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内容属于中成药生产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粉剂速溶阿胶经微波干燥,能降低阿胶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具有一种浓香味。倒入热水即溶,稍加煮沸即粘稠,服用十分方便。生产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既减少设备费用又节省能源,是目前阿胶生产中最理想的一种。
目前制作阿胶方法有多种。一般是将选择好的质地纯正的驴皮放入泡皮池中,泡皮时间约7~10天,并不断换水,到泡透为止。泡透的驴皮去毛,切成大小不同的块,装入滚桶洗皮机中或洗皮池中洗40分钟-80分钟。再用热水氽洗20分钟-40分钟后放入蒸球中,加入湿皮重量1.2~1.8倍的水,在120℃-130℃温度下经过10~14小时后,皮化成胶汁,采用这种方法往往未去净的驴皮也被水解,这是由于生物蛋白质大分子由于高温而降解。这时驴毛用手指一捻即碎,或驴毛用两手一拉即断。
在浓缩胶汁过程中,不断地打沫去杂,经过30~50小时胶汁含水量达22%-31%左右,加入适量冰糖、豆油和绍酒等辅料,搅匀,静止2-4小时即出胶。
包装装盒时,不是以干胶块的实际重量计量,而是按干胶块的块数做重量计量单位,即装入16块阿胶,即认定它的重量为500克,由于切胶时绝大部份胶块重量超出规定的重量偏差值,其结果不是损害消费者利益就是损害工厂效益。
阿胶每年生产时间为200天左右,其它时间因胶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不仅会因瘫软无法保持自己边角整齐的规则形状,还可能导致细菌分解而发臭变质。目前少数阿胶厂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阿胶常年生产新工艺”(荣获198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用该工艺可以实现全年进行阿胶生产,即晾胶条件不再受季节、环境条件的限制。但由于该工艺一次性投资要在100万元-200万元之间,且每小时需多耗水70吨,这对于一般小厂是难以承受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使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阿胶本身产生一种浓香味,使用户服用时不会因有不异味而拒绝它。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其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较高,带有不异味。
目的之二是服用者很容易掌握用量,药房(店)配药时因采用计量准确的小剂量(5克或10克)包装,也十分方便。它不象现有技术那样,一块31克左右,因它硬而脆,难以准确分割,有时重量相差较大会影响治疗效果。
目的之三是使用粉剂速溶阿胶倒入热水即可溶解,稍加煮沸即成粘稠胶体,使用方便。它不象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须经几十分钟加热,才能完全炖化,有的还因胶头回锅次数过多,导致由此生产的胶块久炖不化。
目的之四是由于含水量低于3%,且真空封入防潮无毒复合膜袋中或瓶中,只要保证装袋、封口质量,则其中的粉剂就不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存期长,且不易变质。
目地之五是本发明的粉剂速溶阿胶,生产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节电节水,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生产过程可完全摆脱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实现常年连续生产。
目的之六是在生产粉剂速溶阿胶过程中,本身就完成对产品的消毒灭菌工作,而且因成品含水量低于3%,细菌无法生存,因此它不仅有效地保证了菌检质量,而且可省去专用灭菌的设备和场所。
本发明的内容。粉剂速溶阿胶的生产过程是选择质地纯正的驴皮放入泡皮池中,根据气温情况,浸泡3-7日,并不断换水,到泡透为止。泡透的驴皮去毛,并把它切成边长不大于10厘米的小块,装入滚筒洗皮机中,用充足流水洗80分钟到120分钟。再用50℃-70℃的热水氽洗20-40分钟。氽洗过后的皮放入锅中或蒸球中,加入相当于干皮重量2-3.5倍的水,在80℃-105℃的温度下,经12-20小时后,皮即化成胶汁。胶汁应经过滤罐过滤。过滤罐底部铺棕毛,上面装小石子。经过滤的胶汁再进入沉降桶,沉降2-6小时。将上部澄清的胶液打入蒸发浓缩锅中,并经100目-140目黄铜筛过滤。
在浓缩胶汁过程中要不断地打沫去杂,经过30-50小时,胶汁的含水量可达22%-30%左右,这时可加入适量的冰糖、豆油及绍酒等辅料,尽力搅匀,再静止2-4小时即可出胶。出胶时,胶汁由浓缩锅倒入胶箱内,静置1-3天,待胶汁完全凝固后,即可由胶箱中扒出,称它为胶砣。
将胶砣切成的0.5厘米厚的胶片置于20℃-60℃的洁净干燥的环境中,使胶片干燥,待胶片的含水量为14%-18%时,即可将胶片收起,并用热湿粗布擦去胶片各面的灰尘。
