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011243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5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34054.8

申请日:

2012.04.28

公开号:

CN102660593A

公开日:

2012.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7/64申请日:20120428|||公开

IPC分类号:

C12P7/64

主分类号:

C12P7/64

申请人:

北京化工大学

发明人:

谭天伟; 杨晓丹; 陈必强; 陶一峰; 崔彩霞; 钱轶欢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刘华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微生物藻油为原料,在脂肪酶催化下,通过控制水解率分别将藻油进行部分及全部水解,制得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后者通过尿素包合法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然后以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和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为底物,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有机相中高效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本发明采用全生物酶法富集工艺,原料清洁安全,工艺路线科学合理,酶催化活性高,催化剂可循环利用,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包括:
步骤A,酶法部分水解藻油,获得的主产物为初步富集了n-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副产物为游离脂肪酸;
步骤B,酶法全部水解藻油,制得游离脂肪酸;
步骤C,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游离脂肪酸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
酸,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步骤D,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
酯;
其中,步骤D以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
油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惰性气体保护及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振荡反应,所获得的
反应液经中和、萃取、水洗、过滤、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富含n-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所述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
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摩尔比为1∶1~10;
所述有机溶剂为Log P值不小于3的有机溶剂,其用量为
10~15ml/g酸;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其添加量
为2500~4000U/g酸;所述脂肪酶为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
甘油酯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50℃,反应的时间为24~9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将藻油与
缓冲液及水解酶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经中和,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
洗,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水化层则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及减
压蒸馏,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离脂肪酸,其中,水解反应的水解率控
制在4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
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其添加量为
600~1500U/g藻油,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
制得,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将藻油与缓冲液、脂肪酶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在惰性气
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其中,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
酶酶粉质量的0.5~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将藻油与缓
冲液、盐及水解酶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
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经中和,
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干燥、减压蒸馏,获得未被水解的
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原料使用;水化层则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
及减压蒸馏,获得游离脂肪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
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其添加量为
600~1500U/g藻油,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
制得,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
所述盐为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盐,其包括CaCl2和/或MgCl2,
其加入量为5~10mM;
所述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是在水解率达到20%~30%
后,补加一次脂肪酸中和剂,其加入量为藻油量的0.5wt%~1.0wt%,
所述脂肪酸中和剂是固体碱,其选自KOH、NaOH及Ca(OH)2中的一
种或几种;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50℃,水解反应的时间为48~96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将藻油与缓冲液、脂肪酶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在惰性气
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其中,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
酶酶粉质量的0.5~2倍;
所述金属盐为CaCl2;
所述固体碱为Ca(OH)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在惰性气体
保护条件下,将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并进行静置包合,
包合结束后滤除尿素包合物,滤液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及减压
蒸馏,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是在尿素与醇类溶剂混
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再加入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
所述脂肪酸∶尿素∶醇类溶剂为1∶2~4∶5~10(w/w/v);
所述共混的温度为60~80℃,共混的时间为60~90min;
所述包合的温度为0~4℃,包合的时间为16~20h。

说明书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生物合成及酶催化技术领
域,涉及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全生物酶法催化合成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甘油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人类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近年来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特征脂肪酸DHA(cis-4,7,10,
13,16,19-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cis-5,8,11,
14,17-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因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
功能而备受人们青睐。其中,EPA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降
血压、软化血管以及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血栓、心肌梗塞等,被
誉为“血管清道夫”;DHA具有营养大脑、促进大脑发育、保护视力、
调节免疫以及抗癌等作用,因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作用于
神经系统,因而被誉为“脑黄金”。鉴于DHA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
1991年加拿大政府率先将其列入“营养素推荐量”名单之中。1992年英
国提出了“对健康成人膳食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建议。联合国粮农
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也都在膳食指南中明确规定,婴儿配方奶粉中必
须含有DHA。

人类和多种其他动物自身不能合成n-3PUFA,因而必须通过饮食
获取。传统的n-3PUFA的来源主要是深海鱼油,但是大量捕捞导致鱼
资源紧缺,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导致提取的鱼油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高
胆固醇,并且不同鱼种的油含量以及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
较大,基于上述弊端,利用微藻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应运
而生。与鱼油相比,藻油是从培养的藻类中直接提取,不经食物链的
富集,不含任何色素和重金属离子,安全无污染,且为可再生资源,
更重要的是其脂肪酸组成较为简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是鱼油
的3-10倍。因此以藻油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是安全清洁可靠的。

DHA和EPA的天然存在形式为甘油酯型,而对其人为富集的主
要形式包括甲乙酯型、游离脂肪酸型和甘油酯型。由于DHA和EPA
大多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领域,所以人们对甲乙酯型和游离脂肪酸型
提出了安全性方面的质疑。甲酯型在制备中使用了有毒的甲醇,因此
可能存在甲醇毒性,食用不安全;乙酯型产品不易被胰酯酶水解而难
以被人体消化利用,且分解后产生乙醇,一些对乙醇耐受性差的人会
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游离脂肪酸型虽然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但
其游离形式不稳定,易被氧化分解,给保存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而
且其口感不佳,很难作为日常药品和保健品为人们所接受。相比较而
言,甘油酯型为其天然存在形式,符合人体消化和吸收机制,安全有
效且性状稳定、口感较佳,因此以甘油酯型富集的DHA和EPA是最
有效安全的产品形式。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将DHA和EPA以不同形式进行富集,主要
包括低温结晶法、分子蒸馏法、金属盐沉淀法、银离子络合法、尿素
包合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萃取法和脂肪酶法等。其中,脂肪
酶法与其他物理化学法相比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
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重视。尤其,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
集来说,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含双键较多,极易在高温高压下氧化
分解,产生有害产物,若摄入体内极易导致各种生理异常,所以脂肪
酶富集法的优势尤为突出。本发明的全部过程均采用脂肪酶进行催
化,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多不饱和脂肪酸。

目前已公开发表的文章或专利中,酶法富集的工艺主要包括酶促
选择性水解、酶促选择性酸解、酶促选择性醇解和酶促酯化合成等。
酶促选择性水解工艺较为简单,富集效率不高,n-3PUFA在甘油酯中
含量仅能达到50%左右;酶促选择性酸解、酶促选择性醇解法对酶的
选择性要求较高,且酶促选择性醇解产物为混合甘油酯;酶促酯化合
成反应底物脂肪酸和甘油分散在两相体系中,不利于反应传质;且大
多数报道都是富集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中国专利CN101161819A
和CN101348807A都公开了利用鱼油n-3PUFA浓缩物和甘油通过酯
化反应富集DHA和EPA。但是,上述两个专利均以鱼油为原料,在
整个工艺中都是通过化学法水解制备n-3PUFA浓缩物,化学法反应温
度较高,且使用大量的碱作为催化剂,不仅对易氧化的n-3PUFA会有
一定的破环,而且产生大量的碱废水等污染物;合成反应都是以甘油
和化学法制备得到的n-3PUFA浓缩物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由于二者
是互不相溶的两种底物,所以反应传质方面会受到影响,导致反应时
间较长。

