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8129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84720.3

申请日:

2013.05.20

公开号:

CN104163358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59/38申请日:20130520|||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9/38

主分类号:

B65H59/38

申请人:

尹锡枝

发明人:

尹锡枝

地址:

062650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泊渡口村5组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该发明结构新颖,调试方便,工作时涨力恒定并不受线轴直径及旋转离心力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固定盘体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固定盘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状固定座凸台; 
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和固定座之间可转动的涨力调整盘,所述涨力调整盘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固定盘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相应的调整螺栓,所述涨力调整盘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涨力拉簧一端连接; 
所述定力放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盘体上,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涨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相应的第三销轴,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套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制动盘上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扭簧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内,所述扭簧一端卡扣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的内侧; 
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所述轴架与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轴架紧固连接有过线杆,过线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直径相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体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内径设置有孔卡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内径上设置有凸台。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转盘、涨力调整盘、制动盘、扭簧档盘、固定盘和固定盘体均同轴。 

说明书

缠绕机涨力补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缠绕机缠绕时,线轴的放线涨力是依靠线轴端面摩擦力来控制线轴放线张力,或者是线轴杆装有摩擦块与线轴内孔摩擦来控制线轴放线张力,还有就是采用气压推动摩擦力而线轴采用多线合股的办法来控制线轴的放线涨力。 
由于缠绕时线轴的数量较多,线轴端面摩擦控制张力和线轴杆摩擦块与线轴内孔摩擦控制张力的办法又都是在缠绕机上调整的,并且这两种办法在机上调整时都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及调整涨力工具,所以很难实现每根线材放线涨力相等并且由于受杠杆力作用,满线轴线时与小线轴线时其放线涨力相差3~6倍,即随着线轴直径的变化,线轴越小放线涨力越大,并且因为都是靠摩擦面,所以线轴出线时忽快忽慢,因此造成每根线材放线涨力不等、放线涨力不稳定、放线速度不均匀的缺点。 
当使用气压推动控制涨力时,线轴采用多线合股虽然能解决摩擦力相等,但是满线轴与小线轴放线涨力差并没有解决,采用线轴多线合股时由于合股悬垂差的原因,也造成每根钢丝防线涨力不等。因此,传统设备缠绕时造成缠绕在管体上的线材涨力不等(各区段的涨力不一样)致使管体压力及脉冲次数都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由于大小线轴差,缠绕到最小轴时因为涨力过大,出现拉坏管体和拥胶现象而造成废品和材料浪费。 
由于钢丝缠绕管体或棉线缠绕管体是由多根线(多者几百根)同时缠绕在管体上来保证管体的压力由于多根线同时受力所以每根线在缠绕时放线涨力不等就会造成管体使用压力降低或爆破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解决缠绕时放线涨力平衡,在国内外始终没有解决。现在使用的缠绕机主要依靠线轴端面的摩擦力来控制涨力,根本无法保证缠绕时放线涨力的一致和稳定,全部靠技术工 人经验与感觉来控制。所以国内外一直没有设计出一个设备装置来单独控制每根线的涨力。因此我根据缠绕时放线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控制单独放线涨力的缠绕涨力补偿器。(1)它可单独控制每根线的涨力。(2)设有涨力调整功能,可使每根线防线涨力相等。(3)固定力放线解决了大轴线与小轴线放线时的涨力差使缠绕机在缠绕时稳定平衡一致的将线缠绕在管体上,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调整方便、涨力稳定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固定盘体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固定盘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状固定座凸台; 
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和固定座之间可转动的涨力调整盘,所述涨力调整盘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固定盘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相应的调整螺栓,所述涨力调整盘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涨力拉簧一端连接; 
