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21900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7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24777.6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号:

CN104555673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3/12申请日:20150119|||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3/12; B66B13/18

主分类号:

B66B13/12

申请人: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伟增; 余俊云; 郑斌斌

地址:

31300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经济开发区胜利路6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代理人:

赵卫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门挂板上的门刀组件、固定在被动门挂板上的副锁和固定在门机下底板上的触体安装板,所述门刀组件上包含和所述副锁及所述触体安装板联动配合的锁钩,所述门刀组件包括底板、主动连杆、被动连杆,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中间均铰接在底板上,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之间铰接有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微动刀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锁钩,主动连杆连接门机传动部件,门刀组件配合电梯层门上设有的门球触发锁钩动作。本发明无需在层门上增加额外的触发机构,实现了轿门和层门的同步开关;安装和维修方便,调试也简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主动门挂板上的门刀组件、固定在被动门挂板上的副锁和固定在门机下底板上的触体安装板,所述门刀组件上包含和所述副锁及所述触体安装板联动配合的锁钩(1),所述门刀组件包括底板(2)、主动连杆(31)、被动连杆(32),主动连杆(31)和被动连杆(32)中间均铰接在底板(2)上,主动连杆(31)和被动连杆(32)之间铰接有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微动刀片(3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锁钩(1),主动连杆(31)连接门机传动部件,门刀组件配合电梯层门上设有的门球(9)触发锁钩(1)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动刀片(33)和锁钩(1)间的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微动刀片上的开锁板(4),开锁板(4)随微动刀片(33)运动,底板(2)上位于开锁板(4)的运动范围内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位于底板(2)上开锁板(4)所在一侧和开锁板(4)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位于底板(2)另一侧设有的连接板(5)上,所述连接板(5)铰接在锁连杆(6)一端,锁连杆(6)另一端铰接触头安装板(7),触头安装板(7)上设有所述锁钩(1),所述锁连杆(6)、触头安装板(7)和锁钩(1)均设在底板(2)另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轴外设有尼龙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连杆(31)为Y形,主动连杆(31)的其中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主动连杆(31)的第三个连接端连接门机的传动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均设有向上的折边(35),形成L形截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动刀片(33)和主动连杆(31)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片(361)形成铰接连接,微动连杆(33)和被动连杆(32)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片(362)形成铰接连接,第一限位片(361)和第二限位片(362)间设置曲杆(363)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间设有弹簧(8)。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连杆(6)为L形,锁连杆(6)和触头安装板(7)的铰接位置位于触头安装板的一个边角,触头安装板(7)转动连接在底板(2)上。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锁钩(1)设置在触头安装板(7)的远离底板(2)一侧的端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轿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电梯的使用日益广泛,同时,电梯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带轿门锁的门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目前市场上的轿门锁,大多采用分离式的结构,该结构需要在层门装置上安装机械结构来触发轿门锁动作,占用空间大,安装精度要求高,每层都要调整轿门锁和触发机构的位置,调整过程十分繁琐,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05912U,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电梯轿门锁,包括设置在轿门上的轿门锁钩、轿门锁轴,轿门锁钩可以钩住轿门锁轴用以锁住电梯轿门,轿门锁钩具有一转轴和一滚,滚轮可以与电梯层门上的撞弓相配合带动轿门锁钩转动脱离轿门锁轴。上述公开的专利文件中,轿门锁通过设置在层门上的撞弓来触发,同样存在着安装繁琐,调整过程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梯轿门锁解锁方式不够简便,安装调试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调试方便的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门挂板上的门刀组件、固定在被动门挂板上的副锁和固定在门机下底板上的触体安装板,所述门刀组件上包含和所述副锁及所述触体安装板联动配合的锁钩,所述门刀组件包括底板、主动连杆、被动连杆,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中间均铰接在底板上,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之间铰接有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微动刀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锁钩,主动连杆连接门机传动部件,门刀组件配合电梯层门上设有的门球触发锁钩动作。
本发明的轿门锁直接利用原有安装在电梯层门上的门球配合门刀组件来实现解锁。门球和电梯层门间的连接关系和运动状态为电梯领域常规技术。本发明的轿门锁装置和门球配合触发打开轿门锁的原理如下:当电梯运行至平层区域时,门刀组件处于有门球状态,门机开门,门机的传动部件带动主动连杆,使得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夹持门球。微动刀片在摆动工程中带动锁钩翘起,打开轿门锁。当电梯运行至非平层区域时,门刀组件处于无门球状态,锁钩自重下落,使得轿门锁关闭。本发明只需借助层门上原本设有的门球,就能达到轿门和层门同步解锁的目的,无需在每层层门上增设额外的触发结构,使得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调试也简单。
