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后视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门后视镜.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01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0107 A *CN103010107A* (21)申请号 201210298114.X (22)申请日 2012.08.20 2011-205211 2011.09.20 JP B60R 1/07(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地址 日本静冈县 (72)发明人 射场亮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54) 发明名称 车门后视镜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后视镜。在电动车门后。
2、 视镜的后视镜壳体内设有用于分隔后视镜收容空 间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的分隔壁, 该后视镜收容 空间用于收容后视镜支架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该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电气配线。在分 隔壁上设有开口部和贯通孔, 该开口部用于使镜 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暴露于电气配线收容空 间, 该贯通孔围绕开口部, 供多个螺纹从电气配线 收容空间侧朝向镜面角度调整单元贯穿。在分隔 壁上还设有增强筒部, 该增强筒部包围各贯通孔 地向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突出。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车门后视镜, 其包括 : 后视镜支架, 其固定有后视镜 ;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其用 于调整上述后视镜支架的角度 ; 后视镜壳体, 其用于收容上述后视镜支架和上述镜面角度 调整单元 ; 以及多个紧固件, 其用于将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 其 特征在于, 在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接线部和多个固定部, 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 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 该固定部环绕上述接线部, 用于紧固上述多个紧固 件, 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 该分隔壁将上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 的第一空间与后。
4、侧的第二空间, 在上述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 多个贯通孔和多个增强筒部, 该开口部用于使收容在上 述第二空间内的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上述接线部暴露于上述第一空间, 该多个贯通孔 环绕上述开口部, 供要固定于上述多个固定部的上述多个紧固件从上述第一空间侧贯穿, 该多个增强筒部包围上述各贯通孔地向上述第一空间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门后视镜,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分隔壁上还设有增强肋, 该增强肋向上述第一空间突出, 与上述增强筒部相连 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后视镜, 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强肋还与其他的上述增强筒部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车门。
5、后视镜, 其特征在于, 该车门后视镜还包括车门后视镜基座和收纳单元, 该车门后视镜基座固定在车辆上, 该收纳单元从上方安装在上述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上, 支承上述后视镜壳体, 使上述 后视镜壳体能够折叠成顺沿车辆的状态, 在上述分隔壁设有收纳单元收容部, 该收纳单元收容部向上述第一空间鼓出地位于上 述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的上方, 用于收容上述收纳单元, 上述增强肋还与上述收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0107 A 2 1/5 页 3 车门后视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轿车等车辆的车门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在该领域中, 有一种车。
6、门后视镜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 其包括后视镜组 件、 后视镜角度调节单元 (以下, 称为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和收容后视镜组件和镜面角度调 整单元的保护盖 (visor) (以下, 称为后视镜壳体) 。在专利文献 1 所述的车门后视镜中, 在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电气配线连接部 (以下, 称为接线部) , 该接线部用于连接 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 而且, 在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 该分隔壁将 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和后侧的第二空间, 固定收容在第二空间内 的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在该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 该开口部用于使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 线部。
7、暴露于第一空间。 由此, 在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收容在第二空间内之后, 能够将电气配 线连接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上。 0003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3-285690 号公报 0004 在上述以往的车门后视镜中, 期望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 当将开口部设置得较大时, 例如, 能够与开口部相对应地使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大型化, 能够使较多的端子集中在一组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上而减少供电连接器部的数量, 从而 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而且, 能够将一种后视镜壳体应用于接线部的形状、 大小不同的各种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也能够谋求后视镜壳体在多种车门后视镜中的通用化。 发明内。
