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蠕动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蠕动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12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11232 A (21)申请号 201210203630.X (22)申请日 2012.06.20 F04B 43/12(2006.01) (71)申请人 泰州市创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苏陈镇工 业集中区 (72)发明人 陈沛 (74)专利代理机构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代理人 王楚云 (54) 发明名称 双向蠕动泵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蠕动泵, 包含蠕动部 和驱动所述的蠕动部的动力部, 所述的动力部包 含一电机和动力输出轴, 。
2、所述的蠕动部上设有一 用于保护所述的蠕动部的保护盖, 所述的蠕动部 包含蠕动轮和蠕动杆, 所述的蠕动杆可活动地套 接在所述的蠕动轮上。由于本发明的双向蠕动泵 利用丁腈橡胶制成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同时利 用三段式的蠕动杆设计, 能有效降低蠕动泵的工 作噪音, 并能有效提高蠕动杆的挤压力度, 结构简 单实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1232 A CN 103511232 A 1/1 页 2 1. 一种双向蠕动泵 。
3、(1) , 包含蠕动部 (2) 和驱动所述的蠕动部 (2) 的动力部 (3) , 所述的 动力部 (3) 包含一电机和动力输出轴 (31) , 所述的蠕动部 (2) 上设有一用于保护所述的蠕 动部 (2) 的保护盖 (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蠕动部 (2) 包含蠕动轮 (20) 和蠕动杆 (21) , 所 述的蠕动杆 (21) 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的蠕动轮 (20)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向蠕动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蠕动轮 (20) 包含上夹片 (206) 、 下夹片 (207) 和枢轴 (203) , 所述的上夹片 (206) 和下夹片 (207) 之间设有第一滚轮 。
4、(201) 和第二滚轮 (202) , 所述的第一滚轮 (201) 和第二滚轮 (202) 对称设置在所述的枢轴 (203) 的两侧, 所述的下夹片 (207) 上设有一动力连接筒 (204) , 所述的动力连接筒 (204) 内设有一十字型的连接凹槽 (2041) , 所述的连接凹槽 (2041) 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 (31) 相 配合, 所述的蠕动杆 (21) 包含第一蠕动杆 (211) 和第二蠕动杆 (212) , 所述的第一蠕动杆 (211) 和第二蠕动杆 (212) 之间设疑一半圆形的连接弯头 (213) , 所述的连接弯头 (213) 套 接在所述的蠕动轮 (20) 上并与所述的第。
5、一滚轮 (201) 和第二滚轮 (202) 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双向蠕动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夹片 (206) 上设有一定位 柱 (205) , 所述的保护盖 (4) 包含盖体 (40) 和位于所述的盖体 (40) 中部的定位孔 (41) , 所 述的定位柱 (205) 与所述的定位孔 (41) 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向蠕动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滚轮 (201) 和第二滚轮 (202) 为丁腈橡胶制成, 所述的保护盖 (4) 为高强度 ABS 工程塑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11232 A 2 1/3 页 3 双向蠕动泵 。
6、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 更确切地说, 是一种工业用双向蠕动泵。 0003 背景技术 0004 蠕动泵是一种可控制流速的液体输送装置。 常见的是通过重复压缩弹性管使管中 内容物朝一定方向运动, 其流速由管的直径和压缩速度决定。 用于液相层析和灌流等系统。 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象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 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 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 段泵管形成 “枕” 形流体。由于流体只接触泵管, 不接触泵体, 对流体无任何污染, 因此在工 业上应用广泛。现有的蠕动泵的蠕动部结构复杂, 工作噪音也。
7、较大, 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从而提供一种双向蠕动泵。 0007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 一种双向蠕动泵, 包含蠕动部和驱动所述的蠕动部的动力部, 所述的动力部包含一电 机和动力输出轴, 所述的蠕动部上设有一用于保护所述的蠕动部的保护盖, 所述的蠕动部 包含蠕动轮和蠕动杆, 所述的蠕动杆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的蠕动轮上。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 所述的蠕动轮包含上夹片、 下夹片和枢轴, 所述的上 夹片和下夹片之间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 的。