将上述胶片打成面积不大于15平方厘米的碎片,均匀放入微波干燥箱中。使用的微波频率可以是915MHz,也可以是2450MHz,效率超过50%的微波干燥箱,每一千瓦的输入功率,可在15分钟内干燥500克碎胶片。在干燥过程中,及时翻动胶片使受热均匀,经微波干燥后的碎胶片含水量低于3%时即可取出。取出的胶送入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4号筛。
筛下的细粉可以按5克、10克等装量装入无毒防潮的复合膜袋中,并抽真空封口,也可装入玻璃瓶,严密封口,或装入无毒塑料瓶中,抽真空熔封。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粉剂速溶阿胶经微波干燥生产工序后能降低阿胶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具有一种浓香味。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总或轻或重地含有一种不异味。
其次是粉剂速溶阿胶倒入热水即溶,稍加煮沸即粘稠,服用十分方便。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经几十分钟加热,才能完全炖化,有的甚至久炖也不溶化。
第三个优点是粉剂速溶阿胶以5克或10克的装置封入复合膜袋中或瓶中,按处方配药或单独使用,一次使用一包或数包,计量准确。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每块约重31.25克,或62.5克,因阿胶硬而脆,愈小愈难准确破碎,因此配药时往往与处方要求相差较大,这必然影响治疗效果。
第四点是本粉剂速溶阿胶含水量低于3%,且真空封入防潮无毒复合膜袋中或瓶中,只要保证装袋、封口质量,袋中、瓶中粉剂就不再受外界环境影响。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虽然里外有玻璃纸、纸盒、玻璃纸三层包装,但因玻璃纸遇潮会变皱,过于干燥时,又会自行绷紧而破碎。同时一盒阿胶(一般为500克)一旦打开后,若一时不能很快用完,原来的三层包装即变为一层包装,稍一遇潮,连胶块上的玻璃纸都剥不下来。阿胶是一种水溶性、吸湿性较强的动物蛋白水解制品,一旦受潮就易腐败变质,轻则也会发霉。在我国南方比较突出,这是现有技术的一个重要缺陷。
第五点是本粉剂速溶阿胶,由胶砣到制成品可在三天内完成。现有技术因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由胶砣到成品一般要用50多天,有时长达90天。采用本发明,不仅阿胶的生产周期可减少40天以上,大大减少生产设备费用,节省能源,而且还提高了生产率。
第六点是本粉剂速溶阿胶的生产过程可完全摆脱气候、季节及环境的影响。现有的技术使阿胶的生产过程受到气候条件的严格的制药,有的一年可生产阿胶的时间仅约200天,且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无法保证。
最后一点是本粉剂速溶阿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不仅是阿胶的干燥过程,而且也是阿胶的灭菌过程,所以成品的粉剂速溶阿胶无须再单独采取灭菌措施。现有技术生产的阿胶因成品含水量高达15%,极易受潮,而使含菌量增长。在长达几十天的干燥时间里,在大空间的环境中,难免不沾染细菌。因此在包装前,不得不使用专用设备,进行长时间的灭菌,即使这样,也难以完全控制住阿胶的含菌量指标。
实施本专利的最好方法是:
1、在胶汁生产过程中,从选料、泡皮、洗皮、化皮、过滤、浓缩等工序,要防止高温操作。
2、胶汁在出胶前,应履行化验手续,保证阿胶内在质量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否则不能进入产品的后处理工序。
3、由胶砣切成的胶片应在能严格控制送风温度的干燥器中进行干燥,防止温度过高,造成胶块碎裂,不便于胶片表面去尘。
4、送风应经粗效、中效过滤器过滤。
5、在胶片用气流干燥和用微波干燥的过程中,应采用电容式水份仪或微波式水份仪对阿胶含水量进行快速测定。而不能用花近十个小时的常规干燥失重测定法来测量阿胶含水量。
6、应制造专用的回转圆盘式微波干燥机来干燥含水量在14%-18%的碎胶片。它上面盛阿胶的容器可用石英玻璃、耐热玻璃或微晶玻璃来制造。应做成厚壁半球壳形。向碎胶片馈送微波能采用圆形辐射器以和半球形装胶容器相配合。盛胶容器的容量在15千克-20千克,但一次装胶量应在3千克-5千克。每个微波加热器的功率应在3千瓦-5千瓦。整个操作应注意微波防护。对微波漏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或吸收漏能的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7、微波干燥后的产品,应在高速粉碎机中进行一次性粉碎,然后进行机外筛分。
8、粉剂包装,若用复合膜袋,复合膜内外层应为高分子合成无毒防潮膜,两膜中间为铝箔。粉剂称量可用容量法,封口应采用真空热合。若用瓶装,应采用药用针剂药品常规封口方法。
9、在装袋外面或瓶贴上应印有产品名称、商标、批准文号、装量、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