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开发一种原料来源清洁安全,整个工艺全部
采用生物酶法,产品中DHA和EPA含量高,反应过程高效灵活,可
操作性强的经济高效的酶法制备富含n-3PUFA的甘油酯的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
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
以微生物藻油为原料,利用脂肪酶的催化特异性,将酶法部分水解和
全部水解相结合,分别制得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后者又
通过尿素包合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再以部分水解的甘油
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
酸的甘油酯,所制得产物中DHA和EPA的含量显著提高。该方法以
微生物藻油作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原料安全清洁、成本低
廉,反应过程高效灵活,可操作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
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包括:

步骤A,酶法部分水解藻油,获得的主产物为初步富集了n-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副产物为游离脂肪酸;

步骤B,酶法全部水解藻油,制得游离脂肪酸;

步骤C,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游离脂肪酸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
酸,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步骤D,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
酯;

其中,步骤D以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
油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惰性气体保护及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振荡反应,所获得的
反应液经中和、萃取、水洗、过滤、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富含n-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根据本发明方法,步骤D中所述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摩尔比为
1∶1~10。所述有机溶剂为Log P(P为有机溶剂在辛醇和水两相体系中
的分配系数)不小于3的有机溶剂,其用量为10~15ml/g酸。所述有
机溶剂选自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中的
一种或多种。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其添加量
为2500~4000U/g酸。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聚氨酯海绵、绵绸、
微球、纤维、尼龙及大孔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固定化载
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本发明所用单位“U/g酸”中的“酸”是指n-3多不饱和脂肪酸
浓缩物。

所述脂肪酶为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反应具
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例如,Candida sp.99-125脂肪酶,该脂肪酶依
照中国发明专利CN1948470A公开的方法制备,使用批次在10批左
右。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反应为酯化和/或转酯
化反应。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例如,可选自Novozym435脂肪酶、
Rhizomucormiehei脂肪酶、Alcaligenes sp.脂肪酶以及Candida sp.
99-125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为Candida sp.
99-125固定化脂肪酶,该酶由Candida sp.99-125脂肪酶固定于软质
聚氨酯海绵载体上制成。

在步骤D的反应过程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50℃,反应的时
间为24~96h。进行振荡反应的振荡器转速为200rpm。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用碱进行中和,用萃取剂进行萃取,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
通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所述碱
为NaOH、KOH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初步富集了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
物摩尔比为1∶1~10,有机溶剂的用量为10~15ml/g酸,固定化脂肪酶
添加量为2500~4000U/g酸;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40~50℃条件下,以200rpm的转速振荡反应24~96h;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用KOH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
油酯,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
得到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经气相色谱检测,所制
得的产品中DHA含量为60%~68%,EPA含量为21%~27%,n-3多不
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不低于80%。

根据本发明方法,步骤A将藻油与缓冲液及水解酶混合后,在惰
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
经中和,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作
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水
化层则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
离脂肪酸,其中,水解反应的水解率控制在40%~60%。

根据本发明方法,在步骤A中,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0.6~1。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其添加量为
600~1500U/g藻油,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
制得,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例如,
Candida sp.99-125脂肪酶,该脂肪酶依照中国发明专利CN1948470A
公开的方法制备,使用批次在10批左右。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
聚氨酯海绵、绵绸、微球、纤维、尼龙及大孔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所述酶粉,例如,优选为Candida sp.99-125脂肪酶酶粉。所述
固定化脂肪酶,可选自Novozym435脂肪酶、Rhizomucormiehei脂肪
酶、Alcaligenes sp.脂肪酶以及Candida sp.99-125脂肪酶中的一种或
多种,优选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为Candida sp.99-125固定化脂肪酶。

在步骤A的水解反应过程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50℃。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用碱进行中和,用萃取剂进行萃取,所
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所述碱为NaOH、KOH等。而水化层
则用盐酸酸化,然后用萃取剂进行萃取,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过
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所述碱为
NaOH、KOH等。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A将藻油与缓冲
液、脂肪酶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
解反应,其中,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酶酶粉质量的0.5~2倍。
部分水解反应结束后,滤除脂肪酶酶粉,滤液经中和,萃取,所分离
出的萃取液经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水化层则经酸化,萃取,
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离脂肪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反应过程中,藻油与缓冲
液的质量比为1∶0.6~1,脂肪酶酶粉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加入
脂肪酶酶粉质量0.5~2倍的环糊精;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
保护,在35~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控制水解率在40%~60%,此
时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反应结束后,
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滤液用KOH中和,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并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水化层则经盐酸酸化,加入萃取剂萃取游离脂
肪酸,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
溶剂,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离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所获得主产
物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DHA 45%~50%,
EPA 15~20%,主产物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得率为86%~92%。

根据本发明方法,步骤B将藻油与缓冲液、盐及水解酶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
和剂,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经中和,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
液经水洗、干燥、减压蒸馏,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原
料使用;水化层则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获得游离
脂肪酸。经过全部水解反应后,上述水解反应过程中所分离出的萃取
液中所含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仅为少量,其得率低于10wt%。

根据本发明方法,在步骤B中,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0.6~1。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其添加量为
600~1500U/g藻油,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
制得,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例如,
Candida sp.99-125脂肪酶,该脂肪酶依照中国发明专利CN1948470A
公开的方法制备,使用批次在10批左右。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
聚氨酯海绵、绵绸、微球、纤维、尼龙及大孔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所述酶粉,例如,优选为Candida sp.99-125脂肪酶酶粉。所述
固定化脂肪酶,可选自Novozym435脂肪酶、Rhizomucormiehei脂肪
酶、Alcaligenes sp.脂肪酶以及Candida sp.99-125脂肪酶中的一种或
多种,优选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为Candida sp.99-125固定化脂肪酶。

