意图。000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光通讯模组的分解示意图。000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光通讯模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0009图4是图1中IVIV的截面示意图。001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说明书CN104122627A2/4页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0011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讯模组100包括电路板10、发光元件11、光电检测器12、支撑单元20、耦合透镜30和光纤40。其中,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电。
8、性设置在电路板10上,支撑单元20固定在电路板10上用来支撑并固定耦合透镜30以使耦合透镜30与发光元件11、光电检测器12和光纤40对位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0012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的个数根据光通讯模组100所传输的光信号而定,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等,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的个数均为两个。另外,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可以统称为电子元件。0013当然,光通讯模组100也可以只包括发光元件11,以单纯具有发光装置的功能;或者,只包括光电检测器12,以单纯具有光接收装置的功能。0014电路板10可以为硬质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硬质电路板可以为陶瓷电路板。发光。
9、元件1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激光二极管(LD),优选地,发光元件11为面型发光元件。光电检测器12为光电二极管(PD)。0015支撑单元20呈方形结构,几何中心具有一个台阶孔21,台阶孔21包括同轴的凹槽说明书CN104122627A3/4页5211和通孔212,通孔212的尺寸小于凹槽211的尺寸,凹槽211与通孔212的结合部上具有两个第一定位件210和一个环形的胶道213,胶道213用来容纳胶水。0016耦合透镜30为透光材质制成,具有第一表面31、第二表面32和第三表面33,其中,第一表面31与第二表面32垂直相交,并且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均与第三表面33之间具有45度。
10、的夹角,耦合透镜30的截面为截去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第一表面31的尺寸与凹槽211的尺寸相当,以使第一表面31能完全容纳在凹槽211中。0017第一表面31上具有第二定位件310、第一透镜311和第二透镜312,第一透镜311和第二透镜312的光轴平行且垂直第一表面31,第二定位件310与支撑单元20的第一定位件210相配合使耦合透镜30定位在支撑单元20上,第一透镜311与发光元件11的个数、排列方式相同并一一对应,第二透镜312与光电检测器12的个数、排列方式相同并一一对应。当耦合透镜30定位在支撑单元20上时,第一透镜311、第二透镜312位于电路板10对应通孔212的区域。0018第二表。
11、面32上具有第三透镜321和第四透镜322,第三透镜321的光轴与第四透镜322的光轴平行且垂直第二表面32。第三透镜321的个数与第一透镜311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第三透镜321的光轴与第一透镜311的光轴垂直相交于第三表面33上;第四透镜322的个数与第二透镜312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第四透镜322的光轴与第二透镜312的光轴垂直相交于第三表面33上。0019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310为圆柱形凸柱,第一定位件210为圆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310可以为圆锥形、圆台形、长方体形等,第一定位件210的形状对应第二定位件310的形状相应改变。0020光纤40。
12、的个数等于第三透镜321和第四透镜322的个数之和,以用来与第三透镜321和第四透镜322光耦合。0021组装光通讯模组100时,先将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设置在电路板10的适当位置,然后将支撑单元20置于电路板10上并使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位于通孔212中,调整支撑单元20相对电路板10的位置直至发光元件11和光电检测器12位于通孔212中的适当位置,而后可在支撑单元20和电路板10之间涂布胶水等粘性介质以使支撑单元20固定在电路板10上,然后在支撑单元20的胶道213中点入胶水,胶水在胶道213中流动以布满整个胶道213,再将耦合透镜30的第二定位件310对准支撑单元20的第。
13、一定位件210,向电路板10方向按压耦合透镜30以使第二定位件310滑入第一定位件210中,待胶水固化后,耦合透镜30即稳固地固定在支撑单元20上。0022光通讯模组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发光元件11发出的光线穿过通孔212入射到第一透镜311上,从第一透镜311出射后投射到第三表面33上,光线被第三表面33反射并入射到第二表面32上的第三透镜321上,从第三透镜321出射后被光纤40接收;反之,光纤40传输的光线经第四透镜322进入到耦合透镜30中,被第三表面33反射后经第二透镜312出射,后被设置在电路板10上的光电检测器12所接收。0023耦合透镜30上具有第二定位件310,支撑单元20上。
14、具有对应第二定位件310的第一定位件210,第二定位件310和第一定位件210相互配合使得耦合透镜30精确在定位在支撑单元20上,进而使发光元件11、光电检测器12、支撑单元20和耦合透镜30无对位误差,光信号的传输可达理想之耦合效率。说明书CN104122627A4/4页60024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22627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2627A2/4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2627A3/4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2627A4/4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2627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