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51601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9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3005.9

申请日:

1994.03.18

公开号:

CN1118702A

公开日:

1996.03.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0.2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申请人:

黄铁文;

发明人:

黄铁文

地址:

721006陕西省宝鸡市清姜路线18号清姜商场黄瑛转

优先权:

1994.02.07 CN 94101278.6

专利代理机构: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天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是一种药磁保健袋,专用于防治感冒,该袋由前后两个药芯构成,即前芯和后芯,且前芯和后芯药物组方不同,前芯和后芯分别缝制在底衬上后固定在一个弹性腰带上,前芯为圆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的一块磁片对应人体“神阙穴”,后芯为长方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的二块磁片分别对应人体“肾俞穴”,其中间药物对应人体“命门穴”,以前后两芯,四穴一体的独特结构,对防治感冒有显著疗效,具有针对性强、作用时间长、防治效果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是一种专病专用的新型医疗保健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包括搭扣,其特征在 于:该袋由前后两个药芯构成,即前芯和后芯,且前芯和后芯 药物组方不同,前芯和后芯分别缝制在底衬上后固定在一个弹 性腰带上,前芯为园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有一块磁片,且磁 片对应人体“神阙穴”位置,前芯药物组方:红参、鹿茸、何 首乌、巴戟天、黄精、黄芪、肉苁蓉、菟丝子、山芋、吴芋、 母丁香、防风、白术、苍术、枸杞子、海马、肉桂、淫羊藿、 仙茅、冬虫夏草、雄黄、藿香;后芯为长方形,其内部药粉上 固定有两块磁片,且两块磁片分别对应于人体两个“肾俞穴” 位置,后芯药物组方:吴芋、红参、海马、鹿茸、菟丝子、牛 膝、熟地、肉苁蓉、川断、蛇床子、生地、肉桂、紫梢花、杏 仁、乳香、没药、赤石脂、沉香、母丁香、木香、阳起石、雄 黄、防风、黄芪、白术、苍术、麦冬、天冬、淫羊藿、破故 脂、桑寄生、灵芝、党参、穿山甲、巴戟天、杜仲、谷精草、 檀香、肉蔻、降香、仙茅、木鳖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其特征在于:前芯的药物组方含量为:红参0.5—3g、鹿茸 0.1—3g、何首乌0.5—3g、巴戟天0.25—3g、黄精0.25— 3g、黄芪3—6g、肉苁蓉0.25—3g、菟丝子0.5—3g、山芋 0.5—3g、吴芋0.15—1g、母丁香0.5—3g、防风0.25— 3g、白术0.25—3g、苍术0.25—3g、枸杞子0.5—3g、海马 0.5—3g、肉桂0.5—3g、淫羊藿0.25—3g、仙茅0.25— 3g、冬虫夏草0.1-0.5g、雄黄0.15—2g、藿香0.3—3g;后 芯药物组方含量为:吴芋0.15—1g、红参0.75—3g、海马 0.5—3g、鹿茸0.25—2.5g、兔丝子0.5—3g、牛膝0.25— 3g、熟地0.25—3g、肉苁蓉0.25—3g、川断0.25—3g、蛇 床子0.25—3g、生地0.25—3g、肉桂0.5—3g、紫梢花0.25 —1g、杏仁0.5—3g、乳香0.25—3g、没药0.25—3g、赤石 脂0.25—1g、沉香0.25—3g、母丁香0.75—3g、木香0.5— 3g、阳起石1-3g、雄黄0.15—2g、防风0.25—3g、黄芪3 —6g、白术0.25—3g、苍术0.25—3g、麦冬0.25—2g、天 冬0.25—2g、淫羊藿0.25—2g、破故脂0.25—3g、桑寄生 0.25—3g、灵芝0.1—1g、党参0.25—3g、穿山甲0.5— 3g、巴戟天0.25—3g、杜仲0.25—3g、谷精草0.25—2g、 檀香0.25—3g、肉蔻0.25—2g、降香0.25—3g、仙茅0.25 —2g、木鳖子0.1—1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其特征在于:药芯是用装人中药粉的松软透气而不致使药粉漏 出的纯棉布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其特征在于:前芯为φ2—6cm园形,后芯为长14—18cm宽 4.5—8cm的长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其特征在于:磁片为φ7-10mm厚1—3mm的园柱形永磁 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其特征在于:搭扣(5)为尼龙粘链分别固定在底衬(2)外侧上 和外衬(6)内侧上,且底衬(2)与弹性腰带一端固结,外衬 (6)与弹性腰带另一端固结。

