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11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1156 A *CN102381156A* (21)申请号 201110279006.3 (22)申请日 2011.08.26 B60H 1/18(2006.01) B60P 1/04(2006.01) (71)申请人 袁晓翔 地址 036002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小区 (72)发明人 袁晓翔 (54) 发明名称 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 机装置, 是将车箱底面和侧面设计成双层结构, 车 箱底面留有进气孔, 可以收集汽。
2、车发动机排出的 尾气, 车箱的双层结构间设有隔板起支撑作用, 隔 板上打上小孔, 这样, 车箱的双层结构内部通过这 些小孔达到相通 ; 双层车箱底部横向配有一端开 口的挡板, 当温度很高的尾气经取气装置收集到 这个双层结构里后, 通过小孔均匀地分散开来, 在 内部形成一个热循环系统, 达到热量平衡后, 便形 成一个天然的保温箱, 车箱整体温度上升到一定 水平, 不再和物料发生冻结, 达到正常工作。循环 降温后的尾气通过车箱底部预留的排气孔排出, 在排气孔处安装一个引风机, 使双层结构内的气 流流动更顺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102381171 A1/1 页 2 1. 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取气装置由下锥形导向罩 (1)、 内套管 (2)、 下封板 (3)、 外套管 (4)、 进气口 (5)、 排气管 (6)、 底盘车架 (7) 构成, 外套管是 一个两端开口的管体, 固定在车辆底盘车架上, 外套管在中部与自卸车的排气管垂直贯通, 内套管装于外套管内, 相对于外套管可自由上下移动, 在内套管底端固定有下封板, 在内套 管下部与排气管对正位置设有进气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车箱为双层 结。
4、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双层车箱间 设有隔板 (9), 隔板上有直径为 3 公分的小孔 (1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车箱底部留 有进气孔 (8) 和排气孔 (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车箱底部的 双层结构内横向设有一端开口的挡板 (11), 形成多回程、 弯曲走向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其特征是在排气孔 (12) 处安装有引风机 (1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11。
5、56 A CN 102381171 A1/2 页 3 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国北方, 冬季漫长寒冷, 自卸车在严寒的情况下运输物料时, 物料 ( 尤其是含 水的物料 ) 容易冻结在车箱内部造成物料堵塞, 车箱都会利用发动机尾气加热取气装置, 将底盘发动机尾气连通到自卸车箱上, 具有加热车箱的功能, 使物料能够顺利地与车箱脱 离, 达到正常工作。传统的尾气加热装置都是只加热车箱底部, 而对箱体侧面无法加热, 致 使物料与车箱侧面发生冻结, 当车箱被举升时, 不能彻底卸下物料, 箱侧周围总会有。
6、残留, 浪费人力物力, 影响工作效率。北方冬天经常刮西北风, 车箱逆风的一面温度更低, 冻结的 物料更多一些, 使车箱的重心发生偏移, 甚至有翻车的危险, 所以冬季有很长一段时间, 这 种自卸车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加热整体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使箱 侧受到循环的热量供应, 不再冻结, 方便自卸车在北方冬季的使用。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取气装置由下锥形导向罩、 内套管、 下封板、 外套管、 进 气口、 排气管、 底盘车架构成。 外套管是一个两端开口的管体, 固定在车辆底盘车架上, 外套 管在中部与自卸车的排气管垂直贯通, 内套。
7、管装于外套管内, 相对于外套管可自由上下移 动, 在内套管底端固定有下封板, 故内套管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在内套管下部与排气管对 正位置设有进气口。当车箱被举升时, 内套管向上移动, 下封板阻止气流进入内套管, 排气 管前后畅通, 此时车箱不被加热。 当车箱回落时, 内套管向下移动至下部的进气口与排气管 的进气口对正, 这时, 由排气管来的尾气经进气口进入内套管, 下锥形导向罩将热气传送至 车箱的进气孔, 最后进入车箱内, 给车箱加热。 0005 将车箱底面和侧面设计成双层结构, 车箱底面留有进气孔, 可以收集汽车发动机 排出的尾气, 车箱的双层结构间设有隔板起支撑作用, 隔板上打上直径为 。
