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设备.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12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71275 A *CN102671275A* (21)申请号 201210161230.7 (22)申请日 2012.05.22 A61M 16/16(2006.01) A61M 16/00(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 9 号 北 2 号楼 5 层 506 (72)发明人 高树民 庄志 刘熠 郑振华 敬博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代理人 徐丁峰 付伟佳 (54) 发明名称 加湿。
2、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 的通气治疗设备。该加湿设备包括 : 储液室, 所述 储液室用于储存液体 ; 加湿室, 所述加湿室上设 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 连通装置, 所述连通装置 连接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加湿室, 用于将所述储液 室内的液体提供给所述加湿室 ; 和汽化装置, 所 述汽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室上, 用于使所述加 湿室内的液体汽化, 其中, 所述加湿设备构造为当 所述加湿室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所述储液室停 止向所述加湿室提供液体。该加湿设备在加湿过 程中总是对少部分的液体做功, 因而能够节省功 耗, 避免浪费, 以及加快蒸汽。
3、产生速率。并且降低 了液体逆流的风险, 提高储液室的利用空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设备包括 : 储液室, 所述储液室用于储存液体 ; 加湿室, 所述加湿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 连通装置, 所述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加湿室, 用于将所述储液室内的液体 提供给所述加湿室 ; 和 汽化装置, 所述汽化装置用于使所述加湿室内的液体汽化, 其中, 所述加湿设备构造为当所。
4、述加湿室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所述储液室停止向所 述加湿室提供液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室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可 覆盖所述进液口以密封所述储液室的密封盖。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液室的 侧壁下部和所述加湿室的侧壁下部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底 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设 置有所述连通装置的侧面的顶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
5、通装置上设置有泵, 所述泵用 于控制液体从所述储液室到所述加湿室内的流速。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设备还包括开关装置, 所述 开关装置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连通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室包围所述加湿室。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室与所述加湿室具有共用 的侧壁。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共用的 侧壁上的通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室的底面向内凸出, 以在 所述加湿室的所。
6、述底面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装置的连接所述储液室 的开口和连接所述加湿室的开口的上端均高于所述加湿室的底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室的所述进气口包括伸入 到所述加湿室内部的伸入导管, 且所述伸入导管不接触所述加湿室内的液体。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加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设备为用于通气治疗设备 的加湿设备。 16. 一种通气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主。
7、机和如权利要求 1-15 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设备, 所述主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加湿设备的所述加湿室的进气口连 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71275 A 2 1/7 页 3 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治疗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和其他呼吸紊乱现象, 通常患者使用通气治疗设 备。 通气治疗设备通过面罩等患者接触部件, 向患者提供正压力的可供呼吸气体, 以辅助患 者呼吸, 治疗患者的呼吸障碍, 减轻呼吸功消耗。 0003 例如连续正压通气 (CPAP) 设。
