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1102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1731.0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462317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05申请公布日:2015052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05; A61P27/16

主分类号:

A61K36/8905

申请人:

青岛食之礼中草药研究所

发明人:

毕玉轩

地址:

266409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红石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桃仁12-16克,龙胆草10-14克,黄芩12-16克,栀子10-14克,车前子12-16克,茯苓10-14克,泽泻12-16克,石菖蒲各8-12克,当归13-17克,大黄4-8克,香附13-17克,通草4-8克,路路通13-17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桃仁12-16克,龙胆草10-14克,黄芩12-16克,栀子10-14克,车前子12-16克,茯苓10-14克,泽泻12-16克,石菖蒲各8-12克,当归13-17克,大黄4-8克,香附13-17克,通草4-8克,路路通13-17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桃仁14克,龙胆草12克,黄芩14克,栀子12克,车前子14克,茯苓12克,泽泻14克,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大黄6克,香附15克,通草6克,路路通15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
背景技术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此病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可逐渐加重,数日后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自轻度到全聋。可为暂时性,也可为永久性。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可为耳蜗聋,也可为蜗后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桃仁12-16克,龙胆草10-14克,黄芩12-16克,栀子10-14克,车前子12-16克,茯苓10-14克,泽泻12-16克,石菖蒲各8-12克,当归13-17克,大黄4-8克,香附13-17克,通草4-8克,路路通13-17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桃仁14克,龙胆草12克,黄芩14克,栀子12克,车前子14克,茯苓12克,泽泻14克,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大黄6克,香附15克,通草6克,路路通15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山栀: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石菖蒲: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治热病神昏 痰厥 健忘 耳鸣 耳聋 脘腹胀痛 噤口痢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痈疽疥癣。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大黄: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治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通草: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桃仁12克,龙胆草10克,黄芩12克,栀子10克,车前子12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石菖蒲各8克,当归13克,大黄4克,香附13克,通草4克,路路通13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桃仁14克,龙胆草12克,黄芩14克,栀子12克,车前子14克,茯苓12克,泽泻14克,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大黄6克,香附15克,通草6克,路路通15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桃仁16克,龙胆草14克,黄芩16克,栀子14克,车前子16克,茯苓14克,泽泻16克,石菖蒲各12克,当归17克,大黄8克,香附17克,通草8克,路路通17克。

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桃仁12-16克,龙胆草10-14克,黄芩12-16克,栀子10-14克,车前子12-16克,茯苓10-14克,泽泻12-16克,石菖蒲各8-12克,当归13-17克,大黄4-8克,香附13-17克,通草4-8克,路路通13-17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