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6092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1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41644.9

申请日:

2015.07.24

公开号:

CN105064451A

公开日:

2015.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公布日:2015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150724|||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升益; 张丹丹; 凌文斌; 汪卫坤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0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郝瑞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井体(11),
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括六块第
一砖体(111),每一块所述第一砖体(111)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
且所述第一砖体(111)为实心砖,六块所述第一砖体(111)顺次拼接
构成正六边形井砖,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
任意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111)的底面相接;
多组所述井体(11)相互拼接构成蜂巢状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用于固定所述井组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由多块第二砖
体(121)堆砌构成,所述支撑体(12)的高度与所述井体(11)的高
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砖体(111)的一端设置有卡合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
配合的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砖体的上端设置有凹槽(111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12)
相配合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卡合部为所述凹槽(1112)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凸台,或者所述卡合
部为所述凸台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凹槽(1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凸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凸台包括第一凸台(1113)和设置在第一凸台(1113)上的第二凸台
(1114),所述第一凸台(1113)和所述第二凸台(1114)呈台阶状分
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凹槽(1112)的深度为15mm,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砖体的顶面还设置有两条定位筋(1111),两条所述定位筋(1111)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砖体顶面的左右两端,且所述定位筋(1111)的截
面形状为半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砖体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置有手握槽(1115)。

说明书

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
和应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显得尤为重要,雨水收集处理后可用于绿
化,道路清洁、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目前,常用的用
于收集雨水的用砖块构成的砖砌井一般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其
构成砖砌井的砖块一般采用圆形、椭圆形、方形的实心砖或者实心砖,
相邻的上下两层砖块之间通过水泥砂浆等粘结材料进行粘结固定。

但是采用上述砖块构成的砖砌井存在着如下缺陷:大面积采用这
种圆形椭圆形等砖块,相邻的砖块与砖块之间是圆形接触属于点接触,
结构上不牢固的同时容易大面积坍塌,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储水空间;
相邻的两层砖块之间采用采用砂浆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进行粘接,
浪费了资源,施工程序复杂,而且施工带有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在如
东北等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冬季没有办法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其井体
内相邻两层砖体之间需要采用混凝土进行连接,浪费资源,施工程序
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会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另外,采
用混凝土来连接相邻的砖体,施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
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
括六块第一砖体,每一块所述第一砖体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且
所述第一砖体为实心砖,六块所述第一砖体顺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
砖,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
体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的底面相接;多组所述井体相互拼接构成蜂
巢状井组。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井组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多块第
二砖体堆砌构成,所述支撑体的高度与所述井体的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砖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合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
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一砖体的上端设置有凹槽,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
相配合的凸台。

其中,所述卡合部为所述凹槽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凸台,或者所
述卡合部为所述凸台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凹槽。

其中,所述凸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矩形。

其中,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设置在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呈台阶状分布。

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5mm,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

其中,所述第一砖体的顶面还设置有两条定位筋,两条所述定位
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砖体顶面的左右两端,且所述定位筋的截面形状
为半圆形。

其中,所述第一砖体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置有手握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
水的砖砌井,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
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
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
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
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
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
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
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砖砌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井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实心砖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实心砖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井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砖体的示意图。

1、砖砌井,11、井体,111、第一砖体,1111、定位筋,1112、凹
槽,1113、第一凸台,1114、第二凸台,1115、手握槽,12、支撑体,
121、第二砖体,1211、半圆形凹槽,13、井盖,131、井座,132、盖
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
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
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1主要用于道
路、绿地、建筑的排水系统,实现储水、排水、渗水和滤水功能,其
包括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
均包括六块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的第一砖体111,其中第一砖体111为
实心砖,六块所述第一砖体111顺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砖,所述相
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体111
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111的底面相接;多组所述井体11相互拼接构
成蜂巢状井组。本发明提供的砖砌井1包括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
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
井1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
要按照砖砌井1的形状依次摆放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11,简
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
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
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1,包括
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
括六块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的第一砖体111,六块所述第一砖体111顺
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砖,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位于同一层井
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111的底面相接,
其顶面与下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侧面相平齐;多组所述井体11相互拼
接构成蜂巢状井组,具体地,位于同一层内的六个砖体相互搭接,其
具体的装配情况如下,首先第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与第二个
砖体的底面贴合,同时第一个第一砖体111的顶面与第二个第一砖体
111的一个侧面平齐,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另一个侧面与第三个第一
砖体111的底面贴合,并且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顶面与第三个第一砖
体111的一个侧面平齐,以此类推直至六个第一砖体111围成正六边形
砖井;上述所述顶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砖体111短边侧的外壁面,所
述底面为第一砖体111长边侧的外壁面。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井体11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
井体11两两相接,构成蜂巢状所述井组,当然,所述井体11也可以
设为四组、五组,并相互拼接呈蜂巢状井组,同样也可以实现本申请
中利用井组来进行蓄水、排水、滤水和渗水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砖体111的一端设置有卡
合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
砖体11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111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12相匹配
的凸台,所述卡合部为所述凹槽1112或所述凸台,所述固定部为所述
凸台或所述凹槽1112,通过凸台和凹槽1112的配合来实现上下相邻两
层砖体之间的卡接;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砖体这样在
上下相邻两层的砖体之间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
结固定,只需要将凸台插入所述凹槽即可,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
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
适用范围更广。

