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系统和跨乘式车辆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锁定装置和复合钥匙的锁定系统以及包括锁定系统的
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设置了对锁定装置的钥匙孔进行保护的保护机构的锁定系
统。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06-144288号公报公开了包括以遮板对圆筒销
子锁的钥匙孔进行保护的机构的锁定系统。锁定系统包括锁定装置和复合
钥匙。锁定装置包括遮板、磁体锁和旋转体。复合钥匙具有把手部、圆筒
销子钥匙和磁体钥匙。磁体锁能够通过将磁体钥匙插入旋转体来解除。在
将磁体钥匙插入到旋转体的状态下,通过使磁体钥匙和旋转体旋转,遮板
从闭位置移动到开位置。当遮板移动到开位置时,圆筒销子锁的钥匙孔被
开放,能够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钥匙孔。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复合钥匙中,磁体钥匙和圆筒销子钥匙被设置在
把手部上。具体地,圆筒销子钥匙从把手部向第一方向延伸。磁体钥匙向
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凸出。也就是说,磁体钥匙和圆筒销子钥匙相
对于把手部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因此,使用者在使用磁体钥匙操作遮板
的情况和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圆筒销子锁的钥匙孔的情况下需要换手拿把
手部来操作。
例如,在乘坐包括上述以往的锁定系统的跨乘式车辆的情况下,使用
者使用磁体钥匙操作遮板,换手拿复合钥匙再进行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圆
筒销子锁的钥匙孔的操作。具体地,使用者首先以磁体钥匙朝向旋转体的
方式拿着把手部。通过将磁体钥匙插入旋转体,使磁体钥匙和旋转体旋转
来使遮板移动到开位置。接着,使用者以圆筒销子钥匙朝向圆筒销子锁的
钥匙孔的方式换手拿把手部再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圆筒销子锁的钥匙孔。
在上述以往的锁定系统中,在进行遮板的操作再进行圆筒销子钥匙的
操作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换手拿复合钥匙。因此,存在不能顺畅地进行
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
操作的锁定系统和包括锁定系统的跨乘式车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锁定系统是包括具有多个锁的锁定装置和复
合了针对多个锁的上锁开锁功能的复合钥匙的锁定系统,锁定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壳;圆筒销子锁,所述圆筒销子锁包括形成了
能够插入复合钥匙的第一钥匙孔的一端部,并以在第一钥匙孔的第一轴线
方向上看时第一钥匙孔与第一开口重叠的方式被壳覆盖;以及遮板机构,
所述遮板机构具有能够在堵塞第一钥匙孔的堵塞位置和开放第一钥匙孔的
开放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遮板和能够操作第一遮板的遮板锁,遮板锁包
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包括形成了能够插入复合钥匙的第二钥匙孔的一
端部,并以在第二钥匙孔的第二轴线方向上看时第二钥匙孔与第二开口重
叠的方式被壳覆盖、并且能够在第二轴线的周向上旋转;以及第一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能够在作为限制旋转体的旋转的状态的限制位置和作为允许
旋转体的旋转的状态的允许位置之间切换位置,旋转体能够旋转到第一状
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第一遮板位于堵塞位置,并且在第
二状态的情况下使第一遮板位于开放位置,复合钥匙包括:把持部;圆筒
销子钥匙,所述圆筒销子钥匙从把持部延伸,并且被插入第一钥匙孔能够
开锁和上锁圆筒销子锁;以及磁体钥匙,所述磁体钥匙被设置在圆筒销子
钥匙的基端部的周围,具有在圆筒销子钥匙延伸的方向上设定了旋转轴线
的基部和设置于基部的第二磁体,通过第二磁体的磁力能够将第一磁体的
位置从限制位置切换到允许位置,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能够插入圆筒销子
钥匙,磁体钥匙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到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的状态下,
能够将遮板锁的第一磁体的位置从限制位置切换到允许位置,在将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到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的状态下,通过使复合钥匙旋转能够将
旋转体从第一状态旋转到第二状态(第一构成)。
根据上述第一构成,通过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到旋转体的第二钥匙
孔的状态下使磁体钥匙旋转来使第一遮板移动而开放圆筒销子锁的第一钥
匙孔。另外,通过将圆筒销子钥匙从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拔出并将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圆筒销子锁的第一钥匙孔,圆筒销子锁的操作成为可能。使用
者能够在插入圆筒销子钥匙的姿势下拿着复合钥匙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体和
圆筒销子锁的操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钥匙而进行锁定装置的操
作,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构成中,复合钥匙
具有能够与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卡合的形状,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第二
钥匙孔且使复合钥匙卡合第二钥匙孔的状态下,通过使复合钥匙旋转能够
将旋转体从第一状态旋转到第二状态(第二构成)。
根据上述第二构成,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且使
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和复合钥匙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旋转复合钥匙来使第
一遮板移动从而开放圆筒销子锁的第一钥匙孔。另外,通过将圆筒销子钥
匙从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拔出并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圆筒销子锁的第一钥
匙孔,圆筒销子锁的操作成为可能。使用者能够在插入圆筒销子钥匙的姿
势下拿着复合钥匙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体和圆筒销子锁的操作。因此,能够
不换手拿复合钥匙而进行锁定装置的操作,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进
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构成中,在
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第二钥匙孔的状态下,通过使圆筒销子钥匙旋转,圆
筒销子钥匙与第二钥匙孔的周壁接触,能够使旋转体从第一状态旋转到第
二状态(第三构成)。
根据上述第三构成,通过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第二钥匙孔来确定复合
钥匙的姿势,因此圆筒销子钥匙的插入的动作稳定。另外,由此,能够顺
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构
成中,磁体钥匙的基部具有向旋转轴线的周围凸出的凸部,旋转体的第二
钥匙孔具有与凸部卡合的凹部,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到第二钥匙孔的状
态下,通过使圆筒销子钥匙旋转,凸部与第二钥匙孔的凹部的周壁接触,
能够将旋转体从第一状态旋转到第二状态(第四构成)。
根据上述第四构成,通过磁体钥匙的凸部和旋转体的凹部,旋转体和
磁体钥匙被可靠地组合。因此,使旋转体和磁体钥匙卡合的状态稳定,能
够可靠地进行旋转体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四中的任一构
成中,第二钥匙孔的第二轴线方向在第一钥匙孔的第一轴线方向上延伸
(第五构成)。
