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2280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1079.3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号:

CN102017916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00831|||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23K1/18; A23K1/16; C12N1/20; C12R1/01(2006.01)N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蔡俊鹏; 陈小红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裘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包括步骤: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10~107pfu/mL;每天投饵一次,每次饵料投放量控制在九孔鲍体重的5%~15%;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10~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每隔5~30天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本发明养殖方法对九孔鲍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九孔鲍的免疫力和存活率,改善了养殖环境的水质。由于蛭弧菌游泳体对鲍鱼无毒副作用,适合于鲍鱼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 (1) 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经砂滤、沉淀和消毒后,注入 养殖池 ;在养殖池上方盖遮光布以控制光照强度在 500 ~ 2000lux 之间 ;在养殖池的池底 骑叠式摆放四脚砖 ; (2) 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稚鲍的壳长为 1 ~ 4cm,投放 密度为 300 ~ 1000 只 /m2 ; (3) 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 10 ~ 7 10 pfu/mL ; (4) 日投饵量控制在九孔鲍体重的 5%~ 15% ;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 10 ~ 107pfu/ 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 15 ~ 45min ;每隔 5 ~ 30 天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喷 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到 10 ~ 107pfu/mL ; (5) 养殖期间按照曝气量 70 ~ 120L/h/m3 进行曝气,每天吸污 1 ~ 2 次,并及时清 理出死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 述养殖池在注入养殖用水之前用淡水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 ;所述养殖用水注入养殖池 前,在养殖池进水管口包扎一个 200 目的网袋,防止养殖用水中的细沙入池。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 遮光布的遮光率为 80 ~ 9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所述 饵料为新鲜切碎的江蓠、海带和裙带菜中的至少一种,或鲍鱼人工配合饲料 ;每天投饵 一次,投饵的时间在 16:00 ~ 18:00pm 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和 (4) 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 (Bdellovibrio sp.)BDFM05,所述蛭弧菌于 2009 年 8 月 7 日保藏 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M 209172。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蛭弧 菌游泳体菌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接种宿主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在 28 ℃和 200rpm 摇床培养 18h,培养液经 4℃,5000 ~ 8000rpm 离心 10 ~ 20min 后,沉淀加入至 DNB 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 BDFM05,在温度 25 ~ 35℃下,以 150 ~ 300rpm 摇床 培养 36 ~ 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 4℃温度下以 6000 ~ 8000rpm 离心 15 ~ 20min 后,将所得上清液经 16000 ~ 18000rpm 离心 15 ~ 20min 后,沉淀用 DNB 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 0.2mol/L pH 值为
7: 2 ~ 7.6 的磷酸盐缓冲 液悬浮,得到浓度为 106 ~ 109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宿主为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 DNB 液 体培养基是将营养肉汤 0.8g、酪蛋白酸水解物 0.5g 和酵母精提物 0.1g 溶于 1000ml 蒸馏水 中,调节 pH 值至 7.2 ~ 7.6。

