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妇科带症的外用药物,具体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带症是一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常见病,按中医理论,其病因有三:一是湿气下陷,湿渍胞宫;二是奇经不和,胞宫血瘀;三是外感毒疫,病菌感染。在现代医学中,带症的病症表现为:白带增多、滴虫性、霉菌性、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颈炎。
在中医学中,对带症的发病机理做出了论述,如《内经》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然而是湿渍任脉,还是任脉血瘀,未能详明。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明确说:“带下,经水不利,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而土瓜根散为化瘀之剂,因此,瘀血去则气血运,而带症愈。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崩带篇中则指出:“若脾土失其冲和,不能治水,带脉受伤,注于胞中,因发带症”……“治宜和脾以利水。治脾即是治带,治带即是治水也”。因此,用治湿之剂治疗带症,湿去则气血运而带症愈。综上所述,无论是湿渍胞宫,还是胞宫血瘀,皆会造成胞宫气血失运,失运则郁胀,郁胀则糜烂而湿浊外渗。根据上述论述,人们通过实践,制定出各种方剂,如“大黄虫丸”、“温经汤”和“白带丸”、“完带汤”之类,前二种是化瘀之剂,瘀血去则气血运,带症愈;后二种为治湿之剂,湿去则气血运,而带症愈。除上述方剂外,治疗带症的主要是消炎灭菌的药物,对病菌直接进行消炎、杀菌、灭虫。
上述药物对带症均有疗效,但仍有一面之缺。一是血瘀或湿陷而致胞宫气血失运,而失运则郁蒸变湿热,湿热久留则殖菌生虫,仅用治本之法,则是遗其已有菌虫,病不能愈,二是消炎灭菌之药仅治标而遗本,虽然能缓解症状,但所病之处气血运行未能复原,易复发,易再次感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疗程短,显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一药统治多类型带症的药物,并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基于中医学对带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医药成就,从天然药物中筛选出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杀菌灭虫、扶正固本的药物,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促进胞宫、阴道的气血运行,增加生物活性和抵抗力,消除因气血失运而带来的湿热,使病菌不易繁殖生长,并对已有病菌进行消炎、杀菌、灭虫,使病症迅速缓解,不易复发。
本发明为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蒲黄 172~221份 白矾265~338份 蛇床子186~231份白鲜皮212~242份 木槿皮116~152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经过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制得粉剂,并将粉剂炼蜜和丸得丸剂。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一是药剂中含有调理气血之药;二是药剂中含有消炎、杀菌、灭虫之药,因此能标本兼治。
本发明经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天然药物为原料,各组份符合药政的规定,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2、疗程短,显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3、成本低,一药多能,可治疗白带增多、滴虫性、霉菌性、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颈炎。
4、本发明药物服用方便,无明显地不适反应。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带症的治疗效果,经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116例系统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
一、病例选择:门诊随机收入病人116例纳入临床观察,经主诉病症,检查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41例,霉菌性阴道炎34例,老年性阴道炎11例,慢性子宫颈炎30例,用药病人情况见下表: 病例 症状明显局部体征显微镜检合用其它治疗方法滴虫性 41 41 41 41 0霉菌性 34 34 34 34 0老年性 11 11 11 11 0子宫颈炎 30 30 30 30 0
二、用药方法:临睡前将一粒(丸),重量一克,纳入阴道深处,二天一粒,连用二次,症状消失者即停止使用,仍遗有症状者,每隔二天使用一次。用药数量和疗效时间见下表:
1、用药数量 用药粒数 1 2 3 4滴虫性 0 12 18 11霉菌性 0 5 10 19老年性 0 2 8 1子宫颈炎 0 15 15 0
2、疗效时间(平均日数)显效时间痊愈时间滴虫性 2 6霉菌性 2 7老年性 2 6子宫颈炎 2 6
三、观察项目
1、症状:观察病人用药前后的主观症状。
2、阴道分泌物:用药前后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气味的变化。
3、显微镜检查:用药前已检出有滴虫和霉菌,用药后再次检查有无滴虫和霉菌存留。
4、临床痊愈指标:(1)临床各种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优;(2)症状消失,分泌物明显减少为良;(3)症状减轻,分泌物减少不著为差;(4)症状及分泌物减少均不明显为无效。
四、结果
1、镜检转阴率药前阳性用药后阴性转阴率滴虫性 41 39 95%霉菌性 34 30 88%
