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链.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861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86123 A *CN102686123A* (21)申请号 200980163211.4 (22)申请日 2009.12.28 A44B 19/36(2006.01) (71)申请人 YKK 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近藤良二 宫崎邦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54) 发明名称 拉链 (57) 摘要 提供了一种拉链, 其能够提高外形美观度, 并 能容易地完全闭合。拉链包括端止 (50、。
2、 60) , 其设 置于一对牙链 (30) 并用于阻止拉头 (40) 滑动。端 止 (50、 60) 由填充在至少两个链牙 (31) 之间的能 紫外线固化的树脂制成。 链牙 (31)的设置有端止 (50、 60) 的部分中的反转部 (35、 36) 暴露于端止 (50、 60) 的外部。链牙 (31) 的设置有端止 (50、 60) 的部分中的接合头 (32) 的上表面被端止 (50、 60) 覆盖。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6.2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9/071779 2009.12.2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80。
3、828 JA 2011.07.07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1 页 2 1. 一种拉链, 其包括 : 一对拉链布带 (20) ; 一对牙链 (30、 70) , 每个牙链安装到所述一对拉链布带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 (20a) 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 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 (31、 71) 构成 ; 拉头 (40) , 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 ; 以及 端止 (50、 60) , 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牙链并且用于阻。
4、止所述拉头滑动, 其中, 所述端止由充填在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制成, 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反转部 (35、 36、 75) 暴露于所述端止的外部, 并且 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接合头 (32、 72) 的上表面由所述端止覆盖。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拉链, 其特征在于, 通过缝制线 (11) 将所述牙链 (30、 70) 缝制到所述拉链布带 (20) 的布带边缘 (20a) , 在朝向所述链牙 (31、 71) 的所述反转部 (35、 36、 75) 的方向上, 所述端止 (50、 60) 不比 所述缝制线突出。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拉链, 其特征在。
5、于, 每个牙链 (30) 均具有锯齿形状并且 均包括 : 所述多个链牙 (31), 每个链牙均包括 : 所述接合头 (32) ; 上腿部 (33) , 其从所述接合头 的上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 (20) 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 以及下腿部 (34) , 其从所述 接合头的下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 (20) 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 上侧反转部 (35) , 所述上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上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的 后端 ; 以及 下侧反转部 (36) , 所述下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下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的 后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端止 (50) 的至少一 部分被构造成能进入所述拉头 (40) 的链牙引导通道 (49)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6123 A 2 1/5 页 3 拉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阻止拉链的拉头滑动的端止。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现有技术中的拉链, 其包括 : 一对拉链布带 ; 一对牙链, 每个牙链均设置于彼 此相对的布带边缘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 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组成 ; 拉头, 其被构 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 ; 上端止, 其设置于一对牙链的相应的上端, 并用 于阻止拉头向前移动 ; 以及下端止, 其设置于。
7、一对牙链的下端的链牙彼此接合的部分, 并用 于阻止拉头向后移动。上端止和下端止通过在牙链上滴上液态可紫外线 (UV) 固化的树脂, 然后使用 UV 灯使树脂固化而形成 ( 例如, 见专利文献 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1 : EP1179304A1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 然而, 在上述专利文献 1 描述的拉链中, 形成上端止和下端止的位置未被考虑。在 一些情况下, 上端止和下端止在宽度方向上比链牙的反转部向外突出。这样可能降低拉链 的外形美观度。 此外, 在一些情况下, 上端止和下端止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比链牙的反转部 向外。
8、突出。于是, 由于上端止被拉头的凸缘卡住, 因此上端止无法进入拉头, 从而拉链有可 能无法完全闭合。 0008 考虑到上述情况, 而作出本发明, 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 其能够提高外 形美观度, 并能容易地完全闭合。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构造实现 : 0011 (1) 一种拉链, 其包括 : 一对拉链布带 ; 一对牙链, 每个牙链安装到所述一对拉链 布带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 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构成 ; 拉 头, 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 ; 以及端止, 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牙链并 且用于阻止所述拉头滑动,。
