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406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1630.2

申请日:

2013.02.26

公开号:

CN104203173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13/15申请日:201302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15; A61F13/49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川慎一

地址:

日本爱媛县

优先权:

2012.02.29 JP 2012-0428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吕林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网片(20W)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50)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装置(100)。制造装置(100)具备:使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搬送的第1旋转机构(111);以及使弹性构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的第2旋转机构(121)。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1)分离的分离点(P1)和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比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一方的回旋半径(R1、R2)短。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快。在分离点(P1)和抵接点(P2)之间使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
第1旋转机构,以第1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上述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
第2旋转机构,以第2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从上述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上述弹性构件,一边在与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
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1旋转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和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距离,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和上述第2旋转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回旋半径短,
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
在上述分离点与上述抵接点之间,使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搬送方向上伸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旋转机构连结于以第3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的第3旋转机构,利用上述第3旋转机构,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摆动,
由上述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被配置在沿固定方向被搬送的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上,
上述第3旋转轴的轴向,与上述弹性构件和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方向交叉、且与上述宽度方向交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旋转机构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的成为规定范围的中心的中心位置与上述规定范围的上述交叉方向上的成为端部的端部位置之间 摆动,
由上述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被配置在沿固定方向被搬送的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上,
上述第3旋转轴的轴向,与上述中心位置上的上述抵接点的切线方向一致,且与上述弹性构件和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方向正交。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距离,比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半周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的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伸长率是0~2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还具备:
第4旋转机构,使从上述第2旋转机构供给的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
驱动部件,以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快的速度驱动上述第4旋转机构旋转,
上述第2旋转机构追随上述第4旋转机构而旋转,
上述第2旋转机构和上述第4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差,比上述第2旋转机构和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差小。

