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入排水箱斗.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9532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4191.1

申请日:

2006.04.07

公开号:

CN101016752A

公开日:

2007.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3F5/10(2006.01); E03F3/04(2006.01)

主分类号:

E03F5/10

申请人:

安隆化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日野博; 圆谷昭博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6.02.08 JP 2006-03041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能够不区别排水箱斗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地,在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由底部和大致垂直立起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所述底部,具备接近所述侧壁地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所述副转回部包含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连续升高的第1倾斜面、和从所述第1倾斜面朝所述支管流入口连续的具有比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的第2倾斜面,并且,所述支管流入口,在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在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由底部和大致垂直立起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
所述底部,具备接近所述侧壁地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所述副转回部包含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连续升高的第1倾斜面、和从所述第1倾斜面朝所述支管流入口连续的具有比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的第2倾斜面,并且,
所述支管流入口,在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在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

2.
  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具备:
底部,其由接近排水箱斗的侧壁而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构成,该副转回部具有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朝支管流入口连续升高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排水箱斗中央部或主转回槽连接部附近包含倾斜程度比所述倾斜面大的陡斜面;及
大致垂直地立起的侧壁,该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流入口,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在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其安装角度相对于所述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配置在90°或锐角的范围内。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从所述侧壁放射状配置。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其安装角度相对于所述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安装。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外部连接端还安装有可调节角度的转动弯头。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是采用开孔机构在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上开孔后安装的螺母紧固型支管。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面具有碗形状或研钵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所述第2倾斜面具有研钵形状或碗形状。

说明书

多流入排水箱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或可设置多个支管流入口的合成树脂制排水箱斗,尤其涉及支管流入口的安装角度相对于与主管连接的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配置在90°或锐角范围内的多流入合成树脂制排水箱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住宅区内或住宅区外的排水设施中,为了使主管流路和支管流路合流,使用排水箱斗。此时,为了相对于来在主管的流水,能够流畅地合流来自支管的流水,提出了多种方案。
例如,在实开昭58-165081号公报及实开昭59-51877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主转回(invert)槽上合流副转回部槽的部分设置段差大或斜度大,或将主转回槽及副转回部槽的截面形状形成下方幅度窄的半椭圆形状,另外深入研究副转回部槽与主转回槽的合流角度等。
但是,上述排水箱斗,由于都是在排水箱斗中央部配置与主管流路连通的主转回槽,所以不能充分确保从支管流入口到主转回槽的流路长度,结果,因流入的排水的急速流动产生飞溅,或越过合流点,碰上其它副转回部,在其上附着污物。
另外,此处所讲的转回(槽),是根据连接的外部排水管的内径,设在排水箱斗的底部的具有大致半圆形的截面的槽,或是指排水箱斗的底面,可以说,是外部排水管的一部分分,具有汇总来自主管及各支管的排水的流入,向主管下游侧引导流入的功能。
另外,作为接近排水箱斗的侧壁地配置主转回槽,相对于来自主管的流水,能够流畅地合流来自支管的流动的例子,可列举在实开昭61-89086号公报中公开的排水箱斗。
但是,在该排水箱斗中,必须将合流在主转回槽的支管流入口集中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单侧一半的侧壁上,不能如上述排水箱斗一样,在排水箱斗的两侧侧壁上设置多个支管流入口。
