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9678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39836.4

申请日:

2013.11.05

公开号:

CN103573194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7/00申请日:20131105|||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7/00; E21B34/06

主分类号:

E21B17/00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发明人:

崔嵘; 杨根全; 谢涛; 张万兵; 熊永功; 戴毅; 庄凌志; 王文俊; 傅剑峰; 黄启宇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中国海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广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小直径连续油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本发明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在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的情况下,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

权利要求书

1.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小直径连续油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径连续油管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过阀压差之和。

说明书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潜泵采油领域,特别是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潜泵采油是目前海上油田常用的举升方式之一,具有排量大、扬程高的优点。但其单一的举升方式受制于多级离心泵对游离气敏感的特性,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常由于游离气进入泵体而导致电潜泵井工况不稳定、甚至电潜泵气锁停止排液。进入电潜泵的游离气对电潜泵的性能和寿命影响很大,进泵游离气越多泵性能越差。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可通过电潜泵电流的变化来体现,轻则表现为电流波动,严重时表现为频繁欠载停机,甚至使离心泵的大部分流道空间被气体占据而发生气锁现象,最终使离心泵停止排液。如果保持离心泵长时间气锁状态下运行,将导致电机温度上升和电缆绝缘性能下降,最终烧毁电机。通常采取加深泵挂,使泵吸入口压力尽可能接近地层饱和压力,使气体在油管中析出,减少游离气进入泵体;或者是从电潜泵本身的防气技术入手,例如选择高效气液离心泵处理更多的游离气、在泵入口端增加气体处理器,将游离气从井液中分离后,从套管排出。所有的措施都是减少进入泵体的游离气,避免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促使电潜泵高效运转和油田高效开发。
常规生产管柱为Y-block型电潜泵机组设计,过电缆封隔器不带放气阀,且距离电潜泵吸入口不足15米。在电潜泵出口设有一单向阀。在油层静压小于泡点压力时,地层流体从生产层位进入井底口时部分脱气,在封隔器以下套管内形成一个小气顶。在举升动力设备电潜泵故障后,泵内气体聚集,形成电潜泵气锁,由于地层压力已不能使油井自喷,油气生产油管中脱气分层,在电潜泵出口单向阀以上油管形成静液柱,当电潜泵再次启动时,处于气锁的电潜泵出口压力无法开启单向阀,造成电潜泵停止出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通过所安装的带有放气阀的封隔器以及上部油管接入的气举阀,将放气阀和气举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连接,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进入上部油管,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产生的腐蚀,同时产生气举作用。由于连续油管的连通,可达到对封隔器以下井筒排气和增加井底动液面的作用,气体进入油管后,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小直径连续油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过阀压差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具有防CO2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通过所安装的带有放气阀的封隔器以及上部油管接入的气举阀,将放气阀和气举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连接,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进入上部油管,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产生的腐蚀,同时产生气举作用。由于连续油管的连通,可达到对封隔器以下井筒排气和增加井底动液面的作用,气体进入油管后,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生产套管;2—电潜泵机组;3—油管;4—封隔器;5—放气阀;6—小直径连续油管;7—气举阀;8—滑套;9—井下安全阀;10—Y-型工具;11—工作筒堵头;12—泵出口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1、电潜泵机组2、油管3、封隔器4、放气阀5、小直径连续油管6、气举阀7、滑套8、井下安全阀9、Y-型工具10、工作筒堵头11、泵出口单向阀12,其中,所述油管3安装于生产套管1内部,油管3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11,工作筒堵头11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10,在Y-型工具10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12,泵出口单向阀12与电潜泵机组2连接,Y-型工具10上端安装有封隔器4,滑套8安装在封隔器4与井下安全阀9之间的油管3位置,封隔器4一端安装有放气阀5,放气阀5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与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气举阀7连接,气举阀7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井下安全阀9下端。
    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6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3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7过阀压差之和。
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6具有防CO2功能。
操作步骤如下
    油管3安装于生产套管1内部,油管3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11,工作筒堵头11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10,Y-型工具10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12,泵出口单向阀12与电潜泵机组2连接,Y-型工具10上端安装有封隔器4,封隔器4分隔井底油气,保留住油套环空中的封隔液,起到保护生产套管1和安全生产的作用,封隔器4一端安装有放气阀5,放气阀5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与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气举阀7连接,小直径连续油管6具有防CO2功能,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进入上部油管3,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1产生的腐蚀作用,同时产生一定的气举作用,气举阀7安装于油管3上部安装的井下安全阀9下端,井下安全阀9保证油井在特殊情况下不向外溢流。气体进入油管3后,还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可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194A43申请公布日20140212CN103573194A21申请号201310539836422申请日20131105E21B17/00200601E21B34/0620060171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中国海油大厦申请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72发明人崔嵘杨根全谢涛张万兵熊永功戴毅庄凌志王文俊傅剑峰黄启宇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代理人刘广生54发明名称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57摘要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

2、小直径连续油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本发明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在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的情况下,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

3、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73194ACN103573194A1/1页21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小直径连续油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

4、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径连续油管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过阀压差之和。权利要求书CN103573194A1/3页3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潜泵采油领域,特别是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背景技术0002电潜泵采油是目前海上油田常用的举升方式之一,具有排量大、扬程高的优点。但其单一的举升方式受制于多级离心泵对游离气敏感的特性,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常由于游离气进入泵体而导致电潜泵井工况不稳定、甚至电潜泵气锁停止排液。进入电潜泵的游离气对电潜泵的性。

