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111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4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2199.X

申请日:

2008.10.31

公开号:

CN101727113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D 23/08申请日:20081031|||公开

IPC分类号:

G05D23/08; A47J27/21

主分类号:

G05D23/08

申请人:

蒋仙保

发明人:

蒋仙保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西路18号台州天名电器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王官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包括盖板、主体和底盘连接器,盖板上安装高温金属片;主体底部装有低温金属片、L极铜圈和N极铜圈,L极铜圈经L极导电片与L极固定架接触,N极铜圈经N极导电片与N极固定架接触,主体上安装跳杆,跳杆有碰头甲、乙、丙,碰头甲与L极导电片接触,碰头乙与N极导电片接触,碰头丙与低温金属片接触;底盘连接器有L极接触片、N极接触片和接地触片,L极接触片与L极铜圈接触,N极接触片与N极铜圈接触,接地触片经接地轴与盖板接触,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制有空心柱甲和固定柱,空心柱甲制有开口槽,空心柱甲内装大头顶杆,大头顶杆与底盘连接器接触,固定柱上固定弹簧甲,弹簧甲穿过开口槽与大头顶杆和跳杆的顶面相接触。

权利要求书

1: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包括盖板(201)、主体(301)和底盘连接器(401),所述的盖板(201)上左右对称安装高温金属片(202、202′);所述主体(301)的底部一侧装有低温金属片(314),另一侧装有L极铜圈(321)和N极铜圈(316),L极铜圈(321)经L极导电片(319)与L极固定架(320)相接触,N极铜圈(316)经N极导电片(307)与N极固定架(305)相接触,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分别连接发热管的两头,主体(301)上经弹片(313)安装跳杆(312),跳杆的两内侧壁制有旋转支点(330),旋转支点(330)与主体(301)上的活动槽(329)相配合,跳杆(312)的前部制有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跳杆(312)的后部制有碰头丙(326),碰头甲(331)与L极导电片(319)相接触,碰头(332)与N极导电片(307)相接触,碰头丙(326)与低温金属片(314)相接触;所述的底盘连接器(401)底部装有与电源线导通的L极接触片(402)、N极接触片(404)和中心接地触片(403),L极接触片(402)经银触点甲(402′)与L极铜圈(321)相接触,N极接触片(404)经银触点乙(404′)与N极铜圈(316)相接触,中心接地触片(403)经接地轴(203)与盖板(201)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空心柱甲(340)和固定柱(341),空心柱甲(340)上部制有开口槽(342),空心柱甲(340)内装有大头顶杆(317),大头顶杆(317)的下部与底盘连接器(401)的顶面相接触,固定柱(341)上经盖帽(309)固定弹簧甲(308)的一头,弹簧甲(308)的另一头穿过开口槽(342),分别与大头顶杆(317)和跳杆(312)的顶面相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活动支柱(350、351),活动支柱(350、351)内各自安装瓷棒(306、306′),瓷棒(306、306′)的上头与高温金属片(202、202′)相接触,瓷棒(306、306′)的下头与N极导电片(307)和L极导电片(319)相接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空心柱乙(343),空心柱乙(343)内安装小头顶杆(303),小头顶杆(303)的下头与与底盘连接器(401)的顶面相接触,小头顶杆(303)的上头经弹簧乙(304)与盖板(201)的底面相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极接触片(402)、N极接触片(404)和中心接地触片(403)各自直接紧固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中心接地触片(403)上有两个触点(403′、403″),两个触点(403′、403″)与接地轴(203)直接接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极接触片(402)和N极接触片(404)经螺钉(405、405′)紧固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中心接地触片(403)通过定位柱(406)固定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轴(203)直接固定在盖板(201)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轴(203)与盖板(201)采用铆接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极铜圈(321)与N极铜圈(316)的下端经绝缘环(325)相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301) 中制有卡槽(322),盖板(201)中制有相应的卡条(214),卡条(214)穿过卡槽(322),并卡住卡槽(322)的底面。