在步骤B的水解反应过程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50℃,
水解反应的时间为48~96h。所述盐为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盐,其
包括CaCl2和/或MgCl2,其加入量为5~10mM。优选所述金属盐为
CaCl2。所述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是在水解率达到20%~30%
后,补加一次脂肪酸中和剂,其加入量为藻油量的0.5wt%~1.0wt%。
所述脂肪酸中和剂是固体碱,其选自KOH、NaOH及Ca(OH)2中的一
种或几种。优选所述固体碱为Ca(OH)2。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滤液用碱进行中和,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其中,所述萃取
剂为正己烷,所述碱为NaOH、KOH等。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
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正己
烷等,所述碱为NaOH、KOH等。水化层用盐酸酸化,用萃取剂进行
萃取,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其中,所述
萃取剂为正己烷等,所述碱为NaOH、KOH等。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B将藻油与缓冲
液、脂肪酶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
解反应,其中,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酶酶粉质量的0.5~2倍。
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反应结束后,滤除脂肪酶酶粉,滤液
经中和,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干燥、减压蒸馏,获得未
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原料使用;水化层则经酸化,萃取,水
洗,干燥及减压蒸馏,获得游离脂肪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反应过程中,藻油与缓冲
液的质量比为1∶0.6~1,缓冲液中加入5~10mM CaCl2,脂肪酶酶粉添
加量为600~1500U/g藻油,环糊精添加量为脂肪酶酶粉的0.5~2倍;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在35~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
应,在水解率达到20%~30%后,补加藻油量0.5wt%~1.0wt%的
Ca(OH)2以促进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水解反应总时间为48~96h。

反应结束后,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滤液用KOH中和,加入正
己烷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
进行干燥,经减压蒸馏,所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可重新作为水
解原料使用;而水化层用2mol/L HCl酸化,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游离脂
肪酸,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后得到游离脂肪酸。上述水解反应过程的水解率为80%~85%,游离脂
肪酸得率为85%~90%;

上述反应过程中,在缓冲液中加入5~10mM金属盐以及在水解
率达到20~30%后加入藻油量0.5wt%~1.0wt%的固体碱,可以将水解
率提高5%~10%。

本发明步骤A及步骤B中,所用原料为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微生物藻油,该原料清洁安全,且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其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20%~60%之间。

在本发明步骤A及步骤B中,所述脂肪酶在催化甘油酯水解过程
中对甘油酯上的脂肪酰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有效控制水解率,
可对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藻油进行部分水解和全部水解,部分
水解后的甘油酯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发明中,步骤A中催化藻油部分水解所采用的脂肪酶及步骤B
中催化藻油全部水解所采用的脂肪酶,与步骤D中催化多不饱和脂肪
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进行酯化和/或转酯化反应的脂肪酶可以是不
同种脂肪酶,也可以是同种脂肪酶,优选为同种脂肪酶,以简化操作,
便于控制。

根据本发明方法,步骤C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将游离脂肪酸
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后,进行静置包合,包合结束后滤除尿素包合
物,滤液经酸化、萃取、水洗、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n-3多不饱和
脂肪酸浓缩物。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C中,所述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
混,是在尿素与醇类溶剂混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再加入60℃下预
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所述脂肪酸∶尿素∶醇类溶剂为
1∶2~4∶5~10(w/w/v)。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优选所述醇类溶
剂为乙醇。所述共混的温度为60~80℃,共混的时间为60~90min。所
述包合的温度为0~4℃,包合的时间为16~20h。包合结束后,滤除尿
素包合物,滤液用盐酸酸化,然后用萃取剂进行萃取,用去离子水洗
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反应过程中,按照脂肪
酸∶尿素∶乙醇为1∶2~4∶5~10(w/w/v)的比例将步骤A及步骤B中藻油水
解后得到的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乙醇共混;先在尿素与乙醇混合形成
澄清透明溶液后,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并加入60℃下预
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然后在60~80℃条件下共混60~90min,然
后在0~4℃条件下静置包合16~20h;包合结束后,抽滤除去尿素包合
物,将富含脂肪酸乙酯的滤液用2mol/L的HCl酸化,然后用正己烷
萃取,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后制得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其中,DHA含量为68%~73%,EPA含量为
20%~25%,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收率为85%~90%。

本发明中,将所制得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以
及反应过程中所获得的产物,包括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
部分水解的甘油酯、游离脂肪酸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分
别进行甲酯化后,并采用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检测其
DHA和EPA的含量。

水解反应过程中,水解率采用碱滴定法进行测定,并按照下列公
式进行计算:


本发明以微生物藻油为原料,以脂肪酶为催化剂,采用全新的工
艺路线,利用脂肪酶催化甘油酯水解时的脂肪酸特异性,即优先水解
低碳饱和度高的脂肪酸,而空间位阻较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应后
半程才逐渐被水解,将酶法部分水解和全部水解相结合,分别制得部
分水解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后者又通过尿素包合制得n-3多不饱
和脂肪酸浓缩物,然后再利用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
酸浓缩物为底物反应富集DHA和EPA。

采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工艺路线,首先,通过控制水解率将藻油
部分水解,当水解率达到40%~60%后停止反应,此时甘油酯中n-3多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高,除酸后得到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其次,以藻油为原料,通过控制水解率,
将藻油全部水解得到游离脂肪酸,利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得到n-3多不
饱和脂肪酸浓缩物;最后,以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和部分水解
的甘油酯为底物,在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甘油酯。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
中DHA和EPA的含量至少可达80%,比脂肪酶部分水解法更高,且
富集形式为天然甘油酯型,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很好的改善和提
升了其药用和保健价值;同时,与直接酯化法相比,本发明是在保留
了藻油中原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基础上,使用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合成富含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避免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的从
头合成,从工艺上来说更加高效合理;与酸解或醇解反应相比,该工
艺反应底物的空间位阻小,更容易进入酶的催化活性中心,酯化和/
或转酯化过程更加高效。

本发明以微生物藻油替代鱼油作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不
仅安全清洁、成本低廉,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中甘油酯的水解与合成反应既可采用不同种
脂肪酶,又可采用同种脂肪酶,工艺上具有较大的操作灵活性,尤其
是当甘油酯的水解与合成反应全部采用同种脂肪酶催化时,操作过程
更加简便高效;本发明工艺不仅为生产高含量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甘油酯提供了新颖的技术路线,并且全程采用生物酶法进行富集,
真正做到了环境友好、条件温和、能耗低以及可循环利用,为一条绿
色生态环保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6中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
油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和附图
仅起说明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1)酶法部分水解藻油

称取一定量藻油样品,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的
量加入pH8.0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600~15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
酶酶粉,按照脂肪酶酶粉质量0.5~2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充入惰性气
体进行密封保护,在35~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控制水解率在
40%~60%,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滤液用碱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部
分水解的甘油酯,并将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
Na2SO4,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n-3多不
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而水化层则用2mol/L的HCl酸化,
然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游离脂肪酸,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
进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副产物游离脂肪酸。