此外,作为以往的排水箱斗共存的问题,如果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90°或锐角范围内,配置支管流入口或与其连通的副转回部槽,由于相对于来自主管的流水,来自支管的流水激烈地冲击或逆流,所以在排水箱斗主体的侧壁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区域,产生实质上不能安装支管流入口的静区。
因此,在以往的排水箱斗中,在要合流多个支管的时候,必须对应地准备多个排水箱斗,因而不经济。
另外,在如此的以往的排水箱斗中,由于为了使排水的流动流畅,在主转回槽上设计斜坡,相对于排水箱斗主体,非对称地配置支管流入口,所以,一般,在排水箱斗的使用中,多区别上游侧和下游侧。因此,如果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有中断工程等问题。
专利文献1:实开昭58-1650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开昭59-51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实开昭61-89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能够相对于流过支管流入口的主转回槽内的流动方向,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以往事实上不可能的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
换句话讲,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能够不区别排水箱斗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地,在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从而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水流畅地与流过本转回槽的排水合流。
因此,为达到上述目的,在第1发明中,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由底部和大致垂直立起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所述底部,具备接近所述侧壁地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所述副转回部包含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连续升高的第1倾斜面、和从所述第1倾斜面朝所述支管流入口连续的具有比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的第2倾斜面,并且,所述支管流入口,在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在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
结果,根据第1发明,由于能够充分确保从各支管流入口到与主转回槽合流的流路长度,所以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在副转回部的第2倾斜面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第1倾斜面,高效率地汇集其流水。另外,由于在第1倾斜面上设置比第2倾斜面大的倾斜角,所以从第2倾斜面流入的排水,在第1倾斜面流下,在失去其平面的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第1倾斜面的形状,被再次调整其流动的方向,以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缓慢角度,流畅地合流。
此时,由于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无论从哪个方向流入,一边被沿着第1及第2倾斜面汇集及整流一边流动,所以不会因产生不规则的流动或急速的流动,而引起紊流或飞散。此外,在第1倾斜面上,一边维持排水的流畅流动,一边在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水流合流之前汇集整流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因此在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合流时,几乎不阻碍其流动。
另外,由于接近排水箱斗主体的侧壁地设计主转回槽,并且,由此连续升高的第1倾斜面,以具有比第2倾斜面大的倾斜角,具有适度的斜坡的方式形成,所以几乎不会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越过与主转回槽的合流点,碰上排水箱斗主体的相反侧的侧壁,或从侧壁弹回碰上第1倾斜面。
此外,由于第1倾斜面增加流入的排水的速度,所以,例如即使排水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也能够通过冲洗附着在第1倾斜面上的污物,防止产生异臭。
以上结果表明,根据第1发明,能够相对于流通支管流入口的主转回槽内的流动方向,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水顺利地合流在流通主转回槽的排水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排水箱斗的侧壁上,朝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所以即使在某种程度增加支管数量的时候,也能够用1个排水箱斗对应。另外,由于主转回槽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的清扫或检查。
在第2发明中,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具备:底部,其由接近排水箱斗的侧壁而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构成,该副转回部具有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朝支管流入口连续升高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排水箱斗中央部或主转回槽连接部附近包含倾斜程度比所述倾斜面大的陡斜面;及大致垂直地立起的侧壁,该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流入口,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可在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
结果,根据第2发明,由于能够充分确保从各支管流入口到与主转回槽合流的流路长度,所以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在副转回部槽的缓斜面(倾斜面)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陡斜面,其流动被高效率地汇集。另外,从缓斜面流入的排水,在陡斜面流下,在失去其平面的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陡斜面的形状,被再次调整其流动的方向,以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缓慢角度,流畅地合流。