说明书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热开水壶具有使用方便,烧开水可靠,功率大,加热速度快,又比较卫生,因此在宾馆和家庭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电热开水壶当水烧开后,需要自动切断电源,或者有时操作不当,会出现干烧等问题,所以需要配置温度控制器。已有用于电热开水壶的温度控制器种类较多,例如本发明人申请的中国专利ZL 03131983.1,“电热水壶温控器”,虽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L极和N极接触片接触性能好,不会偏移,底板与主体上部之间散热空间大等特点,但是却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当主体与底盘连接器(底盘连接器连接电源)相插接时,电流立即导通,容易在L极铜圈和N极铜圈上产生火花,使L极铜圈和N极铜圈变黑甚至把铜圈熔化出一个缺口,影响功能和美观;二是跳杆直接与高温金属片相接触,而跳杆由塑料材料制成,容易因高温而变形,从而导致整个产品功能失效;三是底盘连接器(底座连接组件)触片构造复杂,安装麻烦,尤其是动触片与连接器支架上采用拉簧连接,拉簧一旦失灵,会引起温度控制器报废;四是接地轴通过主体接地插片与铁板(盖板)相接触,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安装麻烦,多一个零件,多一道损坏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保证主体与底盘连接器相插接时,避免L极铜圈和N极铜圈上因产生火花而发黑,保证表面光洁;并且跳杆与高温金属片采用间接接触,防止跳杆因高温受热而变形;底盘连接器的触片构造简单,采用插接接触,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接地轴直接与上、下联通接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

    本发明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包括盖板、主体和底盘连接器,所述的盖板上左右对称安装高温金属片;所述主体的底部一侧装有低温金属片,另一侧装有L极铜圈和N极铜圈,L极铜圈经L极导电片与L极固定架相接触,N极铜圈经N极导电片与N极固定架相接触,L极固定架和N极固定架分别连接发热管的两头,主体上经弹片安装跳杆,跳杆的两内侧壁制有旋转支点,旋转支点与主体上的活动槽相配合,跳杆的前部制有碰头甲和碰头乙,跳杆的后部制有碰头丙,碰头甲与L极导电片相接触,碰头乙与N极导电片相接触,碰头丙与低温金属片相接触;所述的底盘连接器底部装有与电源线导通的L极接触片、N极接触片和中心接地触片,L极接触片经银触点甲与L极铜圈相接触,N极接触片经银触点乙与N极铜圈相接触,中心接地触片经接地轴与盖板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上制有空心柱甲和固定柱,空心柱甲上部制有开口槽,空心柱甲内装有大头顶杆,大头顶杆的下部与底盘连接器的顶面相接触,固定柱上经盖帽固定弹簧甲的一头,弹簧甲的另一头穿过开口槽,分别与大头顶杆和跳杆的顶面相接触。

    本发明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主体上制有空心柱甲和固定柱,空心柱甲内装有大头顶杆,固定柱上固定弹簧甲,弹簧甲的一头分别与大头顶杆和跳杆的顶面相接触,当主体与底盘连接器未插接前,弹簧甲始终下压跳杆,使跳杆前部的碰头甲和碰头乙各自压下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即正、负极导电片),使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始终与对应的L极固定架和N极固定架断开,当主体与底盘连接器刚开始插接时,底盘连接器顶起大头顶杆,大头顶杆顶起弹簧甲,使弹簧甲脱离跳杆,保证L极铜圈和N极铜圈上不会产生电火花,保持L极铜圈和N极铜圈表面完好,外形光洁,只有当按下跳杆的尾部时,跳杆上的旋转支点绕主体上的活动槽摆动后,跳杆的头部向上翘起,使碰头甲和碰头乙脱离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恢复弹力向上运动,从而与对应的L极固定架和N极固定架相接触,此时才导通电路,本技术方案起到了双重保护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性好。

