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697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8799.2

申请日:

2003.09.25

公开号:

CN1600757A

公开日:

2005.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C 4/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变更后权利人: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六路38号西安腾飞创新中心B座登记生效日:201405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C11/04; C07C11/06; C07C4/06

主分类号:

C07C11/04; C07C11/06; C07C4/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徐龙伢; 朱向学; 刘盛林; 谢素娟; 牛雄雷

地址: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长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由含有C4-C6烯烃的烃原料生产轻质烯烃特别是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烯烃原料与改性的硅铝比大于30的ZSM-5/ZSM-11沸石催化剂接触,以产生轻质烯烃流出物,轻质烯烃的选择性在60%以上,收率为40-55%。反应条件为温度500-650℃、重量空速1-50hr-1、压力0.1-8atm。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C4-C6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硅铝比为30<SiO2/Al2O3<1000的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原粉于400-700℃焙烧去除模板剂,用铵离子交换方法将其变成中间体铵形式,再经焙烧得氢型分子筛;铵离子源可以是NH4Cl、NH4NO3或(NH4)2SO4,铵离子交换条件:铵离子浓度0.2~2mol/l、体积液固比5~20、温度20~100℃;
b)将步骤a得到的分子筛与粘合剂混合,挤条、压片或喷球成型为所需形状以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粘合剂可为二氧化硅、粘土或金属氧化物;粘合剂为基于复合催化剂重量的0.01~40%;
c)将步骤b制得的催化剂在500~800℃、水蒸汽分压为0.1~1atm下水蒸汽处理2~20h,而后用有机酸或无机酸将蒸汽处理产生的非骨架铝脱出,制得所需催化剂;
d)原料与步骤c制得的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500-650℃、压力0.1-8atm、重量空速1-50hr-1,得最终产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制得的产物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浸渍,以调配分子筛的酸性,浸渍的金属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1~5%,然后进行步骤c和步骤d。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可为K、Mg、La或Ce。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反应是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或移动床反应器中进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成型可以在铵离子交换之前进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包括丙烯和乙烯,其中C2部分含有大于90%的乙烯,C3部分含有大于85%的丙烯,且产物中(C2=+C3=)/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重量比大于4。