8、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的 车门后视镜。 0006 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包括 : 后视镜支架, 其固定有后视镜 ;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其 用于调整后视镜支架的角度 ; 后视镜壳体, 其用于收容后视镜支架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 以及多个紧固件, 其用于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后视镜壳体内, 其特征在于, 在镜面角 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接线部和多个固定部, 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 线的供电连接器部, 该固定部环绕接线部, 用于紧固多个紧固件, 在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 壁, 该分隔壁将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与后。
9、侧的第二空间, 在分隔 壁上设有开口部、 多个贯通孔和多个增强筒部, 该开口部用于使收容在第二空间内的镜面 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暴露于第一空间, 该多个贯通孔环绕开口部, 供要固定于多个固定 部的多个紧固件从第一空间侧贯穿, 该多个增强筒部包围各贯通孔地向第一空间突出。 0007 采用上述这样的车门后视镜, 使紧固件穿过后视镜外壳的分隔壁的贯通孔紧固在 收容在后视镜壳体的第二空间内的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固定部中, 从而将镜面角度调整单 元固定在该第二空间内。此时,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经由分隔壁的开口部暴露于第 一空间。 在开口部的周缘部分, 以包围各贯通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增强筒部, 该增强。
10、筒部向 说 明 书 CN 103010107 A 3 2/5 页 4 第一空间突出。由此, 会在增强筒部的内侧确保紧固件的收容空间, 并且, 会增强增强筒部 的周边, 从而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如此, 通过利用增强筒部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 能 够在不降低分隔壁的强度的情况下将开口部设置得较大, 从而能够产生伴随着开口部的大 型化而产生的各种优点。 例如, 能够使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与开口部相对应地大型化, 能 够使较多的端子集中在一组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上而减少供电连接器部的数量, 从而能 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而且, 能够将一种后视镜壳体应用于接线部的形状、 大小不同的各种镜 面角度调整单元。
11、, 也能够谋求后视镜壳体在多种车门后视镜中的通用化。 0008 在此, 在分隔壁上还设有增强肋, 该增强肋向第一空间突出, 与增强筒部相连接。 该情况下, 由于利用增强肋进一步增强增强筒部,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 分。 0009 而且, 增强肋还与其他的增强筒部相连接。 该情况下, 由于利用增强肋增强增强筒 部彼此之间的部分,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 0010 而且, 车门后视镜还包括车门后视镜基座和收纳单元, 该车门后视镜基座固定在 车辆上, 该收纳单元从上方安装在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上, 支承后视镜壳体, 使后视镜 壳体能够折叠成顺沿车辆的状态, 在分隔壁上。
12、设有收纳单元收容部, 该收纳单元收容部向 第一空间鼓出地位于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的上方, 用于收容收纳单元, 增强肋还与收 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该情况下, 增强筒部借助增强肋与收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在此, 由 于车辆行驶时的风压等作用于后视镜壳体的载荷会集中在收纳单元收容部, 因此收纳单元 收容部被设计为高强度。 通过借助增强肋使增强筒部与上述那样设计为高强度的收纳单元 收容部相连接, 会更牢固地增强增强筒部, 因此, 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 0011 采用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 能够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的一。
13、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3 图 2 是车门后视镜的分解立体图。 0014 图 3 是后视镜单元组装体的立体图。 0015 图 4 是车门后视镜的剖视图。 0016 图 5 是表示后视镜壳体的壳体主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另外, 车门后视 镜中的 “前后” 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 0018 如图 1 所示, 电动车门后视镜 1 主要由车门后视镜基座 2、 密封垫片 3 和车门后视 镜主体 4 构成, 该车门后视镜基座 2 用螺栓固定于车辆的前车门, 该密封垫片 3 配置在车门 后视镜基座 2 的基座主体 2a 与前车。
14、门之间, 该车门后视镜主体 4 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 车门后视镜基座 2 的台座部 2b。 0019 如图2所示, 车门后视镜主体4包括 : 后视镜支架7, 其配置在后视镜壳体6的后视 镜露出开口 6a 侧 ;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其嵌合于在表面侧固定有后视镜 7a 的后视镜支 架 7 的背面, 用于调整后视镜支架 7 的角度 ; 螺钉 32, 其是用于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固 说 明 书 CN 103010107 A 4 3/5 页 5 定在后视镜壳体 6 内的紧固件 ; 电动收纳单元 9, 其从上方安装在车门后视镜基座 2 的台座 部 2b 上, 支承后视镜壳体 6, 使后视镜。