此时,由于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无论从哪个方向流入,都被一边沿着缓斜面及陡斜面汇集及整流一边流动,所以不会因产生不规则的流动或急速的流动,而引起紊流或飞散。此外,在陡斜面上,一边维持排水的流畅流动,一边在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水流合流之前汇集整流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因此在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合流时,几乎不阻碍其流动。
另外,由于接近排水箱斗主体的侧壁地设计主转回槽,并且,由此连续升高的陡斜面,以具有比缓斜面大的倾斜角,具有适度的斜坡的方式形成,所以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几乎不会越过与主转回槽的合流点,碰上排水箱斗主体的相反侧的侧壁,或从侧壁反冲碰上陡斜面。
此外,由于陡斜面增加流入的排水的速度,所以,例如即使排水反冲碰上陡斜面,也能够通过冲洗附着在陡斜面上的污物,防止产生异臭。
以上结果表明,根据第2发明,能够相对于流通支管流入口的主转回槽内的流动方向,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水顺利地向流通主转回槽的排水合流。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排水箱斗的侧壁上,朝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所以即使在某种程度增加支管数量的时候,也能够用1个排水箱斗对应。另外,由于主转回槽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的清扫或检查。
在第3发明中,以其安装角度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达到90°或锐角的方式,配置第1或第2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
结果,根据第3发明,作为支管流入口的设置场所,能够有效利用以往事实上成为静区的排水箱斗主体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的侧壁,能够大幅度增加可与1个排水箱斗连接的支管的数量。
在第4发明中,从排水箱斗的侧壁,放射状配置第1或第2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
结果,根据第4发明,不需要相互平行地配置与各支管流入口连接的多个支管相互间,在将各支管与排水箱斗连接时,能够减少用于变化角度的接头的数量。
在第5发明中,以其安装角度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达到平行的方式,配置第1或第2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
结果,根据第5发明,由于即使是与主管流路平行的支管流路,也能够不借助接头地连接,所以能够扩大可与排水箱斗直接连接的支管的容许范围。
在第6发明中,在第1或第2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连接端上,另外安装可调节角度的转动弯头。
结果,根据第6发明,能够根据排水箱斗外部支管的设置状况或排水箱斗内部的流水环境,进行支管流入口的角度调整。
在第7发明中,采用开孔机构,在可设置支管流入口的壁面上,开口第1或第2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后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另外,作为在圆筒形的排水箱斗主体的侧壁上开孔的机构,能够使用孔锯等,此外,作为螺母紧固型支管,能够使用在特开平5-33382号公报或特开2001-56083号公报中公开的合成树脂制螺母紧固型支管等。
结果,根据第7发明,能够与外部支管的配置及经路无关地,与支管和排水箱斗的连接位置一致地,在排水箱斗侧壁上后安装支管流入口。此外,支管流入口的安装位置,由于只要是比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在后述的副转回部的上方,就能够不特别限定地后安装在排水箱斗侧壁的任意的位置上,所以能大幅度地提高可与支管连接的容许范围。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削减接头等连接部件,此外,能够大幅度缩短排水箱斗布设工程的工期。
在第8发明中,将第1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第1倾斜面形成碗形状或研钵形状。
结果,根据第8发明,从第2倾斜面流入的排水,在第1倾斜面流下,在失去其平面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第1倾斜面的形状,其流动方向再次被调整,以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缓慢角度,流畅地合流。此外,由于第1倾斜面增加流入的排水的速度,所以冲洗附着在第1倾斜面上的污物,防止发生异臭。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上述的效果,与第1倾斜面是具有一定斜坡的研钵形状时相比,更优选由斜坡非常大的斜面和斜坡稍小的斜面连续连接的整体都光滑的曲面构成,例如优选形成如碗的形状。
在第9发明中,将第1发明所述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第1倾斜面形成研钵形状或碗形状。
结果,根据第9发明,由于能够充分确保从支管流入口到合流在主回转槽的流路长度,所以能够在副转回部的第2倾斜面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第1倾斜面,高效率地汇集其流动。
另外,在第2倾斜面上,高效率地汇集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必须使其向尽量不溅液的第1倾斜面流下。因此,与第2倾斜面是增加从支管流入口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碗形状相比,更优选不太提高速度的具有一定斜坡的研钵的形状。