说明书

C4-C6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类的催化裂解。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催化C4-C6烯烃裂解生产丙烯/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对丙烯衍生物、尤其是聚丙烯需求的增长,石油化学工业将面临丙烯资源短缺的问题。丙烯生产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蒸汽裂解装置现趋向于使用轻质原料,且许多厂商对裂解装置进行优化以生产更多的乙烯,这必将减少蒸汽裂解所联产的丙烯量。我国难以获得廉价的丙烷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受到限制。我国乙烯和丙烯都相当紧缺,用歧化技术消耗部分乙烯来增产丙烯的工艺目前还不经济。
另一方面,石化企业副产大量C4、C5馏分。蒸汽裂解过程中副产的碳四馏分约占乙烯产量的30-40%(其中丁烯和丁二烯成分占90%以上),碳五馏分可达乙烯产量的14-20%。炼厂催化裂化过程中副产的碳四馏分约为进料的10-13%(其中50%以上为烯烃),碳五馏分约进料的5%。优化利用这部分烃类资源,增加其附加值,可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受环境保护的压力,减少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就需为汽油中的烯烃寻找其它途径。
CN99801204.1(日本旭化成公司)和CN98813461.6(比利时Fina公司)公开了一种ZSM-5分子筛上将C4~C12烯烃裂解为丙烯的方法,但该方法对丁烯等较短链烯烃裂解时丙烯/乙烯收率较低,而生成的芳烃和烷烃含量较高。
CN00810242.2(美孚公司)公开了一种用ZSM-5和/或ZSM-11的催化剂将C4~C7烯烃裂解为丙烯的方法,但要求分子筛有较高的初始硅铝比:30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上述石化企业副产烃类中的C4-C6烯烃催化转化为轻质烯烃,尤其是丙烯的方法。
本发明包括一种通过使原料与经过改性处理的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接触,使原料中的C4-C6烯烃转化成轻质烯烃特别是丙烯的方法。催化剂为经改性处理的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改性方法为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调配分子筛的性能,和/或在500~800℃水蒸汽处理一定时间。ZSM-5/ZSM-11分子筛初始硅铝比可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30<SiO2/Al2O3<1000。烃原料可在500~650℃,0.1~8atm的烯烃分压和1~50hr-1的重量空速(WHSV)下通过催化剂,产生基于原料中烯烃含量40~55%的丙烯/乙烯。原料可未稀释或用惰性气体稀释后进料,后一种情况下,烃原料具有低的分压。惰性气体可以是甲烷、水蒸汽或氮气等。
烃原料可以是来自炼油和蒸汽裂化装置的C4-C6副产,或是汽油中需降解的烯烃,以及工业生产甲基叔丁基醚装置中所副产的C4馏分。催化裂解过程可以在固定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
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原粉经焙烧去除模板剂后,用铵离子交换方法将其变成中间体铵形式,再经焙烧得氢型分子筛。铵离子源可以是NH4Cl、NH4NO3或(NH4)2SO4,铵离子交换条件:铵离子浓度0.2~2mol/l、液固比(体积)5~20、温度20~100℃,交换1~3次。而后以熟知的方式将分子筛与粘合剂混合,经挤条、压片或喷球成型为所需形状以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粘合剂可为二氧化硅、粘土或金属氧化物等,粘合剂可为基于复合催化剂重量的0.01~40%。催化剂成型亦可以在铵离子交换之前进行。成型后的催化剂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如K、Mg、La、Ce等调配分子筛的酸性,金属含量为0.1~5(重量)%;和/或在500~800℃、水蒸汽分压为0.1~1atm下处理2~20h,而后用有机酸或无机酸将蒸汽处理产生的非骨架铝脱出。
按其反应步骤来说:
1)将硅铝比为30<SiO2/Al2O3<1000的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原粉于400-700℃焙烧去除模板剂,用铵离子交换方法将其变成中间体铵形式,再经焙烧得氢型分子筛;铵离子源可以是NH4Cl、NH4NO3或(NH4)2SO4,铵离子交换条件:铵离子浓度0.2~2mol/l、体积液固比5~20、温度20~100℃。
2)将步骤1得到的分子筛与粘合剂混合,挤条、压片或喷球成型为所需形状以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粘合剂可为二氧化硅、粘土或金属氧化物;粘合剂为基于复合催化剂重量的0.01~40%;该步骤也可以先进行,然后再进行铵离子交换。
3)将步骤2制得的催化剂在500~800℃、水蒸汽分压为0.1~1atm下水处理2~20h,而后用有机酸或无机酸将蒸汽处理产生的非骨架铝脱出,制得所需催化剂;
该步骤也可以先将步骤2制得的产物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浸渍,以调配分子筛的酸性,浸渍的金属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1~5%,其金属可为K、Mg、La或Ce。
4)原料与步骤3制得的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或移动床反应器中接触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500-650℃、压力0.1-8atm、重量空速1-50hr-1,得最终产物。产物包括丙烯和乙烯,其中C2部分含有大于90%的乙烯,C3部分含有大于85%的丙烯,且产物中(C2=+C3=)/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重量比大于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举例说明。
实施例1
1)将硅铝比为61的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原粉于550℃空气气氛中焙烧去除模板剂后,用浓度为0.8mol/l的NH4NO3溶液按分子筛(g)∶交换液(ml)1∶10的比例在90℃的水浴中交换1hr,过滤,滤饼中加入与前次等量地交换液,再反复交换两次,用蒸馏水洗涤滤饼至滤液中无NO3-离子,110℃干燥,压片成型,550℃焙烧,制得氢型ZSM-5/ZSM-11分子筛。
2)将步骤1所得氢型ZSM-5/ZSM-11分子筛按分子筛干基∶二氧化硅=9∶1的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后,将其挤压成型,破碎至20-35目。粘合剂二氧化硅占复合催化剂重量的10%。
3)将步骤2所制得的催化剂进行水蒸汽处理改性,具体水蒸汽处理条件为:水蒸汽处理温度为680℃,水蒸汽分压为1atm,处理时间为3h。而后将所得催化剂在浓度为0.5mol/l的柠檬酸溶液中于80℃下加热回流1h以脱除水蒸汽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非骨架铝,而后将其在120℃干燥,制得催化剂A。
4)将1.5g催化剂A放置于内径为7mm的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中,原料1-丁烯于620℃、1atm、3.5hr-1重量空速下接触催化剂。通过在线Viarian3800气相色谱分析流出物流,100m PONA柱分析,FID检测。除非另外指出,所有表中数据均为重量百分数。产物的选择性S定义为单位质量转化的原料所生成的产物的质量,转化率X定义为已转化的原料质量占起始原料总量的百分数,收率Y为产物中丙烯和乙烯含量的总和。
丁烯在催化剂A上的反应结果列于表1,表中C5+不包括产物中的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含量,C4=指丁烯-1、丁烯-2和异丁烯的总和。由表1可以看出,丙烯和乙烯的收率在53%以上,选择性在64%以上,产物中芳烃和饱和烷烃含量较低,丙烯乙烯/芳烃比率在5.8以上。
                                              表1

