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6571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54750.X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号:

CN105298175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5/08申请日:201511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H5/08; A01G17/02; A01G25/02

主分类号:

E04H5/08

申请人:

姚圣银

发明人:

姚圣银

地址:

239500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武岗镇沿河村中心组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代理人:

丁瑞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若干葡萄架和蓄水池,还包括防水顶棚、围栏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包括支架和透明防水薄膜,所述支架固设在所述葡萄架顶部,所述透明防水薄膜铺设在支架上,将所述葡萄架顶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设置于所述葡萄架四周,所述围栏将所述若干葡萄架全部封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抽水泵、主管道和若干分管道,所述抽水泵输入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抽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分管道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葡萄架的底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适应多种环境,降低了病虫害及鸟雀侵袭风险;实现了生态种植,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收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若干葡萄架和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顶棚、围栏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包括支架和透明防水薄膜,所述支
架固设在所述葡萄架顶部,所述透明防水薄膜铺设在支架上,将所述葡萄架顶
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设置于所述葡萄架四周,所述围栏将所述若干葡萄架全
部封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抽水泵、主管道和若干分管道,所述抽水泵输入端
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抽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的
输入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分管道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葡萄架的
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上设置
有若干T型三通管,所述T型三通管的水平两端分别与主管道对接,所述T型
三通管的垂直端与所述分管道的输入端对接,所述主管道的末端封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三通管的
垂直端上设置有开关。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管道的末端封口,所述分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小孔,所述排水小孔的
位置与所述葡萄架底部的位置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分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小孔,
所述排水小孔的位置与所述葡萄架底部的位置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架顶部的
透明防水薄膜之间相互连接,在所述葡萄架顶部空间形成封闭式防水顶棚,所
述封闭式防水顶棚的外缘设置有延伸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由若干立
柱以及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的丝网组成,所述丝网的高度为1-1.5米,所述围栏上
开设有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配液池,
所述配液池与所述蓄水池相邻,并通过排水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葡萄生态种植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池内设置
有搅拌装置。

说明书

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类藤科植物,在我国的许多地区
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成为农村经济和旅游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葡萄的产
量和质量与种植环境密切相关,葡萄种植过程中,对阳光照射量、通风量以及
供水量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另外,还要防止病虫害以及鸟雀的侵袭,特别是
在一些多雨潮湿的地区,葡萄容易发生葡萄霜霉病,导致果实产量降低、品质
变劣,植株抗寒性差。

现有的葡萄种植园一般采用敞开式方式进行种植,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
风,这种方式很难避免葡萄遭受病虫害以及鸟雀的侵袭,必须施洒各种农药来
进行防治,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危害;而且,目前的一些浇灌系统大多
采用集中浇灌的方式,无法顾及到每一棵葡萄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高葡萄
的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该种植园能够适
应多种种植环境,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及鸟雀侵袭风险,而且大大提高了供水灌
溉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
若干葡萄架和蓄水池,还包括防水顶棚、围栏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包括
支架和透明防水薄膜,所述支架固设在所述葡萄架顶部,所述透明防水薄膜铺
设在支架上,将所述葡萄架顶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设置于所述葡萄架四周,
所述围栏将所述若干葡萄架全部封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抽水泵、主管道和若
干分管道,所述抽水泵输入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抽水泵输
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分管道的输出端
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葡萄架的底部。

作为对主管道和分管道输入端连接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主管道上设置
有若干T型三通管,所述T型三通管的水平两端分别与主管道对接,所述T型
三通管的垂直端与所述分管道的输入端对接,所述主管道的末端封口。

优化的,所述T型三通管的垂直端上设置有开关,可控制调节连接在该T
型三通管垂直端上的分管道的供水量。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实现对每株葡萄树的点对点浇灌,针对上述各技术方
案中的分管道进行优化设计,所述分管道的末端封口,所述分管道的侧壁上开
设有若干排水小孔,所述排水小孔的位置与所述葡萄架底部的位置一一对应。

同样的,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
述分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小孔,所述排水小孔的位置与所述葡萄架底
部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主管道,在同等条件下,其供
水速度提高了一倍,使灌溉速度也有效提高。

主体技术方案提出了防水顶棚,将葡萄架顶部全部遮盖,有效阻隔了雨水
和鸟雀侵袭,但各透明防水薄膜之间仍留有空隙,导致位于防水顶棚边缘下部
的葡萄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对防水顶棚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葡萄架顶部
的透明防水薄膜之间相互连接,在所述葡萄架顶部空间形成封闭式防水顶棚,
所述封闭式防水顶棚的外缘设置有延伸段,以加强对边缘位置的葡萄的保护。

优化的,所述围栏由若干立柱以及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的丝网组成,所述丝
网的高度为1-1.5米,所述围栏上开设有门。设置围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鸡、
鹅等家禽的混养,实现生态种植:当葡萄未挂果时,可在葡萄园围栏中圈养鸡
群,一方面可除草除虫,减轻病虫害,另一方面鸡粪也可增肥,节省了人力物
力;当葡萄挂果后,为避免鸡群啄食果实,可在围栏中圈养鹅群,同样可除草
除虫,增加肥力,蓄水池也为鹅群提供了觅食和活动场所,一举数得,实现了
生态种植。

