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滚球减速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滚球减速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18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1898 A *CN103161898A* (21)申请号 201310094415.5 (22)申请日 2013.03.23 F16H 13/04(2006.01) F16H 57/02(2012.01) (71)申请人 广西玉林正方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一环北 路 1040 号 (72)发明人 黄志 廖绪森 唐诗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5115 代理人 傅启英 (54) 发明名称 双层滚球减速机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滚球减速机, 包括机体 外壳、 输入轴、 输入轴盖、 间隙调节螺钉、 静板、 驱 动板、 II 级变速轴、 滚球、 动力输出轴组件, 特征 是所述的输入轴设计为偏心曲轴结构带动 I 级驱 动板运动, 所述的I级驱动板一侧面设置的S形差 动滚球摆线槽与II级变速轴一侧面设置的S形差 动滚球摆线槽内的驱动滚球配合, 实现第一级减 速 ; 所述的 II 级变速轴设计为偏心曲轴, 将一级 减速后的动力传递到 II 级驱动板 ; 所述的 II 级 驱动板一侧面设置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与动力 输出轴组件一侧面设置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内 的驱动滚球配合, 实现第二级。
3、减速 ; 所述的输入 轴盖端面设有间隙调整螺钉 ; 该减速机设计双层 减速机构为一体, 可实现 50 : 1 至 700 : 1 的高额减 速比, 且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零间隙, 传动精度高 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高精度数控设备、 高精度分度 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等减速装置有特殊要求的机械 设备使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1898 A CN 103161898 A *CN103161898A* 1/1 页 2 。
4、1. 一种双层滚球减速机, 包括机体外壳、 输入轴、 输入轴盖、 间隙调节螺钉、 静板、 驱动 板、 II 级变速轴、 滚球、 动力输出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入轴 (1) 设计为偏心曲轴结 构带动 I 级驱动板 (6) 运动, 所述的 I 级驱动板 (6) 一侧面设置 O 形槽, 通过 I 级限位滚球 (5) 来限定自身规律运动, I 级驱动板 (6) 另一侧面设置 S 形差动摆线槽, 通过 I 级驱动滚 球 (7) 带转 II 级输入轴 (9) , 所述的 II 级变速轴 (9) 设计为偏心曲轴, 将一级变速后的动 力传递到 II 级驱动板 (13) , 所述的 II 级驱动板 (。
5、13) 一侧面设置 O 形槽, 通过 II 级限位滚 球 (12) 来限定自身规律运动, II 级驱动板 (13) 另一侧面设置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 通过 II 级驱动滚球 (14) 带转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 所述的输入轴盖 (2) 端面设有间隙调整螺钉 (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I 级静板 (4) 与 I 级 驱动板 (6) 的接合端面设置 O 形槽, 放置 I 级限位滚球 (5) , I 级驱动板 (6) 与 II 级变速轴 (9) 接合端面设置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 放置 I 级驱动滚球 (7) 。 3. 根据权利要求。
6、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II 级静板 (11) 与 II 级驱动板 (13) 的接合端面设置 O 型槽, 放置 II 级限位滚球 (12) , II 级驱动板与动力输出 轴组件 (15) 的接合端面设置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 放置 II 级驱动滚球 (14)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入轴 (1) 、 II 级变速 轴 (9) 和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的轴芯设计在同一轴线上, 输入轴 (1) 、 II 级变速轴 (9) 和动 力输出轴组件 (15) 设计成空心。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
7、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按交叉滚子轴承结构设计, 能同时承载轴向和径向压力, 确保减速机动力的输出精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入轴盖 (2) 端面设有 间隙调节螺钉 (3) , 实现减速机轴向零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速机设计双层减速 机构为一体, 其减速比值是单层差动摆线减速机的乘方倍数, 可实现 50 : 1 至 700:1 的高额 减速比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1898 A 2 1/2 页 3 双层滚球减速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
8、减速机, 尤其是一种不用齿轮传动, 采用双层两组 S 形差动 滚球摆线机构实现减速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背景技术 0002 原有的 S 形差动摆线减速机为单层减速机构, 其减速比值最大只能达到 50 : 1, 受 减速比值限制, 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该减速机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原有单层差动摆线的减速机减速比值小, 应用范围有限的缺 点而研制的双层滚球减速机。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双层滚球减速机, 包括机体外壳、 输入轴、 输入轴盖、 间隙调节螺钉、 静板、 驱动板、 II 级变速轴、 滚球、 动力输出轴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入轴设计为。
