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242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2428A21申请号201410309910822申请日20140630A23L2/84200601A23L2/72200601A23L2/7020060171申请人武汉轻工大学地址430023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72发明人何东平胡传荣张四红孙红星罗质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代理人袁兴隆54发明名称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滤液的获取;对获取的发酵滤液依次进行灭菌、过滤和脱色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发酵。
2、滤液的上清液作为基液;将植脂末、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和稳定剂进行干混处理并加入热水中溶解,调配获得原液;将提取的基液与调配的原液进行混合调配,获得奶茶饮料,并对获得的奶茶饮料依次进行乳化、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配比适宜,制得的奶茶饮料口感细腻、醇厚香滑,不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微生物在油脂研发的横向研究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极大的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
3、2428ACN104172428A1/1页21一种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酵滤液的获取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菌丝体,收集所述的菌丝体提取油脂,将油脂过滤后即获取所述的发酵滤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获取的发酵滤液进行预处理,所述的预处理依次包括灭菌、过滤和脱色,提取预处理后发酵滤液的上清液作为基液;步骤三、原液调配将植脂末、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和稳定剂进行干混处理,干混完全后加入热水中溶解并搅拌均匀;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提取的基液与步骤三中调配的原液进行混合调配,获得奶茶饮料,并对获得的奶茶饮料依次进行乳化、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4、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发酵滤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蛋白质含量约为45550,含糖量约为7173,花生四烯酸含量约为040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灭菌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发酵滤液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10蒸汽条件下,对所述的发酵滤液加热灭菌2030MIN,灭菌后将所述的发酵滤液取出并冷却至室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过滤过程如下采用布氏漏斗对经灭菌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进行减压抽滤,以获得无杂质澄清透明的发酵滤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山。
5、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脱色过程如下在经灭菌和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中加入1015的食品级活性碳,并置于水浴温度为65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030MIN,将搅拌后的发酵滤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奶茶饮料的最佳成分含量如下所述原液中的植脂末含量为12、浓缩奶粉含量为8、速溶红茶粉含量为6、稳定剂含量为002,所述基液的含量为5898,调配用水15。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选用。
6、复合增稠剂和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增稠剂为黄原胶和卡拉胶,所述黄原胶和卡拉胶的含量分别为0003和0002,所述复合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蔗糖脂肪酸酯,所述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含量分别为0005和00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乳化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奶茶饮料置于高速剪切乳化罐中,并在转速为3000R/MIN、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乳化处理,所述乳化处理的次数为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2MIN,单次乳化时间为3MIN。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均质过程如下将所述经乳化处理后的奶茶饮料。
7、进行均质处理,所述均质处理的温度为75,压力为35MPR,所述均质处理的次数为2次,每次间歇时间为10MIN,单次均质时间为15MIN。权利要求书CN104172428A1/10页3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微生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油脂,其油脂所含的DHA、ARA、GLA和EPA等等不饱和脂肪酸是动植物不能或很少产生的,为了人类的自身健康考虑,现在正在兴起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在产生油脂的同时,会有大量发酵滤液排出,此发酵滤液中不仅含。
8、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脂肪、生长素、纤维素、矿物质及少量的花生四烯酸等,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碳元素、磷元素及其它元素,直接将发酵滤液排放到大自然中不仅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考验,而且严重浪费了其本身丰富的营养资源。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将发酵滤液进行二次利用,并提供了一种营养丰富、配方简单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酵滤液的获取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菌丝体,收集所述的菌丝体提取油脂,将油脂过滤后即获取所述的发酵滤液;步骤二、对。
