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21003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00855.9

申请日:

2013.09.06

公开号:

CN104412925A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503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23K1/18; A23K1/16; A23K1/17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贾友宏

发明人:

贾友宏

地址:

536017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彬池村委会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5

代理人:

黄建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患白点病,白点病就是在鱼的鳃、鳍和皮肤出现一个个的白点及粘液,可造成鱼体体表发炎、坏死、鳞片脱落等症状。本发明通过网箱设置,投苗期的选择,结合投喂复合多维、免疫多糖提高鱼体内抵抗力,鱼患病初期投喂阿莫西林及白点病暴期间吊挂敌百虫、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的治疗手段进行防治。一方面提高了海养鱼的白点病抵抗力,不容易患病,并且由于早投苗,在白点病暴发的前期,鱼已长大,身体抵抗力提高,更不易患白点病,患了白点病后,在患病初期,即采取措施治疗,这样防治结合,整体防治,使海养鱼白点病的患病机率大大降低甚至基本消除。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1)海养鱼类通常采用网箱养殖,网箱布置为每个3-4组为一排,每组之间距离50-100厘米,每个网箱投入体长3-5厘米鱼苗的密度是50-100尾/立方米水体,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合理密养,当鱼长至5-10厘米时,分箱使鱼的密度是20-25尾/立方米水体,保持水质优良;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严防将病原体带入;发现池中病、死鱼要立即清理,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再侵害健康鱼体;
(2)投放鱼苗选择在2-3月份,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体重越大的鱼,对白点病的抗病能力越强;在养殖的三个月后,投喂复合多维、免疫多糖,将多维、多糖拌入饲料中喂养,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3-5%,用含药饲料喂养5-10天,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3)在海养鱼患病初期,投喂阿莫西林,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3-5%,拌匀后即可投喂,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投喂5-10天,至白点消除;
(4)在白点病暴发期,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将药瓶吊入网箱中,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泼洒量是200-250亳升/200立方水体,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说明书

说明书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属于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患白点病,白点病就是在鱼的鳃、鳍和皮肤出现一个个的白点及粘液。白点病的病原体是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鱼体被刺激隐核虫大量寄生时,可造成鱼体体表发炎、坏死、鳞片脱落;鳃部血管充血、发炎,粘液增多,呼吸困难;眼角膜发炎溃烂盲眼。同时刺激隐核虫入侵鱼体,易在伤口处引起细菌性病的继发感染,且发病快,死亡率高。白点病的发病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早晚温差较大时,容易引发,而温度大于28℃时就不容易导致发病,所以白点病多发生在深秋时节,八-九月期间大量暴发,目前,白点病的治疗都是采用喷施福尔马林,亚甲兰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然而,白点的防治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尤其是在海水养殖中,白点病的防治不同于淡水养殖,有其独特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针对一种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利用整体的防治方法,提高海养鱼类的抗病能力,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海养鱼类白点病,克服传统防治鱼类白点病的不足。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是因为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1)海养鱼类通常采用网箱养殖,网箱布置为每个3-4组为一排,每组之间距离50-100厘米,每个网箱投入体长3-5厘米鱼苗的密度是50-100尾/立方米水体,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合理密养,当鱼长至5-10厘米时,分箱使鱼的密度是20-25尾/立方米水体,保持水质优良;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严防将病原体带入;发现池中病、死鱼要立即清理,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再侵害健康鱼体;
(2)投放鱼苗选择在2-3月份,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体重越大的鱼,对白点病的抗病能力越强;在养殖的三个月后,投喂复合多维、免疫多糖,将多维、多糖拌入饲料中喂养,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3-5%,用含药饲料喂养5-10天,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3)在海养鱼患病初期,投喂阿莫西林,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3-5%,拌匀后即可投喂,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投喂5-10天,至白点消除。
(4)在白点病暴发期,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将药瓶吊入网箱中,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泼洒量是200-250亳升/200立方水体,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在海养鱼的养殖过程中,采用了多维溶液调整海养鱼体内环境的措施,提高了海养鱼的白点病抵抗力,不容易患病,并且由于早投苗,在白点病暴发的前期,鱼已长大,身体抵抗力提高,更不易患白点病,患了白点病后,在患病初期,即采取措施治疗,这样防治结合,整体防治,使海养鱼白点病的患病机率大大降低甚至基本消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 选择海水流速平缓,海水深2-5米,离海岸500-5000米的海域建立网箱,网箱布置为每个单元3组,每组之间距离50厘米,每个网箱投入体长3厘米鱼苗的密度是100尾/立方米水体,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合理密养,当鱼长至5厘米时,筛网分箱使鱼的密度是20尾/立方米水体,保持水质优良;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严防将病原体带入;发现池中病、死鱼要立即清理,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再侵害健康鱼体;
(2)投放鱼苗选择在2月份,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体重越大的鱼,对白点病的抗病能力越强;在养殖的三个月后,投喂复合多维、免疫多糖,将多维、多糖拌入饲料中喂养,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3%,用含药饲料喂养10天,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3)在海养鱼患病初期,投喂阿莫西林,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3%,拌匀后即可投喂,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投喂10天,至白点消除。
(4)在白点病暴发期,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将药瓶吊入网箱中,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泼洒量是2000亳升/200立方水体,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实施例2
(1)选择海水流速平缓,海水深2-5米,离海岸500-5000米的海域建立网箱,网箱布置为每个单元4组,每组之间距离100厘米,每个网箱投入体长5厘米鱼苗的密度是50尾/立方米水体,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合理密养,当鱼长至10厘米时,筛网分箱使鱼的密度是25尾/立方米水体,保持水质优良;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严防将病原体带入;发现池中病、死鱼要立即清理,以免在病鱼死后小瓜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再侵害健康鱼体;
(2)投放鱼苗选择在3月份,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体重越大的鱼,对白点病的抗病能力越强;在养殖的三个月后,投喂复合多维、免疫多糖,将多维、多糖拌入饲料中喂养,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5%,用含药饲料喂养5天,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3)在海养鱼患病初期,投喂阿莫西林,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5%,拌匀后即可投喂,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投喂5天,至白点消除;
(4)在白点病暴发期,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将药瓶吊入网箱中,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泼洒量是250亳升/200立方水体,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00855.9 (22)申请日 2013.09.06 A01K 61/00(2006.01) A23K 1/18(2006.01) A23K 1/16(2006.01) A23K 1/17(2006.01) (71)申请人 贾友宏 地址 536017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 区兴港镇彬池村委会 (72)发明人 贾友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5115 代理人 黄建中 (54) 发明名称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鱼。

