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9304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79418.0

申请日:

2008.09.17

公开号:

CN101392558A

公开日:

2009.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8;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B1/38

申请人:

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 玉; 王惠荣; 周耀亮

地址:

045000山西省阳泉市北大街20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 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解决了在建筑中型钢梁和混凝土结构柱的连接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型钢梁,在混凝土柱之间支设型钢梁的模板,其次,起吊型钢梁将型钢梁放置在模板上,在型钢梁上部的混凝土柱钢筋束周围加装箍筋并焊接在一起,再安装腰筋,再在型钢梁周围安装钢梁箍筋,加装穿过型钢梁的上下腹板的穿梁钢筋,穿梁钢筋和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通过螺母套筒连接,在位于型钢梁侧面的混凝土柱钢筋周围加装箍筋,再在箍筋上加拉勾,最后在钢梁周围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本发明解决了在无钢柱的情况下,使用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连接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型钢梁(2),在型钢梁(2)上钻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孔,然后制做混凝土柱中部的穿过型钢梁翼缘板的钢筋(18)上端的直螺纹丝头,在混凝土柱之间支设型钢梁(2)的模板(16),在模板(16)上安装钢梁钢支撑铁件(14),再安装钢梁底筋(17),模板(16)下方采用若干根立杆(15),分两排支撑,排内的立杆间距保证不超过50公分,
其次,起吊型钢梁(2)将型钢梁放置在模板(16)上,安装其它和该型钢梁(2)相交的其它钢梁的底筋(12、13),其中50%的底筋(12)穿过钢梁,其他50%底筋(13)焊接在型钢梁(2)上,在混凝土柱上端的位置加装穿过型钢梁的上下翼缘板的穿梁钢筋(9),穿梁钢筋(9)和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18)通过螺母套筒连接,在型钢梁(2)上部的混凝土柱钢筋束周围加装箍筋(7)并焊接在一起,再安装型钢梁(2)上部的主筋(4)及侧面的腰筋(11),再在型钢梁(2)周侧的上部主筋和下部底筋周围安装钢梁箍筋(3),最后将混凝土柱周侧的钢筋(8)上端90度弯锚在混凝土梁上或混凝土板中,在位于型钢梁侧面的混凝土柱钢筋周围加装箍筋(3),再在箍筋(3)上加拉勾(5),拉勾(5)另一端焊接在型钢梁(2)上,最后在型钢梁上形成钢筋网,最后在钢梁周围支模板,浇筑混凝土。