(2)酶法全部水解藻油

称取一定量藻油样品,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的
量加入pH8.0的含5~10mM金属盐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
600~15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脂肪酶酶粉0.5~2倍的
量加入环糊精,充入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在35~50℃条件下进行
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到20%~30%后,按照0.5wt%~1.0wt%藻油的量
补加脂肪酸中和剂,在总水解时间达到48~96h,停止反应,抽滤除去
脂肪酶酶粉,滤液用碱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
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经减压蒸馏,所获得
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水解原料使用;而水化层用2mol/L
的HCl酸化,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游离脂肪酸,水洗至中性,过无水
Na2SO4,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游离脂肪酸。

(3)尿素包合法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按照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2~4∶5~10(w/w/v)的比例将步骤(1)和
(2)中所获得的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乙醇共混,先在尿素与乙醇混
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再加入
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在60~80℃条件下共混90min,
0~4℃条件下静置包合16~20h。反应结束后,抽滤除去尿素包合物,
富含脂肪酸乙酯的滤液用2mol/L的HCl酸化,然后用正己烷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压蒸馏后制得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4)固定化酶催化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按照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摩尔比为
1∶1~10的量,将0.5g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加入反应器,按照10~15ml/g酸的量加入有机溶剂成有机相,按照
2500~40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充入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
护,在40~50℃条件下,以200rpm的转速振荡反应24~96h,反应液
用KOH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甘油酯,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
进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实施例

实例1:

(1)酶法部分水解藻油

称取藻油样品10g,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的量加入
pH8.0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500U/g藻油的量加入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2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充入氮气作为惰性
气体进行密封保护,在50℃条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60%后,停止
反应,抽滤除去酶粉,滤液用KOH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部分水解
的甘油酯,并将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
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n-3多不饱和
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而水化层则用2mol/L的HCl酸化,然
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游离脂肪酸,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
行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副产物游离脂肪酸。计算所获得的
产物的收率,并将其进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
检测其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2)酶法全部水解藻油

称取藻油样品10g,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的量加入
pH8.0的含10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500U/g藻油的量加入
Candida sp.99-125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2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充入
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在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
解率达到30%后,按照1.0wt%藻油的量补加Ca(OH)2作为脂肪酸中和
剂,当总水解时间达到96h时,停止反应,抽滤除去酶粉,滤液用
KOH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经减压蒸馏,所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
酯重新作为水解原料使用;而水化层用2mol/L的HCl酸化,然后用
正己烷萃取游离脂肪酸,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减
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游离脂肪酸。计算上述水解过程的水解率和游
离脂肪酸的收率,并将游离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仪
(GC2010,日本岛津)检测其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3)尿素包合法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按照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4∶10(w/w/v)的比例将步骤(1)和(2)
中所获得的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乙醇共混,先在尿素与乙醇混合形成
澄清透明溶液后,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再加入60℃下预
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在80℃条件下共混90min,0℃条件下静
置包合20h,包合结束后,抽滤除去尿素包合物,滤液用2mol/L的
HCl酸化,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水洗至中性,并过无水Na2SO4进行干
燥,减压蒸馏后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计算n-3多不饱和
脂肪酸浓缩物收率,并将其进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仪(GC2010,日
本岛津)检测其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4)固定化酶催化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按照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摩尔比为
1∶10的量,将0.5g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加
入反应器,按照10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4000U/g
酸的量加入Candida sp.99-125固定化脂肪酶(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
酯海绵),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在50℃条件下,以
200rpm的转速振荡反应96h,反应液用KOH中和,加入正己烷萃取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水洗至中性,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计算n-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收率,并将其进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仪检测
其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按照600U/g藻油
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0.5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35℃
条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40%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的量加入含5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6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
酶粉质量0.5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35℃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
达到20%后,按照0.5wt%藻油的量补加Ca(OH)2,总水解时间为48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2∶5(w/w/v),在60℃条件下
共混60min,4℃条件下包合16h。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1,按照15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
25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在40℃条件下,振荡反应24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8,按照1200U/g藻
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1.5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40℃
条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59%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8的量加入含8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2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
照酶粉质量1.5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3.5∶9(w/w/v),在70℃条件
下共混。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8,按照35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在45℃条件
下,振荡反应72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9,按照1000U/g藻
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1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40℃
条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50%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9的量加入含5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0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
照酶粉质量1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
解率达到25%后,补加NaOH,总水解时间为72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3∶7.5(w/w/v),在60℃条件
下共混70min,3℃条件下包合18h。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3,按照30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在45℃条件
下,振荡反应60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7,按照900U/g藻油
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1.5倍的量加入环糊精;在42℃
条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47%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7,金属盐为MgCl2,
按照9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按照酶粉质量1.5倍的量加入
环糊精;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到25%后,按照
0.8wt%藻油的量补加KOH,总水解时间为60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2.5∶6.5(w/w/v),在70℃条
件下共混80min。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5,按照12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
35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在45℃条件下,振荡反应48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按照800U/g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在40℃条
件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45%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加入含6mM Mg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800U/g
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
到20%后,按照0.5wt%藻油的量补加KOH,总水解时间为80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3∶7.5(w/w/v),在60℃条件
下共混,包合时间为16h。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7,按照15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
3000U/g酸的量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在42℃条件下,振荡反应80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8,按照1000U/g藻
油的量加入Novozym435脂肪酶,不加环糊精;在40℃条件下水解,
至水解率达到55%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8的量加入含7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000U/g藻油的量加入Novozym435脂
肪酶,不加环糊精;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到20%
后,按照0.5wt%藻油的量补加NaOH,总水解时间为48h时。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2∶5.5(w/w/v),在65℃条件
下共混80min,包合时间为16h。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5,按照15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固定化脂
肪酶为Novozym435脂肪酶,在45℃条件下,振荡反应48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7,按照1400U/g藻
油的量加入Rhizomucormiehei脂肪酶,不加环糊精;在32℃条件下水
解,至水解率达到40%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7的量加入含6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400U/g藻油的量加入Rhizomucormiehei
脂肪酶,不加环糊精;在32℃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到
20%后,补加NaOH,总水解时间为48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2∶5(w/w/v),在70℃条件下
共混70min,3℃条件下进行包合。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8,按照18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
3500U/g酸的量加入Rhizomucormiehei脂肪酶,在45℃条件下,振荡
反应96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实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按照1500U/g藻油的量加入Pseudomonas sp.脂肪
酶,不加环糊精;在40℃下水解,至水解率达到59%后,停止反应。