说明书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贝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促进九孔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生长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背景技术
     九孔鲍,又名杂色鲍或台湾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海味,它栖息 于潮流畅通,海藻繁盛,透明度大,盐度较高的岩礁海域,为昼伏夜行的软体动物。 1979 年,台湾九孔鲍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东北角繁殖,随后推广至岛内其他地区,养 殖方式从潮间围堰发展到陆地平面及立体网笼式。 福建东山县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引进 台湾的九孔鲍养殖技术,并迅速向南推广至广东、海南和广西沿海,成为我国福建以南 沿海鲍养殖的重要种类。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养殖环 境的日趋恶化,病害频发,鲍种质量严重下降,已成为九孔鲍健康养殖、持续生产的重 要制约因素。
     在鲍的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对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其代谢毒素 对鲍的毒害作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其种种弊端也 逐渐显露出来。 如导致鲍的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对鲍的机体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 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给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潜在的危 害。 另外,目前我国工厂化陆基鲍鱼养殖中,主要采用抽取外海水经过沙滤沉淀后进入 养殖池,或抽取砂井水进行流水养殖,废水经管道直接排入海区,这种直抽直排方式存 在能耗高,对海区污染大的缺点,不仅加重养殖成本,还成为鲍日后发生病害的一大隐 患。
     因此,探寻九孔鲍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长 率,在九孔鲍的生产技术乃至鲍养殖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宿主细菌裂解的一类细菌 ;比一般细菌 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可以裂解 包括副溶血 弧菌、溶藻弧菌等引发鲍病害的潜在致病菌。 蛭弧菌的生活史分两个阶段 :自由生活, 能运动,不进行增殖的游泳体阶段和在特定宿主细菌的周质空间内进行生长繁殖的蛭质 体阶段。 蛭弧菌游泳体是指蛭弧菌侵入宿主细菌前的生长形式。 蛭弧菌游泳体侵入宿主 细菌的过程非常快,一般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相对于蛭弧菌蛭质体而言,虽然存在着制 备繁琐、不易保存的弱点,但蛭弧菌游泳体在控制养殖水体和水产动物肠道的潜在致病 菌方面具有起效快、活力强的优点。
     已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无论是在食品工业还是在 ( 海洋 ) 水产养殖等领域,蛭弧菌的应用均是安全的。 例如 :在国外, Lenz and Hespell(1978) 研究发现,蛭弧菌及对动物及人的细胞不具侵染性 [Lenz R.W., Hespell R.B.Attempts to grow bedellovibrios micurgically-injected into animal cells.Archives of Microbiology,1978, 119(3) :245-248]。 在国内,林茂等 (2006) 研究了蛭弧菌对鱼类细胞的作用,发现它对鱼类细菌没有侵染作用 [ 林茂,杨先乐,薛晖,曹海鹏,邱军强。 蛭弧菌 BDH2102 对鱼 类细胞及病原菌的作用。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 :7-11]。
     结合蛭弧菌游泳体的使用,该新型养殖技术采用的是周期换水,如此不仅减少 养殖用水和废水排放,更是减少能耗,降低了养殖成本,是一种便利可行、节能环保的 养殖方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养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绿 色、环保和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包括 以下操作步骤 :
     (1) 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经砂滤、沉淀和消毒后, 注入养殖池 ;在养殖池上方盖遮光布以控制光照强度在 500 ~ 2000lux 之间 ;在养殖池的 池底骑叠式摆放四脚砖 ;
     (2) 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稚鲍的壳长为 1 ~ 4cm, 投放密度为 300 ~ 1000 只 /m2 ;
     (3) 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 度达 10 ~ 10 pfu/mL ;
     (4) 日投饵量控制在九孔鲍体重的 5 %~ 15 % ;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 10 ~ 7 10 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 15 ~ 45min ;每隔 5 ~ 30 天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 水后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到 10 ~ 107pfu/mL ;
     (5) 养殖期间按照曝气量 70 ~ 120L/h/m3 进行曝气,每天吸污 1 ~ 2 次,并及 时清理出死鲍。
     步骤 (1) 所述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要求,符合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2001) 要 求。
     步骤 (1) 所述养殖池在注入养殖用水之前用淡水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 ;所述 养殖用水注入养殖池前,在养殖池进水管口包扎一个 200 目的网袋,防止养殖用水中的 细沙入池。
     步骤 (1) 所述遮光布的遮光率为 80 ~ 95%。
     步骤 (2) 所述九孔鲍稚鲍遵循有机水产养殖原则培养出来。
     步骤 (4) 所述饵料为新鲜切碎的江蓠、海带和裙带菜中的至少一种,或鲍鱼人 工配合饲料 ;每天投饵一次,投饵的时间在 16:00 ~ 18:00pm 之间。
     步骤 (3) 和 (4) 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 (Bdellovibrio sp.)BDFM05,所述蛭弧菌于 2009 年 8 月 7 日保藏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 编号为 CCTCC NO :M 209172。
     步骤 (3) 和 (4) 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优选按照申请号 “200710031166.X”, 名称为 “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培养技术” 专利申请公开的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 发酵方法进行制备,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接种宿主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
     7在 28 ℃和 200rpm 摇床培养 18h,培养液经 4 ℃,5000 ~ 8000rpm 离心 10 ~ 20min 后, 沉淀加入至 DNB 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 BDFM05,在温度 25 ~ 35℃下,以 150 ~ 300rpm 摇床培养 36 ~ 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 4℃ 温度下以 6000 ~ 8000rpm 离心 15 ~ 20min 后,将所得上清液经 16000 ~ 18000rpm 离心 15 ~ 20min 后,沉淀用 DNB 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 0.2mol/L pH 值为 7.2 ~ 7.6 的 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 106 ~ 109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所述宿主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所述 DNB 液体培养基是将营养肉汤 0.8g、酪蛋白酸水解物 0.5g 和酵母精提物 0.1g 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调节 pH 值至 7.2 ~ 7.6。
     单独采用向初始养殖池水和换水之后的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或者 单独采用将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 10 ~ 107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的方式, 或者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添加蛭弧菌游泳体的目的,均可以达到本发明技术效 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的蛭弧菌游泳体对大多数的水产致病菌有较强的裂解力,而且蛭弧菌 游泳体本身能改善养殖生物肠道环境,促进生长,提高鲍鱼免疫力。 因此,与其他的微 生物制剂相比,本发明中的蛭弧菌游泳体具有提高鲍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加 快鲍的生长等特点。
     (2) 现有的工厂大都采用流水式养殖,如此一来,不仅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 力、财力,更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而采用周期换水进行九孔鲍的养成,可以减少 了供水量的需求,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鲍业及其他水产 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 此。 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 1