  反应温度(℃)                                   620  压力(atm)                                    1  重时空速(h-1)                                   3.5  原料                                   1C4  催化剂                 A                     B  取样时间(h)  1  5  12  1    5    12  C2  20.94  19.30  17.02  17.74    16.69    19.97  C3  33.05  34.24  36.63  12.58    12.60    19.24  C1  2.25  2.00  1.44  10.91    9.53    5.61  C2  1.34  1.25  0.95  8.03    6.36    5.98  C3  4.06  3.26  2.48  17.80    14.26    13.10  iC4  2.56  2.40  2.11  0.42    0.37    1.80

  C4  3.08  2.90  2.62  1.61  1.89  3.04  C4=  15.83  17.48  20.38  3.70  3.91  7.20  BTEX  9.29  9.12  8.26  26.05  32.92  21.31  C5+  7.56  8.04  8.10  1.15  1.47  2.75  Y  53.99  53.54  53.65  30.33  29.29  39.20  X  84.17  82.52  79.62  96.30  96.09  92.80  S  64.15  64.88  67.38  31.49  30.48  42.24  丙烯乙烯/芳烃  5.81  5.87  6.50  1.16  0.89  1.84  C2=纯度%  0.94  0.94  0.95  0.69  0.72  0.77  C3=纯度%  0.89  0.91  0.94  0.41  0.47  0.59

对比例1
催化剂B制备过程和其反应性能的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催化剂未经水蒸汽改性处理,反应结果列于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催化剂B上,丙烯和乙烯的收率和选择性均较低,而产物中芳烃和饱和烷烃含量较高,其中,芳烃含量超过20%,丙烯乙烯/芳烃比率低于2;C1-C4烷烃含量超过25%。
实施例2
催化剂C制备过程和其反应性能的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成型后的催化剂用La(NO3)3交换(La:1.0wt%)后,再经680℃水蒸汽处理10hr,反应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产物中丙烯和乙烯的选择性进一步提高,高于67%,丙烯和乙烯初始收率为50%以上;而丙烯乙烯/芳烃比率进一步提高至7.5以上;饱和烷烃含量进一步降低。
        表2反应温度(℃)    620压力(atm)    1重时空速(h-1)    3.5原料    1C4
  催化剂                  C  取样时间(h)    1    5    12  C2=    17.83    16.14    12.93  C3=    36.38    37.17    36.64  C1    1.66    1.43    1.13  C2    0.65    0.56    0.50  C3    2.52    1.97    1.51  iC4    2.22    2.02    1.86  C4    3.02    2.75    2.59  C4=    19.74    22.26    26.87  BTEX    7.06    6.35    5.85  C5+    8.90    9.35    10.12  Y    54.21    53.31    49.57  X    80.26    77.74    73.13  S    67.55    68.57    67.79  丙烯乙烯/芳烃    7.68    8.40    8.48  C2=纯度%    0.96    0.97    0.96  C3=纯度%    0.94    0.95    0.96

实施例3
催化剂D制备过程和其反应性能的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成型后催化剂负载0.7%的K2O,不经水蒸汽处理。反应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相比较,用金属K改性的催化剂亦获得了较好的丙烯乙烯收率和选择性。在催化剂D上,丙烯和乙烯的收率超过49%,选择性均超过59.5%,丙烯乙烯/芳烃比率大于3.5;饱和烷烃含量较低。
         表3反应温度(℃)    620压力(atm)    1重时空速(h-1)    3.5
  原料                  1C4  催化剂                    D  取样时间(h)    1    5    12  C2=    21.40    19.45    15.21  C3=    30.30    31.67    34.05  C1    2.71    2.44    2.35  C2    1.90    1.77    1.36  C3    5.35    4.26    2.60  iC4    2.78    2.58    2.05  C4    3.43    3.28    2.97  C4=    13.47    14.74    20.58  BTEX    12.71    13.44    12.08  C5+    5.94    6.35    6.73  Y    51.71    51.13    49.26  X    86.53    85.26    79.42  S    59.76    59.97    62.02  丙烯乙烯/芳烃    4.07    3.81    4.08  C2=纯度%    0.92    0.92    0.92  C3=纯度%    0.85    0.88    0.93

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UB4/SUB-CSUB6/SUB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由含有C4C6烯烃的烃原料生产轻质烯烃特别是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烯烃原料与改性的硅铝比大于30的ZSM5/ZSM11沸石催化剂接触,以产生轻质烯烃流出物,轻质烯烃的选择性在60以上,收率为4055。反应条件为温度500650、重量空速150hr1、压力0.18a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