步骤(2)中,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7的量加入含5mM
CaCl2的磷酸盐缓冲液,按照1500U/g藻油的量加入Pseudomonas sp.
脂肪酶,不加环糊精;在4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水解率达到
20%后,补加NaOH,总水解时间为72h。

步骤(3)中,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4∶8(w/w/v),在60℃条件下
共混80min,4℃条件下包合18h。

步骤(4)中,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
摩尔比为1∶4,按照16ml/g酸的量加入异辛烷构成有机相,按照
4000U/g酸的量加入Alcaligenes sp.脂肪酶,振荡反应时间为72h。

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计算反应
过程的水解率,以及产物和产品的收率,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
法检测反应产物及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法制备富含藻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605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2 CN 102660593 A *CN102660593A* (21)申请号 201210134054.8 (22)申请日 2012.04.28 C12P 7/64(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化工大学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15 号 (72)发明人 谭天伟 杨晓丹 陈必强 陶一峰 崔彩霞 钱轶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刘华联 (54) 发明名称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 油酯的方法 (57) 。

2、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 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微生物 藻油为原料, 在脂肪酶催化下, 通过控制水解率 分别将藻油进行部分及全部水解, 制得部分水解 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 ; 后者通过尿素包合法富 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 浓缩物 ; 然后以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和部 分水解的甘油酯为底物,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 剂, 在有机相中高效合成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 酸的甘油酯。 本发明采用全生物酶法富集工艺, 原 料清洁安全, 工艺路线科学合理, 酶催化活性高, 催。

3、化剂可循环利用, 成本低廉, 反应条件温和, 能 耗低, 环境友好, 市场前景广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1 页 1/2 页 2 1. 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包括 : 步骤 A, 酶法部分水解藻油, 获得的主产物为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 解的甘油酯, 副产物为游离脂肪酸 ; 步骤 B, 酶法全部水解藻油, 制得游离脂肪酸 ; 步骤 C,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游离脂肪酸中的 n-3。

4、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制得 n-3 多不饱和 脂肪酸浓缩物 ; 步骤 D,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 其中, 步骤 D 以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 n-3 多不饱和 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 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惰性气体保护及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 进行振荡反应, 所获得的反应液经中和、 萃取、 水洗、 过滤、 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富含 n-3 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D 中所述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 n-3 多不饱和脂 肪酸浓缩物的摩。

5、尔比为 1 1 10 ; 所述有机溶剂为 Log P 值不小于 3 的有机溶剂, 其用量为 10 15ml/g 酸 ;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 其添加量为 2500 4000U/g 酸 ; 所述脂肪酶为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脂肪酶 ;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40 50, 反应的时间为 24 96h。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A 将藻油与缓冲液及水解酶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 滤液经中和, 萃取, 所 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制得作为主产物的。

6、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作为副产物 的游离脂肪酸, 其中, 水解反应的水解率控制在 40 60。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 0.6 1 ; 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 其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 所述固 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 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 用的脂肪酶 ;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 35 50。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A 将藻油与缓冲液、 脂肪酶。

7、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 分水解反应, 其中, 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酶酶粉质量的 0.5 2 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B 将藻油与缓冲液、 盐及水解酶混合 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 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 反应结束滤 除水解酶后, 滤液经中和, 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 干燥、 减压蒸馏, 获得未被水解 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游离 脂肪酸。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

8、 0.6 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0593 A 2 2/2 页 3 所述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 其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 所述固 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 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 用的脂肪酶 ; 所述盐为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盐, 其包括 CaCl2和 / 或 MgCl2, 其加入量为 5 10mM ; 所述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 是在水解率达到 20 30后, 补加一次脂肪 酸中和剂, 其加入量为藻油量的 0.5wt 1.0wt, 所述脂肪酸中和剂是固体碱, 其选自 KOH、 NaOH 及 Ca(OH)2中的。

9、一种或几种 ;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 35 50, 水解反应的时间为 48 96h。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B 将藻油与缓冲液、 脂肪酶酶粉及环糊精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 部水解反应, 其中, 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肪酶酶粉质量的 0.5 2 倍 ; 所述金属盐为 CaCl2; 所述固体碱为 Ca(OH)2。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C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 将游离脂 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 并进行静置包合, 包合结束后滤除尿素包合物, 滤液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制得 n-3 多。

10、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 是在尿素与醇类溶剂混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 后, 再加入 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 ; 所述脂肪酸尿素醇类溶剂为 1 2 4 5 10(w/w/v) ; 所述共混的温度为 60 80, 共混的时间为 60 90min ; 所述包合的温度为 0 4, 包合的时间为 16 20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0593 A 3 1/13 页 4 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生物合成及酶催化技术领。

11、域, 涉及一种酶法 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 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利用全生物酶法 催化合成高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甘油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n-3PUFA) 对人类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已愈来 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特征脂肪酸 DHA(cis-4, 7, 10, 13, 16, 19-Docosahexaenoic Acid, 二十二碳六烯酸 ) 和 EPA(cis-5, 8, 11, 14, 17-Ei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碳五烯酸 ) 因 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功能而备受人们青睐。其中, EP。

12、A 具有改善血液循环、 调节血脂、 降血 压、 软化血管以及抗炎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栓、 心肌梗塞等, 被誉为 “血管清道夫” ; DHA 具 有营养大脑、 促进大脑发育、 保护视力、 调节免疫以及抗癌等作用, 因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进入大脑, 作用于神经系统, 因而被誉为 “脑黄金” 。鉴于 DHA 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 1991 年加拿大政府率先将其列入 “营养素推荐量” 名单之中。1992 年英国提出了 “对健康成人 膳食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的建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也都在膳食指南中明 确规定, 婴儿配方奶粉中必须含有 DHA。 0003 人类和多种其他动物自身不能合成 。

13、n-3PUFA, 因而必须通过饮食获取。传统的 n-3PUFA 的来源主要是深海鱼油, 但是大量捕捞导致鱼资源紧缺,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导致提 取的鱼油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高胆固醇, 并且不同鱼种的油含量以及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含量差异较大, 基于上述弊端, 利用微藻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应运而生。与 鱼油相比, 藻油是从培养的藻类中直接提取, 不经食物链的富集, 不含任何色素和重金属离 子, 安全无污染, 且为可再生资源, 更重要的是其脂肪酸组成较为简单,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一般是鱼油的 3-10 倍。因此以藻油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是安全清洁可靠的。 0004 DHA 和 EPA 的。