     (1) 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制备
     蛭弧菌游泳体通过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方法进行发酵 :在 1 个装有 100mL 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10g,牛肉膏粉 3g,氯化钠 5g, pH 7.4±0.2) 的 锥形瓶中接种 0.5mL 107cfu/mL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菌种编号 :GIM 1.172,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200rpm、28℃摇床培养 18 小时,培养液分 别于 4℃、5000rpm 离心 15min,弃上清。 用 5mL 生理盐水悬浮沉淀菌体,之后加入到 一个装有 100mL DNB(dilute nutrientbroth) 液体培养基 ( 营养肉汤 0.8g,酪蛋白酸水解物 0.5g,酵母精提物 0.1g,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pH 值为 7.2 ~ 7.6) 的锥形瓶中,再接入 1mL 含 103pfu/mL 的的蛭弧菌 BDFM05(CCTCC M209172)。 恒温摇床 250rpm、28℃培养 36h。培养液分别于 4℃ 6000rpm 离心 20min,取上清液,再将上清液分别于 4℃ 16000rpm 离心 20min,保留沉淀,加入 10mL DNB 液体培养基重新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得到浓度 为 109pfu/mL 的蛭弧菌 BDFM05 游泳体菌液。(2) 应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进行九孔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养成
     实施地为福建某鲍鱼养殖场。 实施地海域的水源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要求,符合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2-2001) 要求。 海水经过砂滤、沉淀处理,并在进入养殖池前,在池进水管口包 扎一个 200 目的网袋,防止细砂入池。
     鲍鱼养殖池建在养殖大棚内,每个水池底面积为 20m2,高 1.0m。 池底共放 200 块四脚砖,分两侧放置。 四脚砖横向骑叠式放置,每排 10 块 ( 两侧各 5 块 ),共 20 列。 稚鲍放置前,各池均用淡水浸泡半个月,反复冲洗干净待用。 水池上方盖上遮光率为 90%的遮光布,避免光照过强。 水池水深 45cm,每个水池投放壳长约 3.5cm 的九孔鲍 ( 均重 6.00g),每池 10000 只,平均分配到各个养成篮中。 本发明设置一个生产对照组, 将其编为 A 组,两个平行,采用正常流水,日换水量为池水量的 3 倍,每天早上 7:00 用 高压水冲洗池子,正常投饵,期间不加蛭弧菌游泳体,完全的工厂养成方式。 其他组具 体编排方案如下 :
     1) 在养殖水体中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但饵料中不添加
     共需要 48 口水池,分别为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 D-1、 D-2、 D-3、 D-4 ;E-1、 E-2、 E-3、 E-4 ;F-1、 F-2、 F-3、 F-4 ;G-1、 G-2、 G-3、 G-4,每组 2 个平行。 B 组 (B-1、 B-2、 B-3、 B-4) :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C 组 (C-1、 C-2、 C-3、 C-4) :1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D 组 (D-1、 D-2、 D-3、 D-4) :1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E 组 (E-1、 E-2、 E-3、 E-4) :2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F 组 (F-1、 F-2、 F-3、 F-4) :2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G 组 (G-1、 G-2、 G-3、 G-4) :30 换 ( 全池 ) 水一次 ;
     B-1、 C-1、 D-1、 E-1、 F-1、 G-1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 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1pfu/mL ;
     B-2、 C-2、 D-2、 E-2、 F-2、 G-2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 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3pfu/mL ;
     B-3、 C-3、 D-3、 E-3、 F-3、 G-3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 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5pfu/mL ;
     B-4、 C-4、 D-4, E-4、 F-4、 G-4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 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7pfu/mL ;
     2) 在饵料中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但在养殖水体中不添加
     每次投饵前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饵料半小时,而每次换水后养殖水体都不 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所需 48 口水池分为 b-1、b-2、b-3、b-4 ;c-1、c-2、c-3、c-4 ; d-1、 d-2、 d-3、 d-4 ;e-1、 e-2、 e-3、 e-4 ;f-1、 f-2、 f-3、 f-4 ;g-1、 g-2、 g-3、 g-4,每组 2 个平行。
     b 组 (b-1、 b-2、 b-3、 b-4) :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c 组 (c-1、 c-2、 c-3、 c-4) :1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d 组 (d-1、 d-2、 d-3、 d-4) :1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e 组 (e-1、 e-2、 e-3、 e-4) :2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f 组 (f-1、 f-2、 f-3、 f-4) :2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g 组 (g-1、 g-2、 g-3、 g-4) :3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b-1、 c-1、 d-1、 e-1、 f-1、 g-1 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 101pfu/mL 的蛭弧 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 ;
     b-2、 c-2、 d-2、 e-2、 f-2、 g-2 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 103pfu/mL 的蛭弧 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 ;
     b-3、 c-3、 d-3、 e-3、 f-3、 g-3 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 105pfu/mL 的蛭弧 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 ;
     b-4、 c-4、 d-4、 e-4、 f-4、 g-4 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 107pfu/mL 的蛭弧 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 ;
     3) 在养殖水体和饵料中均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每次投饵前饵料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每次换水后养殖水体也添加 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共需 48 口水池,分为 Bb-1、 Bb-2、 Bb-3、 Bb-4 ;Cc-1、 Cc-2、 Cc-3、 Cc-4 ;Dd-1、 Dd-2、 Dd-3、 Dd-4 ;Ee-1、 Ee-2、 Ee-3、 Ee-4 ;Ff-1、 Ff-2、 Ff-3、 Ff-4 ;Gg-1、 Gg-2、 Gg-3、 Gg-4 每组 2 个平行。 Bb 组 (Bb-1、 Bb-2、 Bb-3、 Bb-4) :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Cc 组 (Cc-1、 Cc-2、 Cc-3、 Cc-4) :1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Dd 组 (Dd-1、 Dd-2、 Dd-3、 Dd-4) :1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Ee 组 (Ee-1、 Ee-2、 Ee-3、 Ee-4) :2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Ff 组 (Ff-1、 Ff-2、 Ff-3、 Ff-4) :25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Gg 组 (Gg-1、 Gg-2、 Gg-3、 Gg-4) :30 天换 ( 全池 ) 水一次 ;
     Bb-1、 Cc-1、 Dd-1、 Ee-1、 Ff-1、 Gg-1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 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1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 料用浓度为 101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 ;
