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全门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29235.4 (22)申请日 2014.12.03 B66B 13/30(2006.01) B66B 13/24(2006.01) (71)申请人 郑景文 地址 523907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龙南路 金鸾花园 A 座 908 房 (72)发明人 郑景文 (54) 发明名称 电梯安全门装置 (57) 摘要 电梯安全门装置, 包括有踏板装置以及控制 器, 踏板装置包括有踏板、 摆杆、 摆杆座、 压缩弹簧 以及电磁栓 ; 踏板安装于电梯门口前的地板上, 压缩弹簧设于踏板与地板之间, 摆杆设于踏板与 地板之间, 摆杆的中部与摆。
2、杆座铰接, 摆杆的一端 与电磁栓连接, 摆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铰接, 驱动 杆与踏板铰接, 摆杆座与地板固定连接 ; 电梯外 门设有锁栓孔, 电磁栓位于锁栓孔的下方 ; 人站 在踏板时, 利用踏板以及摆杆带动电磁栓的锁栓 插入电梯外门的锁栓孔内, 使电梯外门不能打开, 防止人掉入电梯厢内 ; 当电梯厢行驶到该楼层的 电梯外门位置时, 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栓的锁栓 解锁, 使电梯外门能打开, 保证电梯得到正常使 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5592 A (43)申请。
3、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5592 A 1/2 页 2 1.电梯安全门装置, 电梯安全门装置包括有踏板装置 (1) 以及控制器 (7) , 踏板装置 (1) 包括有踏板 (2) 、 摆杆 (3) 、 摆杆座 (4) 、 压缩弹簧 (5) 以及电磁栓 (6) ; 踏板 (2) 安装于电 梯门口 (8) 前的地板 (9) 上, 压缩弹簧 (5) 设于踏板 (2) 与地板 (9) 之间, 摆杆 (3) 设于踏 板 (2) 与地板 (9) 之间, 摆杆 (3) 的中部与摆杆座 (4) 铰接, 摆杆 (3) 的一端与电磁栓 (6) 连 接, 摆杆 (3) 的另一端与驱动杆 (10) 。
4、铰接, 驱动杆 (10) 与踏板 (2) 铰接, 摆杆座 (4) 与地板 (9) 固定连接 ; 电梯外门 (11) 设有锁栓孔 (12) , 电磁栓 (6) 位于锁栓孔 (12) 的下方 ; 控制 器 (7) 设有传感器 (13) , 传感器 (13) 安装于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梯厢通道 (20) 上, 电梯厢 (14) 设有感应头 (15) , 感应头 (15) 位于电梯厢内门 (21) 的下面 ; 电梯安全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 当电梯厢 (14) 未行驶到该电梯外门 (11) 的位置时, 人 站在踏板 (2) 时, 利用踏板 (2) 驱动摆杆 (3) 摆动, 利用摆杆 (3) 带动。
5、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插入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2) 内, 使电梯外门 (11) 不能打开 ; 当电梯厢 (14) 行驶到该 楼层的电梯外门 (11) 位置时, 利用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 锁栓 (16) 退出锁栓孔 (12) , 电梯外门 (11) 能打开 ; 电梯厢 (14) 离开该楼层的电梯外门 (11) 位置后, 电梯外门 (11) 关闭, 控制器 (4)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复位伸出 ; 再有人在进入踏板 (2) 时, 重复上述过程, 如此不断循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
6、在于 :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使用 时, 当电梯的电梯厢 (14) 未行驶到电梯的电梯门口 (8) 位置时, 人踏入电梯门口 (8) 前的踏 板 (2) 后, 踏板 (2) 在人体的重力作用下降低, 踏板 (2) 通过驱动杆 (10) 压摆杆 (3) 的一端 向下摆动, 使摆杆 (3) 的另一端向上移动 , 使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插入电梯外门 (11) 的 锁栓孔 (12) 内, 利用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锁住电梯外门 (11) , 使电梯外门 (11) 不能打开, 防止电梯外门 (11) 意外打开, 造成电梯门口 (8) 的人掉入梯厢通道 (20) 内 ; 当电梯厢。
7、 (14) 行驶到电梯门口 (8) 位置时,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安装于电梯门口 (8) 位置的传 感器 (13) , 传感器 (13) 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7) , 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 使锁栓 (16) 离开锁栓孔 (12) , 使电梯外门 (11) 解锁, 使电梯外门 (11) 能打开 ; 站在 踏板 (2) 的人离开踏板 (2) 进入电梯厢 (14) 后, 踏板 (2) 在在压缩弹簧 (5) 的作用下上升 复位 ; 当电梯外门 (11) 打开又重新关闭以及电梯厢 (14) 行驶离开电梯门口 (8) 位置后, 传 感器 (。