此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中,优选在内部水平地配置主回转槽。其结果,原则上,在使用排水箱斗时不需要区别上游侧和下游侧,因此,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此外,另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中,优选以在排水箱斗中形成左右对称面的方式配置底部及侧壁。即,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从排水箱斗中心部向侧壁附近偏心地配置主回转槽,为与之连接,将副转回部槽设置到排水箱斗的侧壁。因此,含有该主回转槽的排水箱斗整体的左右对称面,只存在与主回转槽直交的垂直断面上,相对于该垂直断面左右对称地,在侧壁上设置支管流入口。此外,在后安装支管流入口时,由于即使是可设置支管流入口的壁面状态,也相对于所述垂直断面形成左右对称的排水箱斗,所以此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结果,在使用排水箱斗时,能够不需要区分上游侧及下游侧地,因此,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排水箱斗的侧壁附近配置主回转槽,由斜坡不同的2个倾斜面构成与之合流的副转回部,所以能够相对于流通支管流入口的主转回槽内的流动方向,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动顺利地向流通主转回槽的排水合流。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能够在排水箱斗的侧壁上,朝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所以即使在某种程度增加支管数量的时候,也能够用1个排水箱斗对应。另外,由于主转回槽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的清扫或检查。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以其安装角度相对于主转回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达到90°或锐角的方式,配置支管流入口,所以作为支管流入口的设置场所,能够有效利用以往事实上成为静区的排水箱斗主体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的侧壁,能够大幅度增加可与1个排水箱斗连接的支管的数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从排水箱斗的侧壁,放射状配置支管流入口,所以不需要相互平行地配置与支管流入口连接的多个支管相互间,其结果,在将各支管与排水箱斗连接时,能够减少用于变化角度的接头的数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能够安装角度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安装支管流入口,所以即使是与主管流路平行的支管流路,也能够不借助接头地连接,其结果,能够扩大可与排水箱斗直接连接的支管的容许范围。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能够在支管流入口的外部连接端上另外安装可调节角度的转动弯头,所以能够根据排水箱斗外部支管的设置状况或排水箱斗内部的流水环境,进行支管流入口的角度调整。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能够采用开孔机构,在可设置支管流入口的壁面上开口支管流入口,后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所以,能够与外部支管的配置及经路无关地,与支管和排水箱斗的连接位置一致地,在排水箱斗侧壁上后安装支管流入口。
此外,由于支管流入口的安装位置,只要是比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在后述的副转回部的上方,就能够不特别限定地后安装在排水箱斗侧壁的任意的位置上,所以能大幅度地提高可与支管连接的容许范围。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削减接头等连接部件,此外,能够大幅度缩短排水箱斗布设工程的工期。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面,由于能够在排水箱斗内部水平地配置主回转槽,或相对于与主回转槽直交的包含排水箱斗的中心的垂直断面,左右对称地配置侧壁上的支管流入口,所以,原则上,在排水箱斗使用时不需要区分上游侧及下游侧,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附图说明
图1是放射状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的侧视图。
图3是在图1的A-A断面切下的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的剖视图。
图4是放射状配置3个支管流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排水箱斗的俯视图。
图5是部分支管流入口相对于主转回槽平行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排水箱斗的俯视图。
图6是在支管流入口安装转动弯头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排水箱斗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在包括管轴的中心断面切下转动弯头的实施例4的排水箱斗的主要部位放大剖面图。
图8是后附支管流入口的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排水箱斗的侧视图。
图9在壁面上形成用于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的开口部的实施例5的排水箱斗的侧视图。
图10在壁面上形成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的实施例5的排水箱斗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壁面34上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34的方法的实施例5的排水箱斗的主要部位放大剖面图。
图中:1a、1b、1c、1d、1e-树脂制排水箱斗,2-底部,3-侧壁,4-主转回槽,5-副转回部,6a、6b、6c、6d、6e-支管流入口,7-主管流入口,8-主管流出口,9-转动弯头,10a、10b、10c-排水箱斗主体,34-可设置支管流入口的壁面,35-开口部,36-螺母紧固型支管,50-第1倾斜面(陡斜面),51-第2倾斜面(缓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树脂制排水箱斗。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变更。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放射状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例示,图1是从上面看时的俯视图,图2表示图1的侧视图。此外,图3表示在图1的A-A断面切下的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的剖视图。
如果参照图1~图3说明,实施例1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a,由底部2和侧壁3构成,底部2由主回转槽4和副转回部槽5构成,侧壁3从底部2大致垂直地升高。
主回转槽4,在其两端设置与主管流路连接的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通过以达到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该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换句话讲,通过达到水平地配置主回转槽4,能够提供原则上主管流路的上游侧及下游侧无区别的上下兼用方式的排水箱斗1a。
