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87891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75243.X

申请日:

2012.05.31

公开号:

CN102670266A

公开日:

2012.09.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B17/0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韦继南; 李永刚; 王宸; 陆军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上定位支架、下定位支架、限位螺母、上定位臂、上定位座、弧形导丝槽、弧形宽刃和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支架和下定位支架通过滑槽连接,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所述上定位支架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位臂,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弧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所述下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下定位座内插入有尖钻头,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线,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采用本发明定位器,简化了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操作流程,降低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支架、下定位支架、限位螺母、上定位臂、上定位座、弧形导丝槽、弧形宽刃和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支架和下定位支架通过滑槽连接,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所述上定位支架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位臂,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弧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所述下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下定位座内插入有尖钻头,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线,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下定位座内的多个不同直径平头钻头和引导套筒。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头钻头末端均设有限深器,所述引导套筒为中空结构,末端上翘。

说明书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高能量损伤明显增加。近年来,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也越来越多,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往往需要行韧带重建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解剖上,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止于胫骨平台后下方约1cm处,韧带后方紧邻腘动静脉及神经,重建手术容易损伤后方血管神经而导致手术风险大。目前的器械主要缺点在于制作胫骨骨隧道时定位欠准确,大多数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导向器为点对点式,尖端太细,钻入克氏针定位时容易偏离定位点,甚至超出关节镜下视野范围,损伤后方血管神经;此外,往往需要建立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清除后交叉韧带残端,直视或关节镜监视下观察钻头钻入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完成隧道制作后需取出定位器,更换引导器械方能引出肌腱牵引线或导引钢丝,手术技术繁琐,且清除后交叉韧带残端后对移植韧带的再血管化及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不利,不符合当前韧带重建的理念(保留残端),对初学者掌握尤为困难。故需在现有定位器上加以改进,以增加其实用性及安全性,并简化手术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以便简化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操作流程,降低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上定位支架、下定位支架、限位螺母、上定位臂、上定位座、弧形导丝槽、弧形宽刃和下定位座,所述上定位支架和下定位支架通过滑槽连接,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所述上定位支架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位臂,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弧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所述下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下定位座内插入有尖钻头,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线,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器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下定位座内的多个不同直径平头钻头和引导套筒,所述平头钻头末端均设有限深器,所述引导套筒为中空结构,末端上翘。

所述下定位座内的尖钻头外壁有两道刻度线,一道刻度线可在钻头钻入前测量骨隧道的长度,另一道刻度线是实时测量钻头进入骨隧道的深度,钻头后方有限深器,可以控制钻头进入的深度。此外,上定位臂末端是宽刃结构,即使钻入轻微偏差,仍然不会超出宽刃的保护范围,可以有限防止钻入过深及钻头方向偏差而损伤腘窝后方重要血管、神经,形成多重保护。