所述定力放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盘体上,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涨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相应的第三销轴,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套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制动盘4上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4.2,扭簧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内,所述扭簧一端卡扣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的内侧; 
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所述轴架与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轴架紧固连接有过线杆,过线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直径相等。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扭簧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 凹槽的直径。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制动盘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盘体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转盘内径设置有孔卡簧。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垫内径上设置有凸台。 
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转盘、涨力调整盘、制动盘、扭簧档盘、固定盘和固定盘体均同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调试方便,工作时涨力恒定并不受线轴直径及旋转离心力的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固定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制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固定座;1.1、固定盘体;1.11、第一轴卡簧;1.2、固定盘;1.21第一圆弧槽;1.22、第二圆弧槽;1.3、固定垫;1.31、凸台;1.4、固定座凸台;1.5、第二轴卡簧;2、涨力调整盘;2.1、第三圆弧槽;2.2、第一销轴;2.3、涨力拉簧;2.4、调整螺栓;7、过线杆;3、转盘;3.1、轴承;3.2、第二销轴;3.3、第三销轴;3.4扭簧档盘;3.5、孔卡簧;4、制动盘;4.1、扭簧;4.2、制动盘凹槽;4.3、第四销轴;5、轴架;5.1、过线杆;5.2、过线轴;6、缠绕机转盘;7、线轴杆;8、线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1、固定盘体1.1和固定盘1.2,所述固定盘1.2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1.21,固定盘1.2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1.22,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环状固定座凸台1.4; 
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1.2和固定座1之间可转动的涨力调整盘2,所述涨力调整盘2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2.1,固定盘1.2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2.1相应的调整螺栓2.4,所述涨力调整盘2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1.21相应的第一销轴2.2,所述第一销轴2.2与涨力拉簧2.3一端连接; 
所述定力放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盘3,所述转盘3通过轴承3.1安装在固定盘体1.1上,所述转盘3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1.21相应的第二销轴3.2,所述第二销轴3.2与所述涨力拉簧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3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1.22相应的第三销轴3.3,所述转盘3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3.4;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4,所述制动盘4套接在固定座1上,所述制动盘4上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4.2,扭簧4.1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内,所述扭簧4.1一端卡扣在固定座1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3.4的内侧; 
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5,所述轴架5与转盘3紧固连接,所述轴架5还紧固连接有过线杆5.1,过线杆5.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5.2。 
所述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直径相等。 
所述扭簧4.1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 
所述制动盘4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4.3。 
所述固定盘体1.1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1.11。 
所述转盘3内径设置有孔卡簧3.5。 
所述固定座1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1.5。 
所述固定座1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1.3。 
所述固定垫1.3内径上设置有凸台1.31。 