此外,在位于副转回部5的上方的壁面34上,与副转回部连通地放射状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6a,其中的2个支管流入口6a,其安装角度,相对于主回转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从下游侧朝上游侧,配置在锐角范围内。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水箱斗1a,作为支管流入口6a的设置场所,能够有效利用以往事实上成为静区的排水箱斗主体10a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的侧壁3,能够大幅度增加可与1个排水箱斗连接的支管的数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不需要相互平行地配置与支管流入口6a连接的多个支管相互间,所以在将各支管与排水箱斗1a连接时,能够减少用于变化角度的接头的数量。
此外,由于各支管流入口6a,相对于与主回转槽4直交的包含排水箱斗的中心的垂直断面,左右对称地配置,所以,原则上,在排水箱斗使用时不需要区分上游侧及下游侧,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接近侧壁3地配置主回转槽4,因此从副转回部5流入的排水,几乎不会越过与主回转槽4的合流点,碰上排水箱斗主体10a的相反侧的侧壁33。此外,由于主转回槽4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3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1a的清扫或检查。
副转回部5,包括:第1倾斜面(或陡斜面)50,其从主回转槽4的一部分连续地升高;第2倾斜面(或缓斜面)51,其具有比从第1倾斜面50向支管流入口6a连接的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
由于第2倾斜面51,形成不太增加从各支管流入口6a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具有一定斜坡的研钵的形状(参照图3),所以,能够使从支管流入口6a流入的排水,在副转回部槽5的第2倾斜面51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第1倾斜面50,高效率地汇集其流动。但是,第2倾斜面51,只要由具有从各支管流入口6a共通的斜坡的倾斜面构成,也不特别限定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碗的形状。
对此,由于第1倾斜面50为碗的形状(参照图3),通过设置更大的倾斜角,与第2倾斜面51连接,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在第1倾斜面50流下,在失去其平面的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第1倾斜面50的形状,被再次调整其流动的方向,以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减缓的角度,顺利地合流。
此外,由于第1倾斜面50以具有适度的陡斜坡地增加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方式形成,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不会从侧壁33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50,例如即使排水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也能够通过冲洗附着在第1倾斜面50上的污物,防止产生异臭。
另外,第1倾斜面50,只要是通过设置比第2倾斜面51大的倾斜角进行连接,其形状也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研钵的形状。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从支管流入口6a流入的排水无论从哪个方向流入,排水都是一边被沿着第1倾斜面50及第2倾斜面51汇集及整流一边流动,所以不会因产生不规则的流动或急速的流动,而引起紊流或飞散。此外,在第1倾斜面50上,一边维持排水的流畅流动,一边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水流合流之前汇集整流从支管流入口6a流入的排水,因此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合流时,几乎不阻碍其流动。
上述结果表明,根据本实施例,能够相对于流通支管流入口6a的主转回槽4内的流动方向40,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6a,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动顺利地与沿着主转回槽4流动的排水合流。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前面所述的实施例1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变形,是放射状配置3个支管流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例示。因此,实施例2的树脂制排水箱斗,除支管流入口的数量或配置与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不同以外,排水箱斗的侧壁或主回转槽或包含副转回部的底部等,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相同。
图4是从上面看放射状配置3个支管流入口6b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b时的俯视图。此外,其中央部的断面结构,除支管流入口6b的数量或配置不同以外,与图3所示的结构相同。
如果参照图4及图3说明,实施例2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b,与实施例1a的排水箱斗同样,由底部2和侧壁3构成,底部2由主回转槽4和副转回部槽5构成,侧壁3从底部2大致垂直地升高。
主回转槽4,在其两端设置与主管流路连接的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通过以达到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该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换句话讲,通过达到水平地配置主回转槽4,能够提供原则上主管流路的上游侧及下游侧无区别的上下兼用方式的排水箱斗1b。
此外,在位于副转回部5的上方的壁面34上,与副转回部连通地放射状配置3个支管流入口6b,其中的2个支管流入口6b,其安装角度,相对于主回转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从下游侧朝上游侧,配置90度及锐角范围内。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水箱斗1b,作为支管流入口6a的设置场所,能够有效利用以往事实上成为静区的排水箱斗主体10b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的侧壁3,能够大幅度增加可与1个排水箱斗连接的支管的数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不需要相互平行地配置与支管流入口6b连接的多个支管相互间,所以在将各支管与排水箱斗1b连接时,能够减少用于变化角度的接头的数量。
