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00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0066A21申请号201410371347722申请日20140731B67C3/04200601B67C3/22200601B67C3/2420060171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地址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02号72发明人刘晓焦其庆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发明名称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57摘要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固定密闭容器的立柱,在容器的上盖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液口,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中央处,且在立柱周围的底。
2、座上设有一个环状的第一凹槽,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可进行定量转动的所述转盘通过套筒套置在立柱上并置于第一凹槽内,且在转盘的下侧设置一个同轴设置的托盘,转盘和托盘上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容试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对试管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二通孔,在每一第二通孔中插入一可竖向滑动的顶杆,在其中一个顶杆的下端安装一偏心轮和第二电机驱动。是一种半自动化的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分装的效率,其次可以提高分装的精度,避免出现分装误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0066ACN104140066A1/1。
3、页21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支撑和安装空间的底座,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低端固定在底座的中央处,且在所述立柱周围的底座上设有一个环状的第一凹槽,一转盘,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可进行定量转动的所述转盘通过套筒套置在所述立柱上并置于第一凹槽内,且在所述转盘的下侧设置一个同轴设置的托盘,所述转盘和托盘上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容试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对试管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二通孔,若干顶杆,在每一第二通孔中插入一可竖向滑动的顶杆,且在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和试管底部进行配合的第二凹槽,在其中一个顶杆下侧的底座上安装一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由第二电机驱动,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对应的试管与。
4、滴液管的出口进行靠近和分离,一内壁中具有电热丝的可对内部培养基进行加热的密闭容器,所述容器通过支撑件紧固在立柱的上部,且在所述容器的上盖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液口,一带有气阀的气管与进气孔连接,在所述出液口连接一滴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管为玻璃管、橡胶管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上固定一个大齿圈,所述大齿圈通过齿轮传动由第一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同一竖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试管。
5、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底板为自四周向出液口逐渐降低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为透明的亚克力圆盘。权利要求书CN104140066A1/3页3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技术领域0001该方案涉及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斜面”,所谓“斜面”就是将培养基灌装入试管中,高压灭菌后趁培养基没凝固前将试管放置一定倾斜度,形成培养基的“斜面”,再进行接种操作,主要用于保存菌种。目前市场上尚没有专门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在平常操作中,利用漏斗下连胶皮管。
6、,将融化的培养基导入漏斗,再通过连接的胶皮管将培养基逐个导入试管中,漏斗中培养基不足时,再补充。此操作方法不足在于效率较低;易沾染试管口内壁,污染棉塞增加污染概率操作中培养基容易凝固,失去流动性导致操作无法进行无法精确定量灌装。0003所以,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一种可以进行快速分装的半自动化的分装装置。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纯手工的培养基的分装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首先是一种半自动化的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分装的效率,其次可以提高分装的精度,避免出现分装误差。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其特征。
7、在于,包括0006提供支撑和安装空间的底座,0007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低端固定在底座的中央处,且在所述立柱周围的底座上设有一个环状的第一凹槽,0008一转盘,由第一电机驱动并可进行定量转动的所述转盘通过套筒套置在所述立柱上并置于第一凹槽内,且在所述转盘的下侧设置一个同轴设置的托盘,所述转盘和托盘上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容试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对试管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二通孔,0009若干顶杆,在每一第二通孔中插入一可竖向滑动的顶杆,且在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和试管底部进行配合的第二凹槽,0010在其中一个顶杆下侧的底座上安装一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由第二电机驱动,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对应的试管与滴。