所述固定座1、转盘3、涨力调整盘2、制动盘4、扭簧档盘3.4、固定盘1.2和固定盘体1.1均同轴。 
第一圆弧槽1.21,第二圆弧槽1.22,第三圆弧槽2.1,固定垫1.3和固定座1也均同轴。 
具体实施例如下: 
孔卡簧3.5装配到转盘3内径,转盘3通过轴承3.1安装在固定盘体1.1上,并把第一轴卡簧1.11装配到固定盘上。 
将扭簧4.1沿旋向反方向转动,使扭簧4.1内径大于固定座凸台1.4外径,然后把扭簧4.1套入到固定座凸台1.4上,扭簧4.1一端卡扣在固定座1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3.4内侧,扭簧档盘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盘3上,转动扭簧4.1使扭簧4.1沿旋向反方向转动,使扭簧4.1的内径大于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把制动盘4套接在固定座1上并与扭簧4.1套接再把第二轴卡簧1.5装配在固定盘体1.1上。 
固定座1外侧安装有和固定座1同轴的固定垫1.3,固定垫1.3内径上设有凸台1.31,涨力补偿器安装到缠绕机线轴杆7上时可直接通过固定垫1.3推入轴杆7上,使3固定垫1.3内径上的凸台1.31与线轴杆7内的键槽配合固定,涨力补偿器固定在线轴杆7上,同时涨力补偿器制动盘4上的第四销轴4.3插入到线轴杆7上的线轴8侧面,使线轴8随制动盘4的转动而转动。 
涨力调整盘2安装在固定座1和固定盘1.1之间并可转动,当逆时针转动涨力调整盘2时放线涨力加大反之减小,因此可以获得所需的放线涨力,可使多个涨力补偿器调整为统一放线涨力,从而使在缠绕时放线涨力相等。在涨力调整盘2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一对贯通第三圆弧槽2.1,转动涨力调整盘2调整到所需的涨力后,通过调整螺栓2.4把涨力调整盘2与固定盘1.2紧固在一起,因此在缠绕过程中保证了放线涨力的稳定和一致。 
第一销轴2.2与涨力调整盘2固定,并在固定盘1.2上的第一圆弧槽1.21内通过,进入到固定盘1.2的右侧,涨力拉簧2.3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销轴2.2上,另一端安装在转盘3上的第二销轴3.2上,因此当涨力调整盘2逆时针转动时拉长涨力拉簧2.3放线涨力加大反之减小,所以可使所有涨力补偿器统一 调整为相同放线涨力,从而使在缠绕时线轴8放线涨力相等。由于涨力调整盘2调整后可通过调整螺栓2.4在第三圆弧槽2.1上与固定盘1.2固定,因此在缠绕过程中保障了放线涨力的稳定和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中的涨力稳定性。 
转动涨力调整盘2来调整涨力拉簧2.3的拉力,使涨力拉簧2.3达到规定拉力要求即涨力拉簧2.3的拉力等于放线涨力。因缠绕时是多根线同时缠绕,所以将每个涨力补偿器放线涨力调整为一致,从而实现缠绕时每根线缠绕在管体上的力相等,提高了产品质量,解决了缠绕机在缠绕时靠技工经验与感觉来调整放线涨力的缺点。 
第三销轴3.3与转盘3固定在一起并伸入到第二圆弧槽1.22内,当转盘3顺时针旋转使第三销轴3.3到达第二圆弧槽1.22右侧的顶点时,为起始放线拉力,当逆时针旋转至线轴8放线时所需的拉力时,为线轴放线涨力,扭簧挡盘3.4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3上,当转盘3转动时扭簧挡盘3.4随之转动,扭簧挡盘3.4内侧卡扣住扭簧4.1的一端,由于线材通过过线轴5.2带动转盘3做逆时针转动,而转盘3逆时针转动时与扭簧4.1的旋向相反,所以扭簧4.1内径张开,扭簧4.1松开抱紧的制动盘凹槽4.2,制动盘4转动,线轴8放线。 
当线材拉力小于设定值,转盘3在涨力拉簧2.3的作用下带动转盘3做顺时针转动,使扭簧4.1抱紧制动盘4,线轴8停止放线。只有转盘3在线材的拉力作用下做逆时针转动并且达到设定的拉力时,转盘3将扭簧4.1内径张开,线轴8才能放线,低于设定拉力,扭簧4.1抱紧制动盘4,制动盘4停止转动,线轴8停止放线。线轴8转动放线时无论是大轴线还是小轴线只有转盘3达到放线涨力时转盘3才能转动放线,所以不管是大轴线还是小轴线其放线涨力都是相同。 
正常状态下由于扭簧4.1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所以扭簧4.1是抱紧制动盘4的,制动盘4外侧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4.3,第四轴销4.3插入线轴8侧面内,所以制动盘4与线轴8同时转动或停止,扭簧4.1抱紧或松开控制盘凹槽4.2使得控制盘4锁紧或转动,所以控制盘4控制着线轴8不能任意放线。 
线轴8导出的线经过过线轴5.2并使转盘3转动,同时带动扭簧挡盘3.4转动,由于扭簧挡盘3.4卡扣住扭簧4.1的一端,所以扭簧挡盘3.4在向扭簧 4.1旋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原来抱紧制动盘凹槽4.2的扭簧4.1内径张开,制动盘3.4在线轴8上线材的拉力作用下转动放线,由于制动盘3.4和线轴8只有在达到设定拉力下才能转动,因此形成定力放线。 
线轴8放线涨力是靠涨力补偿器控制的所以也消除了缠绕机旋转的离心力而造成对放线涨力的影响。 
本发明的涨力补偿器的涨力可调范围为0.5~4Kg,操作简单,同时也可适用于不同的缠绕机使用。 
涨力补偿器能够控制只有大于一设定力才能使制动盘4转动,亦使线轴8同时转动放线,从而解决了线轴8放线时的大、小轴之间的放线涨力差,提高了产品质量,因在实际中,线轴8单独放线时大小轴放线涨力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甚者到小轴时将管体拉坏,由于缠绕机每个转盘装的线轴8数量较多并且一杆多轴装配,同时缠绕机转盘又在做圆周转动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气动控制很难实现,因此我设计采用涨力补偿器来控制放线涨力从而达到缠绕要求。 
线轴8的放线涨力是由涨力补偿器控制的,所以解决了缠绕时由于缠绕盘转速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离心力,造成线轴8放线涨力不同,而影响放线涨力和缠绕质量。 
只有达到一个设定拉力(既调整好的放线涨力)线轴8才能转动放线,因此线轴8转动放线不受大轴与小轴影响,所以解决了线轴放线时的大轴线与小轴线的放线涨力差,消除管体各区段的缠绕涨力不同。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绕机涨力补偿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335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3358A21申请号201310184720322申请日20130520B65H59/3820060171申请人尹锡枝地址062650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泊渡口村5组24号72发明人尹锡枝54发明名称缠绕机涨力补偿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该发明结构新颖,调试方便,工作时涨力恒定并不受线轴直径及旋转离心力的影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