     Bb-2、 Cc-2、 Dd-2、 Ee-2、 Ff-2、 Gg-2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 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3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 料用浓度为 103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 ;
     Bb-3、 Cc-3、 Dd-3、 Ee-3、 Ff-3、 Gg-3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 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5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 料用浓度为 105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 ;
     Bb-4、 Cc-4、 Dd-4、 Ee-4、 Ff-4、 Gg-4 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 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 107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 料用浓度为 107pfu/mL 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
     各组在养殖过程中,每天 18:00pm 进行投饵,饵料为鲍鱼人工配合饲料,投放 量控制在鲍体重的 10%。 养殖过程中水池的曝气量控制在 100L/h/m3,每天采用虹吸法 进行池底的吸污,并清理出死鲍,记录数据。
     (3) 九孔鲍养成的生长情况
     历经 6 个月后,统计最终每口池子所存活的鲍鱼数目,分别从每口池子各随机
     抽取 100 只九孔鲍,用尺子测量其壳长 (cm),电子天平测其重量 (g),计算以下参数 :
     1) 增重率 (% ) = (Wt-Wo)/Wo×100% ;
     2) 壳长增长率 (% ) = (Lt-Lo)/Lo×100% ;
     3) 壳长日平均增长量 (μm) = ( 最终壳长 -3.5)/180×10000
     4) 重量平均日增长量 (mg) = ( 最终重量 -6.00)/180×1000
     5) 存活率=存活数 /10000×100%
     (4) 鲍鱼免疫指标测定
     试验结束后,每组各取 5 只九孔鲍,分别检测其免疫指标。 用 1mL 注射器,5 号针头插入鲍的心脏取血,由于血量太少,再用刀片将鲍的腹足从中间切开,吸取渗出 的蓝色血液。 将吸取的血液置于小离心管中于 4℃过夜,然后将析出的蓝色血清直接倾 出,进行各项测定。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的测定
     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测定,在 25 ℃下,于 4.5mL 50mmol/L, Ph = 8.30 的 K2HPO4-KH2PO4 缓冲液中加入 10μL 50mmol/L 连苯三酚,迅速摇匀,倒入光径 1cm 的 比色杯内,在 325nm 波长下每隔 30s 测 A 值一次,要求自氧化速率在 0.070OD/min 左右。 酶活性测定,在加入连苯三酚前,加入待测 SOD 样,测得数据,按下式计算酶活性 : 酶 活 性 = (0.070-A325nm)/min×100 % × 反 应 液 总 体 积 × 样 液 稀 释 倍 数 / (0.070×50% × 样液体积 )
     酶活单位定义 :每毫升反应液中,每分钟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达 50%的酶 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 (U/mL)。
     2) 溶菌酶活力测定
     以溶壁微球菌冻干粉为底物。 用 0.1mol/L,pH = 6.4 的磷酸盐缓冲液配成底物 悬液 (OD570nm≈0.3),取 3.0mL 该悬液于试管内置冰浴中,再加入 50μL 待测血清,混合, 测 A0 值。 然后将试液移入 37℃温浴中置 30min,取出后再置于冰浴中 10min,以终止反
     应,测其 A 值。 溶菌活力 UL 按 (A0-A)/A 式计算。
     实验结果由表 1-12 所示。 其中,表 1-6 分别指不同的换水周期下 (5 天、10 天、15 天、20 天、25 天、30 天 ),通过三种方式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对九孔鲍养 成中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可见,在相同的换水周期下,随着浓度的升高 (101、103、105、 107pfu/mL),九孔鲍的壳长、重量以及存活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或提高 ;并且,无论 采用何种换水周期,添加有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均比对照组 (A 组 ) 能更好地促进 九孔鲍的生长。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添加方式中,直接水体 添加的效果优于饵料浸泡,而两者都加的效果最优。
     表 7-12 分别指在不同的换水周期下,通过三种方式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 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中可以看出,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 化酶 (SOD) 活性、溶菌酶活性明显高于工业流水方式的 A 组。 可见,无论是在水体,还 是在饵料,抑或两者中都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都能显著地增强鲍鱼的免疫力。
     水质方面,氨态氮用次溴酸纳氧化法测定 (GB12763.4-91) ;亚硝酸盐氮用重 氮 - 偶氮光度法测定 (GB12763.4-91)。 经过测定,A 组水池中的各项水质测定值均高于 试验组。 其中,A 组氨态氮的检测结果为 0.084mg/L,高于 5 天换水周期组 (B 组、b 组、Bb 组 ) 的 0.073-0.075mg/L,10 天换水周期组 (C 组、c 组、Cc 组 ) 的 0.074-0.076mg/L, 15 天换水周期组 (D 组、 d 组、 Dd 组 ) 的 0.074-0.078mg/L,20 天换水周期组 (E 组、 e 组、Ee 组 ) 的 0.075-0.079mg/L,25 天换水周期组 (F 组、f 组、Ff 组 ) 的 0.076-0.081mg/ L,30 天换水周期组 (G 组、 g 组、 Gg 组 ) 的 0.078-0.081mg/L ;A 组亚硝酸盐氮的检测 结果为 0.011mg/L,高于 5 天换水周期组 (B 组、 b 组、 Bb 组 ) 的 0.006-0.008mg/L,10 天换水周期组 (C 组、c 组、Cc 组 ) 的 0.006-0.008mg/L,15 天换水周期组 (D 组、d 组、 Dd 组 ) 的 0.006-0.009mg/L,20 天换水周期组 (E 组、 e 组、 Ee 组 ) 的 0.007-0.009mg/ L,25 天换水周期组 (F 组、f 组、Ff 组 ) 的 0.008-0.010mg/L,30 天换水周期组 (G 组、 g 组、 Gg 组 ) 的 0.008-0.011mg/L。 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水体,还是在饵料,抑或两者 中都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都能明显的改善水质,达到节水节能的良好效果。
     另外,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检测方面,分别采用涂布营养肉汤平板法和 TCBS 平板法检测。 结果显示, A 组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达到 105 和 103 的数量 级 (cfu/mL),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的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为 102 ~ 103 和 101 ~ 102 的数量级 (cfu/mL),比对照组低,说明蛭弧菌游泳体能有效控制水体的细菌数 目。
     综合各方面结果,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能明显的提高鲍鱼的生长速度,提 高成活率,增强免疫力,而且能够改善水质,达到节水节能的良好效果。
     表 1 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2 1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3 1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4 2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5 2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6 3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
     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 表 7 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 8 1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 9 1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 10 2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 11 25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表 12 30 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 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5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7916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7916ACN102017916A21申请号201010271079322申请日20100831CCTCCNOM20917220090807A01K61/00200601A23K1/18200601A23K1/16200601C12N1/20200601C12R1/0120060171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地址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72发明人蔡俊鹏陈小红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代理人裘晖54发明名称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