为了方便施放液态肥料或药物,种植园内还设置有配液池,所述配液池与
所述蓄水池相邻,并通过排水闸连通。排水闸平时关闭,当需要施放肥料或药
物时,将排水阀打开,将蓄水池中的水引入配液池,再倒入肥料或药物进行搅
拌溶解,最后通过抽水泵、主管道及分管道施放至各葡萄树下。

优化的,所述配液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该种植园能够适应多种种植环境,有效降低了葡萄遭受病虫害及鸟雀侵
袭的风险;

2.采用点对点滴灌模式,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和肥料、药物的施放效率;

3.通过家禽混养,实现了生态种植,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收入,
节约了人工成本,一举数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围栏、防水顶棚及葡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管道与分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若干葡萄架1和蓄水池2,还包
括防水顶棚3、围栏4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3包括支架31和透明防水薄
膜32,所述支架31固设在所述葡萄架1顶部,所述透明防水薄膜32铺设在支
架31上,将所述葡萄架1顶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4设置于所述葡萄架1四周,
所述围栏4将所述若干葡萄架1全部封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抽水泵5、主管道
6和若干分管道7,所述抽水泵5输入端与所述蓄水池2连通,所述主管道6与
所述抽水泵5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7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管道6连接,
所述分管道7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葡萄架1的底部。

所述主管道6上设置有若干T型三通管8,所述T型三通管8的水平两端
分别与主管道6对接,所述T型三通管8的垂直端与所述分管道7的输入端对
接,所述主管道6的末端封口。

所述T型三通管8的垂直端上设置有开关81,以控制调节连接在该T型三
通管8垂直端上的分管道7的供水量。

所述分管道7的末端封口,所述分管道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小孔71,
所述排水小孔71的位置与所述葡萄架1底部的位置一一对应,实现了对每株葡
萄树的点对点浇灌,提高了灌溉效率。

所述葡萄架1顶部的透明防水薄膜32之间相互连接,在所述葡萄架1顶部
空间形成封闭式防水顶棚3,所述封闭式防水顶棚3的外缘设置有延伸段33,
以加强对边缘位置的葡萄的保护,有效阻隔雨水和鸟雀的侵袭。

所述围栏4由若干立柱41以及固定连接在立柱41上的丝网42组成,所述
丝网42的高度为1-1.5米,所述围栏上开设有门43。设置围栏4的目的,是为
了进行鸡、鹅等家禽的混养,实现生态种植:当葡萄未挂果时,可在葡萄园围
栏中圈养鸡群,一方面可除草除虫,减轻病虫害,另一方面鸡粪也可增肥,节
省了人力物力;当葡萄挂果后,为避免鸡群啄食果实,可在围栏中圈养鹅群,
同样可除草除虫,增加肥力,蓄水池也为鹅群提供了觅食和活动场所,一举数
得,实现了生态种植。

为了方便施放液态肥料或药物,种植园内还设置有配液池9,所述配液池9
与所述蓄水池2相邻,并通过排水闸91连通。排水闸平时关闭,当需要施放肥
料或药物时,将排水阀打开,将蓄水池中的水引入配液池,再倒入肥料或药物
进行搅拌溶解,最后通过抽水泵、主管道及分管道施放至各葡萄树下。

所述配液池9内设置有搅拌装置92,提高了配液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相同,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若干
葡萄架1和蓄水池2,还包括防水顶棚3、围栏4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3
包括支架31和透明防水薄膜32,所述支架31固设在所述葡萄架1顶部,所述
透明防水薄膜32铺设在支架31上,将所述葡萄架1顶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4
设置于所述葡萄架1四周,所述围栏4将所述若干葡萄架1全部封闭;所述滴
灌装置包括抽水泵5、主管道6和若干分管道7,所述抽水泵5输入端与所述蓄
水池2连通,所述主管道6与所述抽水泵5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7的
输入端与所述主管道6连接,所述分管道7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葡萄
架1的底部。

其区别在于,所述分管道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6连接,所述分管道7
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小孔71,所述排水小孔71的位置与所述葡萄架1底部
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主管道,在同等条件下,其供水
速度提高了一倍,使灌溉速度也有效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该种植园能够适应多种种植环境,有效降低了葡萄遭受病虫害及鸟雀侵
袭的风险;

2.采用点对点滴灌模式,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和肥料、药物的施放效率;

3.通过家禽混养,实现了生态种植,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收入,
节约了人工成本,一举数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
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生态种植园,包括若干葡萄架和蓄水池,还包括防水顶棚、围栏和滴灌装置;所述防水顶棚包括支架和透明防水薄膜,所述支架固设在所述葡萄架顶部,所述透明防水薄膜铺设在支架上,将所述葡萄架顶部全部遮盖;所述围栏设置于所述葡萄架四周,所述围栏将所述若干葡萄架全部封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抽水泵、主管道和若干分管道,所述抽水泵输入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抽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分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