8、液管的出口进行靠近和分离,0011一内壁中具有电热丝的可对内部培养基进行加热的密闭容器,所述容器通过支撑件紧固在立柱的上部,且在所述容器的上盖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液口,一带有气阀的气管与进气孔连接,在所述出液口连接一滴液管。0012所述滴液管为玻璃管、橡胶管中的一种。0013在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上固定一个大齿圈,所述大齿圈通过齿轮传动由第一电机驱说明书CN104140066A2/3页4动。0014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同一竖直线上。0015所述容器的底板为自四周向出液口逐渐降低的斜面。0016所述转盘为透明的亚克力圆盘。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81、可针对小批量的试管进行半自动。
9、连续的灌装,灌装效率高。00192、每支试管在灌装时,都会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滴液管的滴液口插入试管一段安全距离,防止培养基液的沾染到试管口内壁,污染棉塞。00203、盛放培养基的容器中设有加热元件,可以对其内部的培养基加热,使得培养基变成液体状态,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以便连续灌装作业。00214、通过顶部的进气管气阀来控制是否灌装,进气管是柔性的且可延长,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手持操作。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图。0023图2为去除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图2的工作过程示意图。0025图4为图3的主视图。0026图5为图3中的AA剖视图。0027图中1底座,11开关和按钮,2立。
10、柱,3转盘,31托盘,32套筒,33第一电机,34第二电机,35第一通孔,36第二通孔,4顶杆,41第二凹槽,5试管,6容器,61钢卡,62紧固螺钉,63进气孔,64出液口,65滴液管,66电热丝,7气管,8偏心轮。具体实施方式00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针对试管的培养基分装装置,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0029提供支撑和安装空间的底座1,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整体是正方体状,可以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在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关和按钮11。0030一个向上延伸的立柱2,所述立柱的低端固定在底座的中央处,上端用于固定容器。在所述立柱周围的底座上设有一个环状的第一凹槽。0031一转盘3,且在所述转盘3的下侧设。
11、置一个同轴设置的托盘31,转盘和托盘之间通过一个套筒32连接形成一体的结构。在转盘3的下表面固定一个同轴心的大齿圈,在转盘一侧的底座内墙中安装一个小齿轮和一个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小齿轮进行转动,小齿轮与大齿圈进行啮合,这样形成由第一电机驱动转盘进行转动。其中,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每给一次信号可以驱动转盘转动45度角,也就是一个试管的工位。0032上述的套筒32套置在立柱的下段上,并可以设置一些轴承类零部件,这样可以进行灵活的转动。转盘3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平齐,这样使得托盘隐藏在第一凹槽内,转盘3的转动带动托盘同步转动。0033在转盘3和托盘31上分别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容试管。
12、穿过的第一通孔35和对试管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二通孔36,各8个,这样可以放置8支试管,且每只试管都处于竖直状态。说明书CN104140066A3/3页50034若干顶杆4,在每一第二通孔36中插入一可竖向滑动的顶杆,顶杆4和试管5一一配合,顶杆4的顶部设有一个膨大部,膨大部上设有用于和试管底部进行配合的第二凹槽41,形成一个托举结构。当顶杆被顶起时,对应的试管就会被顶起。0035在其中一个顶杆4的下侧的底座上安装一偏心轮8,偏心轮与顶杆形成一个凸轮机构,偏心轮由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电机驱动,在第二电机34的驱动下,对应的试管与滴液管的出口进行靠近和分离,形成一个有效的行程差。0036一内壁中具有电。
13、热丝66的密闭容器6,在密闭容器6中盛放培养基,该容器通过钢卡61紧固在立柱的上部,并可通过紧固螺钉62调整容器的高度。在所述容器6的上盖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孔63和出液口64,其中,一带有气阀的气管7与进气孔连接,在所述出液口连接一滴液管65,容器6的底板为自四周向出液口逐渐降低的斜面。容易理解,当气阀打开时,容器中的溶液就可以顺利的滴下,当气阀关闭时,容器6中的溶液就不会滴下,这样就形成一个控制容器中的培养基溶液是否下滴的开关。上述滴液管65为玻璃管、橡胶管中的一种,最佳的方案为玻璃管,一是便于清洗,而是具有很好的方向性,防止滴液管的晃动。0037最佳的一种方式,转盘3为透明的亚克力圆盘。
14、,可以方便的观察试管中的培养基的数量。0038使用过程如下0039首先将培养基倒入到容器中,然后盖上盖启动加热程序,使得容器内的温度足以使得培养基变成液态一般为40度至60度之间,这样将试管布置在转盘中,启动按钮将一个试管送至滴液管下方,第二电机就会自动启动将试管顶起,形成一个托举动作,然后打开气阀,滴下一定量的培养基溶液,气阀关闭,完成滴液,试管下降,转盘转动45度,进行第二工位的灌装。在灌装完毕后,取下一个灌装好的试管,同时装上一个新的待灌装的试管。这样就可以实现循环的灌装,具有很高的灌装效率。0040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40066A1/5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40066A2/5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0066A3/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40066A4/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40066A5/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40066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