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00404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94182.2

申请日:

2013.12.18

公开号:

CN104721283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71申请公布日:201506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1; A61P1/02

主分类号:

A61K36/71

申请人:

罗启东

发明人:

罗启东

地址:

115100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八一里32号3-5-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代理人:

杨乃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5份、升麻1-4份、细辛1-3份、桂枝1-2份、川芎4-7份、防风2-5份、荆芥7-10份、丹皮7-10份、槐花8-12份、白芷5-7份、甘草2-5份,本发明验证牙髓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髓炎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28例,年龄30-59岁,病程1-2年不等;对照组56例,男患者29例,女患者27例,年龄32-61岁,病程1-2年不等;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方合理,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的治疗牙髓炎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5份、升麻1-4份、细辛1-3份、桂枝1-2份、川芎4-7份、防风2-5份、荆芥7-10份、丹皮7-10份、槐花8-12份、白芷5-7份、甘草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髓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葛根3份、升麻2份、细辛2份、桂枝1份、川芎6份、防风3份、荆芥9份、丹皮9份、槐花10份、白芷6份、甘草3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成为口腔中最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牙髓炎症最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当牙体硬组织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时细菌就可侵入并感染牙髓。其中龋病是引起牙体硬组织丧失的最常见病因,其他原因包括牙齿发育异常造成的牙体缺损,意外事故造成的牙冠折断牙髓暴露,也直接损害牙髓。另外,重度牙周病时,牙周袋深达根尖部,细菌还可由根尖孔或者牙根部的一些细小分支进入到髓腔引起牙髓炎症。中药因具有价格便宜、疗效明显及无副作用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治疗牙髓炎的药物,服用后效果不是很理想,并没有达到治愈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本药物处方合理,疗效显著。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牙髓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5份、升麻1-4份、细辛1-3份、桂枝1-2份、川芎4-7份、防风2-5份、荆芥7-10份、丹皮7-10份、槐花8-12份、白芷5-7份、甘草2-5份。
其优选的各原料药重量比是:葛根3份、升麻2份、细辛2份、桂枝1份、川芎6份、防风3份、荆芥9份、丹皮9份、槐花10份、白芷6份、甘草3份。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 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葛根:别名:甜葛、粉葛、干葛、葛藤。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升麻:别名:绿升麻、龙眼根。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细辛:辛,温。归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风寒湿痹,气逆痰多喘咳和牙痛。
桂枝: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芎:别名:抚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防风:别名:关防风、东防风、旁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荆芥:别名:假苏、四棱杆蒿、香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丹皮:别名:丹皮、粉丹皮、洛阳花、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槐花:别名:槐蕊。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降血压。用于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崩漏,高血压病。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祛痰止咳多生用。
白芷:别名:祁白芷、禹白芷、走马芹、会白芷、香大活。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甘草:别名:美草、蜜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方合理,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的治疗牙髓炎的药物。
临床验证:
1.入选病例:
本发明验证牙髓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髓炎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28例,年龄30-59岁,病程1-2年不等;对照组56例,男患者29例,女患者27例,年龄32-61岁,病程1-2年不等。
2.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治愈:牙髓炎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牙髓炎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牙髓炎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牙髓炎症状毫无消失。
3.临床结果:
治疗组:共54例,治愈48例,占88.9%;有效6例,占11.1%;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共56例,治愈40例,占71.5%;有效12例,占21.4%;无效4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处方合理,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称取下述各原料药,葛根2份、升麻1份、细辛1份、桂枝1份、川芎4份、防风2份、荆芥7份、丹皮7份、槐花8份、白芷5份、甘草2份。
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 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称取下述各原料药,葛根3份、升麻2份、细辛2份、桂枝1份、川芎6份、防风3份、荆芥9份、丹皮9份、槐花10份、白芷6份、甘草3份。
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 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称取下述各原料药,葛根5份、升麻4份、细辛3份、桂枝2份、川芎7份、防风5份、荆芥10份、丹皮10份、槐花12份、白芷7份、甘草5份。
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 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

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牙髓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5份、升麻1-4份、细辛1-3份、桂枝1-2份、川芎4-7份、防风2-5份、荆芥7-10份、丹皮7-10份、槐花8-12份、白芷5-7份、甘草2-5份,本发明验证牙髓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髓炎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28例,年龄30-59岁,病程1-2年不等;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