2、殖方法。包括步骤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10107PFU/ML;每天投饵一次,每次饵料投放量控制在九孔鲍体重的515;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10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每隔530天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本发明养殖方法对九孔鲍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九孔鲍的免疫力和存活率,改善了养殖环境的水质。由于蛭弧菌游泳体对鲍鱼无毒副作用,适合于鲍鱼大规模工厂化养殖。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

3、求书1页说明书13页CN102017928A1/1页21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养殖用水经砂滤、沉淀和消毒后,注入养殖池;在养殖池上方盖遮光布以控制光照强度在5002000LUX之间;在养殖池的池底骑叠式摆放四脚砖;2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稚鲍的壳长为14CM,投放密度为3001000只/M2;3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10107PFU/ML;4日投饵量控制在九孔鲍体重的515;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10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1545MIN;每隔530天。

4、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到10107PFU/ML;5养殖期间按照曝气量70120L/H/M3进行曝气,每天吸污12次,并及时清理出死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养殖池在注入养殖用水之前用淡水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所述养殖用水注入养殖池前,在养殖池进水管口包扎一个200目的网袋,防止养殖用水中的细沙入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遮光布的遮光率为80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饵料为新鲜切碎的江蓠、海带和裙带。

5、菜中的至少一种,或鲍鱼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饵一次,投饵的时间在16001800P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BDELLOVIBRIOSPBDFM05,所述蛭弧菌于2009年8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917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接种宿主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在28和200RPM摇床培养18H,培养液经4,50008000RPM离心1020MIN后,沉淀加入至DNB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BDFM05,在温。

6、度2535下,以150300RPM摇床培养36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4温度下以60008000RPM离心1520MIN后,将所得上清液经1600018000RPM离心1520MIN后,沉淀用DNB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02MOL/LPH值为7276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106109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NB液体培养基是将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

7、5G和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276。权利要求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1/13页3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海水贝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促进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AQUATILIS生长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背景技术0002九孔鲍,又名杂色鲍或台湾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海味,它栖息于潮流畅通,海藻繁盛,透明度大,盐度较高的岩礁海域,为昼伏夜行的软体动物。1979年,台湾九孔鲍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东北角繁殖,随后推广至岛内其他地区,养殖方式从潮间围堰发展到陆地。

8、平面及立体网笼式。福建东山县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台湾的九孔鲍养殖技术,并迅速向南推广至广东、海南和广西沿海,成为我国福建以南沿海鲍养殖的重要种类。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病害频发,鲍种质量严重下降,已成为九孔鲍健康养殖、持续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0003在鲍的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对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其代谢毒素对鲍的毒害作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其种种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如导致鲍的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对鲍的机体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给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另。