    本发明的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其所述的主体上制有活动支柱,活动支柱内各自安装瓷棒,瓷棒的上头与高温金属片相接触,瓷棒的下头与N极导电片和L极导电片相接触,与已有技术采用跳杆直接接触高温金属片相比,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并且瓷棒由陶瓷材料制成,与高温金属片接触后不会因发热而变形,使用寿命长。当水烧开后,蒸汽通过气道传递到低温金属片,使低温金属片产生形变后顶起跳杆的碰头丙,跳杆上的旋转支点绕主体上的活动槽转动,带动跳杆前部的碰头甲和碰头乙向下压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使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脱离L极固定架和N极固定架,使电路断开;而在干烧(即水烧干)时,当高温金属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会产生变形下陷,从而推动瓷棒下压N极导电片和L极导电片,使N极导电片和L极导电片与对应的N极固定架和L极固定架分离,即断开电源,同时,N极导电片和L极导电片下压跳杆,使跳杆产生摆动,跳杆弹起打开,反之,当高温金属片散热后,恢复原状向上回升,而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通过本身的弹力恢复与L极固定架和N极固定架相接触,此时即为接通状态。其所述的主体上制有空心柱乙,空心柱乙内安装小头顶杆,小头顶杆的下头与与底盘连接器的顶面相接触,小头顶杆的上头经弹簧乙与盖板的底面相接触,利用主体与底盘连接器配合时,通过小头顶杆压缩弹簧,使其产生反弹力,有利于主体与底盘连接器分离。其所述的L极接触片、N极接触片和中心接地触片各自直接紧固在底盘连接器底部,中心接地触片上有两个触点,两个触点与接地轴直接接触,本结构改进了底盘连接器上的接触片结构和安装方式,以及主体的接地方式,已有技术的底盘连接器上的触片采用拉簧固定,拉簧易疲劳失效,所以拉簧一旦失灵,就会引起温度控制器报废;而本技术方案将L极接触片、N极接触片和中心接地触片各自直接紧固在底盘连接器底部,中心接地触片上有两个触点,触点与接地轴直接接触,其工作方式是:当接地轴插入底盘连接器时,接地轴直接与中心接地触片的两个触点相接触,L极接触片及N极接触片上的银触点各自与对应的L极铜圈和N极铜圈相接触,插入后即导通电流,采用插接直通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并且零件不易损坏;并且接地轴直接与盖板相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其所述的L极接触片和N极接触片经螺钉紧固在底盘连接器底部,中心接地触片通过定位柱固定在底盘连接器底部。其所述的接地轴直接固定在盖板上,减少了中间传递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所述的接地轴与盖板采用铆接连接,也可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其所述的接地轴与盖板采用铆接连接。其所述的L极铜圈与N极铜圈的下端经绝缘环相隔,可避免L极铜圈和N极铜圈通电击穿而发生短路,且使主体跟底盘连接器配合时更容易放入。其所述的主体中制有卡槽,盖板中制有相应的卡条,卡条穿过卡槽,并卡住卡槽的底面,采用自身连接机构,无需紧固件,连接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地B-B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主体和底盘连接器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5是底盘连接器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如图1-图6所示,包括盖板201、主体301和底盘连接器401,所述的盖板201上左右对称安装高温金属片202、202′;所述主体301的底部一侧装有低温金属片314,另一侧装有L极铜圈321和N极铜圈316,L极铜圈321经L极导电片319与L极固定架320相接触,N极铜圈316经N极导电片307与N极固定架305相接触,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分别连接发热管的两头,主体301上经弹片313安装跳杆312,弹片313的两头分别卡住跳杆刀口328和主体刀口327,跳杆的两内侧壁制有旋转支点330,旋转支点330与主体301上的活动槽329相配合,跳杆312的前部制有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跳杆312的后部制有碰头丙326,碰头甲331与L极导电片319相接触,碰头乙332与N极导电片307相接触,碰头丙326与低温金属片314相接触;所述的底盘连接器401底部装有与电源线导通的L极接触片402、N极接触片404和中心接地触片403,L极接触片402经银触点甲402′与L极铜圈321相接触,N极接触片404经银触点乙404′与N极铜圈316相接触,中心接地触片403经接地轴203与盖板201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空心柱甲340和固定柱341,空心柱甲340上部制有开口槽342,空心柱甲340内装有大头顶杆317,大头顶杆317的下部与底盘连接器401的顶面相接触,固定柱341上经盖帽309固定弹簧甲308的一头,弹簧甲308的另一头穿过开口槽342,分别与大头顶杆317和跳杆312的顶面相接触。当主体301与底盘连接器401未插接前,弹簧甲308始终下压跳杆312,使跳杆312前部的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各自压下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即正、负极导电片),使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始终与对应的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断开,当主体301与底盘连接器401刚开始插接时,底盘连接器401顶起大头顶杆317,大头顶杆317顶起弹簧甲308,使弹簧甲308脱离跳杆312,保证L极铜圈321和N极铜圈316上不会产生电火花,保持L极铜圈321和N极铜圈316表面完好,外形光洁,只有当按下跳杆312的尾部时,跳杆312上的旋转支点330绕主体301上的活动槽329摆动后,跳杆的头部向上翘起,使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脱离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恢复弹力向上运动,从而与对应的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相接触,此时才导通电路,本技术方案起到了双重保护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性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主体301与底盘连接器401可采用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直插式,另一种是旋转式(可360°任意旋转),旋转结构使用方便、灵活,较为常用。