8、备或非介入性正压通气 (NIPPV) 设备等通气治疗设 备通常是利用主机内的风机将气体引入, 并将正压力的气体输送至患者接触部件 (例如呼 吸面罩) 。但这种直接引入患者接触部件的气体较为干燥。为了使患者感到更舒适, 通气治 疗设备通常还包括加湿设备。加湿设备设置在主机的出气口和患者接触部件之间, 用于加 湿来自主机的气体后再输送至患者接触部件。 0004 典型的通气治疗设备的加湿设备包括储液室, 在储液室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板。加 热板与通气治疗设备的主机连接, 以得到电源供应。通过加热板对储液室内的液体进行加 热, 以使储液室的液体汽化。 但是, 由于每次加湿过程都需要一次性加热储液室内的全部。
9、液 体, 因此导致耗电量较大, 存在浪费。此外, 由于通气治疗设备的主机的出气口直接连接加 湿设备的储液室, 因此导致储液室的液体容易逆流进主机内, 而损坏风机。目前, 为了防止 液体逆流, 采用的做法是将储液室的可使用最高液位降低, 但这样又会造成储液室的空间 浪费。 0005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加湿设备和具有该加湿设备的通气治疗设备, 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 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 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 术特征, 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
10、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设备, 所述加湿设备包括 : 储液室, 所 述储液室用于储存液体 ; 加湿室, 所述加湿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 连通装置, 所述连 通装置连接所述储液室和所述加湿室, 用于将所述储液室内的液体提供给所述加湿室 ; 和 汽化装置, 所述汽化装置用于使所述加湿室内的液体汽化, 其中, 所述加湿设备构造为当所 述加湿室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所述储液室停止向所述加湿室提供液体。 0008 优选地, 所述储液室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可覆盖所述进液口以密封所述储液室的 密封盖。 0009 优选地, 所述连通装置连接在所述储液室的侧壁下部和。
11、所述加湿室的侧壁下部之 间。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3 2/7 页 4 0010 优选地,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底部。 0011 优选地,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设置有所述连通装置的侧面的顶部。 0012 优选地, 所述连通装置上设置有泵, 所述泵用于控制液体从所述储液室到所述加 湿室内的流速。 0013 优选地, 所述加湿设备还包括开关装置, 所述开关装置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连通 装置。 0014 优选地, 所述储液室包围所述加湿室。 0015 优选地, 所述储液室与所述加湿室具有共用的侧壁。 0016 优选地, 所述连通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共用的侧壁上的通孔。 。
12、0017 优选地, 所述加湿室的底面向内凸出, 以在所述加湿室的所述底面形成开口向下 的凹槽。 0018 优选地, 所述连通装置的连接所述储液室的开口和连接所述加湿室的开口的上端 均高于所述加湿室的底面。 0019 优选地, 所述汽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20 优选地, 所述加湿室的所述进气口包括伸入到所述加湿室内部的伸入导管, 且所 述伸入导管不接触所述加湿室内的液体。 0021 优选地, 所述加湿设备为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加湿设备。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 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主机和如上所述的加湿 设备, 所述主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加湿设备的所述加湿室的进气口连接。 00。
13、23 本发明提供的加湿设备在加湿过程中总是对少部分的液体做功, 因而与现有的加 湿设备相比能够节省功耗, 避免浪费, 以及加快蒸汽产生速率。 并且由于加湿室内的液体量 较少, 因此降低了液体逆流的风险。此外, 本发明的储液室和加湿室分离, 储液室可使用的 最高液位为储液室最高液位, 进而提高了储液室的利用空间。 0024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5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 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6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的示意图 ; 0027 图。