9、外,目前我国工厂化陆基鲍鱼养殖中,主要采用抽取外海水经过沙滤沉淀后进入养殖池,或抽取砂井水进行流水养殖,废水经管道直接排入海区,这种直抽直排方式存在能耗高,对海区污染大的缺点,不仅加重养殖成本,还成为鲍日后发生病害的一大隐患。0004因此,探寻九孔鲍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长率,在九孔鲍的生产技术乃至鲍养殖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005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宿主细菌裂解的一类细菌;比一般细菌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可以裂解包括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引发鲍病害的潜在致病菌。蛭弧菌的生活史分两个阶段自由生活,能运动,不进行增。

10、殖的游泳体阶段和在特定宿主细菌的周质空间内进行生长繁殖的蛭质体阶段。蛭弧菌游泳体是指蛭弧菌侵入宿主细菌前的生长形式。蛭弧菌游泳体侵入宿主细菌的过程非常快,一般几秒钟内即可完成。相对于蛭弧菌蛭质体而言,虽然存在着制备繁琐、不易保存的弱点,但蛭弧菌游泳体在控制养殖水体和水产动物肠道的潜在致病菌方面具有起效快、活力强的优点。0006已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制剂,无论是在食品工业还是在海洋水产养殖等领域,蛭弧菌的应用均是安全的。例如在国外,LENZANDHESPELL1978研究发现,蛭弧菌及对动物及人的细胞不具侵染性LENZRW,HESPELLRBATTEMPTSTOGROWBEDELLO。

11、VIBRIOSMICURGICALLYINJECTEDINTOANIMALCELLSARCHIVESOFMICROBIOLOGY,1978,1193245248。在国内,林茂等2006研究了蛭弧菌对鱼类细胞的作用,发现它对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2/13页4鱼类细菌没有侵染作用林茂,杨先乐,薛晖,曹海鹏,邱军强。蛭弧菌BDH2102对鱼类细胞及病原菌的作用。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711。0007结合蛭弧菌游泳体的使用,该新型养殖技术采用的是周期换水,如此不仅减少养殖用水和废水排放,更是减少能耗,降低了养殖成本,是一种便利可行、节能环保的养殖方式。发明内容0。

12、008为克服上述现有养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和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000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00101取海域无污染的深海水作为养殖用水;养殖用水经砂滤、沉淀和消毒后,注入养殖池;在养殖池上方盖遮光布以控制光照强度在5002000LUX之间;在养殖池的池底骑叠式摆放四脚砖;00112选取健康且状态良好的九孔鲍稚鲍投入养殖池中,稚鲍的壳长为14CM,投放密度为3001000只/M2;00123向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10107PFU/ML;00134日投饵量控。

13、制在九孔鲍体重的515;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10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1545MIN;每隔530天换掉池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到10107PFU/ML;00145养殖期间按照曝气量70120L/H/M3进行曝气,每天吸污12次,并及时清理出死鲍。0015步骤1所述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要求。0016步骤1所述养殖池在注入养殖用水之前用淡水浸泡,消毒后冲洗干净;所述养殖用水注入养殖池前,在养殖池进水管口包扎一个200目。

14、的网袋,防止养殖用水中的细沙入池。0017步骤1所述遮光布的遮光率为8095。0018步骤2所述九孔鲍稚鲍遵循有机水产养殖原则培养出来。0019步骤4所述饵料为新鲜切碎的江蓠、海带和裙带菜中的至少一种,或鲍鱼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饵一次,投饵的时间在16001800PM之间。0020步骤3和4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BDELLOVIBRIOSPBDFM05,所述蛭弧菌于2009年8月7日保藏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9172。0021步骤3和4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优选按照申请号“200710031166X”,名称为“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培。

15、养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方法进行制备,具体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接种宿主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3/13页5在28和200RPM摇床培养18H,培养液经4,50008000RPM离心1020MIN后,沉淀加入至DNB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BDFM05,在温度2535下,以150300RPM摇床培养36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4温度下以60008000RPM离心1520MIN后,将所得上清液经1600018000RPM离心1520MIN后,沉淀用DNB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02MOL。

16、/LPH值为7276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106109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0022所述宿主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0023所述DNB液体培养基是将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和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276。0024单独采用向初始养殖池水和换水之后的养殖池中喷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或者单独采用将饵料在投入前用浓度为10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的方式,或者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添加蛭弧菌游泳体的目的,均可以达到本发明技术效果。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00261本发明。

17、的蛭弧菌游泳体对大多数的水产致病菌有较强的裂解力,而且蛭弧菌游泳体本身能改善养殖生物肠道环境,促进生长,提高鲍鱼免疫力。因此,与其他的微生物制剂相比,本发明中的蛭弧菌游泳体具有提高鲍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加快鲍的生长等特点。00272现有的工厂大都采用流水式养殖,如此一来,不仅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采用周期换水进行九孔鲍的养成,可以减少了供水量的需求,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鲍业及其他水产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