根据上述第五构成,旋转体的凹部的第二轴线在与圆筒销子锁的第一
钥匙孔的第一轴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使磁体钥匙的凸部卡合旋转体的凹
部的方向和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圆筒销子锁的第一钥匙孔的方向为相同的
方向。使用者能够在圆筒销子钥匙朝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体和
圆筒销子锁的操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钥匙而在使圆筒销子钥匙朝
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锁定装置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在上述第一至第五的任
一构成中,第二磁体以两极延伸的方向朝向圆筒销子钥匙的延伸的方向的
方式被配置,遮板锁的第一磁体以与第二磁体对应的方式被朝向第二轴线
方向配置(第六构成)。
根据上述第六构成,磁体钥匙的第二磁体的两极延伸的方向被朝向圆
筒销子钥匙的延伸的方向配置。遮板锁的第一磁体以与第二磁体对应的方
式被配置在旋转体上。因此,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被朝向与使磁体钥匙的
凸部卡合旋转体的凹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配置,因此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的配置容易。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六中的任一构
成中,第二磁体以两极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圆筒销子钥匙的延伸的方向交叉
的方式被配置,遮板锁的第一磁体以与第二磁体对应的方式被朝向与第二
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第七构成)。
根据上述第七构成,磁体钥匙的第二磁体的两极延伸的方向以朝向与
圆筒销子钥匙的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方式被配置。遮板锁的第一磁体
以与第二磁体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在旋转体的周围。因此,即使使旋转体小
型化也能够确保配置第二磁体的空间,能够使锁定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七中的任一构
成中,磁体钥匙被设置在圆筒销子钥匙的基端部上(第八构成)。
根据上述第八构成,圆筒销子钥匙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为使旋转体
的凹部和磁体钥匙卡合时的引导件。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旋转体的凹部和
磁体钥匙卡合。另外,通过由圆筒销子钥匙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引导,
旋转体的凹部和磁体钥匙被可靠地组合,因此使旋转体的凹部和磁体钥匙
卡合的状态稳定,能够可靠地进行旋转体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八的任一构成
中,磁体钥匙被与圆筒销子钥匙的把持部一体地设置(第九构成)。
根据上述第九构成,磁体钥匙被与把持部一体地设置,因此能够使使
用者加在把持部的旋转力直接地传送给磁体钥匙。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九中的任一构
成中,磁体钥匙的旋转轴线与圆筒销子钥匙的旋转轴线重叠(第十构
成)。
根据上述第十构成,磁体钥匙的旋转轴线与圆筒销子钥匙的旋转轴线
重叠,因此能够以相同旋转轴线进行圆筒销子钥匙的旋转操作和磁体钥匙
的旋转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十中的任一构
成中,把持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形成于相对于圆筒销子钥匙的中心
轴偏了的位置(第十一构成)。
根据上述第十一构成,在复合钥匙的把持部上,在相对于圆筒销子钥
匙的中心线偏了的位置上具有安装孔。因此,使用者容易区别复合钥匙的
姿势。复合钥匙的姿势是能够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构成旋转体的第二钥匙
孔的凹部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的复合钥匙的姿势和不能将圆筒销子钥匙
插入旋转体的凹部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的复合钥匙的姿势。因此,使用
者在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旋转体的凹部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时难以弄错
复合钥匙的姿势,能够顺畅的进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另
外,通过在安装孔中安装物件能够更明确地区别复合钥匙的姿势。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十一中的任一
构成中,以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到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的姿势作为第一姿
势,以将圆筒销子钥匙相对于第一姿势绕圆筒销子钥匙的中心轴旋转180
度而插入到旋转体的第二钥匙孔的姿势作为第二姿势,在第一姿势和第二
姿势中的任一姿势下,以磁体钥匙的第二磁体将遮板锁的第一磁体的位置
从限制位置切换到允许位置的方式配置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十二构
成)。
根据上述第十二构成,将圆筒销子钥匙相对于旋转体的圆筒销子钥匙
插入孔以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中的任一个插入都能够进行遮板的解除。易
于将圆筒销子钥匙相对于旋转体的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插入,能够顺畅地
进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十二中的任一
构成中,旋转体能够移动到堵塞第二钥匙孔的闭位置和开放第二钥匙孔的
开位置,并且具有第二遮板,通过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第二钥匙孔所述第
二遮板从闭位置移动到开位置(第十三构成)。
根据上述第十三构成,第二遮板堵塞第二钥匙孔,并且通过将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第二钥匙孔开开放第二钥匙孔。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等异物从
第二钥匙孔侵入。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在上述第一至第十三中的任一
构成中,以圆筒销子钥匙被插入第二钥匙孔的方向作为插入方向,壳包括
从第二钥匙孔的周围向插入方向延伸的有底的容器(第十四构成)。
根据上述第十四构成,壳包括从第二钥匙孔的周围向插入方向延伸的
有底的容器。因此,在尘埃等异物从第二钥匙孔侵入了的情况下,能够将
异物容纳到容器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乘式车辆中,包括上述第一至第十
四中任何一构成的锁定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乘式车辆,使用者能够在插入圆
筒销子钥匙的姿势下拿着复合钥匙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体和圆筒销子锁的操
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钥匙而进行锁定装置的操作,能够顺畅地进
行由复合钥匙进行的锁定装置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二轮车的简要构成的左视图;
图2是从坐在车座上的乘员看后盖的后视图;
图3是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复合钥匙的侧视图;
图5是以图4中的X-X线切断的俯视截面图;
图6A是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6B是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拆下了第一盖的状态的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8是以图6B中的Y-Y线切断的俯视截面图;