旋转连接结构包括主体301底部制有同心的大空心柱丙301′和小空心柱丙301″,L极铜圈321安装在小空心柱丙301″的外壁,N极铜圈316安装在小空心柱丙301″的内壁;底盘连接器401上制有同心的大空心柱丁401′和小空心柱丁401″,L极接触片402位于大空心柱丁401′的内壁,N极接触片404位于小空心柱丁401″的外壁,插入配合时,大空心柱丁401′与大空心柱丙301′的内壁相配合,使L极接触片402与L极铜圈321相接触,小空心柱丁401″与小空心柱丙301″的内壁相配合,使N极接触片404与N极铜圈316相接触。其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活动支柱350、351,活动支柱350、351内各自安装瓷棒306、306′,瓷棒306、306′的上头与高温金属片202、202′相接触,瓷棒306、306′的下头与N极导电片307和L极导电片319相接触,与已有技术采用跳杆直接接触高温金属片相比,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并且瓷棒由陶瓷材料制成,与高温金属片接触后不会因发热而变形,使用寿命长。当水烧开后,蒸汽通过气道传递到低温金属片314,使低温金属片314产生形变后顶起跳杆312的碰头丙326,跳杆上的旋转支点330绕主体上的活动槽329转动,带动跳杆312前部的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向下压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使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脱离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使电路断开;而在干烧(即水烧干)时,当高温金属片202、202′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会产生变形下陷,从而推动瓷棒306、306′下压N极导电片307和L极导电片319,使N极导电片307和L极导电片319与对应的N极固定架305和L极固定架320分离,即断开电源,同时,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下压跳杆312,使跳杆312产生摆动,跳杆弹起打开,反之,当高温金属片202、202′散热后,恢复原状向上回升,再用手按下跳杆尾部,使跳杆312前部的碰头甲331和碰头乙332不接触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而L极导电片319和N极导电片307通过本身的弹力恢复与L极固定架320和N极固定架305相接触,此时即为接通状态。其所述的主体301上制有空心柱乙343,空心柱乙343内安装小头顶杆303,小头顶杆303的下头与与底盘连接器401的顶面相接触,小头顶杆303的上头经弹簧乙304与盖板201的底面相接触,利用主体与底盘连接器配合时,通过小头顶杆303压缩弹簧乙304,使其产生反弹力,有利于主体与底盘连接器分离。其所述的L极接触片402、N极接触片404和中心接地触片403各自直接紧固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中心接地触片403上有两个触点403′、403″,两个触点403′、403″与接地轴203直接接触,本结构改进了底盘连接器上的接触片结构和安装方式,以及主体的接地方式,已有技术的底盘连接器上的触片采用拉簧固定,拉簧易疲劳失效,所以拉簧一旦失灵,就会引起温度控制器报废;而本技术方案的触片采用直接固定方式,当接地轴203插入底盘连接器401时,接地轴203直接与中心接地触片的两个触点403′、403″相接触,L极接触片402及N极接触片404上的银触点402′、404′各自与对应的L极铜圈321和N极铜圈316相接触,插入后即导通电流,采用插接直通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并且零件不易损坏;并且接地轴直接与盖板相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其所述的L极接触片402和N极接触片404经螺钉405、405′紧固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中心接地触片403通过定位柱406固定在底盘连接器401底部。其所述的接地轴203直接固定在盖板201上,减少了中间传递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所述的接地轴与盖板采用铆接连接,也可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其所述的接地轴203与盖板201采用铆接连接。其所述的L极铜圈321与N极铜圈316的下端经绝缘环325相隔,可避免L极铜圈和N极铜圈通电击穿而发生短路,且使主体跟底盘连接器配合时更容易放入。其所述的主体301中制有卡槽322,盖板201中制有相应的卡条214,卡条214穿过卡槽322,并卡住卡槽322的底面,采用自身连接机构,无需紧固件,连接方便、可靠。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盖板201是由压制钢制成的,因此可先在盖板201上冲出一定大小、形状的卡条214,但是卡条的一头要连着盖板201,不能与盖板201完全断开,再把断开盖板201的卡条214一头向下压,使卡条214竖直,安装时,将卡条214插入主体301中的卡槽322并穿出头,再把卡条214打弯压在主体301的卡槽322底面上。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电热开水壶跳杆式温度控制器,包括盖板、主体和底盘连接器,盖板上安装高温金属片;主体底部装有低温金属片、L极铜圈和N极铜圈,L极铜圈经L极导电片与L极固定架接触,N极铜圈经N极导电片与N极固定架接触,主体上安装跳杆,跳杆有碰头甲、乙、丙,碰头甲与L极导电片接触,碰头乙与N极导电片接触,碰头丙与低温金属片接触;底盘连接器有L极接触片、N极接触片和接地触片,L极接触片与L极铜圈接触,N极接触片与N极铜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