18、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0029实施例100301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制备0031蛭弧菌游泳体通过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方法进行发酵在1个装有100ML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粉3G,氯化钠5G,PH7402的锥形瓶中接种05ML107CFU/ML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菌种编号GIM1172,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00RPM、28摇床培养18小时,培养液分别于4、5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用5ML生理盐水悬浮沉淀菌体,之后加入到一个装有100MLDNBDILUTENUTRIENTBROTH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

19、解物05G,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PH值为7276的锥形瓶中,再接入1ML含103PFU/ML的的蛭弧菌BDFM05CCTCCM209172。恒温摇床250RPM、28培养36H。培养液分别于46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再将上清液分别于416000RPM离心20MIN,保留沉淀,加入10MLDNB液体培养基重新悬浮蛭弧菌沉淀物,即得到浓度为109PFU/ML的蛭弧菌BDFM05游泳体菌液。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4/13页600322应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进行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AQUATILIS养成00。

20、33实施地为福建某鲍鱼养殖场。实施地海域的水源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要求。海水经过砂滤、沉淀处理,并在进入养殖池前,在池进水管口包扎一个200目的网袋,防止细砂入池。0034鲍鱼养殖池建在养殖大棚内,每个水池底面积为20M2,高10M。池底共放200块四脚砖,分两侧放置。四脚砖横向骑叠式放置,每排10块两侧各5块,共20列。稚鲍放置前,各池均用淡水浸泡半个月,反复冲洗干净待用。水池上方盖上遮光率为90的遮光布,避免光照过强。水池水深45CM,每个水池投放壳长约35CM的九孔鲍均重600G,每池1。

21、0000只,平均分配到各个养成篮中。本发明设置一个生产对照组,将其编为A组,两个平行,采用正常流水,日换水量为池水量的3倍,每天早上700用高压水冲洗池子,正常投饵,期间不加蛭弧菌游泳体,完全的工厂养成方式。其他组具体编排方案如下00351在养殖水体中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但饵料中不添加0036共需要48口水池,分别为B1、B2、B3、B4;C1、C2、C3、C4;D1、D2、D3、D4;E1、E2、E3、E4;F1、F2、F3、F4;G1、G2、G3、G4,每组2个平行。0037B组B1、B2、B3、B45天换全池水一次;0038C组C1、C2、C3、C410天换全池水一次;0039D组D1。

22、、D2、D3、D415天换全池水一次;0040E组E1、E2、E3、E420天换全池水一次;0041F组F1、F2、F3、F425天换全池水一次;0042G组G1、G2、G3、G430换全池水一次;0043B1、C1、D1、E1、F1、G1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1PFU/ML;0044B2、C2、D2、E2、F2、G2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3PFU/ML;0045B3、C3、D3、E3、F3、G3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

23、达到105PFU/ML;0046B4、C4、D4,E4、F4、G4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7PFU/ML;00472在饵料中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但在养殖水体中不添加0048每次投饵前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饵料半小时,而每次换水后养殖水体都不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所需48口水池分为B1、B2、B3、B4;C1、C2、C3、C4;D1、D2、D3、D4;E1、E2、E3、E4;F1、F2、F3、F4;G1、G2、G3、G4,每组2个平行。0049B组B1、B2、B3、B45天换全池水一次;0050C组C1、C2、C3、C410天换全池水一。

24、次;0051D组D1、D2、D3、D415天换全池水一次;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5/13页70052E组E1、E2、E3、E420天换全池水一次;0053F组F1、F2、F3、F425天换全池水一次;0054G组G1、G2、G3、G430天换全池水一次;0055B1、C1、D1、E1、F1、G1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101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0056B2、C2、D2、E2、F2、G2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103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0057B3、C3、D3、E3、F3、G3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105PFU/M。

25、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0058B4、C4、D4、E4、F4、G4组为投的饵料为经过浓度为107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过的饵料;00593在养殖水体和饵料中均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0060每次投饵前饵料用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每次换水后养殖水体也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共需48口水池,分为BB1、BB2、BB3、BB4;CC1、CC2、CC3、CC4;DD1、DD2、DD3、DD4;EE1、EE2、EE3、EE4;FF1、FF2、FF3、FF4;GG1、GG2、GG3、GG4每组2个平行。0061BB组BB1、BB2、BB3、BB45天换全池水一次;0062CC组CC1。

26、、CC2、CC3、CC410天换全池水一次;0063DD组DD1、DD2、DD3、DD415天换全池水一次;0064EE组EE1、EE2、EE3、EE420天换全池水一次;0065FF组FF1、FF2、FF3、FF425天换全池水一次;0066GG组GG1、GG2、GG3、GG430天换全池水一次;0067BB1、CC1、DD1、EE1、FF1、GG1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1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料用浓度为101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0068BB2、CC2、DD2、EE2、FF2、GG2组为每次换水后立。

27、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3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料用浓度为103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0069BB3、CC3、DD3、EE3、FF3、GG3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5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料用浓度为105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0070BB4、CC4、DD4、EE4、FF4、GG4组为每次换水后立即往水池中泼洒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水体中蛭弧菌游泳体菌体浓度达到107PFU/ML,同时,每次投放的饵料用浓度为107PFU/ML的蛭弧菌游。