图9是放大了图8的旋转体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图8的旋转体中插入了复合钥匙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锁定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锁定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锁定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锁定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锁定装置的动作的平面图;
图16是省略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锁定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旋转体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示出在图17的旋转体中插入了复合钥匙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9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锁定系统的复合钥匙的俯视截面图;
图20是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放大了锁定装置的旋转体
的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在图20的旋转体中插入了复合钥匙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22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锁定系统的复合钥匙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锁定系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锁定系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5是在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放大了锁定装置的旋转体
的俯视截面图;
图26是示出在图25的旋转体中插入了复合钥匙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27是在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示出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28是在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示出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29是在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锁定系统中示出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3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复合钥匙的侧视图;
图31是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复合钥匙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和跨乘式车辆进行
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跨乘式车辆的一例对自动二轮车10进行说
明。在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对该部件的说明不重复。各图中
的构成部件的尺寸不忠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和各构成部件的尺
寸比例等。
[整体构成]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二轮车10的简要构成的左视图。
图2是从坐在车座上的乘员看后盖的后视图。在图1和图2中,前后和左
右是指从坐在自动二轮车10的车座17上的乘员看的前后和左右。在图1
和图2中,箭头F1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前方向,箭头B1表示自动二轮
车10的后方向。箭头R1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右方向,箭头L1表示自动
二轮车10的左方向。箭头U1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上方向,箭头D1表示
自动二轮车10的下方向。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0包括:前轮12、后轮14、车体框架15、
车座17、动力单元18和车体盖22。车体框架15包括头管151、前框架
152、下框架153和后框架154。头管151被配置在车体框架15的前部。
前框架152与头管151连接,向后方且下方延伸。下框架153与前框架
152的下部连接,延伸到后方。后框架154与下框架153的后部连接,向
后方且上方延伸。
转向轴21被旋转自如地插入到头管151中。把手16被安装在转向轴
21的上端。前叉212与转向轴21的下端连接。前轮12被旋转自如地安装
到前叉212的下端。
动力单元18被能够摇动地安装到后框架154的下部。动力单元18包
括引擎19和传动箱20。传动箱20容纳动力传送机构。
车座17在动力单元18的上方被安装到后框架154上。
车体盖22覆盖车体框架15。车体盖22包括:脚踏板23、前盖24、
腿护罩25、把手盖26、前挡泥板27、后挡泥板28和侧盖29。
前盖24被配置在头管151的前方。在前盖24上配置有头灯11。腿护
罩25被配置在头管151的后方。腿护罩25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把手盖26
被配置在前盖24的上方。脚踏板23被设置在比车座17靠下方且前方。在
脚踏板23的下方设置有下盖231。前挡泥板27被配置在前轮12的上方。
后挡泥板28被配置在后轮14的上方。侧盖29被设置在车座17的下方。
在车体框架15的前框架152上固定有锁定装置40。锁定装置40与复
合钥匙100(参考图4)一起构成锁定系统30。锁定装置40从腿护罩25
的后面向后方凸出。
图2是从坐在车座17上的乘员看腿护罩25的后视图。如图2所示,
锁定装置40相对于自动二轮车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被配置在右方。锁
定装置40以坐在车座17上的乘员操作容易的方式朝向后方。
[锁定系统]
以下,对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系统30的锁定装置40和复合
钥匙100进行说明。另外,锁定装置40根据跨乘式车辆的车种被朝向各
种方向安装。另外,复合钥匙100被朝向各种方向使用。因此,在以下的
图中,为了方便,锁定装置40的上方向以箭头U2表示,锁定装置40的
下方向以箭头D2表示,锁定装置40的前方向以箭头F2表示,锁定装置
40的后方向以箭头B2表示,锁定装置40的右方向以箭头R2表示,锁定
装置40左方向以箭头L2表示。同样地,复合钥匙100的上方向以箭头
U3表示,复合钥匙100的下方向以箭头D3表示,复合钥匙100的前方向
以箭头F3表示,复合钥匙100的后方向以箭头B3表示,复合钥匙100的
右方向以箭头R3表示,复合钥匙100的左方向以箭头L3表示。
图3是锁定装置40的立体图。使用图3对具有多个锁的锁定装置40
的简要构成进行说明。锁定装置40包括:第一盖42、第二盖53、圆筒销
子锁50、遮板机构6和锁体54。第一盖42和第二盖53构成本发明的壳。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40包括圆筒销子锁50和遮板锁80作为多个锁。
第一盖42被配置在锁定装置40的上部。在第一盖42的上表面上形成
有第一开口44、第二开口45和第三开口46。
第二盖53被配置在第一盖42的下方。在第一盖42和第二盖53之间
容纳有遮板机构6。遮板机构6将在后面叙述。
圆筒销子锁50作为自动二轮车10的主钥匙发挥功能。通过操作圆筒
销子锁50能够成为允许引擎19的启动的状态或禁止引擎19的启动的状
态。圆筒销子锁50具有圆筒销子锁体51和旋转体R。
圆筒销子锁体51相对于第二盖53延伸到下方。圆筒销子锁体51在内
部容纳有旋转体R。旋转体R具有多个滚筒。
在作为圆筒销子锁50的一端面的操作面55上形成有第一钥匙孔52。
操作面55朝向上方。第一钥匙孔52从操作面55向下方延伸。第一钥匙孔
52的第一轴线A1朝向上下方向。圆筒销子锁50的一端部被第一盖42、
第二盖53覆盖。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从第一钥匙孔的第一轴线
方向看与第一开口44重叠。在遮板机构6为开状态下,第一钥匙孔52能
够经由第一开口44从外部看到。
锁体54被配置在圆筒销子锁体51的下方。锁体54容纳有把手锁43
和点火开关49。在锁体54上形成有支架541。支架541用于将锁定装置
40固定到车体框架15上。把手锁43具有锁杆431。点火开关49是使引擎
19启动和停止的开关。
