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井下落物打捞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打捞多种井下落物的
多功能的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井下打捞工具很多,结构不同,各有不同的用途,但是一般用途
单一,只能完成一种井下落物的打捞,井下落物种类较多,例如绳类落物、卡瓦、
牙轮、短长度管杆、封隔器和管状工具等,有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对井下多种
落物进行多次重复打捞,造成作业周期增长、作业成本增大。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打捞工具及
打捞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法,能实现打捞井下多种不同
类别落物,节省作业时间、施工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捞工具,所述打捞工具包括一底部开口
的壳体,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沿所述壳体周向设置、且能沿所述壳体径向开合的弹
性捞爪部,所述弹性捞爪部内部穿设有沿所述弹性捞爪部周向环绕的开合控制
线,所述开合控制线的自由端沿所述壳体向上并穿过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壳体顶
部设置有缆线连接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捞爪部内部设置有供所述开合控制
线穿设的螺旋孔道。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孔道包括靠近所述弹性捞爪部外壁
设置的第一组孔道和靠近所述弹性捞爪部内壁设置的第二组孔道。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捞爪部包括周向均布的多个捞爪单
元,相邻两个所述捞爪单元之间形成有捞爪间隔槽。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捞爪单元下部为周向尺寸向下渐缩的三
角形或者梯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孔道和所述第二组孔道在各所述
捞爪单元内部形成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开合控制线包括第
一开合控制线和第二开合控制线,所述第一开合控制线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捞爪
单元上,所述第一开合控制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孔道后通过所述壳体内部
空间穿出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开合控制线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捞爪单元上,
所述第二开合控制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孔道后通过所述壳体内部空间穿
出所述壳体顶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两个控制线通过孔,所
述第一开合控制线和所述第二开合控制线的自由端分别向上穿设通过一所述控
制线通过孔。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捞爪部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侧壁上
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挂钩结构;各所述挂钩结构为一底部固定于所述弹性捞爪部
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侧壁上、自由端向上且向所述壳体内侧倾斜的柱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缆线连接结构下方的位置
设置有直径向下渐增的锥形过渡段,所述锥形过渡段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水
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上述打捞工具进行落物打捞的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所述开合控制线与一第一缆线连接,所述缆线连接结构上连接
一第二缆线;
(2)所述打捞工具下放时,先下放第一缆线一段距离,之后同时同速下放
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以保证下放过程中,弹性捞爪部始终处于张开状态;
(3)当所述打捞工具下放到井底时,先缓慢上提第一缆线,控制拉力在所
述弹性捞爪部的闭合力与所述打捞工具自重之间,以保证在所述打捞工具上提前
所述弹性捞爪部闭合;所述弹性捞爪部完全闭合后,加大拉力同时同速上提第一
缆线和第二缆线使所述打捞工具离开井底;
(4)通过拉力的大小判断是否捞到井下落物,若打捞成功则继续同时同速
上提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若打捞未成功,保持第一缆线不动,上提第二缆线一
段距离,再同时同速下放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使所述打捞工具达到井底重复打
捞动作,直至打捞成功。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法,利用底部弹性捞爪部的开合
一次性抓住井下多种落物,打捞工具上提前可以控制弹性捞爪部先闭合避免打捞
落物坠落,进而将井下多种落物同时捞出;利用顶部的缆线进行上提下放,根据
缆线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打捞到落物,能够使每次打捞都能够有效,避免无效工作;
本打捞工具缆线上提下放一次性打捞,节省作业时间、施工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打捞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捞工具(不含开合控制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打捞工具100,包括一底部开口的壳体1,壳体1
下部设有沿壳体1周向设置、且能沿壳体1径向开合的弹性捞爪部2,弹性捞爪
部2内部穿设有沿所述弹性捞爪部周向环绕的开合控制线3,开合控制线3的自
由端沿壳体1向上并穿过壳体1顶部与第一缆线(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连接,
通过第一缆线提拉开合控制线3实现弹性捞爪部2的径向开合,在打捞工具100
上提前可以控制弹性捞爪部2闭合,避免打捞落物坠落,进而一次性将井下多种