14、天然存在形式为甘油酯型, 而对其人为富集的主要形式包括甲乙酯 型、 游离脂肪酸型和甘油酯型。由于 DHA 和 EPA 大多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所以人们对 甲乙酯型和游离脂肪酸型提出了安全性方面的质疑。甲酯型在制备中使用了有毒的甲醇, 因此可能存在甲醇毒性, 食用不安全 ; 乙酯型产品不易被胰酯酶水解而难以被人体消化利 用, 且分解后产生乙醇, 一些对乙醇耐受性差的人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 游离脂肪酸型虽 然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但其游离形式不稳定, 易被氧化分解, 给保存和运输带来很大困 难, 而且其口感不佳, 很难作为日常药品和保健品为人们所接受。相比较而言, 甘油酯型为 其天然存。

15、在形式, 符合人体消化和吸收机制, 安全有效且性状稳定、 口感较佳, 因此以甘油 酯型富集的 DHA 和 EPA 是最有效安全的产品形式。 0005 目前, 有多种方法可将 DHA 和 EPA 以不同形式进行富集, 主要包括低温结晶法、 分 子蒸馏法、 金属盐沉淀法、 银离子络合法、 尿素包合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萃取法和脂 肪酶法等。其中, 脂肪酶法与其他物理化学法相比具有催化效率高、 反应条件温和、 能耗低 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重视。 尤其, 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来说, 由于多不饱和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4 2/13 页 5 脂肪酸所含双键较多, 极。

16、易在高温高压下氧化分解, 产生有害产物, 若摄入体内极易导致各 种生理异常, 所以脂肪酶富集法的优势尤为突出。本发明的全部过程均采用脂肪酶进行催 化, 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多不饱和脂肪酸。 0006 目前已公开发表的文章或专利中, 酶法富集的工艺主要包括酶促选择性水解、 酶 促选择性酸解、 酶促选择性醇解和酶促酯化合成等。 酶促选择性水解工艺较为简单, 富集效 率不高, n-3PUFA 在甘油酯中含量仅能达到 50左右 ; 酶促选择性酸解、 酶促选择性醇解法 对酶的选择性要求较高, 且酶促选择性醇解产物为混合甘油酯 ; 酶促酯化合成反应底物脂 肪酸和甘油分散在两相体系中, 不利于反应传质 ; 且大。

17、多数报道都是富集鱼油多不饱和脂 肪酸, 如中国专利 CN101161819A 和 CN101348807A 都公开了利用鱼油 n-3PUFA 浓缩物和甘 油通过酯化反应富集 DHA 和 EPA。但是, 上述两个专利均以鱼油为原料, 在整个工艺中都是 通过化学法水解制备 n-3PUFA 浓缩物, 化学法反应温度较高, 且使用大量的碱作为催化剂, 不仅对易氧化的 n-3PUFA 会有一定的破环, 而且产生大量的碱废水等污染物 ; 合成反应都 是以甘油和化学法制备得到的 n-3PUFA 浓缩物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 由于二者是互不相溶 的两种底物, 所以反应传质方面会受到影响, 导致反应时间较长。 0。

18、007 因此, 目前需要研究开发一种原料来源清洁安全, 整个工艺全部采用生物酶法, 产品中 DHA 和 EPA 含量高, 反应过程高效灵活, 可操作性强的经济高效的酶法制备富含 n-3PUFA 的甘油酯的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酶法制备富 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以微生物藻油为原料, 利用脂肪酶的 催化特异性, 将酶法部分水解和全部水解相结合, 分别制得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 酸, 后者又通过尿素包合制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再以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n-3多 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 。

19、合成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所制得产物中DHA和 EPA 的含量显著提高。该方法以微生物藻油作为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原料安全清 洁、 成本低廉, 反应过程高效灵活, 可操作性强。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 油酯的方法, 包括 : 0010 步骤 A, 酶法部分水解藻油, 获得的主产物为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 分水解的甘油酯, 副产物为游离脂肪酸 ; 0011 步骤 B, 酶法全部水解藻油, 制得游离脂肪酸 ; 0012 步骤 C, 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游离脂肪酸中的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20、 制得 n-3 多不 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 0013 步骤 D,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 0014 其中, 步骤 D 以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 n-3 多不 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 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在惰性气体保护及固定化脂肪酶的催 化下, 进行振荡反应, 所获得的反应液经中和、 萃取、 水洗、 过滤、 干燥及减压蒸馏制得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0015 根据本发明方法, 步骤 D 中所述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5 3/13 页 6 。

21、油酯和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的摩尔比为 1 1 10。所述有机溶剂为 Log P(P 为 有机溶剂在辛醇和水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 不小于 3 的有机溶剂, 其用量为 10 15ml/ g 酸。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正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异辛烷、 正壬烷、 正癸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 其添加量为 2500 4000U/g 酸。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聚氨酯海绵、 绵绸、 微球、 纤维、 尼龙及大孔树脂等中 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0017 本发明所用单位 “U/g 酸” 中的 “酸” 是指 n-3 。

22、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0018 所述脂肪酶为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脂 肪酶, 例如,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 该脂肪酶依照中国发明专利 CN1948470A 公开的方 法制备, 使用批次在 10 批左右。所述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反应为酯化和 / 或转酯化反应。 0019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 例如, 可选自 Novozym435 脂肪酶、 Rhizomucormiehei 脂肪酶、 Alcaligenes sp.脂肪酶以及Candida sp.99-125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 脂肪酶为 Candida sp.。

23、99-125 固定化脂肪酶, 该酶由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固定于软 质聚氨酯海绵载体上制成。 0020 在步骤 D 的反应过程中,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40 50, 反应的时间为 24 96h。 进行振荡反应的振荡器转速为200rpm。 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用碱进行中和, 用萃取剂进行萃 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通过无水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 所述 碱为 NaOH、 KOH 等。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摩尔比为 1。

24、 1 10, 有机溶剂的 用量为 10 15ml/g 酸, 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为 2500 4000U/g 酸 ;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 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 40 50条件下, 以 200rpm 的转速振荡反应 24 96h ; 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用 KOH 中和, 加入正己烷萃取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水洗至中性, 过无 水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 ; 经气 相色谱检测, 所制得的产品中 DHA 含量为 60 68, EPA 含量为 21 27, n-3 多不饱 和脂肪酸总含量不低于 80。 0022 根据本发明方法。

25、, 步骤 A 将藻油与缓冲液及水解酶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 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 滤液经中和, 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 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 油酯,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离脂肪酸, 其中, 水解反应的水解率控制在 40 60。 0023 根据本发明方法, 在步骤 A 中,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 0.6 1。所述 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 其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 所述固定化脂肪 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