图4是复合钥匙100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复合钥匙100复合了对
于锁定装置40的多个锁的上锁开锁功能。复合钥匙100包括:把持部
101、圆筒销子钥匙102和磁体钥匙110。把持部101是使用者把持的部
分。在把持部101上形成有安装孔104。圆筒销子钥匙102从把持部101
向前方延伸。形成于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后端的固定部103被嵌入把持部
101的内部。圆筒销子钥匙102能够插入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
磁体钥匙110被形成在把持部101的前方。磁体钥匙110具有基部91
和第二磁体M2。基部91位于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基端部102a的周边。
基部91围绕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周围。基部91被与把持部101一体地形
成。基部91的旋转轴线A3朝向与圆筒销子钥匙102的旋转轴线相同的方
向。更详细地,基部91的旋转轴线A3被与圆筒销子钥匙102同轴地形
成。
基部91具有向旋转轴线A3的周围凸出的凸部92。凸部92相对于把
持部101向前方延伸。也就是说,凸部92向与圆筒销子钥匙102延伸的方
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图5是以图4中的X-X线切断的俯视截面图。凸部92在旋转轴线A3
的延伸方向上看时被形成为多角形状(形状G)。形状G相对于与凸部92
的旋转轴线A3交叉的中心轴线CL2左右对称。另外,圆筒销子钥匙102
的俯视截面视图中的长边L2相对于中心轴线CL2平行。
在凸部92中嵌入第二磁体M2。第二磁体M2被隔开间隔嵌入旋转轴
线A3的周围。
图6A是锁定装置40的平面图。在图6A中,第一钥匙孔52朝向以假
想线示出的箭头K1的方向。当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到第一钥匙孔52
中时,成能够上锁和开锁圆筒销子锁50的状态。第一钥匙孔52能够朝向
箭头K2的方向或箭头K3的方向。
遮板机构6包括遮板60(参考图7)和遮板锁80。遮板60相当于本
发明的第一遮板。
遮板锁80能够操作遮板60。遮板锁80具有旋转体70和第一磁体
M1。在旋转体70的一端部上形成有第二钥匙孔72。旋转体70的一端部
在旋转体70之中位于上方。第二钥匙孔72从旋转体70的一端面朝向下方
地被形成。第二钥匙孔72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被形成。第二轴线A2朝
向上下方向。旋转体70能够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旋转。第二钥匙孔72
在第二钥匙孔72的第二轴线A2方向上看,与第二开口45重叠。第二钥
匙孔72能够经由第二开口45从外部看到。第二钥匙孔72包括凹部77和
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
凹部77是从旋转体70的一端面向下方凹陷的部分。凹部77在平面图
中具有多角形状。将凹部77的平面图中的多角形状作为形状H。形状H
相对于旋转体70的中心轴线CL1对称。旋转体70的凹部77具有能够与
磁体钥匙110的凸部92卡合的形状。换言之,凸部92能够嵌入凹部77。
例如,通过使凹部77的形状H为凸部92的形状G的相似形,且使形状G
比形状H小能够使凸部92嵌入凹部77。
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从凹部77的底面向下方贯穿。圆筒销子钥匙
插入孔74是能够插入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形状。圆筒销子钥匙102之中被
插入到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的部分是从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前端到
磁体钥匙110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形状
在平面图中是长方形。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以在平面图中中心与中心
轴线A2一致的方式被形成。另外,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以长边L1相
对于中心轴线CL1平行的方式被形成。通过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到圆
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能够以插入了圆筒销子钥匙102的状态使磁体
钥匙110的凸部92卡合到旋转体70的凹部77。
旋转体70能够朝向中心轴线A2的周向旋转。更详细地,旋转体70
能够绕中心轴线A2旋转。旋转体70能够在以假想线示出的箭头P2和箭
头P1之间旋转。如图6A所示,将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朝向
箭头P2的方向的状态作为第二状态P2。将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
74朝向箭头P1的方向的状态作为第一状态P1。
第一磁体M1被配置在旋转体70的下部。第一磁体M1被隔开间隔配
置在旋转体70的中心轴线A2的周围。第一磁体M1以将复合钥匙100的
凸部92嵌入凹部77的状态被配置在与嵌入于凸部92的第二磁体M2对置
的位置。
图6B是锁定装置40的平面图。图6B示出遮板60从图6A的状态移
动从而操作面55和第一钥匙孔52由遮板60堵住的状态。
图7是示出卸下第一盖42的状态的锁定装置40的平面图。在图7
中,第二盖53能看到。在第二盖53的上部形成有容纳部531。容纳部
531具有第四开口532。圆筒销子锁50的操作面55和第一钥匙孔52经由
第四开口532向上方露出。
在容纳部531上配置有遮板60、旋转体70、凸起69和弹簧67。
旋转体70被凸台535支承。凸台535形成在容纳部531中。旋转体
70能够以凸台535为中心旋转。
遮板60与旋转体7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遮板60被与连接部70
一体地形成。遮板60伴随着旋转体70的旋转移动。遮板60具有用于堵塞
第一钥匙孔52的堵塞部61。堵塞部61是以双点划线围绕的部分。
在图7中,遮板60的堵塞部61在平面图中未堵住第一钥匙孔52。将
遮板60的堵塞部61未堵住第一钥匙孔52的状态称作遮板60处于开放位
置S2。在旋转体70处于第二状态P2的情况下,遮板60处于开放位置
S2。
伴随着旋转体70从第二状态P2向第一状态P1旋转,堵塞部61移动
到堵塞第一钥匙孔52的位置。将堵塞部61在平面图中堵住第一钥匙孔52
的状态称作遮板60处于堵塞位置S1(参考图12)。伴随着旋转体70向
第一状态P1旋转,遮板60移动到堵塞位置S1。
遮板60具有遮板臂63和凸起65。在遮板臂63上形成有抵接部64。
凸起65被形成在遮板60的下表面。
弹簧67被嵌入形成于容纳部531的轴536。弹簧67的推压部673压
住凸起65。也就是说,遮板60和旋转体70被弹簧67以在平面图中逆时
针旋转的方式压住。
凸起69具有臂691。臂691与遮板臂63的抵接部64抵接。臂691通
过遮板臂63抵接将遮板60保持在开放位置S2,将旋转体70保持在第二
状态P2。
凸起69在第一盖42被安装到第二盖53上的状态下从形成于第一盖
42的第三开口46向上方凸出。当向下方压凸起69时,臂691向下方移
动,臂691从遮板臂63离开。因此,当将凸起69向下方压时,遮板60由
于弹簧67的斥力从开放位置S2向堵塞位置S1移动。另外,旋转体70从
第二状态P2向第一状态P1旋转。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69
为向下方压而操作的构成,但是也可以为向前后或左右滑动而操作的构
成。
图8是以图6B中的Y-Y线切断地俯视截面图。在图8中,旋转体70
处于第一状态P1,遮板60处于堵塞位置S1。
在第二盖53上形成有凸台535。凸台535的中心线CL3为旋转体70
的旋转中心。中心线CL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凸台535的中心形成有第
五开口561。第五开口561从凸台535的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第五开口
561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第五开口561以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连续的
方式被形成。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与凸台535的中心线CL3
平行地延伸。
因此,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到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在将
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嵌入到凹部77的状态下,圆筒销子钥匙102贯穿