说明书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是一种药磁保健袋,专用于防治感冒。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疾病,发病率高,几乎无人未患过此病,不仅常引发肺炎、咽炎、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等病,而且可诱发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甚至可导致死亡。本世纪60年代,国外曾对生产疫苗对抗感冒产生很大热情,但当鼻病毒组织培养出来到至今己发现了100个以上的血清类型,使得鼻病毒疫苗由于血清的多种类型而一般无效。干扰素诱导体或干扰素的鼻内局部使用,对从实验状况下,鼻病毒诱导症状显示一定效果,但此方法尚不成熟,有待深入探讨。也有人曾用大剂量维生素预防和治疗感冒,唤起人的很大兴趣,但学者对此争论很多,且常规大剂量维生素C并未显示出预防效果,对一般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也并未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到今天,市场上用于预防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之药物多为口服、注射剂,因其价格昂贵,防治效期短,痛苦大且不方便,如注射剂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素等,口服剂有玉屏风冲剂、板兰根冲剂等。随着医疗保健品的开发,如“505神功元气袋”“状元神袋”等外用袋,虽其有预防感冒之效果,但它们所防治的疾病多而烦杂,组方没有针对性.作用的穴位单调,与现代科技之保健材料结合的少,因此效果也就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将中药外治与现代磁疗治病保健的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前后两芯,四穴一体的独特结构,在防治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慢性腰痛方面有显著疗效,并能缓解消除胃肠道疾病的症状,在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中医认为,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助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和化生而使肾阴充足,肾阳不衰。人之所以易患感冒,是因为正气虚即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外邪易侵之故。阳气充足与否与脾肾关系密切。慢性支气管炎大多属中医“痰饮证”,多由脾肾阳虚、津液内停所致。“神阙穴”是任脉要穴,属阴;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命门穴”是督脉上的要穴,属阳四穴相配具有阴阳相济之功,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采用健脾补肾药物与磁疗相结合敷贴这四个要穴,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理脾肾功能,以先天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先天,相互促进,使机体阴阳气血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现代医学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证实应用中药健脾益肾法能激发人体本身产生抗体,提高机体整体免疫水平,以对抗病原的侵入和自由基的损伤,从而具有防病治病,抗老防衰之功效。临床观察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饮食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还不十分注意饮食的调节,最容易造成脾胃损害以致于日久发展成脾肾功能减退,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人体免疫力低下,临床表现为易感冒或感冒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病程延长。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年至秋冬季节最易感冒而使病情复发或加重,从他们化验后的免疫血清中显示其整体免疫水平下降。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依据祖国“治未病”的预防学说,参考现代医学资料中具有“免疫激发型”动、植物药材,结合磁场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设计出前后两芯、四穴一体的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该袋由前后两个药芯构成,即前芯和后芯,且前芯和后芯药物组方不同,前芯和后芯分别缝制在底衬上后固定在一个弹性腰带上,前芯为园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有一块磁片,且磁片对应人体“神阙穴”位置,前芯药物组方:红参、鹿茸、何首乌、巴戟天、黄精、黄芪、肉苁蓉、菟丝子、山芋、吴芋、母丁香、防风、白术、苍术、枸杞子、海马、肉桂、淫羊藿、仙茅、冬虫夏草、雄黄、藿香;后芯为长方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有两块磁片,且两块磁片分别对应于人体两个“肾俞穴”位置,后芯药物组方:吴芋、红参、海马、鹿茸、菟丝子、牛膝、熟地、肉苁蓉、川断、蛇床子、生地、肉桂、紫梢花、杏仁、乳香、没药、赤石脂、沉香、母丁香、木香、阳起石、雄黄、防风、黄芪、白术、苍术、麦冬、天冬、淫羊藿、破故脂、桑寄生、灵芝、党参、穿山甲、巴戟天、杜仲、谷精草、檀香、肉蔻、降香、仙茅、木鳖子。

    前芯的药物组方含量为:红参0.5—3g、鹿茸0.1—3g、何首乌0.5—3g、巴戟天0.25—3g、黄精0.25—3g、黄芪3—6g、肉苁蓉0.25—3g、菟丝子0.5—3g、山芋0.5—3g、吴芋0.15—1g、母丁香0.5—3g、防风0.25—3g、白术0.25—3g、苍术0.25—3g、枸杞子0.5—3g、海马0.5—3g、肉桂0.5—3g、淫羊藿0.25—3g、仙茅0.25—3g、冬虫夏草0.1—0.5g、雄黄0.15—2g、藿香0.3—3g;后芯药物组方含量为:吴芋0.15-1g、红参0.75—3g、海马0.5—3g、鹿茸0.25—2.5g、菟丝子0.5—3g、牛膝0.25—3g、熟地0.25—3g、肉苁蓉0.25—3g、川断0.25—3g、蛇床子0.25—3g、生地0.25—3g、肉桂0.5—3g、紫梢花0.25—1g、杏仁0.5—3g、乳香0.25—3g、没药0.25—3g、赤石脂0.25—1g、沉香0.25—3g、母丁香0.75—3g、木香0.5—3g、阳起石1—3g、雄黄0.15—2g、防风0.25—3g、黄芪3—6g、白术0.25—3g、苍术0.25—3g、麦冬0.25—2g、天冬0.25—2g、淫羊藿0.25—2g、破故脂0.25—3g、桑寄生0.25—3g、灵芝0.1—1g、党参0.25—3g、穿山甲0.5—3g、巴戟天0.25—3g、杜仲0.25—3g、谷精草0.25—2g、檀香0.25—3g、肉蔻0.25—2g、降香0.25—3g、仙茅0.25—2g、木鳖子0.1—1g。

