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茶汁生产工艺,特别涉及绿茶汁生产工艺,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的原产国,在漫长的制作和饮用茶叶的历史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茶叶产品,其中,以绿茶的生产历史最为久远,并且形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品类。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即饮、冷饮茶饮料开始发展起来。浓缩茶汁具有集中生产、分散罐装、便于运输和贮藏等优点,可作为半成品提供给茶饮料生产商,以使其减少投资和简化工序,还可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习惯调配成纯茶饮料或不同风味的茶饮料,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茶饮料产品。在茶饮料生产中,沉淀(茶乳酪)的产生是一直困扰人们、并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安全有效、稳定生产,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茶汁生产工艺是此领域人员研究的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的,其旨在提供一种可行性高,便于自动化生产,且茶汁质量高的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汁生产工艺,包括过筛、萃取、抽滤、超滤、一次浓缩、二次浓缩、加入添加剂、灭菌和灌装,其工艺具体为将茶叶粉碎后,过40~60目筛,过筛后利用低温酶法萃取,随后便可抽滤、超滤,利用反渗透法进行一次浓缩,纳滤或反渗透法进行二次浓缩,然后添加包埋剂及抗氧化剂,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后则无菌灌装,所述低温酶法萃取的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70min,茶水比1:140,纤维素酶添加量0.4%,即将0.4%的纤维素酶添加到茶水比为1:140的料液里,再将盛有此料液的器皿放在55℃的水浴锅中浸提70min。
优选项,为了解决产品的香味损失较大,香气缺乏,滋味迟钝等问题,所述反渗透法浓缩是采用卷式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组件,在氮气压力下对萃取后料液进行浓缩,其反渗透条件为料液温度40℃,操作压力为0.5~0.6MPa;所述纳滤法浓缩是采用卷式芳香聚酰胺纳滤膜组件,在氮气压力下对萃取后料液进行浓缩,其纳滤条件为料液温度25℃,操作压力0.6~0.7MPa。
优选项,为了防止阻止茶乳酪的产生,所述包埋剂及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包埋剂为β-环糊精,添加量为1.4%,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05%。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简单,可行性高,便于自动化生产,解决了茶乳酪沉淀等问题,保留了茶汁原有的香味和品质,对其它茶汁生产工艺的改良提供了参考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一种绿茶汁生产工艺,包括过筛、萃取、抽滤、超滤、一次浓缩、二次浓缩、加入添加剂、灭菌和灌装,其工艺具体为将茶叶粉碎后,过40~60目筛,过筛后利用低温酶法萃取,随后便可抽滤、超滤,利用反渗透法进行一次浓缩,纳滤或反渗透法进行二次浓缩,然后添加包埋剂及抗氧化剂,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后则无菌灌装。茶叶的浸提对茶乳酪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发明所述低温酶法萃取的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70min,茶水比1:140,纤维素酶添加量0.4%,即将0.4%的纤维素酶添加到茶水比为1:140的料液里,再将盛有此料液的器皿放在55℃的水浴锅中浸提70min。
传统上茶浓缩汁的生产均采用蒸发浓缩技术,虽然其具有蒸发效率高等优点,但有效成分及营养成分也有较大损失,产品粘度高,稀释成茶饮料后,易产生浑浊和沉淀现象。本发明采用反渗透法浓缩和纳滤法浓缩,所述反渗透法浓缩是采用卷式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组件,在氮气压力下对萃取后料液进行浓缩,其反渗透条件为料液温度40℃,操作压力为0.5~0.6MPa;所述纳滤法浓缩是采用卷式芳香聚酰胺纳滤膜组件,在氮气压力下对萃取后料液进行浓缩,其纳滤条件为料液温度25℃,操作压力0.6~0.7MPa。
添加某些物质也可阻止茶乳酪的产生,本发明的添加剂为包埋剂及抗氧化剂,所述包埋剂及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包埋剂为β-环糊精,添加量为1.4%,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05%。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发明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