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013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2124.6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191566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9C 45/27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5/27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27

主分类号:

B29C45/27

申请人: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象烈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王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本发明的流道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因此制成的流道光滑、没有死角,从而可以实现复杂喷咀流道排布,降低流道内10%的压力降,减少加工工艺,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一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通过螺纹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在流道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述流道的溢料槽,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导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穿设定位孔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

说明书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属于注塑模具系统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塑料制造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注塑模具在塑料成型行业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注塑模具的优化与改进是加快注塑行业发展的要点。热流道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的产生是注塑模具行业的一项重大的技术变革。热流道系统通过对模具的浇注系统进行加热或者绝热的方式,使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从而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与采用普通流道技术相比,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具有以下优点: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
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流道板(manifold)、喷嘴(nozzle)、加热元件(heater)、温度控制器(temperature controller)和辅助零件等几部分组成。热流道板的主要任务是使送入各个单独喷嘴的熔体始终保持恒温,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减小注射时的压力损失。热喷嘴的主要作用是将融化后的塑料溶液由注射机喷嘴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加热元件的主要作用是对热流道板或热喷嘴进行加热,从而使塑料在流道和浇口保持熔融状态。加热元件通常包括加热棒、热电偶、加热圈、加热盘条等。温度控制器的任务就是精确控制注塑过程中塑料的温度。
热流道板为一块被加热元件加热的钢质板块,其中间开有热流道。目前的热流道系统大多采用枪钻加工流道,导致流道会出现有死角,不光滑等现象,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胶料滞留在流道内,出现清胶困难,换色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系统能够解决此等问题,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一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定。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在流道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述流道的溢料槽,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导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穿设定位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的流道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因此制成的流道光滑、没有死角,从而可以实现复杂喷咀流道排布,降低流道内10%的压力降,减少加工工艺,节约成本;
2、本发明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因此分流板可拆卸,因此在材料碳化后,清胶方便;
3、本发明采用导柱定位,使分流板第一板块、第一固定板、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四者之间精准配合; 
4、本发明具有换色容易,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5、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二板块在流道周围有一圈溢料槽,可以防止漏胶。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从而保证分流板压紧时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完全接触、压紧并达到封胶的目的;
6、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避空),减少了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
7、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进行单独控温,使得温度控制更精准;
8、本发明的隔热垫块可以防止分流板变形,起到支撑,隔热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各组成部分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分流板第一板块与主射嘴关系示意图。
附图4为分流板第二板块与热咀关系示意图。
附图5为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6为分流板第一板块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主射嘴;2、汽缸;3、阀针;4、分流板第一板块;5、陶瓷接头;6、阀针套;7、汽缸垫块;8、隔热垫块;9、中心垫块;10、热咀;11、分流板第二板块;12、流道;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溢料槽;16、定位销;17、导柱;18、发热丝;19、凹部;20、系统紧固螺丝;21、分流板第一板块紧固螺丝;22、分流板第二板块紧固螺丝;23、接线盒;24、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5、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
参见附图1~附图6所示,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两部分拼接构成,即由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叠合拼接构成。并且流道12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4的表面。而现有技术的流道则采用枪钻加工的方式形成于一钢板的内部。因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将流道12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的表面开设,因此其加工工艺简单,而且形成的流道不会存在死角,不光滑等现象。
为了将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叠合拼接在一起,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需要设置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分流板第一板块4之间通过分流板第一板块紧固螺丝21固定构成A部分。所述第二固定板1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之间通过分流板第二板块紧固螺丝22固定构成B部分然后用系统紧固螺丝20将A部分和B部分锁定,即用系统紧固螺丝20将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锁定。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的侧部均设有接线盒23。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10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在流道12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述流道的溢料槽15,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5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4的高度。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8,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8。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夹设有定位销16,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夹设有定位销16。
所述第一固定板13上设有导柱17,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导柱17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17穿设定位孔设置。
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4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9。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表面设有发热丝18,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表面设有发热丝18。陶瓷接头5设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的侧部,并且用陶瓷接头5与发热丝连接。
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的侧面设有凹部。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A、B两部分)。A部分主要由定位环,第一固定板13,主射嘴1,汽缸2,隔热垫块8,定位销16,分流板第一板块4、阀针3、阀针套6、汽缸垫块7组成,分流板第一板块4通过隔热垫块8支撑,定位销16定位,并用螺丝紧固在第一固定板13上从而形成A部分。B部分主要由第二固定板14,隔热垫块8,中心垫块9,定位销16,热咀10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组成,分流板第二板块11通过隔热垫块8支撑,定位销16定位,并用螺丝紧固在第二固定板14上从而形成B部分。A、B两部分通过导柱17定位,导向,合在一起,并用螺丝锁紧,从而形成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中分流板中的流道开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表面,加工方便,实现复杂喷嘴流道排布等特点,省去堵头的枪钻。加工工艺简单,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交货周期。系统流道光滑,进胶平衡,没有死角,台阶,其圆滑平稳的流道降低了分流板内10%的压力降。而且主射嘴1和分流板第一板块4采用螺纹式连接,热咀10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也采用螺纹式连接。因此,流道内基本无藏胶,换色非常方便。节约成本。分流板流道周围有一圈溢料槽15,而且溢料槽15外的面比其内的面低,从而达到安全封胶的目的,使融料通入到喷嘴和模腔。此二者防止了由于注塑压力过大而发生漏胶的情况。分流板第一板块4开有凹部19(即避空),减小接触面积,减少了热量的损失。系统中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的隔热垫块8,定位销16起到了支撑,隔热,止转的作用,防止分流板在注塑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而发生变形的情况,减少热量损失,也使得他们之间精准配合。此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A、B两部分之间通过导柱定位,并用螺丝锁紧,因此拆卸非常方便,材料在发生碳化情况后,只用要松掉紧固螺丝,取出导柱,即可清理流道。清胶非常简洁,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15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1566A21申请号201410492124622申请日20140924B29C45/2720060171申请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李象烈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代理人王华54发明名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57摘要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本发明的流道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因此制成的流。