说明书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一部分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配置弹性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背部技术
以往,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为了提高穿着者的腿周区域的匹配性,进行在与腿周区域对应的位置配置弹性构件的制造工序。
具体而言,在该制造工序中,在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连续的网片的与腿周区域对应的位置,将构成腿褶裥的弹性构件在使其伸长了的状态下配置成曲线状,连续地制造具备与腿周区域的形状相应的腿褶裥的吸收性物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构成腿褶裥的弹性构件连续地配置在网片上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具备沿着外周面搬送作为弹性构件的带状的网片构成材料的多个旋转体。旋转体具备:沿着搬送方向搬送网片构成材料的网片输送机;以及使从网片输送机供给的网片构成材料一边在与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摆动,一边在搬送方向上搬送的敷贴轮。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使带状的网片构成材料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在伸长了的状态下在搬送方向上搬送(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4图、第7图、0012段和0017段)。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05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一般而言,由橡胶和弹性体材料等可伸张的材料、伸缩膜、伸缩无纺布等复合网片等构成的网片构成材料,能够遍及整体地伸张。为了防止这样的网片构成材料丧失作为伸缩材料的特性,在流通、供给的阶段不赋予伸张力。例如被卷绕在辊上的网片构成材料以大致松弛状态被卷绕。作为将这样的松弛状态的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状态下贴附到无纺布等网片的方法,例如考虑有对搬送网片构成材料的搬送构件设置速度差,使网片构成材料一边伸长一边贴附到无纺布等网片上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将由弹性体构成的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的状态下搬送到敷贴轮。一般而言,对于在搬送方向上伸长的网片构成材料等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被拉拽的力起作用,因此,在网片构成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不被限制的状态下,产生网片构成材料的宽度(与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变窄的、所谓的向内弯曲现象。
特别是像上述的方法那样,在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了的状态下被引导到敷贴轮的情况下,若网片构成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不被限制的状态的搬送距离在被引导到敷贴轮之前和之后变长,则有向内弯曲现象变明显的倾向。
若产生向内弯曲现象,则在网片构成材料等弹性构件上,由于宽度方向的宽度变窄,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对于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和不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即使以相同的伸长率在搬送方向上使之伸长的情况下,在弹性构件中显现出的伸缩状态也不同。由此,由于产生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有可能无法实现希望的伸缩状态。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吸 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腿周弹性构件50),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第1旋转机构(第1旋转机构111),以第1旋转轴(第1旋转轴111a)为回旋中心,使上述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第2旋转机构(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从上述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上述弹性构件,一边在与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1旋转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分离点P1)和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抵接点P2)的距离,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和上述第2旋转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回旋半径短,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在上述分离点与上述抵接点之间,使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搬送方向上伸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2旋转机构和第3旋转机构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表示使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摆动机构部分的图。
图7是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体而言,对(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2)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3)吸收 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4)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5)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6)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和(7)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应留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此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互相的尺寸的关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
(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是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图1是使腿周弹性构件伸长了的状态的展开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展开型的尿布,不是预先成形为短裤型的尿布,而是在使用前的状态下成为被展开的状态,通过用固定带等固定制品的规定部分彼此而穿着在使用者上的尿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但是也可以制造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上,具有与穿着者的前腰围对应的前腰围区域S1、与穿着者的后腰围对应的后腰围区域S2、和与穿着者的裆下对应且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2之间的裆下区域S3。吸收性物品1具备表面片材10、包装片材20、吸收体30。
表面片材10设于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片材10由亲水性无纺布、织品、开口塑料膜、开口疏水性无纺布等透液性的片材形成。
包装片材20具有与衣服抵接的背部无纺布、和位于比背部无纺布靠皮肤抵接面侧且由防水膜(例如聚乙烯)等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膜(以下称为背部膜)。背部膜由透湿或非透湿性的膜构成。
吸收体30设于表面片材10与包装片材20之间。吸收体30吸收穿着者的体液等排泄物。吸收体30由粉碎纸浆、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 收性芯、和覆盖吸收性芯的薄绉纸等吸收性片材形成。
表面片材10和包装片材20的宽度方向上的作为端部的侧部1A,在裆下区域S3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裆下区域S3的凹陷的周围的区域,成为沿着穿着者的腿周被配置的腿周区域。在腿周区域配置有形成腿周褶裥的一对腿周弹性构件50。
腿周弹性构件50是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在沿长度方向L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成,随着从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朝向位于长度方向外侧的前侧端部50A和后侧端部50B而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大的曲线状。
在后腰围区域S2设有固定于前腰围区域S1的包装片材20的固定构件41。固定构件41接合于包装片材20。固定构件41由面状搭扣、粘着带等形成。
(2)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说明的方法能够使用既存的方法。此外,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是一个例子,也能够通过其它的制造方法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构成构件形成工序、构成构件载置工序、腿周形成工序和切断工序。
在构成构件形成工序中,形成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具体而言,例如,层叠吸收材料而成形吸收体30,或在将连续的带状的弹性构件配置成规定的形状后,切断成各自的制品长度而形成腿周弹性构件50。
在构成构件载置工序中,在构成包装片材20的网片上,载置腿周弹性构件50、构成表面片材的网片等其它的网片、防水片材,吸收体等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构成构件。
在腿周形成工序中,沿着构成腿周区域的凹部,切断表面片材10和包装片材20。由此,形成被配置在穿着者的腿周的腿周区域。
在切断工序中,将配置有表面片材10、包装片材20、吸收体30和腿周弹性构件50的连续体沿着宽度方向W切断成一个制品的大小。 由此,制造吸收性物品1。
(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
接着,对在上述的构成构件形成工序和构成物品载置工序中所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图2是示意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的侧视图。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具有供给机构110、摆动机构120、引导机构130、切断机构140、设置机构150、和粘接剂涂敷机构160。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是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装置。
供给机构110朝向摆动机构120送出连续的腿周弹性构件50。供给机构110具备第1旋转机构111、第1辊112、皮带构件113、和夹持辊14。第1旋转机构111以第1旋转轴11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向搬送方向MD搬送。另外,在第1旋转机构111的外周面配置有皮带构件113,腿周弹性构件借助皮带构件113沿着第1旋转机构111的外周面被搬送。
第1辊112被配置在比第1旋转机构11靠1搬送方向MD的上游侧。皮带构件113是在第1旋转机构111与第1辊112之间旋转的环状的皮带。腿周弹性构件50在抵接在皮带构件113的外周面上的状态下,由皮带构件113搬送。夹持辊114与第1旋转机构111的外周面相向地被配置。腿周弹性构件50在皮带构件113与夹持辊114之间通过。
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1辊112绕图2所示的逆时针旋转,皮带构件113绕逆时针移动。腿周弹性构件在从第1辊侧被搬送到第1旋转机构侧之后,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朝向摆动机构120被搬送。
摆动机构120具有第2旋转机构121、第3旋转机构122、和连结臂123。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从第1旋转机构111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搬送,并朝向后述的第4旋转机构131搬送。
第2旋转机构121不由驱动部件驱动,而是通过腿周弹性构件50被位于搬送方向下游的第4旋转机构131拉拽而旋转。第4旋转机构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快。由此,腿周弹性构件50由于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速度差,在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离点P1与同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P2之间在搬送方向上伸长。将分离点和抵接点表示于图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抵接点P2是在腿周弹性构件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的位置上,搬送方向最上游侧的接点,是从第1旋转机构侧被引导的腿周弹性构件最初与第2旋转机构接触的点。