第五开口561。第五开口561的直径在操作复合钥匙100使旋转体70旋转
的情况下被设定为圆筒销子钥匙102不干扰第五开口561的内壁的直径。
另外,第五开口561为通孔但是不限于通孔。只要是能够将圆筒销子钥匙
1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具有能够将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嵌入
凹部77的深度的孔即可。另外,第五开口56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不是圆
形,只要是圆筒销子钥匙102不干扰的形状即可。
在凸台535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孔562。在旋转体70的下表面上形
成有第二容纳孔711。第二容纳孔711在旋转体70处于第一状态P1的情
况下,被形成在与第一容纳孔562对置的位置。
第一磁体M1被弹簧563压向上方。在旋转体70处于第一状态P1的
情况下第一磁体M1成被嵌入第一容纳孔562和第二容纳孔711双方的状
态。因此,第一磁体M1限制旋转体70从第一状态P1向第二状态P2旋
转。将限制旋转体70的旋转的第一磁体M1的位置作为限制位置Q1。
另一方面,当第一磁体M1的上部从第二容纳孔711退回时,旋转体
70被允许从第一状态P1向第二状态P2旋转。将允许旋转体70的旋转的
第一磁体M1的位置作为允许位置Q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盖53上设置有容器566。容器566被设置在
第五开口561的下方。容器566容纳具有经由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侵入
的可能性的尘埃等异物。容器566具有侧壁567和底568。侧壁567的上
部围绕第五开口561的下部。侧壁567向下方延伸。侧壁567的下部由底
568封闭。以侧壁567和底568构成的容器566的内部空间与插入到圆筒
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的圆筒销子钥匙102相比上下方向的长度长。另
外,容器566的内部空间与插入到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的圆筒销子
钥匙102的可动范围相比宽。因此,容器566的侧壁567和底568不干扰
插入到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的圆筒销子钥匙102。另外,容器566不
必须设置。
在容纳部531上形成有安装孔564。凸起69的下部嵌入安装孔564。
凸起69由弹簧565压向上方。凸起69能够朝向下方压入。
图9是放大了图8的旋转体70的图。图10是示出将复合钥匙100插
入图8的旋转体70的状态的放大图。
在图9中,旋转体70处于第一状态P1,第一磁体M1处于限制旋转
体70的旋转的限制位置Q1。各第一磁体M1以S极和N极之中一极朝向
上方、另一极朝向下方的方式被配置。极的朝向的组合是遮板锁80的固
有的组合。
在图10中,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使
凹部77卡合凸部92。各第二磁体M2以朝向下方的极与第一磁体M1的上
方的极相同的方式被配置。各第一磁体M1由第二磁体M2压下。也就是
说,磁体钥匙110通过第二磁体M2的磁力将遮板锁80的第一磁体M1的
位置从限制位置Q1(参考图9)切换到允许位置Q2。当第一磁体M1被
切换到允许位置Q2时,能够通过复合钥匙100使旋转体70旋转。
[动作]
图11至图15是示出锁定装置40的动作的平面图。在图11至图15
中,从锁定装置40卸下第一盖42,能看到配置于锁定装置40的上部的第
二盖53。配置于第二盖53的下方的锁体54省略了图示。
首先,对从第一钥匙孔52不以遮板60覆盖的状态切换到以遮板60覆
盖第一钥匙孔52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11中,旋转体70处于第二状态P2,遮板60处于开放位置S2。
当以图11的状态压凸起69时,如图12所示,遮板60通过弹簧67的力从
开放位置S2移动到堵塞位置S1。另外,旋转体70从第二状态P2移动到
第一状态P1。
接着,对使用复合钥匙100使旋转体70旋转,切换到第一钥匙孔52
不以遮板60覆盖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
使凹部77卡合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这时,容易由圆筒销子钥匙插入
孔74决定复合钥匙100的姿势。具体地,复合钥匙100的旋转方向、上下
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变位被抑制。因此,圆筒销子钥匙102的插入动作稳
定。另外,通过凸部92和凹部77使旋转体70和磁体钥匙110卡合了的状
态稳定。复合钥匙100的磁体钥匙110将第一磁体M1从限制位置Q1切
换到允许位置Q2。当第一磁体M1被切换到允许位置Q2时,能够使旋转
体70旋转。
如图14所示,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
以使凹部77还卡合着凸部92的状态以旋转轴线A2为中心使复合钥匙100
顺时针旋转。通过使复合钥匙100旋转磁体钥匙110也旋转。遮板60一边
以遮板臂63压下凸起69的臂691,一边从堵塞位置S1移动到开放位置
S2。臂691被以遮板臂63压下,因此遮板60能够移动到开放位置S2。遮
板60伴随着旋转体70的旋转从堵塞位置S1移动到开放位置S2。另外,
旋转体70从第一状态P1变为第二状态P2。如图14所示,当遮板臂63移
动到在平面图中不与臂691重叠的位置时,被压下的臂691由于弹簧565
的弹力向上方移动。由此,臂691和遮板臂63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出重
叠。也就是说,遮板臂63的抵接部64与臂691抵接。从而,臂691将遮
板60维持在开放位置S2。在该状态下即使将复合钥匙100从圆筒销子钥
匙插入孔74和凹部77拔出,遮板60也被维持在开放位置S2。
接着,对由复合钥匙100开锁圆筒销子锁5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
14的状态下将复合钥匙100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和凹部77拔出,以
将复合钥匙100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拔出的状态不换手,如图15所
示,直接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第一钥匙孔52。当将圆筒销子钥匙102
插入第一钥匙孔52时,成能够开锁圆筒销子锁50的状态。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30中,在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旋转体
70的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状态下,通过使旋转体70的凹部77卡合
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使复合钥匙100旋转,使遮板60移动从而开放
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另外,通过将复合钥匙100从圆筒销子
钥匙插入孔74和凹部77拔出、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锁50的
第一钥匙孔52,能够开锁和上锁圆筒销子锁50。使用者能够在插入圆筒
销子钥匙102的姿势下拿着复合钥匙100的状态进行旋转体70和圆筒销子
锁50的操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钥匙100而进行锁定装置40的操
作,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100进行的锁定装置40的操作。
通过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决定复合钥匙100的姿势因此圆筒销子
钥匙102的插入动作稳定。换言之,将磁体钥匙110的第一磁体M1引导
到旋转体70的第二磁体M2。另外,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
100进行的锁定装置40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
卡合到旋转体70的凹部77,因此即使不使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卡合圆
筒销子钥匙102也能够使旋转体70旋转。但是,在只以凹部77构成旋转
体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地使凹部77和凸部92嵌合着使旋转体旋转,需要
大地构成凹部77的深度尺寸和凸部92的高度尺寸。如本申请的构成,凹
部77和凸部92的卡合之外,通过使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卡合圆筒销子
钥匙102卡合,能够不使旋转体70或磁体钥匙110变大而使旋转体70易