此外,由于各支管流入口6b,相对于与主回转槽4直交的包含排水箱斗1b的中心的垂直断面,左右对称地配置,所以,原则上,在排水箱斗使用时不需要区分上游侧及下游侧,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接近侧壁3地配置主回转槽4,因此从副转回部槽5流入的排水,几乎不会越过与主回转槽4的合流点,碰上排水箱斗主体10b的相反侧的侧壁33。此外,由于主转回槽4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3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1b的清扫或检查。
副转回部槽5,包括:第1倾斜面(或陡斜面)50,其从主回转槽4的一部分连续地升高;第2倾斜面(或缓斜面)51,其具有比从第1倾斜面50向支管流入口6b连接的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
由于第2倾斜面51,形成不太增加从各支管流入口6b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具有一定斜坡的研钵的形状(参照图3),所以,能够使从支管流入口6b流入的排水,在副转回部槽5的第2倾斜面51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第1倾斜面50,高效率地汇集其流动。但是,第2倾斜面51,只要由具有从各支管流入口6b共通的斜坡的倾斜面构成,也不特别限定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碗的形状。
对此,由于第1倾斜面50为碗的形状(参照图3),通过设置更大的倾斜角与第2倾斜面51进行连接,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在第1倾斜面50流下,在失去其平面的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第1倾斜面50的形状,被再次调整其流动的方向,以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缓慢角度,顺利地合流。
此外,由于第1倾斜面50以具有适度的陡斜坡地增加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方式形成,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不会从侧壁33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50,例如即使排水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也能够通过冲洗附着在第1倾斜面50上的污物,防止产生异臭。
另外,第1倾斜面50,只要是通过设置比第2倾斜面51大的倾斜角进行连接,其形状也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研钵的形状。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从支管流入口6b流入的排水无论从哪个方向流入,排水都是一边被沿着第1倾斜面50及第2倾斜面51汇集及整流一边流动,所以不会因产生不规则的流动或急速的流动,而引起紊流或飞散。此外,在第1倾斜面50上,一边维持排水的流畅流动,一边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水流合流之前汇集整流从支管流入口6b流入的排水,因此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合流时,几乎不阻碍其流动。
上述结果表明,根据本实施例,能够相对于沿着支管流入口6b的主转回槽4内的流动方向40,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度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6b,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动顺利地向流通主转回槽4的排水合流。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前面所述的实施例1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另一变形,是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平行地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内的2个支管流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例示。因此,实施例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除支管流入口的配置与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不同以外,排水箱斗的侧壁或主回转槽或包含副转回部的底部等,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相同。
图5是从上面看相对于主回转槽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平行地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6c内的2个支管流入口6c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c时的俯视图。此外,其中央部的断面结构,除支管流入口6c的配置不同以外,与图3所示的结构相同。
如果参照图5及图3说明,实施例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c,与实施例1a的排水箱斗同样,由底部2和侧壁3构成,底部2由主回转槽4和副转回部槽5构成,侧壁3从底部2大致垂直地升高。
主回转槽4,在其两端设置与主管流路连接的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通过以达到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该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换句话讲,通过达到水平地配置主回转槽4,能够提供原则上主管流路的上游侧及下游侧无区别的上下兼用方式的排水箱斗1c。
此外,在位于副转回部5的上方的壁面34上,以与副转回部连通地向外侧延伸的方式配置4个支管流入口6c,其中的2个支管流入口6c,相对于主回转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平行地配置。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水箱斗1c,即使是与主管流路平行的支管流路,也能够不用接头地直接连接,所以能够扩大可与排水箱斗1c直接连接的支管的容许范围。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水箱斗1c,作为支管流入口6c的设置场所,能够有效利用以往事实上成为静区的排水箱斗主体10c的下游侧的大约一半的侧壁3,能够大幅度增加可与1个排水箱斗连接的支管的数量。
