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所遣留下来的心脏病,以风湿热邪损害二尖瓣为主,再依次损害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患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轻者能胜任一般的体力劳动,重者在左心房发生衰竭时,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劳累后,有时为阵发性,最后发展为端坐性吸呼困难。颧部及口唇紫绀。因此,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危及人体生命安全的一种较严重的疾病。
目前,西医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采取的手段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二种。药物治疗以增强心功能,减低心率为主,常服的西药有洋地黄、阿司匹林等;手术治疗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扩开二尖瓣的血流通道,而手术不能彻底解决病机、只能再做二次,手术也只能是有所改善而已,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
鉴于上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掘祖国中医学宝库,研制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方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治愈慢性风显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起因为风、湿、热邪,治疗以辛凉散风、甘淡利湿,清凉剂不失卫气营血先后之序,按《温病学释义》理论:夫温为病,不外挟风,挟湿两途。然风湿热变最速,但辛凉透解,清热养阴不失卫气营血先后之序,使无他谈。湿热则感气最杂,湿多热多,治疗于凉解之中加入淡渗之品,以使湿从小便而除。但热挟湿之症毕竟以热为主,故利湿只宜甘淡之品,以使利湿而不伤阴,湿去而热邪弧立,则病易解除。
在上述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指导思想下,本发明经多年探索,潜心研究,提供如下中药配方(按重量份):
党 参 25
黄 芪 20
杏 仁 12
白 芍 18
厚 朴 12
茯 苓 15
白 术 15
菖 蒲 15
寸 冬 12
柏籽仁 15
丹 皮 15
犀 角 6
阿 胶 20
连 翘 15
大力子 15
鲜芦根 30
枣 仁 20
甘 草 12
将上述处方中药以水300份(重量份g对应ml,kg对应l)初煎2份钟,后宜久煎浓汁凉服。注:犀角用组方药汁磨化入药汁同服,无犀角可用壮水牛角尖代替,阿胶分三次,药汁温化服下。
利用本中药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时间为每年的5~10月份,天气较冷时期或寒冬时期不宜。
利用本中药医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如下:
二尖瓣狭窄:一个疗程(10天)痊愈;
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个疗程可以痊愈。
本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有效率100%,治愈率95%。
本发明提供的对风心病的中药配方,是经过对风心病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入木三分地分析,辨证施治,以对症中药优化配伍,从而使长久以来难以攻克的风心病顽疾得到有效治疗,达到了药到病除的可喜结果。本发明的问世,将给众多处于风湿性心脏病折磨中的患者带来康复和光明。
下面给出实施例:
例1:
处方:
党参25g 黄芪20g 杏仁12g 白芍18g 厚朴12g
茯苓15g 白术15g 菖蒲15g 寸冬12g 柏籽仁15g
丹皮15g 犀角6g 阿胶20g 连翘15g 大力子15g
鲜芦根30g 枣仁20g 甘草12g
将上述药方按重量称取后,其中的犀角和阿胶取出,以水300毫升初煎2分钟,后久煎浓汁一起凉服。取出的阿胶,用药汁温化,与药汁配合服用。取出的犀角,以熬好药汁磨化,收集入药汁。本方药一天服1~1.5付,一个疗程服6~10付。
以本方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在每年5~10月,气温相对升高之时期,每年11~次年4月期间不宜用本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