使用传统后交叉重建胫骨定位器制作胫骨隧道时需要另作后外侧手术切口,直视下清理后方关节囊及韧带残端,暴露预计的隧道开口,直视下钻入克氏针及钻头,钻取骨隧道后直视下引入钢丝,通过钳夹、引导器引导等特殊手法完成引线过程;而本发明的定位器在建立胫骨骨隧道后,保留上定位臂,撤出下定位座内的钻头,用相应直径平头钻打磨隧道后,直接置入引导套筒,可经引导套筒置入钢丝,钢丝进入上定位臂的弧形导丝槽后顺其弧度即可从空心的上定位臂穿出至关节外,从而一步完成胫骨隧道的建立及引线,快捷简单,避免了繁琐的手术步骤及膝关节后外侧通道的建立,令初学者也较容易掌握该手术操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本发明中的上定位臂的末端弧形宽刃能有效剥离膝关节后方关节囊,避免过细的导向器损伤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钻取胫骨隧道是通过下定位座引导,方向易于控制,并于钻头后方设有限深器,避免由于传统定位器钻入较为细小的克氏针偏移及过深引起后方血管神经损伤;所述上定位臂为较为宽的刃片,即使钻头轻度偏离仍然位于宽刃保护范围;同时,钻头钻取骨隧道时一次成形,避免经克氏针二次钻取骨隧道时钻头偏移、克氏针断裂、残留甚至随钻头向后方移动伤及血管神经。中空的引导套筒能使钢丝从引导套筒内直接穿入,到达上定位臂的导丝槽后经过中空的上定位臂直接穿出关节外,不需要清理后交叉韧带残端,无需更换器械,无需直视下手工穿引钢丝,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方便,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定位器的平头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定位器的引导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上定位支架1、下定位支架2、限位螺母4、上定位臂5、上定位座6、弧形导丝槽7、弧形宽刃8、尖钻头9、限深器11、下定位座12,所述上定位支架1和下定位支架2通过滑槽连接,滑槽上设有刻度线3和限位螺母4,所述上定位支架1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6,上定位座6上安装有上定位臂5,上定位臂5为中空结构,上定位臂5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7,弧形导丝槽7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8,所述下定位支架2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12,下定位座12内插入有尖钻头9,尖钻头9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线10,尖钻头9末端设有限深器11。所述下定位座12内尖钻头9可取出,更换不同直径平头钻头13及引导套筒14(如图2和3所示),所述引导套筒14为中空结构,末端上翘,引导套筒14内可置入钢丝,并可从上定位臂5穿出;所述下定位座12内钻头后方均有限深器11,所述刻度延伸到限深器11处。

本发明的上定位臂远端为圆弧形导丝槽,头端为8mm的弧形宽刃,上定位臂、限深尖钻头的交点是以上下支架滑槽为弧的圆的圆心,限深尖钻头的后方设有限深定位器,在钻入骨隧道前可通过钻头的刻度读出骨隧道的长度,然后设定限深定位器位置调节钻头的可钻入的深度,平头钻可分为直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型号;空心导向套筒与下定位臂向匹配。

本发明的上定位臂末端宽刃可有效剥离膝关节后方关节囊,保护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结构,其上下支架组成的滑槽可根据个体情况随意调节长度,一方面可以让上定位臂有效到达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实现解剖重建,另一方面通过滑槽调节,可以调整胫骨隧道的长度及矢状面方向,减少或者避免后交叉韧带的直角拐弯导致的移植韧带切割,减少韧带断裂的发生。

在本例实施过程中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术前测量情况设定滑槽上的刻度,限位螺母固定滑槽,关节镜下清理后用上定位臂的宽刃剥离后方关节囊,将弧形导丝槽定位至后交叉胫骨止点残端,调整定位器的方向至合适位置,下定位座内安装尖钻头并通过尖钻头上的刻度读出骨隧道的长度,钻取骨隧道,选取与移植韧带相应直径的平头钻打磨骨隧道,取出平头钻,置入导引套筒,穿入高强度钢丝,经过导引套筒、上定位臂的弧形导丝槽,中空的上定位臂,引出关节外,取出定位器,完成手术过程。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02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70266 A *CN102670266A* (21)申请号 201210175243.X (22)申请日 2012.05.31 A61B 17/00(2006.01) (71)申请人 东南大学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 2 号 (72)发明人 韦继南 李永刚 王宸 陆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4) 发明名称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 位器, 包。

2、括上定位支架、 下定位支架、 限位螺母、 上 定位臂、 上定位座、 弧形导丝槽、 弧形宽刃和下定 位座, 所述上定位支架和下定位支架通过滑槽连 接, 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 所述上定位支 架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 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 位臂, 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 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 有弧形导丝槽, 弧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 所述下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 下定位座 内插入有尖钻头, 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 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 线, 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采用本发明定位器, 简化了膝关节镜下微创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 操作流程, 降低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上定位支架、 下定位支架、 限 位螺母、 上定位臂、 上定位座、 弧形导丝槽、 弧形宽刃和下定位座, 所述上定位支架和下定位 支架通过滑槽连接, 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 所述上定位支架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 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位臂, 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 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 弧 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 所述下。