    药芯是用装人中药粉的松软透气而不致使药粉漏出的纯棉布制成,且前芯为φ2-6cm园形,后芯为长14-18cm宽4.5—8cm的长方形。

    磁片为φ7-10mm厚1-3mm的园柱形永磁体。

    搭扣(5)为尼龙粘链分别固定在底衬(2)外侧上和外衬(6)内侧上,且底衬(2)与弹性腰带一端固结,外衬(6)与弹性腰带另一端固结。

    本发明与众多的“包治百病”的外用保健品相比,唯有本品是专用于防治感冒的,从临床患者使用情况看,本品具有针对性强,作用时间长,防治效果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且未发现任可毒付作用和过敏反应,同时能明显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体力增强,这和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四季脾旺不变邪”之观点是一致的,实为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延寿”的专病专用的新型医疗保健品。

    图1本为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前芯    2-底衬

    3-磁片    4-后芯

    5-搭扣    6-外衬

    参照说明书第五部分及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一种至第四种实施例。

    (1)、首先将所需中药烘干、粉碎、研成细未,然后取前芯及后芯所需药物组方含量,具体组方含量见表一、表二,具体含量依据中医辩证施治原理和使用对象确定。然后用松软透气而不致药粉漏出的纯棉布制成前后两个药芯,前芯为φ2—6cm的圆形,后芯为一长14—18cm宽4.5—8cm的长方形,磁体采用φ7—10mm、厚度为1—3mm的圆柱体永磁体或塑形磁,磁场强度为1500—1900高斯。将前芯后芯之药物分装在两个药芯内,然后将三块相同磁片分别与药物一起缝制在前后芯内,其前芯磁片与药物紧贴“神阙穴”,另两片分别缝制在后芯相对于两个“肾俞穴”的位置上,两块磁片之间药物对准“命门穴”,最后前芯后芯分别缝制在一个用人造革制成的底衬上后,再缝在松紧带制成的腰带上,腰带上缝制有尼龙粘搭扣,带在腰上即可使用。

    (2)、防治效果按照全国防感冒科研协作座谈会制订的感冒诊断要点防治效果判断标准(1978年5月24日)为准,慢性支气管炎按全国气管炎专业会议确定标准为基准,习惯性感冒患者158例,慢支患者149例,在春冬季观察三个月,经佩戴本品三个月后,习惯性感冒患者158例中,显效107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7%,慢支患者149例中,显效87例,有效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30%。

    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其结构和药物组方含量及防治效果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尼龙粘链搭扣分别固定在底衬外侧上和外衬内侧上,且底衬与弹性腰带一端固结,外衬与弹性腰带另一端固结。

    表一         前芯药物组方含量1—4实施例         单位:克

    表二         后芯药物组方含量1—4个实施例        单位:克

    续表二黄芪    5    4    3    6白术    1.5    1    0.25    2苍术    1.5    1    0.25    2麦冬    1.5    0.5    0.25    2天冬    1.5    0.5    0.25    2淫羊霍    1.5    0.5    0.25    1破故脂    1.5    0.5    0.25    2桑寄生    1.5    0.5    0.25    2灵芝    0.5    0.25    0.1    1党参    1.5    0.5    0.25    2穿山甲    2    1.5    0.5    3巴戟天    1.5    0.5    0.25    2杜仲    1.5    0.5    0.25    2谷精草    1    0.5    0.25    2檀香    1.5    0.5    0.25    3肉蔻    1.5    0.5    0.25    2降香    1.5    0.5    0.25    3仙茅    1.5    0.5    0.25    1本鳖子    0.5    0.25    0.1    0.5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治感冒的外用保健袋,是一种药磁保健袋,专用于防治感冒,该袋由前后两个药芯构成,即前芯和后芯,且前芯和后芯药物组方不同,前芯和后芯分别缝制在底衬上后固定在一个弹性腰带上,前芯为圆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的一块磁片对应人体“神阙穴”,后芯为长方形,其内部药粉上固定的二块磁片分别对应人体“肾俞穴”,其中间药物对应人体“命门穴”,以前后两芯,四穴一体的独特结构,对防治感冒有显著疗效,具有针对性强、作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