8、3 公分左右的小 孔, 这样, 车箱的双层结构内部通过这些小孔达到相通 ; 车箱底部的双层结构内横向配有 一端开口的挡板, 使尾气形成多回程、 弯曲走势, 更有利于热量的均匀发散。当温度很高 的尾气被收集到这个双层结构里后, 通过小孔均匀地分散开来, 在内部形成一个热循环系 统, 达到热量平衡后, 便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温箱, 车箱整体温度上升到一定水平 ( 当温度达 到 -3以上时, 便不会发生冻结 ), 不再和物料发生冻结, 达到正常工作。循环降温后的尾 气通过车箱底部预留的排气孔排出, 在排气孔处安装一个引风机, 使双层结构内部的气流 流动更顺畅, 减少了因尾气排出不畅而造成的发动机故障。 。
9、0006 本发明和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尾气加热自卸车车箱的引风机装置, 充分利用汽车尾气的热量, 余热利用, 变废为宝, 减少了尾气污染, 而且在引风机的引力作 用下, 尾气排出顺畅, 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且解决了车箱与物料发生冻结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381156 A CN 102381171 A2/2 页 4 工作的问题, 寒冷的冬季照样能够正常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了人力物力, 实现了一 举多得。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发明车箱被举升时取气装置尾气走势图 0008 图 2 为本发明车箱回落时取气装置尾气走势图 0009 图 3 为本。
10、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4 为本发明的尾气走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 1、 图 2 所示, 取气装置由下锥形导向罩 1、 内套管 2、 下封板 3、 外套管 4、 进气 口 5、 排气管 6、 底盘车架 7 构成。外套管 4 是一个两端开口的管体, 固定在车辆底盘车架 7 上, 外套管 4 在中部与自卸车的排气管 6 垂直贯通, 内套管 2 装于外套管 4 内, 相对于外套 管可自由上下移动, 在内套管底端固定有下封板 3, 故内套管 2 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在内 套管 2 下部与排气管对正位置设有进气口 5。当车箱被举升时, 内套管 2 向上移动, 下封板 3 阻止气流进。
11、入内套管 2, 排气管 6 前后畅通, 此时车箱不被加热。当车箱回落时, 内套管 2 向下移动至下部的进气口 5 与排气管的进气口对正, 这时, 由排气管来的尾气经进气口进 入内套管 2, 下锥形导向罩 1 将热气传送至车箱的进气孔, 最后进入车箱内, 给车箱加热。 0012 如图 3、 图 4 所示, 将车箱底面和侧面设计成双层结构, 车箱底面留有进气孔 8, 可 以收集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 车箱的双层结构间设有隔板 9 起支撑作用, 隔板上打上直 径为 3 公分左右的小孔 10, 这样, 车箱的双层结构内部通过这些小孔达到相通 ; 车箱底部的 双层结构横向配有一端开口的挡板 11, 使尾。
12、气形成多回程、 弯曲走势, 更有利于热量的均匀 发散。 当温度很高的尾气被收集到这个双层结构里后, 通过小孔均匀地分散开来, 在内部形 成一个热循环系统, 达到热量平衡后, 便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温箱, 车箱整体温度上升到一定 水平, 不再和物料发生冻结, 达到正常工作。 循环降温后的尾气通过车箱底部预留的排气孔 12 排出, 在排气孔处安装一个引风机 13, 使双层结构内部的气流流动更顺畅, 减少了因尾 气排出不畅而造成的发动机故障。 说 明 书 CN 102381156 A CN 102381171 A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1156 A CN 102381171 A2/3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1156 A CN 102381171 A3/3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115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