4、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 下定位座内插入有 尖钻头, 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 线, 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器还 包括可安装在所述下定位座内的多个不同直径平头钻头和引导套筒。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平头钻头 末端均设有限深器, 所述引导套筒为中空结构, 末端上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70266 A 2 1/3 页 3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手术器械,。

5、 尤其是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高能量损伤明显增加。 近年来, 膝关节后交 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也越来越多, 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往往需要行韧带重建来恢复膝关 节的稳定性。解剖上, 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 止于胫骨平台后下方约 1cm 处, 韧带后方紧邻腘动静脉及神经, 重建手术容易损伤后方血管神经而导致手术风险大。目前 的器械主要缺点在于制作胫骨骨隧道时定位欠准确, 大多数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导向器为 点对点式, 尖端太细, 钻入克氏针定位时容易偏离定位点, 甚至超出关节镜下视野范围, 损 伤后方血管神经 ; 此外, 往。

6、往需要建立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 清除后交叉韧带残端, 直视或关节镜监视下观察钻头钻入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 完成隧道制作后需取出定位器, 更 换引导器械方能引出肌腱牵引线或导引钢丝, 手术技术繁琐, 且清除后交叉韧带残端后对 移植韧带的再血管化及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不利, 不符合当前韧带重建的理念 ( 保留残 端), 对初学者掌握尤为困难。 故需在现有定位器上加以改进, 以增加其实用性及安全性, 并 简化手术步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以便简化膝关节镜下 微创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操作流程, 降低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 0004 本发明采用。

7、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包括上定位支架、 下定位支架、 限位螺母、 上定位臂、 上定位座、 弧形导丝槽、 弧形宽刃和下定位座, 所述上定 位支架和下定位支架通过滑槽连接, 滑槽上设有刻度线和限位螺母, 所述上定位支架上端 连接有上定位座, 上定位座上安装有上定位臂, 上定位臂为中空结构, 上定位臂的定位端设 有弧形导丝槽, 弧形导丝槽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 所述下定位支架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 下 定位座内插入有尖钻头, 尖钻头两侧壁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 入深度的刻度线, 尖钻头末端设有限深器。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定位器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

8、下定位座内的多个不同直径平头钻头 和引导套筒, 所述平头钻头末端均设有限深器, 所述引导套筒为中空结构, 末端上翘。 0006 所述下定位座内的尖钻头外壁有两道刻度线, 一道刻度线可在钻头钻入前测量骨 隧道的长度, 另一道刻度线是实时测量钻头进入骨隧道的深度, 钻头后方有限深器, 可以控 制钻头进入的深度。此外, 上定位臂末端是宽刃结构, 即使钻入轻微偏差, 仍然不会超出宽 刃的保护范围, 可以有限防止钻入过深及钻头方向偏差而损伤腘窝后方重要血管、 神经, 形 成多重保护。 0007 使用传统后交叉重建胫骨定位器制作胫骨隧道时需要另作后外侧手术切口, 直视 下清理后方关节囊及韧带残端, 暴露预。

9、计的隧道开口, 直视下钻入克氏针及钻头, 钻取骨隧 说 明 书 CN 102670266 A 3 2/3 页 4 道后直视下引入钢丝, 通过钳夹、 引导器引导等特殊手法完成引线过程 ; 而本发明的定位器 在建立胫骨骨隧道后, 保留上定位臂, 撤出下定位座内的钻头, 用相应直径平头钻打磨隧道 后, 直接置入引导套筒, 可经引导套筒置入钢丝, 钢丝进入上定位臂的弧形导丝槽后顺其弧 度即可从空心的上定位臂穿出至关节外, 从而一步完成胫骨隧道的建立及引线, 快捷简单, 避免了繁琐的手术步骤及膝关节后外侧通道的建立, 令初学者也较容易掌握该手术操作。 0008 有益效果 : 本发明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10、 本发明中的上定位臂的末端弧形宽刃能有 效剥离膝关节后方关节囊, 避免过细的导向器损伤膝关节后方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钻取 胫骨隧道是通过下定位座引导, 方向易于控制, 并于钻头后方设有限深器, 避免由于传统定 位器钻入较为细小的克氏针偏移及过深引起后方血管神经损伤 ; 所述上定位臂为较为宽的 刃片, 即使钻头轻度偏离仍然位于宽刃保护范围 ; 同时, 钻头钻取骨隧道时一次成形, 避免 经克氏针二次钻取骨隧道时钻头偏移、 克氏针断裂、 残留甚至随钻头向后方移动伤及血管 神经。中空的引导套筒能使钢丝从引导套筒内直接穿入, 到达上定位臂的导丝槽后经过中 空的上定位臂直接穿出关节外, 不需要清理后交叉韧。