28、泳体菌液浸泡半小时。0071各组在养殖过程中,每天1800PM进行投饵,饵料为鲍鱼人工配合饲料,投放量控制在鲍体重的10。养殖过程中水池的曝气量控制在100L/H/M3,每天采用虹吸法进行池底的吸污,并清理出死鲍,记录数据。00723九孔鲍养成的生长情况0073历经6个月后,统计最终每口池子所存活的鲍鱼数目,分别从每口池子各随机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6/13页8抽取100只九孔鲍,用尺子测量其壳长CM,电子天平测其重量G,计算以下参数00741增重率WTWO/WO100;00752壳长增长率LTLO/LO100;00763壳长日平均增长量M最终壳长35/1801。

29、000000774重量平均日增长量MG最终重量600/180100000785存活率存活数/1000010000794鲍鱼免疫指标测定0080试验结束后,每组各取5只九孔鲍,分别检测其免疫指标。用1ML注射器,5号针头插入鲍的心脏取血,由于血量太少,再用刀片将鲍的腹足从中间切开,吸取渗出的蓝色血液。将吸取的血液置于小离心管中于4过夜,然后将析出的蓝色血清直接倾出,进行各项测定。0081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0082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测定,在25下,于45ML50MMOL/L,PH830的K2HPO4KH2PO4缓冲液中加入10L50MMOL/L连苯三酚,迅速摇匀,倒入光径1CM的比。

30、色杯内,在325NM波长下每隔30S测A值一次,要求自氧化速率在0070OD/MIN左右。酶活性测定,在加入连苯三酚前,加入待测SOD样,测得数据,按下式计算酶活性0083酶活性0070A325NM/MIN100反应液总体积样液稀释倍数/007050样液体积0084酶活单位定义每毫升反应液中,每分钟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达50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ML。00852溶菌酶活力测定0086以溶壁微球菌冻干粉为底物。用01MOL/L,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配成底物悬液OD570NM03,取30ML该悬液于试管内置冰浴中,再加入50L待测血清,混合,测A0值。然后将试液移入37温浴中置30MIN。

31、,取出后再置于冰浴中10MIN,以终止反应,测其A值。溶菌活力UL按A0A/A式计算。0087实验结果由表112所示。其中,表16分别指不同的换水周期下5天、10天、15天、20天、25天、30天,通过三种方式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对九孔鲍养成中鲍生长情况的影响。可见,在相同的换水周期下,随着浓度的升高101、103、105、107PFU/ML,九孔鲍的壳长、重量以及存活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或提高;并且,无论采用何种换水周期,添加有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均比对照组A组能更好地促进九孔鲍的生长。从表中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添加方式中,直接水体添加的效果优于饵料浸泡,而两者都加的。

32、效果最优。0088表712分别指在不同的换水周期下,通过三种方式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其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表中可以看出,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溶菌酶活性明显高于工业流水方式的A组。可见,无论是在水体,还是在饵料,抑或两者中都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都能显著地增强鲍鱼的免疫力。0089水质方面,氨态氮用次溴酸纳氧化法测定GB12763491;亚硝酸盐氮用重氮偶氮光度法测定GB12763491。经过测定,A组水池中的各项水质测定值均高于试验组。其中,A组氨态氮的检测结果为0084MG/L,高于5天换水周期组B组、B组、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

33、7928A7/13页9BB组的00730075MG/L,10天换水周期组C组、C组、CC组的00740076MG/L,15天换水周期组D组、D组、DD组的00740078MG/L,20天换水周期组E组、E组、EE组的00750079MG/L,25天换水周期组F组、F组、FF组的00760081MG/L,30天换水周期组G组、G组、GG组的00780081MG/L;A组亚硝酸盐氮的检测结果为0011MG/L,高于5天换水周期组B组、B组、BB组的00060008MG/L,10天换水周期组C组、C组、CC组的00060008MG/L,15天换水周期组D组、D组、DD组的00060009MG/L,2。

34、0天换水周期组E组、E组、EE组的00070009MG/L,25天换水周期组F组、F组、FF组的00080010MG/L,30天换水周期组G组、G组、GG组的00080011MG/L。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水体,还是在饵料,抑或两者中都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都能明显的改善水质,达到节水节能的良好效果。0090另外,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检测方面,分别采用涂布营养肉汤平板法和TCBS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A组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达到105和103的数量级CFU/ML,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的实验组的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为102103和101102的数量级CFU/ML,比对照组低,说明蛭弧菌游泳。

35、体能有效控制水体的细菌数目。0091综合各方面结果,添加蛭弧菌游泳体菌液,能明显的提高鲍鱼的生长速度,提高成活率,增强免疫力,而且能够改善水质,达到节水节能的良好效果。0092表1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0930094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095表21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096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8/13页100097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098表31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09901000101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102表42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103说明书CN10201791。

36、6ACN102017928A9/13页110104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105表52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10601070108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109表63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生长情况的影响0110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10/13页120111表中数据均为两组平行的平均值0112表7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1301140115表81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16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11/13页130117表91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180119表102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20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12/13页140121表1125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220123表1230天换水周期对九孔鲍免疫力的影响0124说明书CN102017916ACN102017928A13/13页1501250126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1791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