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1661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1526.4

申请日:

1993.05.26

公开号:

CN1079989A

公开日:

1993.12.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12G 3/04申请日:19930526授权公告日:19971022终止日期:20120526|||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严燕翎变更后权利人:张树清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226003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乡五接桥医疗站变更后:226001江苏省南通市富贵北园8号楼401室登记生效日:2001.9.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12G3/04; A61K35/70; A61K35/78

主分类号:

C12G3/04; A61K35/70; A61K35/78

申请人:

严燕翎;

发明人:

严燕翎

地址:

226003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乡五接桥医疗站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杜忠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猴头酒含有猴头菌、红枣提取成分。生产工艺包括猴头菌、红枣汁的提取、浸米、蒸煮、淋饭冷却、初步发酵、混合发酵、分离、澄清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猴头酒营养醇香浓郁、酸甜适口,且具有防治癌症的效果,生产工艺简便。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猴头酒,其特征在于:含有猴头酒、红枣提取成分,酒度为26°~32°%V/V,糖含量为18~22克/100ml,总酸为0.5±1克/100ml。 2、一种猴头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取猴头菌、红枣汁; (2)取糯米进行浸米、蒸煮、淋饭冷却、初步发酵; (3)混合发酵:将猴头菌、红枣汁与经(2)处理的糯米混合,并继续封缸发酵; (4)分离将酒液与酒槽分离; (5)加蜂蜜对酒淮进行澄清处理,再封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取猴头菌、红枣汁的方法是:(1)取相当于生糯米量1~8%和1~5%的猴头菌和红枣于容器中; (2)加入45~70%降度酒精浸泡; (3)将浸泡液过滤1~5次,滤液回收乙醇至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猴头的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步发酵工艺为:淋米冷却至25~35℃时,加根霉曲0.3~0.4%拌和、密封发酵4~10天,再加入用量为生糯米1~
2: 5倍的35~45°白酒或食用乙醇,并进行“打耙”,继续封缸发酵1~3个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猴头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蜂蜜对酒液澄清处理的方法是:在酒液中加入蜂密,蜂密的加入量为酒液重量的1~4%,并充分搅拌混匀,温度控制在15 ~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猴头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酒液澄清处理、封坛处理后,还进行勾兑、过滤、杀菌处理。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他合酒精饮料及其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直接发酵法制备的酒及其生产方法。

    目前,在酿造业中,有多种多样酒的酿造工艺,在本发明前还没有用猴头菌、红枣一起酿制的酒及其生产工艺,普通的酒类,营养价值低,而大部分补酒其原料来源少、价格昂贵、且生产工艺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富合猴头菌、红枣的营养成分的酒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猴头酒,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含有猴头菌、红枣提取成分,酒度为26°~32°%V/V,糖含量为18~22克/100ml,总酸为0.5±1克/100ml。

    一种猴头酒的生产方法,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包括如下步骤:(1)制取猴头菌、红枣汁;(2)取糯米进行浸米、蒸煮、淋饭冷却、初步发酵;(3)混合发酵:将猴头菌、红枣汁与经(2)处理的糯米混合,并继续封缸发酵;(4)分离:将酒液与酒糟分离;(5)加蜂蜜对酒液进行澄清处理,再封坛。

    制取猴头菌、红枣汁的方法是:(1)取相当于生糯米量1~8%和1~5%的猴头菌和红枣于容器中;(2)加入45~70%降度的酒精浸泡;(3)将浸泡液过滤1~5次,滤液回收乙醇至尽。也可以采用水提醇沉法或发酵提取法、动态法等提取猴头菌、红枣汁,以发酵提取法为佳。

    初步发酵工艺为:淋米冷却至25~35%℃时,加根霉曲0.3~0.4%拌和(或加酒药等),密封发酵4~10天,再加入用量为生糯米1~1.5倍的35~45°的白酒或食用乙醇,并进行适当“打耙”(搅拌),继续封缸发酵1~3个月。

    加蜂蜜对酒液澄清处理的方法是:在酒液中加入蜂蜜,蜂蜜的加入量为酒液重量的1~4倍%,并充分搅拌混匀,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为宜。

    本发明所提供的猴头酒酒味溢香扑鼻,喝到口中鲜美可口、醇厚柔和、酸甜爽口,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酶类、矿物质,人体极易吸收,且含有担子菌多糖,具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地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制取猴头菌、红枣汁:(a)取料:取优质猴头菌1~8份、红枣1~5份、并切成薄片或小段。

    (b)浸泡:在上述猴头菌、红枣中加入两倍于猴头菌、红枣总量的45~70%降度脱氧酒精浸泡1个月左右,过滤。滤渣中再加入两倍于猴头菌、红枣量的45~70%降度脱氧酒精,浸泡1个月左右过滤。滤渣中再加与猴头菌、红枣量等量的优质水,浸泡10天左右,浸泡期间,要求2~4天翻池一次,过滤,将上面三次的滤液(浸泡液)混合。

    (c)以上混合液以每分钟每公斤1~5毫升流速进行渗滤,渗滤液采用蒸馏法蒸馏回收乙醇至尽,滤液沉淀3~5天左右,滤过,滤液澄清,灭菌备用。

    猴头菌、红枣提取液也可以采用水提醇沉法,发酵提取法、动态法提取。

    (2)浸米、蒸饭、初步发酵:精选优质糯米100份放入缸内,放水至米面上约50~60cm,当年产的糯米浸12小时左右。将米和浸米水缓缓流入振动筛,除去浆水,再用清水将米淋清,然后将浸米入甑蒸料,待米蒸熟,要求将米熟透、均匀、不夹生、不发糊,用淋水冷却,含水分40%左右。糯米冷却至约25~35℃时,加根霉曲0.3~0.4%进行拌和,然后放入缸中,加盖密封发酵,待到4~10日左右时,就可加入度数为40~45°左右、用量为生糯米量1~1.5倍的白酒或食用乙醇,并进行适当“打耙”,继续封缸发酵二个月。

    (3)将猴头菌、红枣提取液加入经(2)经理的糯米中混合,再封缸2个月左右,继续发酵。

    (4)分离、压榨:发酵结束后将酒液与酒槽分离,并将酒槽中酒液压榨出来,盛酒容器严格杀菌、消毒。

    (5)澄清处理:将蜂蜜加入澄清的酒液中,然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温度控制在15~20℃左右,蜂蜜与酒液的重量比例的约为1~4∶100,即得猴头酒半成品。

    (6)封坛:将经(5)处理的猴头酒半成品装坛,封存6个月以上,封存好的猴头酒宜放在阴凉处或地下室内。

    (7)勾兑:开坛后,还可调整酒度、糖度,然后再进行过滤、杀菌、装瓶。

    经上述过程得到的猴头酒成品,含猴头菌和红枣的浸出成分,呈金黄色透明液体。按QB921-84酒类检测方法检验,理化指标:酒度:26°~32°%V/V;糖18~22克/100ml(葡萄糖汁),总酸:0.5±1克/100ml(柠檬酸汁),卫生指标符合GB2758-81标准。具有浓郁的枣、蘑菇混合香味、醇香浓郁、风味独特。

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酒及其生产方法,猴头酒含有猴头菌、红枣提取成分。生产工艺包括猴头菌、红枣汁的提取、浸米、蒸煮、淋饭冷却、初步发酵、混合发酵、分离、澄清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猴头酒营养醇香浓郁、酸甜适口,且具有防治癌症的效果,生产工艺简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