14、 2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的示意图 ; 0028 图 3A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的截面图 ; 0029 图 3B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在使用时的截面图 ; 0030 图 3C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在注入液体时的截面图 ; 0031 图 4A 为根据本发明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 0032 图 4B 为图 4A 中示出的加湿设备的截面图 ; 以及 0033 图 5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药物喷雾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在下文的描述中, 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
15、。然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4 3/7 页 5 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 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 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 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 行描述。 0035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 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 显然, 本发明的施行并 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 然 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 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6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设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图 1 所示, 加湿设备 100 包括储液室 。
16、110、 加湿室 120、 连通装置 130 和汽化装置 140。 0037 储液室 110 用于储存液体。在使用时可以一次性注满储液室 110, 可以理解的是, 为了向储液室 110 内注入液体, 储液室 110 上可以设置有进液口, 或者也可以将储液室 110 设置为不包含顶盖的筒状结构。至于储液室 110 的形状和容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依 据使用其的医疗器械 (例如, 通气治疗设备和医用加湿器等) 的形状和型号来设置。 0038 加湿室 120 上设置有进气口 121 和出气口 122。当该加湿设备 100 用于通气治疗 设备时, 进气口121用于与通气治疗设备的主机的出气口连接,。
17、 出气口122用于与患者接触 部件的进气口连接。在此情况下, 为了避免可供呼吸的气体从加湿室 120 泄露而造成气体 损失, 加湿室 120 理想地应当为密封结构, 而可供呼气的气体仅能够从进气口 121 进入, 并 从出气口 122 输出。当该加湿设备 100 用于医用加湿器时, 进气口 121 和出气口 122 可以 为同一通气口, 该通气口用于将蒸汽或蒸汽聚集形成的雾等排出, 并且通过该通气口还可 以导入空气以平衡内外气压。 0039 加湿室 120 上设置有汽化装置 140, 汽化装置 140 用于将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汽 化。当该加湿设备 100 用于通气治疗设备时, 来自主机的。
18、可供呼吸的气体经过加湿室 120 后会携带一定量的蒸汽, 然后再提供给患者接触部件, 以为患者提供湿润的可供呼吸气体, 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当该加湿设备 100 用于医用加湿器时, 加湿器 120 内的液体以蒸汽或 蒸汽聚集形成的雾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以保证患者所处的环境具有适当的湿度。 汽化装置 140 可以为热蒸发式汽化装置、 浸入电极式汽化装置或超声式汽化装置等, 只要能够将加湿 室 120 内的液体汽化即可。 0040 连通装置130连接储液室110和加湿室120, 用于将储液室110内储存的液体提供 给加湿室 120。作为示例, 连通装置 130 可以为连通导管, 该连通导管的一端与储液。
19、室 110 连接, 另一端与加湿室 120 连接, 以使储液室 110 内的液体逐渐地提供至加湿室 120。当开 始使用时, 可以一次性注满储液室 110, 然后储液室 110 内的液体经过连通装置 130 不断地 提供至加湿室 120。这样, 汽化装置 140 就仅仅对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做功。以热蒸发式汽 化装置为例, 汽化装置140每次不需要加热储液室110内所有的液体, 而仅仅是加热输送至 加湿室 120 内的少量的液体, 进而可以避免能量浪费。 0041 加湿设备 100 构造为当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储液室 110 停止向加湿 室120提供液体, 以避免出现加湿室。
20、120内的液体过多而导致能耗增大, 并且还能防止进入 加湿室120内的液体量过大而造成逸出的现象。 作为示例, 可以合理地设计连通装置130可 提供的液体流速 (例如可以设计连通装置 130 的最小横截面尺寸) 、 汽化装置 140 的功率、 汽 化装置 140 与加湿室 120 的接触面积以及汽化装置的容积等, 以使液体进入加湿室 120 内 的速率能够与汽化速率相匹配。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5 4/7 页 6 004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可以在储液室 110 上设置进液口 111, 并且在进液口 111 上还设置有可覆盖进液口 111 的密封盖 (未示出) 。当。