15、壳体 6 能够折叠成顺沿车辆的状态 ; 以及转向灯单元 8, 其固定在后视镜壳体 6 上。 0020 而且, 为了分别向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内的电动机、 电动收纳单元 9 内的电动机 和转向灯单元 8 内的灯供给电力, 在电动车门后视镜 1 中设有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基座 2 和 车门后视镜主体 4 内的电气配线 10。在该电气配线 10 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在镜面角度调 整单元 20 上的连接器部 10b、 用于连接在电动收纳单元 9 上的连接器部 10c 和用于连接在 转向灯单元8上的连接器部10d。 在电气配线1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在车辆内的配线上 的连接器部 10a(参照图 1) 。电。
16、气配线 10 的另一端侧经由车门后视镜基座 2 的基座主体 2a 和密封垫片 3 被引出到车辆侧。 0021 后视镜壳体 6 由壳体主体 6A 和位于壳体主体 6A 的前侧的罩构件 6b 构成, 该壳体 主体 6A 用于收容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电动收纳单元 9 和后视镜支架 7。罩构件 6b 通常 呈与车辆的车身相同颜色。而且, 电动收纳单元 9 固定在壳体主体 6A 上, 并且, 具有供电气 配线 10 穿过的电气配线引出孔 9a。 0022 如图3所示, 在后视镜支架7的背面7f形成有夹持爪部7c与三个突起部7b, 该夹 持爪部 7c 为了能够固定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而突出, 该。
17、三个突起部 7b 能够相对于后视镜 支架 7 对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进行定位。而且, 在后视镜支架 7 的背面 7f 中的三个突起 部 7b 的外侧, 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四个夹持爪部 7c。 0023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的壳体 21 具有圆形的外周, 在壳体 21 上形成有向径向突出 的勾挂部 22。在该勾挂部 22 上设有被后视镜支架 7 的夹持爪部 7c 夹入的勾挂条 22a。而 且, 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的壳体 21 上形成有供后视镜支架 7 的突起部 7b 插入的定位孔 21a(参照图 4) 。 0024 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的背面 20a 上设有用于连接。
18、电气配线 10 的连接器部 10b 的凹状的接线部 23, 在该接线部 23 上配置有凹型的供电端子 23a。另一方面, 在电气配线 10 的连接器部 10b 上配置有凸型的供电端子 10e(参照图 2) , 将供电端子 10e 与供电端子 23a 电连接起来。 0025 供电端子 10e、 23a 由四组构成, 供电端子 10e、 23a 中的两组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内的第一电动机 (未图示) 与电气配线 10 连接起来, 另外两组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内 的第二电动机 (未图示) 与电气配线 10 连接起来。另外, 第一电动机使镜面在铅垂方向上倾 摆, 第二电动机使镜面在水平方向。
19、上倾摆。 0026 在呈凹状的接线部 23 的周围, 配置有三处用于紧固螺钉 32 的内螺纹孔 (固定孔) 24A、 24B、 24C。如此, 通过将内螺纹孔 24A、 24B、 24C 配置在接线部 23 的周围, 能够谋求镜面 角度调整单元20的背面20a的小型化, 这有助于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的壳体21的小型化。 0027 后视镜支架 7 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通过夹持爪部 7c 和勾挂条 22a 的配合而一 体化, 从而构成后视镜单元组装体 25。 0028 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在后视镜壳体 6 的壳体主体 6A 中设有分隔后视镜壳体 6 的内 部空间的分隔壁 30。分隔壁。
20、 30 包括前后分隔后视镜壳体 6 的内部空间的主体部 30a、 从主 体部30a的下端向前侧突出的下壁部30b和从主体部30a的上端向后侧突出的上壁部30c, 主体部 30a 的后侧为后视镜收容空间 S1 (第二空间) , 主体部 30a 的前侧为电气配线收容空 说 明 书 CN 103010107 A 5 4/5 页 6 间 S2(第一空间) 。在后视镜收容空间 S1 中收容有后视镜单元组装体 25。在电气配线收 容空间 S2 中收容有从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等向电动车门后视镜 1 的外部引出的电气配线 10, 在该电气配线收容空间S2内配置有电气配线10。 另外, 电气配线收容空间S2。
21、通过壳体 主体 6A 的分隔壁 30 与罩构件 6b 的配合而形成, 在壳体主体 6A 上未安装有罩构件 6b 的状 态下, 电气配线收容空间 S2 被打开。 0029 如图 5 所示, 在分隔壁 30 的靠车辆一侧的部分, 设有从主体部 30a 向电气配线收 容空间 S2 侧鼓出的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该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位于车门后视镜基座 2 的 台座部 2b 的上方, 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朝上开口。从上方将电动收纳单元 9 收容于收纳单 元收容部 30d(参照图 2) , 利用螺钉等进行固定。而且, 固定于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的电动 收纳单元 9 的旋转轴 (未图示) 。
22、固定在台座部 2b 上。 0030 而且, 在分隔壁30的主体部30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开口部31, 该开口部31用于使 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的接线部 23 暴露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 S2, 在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上, 形成有三处供作为紧固件的螺钉 32 贯穿的贯通孔 33A、 33B、 33C。贯通孔 33A、 33B、 33C 形成于与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的内螺纹孔24A、 24B、 24C相对应的位置, 通过将从电气 配线收容空间 S2 侧贯穿贯通孔 33A、 33B、 33C 的螺钉 32 分别紧固在内螺纹孔 24A、 24B、 24C 中, 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20 固定在。