8、13) 离开感应头 (15) 的位置, 传感器 (13) 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7) , 控制器 (7) 控 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伸出复位 ; 当有人再站在踏板 (2) 时, 踏板 (2) 通过摆杆 (3) 带动 电磁栓 (6) 上升,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重新插入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1) 内, 使电梯 外门 (11) 不能打开 ; 如此不断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磁栓 (6) 的初始状态 是 : 电梯外门 (11) 位于关闭的位置,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未接近电梯外门 (11) 。
9、下面 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为伸出状态 ; 电磁栓 (6) 未通电, 电磁栓 (6) 的锁 栓 (16) 在其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通电,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 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缩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磁栓 (6) 的初始状态 是 : 电梯外门 (11) 位于关闭的位置,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
10、5) 未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5592 A 2 2/2 页 3 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为伸出状态, 电磁栓 (6) 通电,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其弹簧的弹力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断电,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 其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磁。
11、栓 (6)的锁栓 (16) 缩回时, 锁栓 (16) 的上端面比电梯外门 (11) 的下端面低, 以保证电梯外门 (11) 能打 开。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梯厢 (14) 行驶到电 梯外门 (11) 位置时,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传感器 (13) , 电梯外门 (11) 的对准梯 厢内门 (21) 。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摆杆 (3) 一端为左端, 摆杆 (3) 另一端为右端 ; 左端到限位块 (22) 的距离与电磁栓 (6) 上升的距离相等 ; 摆杆 (3) 左端到凹槽 (。
12、17) 槽底的距离大于摆杆 (3) 右端到凹槽 (17) 槽底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踏板 (2) 下降的距离 与导向外壳 (25) 上升的距离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5592 A 3 1/3 页 4 电梯安全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装置, 特别是一种电梯安全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设计以及维护等的原因, 在电梯厢没有行驶到该电 梯外门的情况下, 电梯外门就意外打开, 使该电梯外门的人掉入电梯通道内, 造成伤亡事 故, 一种防止电梯外门意外打开的电梯安全门装置。
13、已成为人使用电梯的安全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电梯安全门装置, 防止电梯外门 意外打开, 维护人们的安全。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电梯安全门装置包括有踏板装置以及控制器, 踏板 装置包括有踏板、 摆杆、 摆杆座、 压缩弹簧以及电磁栓 ; 踏板安装于电梯门口前的地板上, 压 缩弹簧设于踏板与地板之间, 摆杆设于踏板与地板之间, 摆杆的中部与摆杆座铰接, 摆杆的 一端与电磁栓连接, 摆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铰接, 驱动杆与踏板铰接, 摆杆座与地板固定连 接 ; 电梯外门设有锁栓孔, 电磁栓位于锁栓孔的下方 ; 控制器设有传感器, 传感器。
