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及其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34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3460 A *CN103043460A* (21)申请号 201210582454.5 (22)申请日 2012.12.28 B65G 69/18(2006.01) (71)申请人 山西泰来鸿纳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王晋虹 孙霞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4) 发明名称 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及其装置 (57) 摘要 一种防止煤尘扩散并去除煤尘的煤尘治理系 统, 包括专用喷雾装置、 风机抽吸装置、 煤尘湿式 滤除装置、 供水供气装。
2、置、 测量传感装置、 自动控 制装置。该系统通过专用喷雾装置和风机抽吸装 置的配合, 对产尘点的煤尘进行封堵沉降并抑制 煤尘扩散 ; 同时煤块表面湿润后也避免了因运输 中振动而扬尘。 专用喷雾装置利用水气旋转雾化, 雾体可调节, 产生的雾体的分散度、 作用范围和水 滴运动速度适合捕捉沉降呼吸性粉尘。风机抽吸 装置使产尘腔形成负压, 从而抑制煤尘扩散。 煤尘 湿式滤除装置自动滤除煤尘并免清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3、 一种防止煤尘扩散并去除煤尘的煤尘治理方法及其装置, 其特征是 : 是一种使用专 用喷雾装置、 风机抽吸装置、 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结合喷雾降尘和风机除尘、 同时又避免了 煤尘扩散和二次扬尘的煤尘综合治理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除尘方法, 其特征是 : 在产尘点设置导料槽密封装置, 在导料 槽煤尘溢出口设置专用喷雾装置, 在导料槽上部设置风机抽吸装置和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在产尘点设置测量传感装置, 水和压缩空气由供水供气装置接至专用喷雾装置和煤尘湿式 滤除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专用喷雾装置, 其特征是 : 采用气水旋转式雾化、 可调节, 采 用分体式设计, 包括水。
4、旋转器、 气旋转器、 主体、 锁紧帽、 调节杆等部件 ; 通过替换不同的气 旋转器可以实现顺旋、 逆旋、 虹吸三种不同的雾化效果。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装置内部进风端设置一道 喷雾水幕, 往里设置横竖两排纤维栅滤尘板, 出风端设置旋流器, 经旋流器分离后的含尘雾 水自动排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3460 A 2 1/2 页 3 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煤尘扩散并去除煤尘的煤尘治理方法及其装置 ; 适用于 煤矿、 选煤厂、 电厂、 煤化工等的输煤系统中煤尘产尘点的抑尘除尘。按照国际专利分类。
5、 (IPC) , 本发明所属分类为 : F24F5/00 (不包含在 F24F 1/00 或 F24F 3/00 组中的空气调节 系统或设备) ;B08B15/00(防止污物或烟尘从产生处逸出 ; 从产生处收集或清除污物或烟 尘) ;E21F5/02(用湿润法或喷水法防尘、 粘尘、 降尘或除尘的装置或方法) 。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煤尘治理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即采用滤袋将煤尘过滤 的方法, 滤袋式除尘存在的问题是 : 设备体积庞大、 除尘效率低, 含尘气体排入大气造成了 环境污染, 过滤收集的煤尘极易造成煤尘二次飞扬并存在煤尘自燃和爆炸隐患。湿法即采 用产尘点喷洒水的方。
6、法, 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 不能形成有效的雾体, 作用范围小, 耗水量 大, 不能控制产尘点溢尘, 尤其不能有效的控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呼吸性粉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方法采用专用装置, 在除尘降尘的同时兼顾阻尘抑尘, 避免了上述传统方 法存在的问题。 方法中各专用装置共同组成一套煤尘综合治理系统, 包括专用喷雾装置、 风 机抽吸装置、 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供水供气装置、 测量传感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等。 0004 该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通过专用喷雾装置和风机抽吸装置的配合, 对产尘点的 煤尘进行封堵沉降并抑制煤尘扩散 ; 同时煤块表面湿润后也避免了因运输中振动而扬尘。 专用喷雾装置利。
7、用水气旋转雾化, 雾体可调节, 产生的雾体的分散度、 作用范围和水滴运动 速度适合捕捉沉降呼吸性粉尘。风机抽吸装置使产尘腔形成负压, 从而抑制煤尘扩散。煤 尘湿式滤除装置自动滤除煤尘并免清洗。 0005 该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是一种结合喷雾降尘和风机除尘、 同时又避 免了煤尘扩散和二次扬尘的煤尘综合治理方法。其主要结构特征是 : 在导料槽煤尘溢出口 设置专用喷雾装置, 在导料槽上部设置风机抽吸装置和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在产尘点设置 测量传感装置, 水和压缩空气由供水供气装置接至专用喷雾装置和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0006 专用喷雾装置的特征在于采用气水旋转式雾化、 可调节, 采用分体式。
8、设计, 包括水 旋转器、 气旋转器、 主体、 锁紧帽、 调节杆等部件。通过替换不同的气旋转器可以实现顺旋、 逆旋、 虹吸三种不同的雾化效果。 0007 煤尘湿式滤除装置的主要特征是 : 在装置内部进风端设置一道喷雾水幕, 往里设 置横竖两排纤维栅滤尘板, 出风端设置旋流器, 经旋流器分离后的含尘雾水自动排出。 0008 测量传感装置向自动控制装置提供检测的数据, 由无线信号发射器或由传输线缆 传输至自动控制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数据编号识别控制数据, 并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水 路电控阀、 气路电控阀和除尘风机。 说 明 书 CN 103043460 A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9 图。
9、 1 是系统示意图, 图中 : 1. 风机抽吸装置和煤尘湿式滤除装置, 2. 洁净空气排 出风道, 3. 导料槽密封装置, 4. 导料槽出口喷雾, 5. 输煤带, 6. 含尘雾水排放管, 7. 煤仓, 8. 振动给煤机, 9. 落煤溜槽, 10. 吸尘风道, 11. 机尾喷雾。 0010 图 2 是喷雾装置主要部件剖视图, 图中 : 1. 密封圈, 2. 锁紧帽, 3. 主体, 4. 压帽, 5. 气旋转器, 6. 水旋转器, 7. 调节杆座, 8. 调节杆锁帽, 9. 调节杆。 0011 图 3 是煤尘湿式滤除装置示意图, 图中 : 1. 喷雾水幕, 2. 滤尘板, 3. 旋流器, 4. 含。
10、 尘空气入口, 5. 洁净空气出口, 6. 含尘水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带式输煤系统中。 带式输煤系统的各转 载点是主要产尘点, 也是煤尘治理的关键点。在转载点的受煤皮带落料处设置导料槽密封 装置, 如图 1 中 (3) 所示 ; 并在导料槽前后两端设置喷雾密封, 如图 1 中 (4) 、(11) 所示 ; 从 而将煤尘密闭起来, 密闭于产尘腔中。在导料槽上部设置风机抽吸装置和煤尘湿式滤除装 置, 如图 1 中 (1) 所示 ; 使产尘腔形成负压, 避免煤尘外溢扩散, 并将吸入的煤尘滤除。根据 输煤量及煤的干燥程度, 调整导料槽出口端的喷雾量, 使输煤带上煤表面得以润湿, 避免运 输中抖动产尘 ; 当皮带长度超过 30 米时, 可以每隔 30 米增设一组喷雾, 以使煤表面保持润 湿。湿式负压煤尘治理系统中的电气设备都采用隔爆型的, 入井设备须有煤安认证。 说 明 书 CN 103043460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460 A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46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