9、步骤一中获取的发酵滤液进行预处理,所述的预处理依次包括灭菌、过滤和脱色,提取预处理后发酵滤液的上清液作为基液;步骤三、原液调配将植脂末、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和稳定剂进行干混处理,干混完全后加入热水中溶解并搅拌均匀;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提取的基液与步骤三中调配的原液进行混合调配,获得奶茶饮料,并对获得的奶茶饮料依次进行乳化、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发酵滤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蛋白质含量约为45550,含糖量约为7173,花生四烯酸含量约为04045。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灭菌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发酵滤液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10蒸汽条件下,对所述的发酵。
10、滤液加热灭菌2030MIN,灭菌后将所述的发酵滤液取出并冷却至室温。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过滤过程如下采用布氏漏斗对经灭菌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进行减压抽滤,以获得无杂质澄清透明的发酵滤液。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脱色过程如下在经灭菌和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中加入1015的食品级活性碳,并置于水浴温度为65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030MIN,将搅拌后的发酵滤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奶茶饮料的最佳成分含量如下所述原液中的植脂末含量说明书CN104172428A2/10页4为12、浓缩奶粉含量为8、。
11、速溶红茶粉含量为6、稳定剂含量为002,所述基液的含量为5898,调配用水15。0010优选的,所述的稳定剂选用复合增稠剂和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增稠剂为黄原胶和卡拉胶,所述黄原胶和卡拉胶的含量分别为0003和0002,所述复合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蔗糖脂肪酸酯,所述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含量分别为0005和001。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乳化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奶茶饮料置于高速剪切乳化罐中,并在转速为3000R/MIN、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乳化处理,所述乳化处理的次数为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2MIN,单次乳化时间为3MIN。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均质过程如下将所述经乳化处理。
12、后的奶茶饮料进行均质处理,所述均质处理的温度为75,压力为35MPR,所述均质处理的次数为2次,每次间歇时间为10MIN,单次均质时间为15MIN。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00141在对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将经过预处理的发酵滤液作为基液与奶茶原液进行调配并研发成营养的奶茶饮料,此方法实用性强、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配比适宜,制得的奶茶饮料口感细腻、醇厚香滑,为微生物在油脂研发的横向研究上提供了新的思路。00152该方法通过将发酵滤液进行二次利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0。
13、0163将微生物发酵滤液进行二次利用并制备成饮料类的商品,是史无前例的一种新型研究开发,在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极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酵滤液的获取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菌丝体,收集所述的菌丝体提取油脂,将油脂过滤后即获取所述的发酵滤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获取的发酵滤液进行预处理,所述的预处理依次包括灭菌、过。
14、滤和脱色,提取预处理后发酵滤液的上清液作为基液;步骤三、原液调配将植脂末、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和稳定剂进行干混处理,干混完全后加入热水中溶解并搅拌均匀;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提取的基液与步骤三中调配的原液进行混合调配,获得奶茶饮料,并对获得的奶茶饮料依次进行乳化、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00201、本发明步骤一中选用的高山被孢霉在生物学上通过了小鼠的安全性试验,且其培养基成分简单,全部组成有葡萄糖、玉米粉、豆粕粉、酵母膏、KH2PO4、MGSO4,相比于其它说明书CN104172428A3/10页5微生物,如宼氏隐甲藻也可通过培养获得油脂,但是由于其培养基成分较为复杂,且其本身也含有较多的金属。
15、离子,其中甚至还包括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本发明选用将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制备成奶茶,不仅节约资源,也可以为人体提供适宜的营养成分。0021在将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制备成饮料之前,对其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数据测定,测得本发明发酵滤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蛋白质含量约为45550,含糖量约为7173,花生四烯酸含量约为04045。其中,蛋白的测定按照GB/T500952010、总糖的测定按照蒽酮硫酸法GB/T500972008、花生四烯酸的测定按照GB26401201100222、在对步骤一中的发酵滤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过后,由于发酵滤液中还存留有部分的菌体和未提取完全的油脂,发酵产物。