8、枢轴的两侧, 所述的下夹片上设有一动力连接筒, 所述的动力连接筒内设有一十字型的 连接凹槽, 所述的连接凹槽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相配合, 所述的蠕动杆包含第一蠕动杆和 第二蠕动杆, 所述的第一蠕动杆和第二蠕动杆之间设疑一半圆形的连接弯头, 所述的连接 弯头套接在所述的蠕动轮上并与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配合。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 所述的上夹片上设有一定位柱, 所述的保护盖包含 盖体和位于所述的盖体中部的定位孔, 所述的定位柱与所述的定位孔相配合。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 所述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为丁腈橡胶制成, 所述 的保护盖为高强度 ABS 工程塑料制成。 0。
9、011 由于本发明的双向蠕动泵利用丁腈橡胶制成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同时利用三段 式的蠕动杆设计, 能有效降低蠕动泵的工作噪音, 并能有效提高蠕动杆的挤压力度, 结构简 单实用。 0012 说 明 书 CN 103511232 A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 1 为本发明的双向蠕动泵的立体结构示意。
10、图 ; 图 2 为图 1 中的双向蠕动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 图 3 为图 2 中的双向蠕动泵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 图 4 为图 3 中的双向蠕动泵的蠕动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 图 5 为图 4 中的蠕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图 5 中的蠕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此时为另一个视图 ; 图 7 为图 3 中的双向蠕动泵的保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其中, 1、 双向蠕动泵 ; 2、 蠕动部 ; 20、 蠕动轮 ; 201、 第一滚轮 ; 202、 第二滚轮 ; 203、 枢轴 ; 204、 动力连接筒 ; 2041、 连接凹槽 ; 205、 定位柱 ; 2。
11、06、 上夹片 ; 207、 下夹片 ; 21、 蠕动杆 ; 211、 第一蠕动杆 ; 212、 第二蠕动杆 ; 213、 连接弯头 ; 3、 动力部 ; 31、 动力输出轴 ; 4、 保护盖 ; 40、 盖体 ; 41、 定位孔。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蠕动泵。 0018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一种双向蠕动泵 1, 包含蠕动部 2 和驱动该蠕动部 2 的动力部 3, 该动力部 3 包含一电机和动。
12、力输出轴 31, 该蠕动部 2 上设有一用于保护该蠕动部 2 的保 护盖 4, 该蠕动部 2 包含蠕动轮 20 和蠕动杆 21, 该蠕动杆 21 可活动地套接在该蠕动轮 20 上。 0019 该蠕动轮 20 包含上夹片 206、 下夹片 207 和枢轴 203, 该上夹片 206 和下夹片 207 之间设有第一滚轮201和第二滚轮202, 该第一滚轮201和第二滚轮202对称设置在该枢轴 203 的两侧, 该下夹片 207 上设有一动力连接筒 204, 该动力连接筒 204 内设有一十字型的 连接凹槽 2041, 该连接凹槽 2041 与该动力输出轴 31 相配合, 该蠕动杆 21 包含第一蠕。
13、动杆 211 和第二蠕动杆 212, 该第一蠕动杆 211 和第二蠕动杆 212 之间设疑一半圆形的连接弯头 213, 该连接弯头 213 套接在该蠕动轮 20 上并与该第一滚轮 201 和第二滚轮 202 相配合。 0020 该上夹片206上设有一定位柱205, 该保护盖4包含盖体40和位于该盖体40中部 的定位孔 41, 该定位柱 205 与该定位孔 41 相配合。 0021 该第一滚轮 201 和第二滚轮 202 为丁腈橡胶制成, 该保护盖 4 为高强度 ABS 工程 塑料制成。 说 明 书 CN 103511232 A 4 3/3 页 5 0022 该发明的双向蠕动泵利用丁腈橡胶制成第。
14、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同时利用三段式的 蠕动杆设计, 能有效降低蠕动泵的工作噪音, 并能有效提高蠕动杆的挤压力度, 结构简单实 用。 0023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 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 本发 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 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103511232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1232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1232 A 7 3/5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1232 A 8 4/5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1232 A 9 5/5 页 10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123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