其中,微动刀片和锁钩间的传动机构具体为:
作为优选,微动刀片和锁钩间的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微动刀片上的开锁板,开锁板随微动刀片运动,底板上位于开锁板的运动范围内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位于底板上开锁板所在一侧和开锁板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位于底板另一侧设有的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铰接在锁连杆一端,锁连杆另一端铰接触头安装板,触头安装板上设有所述锁钩,所述锁连杆、触头安装板和锁钩均设在底板另一侧。
微动刀片和锁钩间的传动机构分列在底板的两侧,合理的利用了底板正反两面的空间,和安装在单一侧面相比,节约了占用面积。
作为优选,连接轴外设有尼龙套。减弱连接轴和底板间的摩擦噪音。
作为优选,主动连杆为Y形,主动连杆的其中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主动连杆的第三个连接端连接门机的传动部件。
作为优选,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均设有向上的折边,形成L形截面。
作为优选,微动刀片和主动连杆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片形成铰接连接,微动连杆和被动连杆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片形成铰接连接,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间设置曲杆连接。微动刀片摆动时,限位片和微动刀片上的折边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间设有弹簧。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夹持门球时,门机有外力施加,弹簧压缩;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未夹持门球时,弹簧恢复形变,撑开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进一步帮助锁钩自动落下。
作为优选,锁连杆为L形,锁连杆和触头安装板的铰接位置位于触头安装板的一个边角,触头安装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锁连杆和触头安装板的连接结构,放大了锁钩转动的角度,使得微动刀片的小距离摆动,即可使得锁钩获得较大角度的旋转。
作为优选,锁钩设置在触头安装板的远离底板一侧的端部。增加转动时的力臂,有利于锁钩自重落下。
本发明的轿门锁的传动结构,开锁板、连接轴和连接板均用于两侧面间的连接,实现翻面传动;触头安装板用于安置锁钩,触头安装板转动点到锁钩设计为一定距离,有利于锁钩转动落下自动复位。还有个锁连杆,锁连杆和触头安装板的连接结构,放大了锁钩转动的角度,使得微动刀片的小距离摆动,即可使得锁钩获得较大角度的旋转。整个传动机构没有无意义的铰接连接,连接结构紧凑。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无需在层门上增加额外的触发机构,实现了轿门和层门的同步开关;安装和维修方便,调试也简单。
门刀组件连接紧凑、最大限度的精简连接部件,方便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门刀组件夹持门球的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3部分结构的后视图。
图中:锁钩1、底板2、主动连杆31、被动连杆32、微动刀片33、活动刀片34、折边35、第一限位片361、第二限位片362、曲杆363、开锁板4、连接板5、锁连杆6、触头安装板7、弹簧8、门球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门挂板上的门刀组件、固定在被动门挂板上的副锁和固定在门机下底板上的触体安装板,门刀组件上包含和所述副锁及所述触体安装板联动配合的锁钩1。锁钩和副锁构成轿门的锁闭结构。门刀组件为轿门锁的触发控制结构,需要和层门上的门球9相配合。
门刀组件包括底板2、主动连杆31、被动连杆32,主动连杆31和被动连杆32中间均铰接在底板2上。主动连杆31和被动连杆32之间铰接有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微动刀片3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锁钩1,主动连杆31连接门机传动部件。主动连杆31为Y形,主动连杆31的其中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主动连杆31的第三个连接端连接门机的传动部件。门机传动部件的动作带动主动连杆31,通过四边形的铰接活动从而带动微动刀片33,触发锁钩1动作。
门刀组件的具体结构为:微动刀片33和锁钩1间的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微动刀片上的开锁板4,开锁板4随微动刀片33运动。底板2上位于开锁板4的运动范围内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位于底板2上开锁板4所在一侧和开锁板4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位于底板2另一侧设有的连接板5上。连接板5铰接在锁连杆6一端,锁连杆6另一端铰接触头安装板7,触头安装板7上设有锁钩1,锁连杆6、触头安装板7和锁钩1均设在底板2另一侧。锁连杆6为L形,锁连杆6和触头安装板7的铰接位置位于触头安装板的一个边角,触头安装板7转动连接在底板2上。锁钩1设置在触头安装板7的远离底板2一侧的端部。
为了减弱连接轴和底板间的摩擦噪音,连接轴外设有尼龙套。
对于微动刀片,设计了动作限位结构。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均设有向上的折边35,形成L形截面。微动刀片33和主动连杆31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片361形成铰接连接,微动连杆33和被动连杆32的铰接部位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片362形成铰接连接,第一限位片361和第二限位片362间设置曲杆363连接。
轿门锁装置和层门门球配合触发打开轿门锁的原理如下:如图3、图4所示,当电梯运行至平层区域时,门刀组件处于有门球状态,门机开层门,门机的传动部件带动主动连杆31,使得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夹持门球。微动刀片33在摆动工程中通过门刀组件的连接结构带动锁钩1翘起,解开锁钩1和副锁的连接,打开轿门锁。当电梯运行至非平层区域时,门刀组件处于无门球状态,锁钩1自重下落,使得轿门锁关闭。整个动作过程,只需借助层门上原本设有的门球9,就能达到轿门和层门同步解锁的目的。
为进一步优化锁钩1的复位,锁闭轿门,微动刀片33和活动刀片34间设有弹簧8,利用弹簧8恢复形变力加强锁钩的复位。
此轿门锁装置,无需在每层层门上增设额外的触发结构,使得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调试也简单。轿门锁的传动结构,开锁板、连接轴和连接板均用于两侧面间的连接,实现翻面传动;触头安装板用于安置锁钩,触头安装板转动点到锁钩设计为一定距离,有利于锁钩转动落下自动复位。还有个锁连杆,锁连杆和触头安装板的连接结构,放大了锁钩转动的角度,使得微动刀片的小距离摆动,即可使得锁钩获得较大角度的旋转。整个传动机构没有无意义的铰接连接,连接结构紧凑。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同步门刀轿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门挂板上的门刀组件、固定在被动门挂板上的副锁和固定在门机下底板上的触体安装板,所述门刀组件上包含和所述副锁及所述触体安装板联动配合的锁钩,所述门刀组件包括底板、主动连杆、被动连杆,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中间均铰接在底板上,主动连杆和被动连杆之间铰接有微动刀片和活动刀片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微动刀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锁钩,主动连杆连接门机传动部件,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