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696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3687.X

申请日:

2010.03.15

公开号:

CN101755616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4公开日:20100630|||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01G 1/04收件人:林文华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003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C05G3/00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林文华

发明人:

林文华

地址: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17号院恬心家园7号楼60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的白木耳的生长介质为木屑,菌种接种在木屑组成的基体材料上进行培育,这样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并且由于制作工艺上的缺陷导致生长出来的白木耳颜色偏黄,且铅含量比较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棉籽壳为原料的生产制作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是生产配料,原料为棉籽壳85%左右,麦皮15%左右,石膏粉0.5%左右,硫酸镁0.1%左右,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比例为1∶1.1,然后装在白木耳装用袋中,装完料后,袋子另一头绑紧,在袋子上方打出几个孔,用于接种菌种,孔上贴上胶布,然后进行高温灭菌,装料袋外周用塑料薄膜围起来进行保温,并用绳子绑住,加温20个小时左右,100度以上,搬至食用菌厂房,经过冷却后,厂房室内温度达到28度左右,菌袋温度达到18度左右,厂房的四周用塑料膜封住,厂房内的照明灯全部用节能灯;
(2)接种前的准备,菌种搬入厂房进行消毒,消毒三个小时以上,完毕后进行接种;
(3)接种,打开胶布,用接菌器注入菌种,所有的孔都要接种,接种完用胶布封住,发菌15天左右,第7天的时候翻一翻菌筒,并进行检查,发现因细菌感染的进行淘汰,漏接的可以补接菌种,15天后,将胶布撕开一点,进行通风增氧,17天时,撕掉胶布,将孔径再扩大一公分左右,然后在菌种上盖上纱布进行保湿,在纱布上喷水,纱布喷湿即可,每天早晚一次。每天翻动菌筒一次,21天左右,全部卸下纱布,日常管理中,可直接在子实体上喷水,每天1-2次,雨天少喷,晴天多喷,菌黄少喷,菌白多喷,每天通风1-2次,湿度控制在25-26度,湿度控制在80%左右,
(4)当白木耳成熟后,停水造形、收割,收割完后放入冷却的温泉水中进行浸泡1-2个小时。