9、 其中, 所述端止由充填在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固化的 树脂制成, 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反转部暴露于所述端止的外部, 并且设置了所述端止 的链牙的接合头的上表面由所述端止覆盖。 0012 (2) 根据 (1) 所述的拉链, 其中, 通过缝制线将所述牙链缝制到所述拉链布带的布 带边缘, 在朝向所述链牙的所述反转部的方向上, 所述端止不比所述缝制线突出。 0013 (3) 根据 (1) 或 (2) 所述的拉链, 其中, 每个牙链均具有锯齿形状并且均包括所述 多个链牙、 上侧反转部和下侧反转部, 每个链牙均包括 : 所述接合头 ; 上腿部, 其从所述接 合头的上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的表面在宽度方。
10、向上向外延伸 ; 以及下腿部, 其从所述接合 说 明 书 CN 102686123 A 3 2/5 页 4 头的下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 所述上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 上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的后端 ; 以及所述下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下腿部的后 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的后端。 0014 (4) 根据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 其中, 所述端止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 成能进入所述拉头的链牙引导通道。 0015 发明的效果 0016 根据本发明的拉链, 由于端止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 (UV) 固化的 树脂制成, 链牙的设置了端止的部分中的反转。
11、部暴露于端止的外部, 并且链牙的设置了端 止的部分中的接合头的上表面被端止覆盖, 因此能提高拉链的外形美观度。 此外, 由于链牙 的反转部暴露于端止的外部, 所以当拉链闭合时, 端止进入拉头内。因此, 能够容易地将拉 链完全闭合。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描绘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表面视图 ; 0018 图 2 为闭合状态下, 拉链的拉头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 0019 图 3 为图 1 所示的上端止附近的放大的前表面视图 ; 0020 图 4 为沿图 3 中所示的 A-A 线的剖面图 ; 0021 图 5 为图 1 所示的下端止附近的放大的前表面视图 ; 0022 图 6 为。
12、沿图 5 中所示的 B-B 线的剖面图 ; 0023 图 7 为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端止的放大截面图 ; 0024 图 8 为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下端止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各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 对 于拉链布带, 表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1的纸面的近侧, 里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1的 纸面的远侧, 上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1的纸面的上侧, 下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1的 纸面的下侧, 左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 1 的纸面的左侧, 并且右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 图 1 的纸面的右侧。对于拉头, 上侧指的。
13、是拉头关于图 1 的纸面的近侧, 下侧指的是拉头关 于图 1 的纸面的远侧, 前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 1 的纸面的上侧, 后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 1 的 纸面的下侧, 左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1的纸面的左侧, 并且右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1的纸面 的右侧。另外, 对于拉链布带, 左右方向指的是宽度方向。 0026 第一实施方式 0027 首先, 将参照图 1 至图 6 描述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一实施方式。 0028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拉链包括 : 左右一对拉链布带 20 ; 左右一对牙链 30, 每 个牙链30均被安装到左右一对拉链布带20的对应的一个布带边缘20a ; 以及拉头40, 其被 构造。
14、成使所述一对牙链 30 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另外, 所述一对牙链 30 响应于拉头 40 的 前后滑动而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 0029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每个牙链 30 均通过使合成树脂制的单丝弯曲而形成。每个牙 链 30 均由多个链牙 31、 上侧反转部 35 和下侧反转部 36 构成, 每个链牙 31 均包括 : 接合头 说 明 书 CN 102686123 A 4 3/5 页 5 32 ; 上腿部33, 其从接合头32的上端沿着拉链布带20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 以及 下腿部 34, 其从接合头 32 的下端沿着拉链布带 20 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每个上 侧反。