说明书

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现有的柱和型钢梁的连接方式是将型钢梁和柱内的钢柱焊接或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使型钢梁和柱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在遇到特殊的设计要求时,例如在主楼的第二层设计为转化层,为框支结构,其中部分的梁为型钢混凝土结构,其框支柱要求为钢筋混凝土主,柱内未设计型钢柱。这样一来就无法按照现有的技术施工,但是又必须完成这一施工任务,且安全性还要达到和使用了型钢的柱和型钢梁连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在建筑中型钢梁和混凝土结构柱的连接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型钢梁,在型钢梁上钻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孔,然后制做混凝土柱中部的穿过型钢梁翼缘板的钢筋上端的直螺纹丝头,在混凝土柱之间支设型钢梁的模板,在模板上安装钢梁钢支撑铁件,再安装钢梁底筋,模板下方采用若干根立杆,分两排支撑,排内的立杆间距保证不超过50公分以满足钢梁的重量。
其次,起吊型钢梁将型钢梁放置在模板上,安装其它和该型钢梁相交的其它钢梁的底筋,其中50%的底筋穿过钢梁,其他50%底筋焊接在型钢梁上,在混凝土柱上端的位置加装穿过型钢梁的上下翼缘板的穿梁钢筋,穿梁钢筋和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通过螺母套筒连接,在型钢梁上部的混凝土柱钢筋束周围加装箍筋并焊接在一起,再安装型钢梁上部的主筋及侧面的腰筋,再在型钢梁周侧的上部主筋和下部底筋周围安装钢梁箍筋,最后将混凝土柱周侧的钢筋上端90度弯锚在混凝土梁上或混凝土板中,在位于型钢梁侧面的混凝土柱钢筋周围加装箍筋,再在箍筋上加拉勾,拉勾另一端焊接在型钢梁上,最后在型钢梁上形成钢筋网,最后在钢梁周围支模板,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解决了在无钢柱的情况下,使用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连接的问题。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可靠,完全能达到设计的安全要求。施工中采用两根属于混凝土柱的钢筋穿透上下型钢梁冀缘板,弯锚入砼梁中的方法,增强型钢与混凝土柱的连接强度。不等高的型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梁互相交叉穿接时钢梁底部钢的底筋连接时的施工方法,施工时保证低梁的底筋有50%穿过型钢梁,其余50%焊接在腹板上。穿型钢梁的柱、梁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钢筋连接接头的方式,根本性的解决了柱、梁主筋无法到位的难题。为了解决型钢梁在最后形成的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准确位置,采用在型钢梁底部设置钢支撑,以保证在吊装型钢梁时型钢梁的高度、轴线位置准确。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处加密箍筋的设置,满足了柱头的受力要求。在型钢梁侧的构造钢筋设拉勾的结构设计(将结构设计的型钢混凝土梁侧拉筋焊接至钢梁上),可以将钢筋和型钢梁紧密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完成本发明所述工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梁的连接部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其它型钢梁上部主筋、2-型钢梁、3-箍筋、4-主筋、5-拉勾、6-螺母套筒、7-箍筋、8-混凝土柱周侧的钢筋、9-穿梁钢筋、10-箍筋、11-腰筋、12-底筋、13-底筋、14-钢梁钢支撑铁件、15-立杆、16-模板、17-钢梁底筋、18-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意,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型钢梁2,在型钢梁2上钻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孔,然后制做混凝土柱中部的穿过型钢梁翼缘板的钢筋18上端的直螺纹丝头,在混凝土柱之间支设型钢梁2的模板16,在模板16上安装钢梁钢支撑铁件14,再安装钢梁底筋17,模板16下方采用若干根立杆15,分两排支撑,排内的立杆间距保证不超过50公分以满足钢梁的重量。(在设钢梁支撑铁件处增设6根立杆,分两排支撑,保证钢梁的支撑。)
其次,起吊型钢梁2将型钢梁放置在模板16上,安装其它和该型钢梁2相交的其它钢梁的底筋12、13,其中50%的底筋12穿过钢梁,其他50%底筋13焊接在型钢梁2上,在混凝土柱上端的位置加装穿过型钢梁的上下翼缘板的穿梁钢筋9,穿梁钢筋9和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18通过螺母套筒连接,在型钢梁2上部的混凝土柱钢筋束周围加装箍筋7并焊接在一起,再安装型钢梁2上部的主筋4及侧面的腰筋11,再在型钢梁2周侧的上部主筋和下部底筋周围安装钢梁箍筋3,最后将混凝土柱周侧的钢筋8上端90度弯锚在混凝土梁上或混凝土板中,在位于型钢梁侧面的混凝土柱钢筋周围加装箍筋3,再在箍筋3上加拉勾5,拉勾5另一端焊接在型钢梁2上,最后在型钢梁上形成钢筋网,最后在钢梁周围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在型钢梁2和混凝土柱的交叉部位的周侧的钢筋8外设有箍筋10,所述的箍筋10两端焊接在型钢梁2上。

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无钢柱型钢梁连接施工工艺。解决了在建筑中型钢梁和混凝土结构柱的连接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型钢梁,在混凝土柱之间支设型钢梁的模板,其次,起吊型钢梁将型钢梁放置在模板上,在型钢梁上部的混凝土柱钢筋束周围加装箍筋并焊接在一起,再安装腰筋,再在型钢梁周围安装钢梁箍筋,加装穿过型钢梁的上下腹板的穿梁钢筋,穿梁钢筋和混凝土柱中部的钢筋通过螺母套筒连接,在位于型钢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