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1767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3956.X

申请日:

2008.12.11

公开号:

CN101757069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28公开日:201006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28申请日:200812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28; A61P31/00; A61K31/165; A61K31/65

主分类号:

A61K36/28

申请人: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庆忠; 高飞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业区华天道6号海泰大厦B座-8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中该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氟苯尼考5-20%;米诺环素5-20%;紫锥菊提取物3-5%;丙三醇27-45%;蒸馏水10-60%。本发明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及饮用水中,克服了其他治疗药物的诸多弊端,没有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氟苯尼考            5-20%; 米诺环素            5-20%; 紫锥菊提取物        3-5%; 丙三醇              27-45%; 蒸馏水              10-6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口服液的组分及其最优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氟苯尼考            10%; 米诺环素            10%; 紫锥菊提取物        4%; 丙三醇              36%; 蒸馏水              40%。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氟苯尼考加入到丙三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米诺环素加入混合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紫锥菊提取物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加入到混合液B中,搅拌均匀,经0.22μ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后的溶液为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成品。
4: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在制备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鸡混合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口服液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养禽业快速发展,大、中、小养禽场在祖国大地星罗棋布;养禽业已成为广大人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禽病特别是家禽(鸡、鸭、鹅)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症常常发生,已严重影响了养禽业的进一步发展。禽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症,不仅使禽病(鸡病、鸭病、鹅病)的病情更加复杂化,以致经常出现误诊或错判,而且病性不明,很难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乱用药,滥用药,解决不了本,也治不了标,花了钱却一无所获,错过防治良机;天天有病禽,三天两头出现死禽,养禽户元气大伤,养禽的积极性一扫而光。临床上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三种病混合感染最为常见,死亡率高达20-60%,急性发病时死亡率高达80%,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该药物口服液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及饮用水中,克服了其他治疗药物的诸多弊端,没有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中该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氟苯尼考              5-20%;

    米诺环素              5-20%;

    紫锥菊提取物          3-5%;

    丙三醇                27-45%;

    蒸馏水                10-60%。

    而且,该药物口服液的组分及其最优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氟苯尼考                10%;

    米诺环素                10%;

    紫锥菊提取物            4%;

    丙三醇                  36%;

    蒸馏水                  40%。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氟苯尼考加入到丙三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米诺环素加入混合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紫锥菊提取物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加入到混合液B中,搅拌均匀,经0.22μ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后的溶液为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成品。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在制备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鸡混合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药物口服液加入氟苯尼考与50S亚基结合,抑制酞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酞链的延伸,干扰蛋白质合成,有利于控制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氟苯尼考不会产生类似氯霉素、甲砜霉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2.本药物口服液加入的米诺环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最强,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环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革兰阴性菌中的淋病耐瑟菌均有很强的作用。

    3.本药物口服液加入的氟苯尼考和米诺环素,在体内和体外的抗菌试验中,均显示两者合用有强大的增效作用,杀菌作用提高4-8倍。

    4.本药物口服液加入的紫锥菊提取物,能刺激免疫系统细胞:巨噬细胞、天然杀手细胞以及T-细胞的生长和细胞活性的能力,并且还可增加干扰素合成,提高机体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5.本发明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及饮用水中,克服了其他治疗药物的诸多弊端,没有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氟苯尼考、米诺环素、紫锥菊提取物、丙三醇以及蒸馏水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氟苯尼考5Kg,米诺环素5Kg,紫锥菊提取物3Kg,丙三醇27Kg,蒸馏水60Kg。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氟苯尼考加入到丙三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A;

    (2).将米诺环素加入混合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B;

    (3).将紫锥菊提取物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加入到混合液B中,搅拌均匀,经0.22μ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后的溶液为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氟苯尼考10Kg,米诺环素10Kg,紫锥菊提取物4Kg,丙三醇36Kg,蒸馏水40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氟苯尼考20Kg,米诺环素20Kg,紫锥菊提取物5Kg,丙三醇45Kg,蒸馏水10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氟苯尼考5Kg,米诺环素5Kg,紫锥菊提取物3Kg,丙三醇27Kg,蒸馏水60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氟苯尼考10Kg,米诺环素10Kg,紫锥菊提取物4Kg,丙三醇36Kg,蒸馏水40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在制备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地鸡混合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应用中需将本发明溶解于水中,充分稀释后,供鸡自由饮用。每300kg水用本发明100ml,每天2次,连用5天。

    临床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

    将天津市津南区某养殖场34日龄肉鸡3500只作为试验动物。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典型的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群肉鸡为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混合感染。

    试验药物:

    (1).本发明100ml中含氟苯尼考10g、米诺环素10g、紫锥菊提取物4g、丙三醇36g。

    (2).混感康-西药复方制剂,由河南某兽药厂生产,生产批号20070301。

    试验设计

    治疗试验:

    挑选确诊为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34日龄病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200只,药物对照组200只,空白对照组50只。

    (1).实验组:采用本发明饮水,每300kg水用本发明100ml,每天2次,连用5天。

    (2).药物对照组:采用混感康饮水,每200kg水用混感康100g,每天2次,连用5天。

    (3).空白对照组不用药。

    大群防治试验:

    剩余3050只病鸡,采用本发明饮水,每300kg水用本品100ml,每天2次,连用5天。疗效判定:给药一个疗程,5日后追踪观察。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精神、食欲、饮水、粪便等)。有效:主要症状缓解,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精神、食欲、饮水、粪便等)。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者恶化死亡。

    2.结果

    治疗试验:

    对450只病鸡用2种药物分别对其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鸡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本发明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药物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本发明的痊愈率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发明有效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药物治疗效果如下表:

      组别  病例数  痊愈数  痊愈率%  有效数  有效率%  无效数  无效率%  实验组  200  164  82  186  93  14  7  药物对照组  200  84  42  127  63.5  73  36.5  空白对照组  50  0  0  0  0  50  100

    大群防治试验:

    用药第2天死亡率明显下降,第4天后就控制了死亡,药物治疗效果如下表:

      病例数  痊愈数  痊愈率%  有效数  有效率%  无效数  无效率%  3050  2489  81.6  2815  92.3  235  7.7

    本发明组分的特性:

    氟苯尼考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1993年挪威批准该药治疗鲑的疖病,1995年法国、英国、奥地利、墨西哥及西班牙批准用于治疗牛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在日本和墨西哥还批准用作猪的饲料添加剂,预防和治疗猪的细菌性疾病,我国目前已通过了该药的审批。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的结构同系物,作用机理及抗菌谱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相似,能与50S亚基结合,抑制酞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酞链的延伸,干扰蛋白质合成。氟苯尼考在结构上以F原子取代了氯霉素、甲砜霉素中丙烷链3碳位置上的-OH,阻止了细菌乙酰转移酶在此位置上的乙酰化作用,故不受该酶影响而被灭活;而乙酰转移酶又与细菌经质粒介导的对氯霉素、甲砜霉素的耐药性有关,因此氟苯尼考不会产生类似氯霉素、甲砜霉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而且对许多氯霉素耐药菌株仍然敏感。肉仔鸡口服氟苯尼考(30mg/kg.b.w)后,生物利用度为55.3%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8.5%,肉仔鸡注射氟苯尼考(30mg/kg.b.w)后,生物利用度为96.6%(Afifi,1997);巴氏杆菌感染的鸭肌注氟苯尼考(30mg/kg.b.w)后,生物利用度为73.%,高于健康鸭。

    米诺环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具高效和长效性,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本品的抗菌作用最强。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环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革兰阴性菌中的淋病耐瑟菌均有很强的作用;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一般较弱;本品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支原体亦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由于滥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现大多数常见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对本品耐药。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本品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用。米诺环素口服后迅速被吸收,食物对米诺环素的吸收无明显影响。口服本品0.2g,1~4小时内(平均2.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2.1~5.1mg/L。米诺环素脂溶性较高,易渗透入许多组织和体液中,如甲状腺、肺、脑和前列腺等,米诺环素在胆汁和尿中的浓度比血药浓度高10~30倍,在唾液和泪液中的浓度比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高。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6%~83%。在体内代谢较多,在尿中排泄的原形药物远低于其他四环素类,米诺环素排泄缓慢,大部分由肾和胆汁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1~22.1小时(平均15.5小时)。米诺环素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紫锥菊是平原印地安部落使用最广泛的药用植物,一般用于感冒,牙疼,毒蛇咬伤和其它外伤,美国土著多年以来应用其作为增强免疫系统和清血的替代医药,特别是在季节变化和感冒咳嗽多发季节,在1887年,其被引进美国综合治疗体系中并将其宣扬用于从感冒到梅毒的多种疾病。对该草药的现代研究开始于30年代的德国,紫锥菊提取物含多酚,咖啡酸衍生物和多糖,具有以下功能:1.刺激免疫系统,紫锥菊提取物显示出刺激免疫系统细胞(巨噬细胞,天然杀手细胞,T-细胞)生长和细胞活性的能力。利用紫锥菊治疗导致对感染免疫回应的明显增加(通过免疫球蛋白反应进行评估)。在试管实验中,关于细胞免疫的大量研究中都注意到巨噬细胞经紫锥菊提取物刺激后明显产生更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IL-1,TNF-alpha,IL-6和IL-10)刺激T-细胞复制,天然杀手细胞活性,以及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其它证明如提升的循环嗜中性粒细胞水平,改善的白细胞噬菌作用和帮助抗体结合等也有报道;2.预防感染紫锥菊还可增加干扰素合成,其是身体对病毒性感染反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双盲实验证实了紫锥菊治疗感冒和流感的疗效。对于其它类型感染,在德国进行的研究使用该草药的针剂或口服制品减少了阴道酵母菌感染的反复。至少十二例临床研究迹象表明紫锥菊可有效治疗或防治上呼吸道感染(URTIs)。在许多病例中,服用紫锥菊提取物的受验者和服用安慰剂的组比较,其感冒和流感症状会提前1-4天消除。AIDS和慢性疲劳征候群患者在服用紫锥菊提取物后也显示出症状的缓解。紫锥菊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预防作用可能是导致对免疫系统刺激作用和直接抑制作用的原因。

    丙三醇为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有暖甜味,能吸潮。主要用途是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鸡混合感染的药物口服液,其中该药物口服液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氟苯尼考5-20;米诺环素5-20;紫锥菊提取物3-5;丙三醇27-45;蒸馏水10-60。本发明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及饮用水中,克服了其他治疗药物的诸多弊端,没有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