2、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3358ACN104163358A1/1页21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固定盘体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固定盘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状固定座凸台;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和固定座之间可转动的涨力调整盘,所述涨力调整盘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固定盘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相应的调整螺栓,所述涨力调整盘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涨力拉簧一端连接;所述定力放线机构,。

3、包括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盘体上,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涨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相应的第三销轴,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套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制动盘上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扭簧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内,所述扭簧一端卡扣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的内侧;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所述轴架与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轴架紧固连接有过线杆,过线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直径。

4、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体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内径设置有孔卡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内径上设置有凸台。10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转盘、涨力调整盘、制动盘、扭簧档盘、固定盘和固定盘体均同轴。权利要求书CN104163358A1/5页3缠绕机涨力补偿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背景技术0002目前,传统的缠绕机缠绕时,线轴的放线涨力是依靠线轴端面摩擦力来控制线轴放线张力,或者是线轴杆装有摩擦块与线轴内孔摩擦来控制线轴放线张力,还有就是采用气压推动摩擦力而线轴采用多线合股的办法来控制线轴的放线涨力。0003由于缠绕时线轴的数量较多,线轴端面摩擦控制张力和线轴杆摩擦块与线轴内孔摩擦控制张力的办法又都是在缠绕机上调整的,并且这两。

6、种办法在机上调整时都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及调整涨力工具,所以很难实现每根线材放线涨力相等并且由于受杠杆力作用,满线轴线时与小线轴线时其放线涨力相差36倍,即随着线轴直径的变化,线轴越小放线涨力越大,并且因为都是靠摩擦面,所以线轴出线时忽快忽慢,因此造成每根线材放线涨力不等、放线涨力不稳定、放线速度不均匀的缺点。0004当使用气压推动控制涨力时,线轴采用多线合股虽然能解决摩擦力相等,但是满线轴与小线轴放线涨力差并没有解决,采用线轴多线合股时由于合股悬垂差的原因,也造成每根钢丝防线涨力不等。因此,传统设备缠绕时造成缠绕在管体上的线材涨力不等各区段的涨力不一样致使管体压力及脉冲次数都达不到要求,直接影。

7、响产品质量。由于大小线轴差,缠绕到最小轴时因为涨力过大,出现拉坏管体和拥胶现象而造成废品和材料浪费。0005由于钢丝缠绕管体或棉线缠绕管体是由多根线多者几百根同时缠绕在管体上来保证管体的压力由于多根线同时受力所以每根线在缠绕时放线涨力不等就会造成管体使用压力降低或爆破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解决缠绕时放线涨力平衡,在国内外始终没有解决。现在使用的缠绕机主要依靠线轴端面的摩擦力来控制涨力,根本无法保证缠绕时放线涨力的一致和稳定,全部靠技术工人经验与感觉来控制。所以国内外一直没有设计出一个设备装置来单独控制每根线的涨力。因此我根据缠绕时放线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控制单独放线涨力的缠绕涨力补偿器。1它可单独控。

8、制每根线的涨力。2设有涨力调整功能,可使每根线防线涨力相等。3固定力放线解决了大轴线与小轴线放线时的涨力差使缠绕机在缠绕时稳定平衡一致的将线缠绕在管体上,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调整方便、涨力稳定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000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固定盘体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固定盘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所述固定座上设说明书CN104163358A2/5页4。

9、有环状固定座凸台;0009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和固定座之间可转动的涨力调整盘,所述涨力调整盘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固定盘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相应的调整螺栓,所述涨力调整盘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涨力拉簧一端连接;0010所述定力放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盘体上,所述转盘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相应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涨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相应的第三销轴,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0011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套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制动盘4上。

10、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42,扭簧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内,所述扭簧一端卡扣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的内侧;0012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所述轴架与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轴架紧固连接有过线杆,过线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0013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直径相等。0014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扭簧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和制动盘凹槽的直径。0015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制动盘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0016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盘体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0017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转盘内径设置有孔卡簧。

11、。0018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0019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0020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垫内径上设置有凸台。0021上述的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其中,所述固定座、转盘、涨力调整盘、制动盘、扭簧档盘、固定盘和固定盘体均同轴。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调试方便,工作时涨力恒定并不受线轴直径及旋转离心力的影响。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24图1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总装结构示意图;0025图2是图1的A向局部剖视图;0026图。