第2旋转机构121经由连结臂123连结于以第3旋转轴122a为中心而旋转的第3旋转机构122。连结臂123的一端123c连结于第3旋转机构122的外周面,连结臂123的另一端123d连结于第2旋转机构121的第2旋转轴121a。通过第3旋转机构122旋转驱动,第2旋转机构121在与搬送方向MD正交的宽度方向CD上摆动。关于该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3旋转机构122的动作,后面详细地说明。第2旋转机构121使腿周弹性构件一边以规定的周期在宽度方向CD上摆动一边朝向引导机构130送出。
腿周弹性构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朝向引导机构130被搬送,从摆动机构120被送出的腿周弹性构件50呈曲线状地被配置在引导机构130的外周面上。
引导机构130具备:一边维持从摆动机构120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形状一边朝向设置机构150送出弹性构件50的第4旋转机构131;以及以比第1旋转机构快的速度驱动第4旋转机构旋转的驱动部件(未图示)。第4旋转机构131具有多个保持构件(未图示),借助保持构件而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
如上所述,第2旋转机构121不由驱动部件驱动,而是通过被由第4旋转机构131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拉拽而旋转。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与第4旋转机构131的转速大致相等。此外,第2旋转机 构121和第4旋转机构131的转速的差,比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的差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从转速差比较小的第2旋转机构121被引导到第4旋转机构131的过程中不伸长,仅在从转速差比较大的第1旋转机构111被引导到第2旋转机构121的期间容易伸长。由此,能够抑制因使腿周弹性构件50反复伸长而产生的向内弯曲现象。
此外,从第2旋转机构121朝向第4旋转机构被送出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送出方向和从第2旋转机构121被送出并与第4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例如在送出方向和切线方向是非平行的情况下,在从第2旋转机构被引导到第4旋转机构的期间,有时腿周弹性构件50会产生扭曲。但是,由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送出方向与接受侧(第4旋转机构侧)的切线方向一致,所以能够防止转移时的扭曲。
切断机构140按照每个保持构件切断由引导机构13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由切断机构140切断的腿周弹性构件50成为各个制品中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设置长度。
设置机构150具备多个辊,通过在辊间夹着构成构件,接合各构成构件。具体而言,例如将由切断机构140切断的腿周弹性构件50间歇性地设置在包装片材20连续地被搬送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
粘接剂涂敷机构160是被配置在设置机构150的上游,对包装片材网片20W等网片涂敷粘接剂(例如热熔粘接剂)的喷雾器式的装置。
设置机构150在将腿周弹性构件50粘接到包装片材上之后,将由粘接剂涂敷机构160涂敷了粘接剂的吸收体30和表面片材10连续而成的表面片材网片10W贴附。这样一来,形成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L上连续的连续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片材网片20W上设置有腿周弹性构件50,但是不限定于该结构,在具有侧片材的吸收性物品中,既可以在构成侧片材的网片上配置腿周弹性构件,也可以在其它的网片上配置腿周弹性构件。
(4)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
接着,关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状态详细地说明。腿周弹性构件在从第1旋转机构被搬送到第2旋转机构的期间,在搬送方向上伸长。图4是示意表示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的俯视图。
腿周弹性构件50在由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搬送的过程中伸长率变化。由供给机构11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率是0~20%。伸长率是0~20%的腿周弹性构件实质上是未伸长的状态,其宽度W1是非伸长状态的弹性构件的宽度。另外,在本发明中,“伸长率”定义为,以伸长率0%为自然状态(未伸长的状态),伸长率100%为例如将长度10cm的构件伸长为长度20cm,即伸长为2倍的长度。所谓伸长率20%,是指将长度10cm的构件伸长为长度12cm。
由供给机构11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是比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离点P1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由于在比分离点P1靠上游侧腿周弹性构件50实质上未伸长,所以在从供给机构110被引导到摆动机构120的期间在伸长之前难以产生向内弯曲现象。由此,例如与通过两级使弹性构件伸长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向内弯曲现象。
比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离点P1靠下游侧,且比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靠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率,是0%~20%。腿周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由于向内弯曲现象,其宽度趋向下游侧而逐渐变短。
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上的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利用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摩擦力,维持在搬送方向上伸长了的状态和在宽度方向上变窄了的状态。比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靠下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与抵接点P2相同的状态下,向搬送方向被搬送。
在使腿周弹性构件50伸长之前和之后,腿周弹性构件与第1旋转机构、皮带构件的外周面或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接触,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够抑制在比从分离点P1到抵接点P2之间靠 上游侧和下游侧产生向内弯曲现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1分离的分离点P1和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参照图3和图4)比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R2(参照图3)短。由于使弹性构件伸长的距离比以往的制造装置短,所以能够抑制向内弯曲现象的产生。
另外,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1分离的分离点P1和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既可以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回旋半径R1短,也可以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回旋半径R1短且比第2旋转机构121的回旋半径R2短。
所谓第1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是指位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皮带构件)上的腿周弹性构件的第1旋转机构侧的面和第1旋转轴的距离。所谓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是指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的腿周弹性构件和第2旋转轴的距离。
此外,基于第2旋转机构121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比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的半周长。通过由第2旋转机构121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第2旋转机构121的半周以上的距离,与以往的制造装置相比,弹性构件和第2旋转机构的接触面积增多,能够提高腿周弹性构件50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摩擦力。
例如,若与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抵接的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移动,则在与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伸缩,有可能进一步显现出向内弯曲现象。但是,通过提高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和弹性构件的摩擦力,能够有效地抑制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上的腿周弹性构件的滑动。由此,在由第2旋转机构121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的过程中,能够抑制腿周弹性构件50在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上滑动,抑制向内弯曲现象的产生。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对搬送腿周弹性构件的第1旋转机构、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4旋转机构实施限制沿着外周面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处理。
移动限制处理例如是提高外周面的摩擦力的结构。作为提高摩擦系数的结构,在各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实施硅涂层或等离子体涂层等表面处理,或与这些表面处理一并实施梨皮面加工,从而提高摩擦力而能够限制腿周弹性构件50的沿宽度方向的移动。
此外,作为其它的移动限制处理,是在与腿周弹性构件接触的外周面形成孔部,且在旋转机构的内部设置吸引机构,由吸引机构吸引腿周弹性构件50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限制沿着外周面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沿宽度方向的移动。
接着,基于图5,详细地说明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和由伸长带来的截面形状的变化。图5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剖视图。图5(A1)、(B1)、(C1)、(D1)和(E1)是沿着腿周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MD和厚度方向TD的截面的示意剖视图。图5(A2)、(C2)、(D2)和(E2)是沿着腿周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MD和厚度方向TD的截面的示意剖视图。
腿周弹性构件50通过层叠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而构成。腿周弹性构件在被供给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之前预先被实施延伸处理,在搬送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首先,关于腿周弹性构件的延伸处理进行说明。图5(A1)和(A2)表示延伸处理前的腿周弹性构件,由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互相缠绕并层叠。
延伸处理如图5(B1)所示,由向腿周弹性构件50侧突出的凸部170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两面侧夹持腿周弹性构件50。位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一方的面侧的凸部170和位于另一方的面侧的凸部170,搬送方向MD的位置错开。通过由该凸部170夹持腿周弹性构件50,腿周弹性构件50沿厚度方向TD延伸。
图5(C1)和(C2)表示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从凸部间的伸长开放,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收缩。此时,由于伸缩性纤维51的搬送方向MD的收缩力比非伸缩性纤维52的搬送方向MD的收缩力大,所以非伸缩性纤 维52在厚度方向TD上呈凸形状,腿周弹性构件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变长。
此外,通过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沿厚度方向TD延伸,腿周弹性构件50的厚度增加,因此,俯视图中宽度方向的配向变少,搬送方向的配向增加。本实施方式中的比分离点靠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是图5(C1)和(C2)所示的状态。
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从供给机构110被引导到摆动机构120的过程中在搬送方向MD上伸长,成为图5(D1)和(D2)所示的状态。此外,图5(E1)和(E2)所示的状态示意表示在以往的制造装置中伸长了的状态的弹性构件。图5(D1)和(D2)表示向内弯曲现象较少的状态,图5(E1)和(E2)表示向内弯曲现象较多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比较短的距离,在宽度方向CD上的保持力比较起作用的状态下沿搬送方向MD伸长。由此,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的宽度方向CD上的配向状态均被维持,厚度方向上的配向状态均变化。因而,腿周弹性构件50如图5(D1)和(D2)所示,宽度方向的长度被相对维持,且厚度方向的长度变短。