此外,由于各支管流入口6c,相对于与主回转槽4直交的包含排水箱斗1c的中心的垂直断面,左右对称地配置,所以,原则上,在排水箱斗使用时不需要区分上游侧及下游侧,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接近侧壁3地配置主回转槽4,因此从副转回部槽5流入的排水,几乎不会越过与主回转槽4的合流点,碰上排水箱斗主体10c的相反侧的侧壁33。此外,由于主转回槽4从上部看不隐蔽在排水箱斗侧壁3内,所以非常容易进行排水箱斗1c的清扫或检查。
副转回部槽5,包括:第1倾斜面(或陡斜面)50,其从主回转槽4的一部分连续地升高;第2倾斜面(或缓斜面)51,其具有比从第1倾斜面50向支管流入口6c连接的第1倾斜面小的倾斜角。
由于第2倾斜面51,形成不太增加从各支管流入口6c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具有一定斜坡的研钵的形状(参照图3),所以,能够使从支管流入口6c流入的排水,在副转回部槽5的第2倾斜面51上,朝配置在排水箱斗的大致中央部的第1倾斜面50,高效率地汇集其流动。但是,第2倾斜面51,只要由具有从各支管流入口6c共通的斜坡的倾斜面构成,也不特别限定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碗的形状。
对此,由于第1倾斜面50为碗的形状(参照图3),通过设置更大的倾斜角与第2倾斜面51连接,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在第1倾斜面50流下,在失去其平面的流动的方向性后,沿着第1倾斜面50的形状,被再次调整其流动的方向,以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的大致直角,或其以下的缓慢角度,顺利地合流。
此外,由于第1倾斜面50以具有适度的陡斜坡地增加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的速度的方式形成,所以从第2倾斜面51流入的排水不会从侧壁33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50,例如即使排水反冲碰上第1倾斜面,也能够通过冲洗附着在第1倾斜面50上的污物,防止产生异臭。
另外,只要第1倾斜面50通过设置比第2倾斜面51大的倾斜角进行连接,其形状也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研钵的形状。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从支管流入口6c流入的排水无论从哪个方向流入,排水都是一边被沿着第1倾斜面50及第2倾斜面51汇集及整流一边流动,所以不会因产生不规则的流动或急速的流动,而引起紊流或飞散。此外,在第1倾斜面50上,一边维持排水的流畅流动,一边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水流合流之前汇集整流从支管流入口6c流入的排水,因此在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合流时,几乎不阻碍其流动。
上述结果表明,根据本实施例,能够相对于流通支管流入口6c的主转回槽4内的流动方向40,朝逆流方向,即,相对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40,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包括锐角范围的180°的范围内,可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6c,因此,能够使来自支管的流动顺利地向流通主转回槽4的排水合流。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可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1~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中应用的进一步的变形,是在支管流入口的外部连接端上安装可调节角度的转动弯头的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例示。因此,实施例4的树脂制排水箱斗,除在支管流入口的外部连接端上安装可调节角度的转动弯头以外,与实施例1~3的排水箱斗相同。
图6是从上面看在支管流入口6d的外部连接端上安装转动弯头9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排水箱斗的局部俯视图。
参照图6可以看出,在支管流入口6d的外部连接端60上安装管路的部分屈弯的转动弯头9的管座90,如果将其转动180°,如图6(a)及图6(b)所示,就方向变换其插口91的方向。此外,在使转动弯头9的管座90从图6(a)向不是180°的任意的角度转动时,向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具有斜坡地方向转动其插口91。
此外,支管流入口9,如果将支管流入口的外部连接端加工成,与实施例1~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支管流入口密封,转动自如,能够安装在位于任何位置的支管流入口上,此外,也能够安装在多个支管流入口的各自上。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根据排水箱斗外部支管的设置状况或排水箱斗内部的流水环境,自由地进行支管流入口6d的角度调整。
图7是表示在包括管轴的中心断面,切下安装在实施例4的支管流入口6d的外部连接端60上的转动弯头9时的主要部位放大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转动弯头9,由支管流入口6d的外部连接端60和转动弯头9的管座90构成。
外部连接端60,具有与副回转连通地从排水箱斗的上部壁面34向外侧延伸的大致直管形的形状。在外部连接端60的外周面,形成高度及宽度不同的2个环状突出的凸部61、62,和1个环状挖槽的凹部63,凸部61具有作为管座90的挡块的作用,凸部62具有作为滑动导向的作用。除此之外,凹部63的作用是,嵌入固定用于密封与管座90的之间的O型环或格槽。
管座(socket)90,包括用于连接与外部连接端60的外周面嵌合的滑动插口92和外部支管的插口91、及连接所述2个插口91、92的管路的部分屈弯的弯头93。在滑动插口92的内周面,形成外部连接端60的凸部62和转动自如地嵌合的环状挖槽的凹部94。
管座90,能够以外部连接端60和滑动插口92的连接部为中心,沿其周围自由转动,例如,通过使管座90转动180°,能够方向变换从图7所示的实线部向点线部方向变换插口91的方向。此外,在使转动弯头9的管座90向任意的角度转动时,插口91也能够朝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具有斜坡地方向转换。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转动弯头9,只要能根据排水箱斗外部支管的设置状况或排水箱斗内部的流水环境,自由地进行支管流入口6d的角度调整,即使具有一般结构的通用的转动弯头也能使用。此外,转动弯头9的连接结构,也可以是在转动弯头的管座侧设置外部连接端,在支管流入口的外部连接端侧设置滑动插口的结构。
(实施例5)