26、得, 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 酶, 例如,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 该脂肪酶依照中国发明专利 CN1948470A 公开的方法 制备, 使用批次在 10 批左右。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聚氨酯海绵、 绵绸、 微球、 纤维、 尼龙 及大孔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0024 所述酶粉, 例如, 优选为Candida sp.99-125脂肪酶酶粉。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 可选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6 4/13 页 7 自 Novozym435 脂肪酶、 Rhizomucormiehei 脂肪酶、 Alc。

27、aligenes sp. 脂肪酶以及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为 Candida sp.99-125 固定化 脂肪酶。 0025 在步骤A的水解反应过程中,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50。 反应结束滤除水 解酶后, 滤液用碱进行中和, 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 所述碱为 NaOH、 KOH 等。而水化层 则用盐酸酸化, 然后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 所述碱为 N。

28、aOH、 KOH 等。 0026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步骤 A 将藻油与缓冲液、 脂肪酶酶粉及 环糊精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部分水解反应, 其中, 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 肪酶酶粉质量的 0.5 2 倍。部分水解反应结束后, 滤除脂肪酶酶粉, 滤液经中和, 萃取, 所 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 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作为副产物 的游离脂肪酸。 0027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0.61, 脂。

29、肪酶酶粉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 加入脂肪酶酶粉质量0.52倍的 环糊精 ;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 35 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 控制水 解率在4060, 此时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 ; 反应结束后, 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 滤液用 KOH 中和, 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 并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 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 水化层则经盐酸酸化, 加入萃取剂萃取游离脂肪 酸, 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

30、溶剂, 获得作为副产物的游 离脂肪酸。经气相色谱检测, 所获得主产物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中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为 DHA 45 50, EPA 15 20, 主产物部分水解的甘油酯的得率为 86 92。 0028 根据本发明方法, 步骤 B 将藻油与缓冲液、 盐及水解酶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 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 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 滤液经中 和, 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经水洗、 干燥、 减压蒸馏, 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 原料使用 ;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游离脂肪酸。经过全部水解 反应后, 上述水解。

31、反应过程中所分离出的萃取液中所含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仅为少量, 其得率低于 10wt。 0029 根据本发明方法, 在步骤 B 中, 所述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 0.6 1。所述 水解酶为脂肪酶酶粉或者固定化脂肪酶, 其添加量为6001500U/g藻油, 所述固定化脂肪 酶由脂肪酶固定在固定化载体上制得, 所述脂肪酶为对藻油的水解反应有催化作用的脂肪 酶, 例如,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 该脂肪酶依照中国发明专利 CN1948470A 公开的方法 制备, 使用批次在 10 批左右。所述固定化载体选自软质聚氨酯海绵、 绵绸、 微球、 纤维、 尼龙 及大孔树脂等中的一种或。

32、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载体为软质聚氨酯海绵。 0030 所述酶粉, 例如, 优选为Candida sp.99-125脂肪酶酶粉。 所述固定化脂肪酶, 可选 自 Novozym435 脂肪酶、 Rhizomucormiehei 脂肪酶、 Alcaligenes sp. 脂肪酶以及 Candida sp.99-125 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固定化脂肪酶为 Candida sp.99-125 固定化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7 5/13 页 8 脂肪酶。 0031 在步骤 B 的水解反应过程中, 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 35 50, 水解反应的时间 为 48 96h。所述盐。

33、为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盐, 其包括 CaCl2和 / 或 MgCl2, 其加入量 为 5 10mM。优选所述金属盐为 CaCl2。所述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 是在水解率 达到 20 30后, 补加一次脂肪酸中和剂, 其加入量为藻油量的 0.5wt 1.0wt。所 述脂肪酸中和剂是固体碱, 其选自 KOH、 NaOH 及 C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所述固体碱 为 Ca(OH)2。 0032 反应结束滤除水解酶后, 滤液用碱进行中和, 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 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 所述碱为 NaOH、 KOH 等。所分 。

34、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 等, 所述碱为 NaOH、 KOH 等。水化层用盐酸酸化, 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其中, 所述萃取剂为正己烷等, 所述碱为 NaOH、 KOH 等。 0033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步骤 B 将藻油与缓冲液、 脂肪酶酶粉及 环糊精混合后,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全部水解反应, 其中, 所述环糊精的加入量为脂 肪酶酶粉质量的0.52倍。 水解过程中补加脂肪酸中和剂, 反应结束后, 滤除脂肪酶酶粉, 滤液经中和, 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

35、取液经水洗、 干燥、 减压蒸馏, 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 水化层则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压蒸馏, 获得游离脂肪酸。 0034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 1 0.6 1, 缓冲液中加入 5 10mM CaCl2, 脂肪酶酶粉添加量为 600 1500U/g 藻油, 环糊精添加量为脂肪酶酶粉的 0.5 2 倍 ;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 35 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 在水解率达到2030后, 补加藻油量0.5wt1.0wt的 Ca(OH)2以促进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水解反应总时间为 48 9。

36、6h。 0035 反应结束后, 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 滤液用 KOH 中和, 加入正己烷萃取, 所分离出 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经减压蒸馏, 所获得未被水解的藻 油甘油酯可重新作为水解原料使用 ; 而水化层用 2mol/L HCl 酸化, 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游离 脂肪酸, 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游离脂肪酸。上 述水解反应过程的水解率为 80 85, 游离脂肪酸得率为 85 90 ; 0036 上述反应过程中, 在缓冲液中加入 5 10mM 金属盐以及在水解率达到 20 30 后加入藻油量 0.5wt 1.0w。

37、t的固体碱, 可以将水解率提高 5 10。 0037 本发明步骤 A 及步骤 B 中, 所用原料为含有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藻油, 该原料清洁安全, 且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其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 20 60之间。 0038 在本发明步骤 A 及步骤 B 中, 所述脂肪酶在催化甘油酯水解过程中对甘油酯上的 脂肪酰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通过有效控制水解率, 可对含有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藻油 进行部分水解和全部水解, 部分水解后的甘油酯中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高。 0039 本发明中, 步骤 A 中催化藻油部分水解所采用的脂肪酶及步。

38、骤 B 中催化藻油全部 水解所采用的脂肪酶, 与步骤 D 中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部分水解的甘油酯进行酯化和 / 或转酯化反应的脂肪酶可以是不同种脂肪酶, 也可以是同种脂肪酶, 优选为同种脂肪酶, 以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8 6/13 页 9 简化操作, 便于控制。 0040 根据本发明方法, 步骤 C 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 将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 剂共混后, 进行静置包合, 包合结束后滤除尿素包合物, 滤液经酸化、 萃取、 水洗、 干燥及减 压蒸馏, 制得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0041 根据本发明, 在步骤 C 中, 所述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醇类溶剂共混,。