14、安装于电 梯外门下面的梯厢通道上, 电梯厢设有感应头, 感应头位于电梯厢内门的下面 ; 控制器通过 控制线与电磁栓连接, 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连接。 0005 电梯安全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 当电梯厢未行驶到该电梯外门的位置时, 人站在 踏板时, 利用踏板驱动摆杆摆动, 利用摆杆带动电磁栓的锁栓插入电梯外门的锁栓孔内, 使 电梯外门不能打开 ; 当电梯厢行驶到该楼层的电梯外门位置时, 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栓的 锁栓缩回, 锁栓退出锁栓孔, 电梯外门能打开 ; 电梯厢离开该楼层的电梯外门位置后, 电梯 外门关闭, 控制器控制电磁栓的锁栓复位伸出 ; 再有人在进入踏板时, 重复上述过程, 如此 不。
15、断循环。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电梯安全门装置没有踏板装置, 人站在踏板时, 利用踏板以 及摆杆带动电磁栓的锁栓插入电梯外门的锁栓孔内, 使电梯外门不能打开, 防止人掉入电 梯厢内 ; 当电梯厢行驶到该楼层的电梯外门位置时, 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栓的锁栓解锁, 使 电梯外门能打开, 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电梯安全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 图 1 所示的电梯安全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电梯安全门装置包括有踏板装置 1 以及控 制器 7, 踏板装置 1 包括有踏板 2、 摆杆 3、 摆杆座 4、 压。
16、缩弹簧 5 以及电磁栓 6 ; 踏板 2 安装 说 明 书 CN 104495592 A 4 2/3 页 5 于电梯门口 8 前的地板 9 上, 压缩弹簧 5 设于踏板 2 与地板 9 之间, 摆杆 3 设于踏板 2 与地 板 9 之间, 摆杆 3 的中部与摆杆座 4 铰接, 摆杆 3 的一端与电磁栓 6 连接, 摆杆 3 的另一端 与驱动杆 10 铰接, 驱动杆 10 与踏板 2 铰接, 摆杆座 4 与地板 9 固定连接 ; 电梯外门 11 设有 锁栓孔 12, 电磁栓 6 位于锁栓孔 12 的下方 ; 控制器 7 设有传感器 13, 传感器 13 安装于电梯 外门 11 下面的梯厢通道 2。
17、0 上, 电梯厢 14 设有感应头 15, 感应头 15 位于电梯厢内门 21 的 下面 ; 电梯门口 8 前的地板 9 设有凹槽 17, 凹槽 17 设有导槽 18, 踏板 2 设有导轨 19, 导轨 19 与导槽 18 动配合连接。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2 的孔径大于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的外 径, 以保证锁栓 16 能插入到锁栓孔 12 内。 0009 电梯安全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 当电梯厢14未行驶到该电梯外门11的位置时, 人 站在踏板 2 时, 利用踏板 2 驱动摆杆 3 摆动, 利用摆杆 3 带动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插入电梯 外门11的锁栓孔12内, 使电梯外门。
18、11不能打开 ; 当电梯厢14行驶到该楼层的电梯外门11 位置时, 利用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 锁栓 16 退出锁栓孔 12, 电梯外门 11 能 打开 ; 电梯厢 14 离开该楼层的电梯外门 11 位置后, 电梯外门 11 关闭, 控制器 4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复位伸出 ; 再有人在进入踏板 2 时, 重复上述过程, 如此不断循环。 0010 电梯安全门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是 : 使用时, 当电梯的电梯厢 14 未行驶到电梯的 电梯门口 8 位置时, 人踏入电梯门口 8 前的踏板 2 后, 踏板 2 在人体的重力作用下降低, 踏 板 2 通过驱动杆 10 。
19、压摆杆 3 的一端向下摆动, 使摆杆 3 的另一端向上移动 , 使电磁栓 6 的 锁栓 16 插入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2 内, 利用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锁住电梯外门 11, 使电梯 外门 11 不能打开, 防止电梯外门 11 意外打开, 造成电梯门口 8 的人掉入梯厢通道 20 内 ; 当 电梯厢 14 行驶到电梯门口 8 位置时,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安装于电梯门口 8 位置的 传感器 13, 传感器 13 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7, 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 使 锁栓 16 离开锁栓孔 12, 使电梯外门 11 解锁, 使电梯外门 11 。
20、能打开 ; 站在踏板 2 的人离开 踏板 2 进入电梯厢 14 后, 踏板 2 在在压缩弹簧 5 的作用下上升复位 ; 当电梯外门 11 打开又 重新关闭以及电梯厢 14 行驶离开电梯门口 8 位置后, 传感器 13 离开感应头 15 的位置, 传 感器 13 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7, 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伸出复位 ; 当有人再站 在踏板 2 时, 踏板 2 通过摆杆 3 带动电磁栓 6 上升,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重新插入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1 内, 使电梯外门 11 不能打开 ; 如此不断循环。 0011 电磁栓 6 的初始状态是 : 电梯外门 11 。