9、偏心曲轴结构带动 I 级驱动板运动, 所述的 I 级驱动板一侧面设置 O 形槽, 通过I级限位滚球来限定自身规律运动, I级驱动板另一侧面设置S形差动摆线槽, 通 过 I 级驱动滚球带转 II 级输入轴, 所述的 II 级变速轴设计为偏心曲轴, 将一级变速后的动 力传递到II级驱动板, 所述的II级驱动板一侧面设置O形槽, 通过II级限位滚球来限定自 身规律运动, II 级驱动板另一侧面设置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 通过 II 级驱动滚球带转动力 输出轴组件, 所述的输入轴盖端面设有间隙调整螺钉。 所述的I级静板与I级驱动板的S形 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 级限位滚球, I 级驱动板与 II 级。
10、变速轴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 级滚球 ; 所述的 II 级静板与 II 级驱动板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I 级限位滚球, II 级驱动板与动力输出轴组件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I 级滚球 ; 所述的输入轴、 II 级变 速轴和动力输出轴组件的轴芯设计在同一轴线上, 输入轴、 II 级变速轴和动力输出轴组件 设计成中空 ; 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组件按交叉滚子轴承结构设计, 同时承载轴向和径向压力, 使动力输出轴组件有限的长度能够承载巨大的轴向和径向作用力, 确保减速机动力的输出 精度 ; 所述的输入轴盖、 II 级静板固定钉、 动力输出轴组件用螺栓固定在机体外壳上。所述 的。
11、减速机的双层设计为一体, 其减速比值是单层差动摆线减速机的乘方倍数, 可实现 50 : 1 至 700:1 的高额减速比值。 0005 本发明具有减速比值大、 应用广、 体积小、 重量轻、 零间隙、 传动平稳、 传动效率高、 输出数据精确等优点。适用于高精度数控设备、 高精度分度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等减速装置 有特殊要求的机械设备使用。 0006 附图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0007 图 2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08 在图 1、 图 2 中, 输入轴 (1) 、 输入轴盖 (2) 、 间隙调节螺钉 (3) 、 I 级静板 (4) 、 I 级限 位滚球 (5) 。
12、、 I 级驱动板 (6) 、 I 级驱动滚球 (7) 、 机体外壳 (8) 、 II 级变速轴 (9) 、 II 级静板固 说 明 书 CN 103161898 A 3 2/2 页 4 定钉 (10) 、 II 级静板 (11) 、 II 级限位滚球 (12) 、 II 级驱动板 (13) 、 II 级驱动滚球 (14) 、 动 力输出轴组件 (15) 。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 参照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双层滚球减速机, 包括机体外 壳、 输入轴、 输入轴盖、 间隙调节螺钉、 静板、 驱动板、 II 级变速轴、 滚球、 动力输出轴组件, 其 中, 所。
13、述的输入轴 1 设计为偏心曲轴结构带动 I 级驱动板 6 运动, 所述的 I 级驱动板 6 一侧 面设置 O 形槽, 通过 I 级限位滚球 5 来限定自身规律运动, I 级驱动板 6 另一侧面设置 S 形 差动摆线槽, 通过 I 级驱动滚球 7 带转 II 级输入轴 9, 所述的 II 级变速轴 9 设计为偏心曲 轴, 将一级变速后的动力传递到II级驱动板13, 所述的II级驱动板13一侧面设置O形槽, 通过II级限位滚球12来限定自身规律运动, II级驱动板13另一侧面设置S形差动滚球摆 线槽, 通过II级驱动滚球14带转动力输出轴组件15, 所述的输入轴盖2端面设有间隙调整 螺钉 3。所述。
14、的 I 级静板 4 与 I 级驱动板 6 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 级限位滚球 5, I 级驱动板 6 与 II 级变速轴 9 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 级滚球 7 ; 所述的 II 级静板 11 与 II 级驱动板 13 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I 级限位滚球 12, II 级驱动板与动力输出 轴组件 15 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放置 II 级滚球 14 ; 所述的输入轴 1、 II 级变速轴 9 和动 力输出轴组件 15 的轴芯设计在同一轴线上, 输入轴 1、 II 级变速轴 9 和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设计成中空, 以利电线、 油路、 气管从减速机心部通过 ; 。
15、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按交叉滚 子轴承结构设计, 同时承载轴向和径向压力, 使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有限的长度能够承载巨 大的轴向和径向作用力, 确保减速机动力的输出精度 ; 所述的输入轴盖 2、 II 级静板固定钉 10、 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用螺栓固定在机体外壳 8 上。所述的减速机的双层设计为一体, 其 减速比值是单层差动摆线减速机的乘方倍数, 可实现 50 : 1 至 700:1 的高额减速比值。 0010 工作原理 : 动力传送到输入轴1后, 利用输入轴1的偏心曲轴结构带动I级驱动板 6 运动, 在 I 级静板 4 和 I 级限位滚球 5 的配合下, 通过 I 级驱动板 6 。
16、与 II 级变速轴 9 接合 面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内的 I 级驱动滚球 7 作用, 实现第一级减速 ; 所述的 II 级变速轴 9 按输入轴 1 的结构设计为偏心曲轴, 将第一级变速后的动力传递到 II 级驱动板 13, 在 II 级静板 11 和 II 级限位滚球 12 的配合下, 通过 II 级驱动板 13 与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接合 面的 S 形差动滚球摆线槽内的 II 滚球 14 作用, 实现第二级减速, 并把第二级减速后的动力 经由动力输出轴组件 15 输出。 说 明 书 CN 103161898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1898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189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