15、转部 35 均连接一个上腿部 33 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 33 的后端, 每个下侧反转部 36 均连接一个下腿部 34 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 34 的后端。牙链 30 具有锯齿形状。 另外, 牙链 30 经由缝制线 11 缝制到拉链布带 20 的布带边缘 20a。同时,“在宽度方向上向 外” 指的是远离左右一对拉链布带 20 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 20a 的方向, 相对于 “在宽度 方向上向外” ,“在宽度方向上向内” 指的是朝向左右一对拉链布带 20 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 缘 20a 的方向。另外, 相对于上腿部 33 和下腿部 34 的后端, 上腿部 33 和下腿部 34 的前端 指。
16、的是上腿部 33 和下腿部 34 与接合头 32 之间的交界部分。 0030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拉头 40 包括 : 上翼板 41 和下翼板 42, 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分开 并且被配置成彼此平行 ; 左右一对凸缘 43, 它们沿着上翼板 41 和下翼板 42 的左右边缘设 置以沿朝向彼此的方向突出 ; 引导柱44, 其在前端将上翼板41和下翼板42彼此连接 ; 拉片 安装部 45, 其设置于上翼板 41 的上表面 ; 以及拉片 46, 其可转动地安装到拉片安装部 45。 以这种方式, 通过引导柱 44 而分开的左右肩侧嘴口 47 形成于拉头 40 的前侧, 而后侧嘴口 48 形成于拉头。
17、 40 的后侧。链牙引导通道 49 设置于上翼板 41 和下翼板 42 之间, 链牙引导 通道 49 为大致 Y 形, 左右肩侧嘴口 47 通过链牙引导通道 49 与后侧嘴口 48 连通。链牙引 导通道 49 形成供左右一对牙链 30 插入并通过的通道。利用该构造, 从左右一对肩侧嘴口 47 进入链牙引导通道 49 的牙链 30 由于拉头 40 的滑动而朝后侧嘴口 48 移动, 使得一对牙 链 30 彼此接合。在分离的情况下, 以相反的方式移动, 使得一对牙链彼此解除接合。另外, 凸缘 43 与牙链 30 的上侧反转部 35 和下侧反转部 36 滑动接触。 0031 另外, 如图1所示, 拉链。
18、10包括 : 一对上端止50, 它们分别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30 的相应的上端, 用于阻止拉头 40 向前移动 ; 以及下端止 60, 其设置在左右一对牙链 30 下端 的链牙 31 彼此接合的位置, 用于阻止拉头 40 向后移动。同时, 上端止 50 可以设置于左右 一对牙链 30 中的一个牙链。另外, 代替下端止 60, 可以安装包括插销 (insert pin) 、 箱销 (box pin) 和插座 (box body) 的可分开的端止。 0032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如下地形成上端止 : 在牙链 30 的上端的四个链牙 31 之间充填 可 UV 固化的树脂, 然后使用 UV 光使。
19、可 UV 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 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也 被充填到内部空间 S1 内, 该内部空间 S1 由链牙 31 的接合头 32、 上腿部 33 和下腿部 34 及 拉链布带 20 围成。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 11 阻挡, 上端止 50 的上部 形成为在朝向上侧反转部 35 的方向上不比缝制线 11 突出。另外, 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 脂的表面张力, 上端止 50 的下部形成为不比链牙 31 的接合头 32 和下腿部 34 向外突出。 由于这些特征, 在链牙 31 的形成上端止 50 的部分中, 上侧反转部 35 和下侧反转部 36。
20、 暴露 于上端止 50 的外部。因此, 如图 2 所示, 当拉链 10 通过向前移动拉头 40 而完全闭合时, 上 端止 50 不会被拉头 40 的凸缘 43 卡住 (caught), 而是整个上端止 50 进入链牙引导通道 49 中。另外, 在链牙 31 的形成上端止 50 的部分中, 接合头 32 的上表面被上端止 50 覆盖。这 里, 用缝制线 11 阻挡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指的是缝制线 11 阻止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流 动, 从而限制其运动 (action) , 即使从接合头 32 上方滴落的可 UV 固化的树脂从接合头 32 朝反转部 35 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流动并且增加链牙 。
21、31 的上表面被覆盖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686123 A 5 4/5 页 6 0034 如图 5 所示, 如下地形成下端止 60 : 在左右一对牙链 30 的下端的四个链牙 ( 左右 一共八个链牙 ) 彼此接合的部分填充 (渗透) 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 然后使用 UV 光使液态 可 UV 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 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填充到内部空间 S 1 内。 0035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 11 阻挡, 下端止 60 的 上部形成为在朝向上侧反转部 35 的方向不比缝制线 11 突出。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 被填充到内。
22、部空间 S1 内, 下端止 60 的下部形成为不比内部空间 S1 向下突出。由于这些特 征, 在链牙3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 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暴露于下端止60 的外部。 另外, 在链牙3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 接合头32的上表面被下端止60覆盖。 0036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0, 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 牙 31 之间的可 UV 固化的树脂制成, 在链牙 31 的设置了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的部分中, 上侧反转部 35 和下侧反转部 36 暴露于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的外部, 链牙 31 的接合头 32 的设置了上端止。
23、 50 和下端止 60 的部分的上表面被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覆盖。因此, 能 够提高拉链 10 的外形美观度。另外, 由于链牙 31 的上侧反转部 35 和下侧反转部 36 暴露 于上端止 50 的外部, 当拉链 10 闭合时, 上端止 50 进入拉头 40 的链牙引导通道 49 内, 使拉 链 10 能容易地完全闭合。 0037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 10, 由于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在朝向上侧反转部 35 的方向不比缝制线 11 突出, 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拉链 10 的外形美观度。 0038 第二实施方式 0039 下面, 将参照图 7 和图 8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
