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38778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9713.X

申请日:

1997.09.30

公开号:

CN1184163A

公开日:

1998.06.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0.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7.9.30|||公开

IPC分类号:

C22B19/32

主分类号:

C22B19/32

申请人:

葫芦岛锌厂;

发明人:

崔崇智

地址:

125003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有色金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韩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态锌的加铝除铁工艺方法,由于加铝时采用了较低的铝铁比,即0.2—1.3∶1,通过控制合适的熔析温度,生成一种漂浮于液态锌表面的含铁金属化合物,经自动漂浮、挤压、富集,此含铁金属化合物形成一定厚度的泥砂状或湿砂状除铁渣,将渣铲出即达到除铁目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无污染,渣含铁高且易处理,有价金属损失少,劳动强度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向反应炉内含铁高的液态锌 中均匀加铝,在一定的熔析温度下,生成除铁产物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金属 化合物FeAl 3 或FeAl 3 ·nAl,再经鼓风或搅拌,使产生的除铁产物氧化造 渣,并漂浮于液态锌表面,最后扒出氧化渣即达到除铁目的,本发明的特 征在于均匀加入高铁液锌中的铝的铝铁重量比为0.2-
2: 3∶1,并在500℃ -580℃的熔析温度下生成除铁产物,主成份为金属化合物FeAl、 Fe 2 Al 4 ·Zn、Fe 2 Al 5 ·Zn,此金属化合物经自动漂浮、挤压、富集,当形 成的泥砂状或湿砂状的含铁为14-24%的除铁渣层后,将渣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除 铁产物后,7-10天提高一次液态锌的温度,温度控制在600℃-750℃ 之间,时间为8-1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其特征在于富 集时间控制在25-45天范围内,除铁渣渣层厚度控制在15cm以上,最好 在15-30cm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其特征在 于除铁渣的铲出温度控制在600℃-700℃的范围内。

说明书


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色重金属火法冶炼中锌的熔析精炼,特别适用于液态锌的加铝除铁工艺方法。

    众所周知现有的液态锌加铝除铁工艺方法有如下二种:

    1、波兰的加铝除铁工艺流程

    该工艺的操作方法是向反应炉的含铁高的锌液中均匀加入金属铝,加入铝的重量与高铁液态锌中含铁重量的比值,即铝铁比为1.5∶1,在反应炉内熔析温度为460℃-500℃的条件下,生成铝铁金属化合物,主要成分为FeAl3,由于铝铁金属化合物的比重较锌小,所以其生成后以液态的形式漂浮在反应炉内锌液的上部,并与锌液融合形成高铁铝液锌,含铁重量百分比小于4%,将此高铁铝液锌引出反应炉,进行二次蒸馏,回收锌蒸气,余下的铁铝渣待以后处理。反应炉下部的液锌即是所要得到的低铁液锌,放出后即成B号锌。此方法有大量的高铁铝液锌需要二次蒸馏,使除铁工艺变得复杂,成本也高。

    2、鼓风造渣除铁工艺流程:

    此工艺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操作步骤是将铝均匀加入反应炉内含铁高的液态锌中,铝铁比为1.5-2.0∶1,在炉内熔析温度为480℃-500℃的条件下,生成铝铁金属化合物,主要成份为FeAl3或FeAl3·nAl,此铝铁金属化合物漂浮于反应炉内液锌的上部,并与液锌融合成高铁铝液锌,经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糊状除铁产物,此时进行鼓风或搅拌,使糊状的高铁铝液锌氧化成渣,氧化渣中铁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7%,此渣漂浮在液锌表面,扒出此渣即可获得所需要的低铁液锌。采用此工艺需增设鼓风或搅拌设备,以及收尘设备;同时在扒渣前需加大量地氯化铵,以使渣锌分离,这样就产生大量烟气,烟气中含有有害成份,其中氯化锌气体能造成收尘设备失效,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成的氧化态的高铁铝锌处理困难,费用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工艺加铝中存在的铝铁比高、高铁铝液锌产量大除铁渣含铁低、有价金属损失多、劳动量大费用高、工艺设备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从而提供一种铝铁比低、除铁渣含铁高、有价金属损失少、设备简单、劳动强度小、除铁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向反应炉内含铁高的液态锌中均匀加铝,在一定的熔析温度下,生成除铁产物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金属化合物FeAl,或FeAl3·nAl,再经鼓风或搅拌,使产生的除铁产物氧化造渣,并漂浮于液态锌表面,最后扒出此氧化渣,即可达到除铁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均匀加入高铁液锌中的铝的铝铁重量比为0.2-1.3∶1,在500℃-580℃的熔析温度下生成除铁产物,主成份为金属化合物FeAl、Fe2Al4·Zn、Fe2Al5·Zn,此金属化合物经自动漂浮、挤压、富集并形成泥砂状或湿砂状的含铁为14-24%的除铁渣层后,将渣铲出。

    为达到较佳的除铁效果,在生成除铁产物后,7-10天内可提高一次反应炉内液锌的温度,温度控制在600℃-750℃之间,时间为8-16小时;富集时间可控制在25-45天之内,除铁渣渣层厚度控制在15cm以上,最好在15-30cm以内;除铁渣的铲出温度控制在600℃-700℃的范围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积极效果可用下表说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表    序号    1    2    3    工艺方法波兰的加铝除铁法加铝鼓风造渣除铁法本发明-加铝漂浮富集除铁法    铝铁重量比    1.5∶1    1.5∶1    0.2-1.3∶1出炉前除铁产物含铁%    <4    5-7    14-24出炉前除铁产物状态    液态  氧化或半氧化    泥砂状或湿砂状  除铁产物出炉难易    较难    较易    最易  除铁产物处理难易    较难    最难    较易    工艺污染程度    无    烟尘污染    无    除铁设备    最多    较多    较少    除铁劳动量    较大    较大    较小除铁费用(万元/吨铁)    >4    3.58    1.31对液锌含铁的适应范围    较窄    较窄    较宽  除铁产物主要成分    FeAl3FeAl3,FeAl3·nAl FeAl、Fe2Al4Zn、Fe2Al5Zn    有价金属损失    较少    较多    较少    其它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其简要说明可参见给出的实施例。

    实施例1:按铝铁重量比为0.7-13∶1计算出用铝量,将铝均匀加入反应炉内高铁液锌中,反应炉内熔析温度控制在500℃-540℃以内,自动漂浮、挤压、富集时间为15-60天,当除铁渣渣层厚度达到20cm以上时,在580℃-650℃的出渣温度下,将渣铲出,并立即切成所需块状,备以后处理,即可获得渣含铁重量百分比16-20%的除铁渣。

    实施例2:

    按铝铁重量比为0.2-0.7∶1计算出用铝量,将铝均匀加入反应炉内的高铁液锌中。炉内熔析温度控制在520℃-580℃,自动漂浮、挤压、富集时间为15-60天,并每隔7-10天提高反应炉内温度一次,温温度控制在650℃-750℃之内,持续时间为8-16小时,当渣层厚度达到15cm以上时,在600℃-700℃的出渣温度下,将渣铲出,并切成到需块状,冷却后可获得渣含铁重量百分比为20-24%的除铁渣。

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液态锌的除铁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态锌的加铝除铁工艺方法,由于加铝时采用了较低的铝铁比,即0.21.31,通过控制合适的熔析温度,生成一种漂浮于液态锌表面的含铁金属化合物,经自动漂浮、挤压、富集,此含铁金属化合物形成一定厚度的泥砂状或湿砂状除铁渣,将渣铲出即达到除铁目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无污染,渣含铁高且易处理,有价金属损失少,劳动强度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