2、疗效评价优 良 差无效 优良差 无效滴虫性38 3 0 0 92%7% 0 0霉菌性25 7 2 0 73%20%5% 0老年性5 5 1 0 45%45%9% 0子宫颈炎28 2 0 0 93%6% 0 0
从上表可看出,本发明药物对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有明显疗效,滴虫性阴道炎优良率100%,霉菌性阴道炎93%,老年性阴道炎为90%,子宫颈炎(宫颈糜烂)99%。且疗效、显效时间及治疗时间均较其它方法短。所有的病人均经随访3~5个月,无复发者,而且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无副作用。
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纳入临床观察的6例病案,均以白带增多为主症,经检查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2例,霉菌性阴道炎1例,子宫颈炎3例。
一、用药前病人情况见下表: 病例症状明显局部体征显微镜检合用其它治疗方法滴虫性 2 2 2 2 0霉菌性 1 1 1 1 0子宫颈炎 3 3 3 0 0
二、用药方法:临睡前将一粒(丸),重量一克,纳入阴道深处,二天一粒,连用二次,症状消失者即停止使用,仍遗有症状者,每隔二天使用一次。用药数量和疗效时间见下表:
1、用药数量 用药粒数 1 2 3 4滴虫性 0 1 0 1霉菌性 0 1 0 0子宫颈炎 0 1 0 22、疗效时间(平均日数)显效时间痊愈时间滴虫性 2 6霉菌性 2 4子宫颈炎 2 6
三、观察项目
1、症状:观察病人用药前后的主观症状。
2、阴道分泌物:用药前后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气味的变化。
3、显微镜检查:用药前已检出有滴虫和霉菌,用药后再次检查有无滴虫和霉菌存留。
4、临床痊愈指标:(1)临床各种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优;(2)症状消失,分泌物明显减少为良;(3)症状减轻,分泌物减少不明显为差;(4)症状及分泌物减少均不明显为无效。
四、结果
1、镜检转阴率用药前阳性用药后阴性转阴率滴虫性 2 2 100%霉菌性 1 1 100%
2、疗效评价 优 良 差 无效 优 良 差无效滴虫性 2 0 0 0100% 0 0 0霉菌性 1 0 0 0100% 0 0 0子宫颈炎 3 0 0 0100% 0 0 0
又经光明国医诊所将有地址可查的73例病案纳入临床观察,73例均以白带增多为主诉,并以病人自述症状为据。
一、用药方法:临睡前将一粒(丸),重量一克,纳入阴道深处,二天一粒,连用二次,症状消失者即停止使用,仍遗有症状者,每隔二天使用一次。
二、观察疗效
以病人自述症状及分泌物消失为优;分泌物明显减少为良;症状减轻,分泌物减少不明显为差;症状及分泌物无减轻者为无效。
三、结果
1、用药数量用药人数 用药粒数 1 2 3 4 73 11 53 2 7
2、疗效评价 优 良 差 无效 优良 差无效 73 62 11 0 0 85%15% 0 0
实施例一。按蒲黄172克、白矾276克、蛇床子190克、白鲜皮220克、木槿皮135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20克,炼蜜和丸得380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二。按蒲黄221克、白矾280克、蛇床子220克、白鲜皮213克、木槿皮14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68克,炼蜜和丸得462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三。按蒲黄180克、白矾265克、蛇床子190克、白鲜皮225克、木槿皮12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45克,炼蜜和丸得422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四。按蒲黄210克、白矾338克、蛇床子230克、白鲜皮215克、木槿皮13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80克,炼蜜和丸得482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五。按蒲黄200克、白矾270克、蛇床子186克、白鲜皮240克、木槿皮14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59克,炼蜜和丸得446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六。按蒲黄205克、白矾320克、蛇床子231克、白鲜皮235克、木槿皮15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85克,炼蜜和丸得491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七。按蒲黄190克、白矾310克、蛇床子225克、白鲜皮212克、木槿皮15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71克,炼蜜和丸得467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八。按蒲黄195克、白矾315克、蛇床子195克、白鲜皮242克、木槿皮145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73克,炼蜜和丸得470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九。按蒲黄205克、白矾285克、蛇床子195克、白鲜皮235克、木槿皮116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59克,炼蜜和丸得446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十。按蒲黄215克、白矾270克、蛇床子200克、白鲜皮220克、木槿皮152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64克,炼蜜和丸得455粒,每粒重1克。
实施例十一。按蒲黄180克、白矾290克、蛇床子200克、白鲜皮230克、木槿皮130克称取原料,将原料粉碎,煎熬,浓缩,烘干得粉剂257克,炼蜜和丸得443粒,每粒重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