23、分隔壁 30 上。然后, 将电气配线 10 的连接器部 10b 连 接在从开口部 31 暴露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 S2 侧的连线部 23 上。另外, 能够在安装罩构件 6b之前, 打开了电气配线收容空间S2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螺钉32的紧固、 连接器部10b的 连接。 0031 在此, 在分隔壁30的主体部30a上设有三个圆筒状的增强筒部34A、 34B、 34C, 该增 强筒部 34A、 34B、 34C 分别包围贯通孔 33A、 33B、 33C 地向电气配线收容空间 S2 突出。成对 的贯通孔 33A 和增强筒部 34A 配置于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的上侧, 且配置于靠近收纳单元 收容部 。
24、30d 的一侧。成对的贯通孔 33B 和增强筒部 34B 配置于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的下 侧, 且配置于靠近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的一侧。成对的贯通孔 33C 和增强筒部 34C 配置于 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的下侧, 且配置于远离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的一侧。 0032 在分隔壁 30 的主体部 30a 上还设有向电气配线收容空间 S2 突出的增强肋 36A、 36B、 36C、 36D、 36E、 36F。增强肋 36A 分别与增强筒部 34A 和增强筒部 34B 相连接。增强肋 36B 分别与增强肋 36A 和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相连接。增强肋 36C 分别与增强肋 36A。
25、 和收 纳单元收容部 30d 相连接。增强肋 36D 分别与增强筒部 34B 和分隔壁 30 的下壁部 30b 相 连接。增强肋 36E 分别与增强筒部 34C 和分隔壁 30 的下壁部 30b 相连接。增强肋 36F 与 增强筒部 34C 相连接。 0033 如上所述, 在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以分别包围贯通孔 33A、 33B、 33C 的方式形成 有增强筒部34A、 34B、 34C, 这些增强筒部34A、 34B、 34C向电气配线收容空间S2突出。 由此, 会在各增强筒部 34A、 34B、 34C 的内侧确保螺钉 32 的收容空间, 并且, 增强增强筒部 34A、 34B、 。
26、34C 的周边, 从而增强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如此, 通过利用增强筒部 34A、 34B、 34C 增强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能够在不降低分隔壁 30 的强度的情况下将开口部 31 设置得较 大, 从而能够产生伴随着开口部 31 的大型化而产生的各种优点。例如, 在本实施方式中, 会 使接线部 23 和连接器部 10b 与开口部 31 相对应地大型化, 使供电端子 23a、 10e 集中在接 线部 23 和连接器部 10b 上而使连接器部 10b 的数量为一个, 从而提高组装作业性。而且, 说 明 书 CN 103010107 A 6 5/5 页 7 能够将一种后视镜壳体 6 应用。
27、于接线部的形状、 大小不同的各种镜面角度调整单元, 也能 够谋求后视镜壳体 6 在多种车门后视镜中的通用化。 0034 而且, 由于利用增强肋 36A 增强肋 36F 进一步增强增强筒部 34A、 34B、 34C, 因此 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0035 而且, 由于利用分别与增强筒部 34A 和增强筒部 34B 相连接的增强肋 36A 来增强 增强筒部 34A 和增强筒部 34B 之间的部分,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0036 而且, 增强肋36A还通过增强肋36B、 增强肋36C与收纳单元收容部30d相连接。 在 此, 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风压等而。
28、作用于后视镜壳体 6 的载荷会集中在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上, 因此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被设计为高强度。通过借助增强肋 36A、 36B、 36C 使增强筒部 34A、 34B 与上述那样设计为高强度的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相连接, 会更牢固地增强增强筒 部 34A、 34B。除此之外, 由于增强筒部 34A、 34B 配置于靠近收纳单元收容部 30d 的一侧, 因 此会更牢固地增强增强筒部 34A、 34B。因此, 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 31 的周缘部分。 0037 而且, 增强肋 36D 分别与增强筒部 34B 和分隔壁 30 的下壁部 30b 相连接。增强肋 36E 分别与增强。
29、筒部 34C 和分隔壁 30 的下壁部 30b 相连接。如此, 通过将设置在分隔壁 30 的主体部 30a 上的增强筒部 34B、 34C 连接在分隔壁 30 的下壁部 30b 上, 会更牢固地增强增 强筒部34B、 34C。 除此之外, 由于增强筒部34B、 34C配置于下侧, 即配置于分隔壁30的靠近 下壁部 30b 的一侧, 因此会更牢固地固定增强筒部 34B、 34C。因此, 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 部 31 的周缘部分。 0038 以上, 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未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不改 变其主旨的范围内, 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例如, 增强筒部 34A、 34B、 。
30、34C 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 圆形, 可以适当采用多边形等各种截面形状的增强筒部。 而且, 用于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 固定在后视镜壳体6内的紧固件并不限于螺钉32, 可以将打入式的销等用作紧固件。 而且, 可以根据所要求的强度适当改变紧固件的数量, 可以与此相对应地适当改变增强筒部等的 数量。 说 明 书 CN 103010107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107 A 8 2/5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107 A 9 3/5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107 A 10 4/5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107 A 11 5/5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107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