21、位于关闭的位置,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未 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为伸出状态 ; 电磁栓 6 未通电, 电 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其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出 ;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 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通电,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缩 回。 0012 或者, 电磁栓 6 的初始状态是 : 电梯外门 11 位于关闭的位置,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未接近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为伸出状态, 电磁栓 6 通电。
22、,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其弹簧的弹力伸出 ;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 电梯外门 11 下面的传感器 13 时, 电磁栓 6 断电,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在其弹簧的弹力作用 下缩回。 0013 当踏板 2 没有人时, 踏板 2 在压缩弹簧 5 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踏板 2 带动摆杆 3 复 位, 摆杆 3 带动电磁栓 6 向下移动, 使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位于离开锁栓孔 12 的位置 ; 电梯 说 明 书 CN 104495592 A 5 3/3 页 6 厢 14 行驶到电梯门口 8 位置时,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安装于电梯门口 8。
23、 位置的传感 器 13, 传感器 13 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7, 控制器 7 控制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 ; 电磁栓 6 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0014 为了保证梯厢内门 21 升到对准电梯外门 11 位置时, 电梯外门 11 能打开, 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缩回时, 锁栓 16 的上端面比电梯外门 11 的下端面低, 避免锁栓 16 缩回后挡住 电梯外门 11 ; 电梯厢 14 行驶到电梯外门 11 位置时, 电梯厢 14 的感应头 15 接近传感器 13, 电梯外门 11 的对准梯厢内门 21。 0015 为了使踏板 2 能稳定下降以及复位, 压缩弹簧 5 设有多个, 均布。
24、于踏板 2 的下面, 安装于凹槽 17 内, 压缩弹簧 5 的上端与踏板 2 的背面接触, 压缩弹簧 5 的下端与凹槽 17 的 槽底接触。 0016 为了控制踏板 2 下降的距离以及摆杆 3 的摆动的行程, 凹槽 17 的底部设有限位块 22, 限位块 22 位于踏板 2 的下方, 使踏板 2 下降与限位块 22 接触后, 不能再下降。 0017 为了保证电磁栓 6 能上升到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2 位置, 摆杆 3 一端为左端, 摆 杆 3 另一端为右端 ; 左端到限位块 22 的距离与电磁栓 6 上升的距离相等 ; 摆杆 3 左端到凹 槽 17 槽底的距离大于摆杆 3 右端到凹槽 。
25、17 槽底的距离 ; 踏板 2 下降的距离与导向外壳 25 上升的距离相等。 0018 为了避免踏板2与凹槽17间隙夹到脚, 踏板2上面没有地毯23, 地毯23的面积大 于踏板 2 的面积。 0019 为了保证电磁栓 6 的锁栓 16 能准确插入锁栓孔 12 内, 凹槽 17 固定有导向筒 24, 导向筒 24 固定于电梯外门 11 的锁栓孔 12 的下方 ; 电磁栓 6 设有导向外壳 25, 导向外壳 25 设于导向筒 24 内, 导向外壳 25 与导向筒 24 动配合连接 ; 摆杆 3 的右端与电磁栓 6 的导向 外壳 25 铰接。 0020 为了避免导向外壳 25 插入锁栓孔 12 内,。
26、 导向外壳 25 的截面积比锁栓孔 12 的截 面积大, 导向外壳 25 的直径大于锁栓孔 12 的孔径。 0021 所述的电梯外门11为两扇, 每扇电梯外门11的下端均设有锁栓孔12, 每个锁栓孔 12 下面设有一个电磁栓 6, 每个电磁栓 6 的导向外壳 25 与摆杆 3 的一端铰接 ; 凹槽 17 设有 两个导向筒 24, 每个导向筒 24 与一个导向外壳 25 动配合连接。 0022 所述的踏板装置 1 设有多个, 每个踏板装置 1 安装于每层楼房的电梯门口 8 前地 板 9 的上。 说 明 书 CN 104495592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559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