实施例5是前面所述的实施例1~3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变形,是在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侧壁上设置可后安装支管流入口的壁面,在其上与和支管的连接位置一致地,采用开孔机构开口,在该开口部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的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排水箱斗的例示。因此,实施例5的树脂制排水箱斗,除侧壁与其它实施例的排水箱斗不同以外,其基本的结构与实施例1~3的排水箱斗相同。
图8所示的,是在安装支管流入口前的侧壁3上未形成开口部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e,是配置主转回槽(未图示)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即,从由后面安装支管流入口的侧面看的排水箱斗的侧视图。
如参照图8理解,在接近主转回槽地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壁上,形成没有开口部的可设置支管流入口的壁面34。因此,此状态下的排水箱斗1e由底部2和侧壁3构成,底部2由与实施例1~3的排水箱斗同样的主回转槽和副转回部构成,侧壁3在其上面具有连续形成的大致圆筒的形状,除不在侧壁3上形成支管流入口外,具有基本上与实施例1~3的排水箱斗相同的结构。
图9所示的,是在壁面34上放射状形成4个用于安装后述的螺母紧固型支管的开口部35的状态的实施例5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e的侧视图。
如参照图9理解,壁面34,由于形成在比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的大致中心高度高的位置上,即在副转回部5的上方,所以通过相对于主转回槽4内的排水的流动方向,从下游侧朝上游侧,在180°的范围内,在形成的壁面34上设置开口部35,容易能够不管开口位置或其数量地与副转回部5连通。
另外,开口部35,能够采用孔锯等一般的开孔机构开口,其定位及开孔加工,也可以预先在工厂内,在壁面34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实施,也可以预先在施工现场,与和支管的连接位置一致地实施。
图10所示的,是在设在前面所述的壁面34上的4个开口部35的各自上,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36的状态的实施例5的树脂制排水箱斗1e的侧视图。
如果参照图10理解,在壁面34上,后安装形成支管流入口6e的螺母紧固型支管36,在本实施例时,具有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排水箱斗1a的放射状配置的支管流入口6e。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只要螺母紧固型支管36的安装位置,是比主管流入口7及流出口8高的位置,即在副转回部5的上方,就不特别特别限定,能够后安装在排水箱斗的壁面34的任意的位置上,所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可与支管连接的容许范围。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削减接头等连接部件,此外,能够大幅度缩短排水箱斗布设工程的工期。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排水箱斗1e以安装当初,不在侧壁3上设置支管流入口6e,内部的主转回槽4也达到水平的方式配置,所以原则上,在使用排水箱斗时不需要区别上游侧和下游侧,即使在订购等时误选排水箱斗的情况下,也无中断工程的顾虑。
图11所示的,是在将本实施例所用的螺母紧固型支管36安装在排水箱斗的侧壁34上时的及安装状态下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螺母紧固型支管36,能够使用在特开平5-33382号公报或特开2001-56083号公报中公开的合成树脂制螺母紧固型支管,只要具有与其相同的功能,也能够使用其它方式的螺母紧固型支管。
如果参照图11,螺母紧固型支管36,能够由合成树脂,例如由氯乙烯注射成形的成形品构成,其基本结构,由支管主体360、包含嵌入键槽的填密件361的滑动自如地嵌合在所述支管主体360上的衬垫362、与刻在支管主体360上的外螺纹363转动嵌合的螺母364构成。此外,能够通过O型环365密封支管主体360和衬垫362的之间。
在该支管主体360的一端,与支管主体360的管轴直交地一体形成凸缘366,如果相对于垂直面投影地看凸缘366,其以高度方向为长径,水平方向为短径的椭圆状朝外扩大,并且,与壁面34连接的凸缘366的外向的面,以与壁面34的内部壁面密接的方式弯曲。
此外,为了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36,采用孔锯在壁面34上开口的圆形的开口部35,以达到比所述凸缘366的长径小、并且比所述凸缘366的短径若干大的口径的方式开口。
另外,由于使该凸缘366通过开口部35,插入到壁面34的内部,所以在凸缘366的内面附近设置用于与开口部35接合的台阶部367,在支管主体360的外周面上设置与其相邻的凹部368。
另外,在该支管主体360上,在椭圆状一体成形凸缘366的端部侧的相反侧,形成用于粘接接合外部支管的具有标准化尺寸的插口369,在该插口369的外周部,刻纹上述外螺纹363。
因此,为了在设在壁面34上的开口部35上安装螺母紧固型支管36,首先,临时设置成,相对于开口部35倾斜凸缘366,在使其向壁面34的内部通过后,将凹部368放在所述开口部35的口边缘上(参照图11a)。
然后,向壁面34的外部若干拉拔该支管主体360,使台阶部367与开口部35的口边缘接触,同时使与壁面34相接的凸缘366的外向的面与壁面34的内部壁面紧密相接,通过紧固螺母364,使当块361所附衬垫362前进,使其与壁面34紧密相接(参照图11b)。
结果,螺母紧固型支管36,通过凸缘366和衬垫362从内侧及外侧夹入开口部35周围的壁面34,被固定在壁面34的所希望的位置上。

多流入排水箱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多流入排水箱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多流入排水箱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流入排水箱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流入排水箱斗.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能够不区别排水箱斗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地,在任意的水平方向配置多个支管流入口。一种树脂制排水箱斗,其由底部和大致垂直立起的侧壁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备一对主管流入口及流出口,和位于比所述流入口及流出口高的位置的支管流入口,或具有可设置所述支管流入口的壁面,所述底部,具备接近所述侧壁地配置的主转回槽和副转回部,所述副转回部包含从所述主转回槽的全部或一部分连续升高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