2、类在养殖过程中易患白点病, 白点病就是在鱼 的鳃、 鳍和皮肤出现一个个的白点及粘液, 可造成 鱼体体表发炎、 坏死、 鳞片脱落等症状。本发明通 过网箱设置, 投苗期的选择, 结合投喂复合多维、 免疫多糖提高鱼体内抵抗力, 鱼患病初期投喂阿 莫西林及白点病暴期间吊挂敌百虫、 在网箱中泼 洒阿维菌素的治疗手段进行防治。一方面提高了 海养鱼的白点病抵抗力, 不容易患病, 并且由于早 投苗, 在白点病暴发的前期, 鱼已长大, 身体抵抗 力提高, 更不易患白点病, 患了白点病后, 在患病 初期, 即采取措施治疗, 这样防治结合, 整体防治, 使海养鱼白点病的患病机率大大降低甚至基本消 除。 (51)In。

3、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129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 CN 104412925 A 1/1 页 2 1.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 (1) 海养鱼类通常采用网箱养殖, 网箱布置为每个 3-4 组为一排, 每组之间距离 50-100 厘米, 每个网箱投入体长 3-5 厘米鱼苗的密度是 50-100 尾 / 立方米水体, 使鱼的养殖有一 个宽松的环境, 做到合理密养, 当鱼长至 5-10 厘米时, 分箱使鱼的密度。

4、是 20-25 尾 / 立方米 水体, 保持水质优良 ; 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 严防将病原体带入 ; 发现池中病、 死鱼要立 即清理, 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 再侵害健康鱼体 ; (2) 投放鱼苗选择在2-3月份, 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 体重越大的鱼, 对白点 病的抗病能力越强 ; 在养殖的三个月后, 投喂复合多维、 免疫多糖, 将多维、 多糖拌入饲料中 喂养, 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 3-5%, 用含药饲料喂养 5-10 天, 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 (3) 在海养鱼患病初期, 投喂阿莫西林, 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 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 3-5%, 拌匀后即。

5、可投喂, 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 投喂 5-10 天, 至白点消除 ; (4) 在白点病暴发期, 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 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 将药瓶吊入网箱 中, 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 泼洒量是 200-250 亳升 /200 立方水体, 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12925 A 2 1/2 页 3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 属于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防治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患白点病, 白点病就是在鱼的鳃、 鳍和皮肤出现一个个的白 点及粘液。白点病的。

6、病原体是刺激隐核虫 (海水小瓜虫) , 鱼体被刺激隐核虫大量寄生时, 可 造成鱼体体表发炎、 坏死、 鳞片脱落 ; 鳃部血管充血、 发炎, 粘液增多, 呼吸困难 ; 眼角膜发 炎溃烂盲眼。同时刺激隐核虫入侵鱼体, 易在伤口处引起细菌性病的继发感染, 且发病快, 死亡率高。白点病的发病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早晚温差较大时, 容易引发, 而温度 大于 28时就不容易导致发病, 所以白点病多发生在深秋时节, 八 - 九月期间大量暴发, 目前, 白点病的治疗都是采用喷施福尔马林, 亚甲兰等,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 白点的防 治是一个整体的工程, 尤其是在海水养殖中, 白点病的防治不同于淡水。