另一方面,被以往的制造装置伸长的腿周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伸长比较长的距离,在宽度方向CD上的保持力不怎么起作用的状态下沿搬送方向MD伸长。由此,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的宽度方向CD上的配向状态均变化。因而,腿周弹性构件50如图5(E1)和(E2)所示,厚度方向的长度被相对维持,且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
如图5(E1)和(E2)所示,若腿周弹性构件50的向内弯曲现象变大,则腿周弹性构件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在腿周弹性构件50中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在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下和不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下,即使在以相同的伸长率在搬送方向上使之伸长的情况下,在腿周弹性构件50上显现出的伸缩状态也不同。由此,由于产生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有可能无法实 现希望的伸缩状态。但是,如图5(D1)和(D2)所示,若向内弯曲现象少,则抑制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的产生,容易实现希望的伸缩状态。
(5)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
接着,基于图6说明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图6示意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的、使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摆动机构部分。图6(a)~(c)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表示使腿周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3旋转机构122。图6(d)~(f)是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将沿着外周面搬送弹性构件的机构作为第2旋转机构1121,将使第2旋转机构1121在宽度方向上摆动的机构作为第3旋转机构1122而说明。
首先,基于图6(a)~(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摆动状态。图6(a)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A向视图,图6(c)是图6(a)的B向视图。
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121b搬送。第2旋转轴121a沿着宽度方向W。第2旋转机构121随着旋转在搬送方向MD上依次输出腿周弹性构件50。
第3旋转机构122以第3旋转轴122a为回旋中心,使与第2旋转轴连结的连结臂123旋转。由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4旋转机构配置的方向正交。更加详细而言,第3旋转轴122a的轴向122d与假想表示从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和第4旋转机构接触的抵接点的切线方向的抵接线NL1正交,且与宽度方向正交。另外,抵接线NL1是由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与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
随着第3旋转机构122的旋转,第2旋转机构121在成为摆动中心的中心位置Q1与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外端位置Q2之间往返移动。腿周弹性构件50在宽度方向CD上的规定范围内呈波状配置。
在第2旋转机构121处于中心位置Q1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 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中心。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机构121处于外端位置Q2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外端。
第3旋转机构的轴向122d与中心位置Q1上的第2旋转机构121的抵接点P2的切线方向一致。抵接点P2是从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最初与第2旋转机构接触的点,是由第2旋转机构接受腿周弹性构件的点。由于第3旋转机构的轴向122d与中心位置的抵接点一致,所以第2旋转机构以接受位置为中心摆动。由此,利用中心位置和端部位置,能够降低作为接受位置的抵接点P2与分离点P1的距离的错开量,能够抑制因扭曲的产生、距离的不同造成的伸长状态的不均。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旋转机构121沿着抵接线NL1移动,所以第2旋转机构121和抵接线NL1的距离在中心位置Q1和外端位置Q2是固定的。即,第2旋转机构不使与抵接线的距离随着第3旋转机构122的旋转而变化,而是沿着宽度方向位移。
例如,若腿周弹性构件50与抵接线NL1的距离改变,则自从第2旋转机构121分离直到到达第4旋转机构为止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改变,因此,有可能产生腿周弹性构件50的扭转或扭曲。但是,由于能够将自从第2旋转机构分离直到到达第4旋转机构为止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保持为大致固定,所以能够抑制腿周弹性构件的扭曲的产生。
另一方面,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第2旋转机构1121与本实施方式的第2旋转机构同样地,以第2旋转轴112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1121b搬送。第2旋转轴1121a沿着宽度方向W。第2旋转机构1121随着旋转在搬送方向MD上依次输出腿周弹性构件50。
第3旋转机构1122以第3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与第2旋转轴连结的连结臂1123旋转。第3旋转轴的轴向1122d相对于抵接线NL1是水平的,且与宽度方向正交。
随着第3旋转机构1122的旋转,第2旋转机构1121在成为摆动中心的中心位置Q1与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外端位置Q2之间往返移动。腿周弹性构件50在宽度方向CD上的规定范围内呈波状配置。
在第2旋转机构1121处于中心位置Q1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中心。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机构1121处于外端位置Q2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外端。在以往的制造装置中,抵接线NL1被配置在中心位置的第2旋转机构的正下方。
在第2旋转机构1121处于外端位置Q2的状态下,第2旋转机构1121和抵接线NL1分离。这样,若在摆动时的外侧端部抵接线和第2旋转机构分离,则第2旋转机构中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输出位置和抵接线NL1上的抵接点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错开量变大。这样,若输出腿周弹性构件的第2旋转机构的位置和抵接线的位置错开量变大,则无法实现细小的曲线形状。此外,不得不使第2旋转机构摆动到比腿周弹性构件50的应配置位置更靠宽度方向外侧。
但是,如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那样,由于第2旋转机构121和抵接线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由连结臂的摆动带来的振摆幅度和腿周弹性构件的振摆幅度大致一致。由此,能够降低曲线形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连结臂的摆动角度,能够实现细小的曲线形状。
根据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由于第1旋转机构和第2旋转机构的速度差,在自从第1旋转机构分离直到到达第2旋转机构为止的期间,能够使带状的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伸长。能够在从第1旋转机构引导到第2旋转机构的过程中使弹性构件伸长,且由第2旋转机构使弹性构件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搬送,所以能够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
此外,由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从第1旋转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和弹性构件与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距离,至少比第1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和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中的至少一方短,使弹性构件伸长的距离与以往的制造装置相比短,因此,能够抑制向内弯 曲现象的产生。
由此,能够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6)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接着,参照图7说明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另外,在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说明中,仅说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不同的结构,对于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
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具有供给机构210、摆动机构220和引导机构230。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将腿周弹性构件50连续地粘接在连续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
供给机构210具备:以第1旋转轴211a为回旋中心而旋转的第1旋转机构211;被配置在比第1旋转机构211靠搬送方向的多个辊;以及与辊相向地被配置的夹持辊214,该供给机构210朝向摆动机构220连续地送出腿周弹性构件。
摆动机构220具有:沿着外周面搬送从供给机构210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第2旋转机构221;使第2旋转机构221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第3旋转机构222;驱动第3旋转机构222摆动的伺服马达225;以及连结第2旋转机构221和第3旋转机构222,在宽度方向上摆动第2旋转机构的连结臂223。
连结臂223的一端连结于第3旋转机构222,连结臂223的另一端连结于第2旋转机构221的第2旋转轴221a。通过第3旋转机构222旋转驱动,第2旋转机构221在宽度方向CD上摆动。腿周弹性构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朝向引导机构230被送出,被载置在由引导机构230搬送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
第3旋转机构222的第3旋转轴的轴向222d与从第2旋转机构送出的腿周弹性构件50相对于包装片材网片20W接触的切线NL2交叉,且与宽度方向W正交。由此,第2旋转机构221随着第3旋转机构222的旋转而沿着宽度方向位移,且与网片的距离也变化。但是, 由于第3旋转轴的轴向222d和切线NL2大致垂直,所以与如以往的制造装置那样第3旋转轴与切线大致水平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外端位置上的位置错开量。
另外,对于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和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关系,只要第2旋转机构快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较为理想的是,第2旋转机构相对于第1旋转机构的速度为2.0倍~2.5倍程度。
(7)其它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表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通过该公开的内容而实施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
这样,当然本发明包括在这里所没有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上述的说明仅由妥当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决定。
另外,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2-042897号(2012年2月29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被编入本说明书。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能够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17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203173A21申请号201380011630222申请日20130226201204289720120229JPA61F13/15200601A61F13/4920060171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日本爱媛县72发明人石川慎一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吕林红54发明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在网片20W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50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装置100。制造装置100具备使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搬送的第1旋转机构111;以及使弹性构。

