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的需求量的日益递升,推动了汽车产量的不断上升,由此,也带动了汽车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创新,原有的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因采用压制发泡工艺过程制成,故存在不易添加高分子量材料和改性材料,而使产品出现表面强度差,纹路不清澈及底面易剥离等问题,另外,在压花加工工艺过程中,先要对基材进行预加热后,才可压花,这样,对基材的材质的选用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那些受热后容易形变的基材便不能使用,且阻碍了新材料、新产品的更新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地制造方法,它不但能添加各种型号的高分子量材料和改性材料,还能充分体现各种材料的性能,而且使用冷轧花的新工艺来保证减震袋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同时彻底解决了产品表面强度差,纹路不清淅等缺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物料混合工艺和产品加工工艺,其实现步骤如下:首先进行面膜层物料混合工艺的过程,在加热温度为65℃的变频加热捏和机在每分钟400转的速度热搅拌状况下,加入高K聚氯乙烯树脂21.91%和50%量的911P增塑剂13.69%进行捏和,捏和1分30秒后再加入中K聚氯乙烯树脂32.87%,接着加入剩余的911P增塑剂和TOTM增塑剂19.18%,这时调节温度为85℃,并以每分钟1200转的转速搅拌进行7分钟,后再一一加入MS稀士稳定剂1.92%、148磷类阻燃剂5.48%、A-310抗氧剂0.08%、颜料1.09%、C-9超细活性碳酸钙2.74%、UV-531光稳定剂0.27%、K130P加工助剂0.55%、K175加工助剂0.16%、J708流动剂0.06%,继续由捏和机实施捏和,待物料充分混合后,将上述捏和的混合料放入温度控制为152℃的密炼机塑化5分钟后,再投入到开炼机进一步塑化成片,1号辊温度在142℃,转速在33转/分;2号辊温度在145℃,转速在35转/分,最后,将物料进入倒L型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制成面膜层,四辊压延机辊筒温度控制,1号辊、2号辊、3号辊、4号辊控制温度分别为173℃、145℃、147℃、154℃,该主机线速度调节为23米/分。然后进行无纺布底基粘结剂混合工艺的过程,启动搅拌机,搅拌机控制速度在200转/分的状况下,先往搅拌机中加入CY溶剂26.11%,接着缓缓加入氯醋树脂13%和氯醋树脂5%,连续搅拌4分30秒后停止,浸制3小时,之后,使搅拌机速度变为1500转/分时,加入L型PU树脂13.11%、H型PU树脂9.81%、DMF溶剂19.61%,继续搅拌10分钟,后接着将MEK溶剂16.33%加入,继续搅拌混合,10分钟后结束,由此无纺布底基粘结剂混合完成。最后进行产品加工工艺的过程,先使无纺布底基放卷,并进入开幅上浆机上且使用85目网纹辊将粘结剂涂刮在无纺布底基的上表面上,接着,通过烘箱进行凝胶、固化,烘箱温度为138℃,再进入压延机将已压制成的面膜层贴合在无纺布底基的上表面上,通过无纺布底基上表面上的粘结剂使面膜层和无纺布底基紧紧贴合在一起,贴合辊压力为0.25Mpa,随后,通过冷却辊实现冷却,冷却辊内的进水温度为13℃,而后,卷取半成品,主机线速度为18米/分,接着使上述半成品放卷,并进入表面印刷机涂饰,且在面膜层上表面上涂丙烯酸类处理剂,再通过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卷取半成品,该主机线速度是25米/分,接着再使上述半成品放卷,进入沟底复合压花机,先经过自动张力平衡器,后穿过冷却辊进行冷却,大冷却辊冷却温度为10℃,橡胶冷却辊冷却温度是3℃,橡胶冷却辊始终使无纺布底表面保持较低温度,防止其受热变硬,接着进入压花辊压花,压花辊里面通热导体,温度控制为172℃,沟底复合压花机采取瞬间热压花,使无纺布不易受热变硬压实,保持原有弹性,花纹也逼真,接着再通过多组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辊进水温度为3℃,最后卷取成品,该主机线速度为13米/分,结果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制造结束。