说明书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白木耳的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等南方地区,传统的白木耳的生长介质为木屑,菌种接种在木屑组成的基体材料上进行培育,这样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并且由于制作工艺上的缺陷导致生长出来的白木耳颜色偏黄,且铅含量比较高,市场上为了使白木耳颜色恢复白色,经常用二氧化硫进行烘制,这是国家食品法所明令制止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1.首先是生产配料,原料为棉籽壳85%左右,代替了传统的木屑,麦皮15%左右,石膏粉0.5%左右,硫酸镁0.1%左右,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比例为1(配料)∶1.1(水),然后装在白木耳装用袋中,白木耳装用袋的尺寸为12公分*55公分,每一袋的重量为1.2公斤左右,可用装料机进行装料,装完料后,袋子另一头用纱线绑紧,在袋子上方打出3个孔,用于接种菌种,孔上贴上胶布,然后放在铁锅上进行高温灭菌,在铁锅上铺上木条,下面放水,隔水蒸消灭细菌,装料袋外周用塑料薄膜围起来进行保温,并用绳子绑住,防止膨胀,加温20个小时左右,100度以上,搬至食用菌厂房,经过10个小时冷却后,厂房室内温度达到28度,菌袋温度达到18度左右。厂房的四周用塑料膜封住,起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房间内的光线3分阳7分阴,厂房内的照明灯全部用节能灯,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使用节能灯的厂房培育出的白木耳的颜色要比白炽灯下培育的颜色更白。
2.接种前的准备,白木耳的菌种可以从食用站购买,当然也可以自己培养,菌种搬入厂房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液产生消毒气体,关紧门窗进行消毒,此方法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建议采用一种硫磺制剂的消毒剂,呈粉末状,直接用火点燃产生烟剂,此方法对人体伤害较小,消毒三个小时以上,把门打开,进行接种。
3.接种,打开胶布,用接菌器注入菌种,三个孔都要接种,接种完用胶布封住,关紧厂房的门窗,发菌15天,第7天的时候翻一翻菌筒(袋),并进行检查,发现因细菌感染的进行淘汰,漏接的可以补接菌种。15天后,将胶布撕开一点,进行通风增氧,17天时,撕掉胶布,将孔径再扩大一公分左右,然后在菌种上盖上纱布进行保湿,而传统的保湿方法是利用废报纸进行保湿,这样,报纸中的铅含量容易渗透至菌种中,产生铅污染,而用纱布进行保湿,纱布无污染,而且纱布可以回收循环利用,只需要在高温铁锅中与菌袋一起消毒后就可利用。在纱布上喷水,纱布喷湿即可,每天早晚一次。每天翻动菌筒一次,防止纱布粘在菌种上,经过2-3天的管理,菌子实体会长到3厘米以上,21天左右,全部卸下纱布,日常管理中,可直接在子实体上喷水,每天1-2次,雨天少喷,晴天多喷,菌黄少喷,菌白多喷,每天通风1-2次,湿度控制在25-26度,湿度控制在80%左右。
4.当白木耳成熟后,停水造形、收割,收割完后放入冷却的温泉水中进行浸泡1-2个小时,这样出产的白木耳朵形大,颜色较白,因为温泉中含有微量的硫元素,福建地区温泉比较多,因此可以就地取材,,最后进行烘干。菌袋中的废介质可以回收利用,也可以在下次生产时用来当成燃料加热消毒菌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是生产配料,原料为棉籽壳85%左右,代替了传统的木屑,麦皮15%左右,石膏粉0.5%左右,硫酸镁0.1%左右,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比例为1(配料)∶1.1(水),然后装在白木耳装用袋中,白木耳装用袋的尺寸为12公分*55公分,每一袋的重量为1.2公斤左右,可用装料机进行装料,装完料后,袋子另一头用纱线绑紧,在袋子上方打出3个孔,用于接种菌种,孔上贴上胶布,然后放在铁锅上进行高压灭菌,在铁锅上铺上木条,下面放水,隔水蒸消灭细菌,装料袋外周用塑料薄膜围起来进行保温,并用绳子绑住,防止膨胀,加温20个小时左右,100度以上,搬至食用菌厂房,经过10个小时冷却后,厂房室内温度达到28度,菌袋温度达到18度左右。厂房的四周用塑料膜封住,起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房间内的光线3分阳7分阴,厂房内的照明灯全部用节能灯,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使用节能灯的厂房培育出的白木耳的颜色要比白炽灯下培育的颜色更白。
2.接种前的准备,白木耳的菌种可以从食用站购买,当然也可以自己培养,菌种搬入厂房进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液产生消毒气体,关紧门窗进行消毒,此方法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建议采用一种硫磺制剂的消毒剂,呈粉末状,直接用火点燃产生烟剂,此方法对人体伤害较小,消毒三个小时以上,把门打开,进行接种。
3.接种,打开胶布,用接菌器注入菌种,三个孔都要接种,接种完用胶布封住,关紧厂房的门窗,发菌15天,第7天的时候翻一翻菌筒(袋),并进行检查,发现因细菌感染的进行淘汰,漏接的可以补接菌种。15天后,将胶布撕开一点,进行通风增氧,17天时,撕掉胶布,将孔径再扩大一公分左右,然后在菌种上盖上纱布进行保湿,而传统的保湿方法是利用废报纸进行保湿,这样,报纸中的铅含量容易渗透至菌种中,产生铅污染,而用纱布进行保湿,纱布无污染,而且纱布可以回收循环利用,只需要在高温铁锅中与菌袋一起消毒后就可利用。在纱布上喷水,纱布喷湿即可,每天早晚一次。每天翻动菌筒一次,防止纱布粘在菌种上,经过2-3天的管理,菌子实体会长到3厘米以上,21天左右,全部卸下纱布,日常管理中,可直接在子实体上喷水,每天1-2次,雨天少喷,晴天多喷,菌黄少喷,菌白多喷,每天通风1-2次,湿度控制在25-26度,湿度控制在80%左右。
4.当白木耳成熟后,停水造形、收割,收割完后放入冷却的温泉水中进行浸泡1-2个小时,这样出产的白木耳朵形大,颜色较白,最后进行烘干。菌袋中的废介质可以回收利用,也可以在下次生产时用来当成燃料加热消毒菌筒。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木耳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传统的白木耳的生长介质为木屑,菌种接种在木屑组成的基体材料上进行培育,这样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并且由于制作工艺上的缺陷导致生长出来的白木耳颜色偏黄,且铅含量比较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棉籽壳为原料的生产制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