16、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发酵滤液中各类细胞的颗粒小,相对密度和液相相差不大,且发酵滤液中流变特性复杂,液相粘度大,性质不稳定,易受空气氧化。因此,必须要对发酵滤液进行预处理,使得发酵滤液的物理性质改变,加快固形物、菌体和其他悬浮颗粒从悬浮液中分离的速度,使提取等后序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通过发酵滤液的预处理,使其过滤特性改变及相对纯化,使发酵滤液成为适宜饮料的基液载体,基本要求为液体较为澄清、组织稳定、无沉淀无杂质等状态。经反复试验,通过参考基液的最终状态确定,所述步骤二中的灭菌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发酵滤液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10蒸汽条件下,对所述的发酵滤液加热灭菌20。
17、30MIN,灭菌后将所述的发酵滤液取出并冷却至室温。所述步骤二中的过滤过程如下采用布氏漏斗对经灭菌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进行减压抽滤,以获得无杂质澄清透明的发酵滤液。所述步骤二中的脱色过程如下在经灭菌和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滤液中加入1015的食品级活性碳,并置于水浴温度为65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030MIN,将搅拌后的发酵滤液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15MIN。00233、为最终确定步骤三中原液的最佳配方,将植脂末的添加量、浓缩奶粉的添加量、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及稳定剂的添加量设定为正交试验的四因素,在试验的其它各项工艺条件都保持不变动的情况下,进行四。
18、个因素三个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感官得分作为指标满分为100分来确定原液的最佳配方。将植脂末的添加量、浓缩奶粉的添加量、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及稳定剂的添加量取合适的值,其中植脂末的添加的百分含量分别取8,10,12三个水平,而乳粉的添加百分含量取6,8,10,速溶红茶粉的添加百分含量2,4,6,稳定剂的添加量001,002,003。0024正交试验的设计及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结果见表2。0025表1原液配方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因素0026说明书CN104172428A4/10页60027表2原液配方的正交试验结果00280029说明书CN104172428A5/10页70030由表2分析可得,影响原液感。
19、官得分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浓缩奶粉的添加量植脂末的添加量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稳定剂的添加量,最佳因素水平为B2A3C3D1,即植脂末的添加量占总组分12,浓缩奶粉的添加量占总组分8,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占总组分6,稳定剂的添加量占总组分002。但由于正交表中并无此项组合,故按此组合重新进行试验,获得感官评分为90分,高于表中出现的任一组评分值。因此,最终确定所述步骤四中奶茶饮料的最佳成分含量如下所述原液中的植脂末含量为12、浓缩奶粉含量为8、速溶红茶粉含量为6、稳定剂含量为002,所述基液的含量为5898,调配用水15。0031由于奶茶饮料体系复杂,由多种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形成了乳状液,。
20、红茶粉中的茶多酚的羟基容易与牛乳中的乳蛋白结合,形成氢键,生成较大分子的不溶物质,乳脂肪重量较水轻,容易上浮至顶部,呈层状结构,故奶茶饮料在生产、贮存、销售及货架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沉淀、部分絮凝、水乳分层和脂肪析出等现象,因此,必须添加适宜的稳定剂,使奶茶饮料得以长期的保存,组织状态保持均匀稳定。0032当水相和油相亲和力达到较强的状态时,整个食品所应用的稳定体系视为理想的状态,单一的乳化剂很难使饮料达到特别稳定不变的组织状态。蔗糖酯是一种亲水性的乳化剂,单甘酯一种是亲油性的乳化剂,本发明采用单种及两种乳化剂组合的方式作为添加剂来考察奶茶饮料的稳定性。所述的稳定剂选用复合增稠剂和复合乳化剂,并。
21、以稳定系数、沉淀率及脂肪上浮为三个指标,对乳化剂与增稠剂的组合进行方案确定,考察奶茶饮料后期产品的组织状态,稳定剂优选组合方案见表3以1KG成品计算。0033表3稳定剂的组合方案表0034003500361复配稳定剂对稳定系数的影响说明书CN104172428A6/10页80037在样品乳化后,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100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75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记为A1;将同样的样品以2000R/MIN下的转速,离心10MIN,用去离子水稀释100倍上层的澄清液体,在同样的波长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记为A2。记样品的稳定系数R为离心后上清液的在7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A2/未离心前的样液在7。
22、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A1,结果越高说明样品的稳定性越强。各复配稳定剂方案的稳定系数值见表4。0038表4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各复配稳定剂方案的稳定系数00390040由表4可以清楚的看出,发酵滤液奶茶饮料的复配稳定剂的第七个方案的稳定系数最好,也就是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和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可以使奶茶饮料的稳定系数达到最佳状态。00412复配稳定剂对脂肪上浮的影响0042在物料灭菌或溶解的加热过程中,由于茶多酚类物质的特殊性,奶茶中蛋白质的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程度上的影响,且由于脂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斯托克斯公式,乳脂肪有上浮趋势,所以必须加。
23、入合适的稳定剂加强奶茶的稳定性。向溶解缸里加入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植脂末进行干混,加入70的蒸馏水,进行搅拌混匀,待所有物料融化均匀,将增稠剂与乳化剂加入溶解缸中搅拌,之后进行乳化剪切,剪切速度为4000R/MIN,间歇式操作,每次23MIN,操作34次,最后对产品进行均质处理,在均质机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时长为5MIN,将制作好的奶茶冷却后,灌装至有刻度的容器中,静置,于1小时后、8小时后、24小时后、48小时后、72小时后分别测量9组不同方案的脂肪上浮厚度,结果见表5。0043表5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各复配稳定剂的脂肪上浮厚度00440045由表5可以清楚看出,方案7及方案9。