由于本发明的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使用了新颖的倒L型压延和冷轧花的新工艺,因而,不但扩大了选取应用材料的范围,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所加工制成的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具有表皮新颖、花纹逼真、富有弹性、较强的物理机械性能,且完全符合隔声、减震的技术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细节。
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它由物料混合工艺和产品加工工艺所形成,实现步骤如下:
一、物料混合工艺
物料包括面膜层物料和无纺布底基粘结剂。
1.面膜层物料组份及面膜层物料混合工艺
(a)面膜层物料组份(重量百分比):
中K聚氯乙烯树脂(WS-1000) 32.87%
高K聚氯乙烯树脂(SH-200) 21.91%
C-9超细活性碳酸钙 2.74%
911P增塑剂 13.69%
TOTM增塑剂 19.18%
MS稀土稳定剂 1.92%
UV-53光稳定剂 0.27%
K130P加工助剂 0.55%
K175加工助剂 0.16%
J708流动剂 0.06%
148磷类阻燃剂 5.48%
A-310抗氧剂 0.08%
颜料 1.09%
(b)面膜层物料混合工艺过程:
使变频加热捏和机加热温度为65℃,搅拌转速为400转/分,初始加入高K聚氯乙烯树脂,接着加入50%量的911P增塑剂进行捏和,捏和时间为1分30秒,后再加入中K聚氯乙烯树脂,随即再加入剩余的911P增塑剂和TOTM增塑剂,调整捏和机的温度为85℃、转速为1200转/分,经过7分钟的捏和后,再依次加入MS稀士稳定剂、148磷类阻燃剂、A-310抗氧剂、颜料、C-9超细活性碳酸钙、UV-531光稳定剂、K130P加工助剂、K175加工助剂、J708流动剂,经捏和机捏和后,将捏和的混合料放入密炼机塑化,此时,密炼机温度为152℃,塑化5分钟后,再投入到开炼机(1号辊温度在142℃,转速在33转/分;2号辊温度在145℃,转速在35转/分)上进一步塑化成片,最后,将物料进入倒L型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制成面膜层,四辊压延机辊筒温度控制,1号辊为173℃,2号辊为145℃,3号辊为147℃,4号辊为154℃,该主机线速度调节为23米/分。
2.无纺布底基粘结剂组份及无纺布底基粘结剂混合工艺
(a)无纺布底基粘结剂组份(重量百分比):
L型PU树脂 13.11%
H型PU树脂 9.81%
13%氯醋树脂 6.54%
5%氯醋树脂 8.49%
DMF溶剂 19.61%
MEK溶剂 16.33%
CY溶剂 26.11%
(b)无纺布底基粘结剂混合过程如下:
先往搅拌机中加入CY溶剂,并且启动搅拌机,搅拌机控制速度在200转/分的状况下,接着缓缓加入13%氯醋树脂和5%氯醋树脂,连续搅拌4分30秒后停止,浸制3小时,随后,再将搅拌机速度调整为1500转/分,此时,加L型PU树脂、H型PU树脂、DMF溶剂,继续搅拌10分钟后,接着将MEK溶剂加入,此后,不停搅拌10分钟,最终无纺布底基粘结剂混合完成。
二、产品加工工艺过程
1、首先无纺布底基放卷,无纺布底基进入开幅上浆机上实施涂粘结剂,使用85目网纹辊将粘结剂涂在无纺布底基的上表面上,然后,通过烘箱进行凝胶、固化,烘箱温度为138℃,再进入压延机加工贴合,将已压制成的面膜层贴合在无纺布底基的上表面上,通过无纺布底基上表面上的粘结剂使面膜层和无纺布底基紧紧贴合在一起,贴合辊压力为0.25Mpa,随后,通过冷却辊实现冷却,冷却辊内的进水温度为13℃,而后,卷取半成品,主机线速度为18米/分;
2、上述半成品放卷,并进入表面印刷机涂饰,且在面膜层上表面上涂丙烯酸类处理剂,使产品外观和手感度达到设计要求,接着,通过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卷取半成品,该主机线速度是25米/分;
3、上述半成品放卷,进入沟底复合压花机,先经过自动张力平衡器,后穿过冷却辊进行冷却,大冷却辊冷却温度为10℃,橡胶冷却辊冷却温度是3℃,橡胶冷却辊始终使无纺布底表面保持较低温度,防止其受热变硬,接着进入压花辊压花,压花辊里面通热导体,温度控制为172℃,沟底复合压花机采取瞬间热压花,使无纺布不易受热变硬压实,保持原有弹性,花纹也逼真,接着再通过多组冷却辊进行冷却,冷却辊进水温度为3℃,最后卷取成品,该主机线速度为13米/分,这样,一种车辆用减震袋复合材料制造才全部结束。