5、能和寿命影响很大,进泵游离气越多泵性能越差。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可通过电潜泵电流的变化来体现,轻则表现为电流波动,严重时表现为频繁欠载停机,甚至使离心泵的大部分流道空间被气体占据而发生气锁现象,最终使离心泵停止排液。如果保持离心泵长时间气锁状态下运行,将导致电机温度上升和电缆绝缘性能下降,最终烧毁电机。通常采取加深泵挂,使泵吸入口压力尽可能接近地层饱和压力,使气体在油管中析出,减少游离气进入泵体;或者是从电潜泵本身的防气技术入手,例如选择高效气液离心泵处理更多的游离气、在泵入口端增加气体处理器,将游离气从井液中分离后,从套管排出。所有的措施都是减少进入泵体的游离气,避免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促使电。

6、潜泵高效运转和油田高效开发。0003常规生产管柱为YBLOCK型电潜泵机组设计,过电缆封隔器不带放气阀,且距离电潜泵吸入口不足15米。在电潜泵出口设有一单向阀。在油层静压小于泡点压力时,地层流体从生产层位进入井底口时部分脱气,在封隔器以下套管内形成一个小气顶。在举升动力设备电潜泵故障后,泵内气体聚集,形成电潜泵气锁,由于地层压力已不能使油井自喷,油气生产油管中脱气分层,在电潜泵出口单向阀以上油管形成静液柱,当电潜泵再次启动时,处于气锁的电潜泵出口压力无法开启单向阀,造成电潜泵停止出液。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通过所安。

7、装的带有放气阀的封隔器以及上部油管接入的气举阀,将放气阀和气举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连接,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进入上部油管,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产生的腐蚀,同时产生气举作用。由于连续油管的连通,可达到对封隔器以下井筒排气和增加井底动液面的作用,气体进入油管后,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电潜泵机组、油管、封隔器、放气阀、小直径连续油。

8、管、气举阀、滑套、井下安全阀、Y型工具、工作筒堵头、泵出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油管安装于生产套管内部,油管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工作筒堵头上端安装有说明书CN103573194A2/3页4Y型工具,在Y型工具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泵出口单向阀与电潜泵机组连接,Y型工具上端安装有封隔器,滑套安装在封隔器与井下安全阀之间的油管位置,封隔器一端安装有放气阀,放气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与安装于油管上部的气举阀连接,气举阀安装于油管上部的井下安全阀下端。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过阀压差之和。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9、小直径连续油管具有防CO2功能。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通过所安装的带有放气阀的封隔器以及上部油管接入的气举阀,将放气阀和气举阀通过具有防CO2功能的小直径连续油管连接,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进入上部油管,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产生的腐蚀,同时产生气举作用。由于连续油管的连通,可达到对封隔器以下井筒排气和增加井底动液面的作用,气体进入油管后,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附图说。

10、明0009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生产套管;2电潜泵机组;3油管;4封隔器;5放气阀;6小直径连续油管;7气举阀;8滑套;9井下安全阀;10Y型工具;11工作筒堵头;12泵出口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0011如图1所示,电潜泵气锁油井生产管柱优化装置,包括生产套管1、电潜泵机组2、油管3、封隔器4、放气阀5、小直径连续油管6、气举阀7、滑套8、井下安全阀9、Y型工具10、工作筒堵头11、泵出口单向阀12,其中,所述油管3安装于生产套管1内部,油管3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11,工作筒堵头11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10,在Y型工具10一端。

11、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12,泵出口单向阀12与电潜泵机组2连接,Y型工具10上端安装有封隔器4,滑套8安装在封隔器4与井下安全阀9之间的油管3位置,封隔器4一端安装有放气阀5,放气阀5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与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气举阀7连接,气举阀7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井下安全阀9下端。0012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6管柱内压分部大于油管3管柱内压分部与气举阀7过阀压差之和。0013所述小直径连续油管6具有防CO2功能。0014操作步骤如下油管3安装于生产套管1内部,油管3下部安装有工作筒堵头11,工作筒堵头11上端安装有Y型工具10,Y型工具10一端安装有泵出口单向阀12,泵出口单向阀12与电潜泵机组2连。

12、接,Y型工具10上端安装有封隔器4,封隔器4分隔井底油气,保留住油套环空说明书CN103573194A3/3页5中的封隔液,起到保护生产套管1和安全生产的作用,封隔器4一端安装有放气阀5,放气阀5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与安装于油管3上部的气举阀7连接,小直径连续油管6具有防CO2功能,自产伴生气通过小直径连续油管6进入上部油管3,防止CO2气体对生产套管1产生的腐蚀作用,同时产生一定的气举作用,气举阀7安装于油管3上部安装的井下安全阀9下端,井下安全阀9保证油井在特殊情况下不向外溢流。气体进入油管3后,还可降低生产管柱内密度,可降低电潜泵出口压头,使电潜泵的排量得到释放,达到增产解气锁的良好作用,实现不需更换原生产采油树,不增加地面控制和增压设备,长期维持气举生产,并有效抑制气锁。0015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3573194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57319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