2、道光滑、没有死角,从而可以实现复杂喷咀流道排布,降低流道内10的压力降,减少加工工艺,节约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1566ACN104191566A1/1页21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一板块之间。

3、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在流道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述流道的溢料槽,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

4、隔热垫块,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导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穿设定位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

5、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权利要求书CN104191566A1/4页3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属于注塑模具系统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当前,随着塑料制造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注塑模具在塑料成型行业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注塑模具的优化与改进是加快注塑行业发展的要点。热流道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的产生。

6、是注塑模具行业的一项重大的技术变革。热流道系统通过对模具的浇注系统进行加热或者绝热的方式,使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从而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与采用普通流道技术相比,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具有以下优点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0003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流道板(MANIFOLD)、喷嘴(NOZZLE)、加热元件(HEATER)、温度控制器(TEMPERATURECONTROLLER)和辅助零件等几部分组成。热流道板的主要任务是使送入各个单独喷嘴的熔体始终保持恒温,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浇注系统凝料的形成,减小注射时的压力损失。热喷嘴的主要作用是将融化后的塑料溶。

7、液由注射机喷嘴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加热元件的主要作用是对热流道板或热喷嘴进行加热,从而使塑料在流道和浇口保持熔融状态。加热元件通常包括加热棒、热电偶、加热圈、加热盘条等。温度控制器的任务就是精确控制注塑过程中塑料的温度。0004热流道板为一块被加热元件加热的钢质板块,其中间开有热流道。目前的热流道系统大多采用枪钻加工流道,导致流道会出现有死角,不光滑等现象,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胶料滞留在流道内,出现清胶困难,换色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系统能够解决此等问题,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8、是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流道。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一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锁定。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通过螺纹连接。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在流道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

9、述流道说明书CN104191566A2/4页4的溢料槽,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设有定位销。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导柱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穿设定位孔设置。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二固定。

10、板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的流道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的表面,因此制成的流道光滑、没有死角,从而可以实现复杂喷咀流道排布,降低流道内10的压力降,减少加工工艺,节约成本;2、本发明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构成,因此分流板可拆卸,因此在材料碳化后,清胶方便;3、本发明采用导柱定位,使分流。

11、板第一板块、第一固定板、分流板第二板块和第二固定板四者之间精准配合;4、本发明具有换色容易,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优点;5、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二板块在流道周围有一圈溢料槽,可以防止漏胶。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的高度。从而保证分流板压紧时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完全接触、压紧并达到封胶的目的;6、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的侧面设有凹部(避空),减少了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和分流板第二板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7、本发明的分流板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发热丝,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