12、3是图1的B向局部剖视图;0027图4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固定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8图5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制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9图6是本发明缠绕机涨力补偿器使用状态示意图。0030其中,附图标记00311、固定座;11、固定盘体;111、第一轴卡簧;12、固定盘;121第一圆弧槽;122、第二圆弧槽;13、固定垫;131、凸台;14、固定座凸台;15、第二轴卡簧;2、涨力调说明书CN104163358A3/5页5整盘;21、第三圆弧槽;22、第一销轴;23、涨力拉簧;24、调整螺栓;7、过线杆;3、转盘;31、轴承;32、第二销轴;33、第三销轴;34扭簧档盘;35、。

13、孔卡簧;4、制动盘;41、扭簧;42、制动盘凹槽;43、第四销轴;5、轴架;51、过线杆;52、过线轴;6、缠绕机转盘;7、线轴杆;8、线轴。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机涨力补偿器,包括固定机构、涨力调整机构、定力放线机构、制动机构和过线机构;003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座1、固定盘体11和固定盘12,所述固定盘12下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弧槽121,固定盘12上部设有贯通的第二圆弧槽122,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环状固定座凸台14;0034所述涨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盘12和固定座1之间可转动的。

14、涨力调整盘2,所述涨力调整盘2水平方向设有一对贯通的第三圆弧槽21,固定盘12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21相应的调整螺栓24,所述涨力调整盘2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121相应的第一销轴22,所述第一销轴22与涨力拉簧23一端连接;0035所述定力放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盘3,所述转盘3通过轴承31安装在固定盘体11上,所述转盘3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槽121相应的第二销轴32,所述第二销轴32与所述涨力拉簧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3上部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122相应的第三销轴33,所述转盘3外侧固定连接有扭簧挡盘34;0036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4,所述制动盘4套接在固定座1上。

15、,所述制动盘4上设有环状制动盘凹槽42,扭簧41套接在的所述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内,所述扭簧41一端卡扣在固定座1上,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34的内侧;0037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轴架5,所述轴架5与转盘3紧固连接,所述轴架5还紧固连接有过线杆51,过线杆5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过线轴52。0038所述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直径相等。0039所述扭簧41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0040所述制动盘4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43。0041所述固定盘体11外径上设置有第一轴卡簧111。0042所述转盘3内径设置有孔卡簧35。0043所述固定座1外径上设置有第二轴卡簧15。

16、。0044所述固定座1外侧还设置有环状固定垫13。0045所述固定垫13内径上设置有凸台131。0046所述固定座1、转盘3、涨力调整盘2、制动盘4、扭簧档盘34、固定盘12和固定盘体11均同轴。0047第一圆弧槽121,第二圆弧槽122,第三圆弧槽21,固定垫13和固定座1也均同轴。0048具体实施例如下0049孔卡簧35装配到转盘3内径,转盘3通过轴承31安装在固定盘体11上,并把说明书CN104163358A4/5页6第一轴卡簧111装配到固定盘上。0050将扭簧41沿旋向反方向转动,使扭簧41内径大于固定座凸台14外径,然后把扭簧41套入到固定座凸台14上,扭簧41一端卡扣在固定座1上。

17、,另一端卡扣在扭簧档盘34内侧,扭簧档盘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盘3上,转动扭簧41使扭簧41沿旋向反方向转动,使扭簧41的内径大于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把制动盘4套接在固定座1上并与扭簧41套接再把第二轴卡簧15装配在固定盘体11上。0051固定座1外侧安装有和固定座1同轴的固定垫13,固定垫13内径上设有凸台131,涨力补偿器安装到缠绕机线轴杆7上时可直接通过固定垫13推入轴杆7上,使3固定垫13内径上的凸台131与线轴杆7内的键槽配合固定,涨力补偿器固定在线轴杆7上,同时涨力补偿器制动盘4上的第四销轴43插入到线轴杆7上的线轴8侧面,使线轴8随制动盘4的转动而转动。0052涨力调整盘2安。

18、装在固定座1和固定盘11之间并可转动,当逆时针转动涨力调整盘2时放线涨力加大反之减小,因此可以获得所需的放线涨力,可使多个涨力补偿器调整为统一放线涨力,从而使在缠绕时放线涨力相等。在涨力调整盘2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一对贯通第三圆弧槽21,转动涨力调整盘2调整到所需的涨力后,通过调整螺栓24把涨力调整盘2与固定盘12紧固在一起,因此在缠绕过程中保证了放线涨力的稳定和一致。0053第一销轴22与涨力调整盘2固定,并在固定盘12上的第一圆弧槽121内通过,进入到固定盘12的右侧,涨力拉簧23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销轴22上,另一端安装在转盘3上的第二销轴32上,因此当涨力调整盘2逆时针转动时拉长涨力拉簧23放。