于旋转。从而,能够使旋转体70或磁体钥匙110紧凑,同时使旋转体70
易于旋转。
通过磁体钥匙110的凸部92和旋转体70的凹部77,旋转体70和磁
体钥匙110被可靠地组合。因此,使旋转体70和磁体钥匙110卡合的状态
稳定,能够可靠地进行旋转体70的操作。
旋转体70的凹部77的第二轴线在与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
的第一轴线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使磁体钥匙110的凸部92卡合旋转体70
的凹部77的方向和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
52的方向为相同方向。使用者能够在圆筒销子钥匙102朝向相同的方向的
状态下进行旋转体70和圆筒销子锁50的操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
钥匙100,在圆筒销子钥匙102朝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锁定装置40
的操作。
磁体钥匙110被设置在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基端部102a上。圆筒销子
钥匙102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为使旋转体70的凹部77和磁体钥匙
110卡合时的引导件。因此,能够使旋转体70的凹部77和磁体钥匙110
容易卡合。另外,通过由圆筒销子钥匙102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引
导,旋转体70的凹部77和磁体钥匙110被可靠的组合,因此使旋转体70
的凹部77和磁体钥匙110卡合的状态稳定,能够可靠地进行旋转体70的
操作。
磁体钥匙110被与把持部101一体地设置,能够使使用者加给把持部
101的旋转力直接传送给磁体钥匙110。另外,与将磁体钥匙110相对于
把持部101分开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造复合钥匙100。
另外,磁体钥匙110被与圆筒销子钥匙102同轴地设置,因此以相同
旋转轴进行圆筒销子钥匙102的旋转操作和磁体钥匙110的旋转操作。由
此,能够更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100进行的锁定装置40的操作。
磁体钥匙110的第二磁体M2的两极延伸的方向被朝向圆筒销子钥匙
的延伸的方向配置。遮板锁50的第一磁体M1以与第二磁体M2对应的方
式被配置于旋转体70。因此,第一磁体M1和第二磁体M2被朝向与使磁
体钥匙110的凸部92卡合到旋转体70的凹部77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被配
置,因此第一磁体M1和第二磁体M2的配置容易。
第二盖53包括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周围向插入的方向延伸的
有底的容器566。因此,在尘埃等异物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侵入的情
况下,能够将异物容纳到容器566中。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的锁定系统130中,在旋转体170上不形成凹部,只具
有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特点与实施方式1的锁定系统30不同。圆筒
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与本发明的第二钥匙孔对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与
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上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不
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6是省略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锁定装置14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6所示,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形状为能够插入复合钥匙100的
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形状。具体地,例如,圆筒销子钥匙102的截面形状
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形状为相似形,以能够将圆筒销子钥匙102
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方式使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比圆筒销子
钥匙102大。例如,在圆筒销子钥匙102的截面形状是长方形的情况下
(参考图5),将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形状设置为与作为圆筒销子钥
匙102的截面形状的长方形为相似形的长方形。
图17是旋转体170的放大截面图。图18是示出将复合钥匙100插入
图17的旋转体170的状态的放大图。
在图17中,第一磁体M1处于限制旋转体170的旋转的限制位置
Q1。
在图18中,将复合钥匙100的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旋转体170的圆
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如图18所示,当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孔74时,磁体钥匙110将遮板锁80的第一磁体M1从限制位
置Q1切换到允许位置Q2。
在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状态下,通过
使复合钥匙100旋转,圆筒销子钥匙102的一部分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
74的周壁的一部分接触,能够使旋转体170旋转。
[实施方式2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130中,在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孔74,且使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和圆筒销子钥匙102卡合
的状态下,通过使磁体钥匙110旋转,使遮板60移动而开放圆筒销子锁
50的第一钥匙孔52。另外,通过将圆筒销子钥匙102从圆筒销子钥匙插
入孔74拔出,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
圆筒销子锁50的开锁和上锁成为可能。使用者能够在插入圆筒销子钥匙
102的姿势把持着复合钥匙100那样进行旋转体170和圆筒销子锁50的操
作。因此,能够不换手拿复合钥匙100进行锁定装置140的操作,能够顺
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100进行的锁定装置140的操作。
通过在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中使圆筒销子钥匙102旋转,圆筒销
子钥匙102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周壁接触,能够将旋转体170从第
一状态旋转到第二状态。因此,除了将磁体钥匙110的第一磁体M1向旋
转体70的第二磁体M2引导的效果之外,能够省略旋转体170的凹部。因
此,能够在旋转体170中采用单纯的形状。另外,省略了凹部的那部分空
间能够提高锁定装置140的布局的自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凸部92
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容纳第一磁体M1的形状,采用什么样的形状都可
以。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的锁定系统230中,第一磁体M1和第二磁体M2的配
置与实施方式1的锁定系统30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
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
明。
图19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锁定系统230的复合钥匙200的截面图。
如图19所示,在凸部292上配置有第二磁体M2。第二磁体M2以在相对
于圆筒销子钥匙202延伸的方向交差的方向上两极(S极、N极)相对的
方式被配置。
如果具体地说明,将第二磁体M2的两极(S极、N极)延伸的方向
作为第三方向T3。第二磁体M2以圆筒销子钥匙202延伸的方向(前后方
向)和第三方向T3交叉的方式被配置。