24、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 记将用于指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等同的部件, 将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件的描述。 0040 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中, 如图7和图8所示, 牙链70代替牙链30, 安装于拉链布带 20 的布带边缘 20a。 0041 如图 7 所示, 牙链 70 为线圈形 (coil-shaped) 牙链, 通过在预定方向上卷绕合成 树脂制的单丝而形成。牙链 70 由多个链牙 71 和反转部 75 构成, 每个链牙 71 均包括 : 接合 头 72 ; 上腿部 73, 其从接合头 72 的上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 以及下腿部 74, 其从接合 头 72 的下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
25、伸, 每个反转部 75 均连接一个上腿部 73 的后端和相邻一 个下腿部 74 的后端。另外, 用缝制线 11 将牙链 70 与芯线 12 一起缝制到拉链布带 20 的布 带边缘 21a 的表面, 芯线 12 配置于由接合头 72、 上腿部 73、 下腿部 74 和反转部 75 围成的 内部空间 S2 内。 0042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 上端止 50 设置 于左右一对牙链70中的每个牙链的上端, 下端止60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70下端的链牙71 彼此接合的部分。 0043 如图 7 所示, 上端止 50 通过在牙链 70 上端的至少两个链牙。
26、之间填充液态可 UV 固 化的树脂, 然后用 UV 光使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固化而形成。另外, 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 被填充到内部空间 S2 内。 0044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阻挡, 上端止 50 的上 部形成为在朝向反转部 75 的方向不比缝制线 11 突出。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的表面 张力和拉链布带 20 的上表面, 上端止 50 的下部形成为不比链牙 71 的接合头 72 和下腿部 74 向外突出。由于这些特征, 在链牙 71 的形成上端止 50 的部分中, 反转部 75 暴露于上端 说 明 书 CN 102686123 A 6。
27、 5/5 页 7 止 50 的外部。另外, 在链牙 71 的形成上端止 50 的部分中, 接合头 72 的上表面被上端止 50 覆盖。这里, 用缝制线 11 阻挡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 指的是缝制线 11 阻止液态可 UV 固化 的树脂流动, 从而限制其运动, 即使从接合头 72 上方滴落的可 UV 固化的树脂从接合头 72 朝向反转部 75 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流动并且增加链牙 71 的上表面被覆盖的范围。 0045 如图 8 所示, 如下地形成下端止 60 : 在左右一对牙链 70 的下端的至少两个链牙 ( 左右一共四个链牙 ) 彼此接合的部分填充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 ( 使得液态可 。
28、UV 固化的 树脂渗透至该部分 ), 然后使用 UV 光使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 液态可 UV 固化的 树脂也被填充到内部空间 S2 内。 0046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 11 阻挡, 下端止 60 的 上部形成为在朝向反转部 75 的方向不比缝制线 11 突出。由于液态可 UV 固化的树脂被填 充到内部空间 S2 内, 下端止 60 的下部形成为不比内部空间 S2 向下突出。由于这些特征, 在链牙 71 的形成下端止 60 的部分中, 反转部 75 暴露于下端止 60 的外部。另外, 在链牙 71 的形成下端止 60 的部分中, 接合头。
29、 72 的上表面被下端止 60 覆盖。 0047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0, 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 牙 71 之间的可 UV 固化的树脂制成, 在链牙 71 的设置了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的部分中, 反转部 75 暴露于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的外部, 链牙 71 的接合头 72 的设置了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的部分的上表面被上端止 50 和下端止 60 覆盖。因此, 能够提高拉链 10 的外 形美观度。另外, 由于链牙 71 的反转部 75 暴露于上端止 50 的外部, 当拉链 10 闭合时, 上 端止 50 进入拉头 40 的链牙引导通。
30、道 49 中, 使拉链 10 能容易地完全闭合。除上述构造之 外的其它构造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0048 附图标记说明 0049 10 拉链 0050 11 缝制线 0051 20 拉链布带 0052 20a 布带边缘 0053 30 牙链 (具有锯齿形状的牙链) 0054 31 链牙 0055 32 接合头 0056 33 上腿部 0057 34 下腿部 0058 35 上侧反转部 0059 36 下侧反转部 0060 40 拉头 0061 49 链牙引导通道 0062 50 上端止 (端止) 0063 60 下端止 (端止) 0064 70 牙链 0065 71 链牙 0066 75 。
31、反转部 说 明 书 CN 102686123 A 7 1/7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8 2/7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9 3/7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10 4/7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11 5/7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12 6/7 页 13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13 7/7 页 14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6123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