21、密封盖覆盖在进液口 111 上时, 储液 室 110 内形成为相对密封的空间。这样就能够通过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的内部压力变 化来自动完成液体输送, 并保持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体积不大于预定量。 0043 具体地, 首先, 由进液口 111 向储液室 110 注入液体后, 盖上密封盖, 以使储液室 110 成为相对封闭的腔体。此时, 由于储液室 110 内的液位较高, 液体会经过连通装置 130 自动地流入到加湿室 120 内。由于储液室 110 在液面以上的空间为密封的, 因此随着液体 流入到加湿室 120 内, 液面以上的空间内的压强会越来越低, 并且储液室 110 与加。
22、湿室 120 内的液位差也越来越小。 0044 根据 P1+Ph1=P2+Ph2 0045 其中, P1为储液室 110 内液面以上的空间内的压力, Ph1为储液室 110 内液体的压 力, P2为加湿室 120 内液面以上的空间的压力, 约等于大气压, Ph2为加湿室 120 内液体的压 力。 0046 当连通装置 130 在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内的开口完全被液封, 且流入加湿室 120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 储液室110和加湿室120内的压力达到上述平衡, 液体停止流动。 这样就能够实现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储液室 110 停止向加湿室 120 提供液 体。 00。
23、47 随着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不断的汽化, 上述平衡会被打破, 这样液体还会流向加 湿室 120 内, 以保证加湿设备 100 的正常工作。应当理解的是, 由于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不 断汽化, 并且还会有可供呼吸的气体源源不断地进入和流出加湿室 120, 此外还受到患者呼 吸的影响, 因此加湿室120内的气体压力P2实际为变化值, 储液室110和加湿室120之间的 平衡也为动态平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随着储液室 110 内的液体量不断地减少, 当储液室 110内液面以上的空间内的压力P1和液体的压力Ph1也不断减小, 当它们减小到不足以推动 液体继续流入加湿室 120 内时, 由于汽。
24、化装置 140 在不断地汽化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 一旦 加湿室 120 内液体的液位低于连通装置 130 在加湿室 120 内的开口时, 加湿室 120 内的气 体会经过连通装置 140 进入储液室 110。这样储液室 110 内的压力得到补充, 储液室 110 内 的液体会继续向加湿室 120 内流动。并且该过程在储液室 110 内的液体少于一定量时会反 复地进行, 直到储液室 110 内液面以上的空间与加湿室 120 内液面以上的空间通过连通装 置 130 连通为止。 0048 为了尽量避免储液室 110 内残留液体, 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上述预定量使得一次性 加热的液体量较小而节省能量。
25、, 优选地, 连通装置130可以连接在储液室110的侧壁下部和 加湿室 120 的侧壁下部之间。具体地, 连通装置 130 可以靠近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的 侧壁底边设置, 当然也可以如图 1 所示地距离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的侧壁底边一定距 离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连通装置 130 连接在储液室 110 的侧壁下 部和加湿室 120 的侧壁下部的具体位置。此外, 由于加湿室 120 内能够停留的预定液体量 较小, 因此还能防止液体从加湿室 120 的进气口 121 逆流进主机。 0049 进一步优选地, 如图 3A 所示, 进液口 311 设置在储液。
26、室 310 的底部。这样, 由于进 液口 311 和连通装置 (未示出) 在储液室 310 内的开口均设置在储液室 310 的底部, 当将储 液室 310 倒置而向储液室 310 注入液体时, 可以避免液体从储液室 310 流入加湿室 320。也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6 5/7 页 7 就是说, 只有将加湿设备310正立地放置在时, 液体才开始从储液室310流入加湿室320, 以 实现自动开启的功能。 0050 另外, 如图 3B-3C 所示, 进液口 311 还可以设置在储液室 310 的设置有连通装置 330 的侧面的顶部。图 3B 为加湿设备处于使用状态, 图 3C。
27、 为加湿设备处于注入液体状态, 并且图 3B-3C 中以储液室 310 和加湿室 320 共用同一侧壁且连通装置 330 为设置在该侧壁 上的通孔为例来说明原理。 当然储液室310、 加湿室320和连通装置330还可以为其它设置 方式。 由于进液口311和连通装置330设置在储液室310的同一侧壁上, 在向储液室310注 入液体时可以将该加湿设备旋转 90 度, 使进液口 311 和连通装置 330 均位于顶部 (如图 3C 所示) , 以避免注入液体过程中液体从储液室 310 流入加湿室 320。只有将加湿设备 110 反 向旋转 90 度后正立地放置时 (如图 3B 所示) , 液体才开始。