2、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的第2旋转机构121。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1分离的分离点P1和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比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一方的回旋半径R1、R2短。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快。在分离点P1和抵接点P2之间使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829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484320130226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29348JA2013090651INTCL权利要求书1。

3、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173ACN104203173A1/1页2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第1旋转机构,以第1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上述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第2旋转机构,以第2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从上述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上述弹性构件,一边在与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1旋转。

4、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和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距离,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和上述第2旋转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回旋半径短,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在上述分离点与上述抵接点之间,使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搬送方向上伸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旋转机构连结于以第3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的第3旋转机构,利用上述第3旋转机构,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摆动,由上述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被配置在沿固定方向被搬送的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上,上述第3旋转轴的轴向,与上述弹性构件和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方向交叉、且与上述宽度方向交叉。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旋转机构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的成为规定范围的中心的中心位置与上述规定范围的上述交叉方向上的成为端部的端部位置之间摆动,由上述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被配置在沿固定方向被搬送的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上,上述第3旋转轴的轴向,与上述中心位置上的上述抵接点的切线方向一致,且与上述弹性构件和上述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方向正交。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距离,比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半周长。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

6、征在于,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的上述搬送方向上的伸长率是020。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还具备第4旋转机构,使从上述第2旋转机构供给的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驱动部件,以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快的速度驱动上述第4旋转机构旋转,上述第2旋转机构追随上述第4旋转机构而旋转,上述第2旋转机构和上述第4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差,比上述第2旋转机构和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差小。权利要求书CN104203173A1/10页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一部分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配置弹。

7、性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0002背部技术0003以往,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为了提高穿着者的腿周区域的匹配性,进行在与腿周区域对应的位置配置弹性构件的制造工序。0004具体而言,在该制造工序中,在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连续的网片的与腿周区域对应的位置,将构成腿褶裥的弹性构件在使其伸长了的状态下配置成曲线状,连续地制造具备与腿周区域的形状相应的腿褶裥的吸收性物品。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构成腿褶裥的弹性构件连续地配置在网片上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具备沿着外周面搬送作为弹性构件的带状的网片构成材料的多个旋转体。旋转体具备沿着搬送方向搬送网片构成材料的网片输送机。

8、;以及使从网片输送机供给的网片构成材料一边在与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摆动,一边在搬送方向上搬送的敷贴轮。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使带状的网片构成材料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在伸长了的状态下在搬送方向上搬送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4图、第7图、0012段和0017段。0006先行技术文献0007专利文献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05725号公报发明内容0009发明的概要0010一般而言,由橡胶和弹性体材料等可伸张的材料、伸缩膜、伸缩无纺布等复合网片等构成的网片构成材料,能够遍及整体地伸张。为了防止这样的网片构成材料丧失作为伸缩材料的特性,在流通、供给的阶段不赋予伸张力。例如被卷绕在辊上的网片构。

9、成材料以大致松弛状态被卷绕。作为将这样的松弛状态的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状态下贴附到无纺布等网片的方法,例如考虑有对搬送网片构成材料的搬送构件设置速度差,使网片构成材料一边伸长一边贴附到无纺布等网片上的方法。0011例如,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将由弹性体构成的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的状态下搬送到敷贴轮。一般而言,对于在搬送方向上伸长的网片构成材料等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被拉拽的力起作用,因此,在网片构成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不被限制的状态下,产生网片构成材料的宽度与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变窄的、所谓的向内弯曲现象。0012特别是像上述的方法那样,在网片构成材料在伸长了的状态下被引导到敷贴轮的情况下,若网。

10、片构成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不被限制的状态的搬送距离在被引导到敷贴轮之前和之后变长,则有向内弯曲现象变明显的倾向。0013若产生向内弯曲现象,则在网片构成材料等弹性构件上,由于宽度方向的宽度变说明书CN104203173A2/10页4窄,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对于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和不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即使以相同的伸长率在搬送方向上使之伸长的情况下,在弹性构件中显现出的伸缩状态也不同。由此,由于产生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有可能无法实现希望的伸缩状态。0014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

11、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0015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弹性构件腿周弹性构件50,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第1旋转机构第1旋转机构111,以第1旋转轴第1旋转轴111A为回旋中心,使上述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搬送;以及第2旋转机构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从上述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上述弹性构件,一边在与上述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沿着外周面搬送,由上述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

12、第1旋转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分离点P1和上述弹性构件与上述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抵接点P2的距离,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和上述第2旋转机构中的至少一方的回旋半径短,上述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比上述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在上述分离点与上述抵接点之间,使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搬送方向上伸长。附图说明0016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17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0018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2旋转机构和第3旋转机构部分的放大图。0019图4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俯视图。0020图5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剖视图。0021图6是示意表示使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

13、的摆动机构部分的图。0022图7是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体而言,对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2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4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5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6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和7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24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应留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此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互相的尺寸的关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00251吸收性。

14、物品的结构0026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是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图1说明书CN104203173A3/10页5是使腿周弹性构件伸长了的状态的展开俯视图。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展开型的尿布,不是预先成形为短裤型的尿布,而是在使用前的状态下成为被展开的状态,通过用固定带等固定制品的规定部分彼此而穿着在使用者上的尿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但是也可以制造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0028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上,具有与穿着者的前腰围对应的前腰围区域S1、与穿着者的后。

15、腰围对应的后腰围区域S2、和与穿着者的裆下对应且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2之间的裆下区域S3。吸收性物品1具备表面片材10、包装片材20、吸收体30。0029表面片材10设于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片材10由亲水性无纺布、织品、开口塑料膜、开口疏水性无纺布等透液性的片材形成。0030包装片材20具有与衣服抵接的背部无纺布、和位于比背部无纺布靠皮肤抵接面侧且由防水膜例如聚乙烯等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膜以下称为背部膜。背部膜由透湿或非透湿性的膜构成。0031吸收体30设于表面片材10与包装片材20之间。吸收体30吸收穿着者的体液等排泄物。吸收体30由粉碎纸浆、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收性芯、和覆。

16、盖吸收性芯的薄绉纸等吸收性片材形成。0032表面片材10和包装片材20的宽度方向上的作为端部的侧部1A,在裆下区域S3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裆下区域S3的凹陷的周围的区域,成为沿着穿着者的腿周被配置的腿周区域。在腿周区域配置有形成腿周褶裥的一对腿周弹性构件50。0033腿周弹性构件50是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在沿长度方向L伸长了的状态下被配置。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成,随着从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朝向位于长度方向外侧的前侧端部50A和后侧端部50B而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大的曲线状。0034在后腰围区域S2设有固定于前腰围区域S1的包装片材20的固定构件41。固定构件41接合于包装片材20。固定构件41由面。

17、状搭扣、粘着带等形成。00352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0036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说明的方法能够使用既存的方法。此外,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是一个例子,也能够通过其它的制造方法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构成构件形成工序、构成构件载置工序、腿周形成工序和切断工序。0037在构成构件形成工序中,形成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具体而言,例如,层叠吸收材料而成形吸收体30,或在将连续的带状的弹性构件配置成规定的形状后,切断成各自的制品长度而形成腿周弹性构件50。0038在构成构件载置工序中,在构成包装片材20的网片上,载置腿周弹性构件50。

18、、构成表面片材的网片等其它的网片、防水片材,吸收体等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构成构件。0039在腿周形成工序中,沿着构成腿周区域的凹部,切断表面片材10和包装片材20。由此,形成被配置在穿着者的腿周的腿周区域。0040在切断工序中,将配置有表面片材10、包装片材20、吸收体30和腿周弹性构件50的连续体沿着宽度方向W切断成一个制品的大小。由此,制造吸收性物品1。说明书CN104203173A4/10页60041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0042接着,对在上述的构成构件形成工序和构成物品载置工序中所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图2是示意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的侧视图。吸收。