12、设有发热丝,进行单独控温,使得温度控制更精准;8、本发明的隔热垫块可以防止分流板变形,起到支撑,隔热作用。附图说明0017附图1为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各组成部分分解示意图。0018附图2为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剖视示意图。0019附图3为分流板第一板块与主射嘴关系示意图。0020附图4为分流板第二板块与热咀关系示意图。0021附图5为分流板第一板块和分流板第二板块叠合关系示意图。0022附图6为分流板第一板块示意图。说明书CN104191566A3/4页50023以上附图中,1、主射嘴;2、汽缸;3、阀针;4、分流板第一板块;5、陶瓷接头;6、阀针套;7、汽缸垫块;8、隔热垫块;9、中心。

13、垫块;10、热咀;11、分流板第二板块;12、流道;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溢料槽;16、定位销;17、导柱;18、发热丝;19、凹部;20、系统紧固螺丝;21、分流板第一板块紧固螺丝;22、分流板第二板块紧固螺丝;23、接线盒;24、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5、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14、,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0025实施例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参见附图1附图6所示,一种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由两部分拼接构成,即由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叠合拼接构成。并且流道12形成于分流板第一板块4的表面。而现有技术的流道则采用枪钻加工的方式形成于一钢。

15、板的内部。因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将流道12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的表面开设,因此其加工工艺简单,而且形成的流道不会存在死角,不光滑等现象。0026为了将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叠合拼接在一起,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还需要设置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分流板第一板块4之间通过分流板第一板块紧固螺丝21固定构成A部分。所述第二固定板1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之间通过分流板第二板块紧固螺丝22固定构成B部分然后用系统紧固螺丝20将A部分和B部分锁定,即用系统紧固螺丝20将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锁定。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的侧部均设有接线盒23。002。

16、7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主射嘴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与所述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的热咀10通过螺纹连接。0028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在流道12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包围所述流道的溢料槽15,该溢料槽内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5的高度大于溢料槽外侧的分流板第一板块部分24的高度。0029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8,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块8。0030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夹设有定位销16,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夹设有定位销16。0031所述第一固定板13上。

17、设有导柱17,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导柱17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17穿设定位孔设置。说明书CN104191566A4/4页60032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4之间在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垫块9。0033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13的表面设有发热丝18,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表面设有发热丝18。陶瓷接头5设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的侧部,并且用陶瓷接头5与发热丝连接。0034所述分流板第一板块4朝向所述分流板第二板块11的侧面设有凹部。0035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

18、可以分为两部分(A、B两部分)。A部分主要由定位环,第一固定板13,主射嘴1,汽缸2,隔热垫块8,定位销16,分流板第一板块4、阀针3、阀针套6、汽缸垫块7组成,分流板第一板块4通过隔热垫块8支撑,定位销16定位,并用螺丝紧固在第一固定板13上从而形成A部分。B部分主要由第二固定板14,隔热垫块8,中心垫块9,定位销16,热咀10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组成,分流板第二板块11通过隔热垫块8支撑,定位销16定位,并用螺丝紧固在第二固定板14上从而形成B部分。A、B两部分通过导柱17定位,导向,合在一起,并用螺丝锁紧,从而形成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0036叠加压紧式封胶热流道系统中分流板中的流道。

19、开在分流板第一板块4表面,加工方便,实现复杂喷嘴流道排布等特点,省去堵头的枪钻。加工工艺简单,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交货周期。系统流道光滑,进胶平衡,没有死角,台阶,其圆滑平稳的流道降低了分流板内10的压力降。而且主射嘴1和分流板第一板块4采用螺纹式连接,热咀10和分流板第二板块11也采用螺纹式连接。因此,流道内基本无藏胶,换色非常方便。节约成本。分流板流道周围有一圈溢料槽15,而且溢料槽15外的面比其内的面低,从而达到安全封胶的目的,使融料通入到喷嘴和模腔。此二者防止了由于注塑压力过大而发生漏胶的情况。分流板第一板块4开有凹部19(即避空),减小接触面积,减少了热量的损失。系统中分流板第一板块4。

20、和第一固定板13之间、分流板第二板块11和第二固定板14之间的隔热垫块8,定位销16起到了支撑,隔热,止转的作用,防止分流板在注塑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而发生变形的情况,减少热量损失,也使得他们之间精准配合。此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A、B两部分之间通过导柱定位,并用螺丝锁紧,因此拆卸非常方便,材料在发生碳化情况后,只用要松掉紧固螺丝,取出导柱,即可清理流道。清胶非常简洁,方便。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91566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91566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