28、从储液室 310 流入加湿室 320, 以 实现自动开启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 储液室 310 的设置有进液口 311 和连通装置 330 的 侧壁可以为图 3B-3C 所示的阶梯状, 还可以为不具有阶梯的平直结构。 0051 此外, 继续参见图 1, 还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将液体从储液室 110 被动地输送到加湿 室 120 内, 并通过控制该外部设备使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储液室 110 停止向 加湿室 120 提供液体。作为示例, 可以在连通装置上设置泵, 该泵用于控制液体从储液室 110 到加湿室 120 内的流速。作为示例, 泵的抽液管可以与储液室 110 连接, 而送液管。
29、可以 与加湿室 120 连接。此时, 设置在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上用于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的 开口可以理解为连通装置 130。这里, 可以通过控制泵的功率来控制液体的流速。当然, 还 可以设置传感器, 该传感器用于检测加湿室 120 内的液体液位或液体量, 并将检测信号发 送至泵。泵可以根据该检测信号改变其功率, 进而改变液体的流速。 0052 进一步, 加湿设备110还包括开关装置 (未示出) , 所述开关装置用于开启和关闭连 通装置 130, 以便于随时启动或截止液体流入加湿室 120。开关装置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 现, 只要能够控制连通装置 130 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开关装置的。
30、选择和设计可以根据连通 装置 130 的位置和结构进行设计。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 如图 2 所示, 开关装置可以包括 阀门 210、 连动杆 220 和手柄 (未示出) 。阀门 210 用于封闭连通装置 130 的在储液室 110 内 的开口和 / 或在加湿室 120 内的开口。连动杆 220 的一端连接至阀门 210, 另一端连接至 手柄。通过旋转手柄, 连动杆 220 可以上下移动。当连动杆 220 下降到最低位时, 阀门 210 封闭了连通装置 130 的开口, 连通装置 130 关闭, 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分别形成独立空 间。当然, 开关装置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 例如,。
31、 当储液室 110 和加湿室 120 分开一定距离 设置时, 开关装置可以设置为连通装置 130 中间的旋转阀门。 0053 如图 4A-4B 所示, 提供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湿设备的示意图。为 了避免加湿室 420 内汽化过程以及气体和液体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患者产生影响, 较 佳地, 可以将加湿室 420 设置在储液室 410 中间, 即储液室 410 包围加湿室 420。由于加湿 室 420 被盛有液体的储液室 410 与外部隔离, 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传递。 0054 优选地, 如图 4A-4B 所示, 储液室 410 与加湿室 420 可以具有共用的侧壁 401, 即 。
32、加湿设备 400 的储液室 410 和加湿室 420 相邻且一体地设计, 以尽量减小加湿设备 400 的 尺寸。进一步, 连通装置 (未示出) 可以为设置在共用的侧壁 401 上的通孔, 这样就使得本发 明提供加湿设备 400 的结构紧凑, 零部件数量最少, 进而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 通孔可 以为任意形状, 其可以为圆形、 矩形、 不规则形状等等。 当通孔为矩形时, 其可以沿侧壁的宽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7 6/7 页 8 度方向延伸, 即在共用侧壁 401 的底部形成沿侧壁的宽度延伸的狭缝。当共用侧壁 401 为 图 4A 所示的环形时, 通孔可以沿环形的共用侧壁 。
33、401 分布, 还可以是沿共用侧壁 401 的周 向延伸的环形缝。可见, 通孔可以具有任意结构和形状, 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0055 此外, 如图 4B 所示, 加湿室 420 的底面可以向内凸出, 以在加湿室 420 的底面形成 开口向下的凹槽。这样不但可以将汽化装置 440 设置在向内凹进形成的凹槽内, 并且还能 增大汽化装置 440 与加湿室 420 的接触面积, 以提高汽化的效率。此外, 当加湿室 420 的尺 寸一定时, 还能够在保持液位高度一定的情况下, 减小加湿室 420 内能够停留的最大体积 的液体量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预定量) , 进而减少每次汽化装置340对其做功的液。
34、体量, 减少 能量消耗。进一步, 连通装置 440 的连接储液室 410 的开口和连接加湿室 420 的开口的上 端均高于加湿室420的底面, 以保证加湿室320的底面能够完全被液体覆盖, 以提高汽化装 置 440 的效率。 0056 进一步, 如图 4B 所示, 加湿室 420 的进气口 401 可以包括伸入到加湿室 420 内部 的伸入导管 402, 且伸入导管 402 不接触加湿室 402 内的液体。进气口 401 处的伸入导管 402 可以尽量长, 但不接触加湿室 402 内部的液体, 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加湿装置 400 倾斜 时液体从进气口 401 逆流, 进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0。