7、养殖, 有其独特的要 求, 因此, 提供一种针对一种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利用整体的防治方法, 提高海 养鱼类的抗病能力, 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海养鱼类白点病, 克服传统防治鱼类白点病的不足。 0004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是因为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包 括下述具体技术步骤 : (1) 海养鱼类通常采用网箱养殖, 网箱布置为每个 3-4 组为一排, 每组之间距离 50-100 厘米, 每个网箱投入体长 3-5 厘米鱼苗的密度是 50-100 尾 / 立方米水体, 使鱼的养殖有一 个宽松的环境。

8、, 做到合理密养, 当鱼长至 5-10 厘米时, 分箱使鱼的密度是 20-25 尾 / 立方米 水体, 保持水质优良 ; 购进的鱼种要进行检疫, 严防将病原体带入 ; 发现池中病、 死鱼要立 即清理, 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 再侵害健康鱼体 ; (2) 投放鱼苗选择在2-3月份, 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 体重越大的鱼, 对白点 病的抗病能力越强 ; 在养殖的三个月后, 投喂复合多维、 免疫多糖, 将多维、 多糖拌入饲料中 喂养, 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 3-5%, 用含药饲料喂养 5-10 天, 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 (3) 在海养鱼患病初期, 投喂阿莫西林, 。

9、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 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 3-5%, 拌匀后即可投喂, 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 投喂 5-10 天, 至白点消除。 0005 (4) 在白点病暴发期, 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 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 将药瓶吊入 网箱中, 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 泼洒量是 200-250 亳升 /200 立方水体, 至白点病感染结 束。 0006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 在海养鱼的养殖过程中, 采用了多维溶液调整海养鱼体 内环境的措施, 提高了海养鱼的白点病抵抗力, 不容易患病, 并且由于早投苗, 在白点病暴 说 明 书 CN 104412925 A 3 2/2 页 4。

10、 发的前期, 鱼已长大, 身体抵抗力提高, 更不易患白点病, 患了白点病后, 在患病初期, 即采 取措施治疗, 这样防治结合, 整体防治, 使海养鱼白点病的患病机率大大降低甚至基本消 除。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实施例 1 (1) 选择海水流速平缓, 海水深 2-5 米, 离海岸 500-5000 米的海域建立网箱, 网箱布 置为每个单元 3 组, 每组之间距离 50 厘米, 每个网箱投入体长 3 厘米鱼苗的密度是 100 尾 / 立方米水体, 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做到合理密养, 当鱼长至 5 厘米时, 筛网分箱 使鱼的密度是20尾/立方米水体, 保持水质优良 ; 购进的鱼种要进行。

11、检疫, 严防将病原体带 入 ; 发现池中病、 死鱼要立即清理, 以免在病鱼死后刺激隐核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 再侵害 健康鱼体 ; (2) 投放鱼苗选择在2月份, 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 体重越大的鱼, 对白点病 的抗病能力越强 ; 在养殖的三个月后, 投喂复合多维、 免疫多糖, 将多维、 多糖拌入饲料中喂 养, 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 3%, 用含药饲料喂养 10 天, 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 (3) 在海养鱼患病初期, 投喂阿莫西林, 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 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 3%, 拌匀后即可投喂, 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 投喂 10 天, 至白 点消。

12、除。 0008 (4) 在白点病暴发期, 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 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 将药瓶吊入 网箱中, 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 泼洒量是 2000 亳升 /200 立方水体, 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0009 实施例 2 (1) 选择海水流速平缓, 海水深 2-5 米, 离海岸 500-5000 米的海域建立网箱, 网箱布置 为每个单元 4 组, 每组之间距离 100 厘米, 每个网箱投入体长 5 厘米鱼苗的密度是 50 尾 / 立方米水体, 使鱼的养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做到合理密养, 当鱼长至 10 厘米时, 筛网分箱 使鱼的密度是25尾/立方米水体, 保持水质优良 ; 购进的鱼种要进行。

13、检疫, 严防将病原体带 入 ; 发现池中病、 死鱼要立即清理, 以免在病鱼死后小瓜虫从鱼体脱落到水体, 再侵害健康 鱼体 ; (2) 投放鱼苗选择在3月份, 使鱼在八月份时达到400克以上, 体重越大的鱼, 对白点病 的抗病能力越强 ; 在养殖的三个月后, 投喂复合多维、 免疫多糖, 将多维、 多糖拌入饲料中喂 养, 拌药量是饲料重量的 5%, 用含药饲料喂养 5 天, 以此提高海养鱼的抵抗力 ; (3) 在海养鱼患病初期, 投喂阿莫西林, 将阿莫西林拌入饲料中, 拌入量是饲料重量的 5%, 拌匀后即可投喂, 发病初期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按常规饲料喂养量, 投喂 5 天, 至白点 消除 ; (4) 在白点病暴发期, 在网箱中吊挂敌百虫, 吊挂时在药瓶身上穿孔, 将药瓶吊入网箱 中, 在网箱中泼洒阿维菌素, 泼洒量是 250 亳升 /200 立方水体, 至白点病感染结束。 说 明 书 CN 104412925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