19、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具有供给机构110、摆动机构120、引导机构130、切断机构140、设置机构150、和粘接剂涂敷机构160。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是在以连续的状态搬送构成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构件的网片上,安装连续地被搬送的带状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装置。0043供给机构110朝向摆动机构120送出连续的腿周弹性构件50。供给机构110具备第1旋转机构111、第1辊112、皮带构件113、和夹持辊14。第1旋转机构111以第1旋转轴11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沿着外周面向搬送方向MD搬送。另外,在第1旋转机构111的外周面配置有皮带构件113,腿周弹性构件借助皮带构件113沿着第1旋。

20、转机构111的外周面被搬送。0044第1辊112被配置在比第1旋转机构11靠1搬送方向MD的上游侧。皮带构件113是在第1旋转机构111与第1辊112之间旋转的环状的皮带。腿周弹性构件50在抵接在皮带构件113的外周面上的状态下,由皮带构件113搬送。夹持辊114与第1旋转机构111的外周面相向地被配置。腿周弹性构件50在皮带构件113与夹持辊114之间通过。0045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1辊112绕图2所示的逆时针旋转,皮带构件113绕逆时针移动。腿周弹性构件在从第1辊侧被搬送到第1旋转机构侧之后,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朝向摆动机构120被搬送。0046摆动机构120具有第2旋转机构1。

21、21、第3旋转机构122、和连结臂123。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从第1旋转机构111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搬送,并朝向后述的第4旋转机构131搬送。0047第2旋转机构121不由驱动部件驱动,而是通过腿周弹性构件50被位于搬送方向下游的第4旋转机构131拉拽而旋转。第4旋转机构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快,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快。由此,腿周弹性构件50由于第1旋转机构111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速度差,在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离点P1与同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P2之间在搬送方向上伸长。将分离点和抵接点表示于图3。0。

22、04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抵接点P2是在腿周弹性构件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的位置上,搬送方向最上游侧的接点,是从第1旋转机构侧被引导的腿周弹性构件最初与第2旋转机构接触的点。0049第2旋转机构121经由连结臂123连结于以第3旋转轴122A为中心而旋转的第3旋转机构122。连结臂123的一端123C连结于第3旋转机构122的外周面,连结臂123的另一端123D连结于第2旋转机构121的第2旋转轴121A。通过第3旋转机构122旋转驱动,第2旋转机构121在与搬送方向MD正交的宽度方向CD上摆动。关于该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3旋转机构122的动作,后面详细地说明。第2旋转机构121使腿周弹。

23、性构件一边以规定的周期在宽度方向CD上摆动一边朝向引导机构130送出。0050腿周弹性构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朝向引导机构130被搬送,从摆动机构120被送出的腿周弹性构件50呈曲线状地被配置在引导机构130的外周面上。0051引导机构130具备一边维持从摆动机构120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形状一边说明书CN104203173A5/10页7朝向设置机构150送出弹性构件50的第4旋转机构131;以及以比第1旋转机构快的速度驱动第4旋转机构旋转的驱动部件未图示。第4旋转机构131具有多个保持构件未图示,借助保持构件而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0052如上所述,第2旋转机构121不由驱动。

24、部件驱动,而是通过被由第4旋转机构131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拉拽而旋转。第2旋转机构121的转速与第4旋转机构131的转速大致相等。此外,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4旋转机构131的转速的差,比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1旋转机构111的转速的差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从转速差比较小的第2旋转机构121被引导到第4旋转机构131的过程中不伸长,仅在从转速差比较大的第1旋转机构111被引导到第2旋转机构121的期间容易伸长。由此,能够抑制因使腿周弹性构件50反复伸长而产生的向内弯曲现象。0053此外,从第2旋转机构121朝向第4旋转机构被送出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送出方向和从第2旋转机构1。

25、21被送出并与第4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例如在送出方向和切线方向是非平行的情况下,在从第2旋转机构被引导到第4旋转机构的期间,有时腿周弹性构件50会产生扭曲。但是,由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送出方向与接受侧第4旋转机构侧的切线方向一致,所以能够防止转移时的扭曲。0054切断机构140按照每个保持构件切断由引导机构13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由切断机构140切断的腿周弹性构件50成为各个制品中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设置长度。0055设置机构150具备多个辊,通过在辊间夹着构成构件,接合各构成构件。具体而言,例如将由切断机构140切断的腿周弹性构件50间歇性地设置在包装片材20连续地。

26、被搬送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0056粘接剂涂敷机构160是被配置在设置机构150的上游,对包装片材网片20W等网片涂敷粘接剂例如热熔粘接剂的喷雾器式的装置。0057设置机构150在将腿周弹性构件50粘接到包装片材上之后,将由粘接剂涂敷机构160涂敷了粘接剂的吸收体30和表面片材10连续而成的表面片材网片10W贴附。这样一来,形成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L上连续的连续体。00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片材网片20W上设置有腿周弹性构件50,但是不限定于该结构,在具有侧片材的吸收性物品中,既可以在构成侧片材的网片上配置腿周弹性构件,也可以在其它的网片上配置腿周弹性构件。00594腿周弹性构件的。

27、伸长状态0060接着,关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状态详细地说明。腿周弹性构件在从第1旋转机构被搬送到第2旋转机构的期间,在搬送方向上伸长。图4是示意表示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的俯视图。0061腿周弹性构件50在由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搬送的过程中伸长率变化。由供给机构11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率是020。伸长率是020的腿周弹性构件实质上是未伸长的状态,其宽度W1是非伸长状态的弹性构件的宽度。另外,在本发明中,“伸长率”定义为,以伸长率0为自然状态未伸长的状态,伸长率100为例如将长度10CM的构件伸长为长度20CM,即伸长为2倍的长度。所谓伸长率20,是指将长度10CM的构件伸长为长度1。

28、2CM。0062由供给机构110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是比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说明书CN104203173A6/10页8离点P1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由于在比分离点P1靠上游侧腿周弹性构件50实质上未伸长,所以在从供给机构110被引导到摆动机构120的期间在伸长之前难以产生向内弯曲现象。由此,例如与通过两级使弹性构件伸长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向内弯曲现象。0063比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分离的分离点P1靠下游侧,且比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靠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伸长率,是020。腿周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由于向内弯曲现象,其宽度趋向下游侧而逐渐变。

29、短。0064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上的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利用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摩擦力,维持在搬送方向上伸长了的状态和在宽度方向上变窄了的状态。比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的抵接点P2靠下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与抵接点P2相同的状态下,向搬送方向被搬送。0065在使腿周弹性构件50伸长之前和之后,腿周弹性构件与第1旋转机构、皮带构件的外周面或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接触,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能够抑制在比从分离点P1到抵接点P2之间靠上游侧和下游侧产生向内弯曲现象。006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

