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药,特别是用于防治病毒性浓核病、软化病和中肠性脓病的蚕药。 家蚕病毒性蚕药是现今国内外养蚕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很难救治的传染性蚕病,其危害占蚕病总损失的70~80%,特别是病毒性浓核病,软化病和中肠性脓病(俗称水亮蚕,空头蚕),更是蚕农有心腹大患,被称之为蚕儿之癌。蚕儿一旦患上此病,多出现食少体缩、胃胸空虚、肿胀发亮,吐液下痢等病症,一般难于医治,造成大量死蚕。给蚕桑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尚无一种蚕药能有效防治此种蚕病。
为了帮助广大蚕农解除心腹之患,攻克上述蚕病难关,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卓有成效地防治家蚕病毒性浓核病、软化病和中肠性脓病的蚕药。
本发明研制的蚕药是应用中医的基本原理,将中草药防治人体疾病的原理引用到防治蚕病上来,结合养蚕实践,选用以增强蚕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性病原微生物的中药成分的黄连、黄芪、甘草、桑寄生、板兰根、淫羊霍、地龙等十多种中药为原药粉,经科学方法提取配制而成的稀醇溶液。
本蚕药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如下:
黄连 13.5~14.4%
黄柏 13.5~14.4%
大蒜 13.5~14.4%
板兰根 8.6~9.0%
黄芪 6.9~7.2%
当归 6.9~7.2%
桑寄生 6.9~7.2%
淫羊霍 6.9~7.2%
麦冬 6.9~7.2%
地龙 6.9~7.2%
甘草 6.9~7.2%
将上述中药总量先加工成原药粉,再用白酒浸提,时间为一个月以上,制成棕黄色半透明的原药液,然后再经配兑,过滤、沉淀等工序,即制成稀醇溶液,每10ml相当于原生药0.6g,乙醇含量应为35~45%。
本蚕药富含氨基酸及多种药理成分。这些药物渗入蚕体内的病毒分子后,能阻断病毒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因此,本蚕药能有效控制病毒性蚕病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
添食本蚕药后,蚕体壮,蚕病少,基本控制了病毒性蚕病的发生,可使蚕茧增产10%以上。
推广应用本蚕药,对防治蚕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和国家收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出实施例:
例1:
按配方比例准备中药:
黄连 15g
黄柏 15g
黄芪 8g
当归 8g
甘草 8g
桑寄生 8g
板兰根 8g
麦冬 8g
淫羊霍 8g
地龙 8g
大蒜 15g
将上述11味中药总量先加工成原药粉,再用50度白酒1Kg浸提,时间为50天,制成棕黄色半透明原药液,再经配兑、过滤、沉淀等工序,即制成本液体蚕药,含醇量35~45%。为保证药效,应瓶装密封。
例2:
配方:
黄连 20g
黄柏 20g
黄芪 10g
当归 10g
甘草 10g
桑寄生 10g
板兰根 15g
麦冬 10g
淫羊霍 10g
地龙 10g
大蒜 20g
将上述11味中药总量先加工成原药粉、再用50度白酒1Kg浸提成棕黄色有微量混浊的液体,浸体时间不低于40天,经配兑、过滤、沉淀等工序,即得本液体蚕药。其含醇量为35~45%。
例3:
配方:
黄连 25g
黄柏 25g
黄芪 12g
当归 12g
甘草 12g
桑寄生 12g
板兰根 15g
麦冬 12g
淫羊霍 12g
地龙 12g
大蒜 20g
将上述中药总量先加工成原药粉,再用50度白酒1Kg浸提,时间35天。再经配兑、过滤、沉淀等工序,即配成本液体蚕药。
对本蚕药的检验:
本蚕药为黄连等多种中药,经提取配制成的醑剂,每10ml相当于原生药0.6g。
[性状]本药为棕色黄色地澄明液体,有乙醇香气,味微苦。
[鉴别](1)取本药2ml,加乙醇2ml,滴加0.2%茚三酮试液,在水浴中(100℃)加热1~2分钟,显蓝紫色。
(2)取本药2ml,置试管中,加浓硫酸1ml,沿管壁心滴加氨水约1ml,则两液相接处有红色环生成。
(3)取本药5ml,置瓷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醋酐数滴溶解,随即沿瓷皿边缘加浓硫酸2~3滴,呈紫红色,并迅速变成黑褐色。
[检查] 总固体、精密量取本药25ml,置于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少于3.0%。
乙醇含量应为35~45%(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附录50页)。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附录50页)。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药10ml,置25ml量瓶中,加盐酸液(mol/L)1ml,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密塞;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冷却后,照柱层折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附录35页)试验;精密汲取5ml,置于已处理好的氧化铝柱(内径0.9cm),中性氧化铝5g,湿法装柱,并先用30.ml乙醇预洗上,用乙醇35ml分次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汲取10ml,置50ml量瓶中,加硫酸液(0.05mol/L)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附录31页)在345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盐酸小蘖碱(C20H18ClNO4)的吸收系数(E1cm1%/1cm)为728计算,不少于0.05%。
[用法与用量]
防病壮蚕:每张蚕,用本药4~5瓶(160~200ml),用新鲜冷开水(阴雨天改用白酒)稀释成50倍,均匀喷洒于桑叶上,饲喂;4龄起蚕,每日一次,直至上簇。
治蚕病:每张蚕,用本蚕药3~5瓶,用50度白酒(高温天气用新鲜冷开水稀释成5~10倍喷洒于桑叶上,饲喂,连续2次以上,直至病愈为止。
[贮藏] 密闭、置阴凉处存放,有效期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