39、 是在尿素与醇 类溶剂混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 再加入 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所述脂肪 酸尿素醇类溶剂为 1 2 4 5 10(w/w/v)。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和 / 或乙醇, 优 选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所述共混的温度为 60 80, 共混的时间为 60 90min。所述 包合的温度为 0 4, 包合的时间为 16 20h。包合结束后, 滤除尿素包合物, 滤液用盐 酸酸化, 然后用萃取剂进行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0042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按照脂肪酸尿素乙醇 为 1 2 4 5 10(w/w/v) 的比例将步。

40、骤 A 及步骤 B 中藻油水解后得到的游离脂肪 酸与尿素和乙醇共混 ; 先在尿素与乙醇混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 进行保护, 并加入 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 然后在 60 80条件下共混 60 90min, 然后在 0 4条件下静置包合 16 20h ; 包合结束后, 抽滤除去尿素包合物, 将 富含脂肪酸乙酯的滤液用 2mol/L 的 HCl 酸化, 然后用正己烷萃取, 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后制得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其中, DHA 含量为 68 73, EPA 含量为 20 25,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收率为。

41、 85 90。 0043 本发明中, 将所制得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 以及反应过程中所 获得的产物, 包括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 游离脂肪酸以及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分别进行甲酯化后, 并采用气相色谱仪(GC2010, 日本岛津)检 测其 DHA 和 EPA 的含量。 0044 水解反应过程中, 水解率采用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并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 0045 0046 本发明以微生物藻油为原料, 以脂肪酶为催化剂, 采用全新的工艺路线, 利用脂肪 酶催化甘油酯水解时的脂肪酸特异性, 即优先水解低碳饱和度高的脂肪酸, 而空间位阻较。

42、 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应后半程才逐渐被水解, 将酶法部分水解和全部水解相结合, 分 别制得部分水解的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 后者又通过尿素包合制得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 缩物, 然后再利用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与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为底物反应富集 DHA 和 EPA。 0047 采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工艺路线, 首先, 通过控制水解率将藻油部分水解, 当水解 率达到 40 60后停止反应, 此时甘油酯中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高, 除酸后 得到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 ; 其次, 以藻油为原料, 通过控制 水解率, 将藻油全部水解得到游离脂肪酸, 利。

43、用尿素包合法富集得到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浓缩物 ; 最后, 以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和部分水解的甘油酯为底物, 在固定化脂肪酶 的催化下合成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0048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产品中 DHA 和 EPA 的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9 7/13 页 10 含量至少可达 80, 比脂肪酶部分水解法更高, 且富集形式为天然甘油酯型, 有利于人体消 化和吸收, 很好的改善和提升了其药用和保健价值 ; 同时, 与直接酯化法相比, 本发明是在 保留了藻油中原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基础上, 使用部分。

44、水解的甘油酯与 n-3 多不饱和脂 肪酸浓缩物为底物, 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合成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避免 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的从头合成, 从工艺上来说更加高效合理 ; 与酸解或醇解反 应相比, 该工艺反应底物的空间位阻小, 更容易进入酶的催化活性中心, 酯化和 / 或转酯化 过程更加高效。 0049 本发明以微生物藻油替代鱼油作为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不仅安全清洁、 成 本低廉, 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本发明中甘油酯的 水解与合成反应既可采用不同种脂肪酶, 又可采用同种脂肪酶, 工艺上具有较大的操作灵 活性, 尤其。

45、是当甘油酯的水解与合成反应全部采用同种脂肪酶催化时, 操作过程更加简便 高效 ; 本发明工艺不仅为生产高含量的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提供了新颖的技术路 线, 并且全程采用生物酶法进行富集, 真正做到了环境友好、 条件温和、 能耗低以及可循环 利用, 为一条绿色生态环保的技术路线,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50 图 1 是实施例 1 6 中酶法制备富含藻油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的工艺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这些实施例和附图仅起说明性作 用, 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0052 (1) 酶法部分水解藻油 00。

46、53 称取一定量藻油样品, 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的量加入pH8.0 的磷酸盐缓冲液, 按照 600 1500U/g 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 按照脂肪酶酶粉质量 0.5 2 倍的量加入环糊精, 充入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 35 5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 应, 控制水解率在 40 60, 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 滤液用碱中和, 加入正己烷萃取部分 水解的甘油酯, 并将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 减压蒸馏除去溶 剂, 制得作为主产物的初步富集了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水解的甘油酯。而水化层则 用2mol/L的HCl酸化, 然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游离。

47、脂肪酸, 水洗至中性, 并过无水Na2SO4进 行干燥,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副产物游离脂肪酸。 0054 (2) 酶法全部水解藻油 0055 称取一定量藻油样品, 按照藻油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0.61的量加入pH8.0 的含 5 10mM 金属盐的磷酸盐缓冲液, 按照 600 1500U/g 藻油的量加入脂肪酶酶粉, 按 照脂肪酶酶粉 0.5 2 倍的量加入环糊精, 充入惰性气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 35 50条件 下进行水解反应, 在水解率达到2030后, 按照0.5wt1.0wt藻油的量补加脂肪 酸中和剂, 在总水解时间达到 48 96h, 停止反应, 抽滤除去脂肪酶酶粉, 滤液用碱中和。

48、, 加 入正己烷萃取, 所分离出的萃取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经减压蒸 馏, 所获得未被水解的藻油甘油酯重新作为水解原料使用 ; 而水化层用2mol/L的HCl酸化, 说 明 书 CN 102660593 A 10 8/13 页 11 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游离脂肪酸, 水洗至中性, 过无水 Na2SO4,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游离 脂肪酸。 0056 (3) 尿素包合法制备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0057 按照脂肪酸尿素乙醇为 1 2 4 5 10(w/w/v) 的比例将步骤 (1) 和 (2) 中所获得的游离脂肪酸与尿素和乙醇共混, 先在尿素与乙醇混合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后, 充入氮气作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再加入60下预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共混, 在6080 条件下共混 90min, 0 4条件下静置包合 16 20h。反应结束后, 抽滤除去尿素包合物, 富含脂肪酸乙酯的滤液用2mol/L的HCl酸化, 然后用正己烷萃取, 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并 过无水 Na2SO4进行干燥, 减压蒸馏后制得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浓缩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