30、1分离的分离点P1和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参照图3和图4比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R2参照图3短。由于使弹性构件伸长的距离比以往的制造装置短,所以能够抑制向内弯曲现象的产生。0067另外,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1旋转机构111分离的分离点P1和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2旋转机构121抵接的抵接点P2的距离L1,既可以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回旋半径R1短,也可以比第1旋转机构111的回旋半径R1短且比第2旋转机构121的回旋半径R2短。0068所谓第1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是指位于第1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皮带构件上的腿周弹性构件的第1旋转机构侧的面和第1。

31、旋转轴的距离。所谓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是指与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抵接的腿周弹性构件和第2旋转轴的距离。0069此外,基于第2旋转机构121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比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的半周长。通过由第2旋转机构121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第2旋转机构121的半周以上的距离,与以往的制造装置相比,弹性构件和第2旋转机构的接触面积增多,能够提高腿周弹性构件50和第2旋转机构121的摩擦力。0070例如,若与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抵接的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移动,则在与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伸缩,有可能进一步显现出向内弯曲现象。但是,通过提高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

32、和弹性构件的摩擦力,能够有效地抑制第2旋转机构的外周面上的腿周弹性构件的滑动。由此,在由第2旋转机构121搬送腿周弹性构件50的过程中,能够抑制腿周弹性构件50在第2旋转机构121的外周面上滑动,抑制向内弯曲现象的产生。0071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对搬送腿周弹性构件的第1旋转机构、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4旋转机构实施限制沿着外周面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处理。说明书CN104203173A7/10页90072移动限制处理例如是提高外周面的摩擦力的结构。作为提高摩擦系数的结构,在各旋转机构的外周面实施硅涂层或等离子体涂层等表面处理,或与这些表面处理一并实施梨皮面加工,从而提。

33、高摩擦力而能够限制腿周弹性构件50的沿宽度方向的移动。0073此外,作为其它的移动限制处理,是在与腿周弹性构件接触的外周面形成孔部,且在旋转机构的内部设置吸引机构,由吸引机构吸引腿周弹性构件50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限制沿着外周面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沿宽度方向的移动。0074接着,基于图5,详细地说明腿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和由伸长带来的截面形状的变化。图5是示意表示弹性构件的伸缩状态的剖视图。图5A1、B1、C1、D1和E1是沿着腿周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MD和厚度方向TD的截面的示意剖视图。图5A2、C2、D2和E2是沿着腿周弹性构件的搬送方向MD和厚度方向TD的截面的示意剖视图。00。

34、75腿周弹性构件50通过层叠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而构成。腿周弹性构件在被供给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之前预先被实施延伸处理,在搬送方向上具有伸缩性。0076首先,关于腿周弹性构件的延伸处理进行说明。图5A1和A2表示延伸处理前的腿周弹性构件,由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互相缠绕并层叠。0077延伸处理如图5B1所示,由向腿周弹性构件50侧突出的凸部170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两面侧夹持腿周弹性构件50。位于腿周弹性构件50的一方的面侧的凸部170和位于另一方的面侧的凸部170,搬送方向MD的位置错开。通过由该凸部170夹持腿周弹性构件50,腿周弹性构件50沿厚度方向TD延伸。00。

35、78图5C1和C2表示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从凸部间的伸长开放,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收缩。此时,由于伸缩性纤维51的搬送方向MD的收缩力比非伸缩性纤维52的搬送方向MD的收缩力大,所以非伸缩性纤维52在厚度方向TD上呈凸形状,腿周弹性构件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变长。0079此外,通过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沿厚度方向TD延伸,腿周弹性构件50的厚度增加,因此,俯视图中宽度方向的配向变少,搬送方向的配向增加。本实施方式中的比分离点靠上游侧的腿周弹性构件50是图5C1和C2所示的状态。0080延伸处理后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从供给机构110被引导到摆。

36、动机构120的过程中在搬送方向MD上伸长,成为图5D1和D2所示的状态。此外,图5E1和E2所示的状态示意表示在以往的制造装置中伸长了的状态的弹性构件。图5D1和D2表示向内弯曲现象较少的状态,图5E1和E2表示向内弯曲现象较多的状态。0081本实施方式的腿周弹性构件50在搬送方向上伸长比较短的距离,在宽度方向CD上的保持力比较起作用的状态下沿搬送方向MD伸长。由此,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的宽度方向CD上的配向状态均被维持,厚度方向上的配向状态均变化。因而,腿周弹性构件50如图5D1和D2所示,宽度方向的长度被相对维持,且厚度方向的长度变短。0082另一方面,被以往的制造装置伸长的腿。

37、周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伸长比较长的距离,在宽度方向CD上的保持力不怎么起作用的状态下沿搬送方向MD伸长。由此,伸缩性纤维51和非伸缩性纤维52的宽度方向CD上的配向状态均变化。因而,腿周弹性构件50如图5E1和E2所示,厚度方向的长度被相对维持,且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0083如图5E1和E2所示,若腿周弹性构件50的向内弯曲现象变大,则腿周弹性构说明书CN104203173A8/10页10件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在腿周弹性构件50中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在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下和不产生沿着宽度方向的应力的状态下,即使在以相同的伸长率在搬送方向上使之伸长的情况下,在腿周弹性构件50。

38、上显现出的伸缩状态也不同。由此,由于产生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有可能无法实现希望的伸缩状态。但是,如图5D1和D2所示,若向内弯曲现象少,则抑制意料之外的宽度方向的应力的产生,容易实现希望的伸缩状态。00845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0085接着,基于图6说明腿周弹性构件的摆动状态。图6示意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中的、使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摆动机构部分。图6AC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表示使腿周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第2旋转机构121和第3旋转机构122。图6DF是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将沿着外周面搬送弹性构件的机构作为第2旋转机构。

39、1121,将使第2旋转机构1121在宽度方向上摆动的机构作为第3旋转机构1122而说明。0086首先,基于图6A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摆动状态。图6A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A向视图,图6C是图6A的B向视图。0087第2旋转机构121以第2旋转轴12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121B搬送。第2旋转轴121A沿着宽度方向W。第2旋转机构121随着旋转在搬送方向MD上依次输出腿周弹性构件50。0088第3旋转机构122以第3旋转轴122A为回旋中心,使与第2旋转轴连结的连结臂123旋转。由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与第4旋转机构配。