24、的复合稳定剂的配方使奶茶的脂肪上浮厚度较小,即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或复合增稠剂CMC015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说明书CN104172428A7/10页9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有利于奶茶的稳定性。00463复配稳定剂对奶茶饮料沉淀率的影响0047奶茶配制完成后,由于添加的各因子的亲水亲油性各不相同,分子量大小及重量也有所差异,所以在配制完成后静置的乳状液体系中,由于在热力学上的极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储存环境温度和贮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会有较大的颗粒呈下沉的状态,如絮凝、沉淀等。此时,需要添加适宜的增。
25、稠剂和乳化剂使奶茶长时间的保持组织稳定状态。向溶解缸里加入浓缩奶粉、速溶红茶粉、植脂末进行干混,加入70的蒸馏水,进行搅拌混匀,待所有物料融化均匀,将增稠剂与乳化剂加入溶解缸中搅拌,之后进行乳化剪切,剪切速度为4000R/MIN,间歇式操作,每次23分钟,操作34次。最后对产品进行均质处理,在均质机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时长为5MIN。0048将配制好的奶茶静置一段时间后,称取奶茶质量为M1,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分钟,倒出上清液,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M2,分别计量9组不同方案下的沉淀率,结果见表6。0049沉淀率SM2/M11000050式中M1为称取奶茶的质量,G。
26、;0051M2为称得的沉淀质量,G。0052表6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各复配稳定剂方案的沉淀率00530054注样品状态静止;环境温度20。“”为微量沉淀,“”为少量沉淀,“”较多沉淀。0055由表6可以清楚看出,方案9的复合稳定剂的配方使奶茶的离心沉淀率较低,即复合增稠剂CMC015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有利于奶茶的稳定性。0056综合三个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方案7即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组合使奶茶的稳定系数最高;方案9即复合增稠剂CMC015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
27、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的组合方式使奶茶的离心沉淀率较低;而方案7及方案9的复合稳定剂的配方使奶茶的脂肪上浮厚度较小,即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或复合增稠剂CMC015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有利于奶茶的稳定性。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可将奶茶的复合稳定剂定为方案7,即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组合可使奶茶的稳定状态达到较佳的水平。转化为百分含量,即所述复合增稠剂中黄原胶和卡拉胶的含量分别为0003说明书CN1041。
28、72428A8/10页10和0002,所述复合乳化剂中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含量分别为0005和001。00574、选取单次乳化时间、乳化次数、均质时间、配料温度为四个因素,保持试验其它各项的工艺条件都不变,进行四个因素三个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感官得分为指标来确定奶茶饮料的最佳工艺组合。根据奶茶制作的工艺,单次乳化时间2MIN、3MIN、4MIN三个水平,物料乳化剪切次数分别取3次、4次、5次三个水平,均质时间分别取10MIN、15MIN、20MIN三个水平,配料温度分别取70、75、80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试验设计及因素水平见表7,结果见表8。0058表7发酵滤液奶茶饮料正交试验设计。
29、及因素00590060表8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正交试验结果00610062由表7和表8分析可知,RARCRDRB,影响发酵滤液奶茶饮料感官评分的主要因素顺序为单次乳化时间均质时间配料温度乳化次数,由于最佳因素水平为A2C2D2B2,即单次乳化时间为3MIN,均质时间为15MIN,配料温度为75,乳化次数为4次。但在上述的正交表中并没有此项组合,故按照此工艺组合重新进行一次试验,感官评分高达94分,优于表中任一出现的评分值。故所述步骤四中的乳化过程如下将所述的奶茶饮料置于高速说明书CN104172428A109/10页11剪切乳化罐中,并在转速为3000R/MIN、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乳化处理,。
30、所述乳化处理的次数为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2MIN,单次乳化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四中的均质过程如下将所述经乳化处理后的奶茶饮料进行均质处理,所述均质处理的温度为75,压力为35MPR,所述均质处理的次数为2次,每次间歇时间为10MIN,单次均质时间为15MIN。00635、微生物发酵滤液奶茶型饮料的质量标准。0064感官指标按照GT/T217322008执行,产品应具奶茶特有的的奶香味,色泽均匀,整体细腻无分层现象,允许有少量的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见表9。理化指标以GB71012003固体饮料标准执行,微生物指标按GB71012003固体饮料标准执行,见表10。0065表9高山被孢。
31、霉奶茶饮料的感官特性指标006600670068表10高山被孢霉奶茶饮料的质量指标0069说明书CN104172428A1110/10页120070本发明提供的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对高山被孢霉发酵滤液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将经过预处理的发酵滤液作为基液与奶茶原液进行调配并研发成营养的奶茶饮料,此方法实用性强、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配比适宜,制得的奶茶饮料口感细腻、醇厚香滑,为微生物在油脂研发的横向研究上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通过将发酵滤液进行二次利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将微生物发酵滤液进行二次利用并制备成饮料类的商品,是史无前例的一种新型研究开发,在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极大的经济效益。007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说明书CN104172428A121/1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72428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