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件.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0117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05989.3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847030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98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98

申请人: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维忍; 李木力; 孙洪飞; 薛皓文; 崔玉敬

地址:

102206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贾玉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刚性支撑件,每个刚性支撑件包括多个相连的子支撑件,每个子支撑件包括第一平板和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二平板,两个第二平板的朝向彼此的侧壁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第一平板的两个侧壁相连,每个连接板与第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子支撑件的第一平板和两个连接板之间限定出一个变形空间,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通过第二平板相连,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弹性件,每个刚性支撑件的至少一个盛放空间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高度小于刚性支撑件的高度;连接件,相邻的刚性支撑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结构简单,减震能力强,同时具有大承重、抗疲劳度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刚性支撑件,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包括多个相连的子支撑件,每个所述子支撑件包括第一平板和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两个第二平板的朝向彼此的侧壁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的两个侧壁相连,每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子支撑件的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限定出一个变形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平板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撑件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
弹性件,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盛放空间内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刚性支撑件的高度;
连接件,相邻的所述刚性支撑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的每个所述盛放空间内均盛放有所述弹性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具有至少三个所述盛放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内设有多个所述弹性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空的盛放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形成为长条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形成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刚性支撑件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所述刚性支撑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件为辊压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件为钢板、不锈钢件或者碳纤维件,所述弹性件为橡胶件、丝绵压缩块或者弹簧。

说明书

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减震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实验室弹性支撑为橡胶块、丝绵压缩块、钢丝弹簧或空气弹簧等,因此传统的实验室弹性支承的称重能力较差,抗疲劳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结构简单,减震能力强,同时具有大承重、抗疲劳度高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刚性支撑件,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包括多个相连的子支撑件,每个所述子支撑件包括第一平板和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两个第二平板的朝向彼此的侧壁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的两个侧壁相连,每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子支撑件的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限定出一个变形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平板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撑件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弹性件,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盛放空间内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刚性支撑件的高度;连接件,相邻的所述刚性支撑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通过将弹性件放置在刚性支撑件的盛放空间内,并通过连接件将刚性支撑件连接起来,提高了支撑组件的减震能力,同时具有大承重、抗疲劳度高的特点。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结构简单,可以根据试验室地基基础组合安装,灵活性较高,其结构永久免维护保养,力学性能较稳定不需要维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的每个所述盛放空间内均盛放有所述弹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具有至少三个所述盛放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刚性支撑件内设有多个所述弹性件,相邻的两个 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空的盛放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形成为长条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形成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刚性支撑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所述刚性支撑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刚性支撑件为辊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刚性支撑件为钢板、不锈钢件或者碳纤维件,所述弹性件为橡胶件、丝绵压缩块或者弹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性支撑件与弹性件装配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支撑组件100,刚性支撑件1,弹性件2,连接件3,子支撑件11,第一平板111,第二平板112,连接板113,盛放空间101,变形空间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0可将试验室与整个楼体、地坑隔离以避免其他部分的结构振动噪声传入试验室中;也可用于支撑试验室内的地平铁,隔离地平铁上方传来的振动噪声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0,可以包括多个刚性支撑件1、弹性件2以及连接件3。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刚性支撑件1包括多个相连的子支撑件11。每个刚性支撑件1包含子支撑件1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每个刚性支撑件1包换4个子支撑件11。
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个子支撑件11包括第一平板111和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二平板112,第一平板111和两个第二平板11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两个第二平板112的朝向彼此的侧壁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113与第一平板111的两个侧壁相连。例如,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平板111的左侧壁和左侧的第二平板112的右侧壁通过一个连接板113相连;第一平板111的右侧壁和右侧的第二平板112的左侧壁通过一个连接板113相连。
每个连接板113与第一平板1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也就是说,第一平板111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二平板112之间间隔开的距离。每个子支撑件11的外形构造成大体“Ω”形。由此,使得刚性支撑件1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振动,进而减少了实验室或者地平铁振动向周围传递。
每个子支撑件11的第一平板111和两个连接板113之间限定出一个变形空间102,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11通过第二平板112相连,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11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101。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刚性支撑件1包括4个子支撑件11,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11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101,因此4个子支撑件11限定出3个盛放空间101。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每个刚性支撑件1的子支撑件11的数量大于4个,则相应的,每个刚性支撑件1包含的盛放空间101大于3个。
每个刚性支撑件1的至少一个盛放空间101内设有弹性件2,弹性件2的高度小于刚性支撑件1的高度。
由此,在刚性支撑件1失效和变形压扁时,弹性件2进一步起到支撑和隔离振动的作用,增大了支撑组件100的支撑力和隔离振动效果,起到双重减震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实验室或地平铁的振动向周围传递。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刚性支撑件1的高度、厚度和长度进行限定,刚性支撑件1的高度、厚度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此外,弹性件2的形状可以与盛放空间101的形状大体相同,以便于弹性件2安装到盛放空间101内。
如图3所示,相邻的刚性支撑件1之间通过连接件3相连。由此,连接件3可以起到定位各刚性支撑件1的作用,保证各刚性支撑件1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0,通过将弹性件2放置在刚性支撑件1的盛放空间101内,并通过连接件3将刚性支撑件1连接起来,提高了支撑组件100的减震能力,同时具有大承重、抗疲劳度高特点。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00结构简单,可以根据试验室地基基础组合安装,灵活性较高,其结构永久免维护保养,力学性能较稳定不需要维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刚性支撑件1具有至少三个盛放空间101。由此,提高支撑组件100的支撑效果,且支撑组件100隔离振动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个刚性支撑件1具有多个盛放空间101时,多个盛放空间101与多个变形空间102交错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刚性支撑件1内设有多个弹性件2,相邻的两个弹性件2之间设空的盛放空间101,也就是说,空的盛放空间101内并未设置有弹性件2。其中,相邻的两个弹性件2之间的空的盛放空间10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每隔一个空的盛放空间101设一个弹性件2,也可以是隔两个或者多个空的盛放空间101设置一个弹性件2。
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3个盛放空间101的左右两个盛放空间101内盛放有弹性件2,中间的一个为空的盛放空间101。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中每个刚性支撑内的弹性件2的位置和数量只是一 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弹性件2的位置和数量所作的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每个刚性支撑件1的每个盛放空间101内均盛放有弹性件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形成为长条形。其中连接件3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确定。
进一步地,连接件3的横截面积可以形成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更进一步地,连接件3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刚性支撑件1上。或者连接件3焊接在刚性支撑件1上。
由此,将连接件3与刚性支撑件1固定在一起,定位各刚性支撑件1,保证各刚性支撑件1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刚性支撑件1为辊压件。由此,提高了刚性支撑件1的生产效率,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刚性支撑件1的原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刚性支撑件1可以为钢板、不锈钢件或者碳纤维件,弹性件2可以为橡胶件、丝绵压缩块或者弹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支撑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支撑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支撑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撑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组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刚性支撑件,每个刚性支撑件包括多个相连的子支撑件,每个子支撑件包括第一平板和两个间隔开设置的第二平板,两个第二平板的朝向彼此的侧壁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第一平板的两个侧壁相连,每个连接板与第一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子支撑件的第一平板和两个连接板之间限定出一个变形空间,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通过第二平板相连,相邻的两个子支撑件之间限定出一个盛放空间;弹性件,每个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