40、置的方向正交。更加详细而言,第3旋转轴122A的轴向122D与假想表示从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腿周弹性构件50和第4旋转机构接触的抵接点的切线方向的抵接线NL1正交,且与宽度方向正交。另外,抵接线NL1是由第2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与网片或其它的搬送机构接触的切线。0089随着第3旋转机构122的旋转,第2旋转机构121在成为摆动中心的中心位置Q1与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外端位置Q2之间往返移动。腿周弹性构件50在宽度方向CD上的规定范围内呈波状配置。0090在第2旋转机构121处于中心位置Q1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中心。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机构121处于外端位置Q。

41、2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外端。0091第3旋转机构的轴向122D与中心位置Q1上的第2旋转机构121的抵接点P2的切线方向一致。抵接点P2是从第1旋转机构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最初与第2旋转机构接触的点,是由第2旋转机构接受腿周弹性构件的点。由于第3旋转机构的轴向122D与中心位置的抵接点一致,所以第2旋转机构以接受位置为中心摆动。由此,利用中心位置和端部位置,能够降低作为接受位置的抵接点P2与分离点P1的距离的错开量,能够抑制因扭曲的产生、距离的不同造成的伸长状态的不均。0092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旋转机构121沿着抵接线NL1移动,所以第2旋转机构121。

42、和抵接线NL1的距离在中心位置Q1和外端位置Q2是固定的。即,第2旋转机构不使与抵接线的距离随着第3旋转机构122的旋转而变化,而是沿着宽度方向位移。说明书CN104203173A109/10页110093例如,若腿周弹性构件50与抵接线NL1的距离改变,则自从第2旋转机构121分离直到到达第4旋转机构为止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改变,因此,有可能产生腿周弹性构件50的扭转或扭曲。但是,由于能够将自从第2旋转机构分离直到到达第4旋转机构为止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搬送距离保持为大致固定,所以能够抑制腿周弹性构件的扭曲的产生。0094另一方面,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第2旋转机构1121与本。

43、实施方式的第2旋转机构同样地,以第2旋转轴1121A为回旋中心,使腿周弹性构件50沿着外周面1121B搬送。第2旋转轴1121A沿着宽度方向W。第2旋转机构1121随着旋转在搬送方向MD上依次输出腿周弹性构件50。0095第3旋转机构1122以第3旋转轴为回旋中心,使与第2旋转轴连结的连结臂1123旋转。第3旋转轴的轴向1122D相对于抵接线NL1是水平的,且与宽度方向正交。0096随着第3旋转机构1122的旋转,第2旋转机构1121在成为摆动中心的中心位置Q1与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外端位置Q2之间往返移动。腿周弹性构件50在宽度方向CD上的规定范围内呈波状配置。0097在第2旋转机构11。

44、21处于中心位置Q1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中心。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机构1121处于外端位置Q2的状态下,腿周弹性构件50被配置在规定范围的宽度方向外端。在以往的制造装置中,抵接线NL1被配置在中心位置的第2旋转机构的正下方。0098在第2旋转机构1121处于外端位置Q2的状态下,第2旋转机构1121和抵接线NL1分离。这样,若在摆动时的外侧端部抵接线和第2旋转机构分离,则第2旋转机构中的腿周弹性构件50的输出位置和抵接线NL1上的抵接点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错开量变大。这样,若输出腿周弹性构件的第2旋转机构的位置和抵接线的位置错开量变大,则无法实现细小的曲线形状。此。

45、外,不得不使第2旋转机构摆动到比腿周弹性构件50的应配置位置更靠宽度方向外侧。0099但是,如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那样,由于第2旋转机构121和抵接线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由连结臂的摆动带来的振摆幅度和腿周弹性构件的振摆幅度大致一致。由此,能够降低曲线形状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连结臂的摆动角度,能够实现细小的曲线形状。0100根据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由于第1旋转机构和第2旋转机构的速度差,在自从第1旋转机构分离直到到达第2旋转机构为止的期间,能够使带状的弹性构件在搬送方向上伸长。能够在从第1旋转机构引导到第2旋转机构的过程中使弹性构件伸长,且由第2旋转机构使弹性构件一边在宽度方。

46、向上位移一边搬送,所以能够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0101此外,由第1旋转机构搬送的弹性构件从第1旋转机构分离的分离点和弹性构件与第2旋转机构抵接的抵接点的距离,至少比第1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和第2旋转机构的回旋半径中的至少一方短,使弹性构件伸长的距离与以往的制造装置相比短,因此,能够抑制向内弯曲现象的产生。0102由此,能够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说明书CN104203173A1110/10页1201036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0104接着,参照图7说明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另外,在变形例的吸收性。

47、物品的制造装置的说明中,仅说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100不同的结构,对于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0105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具有供给机构210、摆动机构220和引导机构230。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200将腿周弹性构件50连续地粘接在连续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0106供给机构210具备以第1旋转轴211A为回旋中心而旋转的第1旋转机构211;被配置在比第1旋转机构211靠搬送方向的多个辊;以及与辊相向地被配置的夹持辊214,该供给机构210朝向摆动机构220连续地送出腿周弹性构件。0107摆动机构220具有沿着外周面搬送从供给机构210供给的腿周弹性构件50。

48、的第2旋转机构221;使第2旋转机构221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第3旋转机构222;驱动第3旋转机构222摆动的伺服马达225;以及连结第2旋转机构221和第3旋转机构222,在宽度方向上摆动第2旋转机构的连结臂223。0108连结臂223的一端连结于第3旋转机构222,连结臂223的另一端连结于第2旋转机构221的第2旋转轴221A。通过第3旋转机构222旋转驱动,第2旋转机构221在宽度方向CD上摆动。腿周弹性构件50一边在宽度方向CD上位移一边朝向引导机构230被送出,被载置在由引导机构230搬送的包装片材网片20W上。0109第3旋转机构222的第3旋转轴的轴向222D与从第2旋转机构送出。

49、的腿周弹性构件50相对于包装片材网片20W接触的切线NL2交叉,且与宽度方向W正交。由此,第2旋转机构221随着第3旋转机构222的旋转而沿着宽度方向位移,且与网片的距离也变化。但是,由于第3旋转轴的轴向222D和切线NL2大致垂直,所以与如以往的制造装置那样第3旋转轴与切线大致水平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外端位置上的位置错开量。0110另外,对于第1旋转机构的转速和第2旋转机构的转速的关系,只要第2旋转机构快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较为理想的是,第2旋转机构相对于第1旋转机构的速度为20倍25倍程度。01117其它的实施方式0112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表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通过该公开的内容而实施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0113这样,当然本发明包括在这里所没有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上述的说明仅由妥当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决定。0114另外,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2042897号2012年2月29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被编入本说明书。0115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0116能够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向内弯曲现象一边使带状的弹性构件伸长地配置成曲线状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说明书CN104203173A121/6页13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