11、带残端, 无需更换器械, 无需直视下手 工穿引钢丝, 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手术时间, 操作方便, 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定位器的平头钻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定位器的引导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如图 1 所示,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包括上定位支架 1、 下定位支架 2、 限 位螺母4、 上定位臂5、 上定位座6、 弧形导丝槽7、 弧形宽刃8、 尖钻头9、 限深器11、 下定位座 12, 所述上定位支架 1 和下定位支架 2 通过。

12、滑槽连接, 滑槽上设有刻度线 3 和限位螺母 4, 所述上定位支架 1 上端连接有上定位座 6, 上定位座 6 上安装有上定位臂 5, 上定位臂 5 为 中空结构, 上定位臂 5 的定位端设有弧形导丝槽 7, 弧形导丝槽 7 的末端设有弧形宽刃 8, 所 述下定位支架 2 下端连接有下定位座 12, 下定位座 12 内插入有尖钻头 9, 尖钻头 9 两侧壁 分别设有测量隧道长度的刻度线和测量钻头实际进入深度的刻度线 10, 尖钻头 9 末端设有 限深器 11。所述下定位座 12 内尖钻头 9 可取出, 更换不同直径平头钻头 13 及引导套筒 14 (如图 2 和 3 所示) , 所述引导套筒 。

13、14 为中空结构, 末端上翘, 引导套筒 14 内可置入钢丝, 并 可从上定位臂 5 穿出 ; 所述下定位座 12 内钻头后方均有限深器 11, 所述刻度延伸到限深器 11 处。 0011 本发明的上定位臂远端为圆弧形导丝槽, 头端为 8mm 的弧形宽刃, 上定位臂、 限深 尖钻头的交点是以上下支架滑槽为弧的圆的圆心, 限深尖钻头的后方设有限深定位器, 在 钻入骨隧道前可通过钻头的刻度读出骨隧道的长度, 然后设定限深定位器位置调节钻头的 可钻入的深度, 平头钻可分为直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型号 ; 空心导向套筒与下定位臂向匹配。 0012 本发明的上定位臂末端宽刃可有效剥离膝关节后方关节囊, 保护膝。

14、关节后方血管 神经结构, 其上下支架组成的滑槽可根据个体情况随意调节长度, 一方面可以让上定位臂 说 明 书 CN 102670266 A 4 3/3 页 5 有效到达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 实现解剖重建, 另一方面通过滑槽调节, 可以调整胫骨隧道 的长度及矢状面方向, 减少或者避免后交叉韧带的直角拐弯导致的移植韧带切割, 减少韧 带断裂的发生。 0013 在本例实施过程中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术前测量情况设定滑槽上的刻度, 限位 螺母固定滑槽, 关节镜下清理后用上定位臂的宽刃剥离后方关节囊, 将弧形导丝槽定位至 后交叉胫骨止点残端, 调整定位器的方向至合适位置, 下定位座内安装尖钻头并通过尖钻 。

15、头上的刻度读出骨隧道的长度, 钻取骨隧道, 选取与移植韧带相应直径的平头钻打磨骨隧 道, 取出平头钻, 置入导引套筒, 穿入高强度钢丝, 经过导引套筒、 上定位臂的弧形导丝槽, 中空的上定位臂, 引出关节外, 取出定位器, 完成手术过程。 0014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 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 明 书 CN 102670266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0266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0266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