落物同时捞出。壳体1顶部设置有缆线连接结构4,在本实施方式中,缆线连接
结构4为开口向下的U形挂钩结构,缆线连接结构4也可以是封闭的环形结构。
缆线连接结构4上连接有第二缆线(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打捞工具100通
过第二缆线进行上提下放,同时根据第二缆线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打捞到落物,能
够使每次打捞都能够有效,避免无效工作。
进一步,如图1所示,弹性捞爪部2内部设置有供开合控制线3穿设的螺旋
孔道20。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孔道20包括靠近弹性捞爪部2外壁设置的第一
组孔道201和靠近弹性捞爪部2内壁设置的第二组孔道202。
进一步,如图1所示,弹性捞爪部2包括周向均布的多个捞爪单元21,相邻
两个捞爪单元21之间形成有捞爪间隔槽22。为了便于打捞工具100下放和弹性
捞爪部2收拢闭合,各捞爪单元21下部为周向尺寸向下渐缩的三角形或者梯形
形状。捞爪单元21相互间隔,具备径向开合的弹性,从而能够实现径向的收拢,
避免内部的打捞落物坠落。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弹性捞爪部2的弹性开合
能力,弹性捞爪部2采用弹簧钢材料(比如60Si2Mn、50CrVA),该材料具有好
的弹性、高屈服强度和高疲劳强度。弹性捞爪部2与壳体1可以是采用同一种材
料(弹簧钢材料)一体构成,也可是在壳体1下部设置由弹簧钢材料构成的弹性
捞爪部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组孔道201和第二组孔道202在各捞爪
单元21内部形成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本实施例中,开合控
制线3包括第一开合控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线32,第一开合控制线31的一端
固定于一所述捞爪单元21上,第一开合控制线31的自由端穿过第一组孔道201
后通过所述壳体内部空间穿出壳体1顶部;第二开合控制线32的一端固定于一
所述捞爪单元21上,第二开合控制线32的自由端穿过第二组孔道202后通过所
述壳体内部空间穿出壳体1顶部。为避免捞爪单元21受力不均,第一开合控制
线31的固定位置与第二开合控制线32的固定位置径向对称设置。第一开合控制
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线32以螺旋形式环绕在弹性捞爪部2内部,达到控制开合
功能的同时避免了彼此之间的缠绕。为了便于第一开合控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
制线32通过壳体1顶部,壳体1顶部设置有两个控制线通过孔11,第一开合控
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线32的自由端分别向上穿设通过一控制线通过孔11。第
一开合控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线32通过壳体1顶部后汇合在一起,与第一缆
线连接,通过第一缆线提拉控制第一开合控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线32的收紧
程度,从而控制弹性捞爪部2的径向开合。第一开合控制线31和第二开合控制
线32的自由端自壳体内部的中空空间穿出能够使第一缆线的操作更加灵活。
进一步,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打捞绳类落物,弹性捞爪部2位于壳体1内
侧的侧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挂钩结构23。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挂钩结构23
为一底部固定于弹性捞爪部3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侧壁上、自由端向上且向壳体
内侧倾斜的柱状单元,该挂钩结构也可以是其他便于绳类落物钩挂的结构。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为了减小上提过程中井内液体阻力,壳体1位
于缆线连接结构4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直径向下渐增的锥形过渡段12。为减小下放
过程中液体的浮力造成的阻力,锥形过渡段12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水孔
121。
使用本发明的打捞工具100进行落物打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开合
控制线3与第一缆线连接,缆线连接结构4上连接第二缆线。打捞工具100下放
时,先下放第一缆线一段距离(0.5米左右为宜)后,同时同速下放第一缆线和
第二缆线,以保证下放过程中,弹性捞爪部2始终处于张开状态。在下放过程中,
为了便于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的控制,避免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缠绕在一起,一
般每隔20米采用一个缆线卡子(现有技术),缆线卡子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缆线
上,缆线卡子的另一端能滑动的套设于第二缆线上。当打捞工具100下放到井底
时,先缓慢上提第一缆线,控制拉力在弹性捞爪部2的闭合力与打捞工具100自
重之间,以保证在打捞工具100上提前弹性捞爪部2闭合,这样能将井底一种或
者多种落物同时抓入打捞工具100内。弹性捞爪部2完全闭合后,加大拉力同时
同速上提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使打捞工具100离开井底,通过拉力的大小判断是
否捞到井下落物,若打捞成功则继续同时同速上提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若打捞
未成功,保持第一缆线不动,上提第二缆线一段距离(0.5米左右为宜),再同
时同速下放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使打捞工具100达到井底重复打捞动作,直至
打捞成功。
为了能有效地利用第一缆线控制弹性捞爪部2在井下的开合,在设计弹性捞
爪部2的弹性时,应使其闭合力小于打捞工具100本身的重力。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打捞工具及打捞方法,利用底部弹性捞爪部的开合
一次性抓住井下多种落物,打捞工具上提前可以控制弹性捞爪部先闭合避免打捞
落物坠落,进而一次性将井下多种落物同时捞出;利用顶部的缆线进行上提下放,
根据缆线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打捞到落物,能够使每次打捞都能够有效,避免无效
工作;本打捞工具缆线上提下放一次性打捞,节省作业时间、施工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