具体地,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所述凹槽1112的
深度为15mm,凹槽1112的深度设置的稍深一些,能够避免在所述凹
槽1112内存留一些如石子、砂砾等杂物,导致上下层两相邻砖体之间
装配不紧密,影响装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中所述凸台包括
第一凸台1113和第二凸台1114,所述第一凸台1113和第二凸台1114
呈台阶状分布,通过将凸台设置成台阶状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卡合效果,
增加装配的可靠性;当然所述凸台可以只设置有一个,也可以是设置
多个均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其中,在装配所述井体11时,现在地基上顺次摆放第一砖体111,
将所述第一砖体111拼接成正六边形,其中第一砖体111设有凸台的一
端与地面接触,设有凹槽1112的一端位于上侧,在摆放第二层井砖,
将第一砖体111砖体的凸台插入到下层砖体的凹槽1112内,依次摆放,
使第二层砖体也摆放成正六边形,同时每一层井砖都对应设置。

这样顺次搭接排列下去,第二层的第一砖体111单体就可以把第
一层的六个第一砖体111牢牢地卡紧稳固在一起,防止第一砖体111
之间出现先对滑动,造成砖砌井1的坍塌,保证砖砌井1的稳定性和
牢固性。

同时相邻的两层之间又能够实现上下相互卡紧免去水泥砂浆等粘
接剂对砌块的固定,不会出现因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水泥砂浆的固化
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砖砌井1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
井组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由多块第二砖体121堆砌构成,其中,
支撑体12的每一层均只设置有一个第二砖体121;所述第二砖体121
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夹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砖体
121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直角三角形腔体,所述第二砖体121斜边
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111顶面设置的定位筋1111相配合的半
圆形凹槽1211,通过定位与所述半圆形凹槽1211的配合来对井体11
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多组所述支撑体12,将三组井体11连接产生三个
的缺口补全;具体地,如图所示,三组井体11相互拼接产生三个夹角
为120°的等腰梯形状的缺口,通过六组所述支撑体12将所述缺口补
全,同时对三组井体11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砖体的顶面还设置有定位筋1111(所述等腰梯形
砖体短边一侧的外壁面为顶面,长边一侧的外壁面为顶面),通过所述
定位筋1111与其他的砖体配合,避免不同砖井之间紧密贴合,而导致
水体不流通的现象;其中,所述定位筋1111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所
述砖体顶面的左右两端,且所述定位筋111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同
时所述定位筋1111的高度小于所述砖体的高度,当然所述定位筋1111
的高度也可以与所述砖体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砖体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置
有手握槽1115,通过在第一砖体111的两侧设置手握槽1115能够更好
的方便于作业人员拿放,在搬运时更加方便,可以提高装配井体11的
效率。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井体11的上端还设置有井盖13,所述
井盖13用于封堵所述井体11上端的开口,所述井盖13包括正六边形
的井座131和盖体132,所述盖体132安装在所述井座131上,所述井
座131上开设有圆形的盖体132安装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1不仅保证了上下两层井砖之间
良好的啮合条件,而且有效的缓解了使用混凝土而产生的季节性问题,
提高了施工速度改善了劳动强度。在联接部位上直接加工定位筋1111
和凹槽1112结构,使整个组合砖砌井1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包括多组井体,
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
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
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
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
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
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
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
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水的砖砌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储水的砖砌井,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