19、线涨力加大反之减小,所以可使所有涨力补偿器统一调整为相同放线涨力,从而使在缠绕时线轴8放线涨力相等。由于涨力调整盘2调整后可通过调整螺栓24在第三圆弧槽21上与固定盘12固定,因此在缠绕过程中保障了放线涨力的稳定和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中的涨力稳定性。0054转动涨力调整盘2来调整涨力拉簧23的拉力,使涨力拉簧23达到规定拉力要求即涨力拉簧23的拉力等于放线涨力。因缠绕时是多根线同时缠绕,所以将每个涨力补偿器放线涨力调整为一致,从而实现缠绕时每根线缠绕在管体上的力相等,提高了产品质量,解决了缠绕机在缠绕时靠技工经验与感觉来调整放线涨力的缺点。0055第三销轴33与转盘3固定在一起并伸入。

20、到第二圆弧槽122内,当转盘3顺时针旋转使第三销轴33到达第二圆弧槽122右侧的顶点时,为起始放线拉力,当逆时针旋转至线轴8放线时所需的拉力时,为线轴放线涨力,扭簧挡盘34通过螺栓固定在转盘3上,当转盘3转动时扭簧挡盘34随之转动,扭簧挡盘34内侧卡扣住扭簧41的一端,由于线材通过过线轴52带动转盘3做逆时针转动,而转盘3逆时针转动时与扭簧41的旋向相反,所以扭簧41内径张开,扭簧41松开抱紧的制动盘凹槽42,制动盘4转动,线轴8放线。0056当线材拉力小于设定值,转盘3在涨力拉簧23的作用下带动转盘3做顺时针转动,使扭簧41抱紧制动盘4,线轴8停止放线。只有转盘3在线材的拉力作用下做逆时针转。

21、动并且达到设定的拉力时,转盘3将扭簧41内径张开,线轴8才能放线,低于设定拉力,扭簧41抱紧制动盘4,制动盘4停止转动,线轴8停止放线。线轴8转动放线时无论是大轴线还是小轴线只有转盘3达到放线涨力时转盘3才能转动放线,所以不管是大轴线还是说明书CN104163358A5/5页7小轴线其放线涨力都是相同。0057正常状态下由于扭簧41内径小于固定座凸台14和制动盘凹槽42的直径,所以扭簧41是抱紧制动盘4的,制动盘4外侧上还固定设置有第四轴销43,第四轴销43插入线轴8侧面内,所以制动盘4与线轴8同时转动或停止,扭簧41抱紧或松开控制盘凹槽42使得控制盘4锁紧或转动,所以控制盘4控制着线轴8不能。

22、任意放线。0058线轴8导出的线经过过线轴52并使转盘3转动,同时带动扭簧挡盘34转动,由于扭簧挡盘34卡扣住扭簧41的一端,所以扭簧挡盘34在向扭簧41旋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原来抱紧制动盘凹槽42的扭簧41内径张开,制动盘34在线轴8上线材的拉力作用下转动放线,由于制动盘34和线轴8只有在达到设定拉力下才能转动,因此形成定力放线。0059线轴8放线涨力是靠涨力补偿器控制的所以也消除了缠绕机旋转的离心力而造成对放线涨力的影响。0060本发明的涨力补偿器的涨力可调范围为054KG,操作简单,同时也可适用于不同的缠绕机使用。0061涨力补偿器能够控制只有大于一设定力才能使制动盘4转动,亦使线轴8同。

23、时转动放线,从而解决了线轴8放线时的大、小轴之间的放线涨力差,提高了产品质量,因在实际中,线轴8单独放线时大小轴放线涨力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甚者到小轴时将管体拉坏,由于缠绕机每个转盘装的线轴8数量较多并且一杆多轴装配,同时缠绕机转盘又在做圆周转动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气动控制很难实现,因此我设计采用涨力补偿器来控制放线涨力从而达到缠绕要求。0062线轴8的放线涨力是由涨力补偿器控制的,所以解决了缠绕时由于缠绕盘转速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离心力,造成线轴8放线涨力不同,而影响放线涨力和缠绕质量。0063只有达到一个设定拉力既调整好的放线涨力线轴8才能转动放线,因此线轴8转动放线不受大轴与小轴影响,所以解决了线轴放线时的大轴线与小轴线的放线涨力差,消除管体各区段的缠绕涨力不同。0064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63358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3358A2/3页9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63358A3/3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63358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