35、05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 该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主机和如上所述任意一种 的加湿设备。主机可以具有本领域内常用的主机结构, 只要能够提供正压力的可供呼吸气 体即可。主机的出气口与加湿设备的加湿室的进气口连接, 这样主机送出的可供呼吸气体 可以加湿后供患者使用, 进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0058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加湿设备在加湿过程中总是对少部分的液体做功, 因而 与现有的加湿设备相比能够节省功耗, 避免浪费, 以及加快蒸汽产生速率。 并且由于加湿室 内的液体量较少, 因此降低了液体逆流的风险。此外, 本发明的储液室和加湿室分离, 储液 室可使用的最高液位为储液室最高液位, 进而。
36、提高了储液室的利用空间。 005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喷雾器, 如图5所示, 该药物喷雾器500包括储液室510、 加 湿室 520、 连通装置 530 和雾化装置 540。储液室 510 用于储存液体, 该液体包含患者所需 要的药物。加湿室 520 上设置有通气口, 与上面描述的用于医用加湿器的加湿设备类似, 图 1 中的进气口 121 和出气口 122 合并为同一通气口 521。连通装置 530 连接液室 510 和加 湿室 520, 用于将储液室 510 内的液体提供给加湿室 520。雾化装置 540 用于使加湿室 520 内的液体雾化。其中, 药物喷雾器 500 构造为当加湿室 52。
37、0 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量时储液室 510 停止向加湿室 520 提供液体。当开始使用时, 可以一次性注满储液室 510, 然后储液室 510 内的液体经过连通装置 530 不断地提供至加湿室 520。这样, 雾化装置 540 就仅仅对加 湿室 520 内的液体做功, 进而可以避免能量浪费。 0060 优选地, 储液室510上设置有进液口511以及可覆盖进液口511以密封储液室510 的密封盖 (未示出) 。优选地, 连通装置 530 连接在储液室 510 的侧壁下部和加湿室 520 的 侧壁下部之间。优选地, 进液口设置在储液室的底部。优选地, 进液口设置在储液室的设置 有连通装置的侧面的顶部。。
38、 优选地, 连通装置上设置有泵, 该泵用于控制液体从储液室到加 湿室内的流速。优选地, 药物喷雾器还包括开关装置, 开关装置用于开启和关闭连通装置。 优选地, 储液室包围加湿室。优选地, 储液室与加湿室具有共用的侧壁。进一步优选地, 连 通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共用的侧壁上的通孔。 优选地, 加湿室的底面向内凸出, 以在加湿室的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8 7/7 页 9 底面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优选地, 连通装置的连接储液室的开口和连接加湿室的开口的 上端均高于所述加湿室的底面。优选地, 雾化装置设置在凹槽内。作为示例, 雾化装置可以 为超声式雾化装置, 当然, 该雾化装置还可以。
39、为本领域内常用的各种雾化装置。优选地, 加 湿室的进气口包括伸入到加湿室内部的伸入导管, 且伸入导管不接触加湿室内的液体。 0061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喷雾器所包含的除雾化装置以外的其它部件与 上面提供的加湿设备的部件基本相同, 因此, 不再对药物喷雾器的储液室、 加湿室和连通装 置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上文中对加湿设备的描述和附图适用 于药物喷雾器。 0062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喷雾器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加热少部分的液体, 因而与现有的药 物雾化器相比能够节省功耗, 避免浪费, 以及加快雾产生速率。 0063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应当理解。
40、的是,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 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 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 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 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说 明 书 CN 102671275 A 9 1/5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1275 A 10 2/5 页 11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1275 A 11 3/5 页 12 图 3C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1275 A 12 4/5 页 13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1275 A 13 5/5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1275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