图20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锁定系统230中是放大了锁定装置240的
旋转体270的俯视截面图。图21是示出将复合钥匙200插入图20的旋转
体270的状态的放大图。
如图20所示,在第二盖53上形成有凸部571。在凸部571上形成有
第一容纳孔562。在旋转体270的侧面形成有第二容纳孔711。第二容纳
孔711在旋转体270处于第一状态P1的情况下,被形成在与凸部571的第
一容纳孔562对应的位置处。
在第一容纳孔562和第二容纳孔711中容纳有第一磁体M1。第一磁
体M1由弹簧563压向图示左方。第一磁体M1成被嵌入第一容纳孔562
和第二容纳孔711双方的状态。
在图21中,将圆筒销子钥匙2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使
旋转体270的凹部77卡合复合钥匙200的凸部292。
当使旋转体270的凹部77卡合复合钥匙200的凸部292时,第一磁体
M1由第二磁体M2推压到图示右方。也就是说,第一磁体M1的位置从限
制位置Q1切换到允许位置Q2。当第一磁体M1的位置切换到允许位置
Q2时,能够由复合钥匙200操作旋转体270。
[实施方式3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230中,磁体钥匙210的第二磁体M2被朝
向相对于磁体钥匙210的圆筒销子钥匙202的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配
置。遮板锁280的第一磁体M1以与第二磁体M2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在旋
转体270的周围。因此,即使使旋转体270小型化也能够确保配置第二磁
体M2的空间,能够使锁定装置240小型化。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的锁定系统330中,复合钥匙300的把持部301具有安
装孔304。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304被形成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锁
定系统30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
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2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锁定系统330的复合钥匙300的侧视图。
如图22所示,复合钥匙300的把持部301具有安装孔304。当将圆筒销子
钥匙302的中心线设为CL4时,中心线CL4和安装孔304在上下方向上只
离开距离W1。也就是说,复合钥匙300的把持部301相对于中心线CL4
是上下非对称。把持部301的形状为非对称,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接触把
持部301来判别把持部301的朝向。因此,使用者通过把持部301的形状
易于区别复合钥匙300的姿势,即能够将圆筒销子钥匙302插入旋转体70
的姿势和不能将圆筒销子钥匙302插入旋转体70的姿势。
另外,例如,在安装孔304中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安装钥匙扣等物
件。通过安装钥匙扣等的物件,使用者易于更明确地区别复合钥匙300的
姿势。
[实施方式4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330中,在复合钥匙300的把持部301上,
在相对于圆筒销子钥匙302的中心线CL4偏了的位置具有安装孔304。因
此,使用者易于区别复合钥匙300的姿势。复合钥匙300的姿势是能够将
圆筒销子钥匙302插入旋转体70的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复
合钥匙300的姿势和不能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
插入孔74的复合钥匙300的姿势。因此,在使用者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
入凹部77和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时,难以弄错复合钥匙300的姿势,
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300进行的锁定装置340的操作。另外,能够
通过在安装孔304中安装物件来更明确地区别复合钥匙300的姿势。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5的锁定系统430中,第一磁体M1和第二磁体M2的配
置与实施方式1的锁定系统30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
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
明。
图23和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锁定系统430的一部分的平
面图。在图23中,示出旋转体470和复合钥匙400。复合钥匙400的把持
部401的端部401A朝向前方、端部401B朝向后方。图23示出将复合钥
匙400的凸部492和圆筒销子钥匙402插入旋转体470之前的状态。能够
以该姿势将凸部492和圆筒销子钥匙402插入旋转体470。将把持部401
的端部401A朝向前方、端部401B朝向后方的姿势作为第一姿势PS1。
在旋转体470上配置有4个第一磁体M1。4个第一磁体M1在旋转体
470的中心A21的周围被隔开间隔配置。4个第一磁体M1之中,配置于
左前方和右后方的第一磁体M1的N极朝向上方。配置于左后方和右前方
的第一磁体M1的S极朝向上方。
在复合钥匙400的磁体钥匙410上也配置有4个第二磁体M2。4个第
二磁体M2在凸部492的平面图中的旋转轴线A31的周围被隔开间隔配
置。旋转轴线A31与圆筒销子钥匙402的平面图中的中心一致。4个第二
磁体M2之中,配置于左前方和右后方的第二磁体M2的S极朝向上方、
N极朝向下方。配置于左后方和右前方的第二磁体M2的N极朝向上方、
S极朝向下方。因此,通过在第一姿势PS1的状态下将复合钥匙400插入
旋转体470,第一磁体M1的位置被从限制位置Q1切换到允许位置Q2。
在图24中,复合钥匙400的把持部401的端部401A朝向后方、端部
401B朝向前方。将把持部401的端部401A朝向后方、端部401B朝向前
方的姿势作为第二姿势PS2。
第二姿势PS2是相对于第一姿势PS1使复合钥匙400旋转180度的姿
势。也就是说,当使复合钥匙400绕圆筒销子钥匙402的旋转轴线A31旋
转180度时,从第一姿势PS1变成第二姿势PS2。
在第二姿势PS2中,4个第二磁体M2的配置也与第一姿势PS1的情
况相同。这是因为4个第二磁体M2的极(S极、N极)的配置相对于圆
筒销子钥匙402的旋转轴线A31为点对称。
因此,通过在第二姿势PS2的状态下将复合钥匙400插入旋转体
470,遮板锁480的第一磁体M1的位置被从限制位置Q1(参考图9)切
换到允许位置Q2(参考图10)。
[实施方式5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430中,将圆筒销子钥匙402相对于旋转体
470的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以第一姿势PS1和第二姿势PS2中的任一个
插入都能够进行遮板60的解除。易于将圆筒销子钥匙402相对于圆筒销
子钥匙插入孔74插入,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钥匙400进行的锁定装置
440的操作。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6的锁定系统530中,具有保护部572这一点与实施方式
1的锁定系统30不同。保护部57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遮板。在以下的说
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方
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5是在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锁定系统530中放大了锁定装置540的
旋转体570的俯视截面图。图26是示出将复合钥匙500插入到图25的旋
转体570的状态的放大图。
如图25所示,旋转体570具有第三容纳孔573。第三容纳孔573的开
口朝向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保护部572配置于第三容纳孔573。保护
部572由弹簧574压向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保护部572的上表面为锥
面。将保护部572堵塞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状态作为闭位置PC1。
如图26所示,当圆筒销子钥匙502的顶端与保护部572接触时,保护
部572顶着弹簧574被压入第三容纳孔573。将保护部572被压入第三容
纳孔573,允许圆筒销子钥匙502的插入的状态作为开位置PC2。
在圆筒销子钥匙502没有被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的状态下,
保护部572为闭位置PC1。当圆筒销子钥匙502被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
孔74时,为开位置PC2。
[实施方式6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530中,旋转体570具有作为第二遮板的保
护部572。保护部572堵塞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并且通过将圆筒销子
钥匙502插入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来开放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因
此,能够抑制尘埃等异物从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侵入。
[实施方式7]
在实施方式7的锁定系统630中,锁定装置640的遮板660和旋转体
670不是一体而是分开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锁定系统30不同。在以下的
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只对与实施
方式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7、图28和图29是在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锁定系统530中示出锁
定装置640的平面图。在图27、图28和图29中,卸下第一盖642能看见
第二盖653。第一盖642以双点划线示出。
如图27所示,在第二盖653的上部形成有容纳部631。在第二盖653
的容纳部631中配置有遮板660和旋转体670。
遮板660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形成于容纳部631的凸台636上。遮板
660具有堵塞部661、遮板凸轮662和凸部663。
堵塞部661是堵塞第一钥匙孔52的部分。在图27中,堵塞部661开
放第一钥匙孔52。将堵塞部661开放第一钥匙孔52的状态作为开放位置
S2。将堵塞部661堵塞第一钥匙孔52的状态作为堵塞位置S1(参考图
29)。遮板660能够在堵塞位置S1和开放位置S2之间移动。
遮板凸轮662向旋转体670凸出。凸部663被形成在遮板660的上表
面上。凸部663从形成于第一盖642的引导孔663A向上方凸出。遮板660
由弹簧771压向从堵塞位置S1朝向开放位置S2的方向(顺时针)。在图
27中,能够通过逆时针操作凸部663来使遮板660从开放位置S2向堵塞
位置S1移动。
旋转体670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形成于容纳部631的凸台(未图示)
上。旋转体670能够以旋转轴线A22为中心旋转。在旋转体670上形成有
操作凸轮675。操作凸轮675向遮板660凸出。旋转体670由弹簧772以
逆时针旋转的方式压着。
在旋转体670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凸部676。凸部676嵌入形成于第二
盖653的槽676A。旋转体670的旋转由凸部676和槽676A限制在规定的
范围。
在图27中,旋转体670处于第二状态P2。在旋转体670处于第二状
态P2的情况下,遮板锁80的第二磁体M2处于允许位置Q2。在允许位置
Q2处,允许旋转体670从第二状态P2向第一状态P1旋转。
在图29中,旋转体670处于第一状态P1。在旋转体670处于第一状
态P1的情况下,遮板锁80的第二磁体M2处于限制位置Q1。在限制位置
Q1处,限制旋转体70从第一状态P1向第二状态P2旋转。
接下来,对锁定装置64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7的状态下,遮板
660处于开放位置S2,旋转体670处于第二状态P2。遮板锁80的第二磁
体M2处于允许位置Q2。在允许位置Q2处,允许旋转体70旋转。
操作凸轮675的前部与遮板凸轮662的后部接触。操作凸部663使遮
板660逆时针旋转。遮板凸轮662压下操作凸轮675使旋转体670顺时针
旋转。
如图28所示,当遮板660到达堵塞位置S1时,遮板凸轮662和操作
凸轮675的接触被暂时解除。当遮板凸轮662和操作凸轮675的接触被解
除时,旋转体670通过来自弹簧772的压缩力逆时针从第二状态P2旋转
到第一状态P1。在旋转体670处于第一状态P1的情况下,遮板锁80的第
二磁体M2变化到限制位置Q1。
如图29所示,通过遮板凸轮662与操作凸轮675接触来限制遮板660
的顺时针的旋转。
在图29的状态下,通过将复合钥匙100的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
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使旋转体670的凹部77卡合复合钥匙100的凸部
92,遮板锁80的第二磁体M2从限制位置Q1变化到允许位置Q2。当第
二磁体M2变化到允许位置Q2时,旋转体670成能够顺时针旋转的状
态。
当使旋转体670顶着弹簧772顺时针旋转时,操作凸轮675和遮板凸
轮662的接触被暂时解除,允许遮板660向右方向旋转。遮板660由弹簧
771顺时针压着,因此当操作凸轮675和遮板凸轮662的接触被解除时,
旋转到开放位置S2。
旋转体670由于弹簧772的施力旋转到开放位置S2,返回图27所示
的状态。
[实施方式7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630中,锁定装置640的遮板660和旋转体
670不是一体而是分开。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系统630中,通过将复合钥
匙100的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旋转体670的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且
使旋转体70的凹部77卡合复合钥匙100的凸部92,使复合钥匙100旋
转,来使遮板660移动从而开放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另外,
通过将复合钥匙100从旋转体670的圆筒销子钥匙插入孔74和凹部77拔
出,将圆筒销子钥匙102插入圆筒销子锁50的第一钥匙孔52,圆筒销子
锁50的操作成为可能。使用者能够在插入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姿势下拿
着复合钥匙100那样进行旋转体70和圆筒销子锁50的操作。因此,能够
不换手拿复合钥匙100进行锁定装置640的操作,能够顺畅地进行由复合
钥匙100进行的锁定装置640的操作。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不
过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示。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
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实施上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将磁体钥匙110与把持部101一体形成
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分开形成。在该情况下,只要磁体钥匙被
设置在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基端部102a的周围,就可以与把持部101接
触,如图30所示,在圆筒销子钥匙102延伸的方向上可以与把持部101分
开。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磁体钥匙110的旋转轴线A3与圆筒销
子钥匙102的旋转轴线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31所示,磁体
钥匙110也可以是被设置在圆筒销子钥匙102的基端部102a的周围的构
成。只有旋转轴线A3朝向圆筒销子钥匙102延伸的方向,就可以不与圆
筒销子钥匙10的旋转轴线A4重叠。在该情况下,旋转体的圆筒销子钥匙
插入孔以旋转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周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跨乘式车辆的一例说明了的自动二轮车10是动
力单元18能够相对于车体框架15摇动的踏板式,但是也能够适用于其它
类型的跨乘式车辆。例如,也可以是引擎被固定在框架上的所谓弯梁式,
还可以是以使用者的腿夹住(夹膝)车体行驶的运动型。另外,跨乘式车
辆不限于二轮车。例如,也可以是具有三轮以上的车辆。并且,可以是
ATV(AllTerrainVehicle,全地形车)或雪橇。
符号说明
10自动二轮车
30锁定系统
40锁定装置
42第一盖
50圆筒销子锁
52第一钥匙孔
53第二盖
60遮板
70旋转体
77凹部
80遮板锁
100复合钥匙
101把持部
102圆筒销子钥匙
110磁体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